CN105884140A -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84140A
CN105884140A CN201610407216.9A CN201610407216A CN105884140A CN 105884140 A CN105884140 A CN 105884140A CN 201610407216 A CN201610407216 A CN 201610407216A CN 105884140 A CN105884140 A CN 1058841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wage
reactor
high concentration
sludge
hydrolysis acid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0721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川
刘晓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chuan Wuhan Tap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chuan Wuhan Tap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chuan Wuhan Tap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chuan Wuhan Tap 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0721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84140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84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841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1/00Treatment of sludge; Devices therefor
    • C02F11/02Biological treatmen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 C02F1/3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irradiation with ultraviolet light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3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echanical oscillations
    • C02F1/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with mechanical oscillations ultrasonic vibr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7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 C02F1/725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oxidation by catalytic oxid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1/00General aspects of water treatment
    • C02F2301/08Multistage treatments, e.g. repetition of the same process step under different condi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28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 C02F3/286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es including two or more step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20Sludge process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Treatment Of Water By Oxidation Or Red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包括:水解酸化装置;厌氧反应器;污泥处理装置;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光催化氧化反应器;第二溢水堰通过回流管与水解酸化池连通,进水管上设有射流孔和调节阀,处理方法包括对污水依次进行水解酸化、厌氧发酵、污泥处理、曝气处理、光催化氧化处理。本发明通过在污泥处理装置上设置射流孔调节反应液面的溶氧量,保证反应产生亚硝酸盐,并将形成的亚硝酸盐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内,从而避免了酸化处理的污水酸性过高,且通过活性污泥反应器对反应后的污泥处理,且通过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及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分别对反应的污泥和污水进行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降解效率。

Description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厌氧污泥反应器有UASB、EGSB、IC等,其废水处理原理基本为,待处理的污水被尽可能均匀的引入反应器,进入反应器内的污水与颗粒状或絮状污泥接触发生反应,反应产生的部分沼气(主要为甲烷和二氧化碳)附着于污泥上,随着沼气向上运动,并撞击三相分离器实现固、液、气的三相分离。经过厌氧污泥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与污泥的混合物一般通过SBR反应器进行氨氮处理。
但是,对于高浓度带色污水的实际处理过程中,一方面厌氧污泥反应器之前需要通过水解酸化处理,而水解酸化处理易导致污水酸性较高,从而抑制厌氧污泥反应器甲烷菌的生长,不利于厌氧污泥反应器中污水的处理效率的提高,继而导致整体处理效率降低,虽然可通过在水解酸化处理过程中进行pH值调节降低酸性解决,但是易导致生产成本的增加,不利于污水处理成本的降低;另一方面经过SBR反应器处理后的污水依然存在有机物未处理完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其可一方面可实现对污水的甲烷化、氨氮化和氧化处理,其可通过氧化处理形成的亚硝酸盐进行水解酸化前的污水进行预处理,从而避免了酸化处理的污水酸性过高;另一方面其处理后的有机物含量低。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方面提供一种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包括,
一水解酸化装置,其包括水解酸化池、盖设于所述水解酸化池上端开口的第一沉淀池、设置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内的第一溢水堰、及连通所述第一溢水堰和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溢水管;
一厌氧反应器,其包括一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接的筒体、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三相分离器、及驱动所述筒体内混合液循环流动的内循环装置;
一污泥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二沉淀池、设于所述第二沉淀池内的第二溢水堰、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筒体的进水管、及一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沉淀池内液面溶氧量的溶氧仪;
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接的活性污泥反应器;
与所述第二溢水堰连接的曝气生物滤池;及
一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连接的光催化氧化反应器;
其中,所述第二溢水堰通过一回流管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射流孔和控制所述射流孔内混合液喷射速度和喷射高度的调节阀。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沉淀池内的射流管及连接所述射流管与所述筒体的连接管,所述射流孔设置于所述射流管上。
优选的,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集气罩、沉淀室、排水管、排气室和反射板,所述集气罩外缘与所述筒体顶部开口端配合连接,所述沉淀室上端同轴连接于所述集气罩下表面、下端通过多个固定柱与所述反射板连接,且所述沉淀室内壁与集气罩之间形成沉淀空间、所述沉淀室外壁与所述集气罩之间形成集气空间,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沉淀空间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外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排气室与所述集气空间连通。
优选的,所述内循环装置包括靠近筒体顶端设置的内循环进水管、靠近所述筒体底端设置的内循环出水管、驱动水流由所述内循环进水管向所述内循环出水管运动的内循环管道泵、及一控制所述内循环管道泵作间歇性驱动的控制器。
优选的,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包括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端连接的筒状反应器本体、与所述反应器本体连接的氧化剂投掷机构、沿所述反应器本体长度方向布置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内的灯管、及设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壁的超声波发生器。
优选的,所述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端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三通阀与所述反应器本体连接的自冲洗过滤器,所述三通阀的一出水端通过一循环管道与所述自冲洗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
优选的,所述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浊度控制部件,所述浊度控制部件包括配合设置于所述自冲洗过滤器内壁的发光体和光强度传感器、及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包括信号采集电路、比较电路、三通阀驱动电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光强度传感器感应所述发光体照射的光强度产生的电信号,所述比较电路用于判断所述电信号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大于设定阈值则启动三通阀驱动电路,所述三通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三通阀使所述自冲洗过滤器和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连通。
优选的,所述反应器本体包括沿污水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包括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内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和第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第二超声波发生器包括沿所述第二分段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超声波发生组件,每个所述超声波发生组件均包括沿所述第二分段内壁呈环状布置的多个超声波发生部。
本发明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水过滤沉淀后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2)将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
(3)将厌氧发酵处理后的含有甲烷的厌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物通过射流孔喷射出来,调节喷射的速度及高度使反应液面的含氧量为0~0.5mg/L;
(4)收集喷射后的固液混合物,沉淀;
(5)将沉淀后的上清液一部分加入步骤(1)的水解酸化处理工艺中、另一部分通过曝气生物膜法处理,将沉淀后的污泥通过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6)将曝气生物膜法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
优选的,所述光催化氧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水经过自冲洗过滤器循环过滤,至污水浊度不高于10mg/L;
(2)向过滤后的污水中加入氧化剂并进行超声波预处理,预处理后在紫外光下进行催化氧化;
(3)在光催化氧化过程中对发射紫外光的紫外灯管外的污水进行超声波处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在污泥处理装置上设置射流孔调节反应液面的溶氧量,保证反应产生亚硝酸盐,并将形成的亚硝酸盐回流至水解酸化池内,从而避免了酸化处理的污水酸性过高,且通过活性污泥反应器对反应后的污泥进行处理,且通过活性污泥反应器、曝气生物滤池及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分别对反应形成的污泥和污水进行处理,提高了污水处理效率和降解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处理器的连接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水解酸化装置1、厌氧反应器2、污泥处理装置3、活性污泥反应器4、曝气生物滤池5和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其中,
水解酸化装置1包括水解酸化池11、盖设于所述水解酸化池11上端开口的第一沉淀池12、设置于所述第一沉淀池12内的第一溢水堰13、及连通所述第一溢水堰13和所述水解酸化池11的溢水管14。具体设置时,一般在第一沉淀池12一侧设置一进水渠15,进水渠15内设置一格栅16,进行污水处理时,污水进入进水渠15内,通过格栅16将污水中较大固体杂质过滤,过滤后的污水进入第一沉淀池12内,经过第一沉淀池12进行沉淀处理后,第一沉淀池12内的上清液进入第一溢流堰13内,并通过溢流管14进入水解酸化池11内进行水解酸化处理。将第一沉淀池12设置于水解酸化池11上方有利于污水直接溢流至水解酸化池11内,避免采用水泵增加了能源消耗。
格栅16设置时,其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一般设置为60~75°,优选为70°,以增强其固体杂质过滤效果。
本实施例第一沉淀池12内设置有第一斜板17,多个第一斜板17合围形成第一沉淀区,第一沉淀区的横截面积由下至上逐渐增加,以增加沉淀效果。其中,所述斜板17相对水平面的倾斜角度可设置为30~60°,优选为45°。
本实施例厌氧反应器2包括一与所述水解酸化池11连接的筒体21、设于所述筒体21顶部的三相分离器22、及驱动所述筒体21内混合液循环流动的内循环装置23。
具体的,可在所述筒体21内设置一进水布水器24,所述进水布水器24一端靠近所述筒体21底部设置、另一端穿过所述筒体21侧壁并通过一提升管25与所述水解酸化池11连接,水解酸化池11内可设置一提升泵18,该提升泵18与提升管25连接。
对应的,筒体21底部设置有一第一排泥管26,用于排放厌氧反应后的厌氧污泥。
三相分离器22包括集气罩221、沉淀室222、排水管223、排气室224和反射板225,所述集气罩221外缘与所述筒体21顶部开口端配合连接,所述沉淀室222上端同轴连接于所述集气罩221下表面、下端通过多个固定柱226与所述反射板225连接,且所述沉淀室222内壁与集气罩221之间形成沉淀空间、所述沉淀室222外壁与所述集气罩221之间形成集气空间,所述排水管223一端与所述沉淀空间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21外并与所述进水管223连接,所述排气室224与所述集气空间连通。
所述集气罩221呈伞状,从而罩住整个筒体21上端,有利于增加集气效率。排气室224可设置于集气罩221顶端。由于集气罩221具有面积大的特点,为了保证其具有足够的强度,本实施例所述集气罩221上表面设置有多个支撑杆227,多个所述支撑杆227沿所述集气罩221顶端呈放射线均匀布置。
本实施例所述沉淀室222呈筒状且内径由上至下逐渐减小,从而使得所述沉淀室222内壁形成一锥形沉降面,为了增加固液分离效果,本实施例所述沉降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60°,优选为45°。
反射板225呈锥形且与所述沉淀室222、集气罩221均同轴设置,多个所述固定柱226均一端与所述沉淀室222连接、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反射板225的锥面上,相邻两个固定柱226之间形成有与沉淀空间连通的固液混合物入口,相对应的,固液混合物在沉淀室经过沉淀、浓缩后,其比重较大,故能够沿沉淀室222的锥形沉淀面向下流动,并从固液混合物入口流出,然后沉淀至筒体21底部。反射板225设置呈锥形则有利于避免反射板225上积累污泥,便于污泥顺利有固液混合物入口流出。本实施例的固定柱226沿所述沉淀室222周向均匀布置,且多个固定柱226均一端连接于沉淀室22的内壁上,由于固定柱226易对固液混合物的进出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故本实施例的固定柱226优选设置为三个。
本实施例内循环装置23包括靠近筒体21顶端设置的内循环进水管231、靠近所述筒体21底端设置的内循环出水管232、驱动水流由所述内循环进水管231向所述内循环出水管232运动的内循环管道泵233、及一控制所述内循环管道泵233作间歇性驱动的控制器234。其具体工作流程为:内循环管道泵233驱动筒体21上端的污水由内循环进水管231运动至内循环出水管232,内循环出水管232内的污水在内循环管道泵233作用下具有一定流速进入筒体1底部,进而对筒体21底部静置沉淀的污泥产生搅拌作用,使污泥膨胀,提高厌氧反应效率,也可通过控制内循环管道泵233控制内循环出水管232的出水流速,即控制筒体21底部的进水流速,实现对污泥膨胀度的控制。筒体21底部进水搅拌一定时间后,内循环管道泵233停止驱动,厌氧反应充分发生,产生的气泡上升并通过三相分离器22进行三相分离;静置一定时间后,再次启动内循环管道泵233,污泥再次膨胀,再次促进厌氧反应。在上述间歇性的进水、搅拌下,筒体21内间歇性的加快厌氧反应,有利于保证整体设备运行的稳定性,也有利于三相分离器22的出水、出气稳定性。
本实施例污泥处理装置3包括第二沉淀池31、设于所述第二沉淀池31内的第二溢水堰32、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31和所述筒体21的进水管33、及一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沉淀池31内液面溶氧量的溶氧仪34,所述第二溢水堰32通过一回流管35与所述水解酸化池11连通;其中,所述进水管33上设置有射流孔332a和控制所述射流孔332a内混合液喷射速度和喷射高度的调节阀36。
具体的,厌氧反应器2可采用间歇性反应器,当间歇性厌氧反应器2处于进水状态时,厌氧反应后的含有厌氧污泥的污水则处于出水状态,厌氧污泥、污水和少量甲烷气体的混合物进入进水管33,含有污泥比重较大的固液混合物从进水管33的出水端流至第二沉淀池31底部,进而通过第二排泥管37排出;而含有甲烷气体的部分污泥和污水则从射流孔332a喷射而出,从而使得喷射出来的固液落至第二沉淀池31内,并在第二沉淀池31内形成固液气三相反应界面,该三相反应界面即为第二沉淀池31内液面,同时在射流孔332a内设置调节阀36以控制喷射的流速及与反应界面的高度,具体的可通过溶氧仪34检测第二沉淀池31内液面的溶氧量,控制调节阀36至溶氧仪34检测的液面的溶氧量为0~0.5mg/L,优选为0.4~0.5mg/L,从而使得反应界面富集亚硝酸盐红菌,进而使喷射后的固液混合物中氨氮形成亚硝酸盐,固液混合物中的甲烷则被氧化,反应后含有亚硝酸盐的上层液可进行重复性利用,具体为将其中的部分通过回流管35回流至水解酸化池11进行反硝化反应。另一部分上清液则通过溢流出水管30排至下一工序进行处理。
为了有利于氧化反应的进行,所述进水管33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沉淀池31内的射流管332及连接所述射流管332与所述筒体21的连接管331,所述射流孔332a设置于所述射流管332上。其中,连接管33具体与穿过筒体21侧壁的排水管223连接。氧化反应产生的亚硝酸盐可通过回流管35进入水解酸化池11内,从而避免了酸化处理的污水酸性过高,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整体处理效率。
由于喷射的固液混合物需要与空气充分接触并发生反应,射流孔332a设置时应高于第二沉淀池31内的液面,故本实施例所述射流孔332a靠近所述第二沉淀池31池口端面所在平面设置。而为了避免固液混合物喷射至第二沉淀池31外部,可将射流孔332a设于所述第二沉淀池31池口端面所在平面下方20~50cm,一般可设置于略高于第二溢水堰32上端。
射流孔332a喷射时,易发生振动导致喷射均衡性降低,故本实施例所述厌氧污泥处理装置3还包括呈十字型的固定支架38,所述固定支架38的四个自由端均固定于所述溢水堰32,所述固定支架38中部连接于所述射流管332。
其中,第二沉淀池31内设置有第二斜板39,第二斜板39为多个,多个第二斜板39合围形成有第二沉淀区,所述第二沉淀区呈方形且横截面由下至上逐渐增加,其有利于增加污泥的沉淀效果。
本实施例的活性污泥反应器4与所述第二沉淀池31连接,具体为活性污泥反应器4与第二排泥管37连接,其主要用于对第二沉淀池31内沉淀的活性污泥进行处理,本实施例的活性污泥反应器4可采用CASS反应器或SBR反应器,CASS反应器为周期循环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反应器为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
而曝气生物滤池5则与第二溢水堰32连接,具体为曝气生物滤池5与溢流出水管30连接,第二溢水堰32中一部分污水通过回流管进入水解酸环池11内,另一部分则进入曝气生物滤池5内进行处理。
本实施例的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包括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5的出水端连接的筒状反应器本体61、与所述反应器本体61连接的氧化剂投掷机构62、沿所述反应器本体61长度方向布置于所述反应器本体61内的灯管63、及设于所述反应器本体61内壁的超声波发生器64。
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5之间设置一自冲洗过滤器7,污水首先通过自冲洗过滤器7进行过滤,以降低污水浊度,避免污水中杂质对后续光照的阻挡,降低光催化效果;过滤后的污水直接输送至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内,并通过氧化剂投掷机构62向污水中投掷氧化剂,氧化剂在灯管63发出的光的催化作用下,将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其中,通过设置超声波发生器64,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使污水和污水中的污泥发生振动,避免污泥结块,同时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形成气泡,促进污泥颗粒分散,上述气泡分为两种,一种污泥颗粒内部污水产生气泡直接将颗粒分散、细化,另一种则是污水形成气泡破灭,产生激荡,使得气泡附近的污泥颗粒破碎、分散。
由于自冲洗过滤器7的过滤效率有限,仅仅通过一次过滤并不能达到设定的浊度,故本实施例所述自冲洗过滤器7和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之间通过三通阀8a连接,所述三通阀8a的一出水端口与一循环管道8b连接,所述循环管道8b与所述自冲洗过滤器7的进水端连接,即当自冲洗过滤器7过滤后的浊度未低于设定值时,三通阀8a的出水端与循环管道8b连通,从自冲洗过滤器7出水端流出的污水再次进行循环过滤,直至污水浊度低于设定值后,三通阀8a的出水端与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导通。
如图2所示,为了增加使用的便捷性,本实施例还设置有一浊度控制部件9,所述浊度控制部件9包括配合设置于所述自冲洗过滤器7内壁的发光体91和光强度传感器92、及一处理器93,发光体91和光强度传感器92配合设置用以检测自冲洗过滤器7出水端的污水浊度,具体可通过光强度传感器92感应的光照强度判断污水浊度的高低,即光强度传感器92感应值越大,则说明污水浊度越低,当光强度传感器92感应光强度值大于设定值时,则说明污水浊度低于设定浊度,处理器93获取该光强度传感器92的感应信号,并控制三通阀8a的出水端与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导通,从而实现了自冲洗过滤器7的循环自动过滤。
具体的如图所示,所述处理器93包括信号采集电路931、比较电路932、三通阀驱动电路933,所述信号采集电路931用于采集所述光强度传感器92感应所述发光体91照射的光强度产生的电信号,所述比较电路932用于判断所述电信号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大于设定阈值则启动三通阀驱动电路933,所述三通阀驱动电路933用于驱动三通阀8a使所述自冲洗过滤器7和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连通。具体的,则是导通自冲洗过滤器7的出水端和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的反应器本体61。
本实施例为了增加光催化氧化效果,将所述反应器本体61设置为沿污水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氧化剂投掷机构62连接于所述第一分段,所述灯管63内置于所述第二分段。相对应的,所述超声波发生器64包括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内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641和第二超声波发生器642。
其中,第一分段用于对污水进行预处理,第二分段用于进行光催化氧化反应。
具体的,氧化剂投掷机构62向所述第一分段内的污水中投掷氧化剂,第一超声波发生器641对污水进行预处理,其一方面利用超声波的机械作用使污水发生振动,保证投掷的氧化剂与污水均匀混合,有利于后续光催化氧化的均衡性,提高光催化氧化效率,同时也能一定程度的分散、细化污泥中较大颗粒;另一方面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其可在颗粒中形成气泡,使颗粒分散、细化,也可在污水中形成气泡并破碎产生激荡,使污水与氧化剂进一步的混合均匀、使污泥颗粒进一步的分散、细化。
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第二分段进行光催化氧化,为了增加了光催化氧化效果,本实施例灯管63同轴布置于所述第二分段内,从而便于向包覆于灯管63外的污水进行光照。其中,本实施例的灯管63优选为紫外灯管。
在第二分段进行的光催化氧化过程中,第二分段内壁上设置的第二超声波发生器642对灯管63外的污水进行超声处理,其一方面有利于污水中颗粒进一步的分散、细化,另一方面促进了污水中颗粒的振动,避免污泥沉淀于灯管63的外壁上形成污垢,从而阻挡灯管63发出的光线。为了增加该超声处理的效果,本实施例所述第二超声波发生器642包括沿所述第二分段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超声波发生组件,每个所述超声波发生组件均包括沿所述第二分段内壁呈环状布置的多个超声波发生部642a,即多个超声波发生组件沿灯管长度方向布置,且形成环状的多个超声波发生部642a不间断的向灯管63发射超声波,使整个灯管63外壁与第二分段内壁之间的污水均处于超声波作用下,保证第二分段内的污水不间断处于超声波的机械作用和空化作用下。
而且,形成环状的多个超声波发生部642a可避免污泥在第二分段底部沉淀,减少或避免了第二分段进行污泥清理的问题。
其中,本实施例所述第二分段内壁设置有用于检测所述紫外灯管的发光强度的在线光强度计65。
上述光催化氧化处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如下:将污水通入自冲洗过滤器7内进行过滤,并通过浊度控制部件9控制污水循环进入自冲洗过滤器7内进行循环过滤,直至过滤后的污水的浊度低于设定值,一般为10mg/L;过滤后的污水进入光催化氧化反应器6,进入后通过氧化剂投掷机构62投掷氧化剂进入污水中,同时通过第一超声波发生器64对污水进行超声预处理,超声预处理后后的污水在紫外灯管的照射下与氧化剂发生氧化作用,同时对紫外灯管外的污水进行超声处理。
本实施例的多单元污水处理系统的具体工作流程如下:污水首先由进水渠进入并通过格栅初步过滤后进入第一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内污水的上清液进入第一溢流堰内,并通过第一溢流管进入水解酸化池内进行水解酸化处理,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污水进入厌氧反应器内进行厌氧反应,厌氧反应结束后,由厌氧反应器底部进水、厌氧反应器靠近顶部出水,由于出水中含有厌氧反应后的厌氧污泥,使得厌氧反应后的污水通过射流孔喷射后发生反应,反应形成的污泥可通过CASS反应器或SBR反应器进行处理,反应形成的液体可一部分进入水解酸化处理环节,以降低酸化反应后的酸性,另一部分可通过曝气生物滤池进行处理,处理后进行过滤以降低污水浊度,最后通过光催化氧化处理。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水解酸化装置,其包括水解酸化池、盖设于所述水解酸化池上端开口的第一沉淀池、设置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内的第一溢水堰、及连通所述第一溢水堰和所述水解酸化池的溢水管;
一厌氧反应器,其包括一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接的筒体、设于所述筒体顶部的三相分离器、及驱动所述筒体内混合液循环流动的内循环装置;
一污泥处理装置,其包括第二沉淀池、设于所述第二沉淀池内的第二溢水堰、连接所述第二沉淀池和所述筒体的进水管、及一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沉淀池内液面溶氧量的溶氧仪;
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接的活性污泥反应器;
与所述第二溢水堰连接的曝气生物滤池;及
一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连接的光催化氧化反应器;
其中,所述第二溢水堰通过一回流管与所述水解酸化池连通,所述进水管上设置有射流孔和控制所述射流孔内混合液喷射速度和喷射高度的调节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第二沉淀池内的射流管及连接所述射流管与所述筒体的连接管,所述射流孔设置于所述射流管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分离器包括集气罩、沉淀室、排水管、排气室和反射板,所述集气罩外缘与所述筒体顶部开口端配合连接,所述沉淀室上端同轴连接于所述集气罩下表面、下端通过多个固定柱与所述反射板连接,且所述沉淀室内壁与集气罩之间形成沉淀空间、所述沉淀室外壁与所述集气罩之间形成集气空间,所述排水管一端与所述沉淀空间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筒体外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排气室与所述集气空间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循环装置包括靠近筒体顶端设置的内循环进水管、靠近所述筒体底端设置的内循环出水管、驱动水流由所述内循环进水管向所述内循环出水管运动的内循环管道泵、及一控制所述内循环管道泵作间歇性驱动的控制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包括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端连接的筒状反应器本体、与所述反应器本体连接的氧化剂投掷机构、沿所述反应器本体长度方向布置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内的灯管、及设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内壁的超声波发生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包括一端与所述曝气生物滤池的出水端连接、另一端通过一三通阀与所述反应器本体连接的自冲洗过滤器,所述三通阀的一出水端通过一循环管道与所述自冲洗过滤器的进水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还包括一浊度控制部件,所述浊度控制部件包括配合设置于所述自冲洗过滤器内壁的发光体和光强度传感器、及一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包括信号采集电路、比较电路、三通阀驱动电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于采集所述光强度传感器感应所述发光体照射的光强度产生的电信号,所述比较电路用于判断所述电信号是否大于设定阈值,若大于设定阈值则启动三通阀驱动电路,所述三通阀驱动电路用于驱动三通阀使所述自冲洗过滤器和所述光催化氧化反应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器本体包括沿污水运动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所述超声波发生器包括分别布置于所述第一分段和第二分段内的第一超声波发生器和第二超声波发生器,所述第二超声波发生器包括沿所述第二分段长度方向布置的多个超声波发生组件,每个所述超声波发生组件均包括沿所述第二分段内壁呈环状布置的多个超声波发生部。
9.一种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水过滤沉淀后进行水解酸化处理;
(2)将水解酸化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厌氧发酵处理;
(3)将厌氧发酵处理后的含有甲烷的厌氧污泥与污水的混合物通过射流孔喷射出来,调节喷射的速度及高度使反应液面的含氧量为0~0.5mg/L;
(4)收集喷射后的固液混合物,沉淀;
(5)将沉淀后的上清液一部分加入步骤(1)的水解酸化处理工艺中、另一部分通过曝气生物膜法处理,将沉淀后的污泥通过周期循环活性污泥法或序批式活性污泥法进行处理;
(6)将曝气生物膜法处理后的污水进行光催化氧化处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催化氧化处理包括如下步骤:
(1)将污水经过自冲洗过滤器循环过滤,至污水浊度不高于10mg/L;
(2)向过滤后的污水中加入氧化剂并进行超声波预处理,预处理后在紫外光下进行催化氧化;
(3)在光催化氧化过程中对发射紫外光的紫外灯管外的污水进行超声波处理。
CN201610407216.9A 2016-06-12 2016-06-12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Pending CN1058841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7216.9A CN105884140A (zh) 2016-06-12 2016-06-12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07216.9A CN105884140A (zh) 2016-06-12 2016-06-12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84140A true CN105884140A (zh) 2016-08-24

Family

ID=567301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407216.9A Pending CN105884140A (zh) 2016-06-12 2016-06-12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84140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6063A (zh) * 2016-08-29 2016-11-16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血清类制药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145553A (zh) * 2016-08-29 2016-11-23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145559A (zh) * 2016-08-29 2016-11-23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硫制药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049786A (zh) * 2016-12-09 2019-07-23 懿华水处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优化混合系统的混合和能量使用的控制系统
CN110422972A (zh) * 2019-09-05 2019-11-08 中山联合鸿兴造纸有限公司 一种好氧水分段回用的工艺方法
CN112194312A (zh) * 2020-08-31 2021-01-08 山东大学 一种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及方法
CN114772716A (zh) * 2022-05-19 2022-07-22 美人鱼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br法污泥沉淀分离处理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21335A (ko) * 2005-08-18 2007-02-23 최영철 남은음식물 및 축산폐수를 혼합처리하기 위한 혐기-호기복합고도처리공법.
CN201334389Y (zh) * 2008-12-12 2009-10-28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氧化法废水处理装置
CN102276061A (zh) * 2011-05-18 2011-12-14 贾立敏 水解反硝化脱氮系统及方法
CN102491591A (zh) * 2011-12-09 2012-06-13 丁海荣 一种高浓度聚酯切片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方法
CN102874966A (zh) * 2012-10-23 2013-01-16 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CN103058467A (zh) * 2013-01-22 2013-04-24 富民宝地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废纸造纸废水高效处理与综合回收利用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29046A (zh) * 2015-04-21 2015-08-12 南通大恒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方法
CN205838793U (zh) * 2016-06-12 2016-12-28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21335A (ko) * 2005-08-18 2007-02-23 최영철 남은음식물 및 축산폐수를 혼합처리하기 위한 혐기-호기복합고도처리공법.
CN201334389Y (zh) * 2008-12-12 2009-10-28 利尔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氧化法废水处理装置
CN102276061A (zh) * 2011-05-18 2011-12-14 贾立敏 水解反硝化脱氮系统及方法
CN102491591A (zh) * 2011-12-09 2012-06-13 丁海荣 一种高浓度聚酯切片污水处理与循环利用系统方法
CN102874966A (zh) * 2012-10-23 2013-01-16 九江精密测试技术研究所 一种船舶压载水处理系统
CN103058467A (zh) * 2013-01-22 2013-04-24 富民宝地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废纸造纸废水高效处理与综合回收利用方法及其装置
CN104829046A (zh) * 2015-04-21 2015-08-12 南通大恒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高浓度印染退浆废水处理方法
CN205838793U (zh) * 2016-06-12 2016-12-28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亚同等: "《废水生物处理的运行与管理》", 31 January 2009,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王学刚等: "《水处理工程 下册》", 31 January 2015,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蒋克彬: "《污水处理工艺与应用》", 31 March 2014, 中国石化出版社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16063A (zh) * 2016-08-29 2016-11-16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血清类制药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145553A (zh) * 2016-08-29 2016-11-23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制药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145559A (zh) * 2016-08-29 2016-11-23 武汉东川自来水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含硫制药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6116063B (zh) * 2016-08-29 2023-10-17 武汉汇中大川自动控制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血清类制药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10049786A (zh) * 2016-12-09 2019-07-23 懿华水处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优化混合系统的混合和能量使用的控制系统
CN110049786B (zh) * 2016-12-09 2021-10-26 懿华水处理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优化混合系统的混合和能量使用的控制系统
CN110422972A (zh) * 2019-09-05 2019-11-08 中山联合鸿兴造纸有限公司 一种好氧水分段回用的工艺方法
CN112194312A (zh) * 2020-08-31 2021-01-08 山东大学 一种垃圾渗滤液强化脱氮系统及方法
CN114772716A (zh) * 2022-05-19 2022-07-22 美人鱼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br法污泥沉淀分离处理设备
CN114772716B (zh) * 2022-05-19 2024-03-26 美人鱼企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sbr法污泥沉淀分离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6043B (zh) 能源自给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5884140A (zh)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6116062A (zh) 一种含油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5884141A (zh) 多单元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101874943A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108689475B (zh) 芬顿氧化折流式反应器及有机废水处理方法
CN205838793U (zh) 高浓度带色污水处理系统
CN105384230B (zh) 一种纤维素废水预处理装置及应用
CN206033452U (zh) 三效一体化的船舶污水处理装置
CN205838792U (zh) 三单元污水处理系统
CN106145559B (zh) 一种含硫制药污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5884101A (zh) 三效一体化的船舶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
CN106145558B (zh) 一种表面处理工业废水的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5838794U (zh) 多单元污水处理系统
CN205838666U (zh) 能源自给的高浓度污水处理系统
CN105948392A (zh) 三单元污水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6051784U (zh) 一种表面处理工业废水的处理系统
CN206033498U (zh) 一种制药废水处理系统
CN201439031U (zh) 一种高密度澄清池
CN206033504U (zh) 一种含硫制药污水的处理系统
CN105884021A (zh) 间歇厌氧污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206188571U (zh) 一种动物血清类制药污水的处理系统
CN112707590A (zh) 丙烯酸废水处理装置及丙烯酸废水的处理方法
CN206033477U (zh) 医院污水的处理装置
CN106145553B (zh) 一种制药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