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3158B -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3158B
CN105873158B CN201510958585.2A CN201510958585A CN105873158B CN 105873158 B CN105873158 B CN 105873158B CN 201510958585 A CN201510958585 A CN 201510958585A CN 105873158 B CN105873158 B CN 1058731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relay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5858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3158A (zh
Inventor
中村善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sio Compu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asio Compu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sio Compu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Casio Compute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8731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1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31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1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20Repeater circuits; Relay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10Small scale networks; Flat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12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4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relaying to or from another terminal or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具备:无线通信部,其与无线通信的中继部连接,经由该中继部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连接控制部,其根据预定的连接基准,确定与当前正在连接的第一中继部不同的第二中继部和向该第二中继部的连接定时,并在进行了在确定的连接定时将连接目标变更为第二中继部的设定的情况下,通过无线通信部向预先确定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发送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与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在确定的连接定时使无线通信部将连接目标变更为第二中继部。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以前,存在以下的技术,即能够使具有无线LAN(IEEE802.11)的无线通信功能的多个电子设备(无线通信装置)与接入点连接,来访问因特网等网络。以前固定地配置接入点。因此,存在在便携型的无线通信装置的用户一边移动一边持续连接网络的情况下,随时地进行向适当的接入点切换的技术。
在对多个无线通信设备进行连接使其属于限定的一个局域网(LAN)的情况下,在如上述那样随时地切换接入点的状况下,难以跨过不同的接入点而形成该局域网。因此,多个无线通信设备与同一接入点连接而形成一个局域网(子网)。
在该情况下,如果多个无线通信装置切换到分别不同的接入点,则切换的定时不统一,发生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和其他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LAN内的网络连接暂时切断的状况,希望只在LAN内限定并且迅速地收发的数据的收发可能发生问题。对此,例如在专利文献的国际公开第2010/110426号中记载了以下的技术,即无线通信装置(客户端)正在连接的一个接入点能够检测出其他接入点,该一个接入点判断是否将连接目标变更到该其他接入点,在变更的情况下,向正在连接的无线通信装置进行变更连接目标的请求并切断连接。
但是,如果假设在接入点侧控制切换的定时,则必须使成为无线通信装置的连接对象的全部接入点具有同样的结构和功能,存在为了容易地保持特定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而花费成本、工时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一种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其不花费大的费用、工时,就能够容易地保持特定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连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无线通信部,其与无线通信的中继部连接,通过该无线通信经由上述中继部,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
处理器,其根据预定的连接基准,确定与当前正在连接的第一中继部不同的第二中继部以及向该第二中继部的连接定时,在进行了在上述连接定时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的设定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向预先确定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上述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与上述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使上述无线通信部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
另外,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无线通信部,其与无线通信的中继部连接,通过该无线通信经由上述中继部,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
处理器,其在与第一中继部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接收到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向该第二中继部的与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该连接定时使上述无线通信部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实施方式的整体图。
图2A是表示通信装置(主)的功能结构的框图、图2B表示通信装置(从)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图3是上级通信装置、接入点以及通信装置之间的与声音发送相关的通信的时序图。
图4A、图4B、图4C、图4D是说明声音发送用的数据的格式的图。
图5是表示声音数据发送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6是表示声音数据接收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7是表示声音数据发送处理的变形例子的流程图。
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上级通信装置、接入点以及通信装置之间的与声音发送相关的通信的时序图。
图9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声音数据发送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图10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声音数据接收处理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整体图。
该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由一台上级通信装置10(主客户端、主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装置、计算机)、多台通信装置20(从客户端、其他无线通信装置、从无线通信装置)、一次一个用于连接的接入点40(中继部)构成。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之间经由接入点40通过无线LAN(局域网)连接,能够进行无线通信。
上级通信装置10使用声音发送应用(程序)向通信装置20多播地发送声音。另外,上级通信装置10输出用于同时切换本装置和通信装置20所连接的接入点40的控制信号。作为上级通信装置10,例如使用智能手机等,但也可以是特定的目的的声音引导装置这样的专用通信装置,除此以外还可以是笔记本PC等。
通信装置20对从上级通信装置10发送的声音数据进行解码处理而输出声音。另外,通信装置20与从上级通信装置10发送的连接控制数据对应地,在设定的定时切换与无线LAN相关的接入点。作为通信装置20,与上级通信装置10同样地使用智能手机等。
接入点40至少具有控制多个通信装置(包括上级通信装置10)之间的无线通信数据的收发的交换式集线器的功能,在此,是能够与外部因特网等连接的路由器、L3(层3)交换器等。将与该接入点40连接的客户端的全部或一部分设定在同一LAN(子网)内。例如,向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预先分配固定IP地址,接入点40(路由器)进行将该分配的IP地址全部包含在同一LAN内的子网设定。
图2A和图2B是分别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的功能结构的框图。
如图2A所示,上级通信装置10具备CPU11(中央处理单元)(连接目标设定部110、变更请求发送控制部111、连接控制部112、第一连接控制部113、数据发送控制部114)、ROM12(只读存储器)、RAM13(随机存取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14、存储部15(存储部)、输入部16、输出部17、通信部18(无线通信部、第一无线通信部)、总线19等。CPU11包括连接目标设定部110、变更请求发送控制部111、连接控制部112、第一连接控制部113、数据发送控制部114。这些连接目标设定部110、变更请求发送控制部111、连接控制部112、第一连接控制部113、数据发送控制部114既可以是单一的CPU,也可以分别个别地设置CPU而进行各动作。
CPU11进行各种运算处理,控制上级通信装置10的整体动作。另外,CPU11执行后述的声音传送程序150,向通信装置20传送从输入部16输入的声音。
ROM12存储关于上级通信装置10的动作的基本控制程序、初始设定数据。该ROM12除了主ROM以外,也可以作为内置存储器而具备可改写更新的EEPROM、闪速存储器等。
RAM13向CPU11提供工作用的存储器空间,存储暂时数据。对RAM13使用DRAM、SRAM等各种易失性存储器。
输入输出接口14将CPU11、ROM12以及RAM13(也统称为控制部)一起与总线19连接,依照连接设备的规格控制外部和控制部的数据的收发。
存储部15是可装卸的可移动型外部存储介质,例如是miniSD卡等。在miniSD卡中存储各种应用(程序)、数据。在存储在存储部15中的程序中包括声音传送程序150,在该声音传送程序150中还包含控制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的接入点的设定的通信控制程序151。
输入部16具备用于接受用户操作的操作部161,操作部161例如具备与输出部17的显示画面重叠地设置的触摸屏、设置在智能手机的机壳侧面等的按键开关和/或滑动开关等。输入部16将对这些操作部161进行的操作变换为电信号而作为输入信号向输入输出接口14输出。另外,输入部16具备用于取得声音的麦克风162。
输出部17输出能够通过用户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知觉的信号。输出部17具备具有显示画面的显示部、用于伴随着电话的来电等进行报知动作的声音输出部171、以及振动产生部等。对显示画面例如使用LCD(液晶显示器),但并不限于此。另外,在显示部中也可以包含LED(光电二极管)灯等。声音输出部171具备包括输出声音的扬声器、耳机连接端子(耳机插头)、产生哔哔音的压电元件的电路等。另外,作为振动产生部,例如使用带锤的振动电动机等。
通信部18依照预定的规格与上级通信装置10的外部进行无线通信。通信部18例如具备:用于进行电话通信的与基站的通信电波的收发电路和内置天线;以及用于与因特网、无线LAN(IEEE802.11)连接而进行数据通信的网卡以及内置天线。另外,通信部18也可以具备用于进行近距离无线通信的RFIC标签、用于进行蓝牙通信(注册商标:Bluetooth)等近距离无线通信的通信模块等。
总线19是用于在控制部的各部和输入输出接口14之间进行数据的收发的通信路径。
此外,输入输出接口14针对存储部15、输入部16、输出部17以及通信部18分别个别地设置,能够与总线19连接。
如图2B所示,通信装置20具备CPU21(连接控制部210、第二连接控制部211)、ROM22、RAM23、输入输出接口24、存储部25、输入部26、输出部27、通信部28以及总线29等。输入部26具备操作部261和麦克风262,输出部27具备声音输出部271。CPU21包括连接控制部210、第二连接控制部211。这些连接控制部210、第二连接控制部211既可以是单一的CPU,也可以分别个别地设置CPU而进行各动作。
其中,对于CPU21、ROM22、RAM23、输入输出接口24、输入部26、输出部27、通信部28以及总线29,分别具有与上级通信装置10的CPU11、ROM12、RAM13、输入输出接口14、输入部16、输出部17、通信部18以及总线19相同的结构,省略说明。
存储部25与上级通信装置10的存储部15同样地,是miniSD卡等可移动型外部存储介质。在该存储部25中存储有接收并重放从上级通信装置10传送的声音的声音接收程序251。
接着,说明从上级通信装置10向通信装置20的声音传送。
图3是表示与声音传送相关的数据的收发的时序图。
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与同一接入点40连接的状态下,经由该接入点40通过无线LAN,进行从上级通信装置10向多个通信装置20的声音传送。通过执行声音传送程序150,大致实时地向通信装置20传送输入到上级通信装置10的麦克风162的声音、例如观光引导等的通知。
发送的声音数据被分割为每个预定的数据长度,将以预定的间隔预先设定的通信装置20作为发送目标,多播发送到上级通信装置10正在连接的接入点A。或者,在只有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位于同一LAN内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广播发送。接入点A的路由器向被设定(多播设定)为多播的发送目标的各通信装置20转送该声音数据。在此,预先确定发送目标的通信装置20的固定IP地址并存储在存储部15中,由此进行多播设定。因此,将这些固定IP地址确定为能够进行多播设定的同一子网(LAN)内的地址。
上级通信装置10在能够进行接入点的变更的设定状况下,随时接收来自接入点40的包含SSID等的信标的广播发送,进行接入点40的识别和接收强度的判别。在接入点是不发送SSID的SSID隐形模式的情况下,从上级通信装置10指定预先存储在存储部15中的连接目标的接入点列表内的SSID而进行探索请求,接收其回复而进行接收强度的判别。
如果判断为从与上级通信装置10当前正在连接的接入点A(第一中继部)不同的接入点B(第二中继部)接收到满足预定的连接基准、在此接收强度(功率值、振幅等电波强度)为基准值以上的发送电波,则上级通信装置10决定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B,在多播发送的数据中包含声音数据、由变更目标的接入点和变更定时(连接定时)的信息(在此为计数时间(等待时间))构成的控制数据地通过多播向接入点A发送。接入点A的路由器通过多播向指定的各通信装置20发送该发送数据。
上级通信装置10接着向通信装置20发送包含声音数据的数据,并且在到连接目标的切换定时之前对计数时间进行计数。同样,通信装置20接着从上级通信装置10经由接入点A接收声音数据并进行处理,并且计数作为控制数据而从上级通信装置10(预先确定的一个无线通信装置)取得的计数时间。
如果进行了计数时间的计数,则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中,分别解除与接入点A的连接,并且进行与接入点B的连接认证,将接入点B变更为连接目标。如果进行了连接认证,则上级通信装置10向接入点B多播发送向通信装置20传送的声音数据。接入点B的路由器向多播指定目标的各通信装置20发送该声音数据,通信装置20分别对接收到的声音数据进行适当处理而重放。
图4A-图4B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上级通信装置10发送的数据的格式的图。
本实施方式的上级通信装置10对通过麦克风162取得的声音信号进行数字数据化,使用RTP(实时传输协议)(预定的格式)通过UDP/IP(用户数据报协议/因特网协议)通过多播发送而进行实时传送。如图4A所示,在由声音数据、上述控制数据构成的RTP有效载荷之前附加RTP头而生成RTP数据。进而向该RTP数据附加UDP头(传输层)、IP头(网络层)等,由此得到MAC(Media Access Control:介质接入控制)帧体。通信部18适当地对MAC帧体进行加密(WEP、WPA-TKIP、WPA2-AES等),附加IEEE802.11头而生成MAC帧,进而向该MAC帧数据(帧数据)附加物理头并向接入点40发送。各通信装置20确认从接入点40发送的帧数据是发送到本装置的MAC地址(发送到与包括本装置的多播地址对应的MAC地址)的数据,取入该帧数据,解密被加密了的MAC帧体,以与UDP/IP和RTP对应的格式取得、处理数据。
如图4B所示,在RTP头(固定头为12字节)的开头,包括16比特(2字节)的RTP版本标识符、填塞(padding)设定、扩展头的有无的标志以及CSRC(Contributing Source)的标识符的个数、记号比特等,该16比特中的末尾的7比特是RTP有效载荷的标识符(头信息)。对于RTP有效载荷的标识符,与声音数据、动画数据等的编码方式等对应地作为既定值而被分配“0”~“127”中的一部分,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针对没有分配既定值的编号,在声音传送程序中设定控制数据的有无、种类等而使用。在此,例如在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是“21”的情况下,如图4C所示,RTP有效载荷的内容只有预定的格式(压缩形式)的声音数据,在是“22”的情况下,如图4D所示,在RTP有效载荷的开头包含预先确定的长度N的控制数据(附加信息),其后附加通常的声音数据。
此外,在此将控制数据作为RTP有效载荷的一部分,但也可以是接着RTP头的固定头配置的扩展头的要素。
在控制数据中,如上述那样,按照预先确定的顺序、格式排列变更目标的接入点的信息、例如SSID(Service Set Indentifer:服务组标识符)、加密通信的情况下的密钥数据以及确定切换定时的计数时间,并依照该顺序、格式在通信装置20中解读、取得。这样,在定期传送的通常的声音数据中根据需要插入控制数据,能够用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来区分该插入,由此只通过安装包含该设定的声音传送程序和/或接收程序并执行,就通过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容易地大致在同一定时下进行接入点的切换。
图5是表示在上级通信装置10中执行的声音数据发送处理的基于CPU11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在上级通信装置10中,在该上级通信装置10与一个接入点40连接的状态下,与向输入部16的操作部161的输入操作对应地,启动该声音数据发送处理。如果启动了声音数据发送处理,则CPU11开始以下的处理,即以预定的采样速率对通过麦克风162取得的声音信号进行数字化,生成包含该数字化了的声音数据的帧数据(步骤S101)。CPU11判别是否是连接目标转移准备模式(步骤S102)。在不是连接目标转移准备模式、即是即使有其他的满足接收强度的连接基准的接入点也不变更接入点的设定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否”),CPU1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04。
在判别为是连接目标转移准备模式的情况下(在步骤S102中“是”),CPU11根据来自接入点的发送电波的接收数据,取得来自各接入点的接收强度,判别是否有从预先存储在接入点列表(候选列表)中的接入点以基准值以上的接收强度正在接收的电波(步骤S103)。在此,基准值以上的接收强度不只是瞬时值,还可以将持续预先确定的时间以上而稳定地接收作为条件。在判别为没有基准值以上的接收强度的电波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中“否”),CPU1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04。
如果从步骤S102、103的判别处理转移到步骤S104的处理,则CPU11将RTP有效载荷标识符设为“21”,只将声音数据作为RTP有效载荷,进行帧数据的发送(步骤S104)。然后,CPU1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
在步骤S103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有从列出的接入点发送的基准值以上的接收强度的电波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中“是”),CPU11决定将与该电波相关的接入点作为连接转移目标,将RTP有效载荷标识符设为“22”,将该接入点的SSID、加密密钥以及计数时间与声音数据一起作为RTP有效载荷而进行帧数据的发送(步骤S105)。另外,CPU11将发送的计数时间作为初始值,开始计数递减到“0”为止的计数(步骤S106)。
CPU11判别正在计数的计数是否成为“0”(步骤S107)。在判别为没有成为“0”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否”),CPU11将RTP有效载荷标识符设为“21”,将声音数据作为RTP有效载荷而进行帧数据的发送(步骤S108)。然后,CPU1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07。
在判别为正在计数的计数成为“0”的情况下(在步骤S107中“是”),CPU11解除与当前的接入点的连接,并且进行与被决定为转移目标的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处理,进行认证而确立连接(步骤S109)。CPU11向确立了该连接的新的接入点进行将RTP有效载荷标识符设为21并将声音数据作为RTP有效载荷的帧数据的发送(步骤S110)。此后,CPU1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02。
通过用户操作输入结束指令,由此通过中断处理随时结束该声音数据发送处理。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20中执行的声音数据接收处理的CPU21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根据用户向输入部16的操作部161的预定的输入操作的开始指令,开始该声音数据接收处理。
如果开始声音数据接收处理,则CPU21开始取得包含声音数据的帧数据(步骤S151),读出所取得的帧数据的RTP有效载荷标识符,判别RTP有效载荷是否带连接控制数据(即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是否是“22”)(步骤S152)。在判别为不带连接控制数据(即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是“21”)的情况下(在步骤S152中“否”),CPU21设RTP有效载荷全部是声音数据而进行该声音数据的处理(解码等),以适当的定时重放输出声音(步骤S154)。然后,CPU2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52。
在步骤S152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带连接控制数据(即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是“22”)的情况下(在步骤S152中“是”),CPU21从RTP有效载荷取得连接控制数据,将计数时间设定为初始值而开始到“0”为止的计数递减(步骤S156)。CPU21判别正在计数的计数时间是否成为“0”(步骤S157)。在判别为没有成为“0”的情况下(在步骤S157中“否”),CPU21将RTP有效载荷作为声音数据而进行该声音数据的处理(步骤S158)。
在判别为计数时间成为“0”的情况下(在步骤S157中“是”),CPU21解除与当前的接入点的连接,并且开始与在连接控制数据中设定的连接转移目标的接入点的通信连接处理,进行连接认证而确立连接(步骤S159)。然后,CPU21进行从新的接入点接收到的声音数据的处理(步骤S160)。然后,CPU2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52。
通过操作部161对用户操作的接受,作为中断处理而随时结束该声音数据接收处理。
[变形例子]
图7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声音数据发送处理的变形例子的流程图。
在一个接入点与上级通信装置10一起被用户携带而处于始终能够连接的情况下,执行该声音数据发送处理。携带的接入点可以是上级通信装置10自身。除了追加了步骤S111、S112的处理这一点以外,该声音数据发送处理与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声音数据发送处理相同,对相同的处理内容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果步骤S101的处理结束,则CPU11判别从当前正在连接的接入点的电波接收强度是否不满足预定的连接基准(即是否不满足连接基准(连接继续基准))(步骤S111)。在此,在当前接入点是正在携带的上述一个接入点的情况下,通常电波接收强度不会不满足连接基准。
在判别为不是不满足连接基准的情况(包括与正在携带的接入点连接的情况)下(在步骤S111中“否”),CPU1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02。在判别为不满足连接基准的情况下(在步骤S111中“是”),CPU11与该返回定时(连接恢复定时)即与上述连接定时同样的计数时间(等待时间)的设定一起进行将连接目标恢复为正在携带的接入点的设定(步骤S112),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105。
这样在本变形例子的声音数据发送处理中,以向正在携带的接入点的连接作为基本,只在有其他的接收强度大的接入点的情况下,将连接目标变更为该接入点。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上级通信装置10具备:通信部18,其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连接,通过该无线通信经由上述接入点,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CPU11。CPU11作为连接目标设定部110,根据接收强度的预定的连接基准,确定与当前正在连接的接入点A不同的接入点B和向该接入点B的连接定时,作为变更请求发送控制部111,在进行了在连接定时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B的设定的情况下,通过通信部18向预先确定的通信装置20发送接入点B的信息和与上述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另外作为连接控制部112,在通过连接目标设定部110确定的连接定时使通信部18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B。
即,能够统一地控制为使通信装置20连接的接入点与上级通信装置10连接的接入点相同,因此能够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之间容易地维持通信。另外,能够通过多播统一地发送数据,能够降低负荷,并且不会增大因发送数据通过多个路由器而造成的延迟。
另外,通信装置20具备:通信部28,其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连接,通过该无线通信经由上述接入点,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控制部(CPU21)。控制部作为连接控制部210,在与接入点A连接的状态下通过通信部28接收到接入点B的信息和向该接入点B的与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该连接定时使通信部28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B。因此,不只是通信装置20的个别的设定,还能够根据外部的上级通信装置10等的请求,在适当的定时使接入点变更为与该外部的上级通信装置10等的通信。因此,不会花费因硬件的追加、结构的变更等造成的大的费用、工时,就能够容易地保持特定的多个无线通信装置之间的通信。特别是能够中断地可靠地接收多播发送数据等只在LAN内部发送的数据、适合于在LAN内部发送的数据。另外,通过指定变更为接入点B的连接定时,能够抑制在每个通信装置20中将连接目标实际转移到接入点B的定时的偏差。
另外,由上述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构成的无线通信系统1根据上级通信装置10对连接目标的变更请求,在通信装置20中以与上级通信装置10相同的定时切换接入点,因此不需要追加的硬件结构,就能够通过容易的处理管理接入点的切换。因此,不需要设备投资等,另外能够防止无法利用硬件不对应的接入点的情况的发生,同时容易并且适当地维持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的通信。另外,通过这样统一地进行接入点的切换,能够避免无线通信系统1内的通信装置在必要以上的时间中利用接入点的情况。另外,能够抑制由于在数据的发送侧和接收侧接入点经常变化而数据传送路径精细变化而数据传送产生延迟,或者无法进行通信的情况。
另外,安装在上级通信装置10中的声音传送程序150使具备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连接而通过该无线通信经由上述接入点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的通信部18的计算机(上级通信装置10)作为以下的部而发挥功能:连接目标设定部110,其根据接收强度的预定的连接基准,确定与当前正在连接的接入点A不同的接入点B和向该接入点B的连接定时;变更请求发送控制部111,其在进行了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B的设定的情况下,通过通信部18向预先确定的通信装置20发送接入点B的信息和连接定时的信息;连接控制部112,其在通过连接目标设定部110确定的连接定时使通信部18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B。
由此,不需要硬件的变更、追加,只通过软件动作就能够统一地管理通信目标的通信装置20所连接的接入点。因此,能够容易地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各通信装置20之间维持通信连接,不产生大的延迟地收发数据。特别在要求实时性的数据、通过多播等向多个通信装置20发送数据的情况下,能够不对网络施加负荷地可靠地收发数据。
另外,安装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20中的声音接收程序251具备声音接收程序251,其使具备与无线通信的接入点连接而通过该无线通信经由上述接入点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的通信部28的通信装置20的计算机(控制部)作为以下的连接控制部210而发挥功能,即在与接入点A连接的状态下通过通信部28接收到接入点B的信息和向该接入点B的连接定时的信息的情况下,在该连接定时使通信部28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B。
由此,在通信装置20中,不对应硬件而只通过软件处理,就能够容易地使定时与上级通信装置10对应地变更接入点。因此,没有大的延迟,不对网络施加大的负荷,就能够持续地取得来自上级通信装置10的通信数据。
另外,连接目标设定部110根据通过通信部18接收的来自接入点的电波强度确定接入点B,因此能够判断是否能够实际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应该位于其周围的通信装置20中利用该接入点B而确定接入点B。
另外,尤其是连接目标设定部110在电波强度持续预先确定的时间地超过基准值的情况下,将发送该电波强度的电波的接入点确定为下一个连接目标的接入点B,因此能够判断是否是适合于稳定地维持连接状态的接收状态而更可靠地选择接入点。
另外,连接目标设定部110在与接入点B连接的状态下该接入点B变得不满足预定的电波强度的连接继续基准的情况下,将接入点B再次确定为连接目标,并且确定向该接入点A的连接恢复定时,变更请求发送控制部111在进行了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A的设定的情况下,通过通信部18向通信装置20发送接入点A的信息和连接恢复定时的信息,连接控制部112在连接恢复定时使通信部18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A。
在这样保持携带的接入点A而原则上能够始终与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连接的情况下,能够在可能的范围内统一为主要固定的其他接入点地变更连接目标,因此能够减轻所携带的接入点A的负荷。另外,很多时候固定接入点B的性能比携带的便携型的接入点A好,因此能够高效地进行通信。另外,在这样固定的接入点B中,容易通过广播传送与该固定位置对应的信息、例如该固定位置是观光地的情况下的解说、固定位置是店铺等的情况下的引导等,因此能够适当地在合适的定时将通信装置20的连接目标引导为该接入点B。
另外,声音传送程序150使上级通信装置10(计算机)作为数据发送控制部114发挥功能,从而将预定的压缩形式的声音数据作为RTP有效载荷而向通信装置20发送,变更请求发送控制部111向RTP有效载荷的声音数据附加接入点B的信息和连接定时的信息作为附加信息并通过通信部18发送。
即,只通过定义对从上级通信装置10向通信装置20发送的与声音传送相关的通常格式数据可选地追加了附加信息的格式,就能够在通常以短的时间间隔持续进行的声音数据传送中同时发送与连接目标的切换有关的信息,因此不会使通信复杂化,另外,能够尽量抑制通信量的增大而容易地统一管理通信装置20的连接目标的接入点。
另外,这样的传送数据是包括声音、动画或它们的组合的数据,由此伴随着同样以短的间隔持续、定期地发送的数据而发送连接控制数据,由此容易进行管理,并且在通信装置20对这些声音、动画(影像)数据进行重放过程中,能够高效地防止因通信切断造成的该声音、动画的跳动、中断的产生。
另外,在包含声音数据的有效载荷的传送数据中,被附加RTP头,在该RTP头中包含有包括作为附加信息而追加的与连接控制数据的有无的识别相关的信息的RTP有效载荷标识符。因此,在通信装置20中,通过确认该RTP有效载荷标识符,能够确认RTP有效载荷的格式,依照该格式容易取得接入点40的切换设定,在适当的定时转移接入点的连接目标。
另外,数据发送控制部114通过通信部18通过多播或广播向通信装置20发送声音数据,因此通过如上述那样将通信装置20的连接目标保持为与上级通信装置10的连接目标的接入点相同,能够容易地将这些通信装置保持在多播、广播的发送范围内的子网内。因此,不会由于单播发送等对网络施加负荷,另外,能够在连接目标的切换时不产生中断、跳动等地持续地向通信装置20发送传送数据。
另外,上级通信装置10具备存储部15而存储能够设定为连接目标的接入点的列表,由此使上级通信装置10(计算机)作为保存能够确定为接入点40的接入点的候选列表的存储部发挥功能,连接目标设定部110从包含在该候选列表内的接入点40中确定接入点B。
因此,在近旁存在多个产生电波的接入点的情况下,也能够容易并且迅速地只选择能够利用的接入点,并判断作为接入点B是否能够设定为连接目标,另外设定为连接目标。另外,能够从连接目标中排除虽然是能够公共地利用的接入点但从安全性上等问题出发不适合于连接和/或不适合于多播、广播的数据传送的接入点。
另外,与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包括到开始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接入点B的动作为止的等待时间,因此与发送日期时间数据的情况等相比,不需要考虑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之间分别计数的时刻的偏差,另外与时刻信息相比能够减小数据大小。
另外,同样地与连接恢复定时相关的信息包含到开始将连接目标变更为携带的接入点A的动作为止的等待时间,因此能够得到与作为上述的连接定时的信息的等待时间相同的效果。
另外,在通信装置20中,从预先确定的一个无线通信装置接收接入点B的信息和向该接入点B的与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因此不从其他有恶意的通信装置的用户等引导连接到不适合作为连接目标的接入点40,而容易地引导到适当的连接目标。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
该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整体结构和上级通信装置10、通信装置20的功能结构都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结构相同,使用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说明。
接着,说明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的声音数据传送。
图8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上级通信装置10、通信装置20以及接入点40之间的数据的收发的时序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中,在上级通信装置10中接收到的来自接入点的路由器的电波(信标的广播、对探索请求的回复)满足接收强度的连接基准的情况下,CPU11(候选确认发送控制部、报告请求发送控制部)将满足该连接基准的接入点的信息作为连接转移目标候选(候选确认信息),与声音数据一起通过通信部18向通信装置20多播发送。接收到该连接转移目标候选的信息的通信装置20取得来自该连接转移目标候选的接入点的路由器的电波的接收强度,确认在该通信装置20中也满足接收强度的基准,回复表示接收强度良好的信号(候选承认信息)。通过向上级通信装置10的单播发送,包含在通常的UDP/IP(或TCP/IP)的有效载荷(IP分组)中,进行该回复即可。如果从全部的通信装置20接收到表示接收强度良好的回复,则上级通信装置10将上述连接控制数据与声音数据一起向各通信装置20多播发送,在经过计数时间后将接入点转移到变更目标。
在此,在发送连接转移目标候选的信息时,将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指定与上述的“21”、“22”不同的编号。在此,将“23”指定为RTP有效载荷标识符,由此表示例如向RTP有效载荷的开头32字节插入与连接转移目标候选的接入点对应的SSID。
图9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上级通信装置10中执行的声音数据发送处理的基于CPU11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除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声音数据发送处理的步骤S103的处理和步骤S105的处理之间追加插入了步骤S115、S116的处理这一点以外,该声音数据发送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声音数据发送处理相同,对于相同的处理内容,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在通过步骤S103的判别处理判别为有从预先列出的接入点以基准以上的接收强度正在接收的电波的情况下(在步骤S103中“是”),CPU11在连接转移目标候选中设定与该电波相关的接入点,将RTP有效载荷标识符设为“23”,将声音数据和连接转移目标候选的SSID作为RTP有效载荷,通过多播向通信装置20发送(步骤S115)。
CPU11将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恢复为“21”,进行只将声音数据作为RTP有效载荷的帧数据的发送,同时等待接收来自全部通信装置20的与接收状况相关的回复,如果从全部通信装置20接收到回复,则根据该回复判别在全部通信装置20中接收强度是否良好(步骤S116)。在判别为在任意一个通信装置20中接收强度不良好的情况下(在步骤S116中“否”),CPU11保留连接转移目标候选,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104。在判别为在全部通信装置20中接收强度良好的情况下(在步骤S116中“是”),CPU11使处理转移到步骤S105。
在此,在步骤S116的判别处理中判别为在任意一个通信装置20中接收强度不良好的情况下,CPU11可以从通信部18向该通信装置20发送进行请求接近上级通信装置10的报知动作的请求(报知请求信息)。报知动作适当地设定能够从通信装置20的输出部27输出的种类的动作。例如既可以在显示画面中显示,也可以输出预先设定的哔哔音等。该动作的种类既可以能够在通信装置20侧设定,也可以能够由上级通信装置10指定。上级通信装置10也可以向全部通信装置20发送报知请求信息。
对于保留的连接转移目标的候选,在经过预定时间后,自动地和/或通过上级通信装置10的用户的手动操作,到从全部通信装置20得到表示接收强度良好的回复为止,以上级通信装置10的用户的手动操作和/或预定的时间间隔,重复进行确认接收强度是否良好的查询。或者,CPU11也可以暂时取消该连接转移目标的候选。在该情况下,可以在预定时间禁止再次将该接入点选择为候选。
图10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通信装置20中执行的声音数据接收处理的CPU21的控制步骤的流程图。
该声音数据接收处理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声音数据接收处理中,用步骤S152a的处理置换步骤S152的处理,另外追加了步骤S161~S163的处理,其他处理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声音数据接收处理相同。对于相同的处理内容,附加相同的符号并省略详细的说明。
如果在步骤S151的处理中开始取得包含声音数据的帧数据,则CPU21判别所取得的帧数据的RTP有效载荷是否只是声音数据、即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是否是“21”(步骤S152a)。在判别为只是声音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52a中“是”),CPU2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54。另外,如果步骤S154的处理结束,则CPU2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52a。
在判别为RTP有效载荷不只是声音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52a中“否”),CPU21判别声音数据以外的附加数据是否是连接控制数据、即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是否是“22”(步骤S161)。在判别为附加数据是连接控制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61中“是”),CPU2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56。另外,在步骤S160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CPU21的处理转移到步骤S152a。
在判别为附加数据不是连接控制数据的情况下(在步骤S161中“否”),即RTP有效载荷标识符是“23”,CPU21取得连接转移目标候选的信息,接收来自该取得的连接转移目标候选的电波,判断该电波的接收强度是否满足基准。然后,CPU21向上级通信装置10单播发送该判断结果(步骤S162)。另外,CPU21进行接收到的RTP有效载荷内的声音数据的处理,在适当的定时重放输出声音(步骤S163)。然后,CPU21的处理返回到步骤S152a。
如以上那样,在第二实施方式的无线通信系统1的上级通信装置10中执行的声音传送程序150使该上级通信装置10的控制部(CPU11)作为候选确认发送控制部发挥功能,该候选确认发送控制部在检测出满足用于确定接入点的连接基准的接收强度的接入点B的情况下,通过通信部18向该通信装置20发送查询该检测出的接入点B在各个通信装置20中是否满足连接基准的候选确认信息,作为连接目标设定部110的CPU11在与候选确认信息的发送对应地,通过通信部18从全部通信装置20接收到表示通过通信装置20检测出的接入点B在通信装置20中满足连接基准的候选承认信息的情况下,将该接入点B确定为连接转移目标的接入点,作为变更请求发送控制部111的CPU11通过通信部18发送接入点B的信息和向接入点B的与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
因此,不只是上级通信装置10,在确认了是全部通信装置20能够与接入点B连接的状况的基础上,切换连接目标的接入点,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在通信装置20中接入点的变更失败而无法与上级通信装置10通信的情况,能够将从上级通信装置10发送的数据可靠地送达通信装置20。
另外,由此,在变更前的接入点A是所携带的接入点的情况下,能够高效可靠地降低该携带的接入点的负荷。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声音传送程序150使上级通信装置10作为以下的报知请求发送控制部发挥功能,即在从通信装置20的至少一部分没有接收到候选承认信息的情况下,通过通信部18向通信装置20中的至少没有发送候选承认信息的部分通信装置发送要求执行请求接近上级通信装置10的周围的报知动作的报知请求信息。
因此,在存在相对于上级通信装置10过于远离地行动的通信装置20的用户的情况下,也能够没有大的延迟地迅速地将连接目标切换为接入点B。另外,由此能够将通信装置20的用户引导到希望的移动方向。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使用RTP进行实时声音发送时,在该RTP数据中包含与连接目标相关的控制数据地变更所连接的接入点,但也可以与RTP数据分别地单独地发送控制数据。另外,也可以不只是实时声音,还发送动画(有或没有声音)。在这些情况下,分别使用适合的协议、格式进行数据发送即可。另外,在这些情况下,在通信装置20的输出部17中具备能够输出图像的显示画面等。
另外,传送数据也可以是已经收录的声音数据等。在该情况下,也可以能够由上级通信装置10的用户适当地重放或暂时停止声音数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与来自接入点40的接收电波强度对应地切换连接目标,但也可以根据上级通信装置10、通信装置20以及接入点40的位置信息等,将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的全部判断为能够与该接入点40连接,进行切换控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到开始向接入点40的连接动作为止的计数递减时间用作连接定时的数据,但也可以使用时刻信息。在该情况下,理想的是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各通信装置20之间统一日期时间,例如适合于在以下的情况使用,即在各装置中分别从便携电话的基站等频繁地取得日期时间信息并修正,或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各通信装置20的通信开始的定时向各通信装置20发送上级通信装置10的时刻信息。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向通信装置20多播发送或广播发送声音数据,但在通信装置20的个数少的情况或发送数据是静止图像、文本文件等而适合于通过TCP/IP的发送的情况等下,也可以进行单播发送。
另外,也可以独立地设定变形例子中的成为向其他接入点的连接基准的接收强度的基准值、与向携带的接入点的恢复时的判定相关的连接继续基准的接收强度的基准值。例如可以将恢复时的基准值设定得比连接时的基准值低。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分开设定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但也可以对等地连接全部的通信装置,在其中一台通信装置中进行接入点的设定管理。另外,也可以不在上级通信装置10中,而使预先确定的通信装置20进行接入点的设定管理。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传送用的声音传送程序150存储在上级通信装置10中,将声音接收程序251存储在通信装置20中,但也可以将这些声音传送程序150和声音接收程序251包含在一个程序组(应用)中,将双方存储(安装)在上级通信装置10和通信装置20中。另外,也可以不只是声音传送程序150,还将通信控制程序151包含在声音接收程序251中。
另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作为存储本发明的声音传送程序、声音接收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以由miniSD卡等可移动型外部(外置)存储介质构成的存储部15、16为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并不限于此。作为其他计算机可读取的介质,能够应用HDD(硬盘驱动器)、与各种规格对应的闪速存储器、CD-ROM、DVD盘等可移动型记录介质。另外,作为经由通信线路提供本发明的程序的数据的介质,也将载波(carrier wave)应用于本发明。
除此以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要内容的范围内能够适当地变更上述实施方式所示的具体结构、处理内容或其步骤。
说明了本发明的几个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范围并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含专利请求所记载的发明的范围及其等价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无线通信部,其与无线通信的中继部连接,通过该无线通信经由上述中继部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
处理器,其基于预定的连接基准,确定与当前正在连接的第一中继部不同的第二中继部以及用于上述无线通信部和预先确定的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向该第二中继部切换的连接定时,并在进行了在上述连接定时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的设定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经由上述第一中继部向上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上述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与上述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在上述连接定时使上述无线通信部和上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器在与上述第一中继部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接收到上述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向该第二中继部的与上述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该连接定时使上述无线通信部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器根据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接收的来自中继部的电波强度,确定上述第二中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器在上述电波强度持续预先确定的时间以上地超过基准值的情况下,将发送该电波强度的电波的中继部确定为上述第二中继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器在与上述第二中继部连接的状态下该第二中继部不满足预定的连接继续基准的情况下,再次将上述第一中继部确定为连接目标,并且确定向该第一中继部的连接恢复定时,在进行了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一中继部的设定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向上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上述第一中继部的信息和与上述连接恢复定时相关的信息,在上述连接恢复定时使上述无线通信部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一中继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处理器向上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发送预定的格式的数据,将上述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与上述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作为附加信息追加到上述预定的格式的数据并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发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处理器中,
在检测出满足用于确定上述第二中继部的上述连接基准的中继部的情况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将用于查询该检测出的中继部在上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的各个中是否满足上述连接基准的候选确认信息发送给该其他无线通信装置,
在与上述候选确认信息的发送对应地,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从上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表示在该其他无线通信装置中上述检测出的中继部满足上述连接基准的候选确认信息的情况下,将上述检测出的中继部确定为上述第二中继部,
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发送上述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与上述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无线通信装置保存能够确定为上述第二中继部的中继部的候选列表,从包含在上述候选列表中的中继部中确定上述第二中继部。
9.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无线通信部,其与无线通信的中继部连接,通过该无线通信经由上述中继部,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
处理器,其在与第一中继部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上述无线通信部经由该第一中继部从其他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与用于上述无线通信部和上述其他无线通信装置向该第二中继部切换的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该连接定时使上述无线通信部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
10.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由相互进行无线通信的主无线通信装置和从无线通信装置构成,该无线通信系统的特征在于,
上述主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第一无线通信部,其与无线通信的中继部连接,通过该无线通信经由上述中继部,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
第一处理器,其基于预定的连接基准,确定与当前正在连接的第一中继部不同的第二中继部以及向该第二中继部切换的连接定时,在进行了在上述连接定时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的设定的情况下,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经由上述第一中继部向上述从无线通信装置发送上述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与上述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在上述连接定时使上述第一无线通信部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
上述从无线通信装置具备:
第二无线通信部,其与上述中继部连接,通过无线通信经由该中继部,进行通信数据的收发;
第二处理器,其在与上述第一中继部连接的状态下,通过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经由上述第一中继部从上述主无线通信装置接收到上述第二中继部的信息和与向该第二中继部切换的上述连接定时相关的信息的情况下,在该连接定时使上述第二无线通信部将连接目标变更为上述第二中继部。
CN201510958585.2A 2015-02-06 2015-12-18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 Active CN10587315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22192 2015-02-06
JP2015022192A JP6213491B2 (ja) 2015-02-06 2015-02-06 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158A CN105873158A (zh) 2016-08-17
CN105873158B true CN105873158B (zh) 2019-08-30

Family

ID=56566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58585.2A Active CN105873158B (zh) 2015-02-06 2015-12-18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942065B2 (zh)
JP (1) JP6213491B2 (zh)
CN (1) CN105873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31078B2 (ja) * 2015-06-16 2020-01-15 ヤマハ株式会社 オーディオ機器の接続方法、オーディオ機器、オーディオシステ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および、制御端末装置
JP2019220730A (ja) * 2016-10-24 2019-12-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JP7443881B2 (ja) * 2020-03-27 2024-03-06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11775888B (zh) * 2020-06-05 2022-02-11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智能钥匙、防中继攻击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2126C (zh) * 2003-07-01 2006-06-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线局域网的越区切换方法
CN1874608A (zh) * 2005-05-31 2006-12-06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切换控制方法和基站控制方法
EP2046082A1 (en) * 2007-10-03 2009-04-08 British Telec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ampany Handover techniqu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abled devices
CN101626609A (zh) * 2008-07-10 2010-01-13 株式会社理光 通信装置
WO2010110426A1 (ja) * 2009-03-27 2010-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ハンドオーバ実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I100499B (fi) * 1994-12-28 1997-12-15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Ryhmäpuhelun ylläpitäminen matkaviestinjärjestelmässä
US20100137021A1 (en) * 2008-11-28 2010-06-03 Eric Sharret System, Method and Devices for Communications via a Mesh Network
US8744419B2 (en) * 2011-12-15 2014-06-0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dia distribution via a scalable ad hoc geographic protocol
US9295022B2 (en) * 2012-05-18 2016-03-22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Wireless network supporting extended coverage of service
US8805382B2 (en) * 2012-07-23 2014-08-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in a wireless network environment
US9445248B2 (en) * 2014-07-25 2016-09-1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dio-agnostic message translation service
US9674747B2 (en) * 2015-01-16 2017-06-0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ttachment, handover, and traffic offloading between 3GPP RANS and wi-fi RANS
US9716763B2 (en) * 2015-05-13 2017-07-25 Arris Enterprises Llc Content streaming apparatus for transferring a streaming session to another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62126C (zh) * 2003-07-01 2006-06-28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无线局域网的越区切换方法
CN1874608A (zh) * 2005-05-31 2006-12-06 京瓷株式会社 无线电通信系统、基站、切换控制方法和基站控制方法
EP2046082A1 (en) * 2007-10-03 2009-04-08 British Telec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ampany Handover technique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nabled devices
CN101626609A (zh) * 2008-07-10 2010-01-13 株式会社理光 通信装置
WO2010110426A1 (ja) * 2009-03-27 2010-09-30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lanシステム、無線lanアクセスポイント、ハンドオーバ実行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942065B2 (en) 2018-04-10
CN105873158A (zh) 2016-08-17
JP2016146531A (ja) 2016-08-12
JP6213491B2 (ja) 2017-10-18
US20160234047A1 (en) 2016-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73158B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系统
US994912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enabling communication with a receiver device in a network
US975654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 between computing devices
CN108738052A (zh) 用于控制平面数据以管理多频带无线网络系统的周期帧
CA3065414C (en) Measurement gap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terminal and system
EP2037629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and program for controlling switching of connection destination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by use of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20090010258A1 (en) Packet prioritization in ad hoc networks
US10491471B2 (en) Radio configuration method for wearable device, related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02204212A (zh) 向车辆提供数据通信的方法
HK105666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roving radio spectrum usage and decreasing user data delay when providing packet psi status
CN105554854A (zh) 局域网内wifi切换方法和系统
CN112260780B (zh) 一种网络接入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812093B (zh) 用于智能家居的wifi设备接入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JP2006050526A5 (zh)
CN108307374A (zh) 无线音频设备设置
CN107231604B (zh) 一种数字通信方法及系统
CN110943835A (zh) 一种发送无线局域网信息的配网加密方法及系统
US20150305074A1 (en) Content delivery method
JP4830486B2 (ja) 無線lan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lan端末
JP6315914B2 (ja) ブロードキャスト配信情報にアクセス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4437761B2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端末装置、プログラム、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ネットワーク分割方法
CN101795216B (zh) 多跳双向转发检测中复位看门狗的方法及设备
US8121141B2 (en) Confidential transmission of data by change of frequency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JP4519731B2 (ja) 無線パケット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回線接続方法、サービスエリア情報報知器およびサービスエリア情報検出器
CN109391532B (zh) 一种无线传输装置、无线传输方法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