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71400A - 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71400A
CN105871400A CN201610349908.2A CN201610349908A CN105871400A CN 105871400 A CN105871400 A CN 105871400A CN 201610349908 A CN201610349908 A CN 201610349908A CN 105871400 A CN105871400 A CN 1058714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wearable device
apparatus body
assembly
cover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4990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崚
艾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34990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7140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90011 priority patent/WO2017201838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8714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7140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16Mechanical arrangements for accommodat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e.g. cards or chips; with connectors for programming identification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88Arrangements for carrying or protecting trans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3827Portable transceivers
    • H04B1/385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 H04B2001/3861Transceivers carried on the body, e.g. in helmets carried in a hand or on fing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2001/3894Waterproofing of transmission de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Electric Cloc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穿戴件,穿戴件与设备本体连接,穿戴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用户卡的卡槽;卡槽与设备本体电连接;通过本发明,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智能可穿戴设备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Description

可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智能手表,分为可插SIM卡和烧号两种,烧号机型具有更换卡等不便利性。对于可插SIM卡的机型,相关技术一般是将卡装在手机本体上,通过一个SIM卡盖固定在机身内部。
对于可插SIM卡的机型,如果遇到防水需求,SIM卡盖还要和机身本体做防水结构设计,将增大手表本体的体积。
同样,对于可插SIM卡的机型,对于机身本体需要额外的盖子与本体配合,会减少了与手腕接触的传感器设计面积。
相关技术中的智能手表,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第一种:手表不含SIM卡,仅作为蓝牙手表;第二种:手表包含SIM卡,但为烧号(机卡一体);第三种:手表包含SIM卡,可更换卡,可防水。
而对于上述第一种,蓝牙手表在穿戴设备市场中比重很大,价位也比较广,使用限制较大,均脱离不开手机本体;对于上述第二种,烧号的手表,对于用户新购机选择号码,或者将自己的SIM卡在手机、手表中来回交换使用等造成了很大的不便;对于上述第三种:比如一些机型会在接触手腕的手表背面放置心率或者血压传感器,提升整机的新颖功能,而如果将手表做成可更换SIM卡的设计,因其与手腕贴合面多了一个SIM卡拆装用的卡盖,它的传感器布局位包括传感器种类、数量就受到了限制,如果要提升产品的买点,这种布局需要突破。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智能可穿戴设备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穿戴件,穿戴件与设备本体连接,穿戴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用户卡的卡槽;卡槽与设备本体电连接。
可选地,卡槽中设置有电连接触点,设备本体包括:弹针组件;其中,弹针组件与电连接触点接触,用于传输用户卡的信号。
可选地,设备本体与穿戴件固定连接为一体。
可选地,穿戴件包括:衔接组件和第一穿戴件,第一穿戴件通过衔接组件与设备本体连接;其中,衔接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卡槽的第一衔接件。
可选地,衔接组件还包括:用于封闭第一衔接件的盖板,其中,通过打开盖板将用户卡从卡槽中取出或者安装。
可选地,盖板通过旋转组件活动连接在第一衔接件上。
可选地,旋转组件包括:装配孔壁和旋转轴;其中,装配孔壁设置在第一衔接件上,旋转轴设置在盖板的第一端,装配孔壁和旋转轴配合使用。
可选地,设备本体还包括:穿戴件装配槽;衔接组件还包括:与穿戴件装配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与穿戴件装配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衔接件的第一端,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盖板的第二端。
可选地,在穿戴件连接于设备本体上时,穿戴件装配槽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压紧第一衔接件和盖板。
可选地,穿戴件装配槽设置有用于伸出弹针组件中的弹性触点的伸出孔,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外露电连接触点的槽孔。
可选地,设备本体还包括:装配空间,第一防水平面,塑胶支架;其中,塑胶支架安装在装配空间中,塑胶支架的防水平面与第一防水平面之间粘接有防水材料。
可选地,第一衔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用于与第一穿戴件注塑连接和/或卡扣连接。
可选地,第一衔接件上的周围设置有防水部件。
可选地,防水部件包括防水槽和/或防水垫,其中,防水槽用于放置防水圈和/或泡棉胶。
通过本发明的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穿戴件,穿戴件与设备本体连接,穿戴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用户卡的卡槽;在用户卡安装在卡槽上时,用户卡与设备本体电连接。即将用于安装用户卡的卡槽设置在穿戴件上,实现了用户卡和设备本体的分离设计,进而设计的可更换用户卡的可穿戴设备,并不会扩大设备本体的体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因此,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智能可穿戴设备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pogopin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塑胶支架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pogopin组件1组装到塑胶支架2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5(a)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一;
图5(b)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二;
图5(c)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三;
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外侧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剖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FPC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硬胶连接头上半部分5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圈8组装到连接头上半部分5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9及连接件9与连接头上半部分5的组合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9与连接头上半部分5组合后的表带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表带中插入SIM卡的示意图;
图15(a)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表带和手表本体未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
图15(b)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表带和手表本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图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1所示,该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10、穿戴件12,穿戴件12与设备本体10连接,穿戴件12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用户卡14的卡槽16;卡槽16与设备本体10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可穿戴设备,将用于安装用户卡14的卡槽16设置在穿戴件12上,进而实现了用户卡14与设备本体10的分离设计,使得设计的可穿戴设备为可更换用户卡的可穿戴设备时,不会影响可穿戴设备的设备本体的体积,使得设计更加合理,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智能可穿戴设备设计不合理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可穿戴设备可以是手表,手环等,但并不限于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用户卡可以是SIM卡,存储卡等,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上述卡槽16中设置有电连接触点,设备本体10包括:弹针组件;其中,弹针组件与电连接触点接触,用于传输用户卡的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弹针组件可以是pogopin组件,该pogopin组件包括圆柱本体、弹簧头和主板引线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设备本体10与穿戴件12可以固定连接为一体,具体可以通过注塑的方式将设备主体10与穿戴件12注塑在一起,但并不限于此。通过设备本体10与穿戴件12可以固定连接为一体,可以保证卡槽16中的电连接触点与上述弹针组件牢固导通。
需要说明的是,设备主体10与穿戴件12也可以是分离的,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穿戴件12可以包括:衔接组件和第一穿戴件,第一穿戴件通过衔接组件与设备本体连接;其中,衔接组件包括:用于安装卡槽的第一衔接件。
上述衔接组件还可以包括:用于封闭第一衔接件的盖板,其中,通过打开盖板将用户卡从卡槽中取出或者安装。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盖板可以通过抽拉的方式封闭上述第一衔接件,也可以通过旋转打开的方式封闭上述第一衔接件,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盖板通过旋转组件活动连接在上述第一衔接件上。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旋转组件可以包括:装配孔壁和旋转轴;其中,装配孔壁设置在第一衔接件上,旋转轴设置在盖板的第一端,装配孔壁和旋转轴配合使用。即盖板的第一端的旋转轴组装在第一衔接件上的装配孔壁中,使得该盖板可以沿着该旋转轴旋转,进而可以打开或者关闭盖板。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设备本体10还可以包括:穿戴件装配槽;衔接组件还可以包括:与穿戴件装配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与穿戴件装配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其中,第一连接件设置在第一衔接件的第一端,第二连接件设置在盖板的第二端。
通过上述结构,使得当穿戴件12连接于设备本体10上时,设备本体10的穿戴件装配槽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压紧第一衔接件和盖板,进而使得穿戴件12与设备主体10连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穿戴件12与设备本体10连接的方式并不限于此,比如也可以是上述第一连接件和上述第二连接件通过卡扣或者螺钉等的方式连接,直接装配到上述表带装配槽中,但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穿戴件装配槽设置有用于伸出弹针组件中的弹性触点的伸出孔,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外露电连接触点的槽孔。
上述设备本体10还可以包括:装配空间,第一防水平面,塑胶支架;其中,塑胶支架安装在装配空间中,塑胶支架的防水平面与第一防水平面之间粘接有防水材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衔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连接件,第三连接件用于与第一表带注塑连接和/或卡扣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连接件可以是拉胶结构,也可以是卡扣部件,并不限于此。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衔接件上的周围设置有防水部件;该防水部件可以包括防水槽和/或防水垫,其中,防水槽用于放置防水圈和/或泡棉胶。通过该方案当盖板和第一衔接件压紧时,盖板与第一衔接件之间的装配腔则会被防水部件起到密封作用,当表带装配到手表本体上后,指定卡的防水保护得到了保障。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下结合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解释。
以上述用户卡为SIM卡,可穿戴设备为手表为例,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表,以下对手表的各个部件做详细的介绍:
(1)手表本体的接收端子
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pogopin组件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pogopin组件1(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弹针组件)包括圆柱本体101,弹簧头102和主板引线端103。图2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塑胶支架2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塑胶支架2留有为弹簧头102所开的孔21,孔的数量和所需信号线引脚数量有关,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因为要和SIM卡连通信号所以选择6个孔,塑胶支架2还包括防水平面22(相当于上述塑胶支架的防水平面)。图4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pogopin组件1组装到塑胶支架2上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Pogopin组件1一般的都是通过过盈组装到塑胶支架2中,在本优选实施例中将6个pogopin组件1组装到塑胶支架2上。
(2)手表本体(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设备本体10)
图5(a)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一;图5(b)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二;图5(c)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内侧结构示意图三;图6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外侧结构示意图,图7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手表本体的剖视图;如图5(a)、5(b)、5(c)、图6和图7所示,在手表本体结构件3上有弹簧头102的伸出孔31,与塑胶支架的防水平面22配合的防水平面32(相当于上述实施例的第一防水平面),防水平面32上贴有防水泡棉胶4(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防水材料),以及塑胶支架2的装配空间33(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配空间),手表带装配槽34(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表带装配槽)。
将塑胶支架2放入装配空间33,塑胶支架的防水平面22通过防水泡棉胶4和结构件3的防水平面32粘紧起到防水作用,弹簧头12从结构件3的伸出孔31伸出来,弹簧头具备伸缩能力。
(3)表带的硬胶连接头上半部分5(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衔接件)
图9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硬胶连接头上半部分5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8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FPC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该FPC组件包括:SIM卡座61(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卡槽16),FPC基材62和SIM卡信号引脚端子63(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连接触电),其中引脚端子为金属棒。
如图9所示,该FPC组件6在模具中定位好,利用模内注塑工艺将连接头的上半部分5注塑出来。上述上半部分5可以包括:软胶表带拉胶结构51(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三连接件),表带下盖板装配孔壁52,表带上下盖板防水圈槽53(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防水部件),表带上连接头与手表本体结构件配合结构54(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件),SIM卡装配腔55。
当注塑完成后,SIM卡信号引脚端子63外露于连接头上半部分5。
(4)表带(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穿戴件12)
图10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表带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将硬胶连接头51和表带软胶部分(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穿戴件)注塑在一体,连接头上半部分5在模具中定位好,利用模内注塑工艺将软胶表带部分71注塑出来,形成表带7。
将防水圈8组装到连接头上半部分5的防水圈装配槽53内,图11是根据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防水圈8组装到连接头上半部分5的示意图。
将表带连接头的另一部分注塑出来,记为连接件9(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盖板),包含旋转轴91,与手表本体结构件配合结构92(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二连接件)。将旋转轴91组装到下盖板装配孔壁52上即成为一个完整的表带。图12示出了连接件9及连接件9与连接头上半部分5的组合图;图13示出了连接件9与连接头上半部分5组合后的表带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旋转轴91和装配孔壁52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旋转组件。
以下简单介绍,该手表的安装过程:图14示出了表带中插入SIM卡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将表带的下盖板9旋转开,将SIM卡10装入表带上半部分的SIM卡装配腔55。将上下两部分表带连接头5和下盖板9压紧,这样两个盖板之间的SIM卡装配腔55会被防水圈8起到密封作用,将表带连接头5和下盖板9装入手表本体的表带装配槽34中,装配槽将表带连接头5和下盖板9压紧,而另一端上下两部分连接头依靠旋转轴91和52的配合也压紧,因此当表带装配到本体后,SIM卡被可靠的防水保护。而SIM卡的信号通过pogopin的弹簧头12和SIM卡信号引脚端子63接触起到信号传输功能。图15(a)示出了表带和手表本体未连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15(b)示出了表带和手表本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需要说明的是,pogopin组件1和本体结构件3的紧固方案,可以选择热熔、卡扣或者超声焊接的工艺,并不限于此。表带连接头两部分之间的防水,也可以采用易撕离的泡棉胶,并不限于此采用防水圈。表带软胶部分采用注塑方式和连接头做到一起,但也可以用卡扣方式和连接头组装到一起,这样可以减少模内注塑工艺而增加的成本。本优选实施例采用利用表带和手表本体的组装结构将表带上下连接端的一侧紧固,另外一侧是利用旋转结构紧固。也可以通过卡扣、螺丝等方案先将上下连接端紧固,再和手表本体进行组装。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发明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设备本体、穿戴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件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所述穿戴件上设置有用于安装用户卡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设备本体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中设置有电连接触点,所述设备本体包括:弹针组件;其中,所述弹针组件与所述电连接触点接触,用于传输所述用户卡的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与所述穿戴件固定连接为一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件包括:衔接组件和第一穿戴件,所述第一穿戴件通过所述衔接组件与所述设备本体连接;其中,所述衔接组件包括:用于安装所述卡槽的第一衔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组件还包括:用于封闭所述第一衔接件的盖板,其中,通过打开所述盖板将所述用户卡从所述卡槽中取出或者安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通过旋转组件活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衔接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组件包括:装配孔壁和旋转轴;其中,所述装配孔壁设置在所述第一衔接件上,所述旋转轴设置在所述盖板的第一端,所述装配孔壁和所述旋转轴配合使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穿戴件装配槽;所述衔接组件还包括:与所述穿戴件装配槽配合连接的第一连接件和与所述穿戴件装配槽配合连接的第二连接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衔接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盖板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穿戴件连接于所述设备本体上时,所述穿戴件装配槽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压紧所述第一衔接件和所述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件装配槽设置有用于伸出弹针组件中的弹性触点的伸出孔,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设置有用于外露所述电连接触点的槽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本体还包括:装配空间,第一防水平面,塑胶支架;其中,所述塑胶支架安装在所述装配空间中,所述塑胶支架的防水平面与所述第一防水平面之间粘接有防水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第三连接件,所述第三连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一穿戴件注塑连接和/或卡扣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衔接件上的周围设置有防水部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部件包括防水槽和/或防水垫,其中,所述防水槽用于放置防水圈和/或泡棉胶。
CN201610349908.2A 2016-05-24 2016-05-24 可穿戴设备 Pending CN10587140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9908.2A CN105871400A (zh) 2016-05-24 2016-05-24 可穿戴设备
PCT/CN2016/090011 WO2017201838A1 (zh) 2016-05-24 2016-07-14 可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49908.2A CN105871400A (zh) 2016-05-24 2016-05-24 可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71400A true CN105871400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60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49908.2A Pending CN105871400A (zh) 2016-05-24 2016-05-24 可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71400A (zh)
WO (1) WO2017201838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7025A (zh) * 2016-09-27 2016-12-14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智能腕表的制造方法
CN114680431A (zh) * 2020-12-30 2022-07-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防水型穿戴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25637U (zh) * 2015-09-14 2015-12-3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sim卡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智能手表
CN205754299U (zh) * 2016-05-24 2016-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06408B2 (en) * 2002-10-18 2006-02-28 Zhuhai Xonix Electronic Watch Company Limited Wristwatch capable of storing and transmitting data
CN201226086Y (zh) * 2008-03-29 2009-04-22 陈笠 智能卡手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925637U (zh) * 2015-09-14 2015-12-30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手表sim卡固定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智能手表
CN205754299U (zh) * 2016-05-24 2016-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27025A (zh) * 2016-09-27 2016-12-14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智能腕表的制造方法
CN106227025B (zh) * 2016-09-27 2018-05-18 深圳市奋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体化智能腕表的制造方法
CN114680431A (zh) * 2020-12-30 2022-07-01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防水型穿戴设备
CN114680431B (zh) * 2020-12-30 2023-12-15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防水型穿戴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201838A1 (zh) 2017-11-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92976B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
US9989931B2 (en) Charging assembly for wrist watch and wrist watch
CN205547676U (zh) 可穿戴设备及智能手环
CN105682395B (zh) 一种电子设备壳体及电子设备
CN108206367A (zh) 滑动式连接器
CN204483289U (zh) 智能手环、功能模块以及智能手表
CN102751123B (zh) 一种手机及其防水按键面板
CN204498512U (zh) 终端侧键防水装置及终端
CN204104227U (zh) 一种可穿戴式电子设备结构
CN108353097A (zh) 具有可替换功能单元的模块化可穿戴智能带
CN109922405B (zh) 一种真无线蓝牙耳机及其装配工艺
CN204790337U (zh) 智能手表
CN210672321U (zh) 表带、具有扬声器的表带、智能手表
CN208354804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105871400A (zh) 可穿戴设备
CN205754299U (zh) 可穿戴设备
CN209000795U (zh) 一种手机防水按键的装配组件
CN111671211B (zh) 智能穿戴设备佩戴组件和智能穿戴设备
CN110376874A (zh) 腕戴设备
CN105762595B (zh) 电子转接卡以及电子设备
CN206039154U (zh) 一种手表
CN205754451U (zh) 电池盖卡扣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3809428B (zh) 用于以改善的接触固定纽扣电池的装置
CN210539306U (zh) 一种智能手环
CN208923337U (zh) 移动终端设备的壳体及移动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