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3116B -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3116B
CN105873116B CN201610183538.XA CN201610183538A CN105873116B CN 105873116 B CN105873116 B CN 105873116B CN 201610183538 A CN201610183538 A CN 201610183538A CN 105873116 B CN105873116 B CN 1058731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electronic
electronic equipment
equipment
mo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8353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73116A (zh
Inventor
张传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8353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3116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31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1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731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31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及第一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并在第二位置与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得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第三电子设备,并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从而提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信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对网络越来越依赖。
目前,受到环境等因素的制约,网络信号在空间中的分布不均匀,例如,在家庭中,靠近热点设备的网络信号比远离热点设备的网络信号强。因此,如何提高网络信号薄弱区域的信号强度,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目的在于解决如何提高网络信号薄弱区域的网络质量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
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
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可选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所述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并依据获取的数据确认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或者,接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可选地,所述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的过程对应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小于第一阈值,则生成所述移动指令;
或者,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移动指令。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所述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所述连接请求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处于未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不满足所述条件。
可选地,所述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包括:
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确定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
向确定的移动方向移动确定的移动距离。
可选地,所述确定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
至少依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可选地,所述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包括:
依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计算所述第二位置,或者,从历史记录中查询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在所述位置时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大于第三阈值;
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包括:
建立与或保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
建立或保持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
转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
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包括:
通信组件,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
处理组件,用于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
传动组件,用于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通信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本申请所述的通信方法,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并在第二位置与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进行通信,使得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第三电子设备,并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从而提高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通信方法中一种确定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通信方法中另一种确定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在包括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的场景中,其中,第三电子设备可以为第二电子设备提供网络,即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上第三电子设备后,即接入第三电子设备提供的网络。
例如,第二电子设备为移动终端,第三电子设备为连接因特网的接入点,第三电子设备作为接入点提供局域网,第二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三电子设备接入所述局域网。
又例如,第三电子设备为基站,第三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三电子设备接入移动网络。
无论是局域网还是移动网络,通常,因为地理位置等环境因素以及第三电子设备的信号的有效距离的制约,第二电子检测到的网络信号可能无法满足正常通信的需求,因此,本实施例中所述技术方案的目的在于改善第三电子设备所在处的网络质量,即:第一电子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并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也处于连接状态。
图1所示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网络质量参数可以为信号强度和\或丢包率等。
S102: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如果是,执行S103,如果否,继续执行S102,具体地,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地执行S102。
具体地,网络质量参数可以为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第三电子设备的信号的强度,相应地,第一阈值可以为信号强度值。
S103: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移动指令。
S104:第一电子设备响应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
具体地,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可能是一次性移动到位,例如,通过某种方式(后续实施例说明)获得第二位置,然后第一电子设备直接移动到第二位置。
或者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还可能通过多次移动实现,即每次都执行移动指令,每移动一次后即判断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是否小于第一阈值,符合则停止,不符合则继续移动,直到符合为止。
S105: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位置,与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第三电子设备,且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不小于第一阈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S101中,第一电子设备直接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网络质量参数,在S105中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连接第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判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例如,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发给第三电子设备的数据包的丢包率,以及第三电子设备发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包的丢包率,共同确定两者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例如,计算两个丢包率的总和或者平均数)。
或者,第一电子设备还可以依据测量到的第二电子设备和/或第三电子设备的信号的强度,确定两者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例如,将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信号的强度的加权和作为网络质量参数)。
本实施例中,因为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已经处于连接状态,所以,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保持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
如果第三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之间有连接,则也可以保持此连接,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没有连接,则第一电子设备要建立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均有连接后,第一电子设备转发第二电子设备发给第三电子设备的数据,以及第三电子设备发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位置的移动,作为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中继设备,改善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从而有利于提高通信质量。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01: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前传输的数据。
具体的,第一电子设备获取第二电子设备发给第三电子设备的数据、或者第三电子设备发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或者第二电子设备发给第三电子设备的数据和第三电子设备发给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监听或者拦截操作,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监听或者拦截的具体操作方式可以参见现有技术,这里不再赘述。
S202:第一电子设备依据获取的数据确认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S203: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如果是,执行S204,如果否,继续执行S203,具体地,可以按照预设周期,周期性地执行S203。
S204: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移动指令。
S205: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并向确定的移动方向移动确定的移动距离。
本实施例中,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与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并至少依据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例如,如图3所示,第一电子设备通过检测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获取位置后,第一电子设备再选择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的中点所在的一个范围,再依据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位置和该范围确定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从图3中可以看出,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可以有多种形式。
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检测第二电子设备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的具体方式为:第二电子设备和/或第三电子设备通过基站、热点或者卫星定位(GPS或者北斗)等定位技术,获得自身所在的位置信息,并将自身的位置信息发给第一电子设备。或者,在空间连通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使用传播媒介确定第二电子设备和/或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其中,传播媒介可以为声波(第一电子设备具备麦克风阵列,第二电子设备和/或第三电子设备发出声音,第一电子设备通过采集到的声音确定两者的位置),传播媒介还可以为激光(第一电子设备发出激光,并接收第二电子设备和/或第三电子设备对于激光的反射波,第一电子设备依据反射波确定两者的位置)。
其中,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的方式与确定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的方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又例如,图4所示,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均处于家居环境中,所以,除了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之外,还要考虑当前家居环境中其它物体例如墙的位置,即,依据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和墙的位置,确定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的连通中心,确定连通中心对应的一个范围,依据此范围及第一电子设备当前的位置确定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从图4中可以看出,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可以有多重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默认选择移动距离最小的一种方式。
具体到技术实现上,第一电子设备可以获得家居环境的地图数据,依据自己的位置、与第二电子设备以及第三电子设备的两个相对位置,在地图中确定三个设备的位置,并依据家居环境的地图数据中标识的墙的位置,从而查找潜在位置,例如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所在位置的中心位置。图3所示的方式简单易行,图4所示的方式更为精确,在实际应用中,可以依据实际需求选用任意一种方式。
S206: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是否小于第一阈值,如果是,返回执行S205,如果否,执行S207。
S207: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有连接,则可以跳过步骤S207。
S208: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
如果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有连接,则可以跳过步骤S208。
S209:第一电子设备转发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前传输的数据。
本实施例所述的方法,第一电子设备通过监听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确定两者之间的网络质量,如果两者之间的网络质量不满足条件,则通过两者的位置确定移动方向和距离,实现在移动后,作为中继转发两者之间的数据的目的,从而能够改善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
并且,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采用尝试移动的方式寻找第二位置,直到找到使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满足条件的位置,具有灵活准确的特点。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本实施例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501: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S502:第一电子设备判断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是否小于第二阈值,如果是,执行S503,如果否,周期性执行S502。
S503:第一电子设备生成移动指令。
S504:第一电子设备依据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计算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位置检测到的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大于第三阈值。其中,第三阈值不小于第二阈值。
S505:第一电子设备移动到第二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设备确定第二位置以及移动到第二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
S506:第一电子在第二位置通过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以及与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转发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存在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将转发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而切断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直接数据通信,以换取第二电子设备更好的数据传输质量。
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三电子设备处获得第三电子设备与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尤其适用于第一电子设备作为中继与第三电子设备相连,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三电子设备接入网络的局域网场景,在此场景下,如果第二电子设备接收到的第三电子设备的信号不好,则第一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移动位置的方式,使得第二电子设备通过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从而改善第二电子设备对于网络质量体验,提高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质量。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又一种通信方法,本实施例中,第一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601:第一电子设备获得第二电子设备发用的连接请求。
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直接接收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也可以拦截获取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表示第二电子设备没有接入网络,而在向其它电子设备发送连接请求,以请求与其它电子设备进行连接。具体地,连接请求可以为网络探测消息,例如,第二电子设备在WIFI模式下,广播网络探测消息,以请求与热点设备连接,从而接入局域网。
S602:第一电子设备确定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
具体地,因为第一电子设备获得了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所以,可以确定第二电子设备未连接上第一电子设备以及第三电子设备,因此,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没有数据交互,所以,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
S603:第一电子设备依据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从历史记录中查询第二电子设备及第三电子设备在各自的位置时对应的第二位置。
S604:第一电子设备移动到第二位置。
S605: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位置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并转发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
本实施例中,在第二电子设备连接不上第三电子设备的情况下,第一电子设备作为中继设备转发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从而有利于改善第二电子设备的通信质量。
图7为上述实施例中公开的第一电子设备的结构,包括:通信组件、处理组件以及传动组件。
其中,通信组件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处理组件用于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传动组件用于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通信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具体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为扫地机器人。
进一步地,通信组件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在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并依据获取的数据确认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或者,接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相应的,处理组件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如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小于第一阈值,则生成所述移动指令。或者,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移动指令。
通信组件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处于未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不满足所述条件。
进一步地,传动组件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确定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并向确定的移动方向移动确定的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确定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的具体过程为: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至少依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传动组件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为:依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计算所述第二位置,或者,从历史记录中查询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在所述位置时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大于第三阈值,并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具体地,通信组件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建立与或保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建立或保持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转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
本实施例所述的第一电子设备,在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不满足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位置移动到第二位置,在第二位置作为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的中继设备,实现提高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质量的目的。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包括:获取模块、指令生成模块、响应模块以及通信模块。
其中,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具体地,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的情况下,获取模块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并依据获取的数据确认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或者,接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指令生成模块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的具体实现方式为:如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小于第一阈值,则生成所述移动指令;或者,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移动指令。
具体地,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在此情况下,获取模块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所述连接请求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处于未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不满足所述条件。
响应模块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为: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确定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向确定的移动方向移动确定的移动距离。其中,所述确定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包括: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并至少依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或者,响应模块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具体实现方式为:依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计算所述第二位置,或者,从历史记录中查询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在所述位置时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大于第三阈值,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具体地,通信模块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为:建立与或保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建立或保持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转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方法所述的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设备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移动计算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
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
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其中,所述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包括:检测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与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并至少依据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第二位置并移动至第二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所述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和/或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数据,并依据获取的数据确认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或者,接收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的过程对应包括:
如果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小于第一阈值,则生成所述移动指令;
或者,所述第三电子设备检测到的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小于第二阈值,则生成所述移动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处于连接状态;
所述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或者,获取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给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请求;
所述连接请求用于表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均处于未连接状态,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不满足所述条件。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包括:
执行以下步骤,直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确定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
向确定的移动方向移动确定的移动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移动方向及移动距离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
至少依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移动方向和移动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包括:
依据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计算所述第二位置,或者,从历史记录中查询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及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在所述位置时对应的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位置检测到的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质量参数大于第三阈值;
移动到所述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包括:
建立与或保持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连接;
建立或保持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的连接;
转发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的数据。
9.一种第一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信组件,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
处理组件,用于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
传动组件,用于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所述通信组件还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所述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其中,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包括:
检测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与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并至少依据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第二位置并移动至第二位置。
10.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得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如果所述网络参数不满足条件,生成移动指令;
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通信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与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三电子设备通信,使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能通过第一电子设备连接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且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所述第三电子设备之间的网络参数满足所述条件;
其中,所述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移动指令,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包括:
检测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与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并至少依据第二电子设备的位置和第三电子设备的位置,确定第二位置并移动至第二位置。
CN201610183538.XA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8731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3538.XA CN105873116B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83538.XA CN105873116B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116A CN105873116A (zh) 2016-08-17
CN105873116B true CN105873116B (zh) 2020-07-24

Family

ID=56625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83538.XA Active CN105873116B (zh) 2016-03-28 2016-03-28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31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12062A (zh) * 2017-03-31 2017-06-30 思依暄机器人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运动控制方法、装置和移动式无线中继设备
CN109981660B (zh) * 2019-03-29 2021-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
CN113691941A (zh) * 2021-08-20 2021-11-2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02363A (ko) * 2007-06-28 2009-01-0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근거리 무선통신용 지능형 중계장치 및 그의 신호 중계방법
CN103748807A (zh) * 2011-03-10 2014-04-23 埃尔塔系统有限公司 使用升级版移动中继器的蜂窝通信系统和结合蜂窝通信系统使用的方法
CN104041172A (zh) * 2011-08-29 2014-09-10 埃尔塔系统有限公司 移动型蜂窝通信系统
CN104703120A (zh) * 2015-04-01 2015-06-10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5159301A (zh) * 2015-09-22 2015-12-1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扫地机器人的wifi中继系统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071852B (zh) * 2015-08-27 2019-03-05 杨珊珊 一种利用无人机实现的智能中继系统及方法
CN105430667B (zh) * 2015-11-04 2019-07-09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增强wifi信号的方法、系统、及无线中继装置
CN105915273B (zh) * 2015-12-18 2018-10-23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自动调整位置的中继器、中继器系统以及中继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02363A (ko) * 2007-06-28 2009-01-09 주식회사 케이티 근거리 무선통신용 지능형 중계장치 및 그의 신호 중계방법
CN103748807A (zh) * 2011-03-10 2014-04-23 埃尔塔系统有限公司 使用升级版移动中继器的蜂窝通信系统和结合蜂窝通信系统使用的方法
CN104041172A (zh) * 2011-08-29 2014-09-10 埃尔塔系统有限公司 移动型蜂窝通信系统
CN104703120A (zh) * 2015-04-01 2015-06-10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移动通信方法和装置
CN105159301A (zh) * 2015-09-22 2015-12-16 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一种基于扫地机器人的wifi中继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3116A (zh) 2016-08-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22523B (zh) 用于终端设备定位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9351273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haracterizing location and/or range based on transmit power
KR101123594B1 (ko) 이력 네트워크 정보를 이용하여 근사 포지션을 결정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EP2997773B1 (en) Scheme for discovery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627636B1 (ko) 무선 이동국의 위치 기반 통신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2748425A (zh) 感知方法及装置
CN104081831A (zh) 用于基于移动的方向来选择接入点的方法和装置
CN105873116B (zh) 一种通信方法、装置及第一电子设备
EP3544340A1 (en) Lmu device fu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0609544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 target device
US20170171698A1 (en) Near Field Discovery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GB2466296A (en) Terminal Positioning Technique
CN115914986A (zh) 感知数据传输方法、设备、装置及存储介质
JP2005123833A (ja) 位置検出システム制御方法
KR101417922B1 (ko) 단말기 위치 측위 방법 및 장치
CN105120518A (zh)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0139269B (zh) Lte终端的侦码方法、装置、侦码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KR100673287B1 (ko) 적어도 하나의 csma-백오프 시간 동안 반송파 신호들의신호 세기를 측정함으로써 착신지 기지국에의 핸드오프를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6210292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4956745A (zh) 基于小基站的定位用户终端的方法和小基站控制器
JP2007135228A (ja) 測位システム、測位サーバ、無線基地局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端末位置推定方法
GB2469444A (en) Terminal positioning
KR20050090731A (ko)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이동 단말기 위치 측위 방법
US20160165503A1 (en)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storag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JP2003134032A (ja) 無線通信端末、無線通信方法、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