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92976B - 可穿戴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92976B CN105492976B CN201480047584.6A CN201480047584A CN105492976B CN 105492976 B CN105492976 B CN 105492976B CN 201480047584 A CN201480047584 A CN 201480047584A CN 105492976 B CN105492976 B CN 10549297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nd
- component
- main body
- electronic
- co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4—Mounting of electronic component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8—Housing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G04G17/02—Component assemblies
- G04G17/06—Electric connectors, e.g. conductive elastomer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21/00—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 G04G21/04—Input or output devices integrated in time-pieces using radio wav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和使用方法,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主体,以及至少一个固定至主体的带。带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核心构件、设置在核心构件上的电连接器、以及围住核心构件中设置有电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带构件,其中,至少一个电子部件通过电连接器电联接至主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涉及可穿戴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在持续小型化的同时实现着越来越多的功能,因此变得既具有高度便携性又非常有用。这种电子设备通常被携带在用户的口袋中,但是也可安装在可穿戴设备中,比如可附接至腕部、头部或臂部的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在人体上的设备通常可包括用于执行功能的主体,以及将主体附贴在人体的带或任何其它适当的结构。可穿戴设备可作为附属设备独立地使用,或可拴在或以其它方式附属于其它电子设备。当可穿戴电子设备用作附属电子设备时,可实施利用局域网模块的通信方法。由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使用,其它非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便利性有所降低。因此,如今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使用在逐渐扩大。
发明内容
问题的解决方案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提供带和包括可穿戴构件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还提供即使长时间使用仍提供可靠性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还提供配置成在主体和带之间使用牢固的联接结构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还提供能够用带将电子部件牢固地联接至其它结构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还提供能够将电连接器牢固地附贴至带并同时便于可移动性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还提供配置为将至少两个基部相互电联接的基部单元和包括该基部单元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可穿戴电子设备,其中,将设置在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两个基部电联接的连接器配置为适应反复的向前弯曲,从而缩小所需的安装空间并且允许电子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
在将至少两个基部电联接时,可穿戴电子设备可容纳相对大量的信号线。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带扣和包括带扣的可穿戴电子设备。
可穿戴电子设备可在带扣上部分地设置至少一个电子部件。
多种实施方式提供电子手表,其包括包含显示器的主体、联接至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带、以及安装在至少一个带的一部分上的相机模块。
在本公开的一方面,公开了电子手表,其包括包含显示器的主体、联接至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带、以及安装在至少一个带的一部分上的相机模块。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包含处理器的主体、联接至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可穿戴构件、以及安装在可穿戴构件的一部分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操作电子手表的方法,该电子手表包括包含显示器的主体、联接至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带、以及安装在至少一个带上的至少一个相机模块,方法包括:在主体处接收图像拍摄命令、根据图像拍摄命令将图像获得命令从主体传输至相机模块、通过相机模块获得图像、以及将获得的图像传输至主体。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操作电子手表的方法,该电子手表包括联接至至少一个带的至少一部分的带扣,其中,带扣包括与主体电联接的扬声器,方法包括:在主体处接收声音重放命令、处理声音数据以在主体处重放、将处理的声音数据传输至扬声器、以及通过扬声器重放声音。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以及固定至主体的至少一个带,其中,带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核心构件、设置在核心构件上的电连接器、围住核心构件中设置有电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带构件,其中,至少一个电子部件通过电连接器电联接至主体。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以及固定至主体的至少一个带,其中,该带包括:核心构件;柔性印制电路,穿透核心构件的一个表面和与该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并固定至两个表面;密封构件,安装为密封核心构件中由柔性印制电路穿透的部分;带构件,利用双重注塑处理形成以至少围住核心构件中设置有柔性印制电路的部分和密封构件,并由比核心构件更软的材料形成;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安装为电联接至暴露于带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柔性印制电路;以及覆盖件,安装为密封带构件中安装有电子部件的暴露的部分。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固定至主体的至少一个带、以及安装在带的端部上以紧固至另一带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带扣,其中,该带扣包括:固定至带的端部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上并紧固至另一带的紧固单元。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带,固定至主体;壳体,安装在带的端部上并在其内部具有单元容纳空间;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容纳在壳体的单元容纳空间中;覆盖件,用于密封单元容纳空间;至少一个密封构件,设置在覆盖件和单元容纳空间之间用于密封单元容纳空间;以及至少一个带固定柱,从覆盖件的外表面突出并相应地插入形成在另一带上的至少一个开口中。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带,固定至主体;以及带扣,安装至带的端部以紧固至另一带且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其中,带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核心构件、设置在核心构件上的电连接器、以及与核心构件联接以围住核心构件上设置有电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带构件,其中,至少一个电子部件通过电连接器电联接至主体,以及其中带扣包括:固定至带的端部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的外表面上并紧固至另一带的紧固单元。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具体说明并结合附图,本公开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示例性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分解立体图;
图3A和图3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核心构件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4A和图4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与柔性印制电路(FPC)附接的示例性核心构件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5A和图5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将密封构件安装在核心构件中的示例性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和组合视图;
图6A和图6B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将FPC和密封构件应用于核心构件之后注塑的示例性带构件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带的剖视图;
图8A至图8C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带和主体之间的示例性组合结构的示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带被固定至主体的示例性角度的示图;
图10A至图10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核心构件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于提高可穿戴性的核心构件和带构件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2A至图12C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被应用于核心构件的示例性配置的示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基部被安装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体中的示例性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示例性基部的配置视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基部被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示例性状态的中心剖面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应的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基部被折叠的示例性状态的配置视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基部的示例性信号线的中心部分配置视图;
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示例性基部单元的配置视图,其示出了两个基部通过连接器相互电连接的示例性状态;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两个基部被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体的示例性状态的中心剖面图;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弹簧针连接器被安装在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体中的示例性状态的中心剖面图;
图21A和图21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壳体与带之间的示例性组合的示图;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壳体与覆盖件之间的示例性组合的示图;
图23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配置在带扣中的示例性锁定单元的分解立体图;
图24A和图24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带扣链接件的示例性操作的示图;
图25A和图25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带扣的带扣链接件的示例性操作的示图;
图26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不具有用于锁定电子器件的覆盖件的示例性带的示图;以及
图27A至图27E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电子部件被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带的示例性状态的配置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对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在描述本公开时,当确定对于公知的、典型的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能会使本公开的论点不清楚时,将省略详细描述。同时,下文中描述的术语是考虑到其在实施方式中的功能而定义的,该术语可随用户、操作者的意向或优选的实践而不同。因此,给出的术语的定义是参考说明书全文的内容而给出的。
在描述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时,可穿戴电子设备可包括主体和至少一个与主体结合的带。
在描述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时,可穿戴电子设备可通过带应用于多种设备,安装在人体上或安装在适当的结构上。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可穿戴电子设备可附贴在人体的多种部位,例如,腕部、臂膀、头部等等。但是,可穿戴电子设备不限于此,而是也可通过带附贴至多种设备和结构。
电子设备可包括可独立使用的、或可在联接至其它电子设备时使用的多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穿戴电子设备可联接至另一个电子设备,利用通信模块与之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可穿戴电子设备可向另一电子设备输出信息,可接收由又一电子设备代理输出的输出信息,并且可与再一电子设备一起输出信息。所有这些过程可同时进行。根据一个实施方式,信息可通过显示单元以可视的方式输出、可通过扬声器以可听见的方式输出、或者通过震动以能够触知的方式输出。根据一个实施方式,通信模块可以是局域网(LAN)模块。根据一个实施方式,LAN模块可以为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WiFi通信模块、蓝牙通信模块、红外通信模块、或近场通信(NFC)模块。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关于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了描述,但是除电子设备之外也可应用于可应用带的多种通用设备。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由连接器互相折叠的至少两个基部。根据实施方式,如上所述的配置可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体。但其不限制于此,所述配置还可应用于分别应用了至少两个基部的多种电子设备,如:个人数字助理(PDA)、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智能电话、上网本、移动互联网设备(MID)、超便携移动个人电脑(PC,UMPC)、平板PC、导航设备、MP3、电子手表等。
在描述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时,可穿戴电子设备可应用于包括以下各项的多种设备:主体、与主体结合的至少一个带、设置在至少一个带的端部上的带扣。
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关于可穿戴电子设备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实施方式,除电子设备之外,可应用于包括带和应用于带的端部的带扣的多种通用设备。
根据描述,可将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描述为可穿戴构件、带以及连接体。这些用语意味着具有如下结构的相同的部件,即将主体固定至外部对象并且包括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结构,并且这些用语可互相交换。
在下文中,将对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进行描述。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可穿戴电子设备的立体图。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将对可穿戴至人体腕部的手表型电子设备进行描述。
可穿戴电子设备1可包括主体2和分别固定至主体两端部的带10和带10’。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可以形成为一体结构,从主体2的一端无间断或无间隔地联接至另一端。同样地,当带由多个区段构成时,带可形成两个或更多单独的带端部,例如,带10和带10’。在图1中,为便于描述,作为示例示出了一对带10和10’。
主体2可配备有显示单元3,并且带10或10’中的至少一个可配备有电子部件以使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功能得以实现。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单元3可配备有能够输入和输出数据的触屏单元。电子部件也可包括相机5或扬声器6中的至少一个。相机5例如可安装在带的中部。扬声器6可安装在例如带的端部上,与主体2分开并距主体2一定间隔。虽然在附图中未示出,但是可穿戴电子设备1中可包括多种其它设备,例如,麦克风、天线、以及用于感应环境条件或人体状态的传感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扣4可安装在带10的端部上。例如,当允许主体2戴在腕部上时,一对带10和10’沿着腕部的轮廓向内转。如此,当带10和10’的两端相遇时,带10的带扣4紧固至带10’,从而使可穿戴电子设备1附贴至腕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穿戴电子设备1可通过将安装于带10上的带扣4紧固至形成于带10’上的多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来将两个带10和10’彼此连接。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一对带10和10’固定至主体2的两个端部以彼此相对。然而,带10和10’不限于这种变体。例如,一条带可安装至主体2的一侧上并具有足够的长度以完全围住腕部然后使其自身附贴至主体2的另一端。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10和10’可利用各自具有不同柔软度的多种材料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10和10’通过使用具有第一柔软度的第一材料作为核心构件(图2中的11)以及使用具有第二种柔软度的第二材料作为带构件(图2中的13)来制造,其中,第二材料至少部分地围住核心构件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柔软度可小于第二柔软度。在下文中,可将核心构件11称为第一构件,并可将带构件13称为第二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由于带构件13具有相对高的柔软度,所以其自身具有弹性并能够形成为带10和10’的外部形状,因此为用户提供了极佳的可穿戴性。带构件13还允许可穿戴电子设备1通过可用弯曲范围附贴至多种设备。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可用作带构件13的材料:氨基甲酸乙酯、硅树脂、橡胶、热塑性聚氨酯(TPU)、或热塑性硅胶硫化橡胶(TPSiV)。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具有相对较小柔软度的构件可形成核心构件11,核心构件11可由更加刚性的材料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10和10’被制造为使得带构件13部分地围住核心构件11,并且还可配置为暴露电子部件可附接至的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电子部件安装在核心构件11的暴露的部分上,并且核心构件由刚性材料形成,因此电子部件可被更加稳固地固定。这提高了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操作可靠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构件11可由诸如聚碳酸酯(PC)或Grilamid TR90的树脂材料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构件11可由金属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构件可由不锈钢或铝中的任意一种形成。
在下文中,将对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带10的配置进行详细的描述。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另一个带10’可具有相同的或相似的配置。
图2是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2,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主体2包括上壳框架21和下壳框架22,两者可利用额外的紧固结构彼此组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体2可通过组装上壳框架21与下壳框架22提供容纳空间。在容纳空间中可安装诸如基部单元(图13中的23)的多种电子部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壳框架21和下壳框架22可各自利用自身的内建锁定结构彼此联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壳框架21和下壳框架22可利用诸如螺纹紧固件的附加外部紧固元件彼此组装。在下文中,将对安装于主体2上的基部单元23进行详细描述。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10可包括核心构件11、安装于核心构件11上以用作电连接元件的柔性印制电路(FPC)12、以及带构件13,其中,带构件13设置为围住与FPC 12附接的核心构件11的至少一部分并形成带10的外部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10还可包括,安装于核心构件11上并通过带构件13与FPC 12电联接的相机模块51,用作安装相机模块51后的装饰材料的覆盖件14,以及设置于带扣4上并与暴露在带构件13的末端部上的第三连接器124电联接的扬声器6。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核心构件11包括核心体111和从核心体111延伸出的核心延伸部112。核心体111具有比核心延伸部112相对更大的宽度。相机模块51可安装在核心体111上。由于带10的属性,越是远离固定至主体2的部分,施加的弯曲越强,因此由刚性材料形成的核心构件11可随着其向核心延伸部112延伸而在宽度上逐渐变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体111还可配备有加固垫圈113以在核心体111与带构件13进行注塑成型时防止所期望的形状的变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固垫圈113可由金属材料形成并可具备在捕捉图像时允许光线穿透至镜头的镜头穿透孔(图3A中的113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加固垫圈113可模制核心构件11时利用夹物模压处理固定至核心体111。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FPC 12可包括形成为具有与核心构件11的核心体111相对应的形状以与其附接的电路体121,以及从电路体121延伸出一段特定的长度以附接至核心延伸部112的电路延伸部122。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FPC 12可包括从电路体121在与电路延伸部122相反的方向上延伸的第一连接器123,并且该第一连接器123在最后制造带构件13时从该带构件13向外突出。第一连接器123可在带10与主体2联接时插入主体2中,并且可电联接至主体2。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电路体121可具有中空部125,并且可包括突出进中空部125的第二连接器126。当电路体121附接至核心体111时,第二连接器126可设置为穿透核心体111的背部(图3B中的1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器126穿透核心构件11的核心体111并暴露于其背部(图3B中的119)并且可电联接至相机51的相机连接器511。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三连接器124还可安装于电路延伸部122的端部上。当带构件13制造成围住核心构件11时,第三连接器124可向外暴露并且电联接至设置于带扣4上的扬声器6。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覆盖件14安装在带构件13的背部103(参考图6B)上以固定通过带构件13安装在核心构件11上的相机模块51。但是事实上,覆盖件14可与核心构件11联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覆盖件14可由与带构件13相同的材料形成以在与核心构件11联接时提供带构件13外表面的相同纹理和相同平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覆盖件14可由与核心构件11相同的材料形成。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密封构件114可设置于核心体111的顶部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114可设置为密封由FPC 12的第二连接器126穿透的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114可在组装至与FPC 12附接的核心体111时由带构件13通过注塑成型而组装。
在下文中,将对各个构件进行详细描述。
图3A和3B是核心构件11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参照图3A,核心构件11可包括用于容纳相机模块51(未图示)的核心体111。核心构件11可具有比核心延伸部112相对更大的宽度,该核心延伸部112从核心体111向外延伸一定长度并具有相对更小的宽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体111和核心延伸部112可形成为一体。如上所述,核心体111设置有由金属材料形成并与注塑核心体111一同进行夹物模压成型的加固垫圈113,由此防止在带构件13插入至核心体111时或在带10固定至主体2并被弯曲时发生的任何变形,从而防止由施加至相机模块51的外力引起的变形。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向上突出并具有一定的间隔的一对主体连接突出部116可形成在核心体111上,主体连接突出部116可设置有固定孔116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体连接突出部116可组装成穿透形成在下壳框架22(参考图8A)上的突出穿透孔223(参考图8A)并且固定孔1161可暴露在突出穿透孔223中。这里,形成在上壳框架21上的插入突出部211(参考图8B)被插入固定孔1161中,因此由于上壳框架21和下壳框架22(图2)的组装,主体连接突出部116被牢固地固定至主体2。下文将对如上所述的联接进行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电路支承突出部117形成在一对主体连接突出部116之间。电路支承突出部117可支承FPC 12的从电路体121(图4A)到第一连接器123(图4A)的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路支承突出部117可被注塑为使得除第一连接器123以外几乎都被带构件13围住。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电路穿透孔118可形成在核心体111上,该电路穿透孔118穿透附接至核心构件11的前部115的FPC 12的第二连接器126,并且可位于核心构件11的背部119(图3B)的单元安装空间1111(图3B)。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核心延伸部112可形成有多个支承孔11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多个支承孔1121在以双重注塑方式使带构件13成型时可防止核心构件11的移动并可允许带构件13牢固地注塑至核心构件11。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穿透开口1123可形成在核心延伸部112的端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穿透开口1123可在核心延伸部112的端部插入带扣4(图2)的壳体时作为用于机械联接的穿透开口。
参照图3B,单元安装空间1111可形成在核心构件11的背部119上以允许安装相机模块51(图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连接器126(图2)可设置于单元安装空间1111上以从核心构件11的前部115插入并被暴露。
图4A和4B分别是与FPC 12附接的核心构件11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参照图4A和4B,FPC 12可附接并固定至核心构件11的前部115。FPC 12的电路体121附接至核心构件11的核心体111,并且电路延伸部122可附接至与其对应的核心延伸部1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PC 12可利用双面胶带附接至核心构件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PC 12可利用额外的粘合剂结合至核心构件11。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从FPC 12的电路体121向上延伸至第一连接器123的部分可附接并固定至核心构件11的电路支承突出部1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路延伸部122和核心延伸部112形成为具有大体上相同的长度。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二连接器126可设置在形成于核心构件11的背部119上的单元安装空间1111中,同时被暴露。第二连接器126也可附接并固定至单元安装空间1111的适当的位置。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天线发射器可在与核心体111附接的FPC 12的电路体121的一部分上形成为图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4A所示,天线发射器可设置于部分A和/或部分B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除部分A和部分B外,天线发射器还可设置在可电联接至FPC12的多个位置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天线发射器可以是用于在可穿戴电子设备1和其它电子设备之间通信的LAN天线发射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天线发射器可以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蓝牙通信天线发射器、WiFi通信天线发射器、或NFC天线发射器。
图5A和5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密封构件114安装在核心构件11中的示例性状态的分解立体图和组合视图。
参照图5A和图5B,密封构件114还可安装于与FPC12附接的核心构件11的顶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114可附接至已与电路体121联接的核心体111的顶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114可安装为密封形成于核心构件11的核心体111中的一个或多个电路穿透孔1151或1152。这在从核心体111双重注塑带构件13时将非常有用。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构件13与FPC 12附接,第一步在联接密封构件114和核心构件11的顶部时注塑核心构件11的前部115,且第二步注塑在第一步中注塑的核心构件11的背部119,从而完整地形成构件,即,带。在这种情况下,密封构件114可防止注塑材料流入相对侧,即,单元安装空间1111中,其中,单元安装空间1111在第一步注塑或第二步注塑时通过形成在核心体111中的电路穿透孔1151和1152形成在核心构件11的背部119。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密封构件114可以以沉降的方式安装在核心体111的前部115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密封构件114可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密封突出部1142并可密封形成在核心体111中的一个或多个对应的电路穿透孔1151或1152,从而防止双重注塑时注塑材料的泄露。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密封构件114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组装孔1143,并且核心体111的相应部位上可形成有至少一个组装突出部1153以插入组装孔1143中。然而,其不限于此。核心体111可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组装孔,并且密封构件114可形成为具有至少一个组装突出部。组装突出部1153和组装孔1143可使用强制插入方法固定至彼此或可通过允许组装突出部1153安装至或穿透组装孔1143来组装。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密封构件114可在对带构件13进行双重注塑时防止注射材料从核心构件11的第一侧泄露到第二侧,同时加强硬度,用于允许安装于核心构11上的相机模块51稳定地执行操作。
图6A和6B是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将FPC 12和密封构件114应用于核心构件11之后注塑的带构件13的俯视图和仰视图。
参照图6A和6B,具有比核心构件11更加柔软的材料的带构件13可形成为围住核心构件11。带构件13可通过利用双重注塑方法形成,即,第一步注塑核心构件11的前部115,且第二步注塑核心构件11的背部119,作为单一的带构件13。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构件13可以以暴露核心构件11的至少一部分的方式被注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可以以暴露核心构件11的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的方式被注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可被注塑为向背部103暴露单元安装空间1111和形成单元安装空间1111的核心构件11的背部119的一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可以以暴露核心构件11的核心延伸部112的方式被注塑。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可被注塑为至少暴露安装在核心构件11上的FPC 12的连接器123、124、和1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可被注塑为暴露核心构件11的支承FPC 12的第一连接器123、第二连接器126、以及第三连接器124的相应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可形成为暴露加固垫圈113和在前部101上核心构件11的前部115(图4A至5B)的支承加固垫圈113的部分。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FPC 12的第一连接器123可插入主体2并电联接至设置在主体2上的基部单元23,第二连接器126可设置在带的中部以被暴露并可联接至相机模块51,并且第三连接器124可与核心延伸部112一同暴露于端部并可电连接至设置在带扣4上的扬声器6。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如图6B所示,在从带构件13暴露的一对主体连接突出部116之间,可形成电路引导突出部102。电路引导突出部102可被注塑为以围住除第一连接器123以外的核心构件11的电路支承突出部117和附接至核心构件11的FPC12的全部的方式从带构件13延伸。电路引导突出部102还可包括形成为沿着外周表面突出的环形突出部10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环形突出部1021的电路引导突出部102可通过强制插入方法紧密地插入主体2的引导突出部安装槽221中(参考图8C)。因此,环形突出部1021可防止水或杂质通过引导突出部安装槽221流入主体2中。这是由于包括环形突出部1021的全部电路引导突出部102由与带构件13一样的例如氨基甲酸乙酯的具有弹性的材料形成。
图7是根据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的带10的剖视图。图8A至图8C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带10和主体2之间的组合结构的示图。
参照图7,带10可包括核心构件11和通过双重注塑成型将FPC 12附接至核心构件11的带构件13,从而大体上限定外部形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可暴露被夹物注塑至核心构件11的前部的加固垫圈1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可暴露形成在核心构件11的背部119上的单元安装空间1111以及形成单元安装空间1111的核心构件11的边缘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也可暴露FPC 12的通过电路穿透孔1151从核心构件11的前部115(图4A至5B)穿透至单元安装空间1111的第二连接器1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也可暴露形成于核心构件11的核心延伸部112的端部上的第三连接器124以及附接至核心延伸部112的FPC12的电路延伸部122。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相机模块51可被容纳在设置于带构件13的背部119上的单元安装空间1111中。这里,相机模块51的相机连接器511可电联接至暴露于单元安装空间1111的FPC12的第二连接器12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安装相机模块51后,单元安装空间1111可由覆盖件14完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覆盖件14可固定至通过单元安装空间1111暴露的核心构件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覆盖件14可由与核心构件11相同的材料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覆盖件14可由与带构件13相同的材料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安装在单元安装空间1111上时,覆盖件14可以是防水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安装在单元安装空间1111上时,覆盖件14可安装为至少不从带构件13的背部103突出。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由透明材料构成的相机窗15可安装在加固垫圈113的顶部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窗15可附接并固定至加固垫圈1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窗15可附接并固定至带构件13并与加固垫圈113距离一定间隔。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窗15可附接至带构件13同时具有防水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窗15可由合成树脂材料和玻璃材料中的一种形成。
如图8A和8B所示,从带构件13突出的一对主体连接突出部116可组装为穿透形成于主体2的下壳框架22中的突出穿透孔22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的固定孔1161可暴露于并设置在突出穿透孔223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主体2的上壳框架21固定至下壳框架22时,从上壳框架21的相应位置突出的插入突出部211被安装并固定至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的固定孔116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壳框架21的插入突出部211可穿透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的固定孔1161并且可安装在形成于下壳框架22上的安装槽222上。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从核心构件11延伸的主体连接突出部116被排除,并且可在注塑核心构件11时利用夹物模压方法将具有与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相同的形状的附加构件注塑至核心构件11。在这种情况下,主体连接突出部116可由额外的金属材料形成。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形成在上壳框架21上的插入突出部211被排除并且螺丝孔形成在上壳框架21上,从而通过机械紧固、穿过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的固定孔1161从上壳框架21的螺丝孔固定至下壳框架22的安装槽222。在这种情况下,具有螺丝紧固开口且执行与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相同的作用的附加金属构件可以以夹物模压方式注塑至核心构件11。
如图8C所示,从带构件13突出的一对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穿透下壳框架22的突出穿透孔223,并且带构件13的电路引导突出部102也同时安装在形成于主体2的下壳框架22上的引导突出部安装槽221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容纳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的下壳框架22的突出穿透孔223与主体2的内部空间隔离,以防水、防尘以及防污。然而,用于容纳电路引导突出部102的下壳框架22的引导突出部安装槽221联接至主体2的内部空间。这是因为电路引导突出部102支承FPC 12的第一连接器123且第一连接器123被插入并电联接至主体2的内部空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23可电联接至主体2内部的基部。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电路引导突出部102以延伸带构件13的方式形成,并且环形突出部1021可沿着外周表面突出。因此,当电路引导突出部102安装在下壳框架22的引导突出部安装槽221上时,环形突出部1021被强制地插入引导突出部安装槽221的内周表面以具有防水性。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路引导突出部102和环形突出部1021通过延伸和注塑具有相对更柔软的材料的带构件13而形成,从而使防水功能最大化。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10可以以一定曲率弯曲,其中位于该带10内部的FPC 12可由核心构件11支承,由此防止断裂或变形。
在多种实施方式中,将相对更加刚性的材料双重注塑进带构件13内部的核心构件11被固定至主体2,从而将该带10牢固地固定至主体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虽然长时间使用,但是可提供可穿戴装置1的可靠性。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安装有电联接至主体2的FPC 12的核心构件11的至少一部分暴露于带构件13的适当的位置,并且多个电子部件在相应的区域安装为与主体2分开,从而防止主体2的体积增大并防止可穿戴电子设备的设计上的限制。
图9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带10和10’被固定至主体2的角度的视图。
参照图9,可穿戴电子设备1可包括主体2和分别联接至主体2的两侧的带10和10’。这里,带10和10’可包括当可穿戴电子设备1被戴在腕部上时在穿戴者身体左侧延伸的(比如安装为从显示单元3向上延伸的)带10,和向着穿戴者的身体延伸的(比如安装为从显示单元3向下延伸的)带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5可安装在带10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5安装在带10上并且可设置在在向外部方向上容易拍摄物体照片的位置上。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10可安装在主体2上以允许由显示单元3的平面和相机5的相机窗15形成的伸展角度θ具有从约60°至约120°的范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10可安装为与主体2形成约90°的角度。
图10A至10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多种实施方式的核心构件11的配置的示图。
参照图10A至10B,核心构件11可包括具有安装有作为电子部件的相机模块51的单元安装空间1111的核心体111、从核心体111延伸的核心延伸部112、以及从核心体111在安装主体2的方向上延伸的主体连接突出部116。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核心凹部1112可形成在主体连接突出部116和核心体111彼此联接的部分。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凹部1112可形成在带的联接至主体2并接收最大外力的部分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凹部1112可从与主体2开始连接的部分形成至安装有电子部件的核心体1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凹部1112可在核心构件11的厚度变小的方向上,以变细的方式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凹部1112可在核心构件11的厚度变小的方向上形成而可形成为弯曲的。然而,核心凹部1112并不限于此并且可形成为多种形状而非弯曲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核心凹部1112形成在核心构件11上,从而为具有不同尺寸的腕部的所有各种用户在利用带10和10’将可穿戴电子设备1戴在腕部上时提供优秀的可穿戴性。
图11A和11B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用于提高可穿戴性的核心构件11和带构件13的配置的示图。
参照图11A,带10可通过将带构件13双重注塑至形成有核心凹部1112的核心构件11来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凹部1112可起始于带10中与主体2开始连接并包括主体连接突出部116的区段d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核心凹部1112可从与主体连接突出部116开始连接的部分形成至安装有带10的电子部件的核心体111。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10中形成有核心凹部1112的部分的厚度d2可形成为比现有厚度相对更加减小。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10上接收最大的外力的部分的厚度d2和带构件13的与核心延伸部112对应的其它部分的厚度d3之间的差异可确定在约10%范围内。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厚度d2可大于或等于区段d1的厚度。
参照图11B,带10中接收最大力度的部分C也可通过与核心凹部1112相同的方式在带构件13上形成有带凹部1302。然而,带凹部1302并不限于此并且可以形成为与核心凹部1112不同的形状。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凹部1302可形成为允许在带凹部1302形成为与核心凹部1112相同的形状时带构件13的外表面和核心构件11的外表面具有相同的长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凹部1301可形成为不允许带构件13的外表面和核心构件11的外表面具有相同的长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凹部1302形成为向核心构件11弯曲,但不限于此。例如,带凹部1302以变细的方式向核心构件11形成但是可形成为多种形状而非弯曲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可形成有沿着外表面具有一定间隔的凹槽以支持带10的柔韧性。
图12A至12C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电连接器被应用于核心构件11的配置的示图。
在这些附图中,核心构件11的部件和FPC 12由附图标号指定,并且为了说明书的方便或简洁而可不被描述。但是,这些部件执行与具有相同附图标号的前述部件相同的功能。
参照图12A和12B,核心构件11可包括安装有电子部件的核心体111以及从该核心体111延伸的核心延伸部1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电联接器具有大体上与核心构件11相对应的形状,FPC 12可于核心构件11的一侧或一侧与另一侧设置在核心体111上。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当带构件13被注塑至核心构件11并作为带10操作时,核心体111弯曲较少但朝着核心延伸部112相对弯曲较多。因此,核心延伸部112在可穿戴电子设备1戴在腕部上或从腕部分离时可朝着相当多的方向弯曲。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核心延伸部112的弯曲,设置在其顶部上的FPC 12的电路延伸部127和128也可一同被弯曲。例如,电路延伸部127、128以及核心延伸部112可不固定至注塑的带构件13的内部。因此,由于核心延伸部112的弯曲,外力被施加至电路延伸部127和128,并且由于频繁地被弯曲,可能积聚机械疲劳,从而引发断裂和故障。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电路延伸部127和128可形成为锯齿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为锯齿形的电路延伸部127和128可提供额外的长度以补偿核心延伸部112的弯曲。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电路延伸部127和128的锯齿形的角度可形成为具有从约25度到约80度的范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路延伸部127和128可形成为以大约40度的角度交替地沿相反方向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图12A中,电路延伸部127的锯齿角度θ2为70度且交替地延伸,以及在图12B中,电路延伸部128的锯齿角度θ3为40度且交替地延伸。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12C所示,FPC 12和细电线16可一同应用为电连接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FPC 12可从核心构件11的电路支承突出部117延伸至核心体111,并且细电线16也从核心体111至核心延伸部112再至第四连接器163以锯齿形状交替地沿不同方向延伸。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细电线16可包括设置在核心体111上的电线体161和延伸至核心延伸部112的电线延伸部16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细电线16的电线延伸部162可通过挂在具有一定间隔的从核心延伸部112突出的多个支承突出部1122上而被引导。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诸如FPC 12或细电线16的电连接器可在从核心体111的单元安装空间1111的两侧或一侧绕过时伸向核心延伸部112。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支承电路延伸部127和128以及电线延伸部162中一个的核心延伸部112可形成为与电路延伸部127和128以及电线延伸部162的锯齿形状相对应的形状,或可形成为与之对应的另一个形状。
图13是示出了基部被安装在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主体2中的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13,主体2可包括上壳框架21和下壳框架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上壳框架21和下壳框架22可利用自身的锁定结构或利用如螺丝的紧固单元彼此联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容纳多个电子部件的基部单元23(即,电子功能组)可安装在由上壳框架21和下壳框架22形成的空间中。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作为基部单元23,第一基部231可安装在上壳框架21上且第二基部232可安装在下壳框架22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基部231可用作安装有用于主体2的显示单元3的液晶显示(LCD)模块和触摸传感器的主基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二基部232可包括安装在主体2上以暴露弹簧针来为电池充电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弹簧连接器、以及用于容纳从带收回的FPC12的第一连接器123的端子连接器。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一基部231和第二基部232可利用具有一定长度的连接器233彼此电联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器233可设置于主体2内部同时被弯曲并以一定间隔重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基部231和第二基部232可设置在竖直地彼此分开但通过多次折叠地设置的连接器233彼此重叠的部位。
图14是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基部的配置视图。图15是示出了基部被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状态的中心剖面图。
参照图14和15,基部单元23可包括第一基部231、第二基部232、以及具有一定长度的将第一基部231和第二基部232彼此电联接的连接器23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器233可在具有信号图案的FPC12的顶端以一定间隔设置有具有一定厚度的板23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板2332可以是刚性电介质基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板2332可包括接地层。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板2332可通过粘结固定至FPC 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基部231、第二基部232、以及设置于连接器233上的板2332全部可附接并固定至一个FPC 12。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连接器233可交替地设置有可多次弯曲的多个柔性区段A1和至少一个刚性区段A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柔性区段A1可应用为暴露FPC12,并且刚性区段A2可通过将具有一定间隔的板2332附接至FPC12来应用。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连接器233中,由于未设置有板2332而暴露了FPC12的弯曲部分2331具有的柔性,板2332可被重叠以互相折叠。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在弯曲部分2331上执行弹性处理以允许弯曲部分2331在某个方向上被折叠,从而在组装时容易地折叠弯曲部分2331。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当第一基部231和第二基部232由具有交替布置的多个弯曲部分2331和板2332的配置的连接器233组装时,可通过以连接器233的长度从下壳框架22分离上壳框架21来安装部件,从而提高组装质量。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一基部231和第二基部232利用FPC 12电联接,从而容纳相对更多的信号图案。因此,部件可自由地设置在第一基部231和第二基部232之间,由此排除了设计上的限制并使空间可利用性最大化。
图16是示出了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基部被折叠的状态的配置视图。
参照图16,当在第一基部231固定至上壳框架21且第二基部232固定至下壳框架22之后组装上壳框架21和下壳框架22时,连接器233被放置以允许板2332被折叠和重叠。在这种情况下,接地层形成在板2332上,从而排除了发生在设置于FPC12的与各自的板2332相对应的位置上的信号图案中的信号干扰并且屏蔽其噪声。接地层可形成在电介质基部上。
图17是根据本公开实施方式的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主体的基部的示例性信号线的中心剖面配置视图。
参照图17,柔性区段A1的布线图2333和刚性区段A2的布线图2334可具有相同的线宽度并且可形成具有彼此不同的密度的填充图案。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柔性区段A1的布线图2333比刚性区段A2的布线图2334更密集地形成,从而在均匀地保持柔性区段A1和刚性区段A2的电线宽度时使柔性最大化,同时提供具有相同性能的阻抗50Ω、90Ω和100Ω。
根据多个实施方式,柔性区段A1和刚性区段A2的布线图2333和2334保持相同的线宽度并且具有彼此不同的密度,从而在不增加连接器233宽度的情况下将阻抗值控制为50Ω、90Ω、100Ω。因此,基部23可在不增加连接器233尺寸的情况下提高信号流和电性能。
图18是板设备的配置视图,示出了两个基部通过连接器233彼此电连接的状态。
参照图18,多种实施方式可被应用于基部单元23,其中,第一基部231相对大于第二基部2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基部231可以是主基部,第二基部232可以是子基部或单面印刷电路板(PCB)。第一基部231和第二基部232可通过连接器233彼此电联接。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两个基部231和232设置为允许弯曲部分2331通过多个板2332交替地设置,但不限于此。例如,两个或更多基部可通过两个或更多连接器彼此电联接。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两个基部通过一个连接器联接,但不限于此。例如,两个或更多连接器可以以一定间隔彼此分开地设置在两个基部上。
图19是示出了两个基部被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主体2的状态的中心剖面图。图20是示出了弹簧针连接器被安装在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主体2中的状态的中心剖面图。
参照图19和图20,第一基部231可固定至上壳框架21且第二基部232可固定至下壳框架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基部231和第二基部232竖直地彼此分开并且可安装在互相重叠的部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基部231和第二基部232可通过连接器233彼此电联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弯曲部分2331的柔性,连接器233可安置为允许板2332与另一板2332互相表面接触。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用于显示单元3的显示模块31可安装在第一基部231的顶部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31还可包括用于输入数据的触摸传感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在上壳框架21的显示模块31的顶部上安装显示窗2101。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端子连接器2321可安装在第二基部232的顶部的一部分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从带10向主体2内部收回的FPC 12的第一连接器123可电联接至端子连接器23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包括多个弹簧针2323的弹簧针连接器2322可安装在第二基部232的底部上。弹簧针连接器2322安装在下壳框架22的底部上以被暴露并且可在将可穿戴电子设备1安装在额外的可拆卸设备上时用于数据通信或给电池组充电。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可拆卸式设备可以是用于为可穿戴电子设备1充电或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专用对接座。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由于弹簧针连接器2322设置在下壳框架22上以暴露弹簧针2323,弹簧针连接器2322可具有防水结构。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沿着弹簧针连接器2322的外周表面安装连接器密封构件232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用于安装弹簧针连接器2322的套管2201可在下壳框架22的内表面以一定长度被拉长。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弹簧针连接器2322安装在套管2201的安装空间时,设置在弹簧针连接器2322外周表面上的连接器密封构件2324可紧密地附接至套管2201的内周表面,从而防止杂质或水从下壳框架22的空间渗透,其中,弹簧针2323暴露于该空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连接器密封构件2324可由硅树脂或橡胶形成。
图21A和图21B是示出了带扣4的壳体与带10之间的组合的示图。
参照图21A,壳体41可包括具有开放顶部的单元容纳空间42和锁定单元容纳空间4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单元容纳空间42和锁定单元容纳空间43可由于阻挡件而彼此分开。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应用于单元容纳空间42的电子部件可以是包括连接端子611的扬声器模块61。然而,其并不限于此,而且例如,电子部件可为震动单元或麦克风。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单元容纳空间42可形成有多个紧固开口421和422。多个紧固开口421和422可以是通过螺丝紧固的紧固开口,同时两个空间由于将在后面描述的覆盖件46而处于真空状态。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锁定单元45可安装在锁定单元容纳空间43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锁定单元45可锁定带扣链接件47的操作。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联接至单元容纳空间42的带容纳开口44可形成在壳体41的一侧上。带10的端部可插入并固定至带容纳开口44。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10可形成为允许核心延伸部112从端部突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10的带构件13可注塑为暴露核心延伸部112的端部,其中,穿透开口1123和FPC12的第三连接器124设置在该端部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的端部可形成有通过强制插入而可插入壳体41的带容纳开口44中的容纳开口安装突出部13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容纳开口安装突出部131还可形成有沿外周表面更加突出的至少一个环形密封突出部1311。然而,其并不限于此,还可安装用于密封的附加环形构件。
参照图21B,带的容纳开口安装突出部131可被强制插入壳体41的带容纳开口44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形成在容纳开口安装突出部131上的至少一个环形密封突出部1311紧密地附接至壳体41的带容纳开口44的内周表面,从而对污垢密封。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10的容纳开口安装突出部131完全安装在壳体41的带容纳开口44上,核心延伸部112的穿透开口1123可插入壳体41的单元容纳空间42中且可设置在与紧固开口421相对应的部位。同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设置在核心延伸部112上的FPC 12的第三连接器124可变为与安装在壳体41的单元容纳空间42上的扬声器模块61的连接端子611接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三连接器124和连接端子611可通过焊接彼此固定或可通过使用连接器结合而彼此电联接。
图22A和图22B是示出了带扣4的壳体41与带10的组合的示图。
参照图22A,如图21B所示,覆盖件46可安装为在带10与壳体41完全结合时的同时覆盖壳体41的单元容纳空间42和锁定单元容纳空间43。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多个螺丝紧固开口461和462可设置于覆盖件46上的适当部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螺丝紧固开口461和462可在覆盖件46安装至壳体41上时设置在与形成在壳体的单元容纳空间42上的紧固开口421和422相对应的部位。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分别形成有铰接开口4631的一对铰接臂463可形成在覆盖件46的外表面上。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对铰接臂463可固定在覆盖件46的外表面上安装为可枢转的带扣链接件4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覆盖件46可形成有第一穿透孔464以允许锁定单元45的锁定器452的第一突出端部4523穿透并从覆盖件46的外表面突出。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由于壳体的单元容纳空间42安装有为电子部件的扬声器模块61,所以壳体的单元容纳空间42可形成为用于防水或抗污垢的密封的空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可沿着单元容纳空间42的边缘安装覆盖密封构件49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还在与形成在单元容纳空间42中的紧固开口422相对应的部位设置螺丝密封构件492,从而防止由灰尘、水等引起的污染通过螺丝紧固开口462进入单元容纳空间42。
参照图22B,示出了不具有扬声器模块61的壳体41的俯视图。用于容纳扬声器模块61的阻挡件423可形成在单元容纳空间42中,并且扬声器孔424可形成在单元容纳空间42的中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扬声器模块61由作为边界的阻挡件423固定时,由通过扬声器孔424进入的水或污物引起的浸水或污染可由扬声器模块61防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扬声器模块61可设计为具有防水性或可包括附接至扩音侧的防水性非纺织物。
图23是带扣4的示例性锁定单元45的分解立体图。
参照图23,锁定单元45可安装在壳体41的锁定单元容纳空间43上。根据多种实施方式,锁定单元45可包括具有一对锁定器容纳空间4511的锁定器壳体451和分别容纳在锁定器容纳空间4511中的一对锁定器452。锁定器452可包括容纳在锁定器容纳空间4511中的锁定器体4521、从该锁定器体4521向上突出的第一突出端部4523、以及从锁定器体4521突出至锁定器壳体451的水平外侧的第二突出端部452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锁定器452的第一突出端部4523通过覆盖件46的第一穿透孔464突出并锁定带扣链接件47,锁定器452的第二突出端部4522从形成在壳体41的两侧上的第二穿透孔431向外突出并且通过向第二突出端部4522施压来释放被锁定的带扣链接件4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缩螺旋弹簧453可设置在一对锁定器452之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压缩螺旋弹簧453可提供挤压力以分别向外挤压一对锁定器45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突出端部4523可形成有具有钩形状的顶端以允许将在后面描述的、形成在带扣链接件47的悬挂构件473上的悬挂片4733容易地悬挂在该顶端部上。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锁定单元45可通过将一对锁定器452插入锁定器壳体451中并且在锁定器452之间设置压缩螺旋弹簧453来配置。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联接的锁定单元45可安装在壳体41的锁定单元容纳空间43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锁定单元45安装在壳体41的锁定单元容纳空间43上时,锁定单元45的第二突出端部4522可安装为通过形成在壳体41的侧部上的第二穿透孔431部分地突出。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扬声器模块61安装在壳体41的单元容纳空间42中,锁定单元45安装在壳体41的锁定单元容纳空间43中,然后覆盖密封构件491和螺丝密封构件492被放入,从而安装覆盖件4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安装覆盖件46时,覆盖件46的螺丝紧固开口461和462以及单元容纳空间42的紧固开口421和422可设置在对应的部位。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覆盖件46可通过螺丝紧固开口461和462由螺丝紧固至壳体41的单元容纳空间42,从而完全组装壳体41。
图24A和24B是示出了带扣4的带扣链接件47的操作的示图。
参照图24A,带扣链接件47可包括:第一链接件471,固定至在安装在壳体41中的覆盖件46的外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铰接臂463,以便可枢转;铰接至第一链接件471的端部以可枢转的第二链接件472;悬挂构件473,形成在第二链接件472的端部上,并且在第一链接件471与第二链接件472被折叠时,被锁定以通过穿透覆盖件46的第一穿透孔464并从第一穿透孔464突出的锁定单元45的第一突出端部4523来折叠。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二链接件472可形成有第一链接件容纳空间472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链接件471在方向①上枢转并与壳体41接触以及第二链接件472在方向②上枢转且朝着第一链接件471移动时,第一链接件471与第二链接件472互相折叠以允许第一链接件471被容纳在第二链接件472的第一链接件容纳空间4721中。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扣链接件47的最大折叠状态与图24B所示相同。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悬挂构件473可形成在第二链接件472的端部上且呈长方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悬挂构件473可包括开口4731并且悬挂片4733可从开口4731的两个端部突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二链接件472和第一链接件471互相折叠时,悬挂片4733悬挂在锁定单元45的第一突出端部4523上,从而保持如图24B所示的折叠状态。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悬挂构件473可形成有向上突出的带固定柱4732。带固定柱4732可插入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另一个带10’的多个开口中的任意一个,从而将带10和另一个带10’互相联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另一个带10’可在穿透悬挂构件473的开口4731的同时由带固定柱4732固定。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扣链接件47的第一链接件471和第二链接件472可形成弯曲状同时互相折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带10被戴至用户的腕部时形成弯曲状的带扣链接件47可支承带10。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如图24B所示,当带扣链接件47的第一链接件471和第二链接件472互相折叠并且悬挂构件473的悬挂片4733悬挂在锁定单元45的第一突出端部4523上时、当从壳体41的两侧突出的锁定单元45的第二突出端部4522在如图24B所示的箭头方向上被施压时,悬挂构件473的悬挂片4733可通过第一突出端部4523的收回操作被释放。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4A所示,第一链接件471和第二链接件472可枢转并且可彼此分开。
图25A和25B是示出了带扣4的带扣链接件48的操作的示图。
参照图25A,带扣链接件48可包括:第一链接件481,固定至在安装在壳体41中的覆盖件46的外表面上形成的一对铰接臂465,以便可枢转;铰接至第一链接件481的端部以可枢转的第二链接件482;以及包括悬挂部4832的悬挂构件483,悬挂部4832形成在第二链接件482端部上,并在第一链接件481和第二链接件482折叠时悬挂在从第一链接件481的铰接部分突出的突出片4811上。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一链接件481和第二链接件482可折叠以使互相折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一链接件481在方向①上枢转并与壳体41接触以及第二链接件482在方向②上枢转并与第一链接件481接触时,第一链接件481和第二链接件482可互相折叠。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25B所示,第一链接件481和第二链接件482彼此互相接触,该状态可以是折叠状态。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悬挂构件483可形成在第二链接件482的端部且呈长方形。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悬挂构件483可包括开口4831和具有可形成至开口4831的一侧上的阶梯状部的悬挂部分483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第二链接件482和第一链接件481互相折叠时,悬挂部分4832悬挂在第一链接件481的突出片4811上,从而保持如图25B所示的折叠状态。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悬挂构件483可形成有向上突出的一对带固定柱4833和4844。带固定柱4833和4844可同时被插入可穿戴电子设备1的另一个带10’的多个开口中的两个,从而牢固地将一个带10和另一个带10’联接使其不活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带扣链接件48的第一链接件481和第二链接件482可形成弯曲状同时互相折叠,从而支承戴在用户腕部上的带10。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示出了并描述了带或带之间的紧固结构,其包括带扣链接件并且由至少一个带固定柱固定。然而,其不限于此并且可提供多种形状的带。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除带扣样式之外,可单独或同时采用多种形状,比如无分段的松紧带式、按扣式,以及具有分段但在穿戴时分开并在戴上之后保持形状的手镯式。
图26是不具有用于锁定电子部件的覆盖件的带10的示图。
参照图26,带10的一端可联接至主体2并且该带10的另一端可联接至带扣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由于带10可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联接方法联接至主体2和带扣4,所以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带构件13被注塑为暴露核心构件11的至少一部分并且被暴露的部分通过额外的覆盖件14来完成。然而,其不限于此。带10可在容纳如相机5的电子部件并不具有额外的覆盖件14的情况下完成。
如图26所示,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额外的覆盖件14可从带10的带构件13的背部103排除。在这种情况下,在将带构件13注塑至核心构件之前,电子部件电联接至应用于核心构件的电连接单元,然后带构件13被注塑为完全围住电子部件,从而完成带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这种情况下,核心构件可包括用于固定电子部件的额外的固定单元。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定单元可以是设置在核心构件中的额外的机械结构。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10可通过以下过程来完成,即,第一步注塑核心构件的一侧作为第一带构件、通过核心构件的另一侧安装电子部件,以及第二步利用第二带构件注塑并完成核心构件的另一侧。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10可通过以下过程来完成,即,将带构件双重注塑至核心构件中、暴露待安装有电子部件的一部分、将电子部件安装在暴露的部分上、然后进行第三次注塑。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由于排除了额外的可拆卸覆盖件,不具有覆盖件的带可允许可穿戴电子设备1具有漂亮的完整的外部形状。
图27A至图27E是示出了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的、电子器件被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带的示例性状态的视图。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已将手表式电子设备描述为可穿戴电子设备1并且已描述了固定至电子设备的主体的至少一个带。然而,其不限于此,并且实施方式可应用于设置在多种可穿戴设备中的多种带。
参照图27A,将护目镜式设备30示出为可穿戴设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护目镜式设备30可包括设备体301和作为带固定至设备体301以允许设备体301戴在用户头部的头带30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头带302可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电子部件可以是相机5和扬声器中的一个。
参照图27B,将眼镜式设备40示出为可穿戴设备。眼镜式设备40可安装有用于容纳一对镜片的眼镜框401以及固定至眼镜框401的两端部以戴在用户的耳廓上的一对眼镜腿402和403。根据实施方式,一对眼镜腿402和403可用作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对眼镜腿中的一个(402)可安装有作为电子部件的相机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一对眼镜腿402和403两者可分别安装有相机5。
参照图27C,将头盔式设备50示出为可穿戴设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头盔样式设备50可包括戴在用户头部上的头盔体部501和从头盔体部501拉出并悬挂在用户下巴上的带50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5可安装在带502上。
参照图27D,从用户的上衣60的袖口601延伸的延伸部602可用作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5可安装在延伸部602上。
参照图27E,两个电子设备70和80可通过某种带701联接或电联接。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两个电子设备70和80可以是电子设备。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当作为电子设备时,两个电子设备70和80可以是扬声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5可作为电子部件安装在用作电子设备70和80的连接器的带701上。
多种实施方式提供了电子表,包括包含显示器的主体、连接至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带、以及安装在至少一个带的一部分上的相机模块。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相机模块可从主体以选定的距离分开。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主体还可包括从主体延伸的延伸部并且相机模块可安装在该延伸部上。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相机模块包括穿过至少一个带的第一侧暴露的镜头和朝至少一个带的第二侧暴露并与相机模块邻接的密封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镜头和密封构件中至少暴露的部分可设置为彼此面向相反的方向。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相机模块包括镜头,并且显示器面向的第一方向和镜头面向的第二方向可形成在约60°到约120°的范围内的角度。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带可包括围绕相机模块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一构件(诸如核心构件11)和围住第一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构件(诸如带构件13)。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一构件可包括第一柔软度并且第二构件可包括大于第一柔软度的第二柔软度。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还可包括将主体电联接至相机模块的电连接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二构件可形成为围住电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电连接构件可包括FPC或细电线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电连接构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位于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之间。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电连接构件可以以锯齿形状延伸。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一构件可包括PC、TR90、不锈钢、或铝中的至少一种,并且第二构件可包括氨基甲酸乙酯、硅树脂、橡胶、TUP或TPSiV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包括至少一个带凹部。带凹部可包括形成在第一构件上并在至少一个带的纵向(实际为垂直方向)上延伸的至少一个凹槽、和沿着至少一个凹槽的表面弯曲形成的为第二构件的一部分的部分。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电子手表还可包括联接至至少一个带的至少一部分的带扣,并且该带扣可包括电联接至主体的扬声器。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扣还可包括用于容纳扬声器的容纳空间、形成在带扣的一侧的容纳开口、以及覆盖容纳空间的覆盖件。至少一个带可通过容纳开口延伸至容纳空间。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带的端部可包括待插入容纳开口的安装突出部和电联接至扬声器的电连接单元。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带还可包括沿着安装突出部的外周表面形成的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带可包括第一构件和围住第一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构件。第一构件可包括从安装突出部的至少一侧延伸的部分,并且电连接单元可沿着延伸的部分延伸。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一构件可包括至少一个穿透开口。该穿透开口可设置为与形成在容纳开口中的至少一个紧固开口相对应并配置为由螺丝紧固。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扣还可包括围绕位于扬声器顶部的覆盖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密封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密封构件可包括沿着容纳空间的边缘设置的覆盖密封构件和设置在通过覆盖件紧固至形成在容纳空间中的紧固开口的螺丝紧固开口相对应的位置的螺丝密封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紧固单元可为从覆盖件的外表面突出并相对应地插入形成于至少一个带的至少一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个带固定柱。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扣链接件可以安装至带扣的外表面以可枢转并且当被紧固时支承至少一个带。紧固单元可设置在带扣链接件上。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扣链接件可包括安装在壳体的外表面以允许一端可枢转的第一链接件、在第一链接件的另一端安装以便可枢转的第二链接件、以及安装有至少一个带固定柱以相应地插入形成于至少一个带的至少一个开口中的悬挂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主体可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电子部件的第一壳框架、与第一壳框架联接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电子部件的第二壳框架、以及容纳在由第一壳框架和第二壳框架结合形成的空间中并电联接至第一电子部件和第二电子部件的基部单元。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基部单元可包括固定至第一壳框架的第一基部、固定至第二壳框架的第二基部、以及将第一基部电性连接至第二基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可通过重叠来多次折叠。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连接器可包括由刚性材料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板和由柔性材料形成并设置于板之间的弯曲部分。该板可沉积为弯曲的并通过弯曲部分重叠。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板和弯曲部分具有相同的信号线宽度但是具有密度彼此不同的填充图像。
多种实施方式还提供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包含处理器的主体、联接至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可穿戴构件、以及安装在可穿戴构件上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可包括相机、扬声器、麦克风、震动设备、传感器、或天线中的至少一个。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可穿戴构件可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第一构件和围住第一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第二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可穿戴构件可包括通过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而形成的孔并且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位于孔中。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一部分通过可穿戴构件的第一表面而暴露,并且还包括位于可穿戴构件的第二表面上并覆盖至少一个孔的密封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可穿戴构件可包括通过第一构件和第二构件的第一表面而形成的孔,并且孔的至少一部分可围住第二构件的第二表面。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可穿戴构件可包括穿透第一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孔,并且孔的至少一部分可形成为围住第二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可穿戴构件还可包括密封构件。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可被第一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第二构件的至少一部分、以及密封构件中的一个或多个围住。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可穿戴构件可包括穿透第二构件的一部分并延伸至第一构件的一部分的孔。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可安装在第一构件的一部分上,并且密封构件可围住该孔。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主体可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电子部件的第一壳框架、与第一壳框架联接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电子部件的第二壳框架、以及容纳在由第一壳框架和第二壳框架结合形成的空间中并电联接至第一电子部件和第二电子部件的基部单元。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基部单元可包括固定至第一壳框架的第一基部、固定至第二壳框架的第二基部、以及将第一基部电性连接至第二基部的连接器。该连接器可通过重叠来多次折叠。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连接器可包括由刚性材料形成的一个或多个板和由柔性材料形成并设置在板之间的弯曲部分。该板可沉积为弯曲的并通过弯曲部分重叠。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板和弯曲部分具有相同的信号线宽度但是具有密度彼此不同的填充图像。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可穿戴电子设备可包括容纳联接至至少一个可穿戴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壳体。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壳体还可包括用于容纳电子部件的容纳空间、形成在壳体的一侧的容纳开口、以及覆盖容纳空间的覆盖件。至少一个可穿戴构件可通过容纳开口延伸至容纳空间。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可穿戴构件的端部可包括待插入容纳开口的安装突出部和电联接至电子部件的电连接单元。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至少一个可穿戴构件还可包括沿着安装突出部的外周表面形成的至少一个环形突出部。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在至少一个可穿戴构件中,第一构件可包括从安装突出部的至少一侧延伸的部分,并且电连接单元可沿着延伸的部分延伸。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第一构件可包括至少一个穿透开口。该穿透开口可设置为与形成在容纳开口中的至少一个紧固开口相对应并配置为由螺丝紧固。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壳体还可包括围绕位于电子部件顶部的覆盖件的至少一部分的密封构件。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密封构件可包括沿着容纳空间的边缘设置的覆盖密封构件和设置在通过覆盖件与紧固至形成在容纳空间中的紧固开口的螺丝紧固开口相对应的部位的螺丝密封构件。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主体处接收图像拍摄命令、根据图像拍摄命令将图像获得命令从主体传输至相机模块、通过相机模块获得图像、以及将获得的图像传输至主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手表、或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主体处接收声音重放命令、处理声音数据以在主体处重放、将处理的声音数据传输至扬声器、以及在扬声器处重放该声音。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手表、或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明确的是,存在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修改实施方式的多种方法。换言之,在不超出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将存在实现本公开的很多其它方法。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包括主体和带的电子手表,其中,主体包括显示器并且至少一个带具有联接至主体的至少一部分的端部,且主体包括安装有与主体电联接的电子部件的安装单元,带围住外部对象的至少一部分或附接至外部对象的至少一部分。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和固定至主体的至少一个带的可穿戴,其中,带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核心构件和在围住核心构件的至少一部分时与该核心构件联接、设置有电连接构件的带构件,并且至少一个电子部件通过电连接构件与主体电联接。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和固定至主体的至少一个带,其中,带包括:核心构件;FPC,固定至核心构件两侧,同时穿透核心构件的一个表面和与该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密封构件,安装为密封核心构件的由FPC穿透的部分;带构件,通过双重注塑处理形成以围住核心构件中设置有FPC的至少一部分和密封构件并具有比核心构件更软的材料;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安装为电联接至暴露于带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FPC;以及覆盖件,安装为密封带构件中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暴露的部分。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主体、固定至主体的至少一个带、以及安装在带的端部以被紧固至另一带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带扣,其中,带扣包括固定至带的端部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外表面上并紧固至另一个带的紧固单元。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带,固定至主体;壳体,安装在带的端部上并在其内部具有单元容纳空间;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容纳在壳体的单元容纳空间中;覆盖件,用于密封单元容纳空间;至少一个密封构件,设置在覆盖件和单元容纳空间之间一用于密封;以及至少一个带固定柱,从覆盖件的外表面突出并相应地插入形成于另一个带上的至少一个开口中。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可穿戴电子设备,其包括:主体;至少一个带,固定至主体;以及带扣,安装在带的端部以被紧固至另一个带且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其中,带包括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核心构件、设置在核心构件上的电连接器、以及与核心构件联接以围住核心构件上设置有电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带构件,至少一个电子部件通过电连接器电联接至主体,并且带扣包括固定至带的端部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壳体,以及设置于壳体的外表面上并紧固至另一个带的紧固单元。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主体处接收图像拍摄命令、基于图像拍摄命令将图像获得命令从主体传输至相机模块、通过相机模块获得图像、以及将获得的图像传输至主体。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手表、或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多种实施方式可提供一种方法,该方法包括:在主体处接收声音重放命令、处理声音数据以在主体处重放、将处理的声音数据传输至扬声器、以及在扬声器处重放该声音。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方法可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手表、或可穿戴电子设备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由于带由具有彼此不同的柔软度的材料双重地形成,因而电子设备即使长时间使用也可以是可靠的,可以改善与主体的组装结构,并且电子部件可以容易地安装在带上。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从主体延伸的带上的相机模块或扬声器模块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为电子部件,从而为穿戴者提供使用电子设备的便利性。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带通过使用多个支承构件形成,从而提供相机模块的操作安全性。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当至少两个基部电联接时,可容纳大量的信号线,组装可以变得容易,并且可使空间可用性最大化。
根据多种实施方式,紧固和释放是容易的,空间可用性得到提高并同时提供多种功能,而且提供漂亮的外部形状,从而提供电子设备的可靠性。
Claims (14)
1.一种电子手表,包括:
主体,包括显示器;
至少一个带,联接至所述主体的至少一部分,所述至少一个带限定有暴露所述电子手表内部的开口;
包括镜头的至少一个相机模块,安装在所述至少一个带的第一表面上;以及
密封构件,暴露于所述至少一个带的第二表面并且与所述相机模块邻接,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相机模块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带限定的所述开口内以使得通过所述开口的光能够被所述镜头检测,
其中,所述开口在加固垫圈内限定在所述至少一个带中,所述加固垫圈夹物模压至设置在所述带内的第一构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手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带包括:
所述第一构件,围绕所述相机模块的至少一部分;以及
第二构件,围住所述第一构件的至少一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手表,其中,所述第一构件具有第一柔软度,并且所述第二构件具有大于所述第一柔软度的第二柔软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手表,还包括将所述主体与所述相机模块电联接的电联接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手表,其中,所述第二构件形成为围住所述电联接器的至少一部分。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手表,还包括联接至所述至少一个带的至少一部分的带扣,所述带扣包括与所述主体电联接的扬声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手表,其中,所述带扣还包括:
容纳空间,用于至少部分地围住所述扬声器;
容纳开口,形成在所述带扣的一侧上;以及
覆盖件,覆盖所述容纳空间,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带通过所述容纳开口延伸进所述容纳空间中。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手表,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带的端部包括插入所述容纳开口的安装突出部和电联接至所述扬声器的电连接单元。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手表,其中,所述主体包括:
第一壳框架,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一电子部件;
第二壳框架,与所述第一壳框架联接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第二电子部件;以及
基部单元,容纳在通过所述第一壳框架和所述第二壳框架结合而形成的空间中并电联接至所述第一电子部件和所述第二电子部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手表,其中,所述基部单元包括:
第一基部,固定至所述第一壳框架;
第二基部,固定至所述第二壳框架;
连接器,将所述第一基部和所述第二基部彼此电联接,
其中,所述连接器多次折叠以重叠。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手表,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至少两个板,由刚性材料形成;以及
弯曲部分,设置在所述至少两个板之间,并且由软材料形成,
其中,所述至少两个板沿着所述弯曲部分折叠。
12.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以及
至少一个带,固定至所述主体,所述至少一个带限定有暴露所述至少一个带的内部的开口,
其中,所述带包括:
核心构件,安装有包括镜头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
电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核心构件上;
带构件,围住所述核心构件中设置有所述电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通过所述电连接器电联接至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带中限定的所述开口内以使得通过所述开口的光能够被所述镜头检测,以及
其中,所述开口限定在加固垫圈内,所述加固垫圈夹物模压至所述核心构件中。
13.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以及
至少一个带,固定至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带包括:
核心构件;
柔性印制电路,穿透所述核心构件的一个表面和与所述一个表面相对的另一表面并固定至两个表面;
密封构件,安装为密封所述核心构件中由所述柔性印制电路穿透的部分;
带构件,利用双重注塑处理形成以围住所述核心构件中设置有所述柔性印制电路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密封构件,并由比所述核心构件更软的材料形成;
至少一个电子部件,安装为电联接至暴露于所述带构件的至少一部分的所述柔性印制电路;以及
覆盖件,安装为密封所述带构件中安装有所述电子部件的暴露的部分。
14.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
主体;
至少一个带,固定至所述主体,所述至少一个带限定有暴露所述至少一个带的内部的开口;以及
带扣,固定至所述带的端部以被紧固至另一带并安装有至少一个电子部件,
其中,所述带包括:
核心构件,安装有包括镜头的至少一个电子部件,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至少一个带限定的所述开口内以使得通过所述开口的光能够被所述镜头检测;
电连接器,设置在所述核心构件上;
带构件,与所述核心构件联接以围住所述核心构件中设置有所述电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
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通过所述电连接器电联接至所述主体,
其中,所述带扣包括:
壳体,固定至所述带的端部并安装有所述至少一个电子部件;
以及
紧固单元,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表面上并紧固至所述另一带,
以及
其中,所述开口限定在加固垫圈内,所述加固垫圈夹物模压至所述核心构件中。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3-0105144 | 2013-09-02 | ||
KR1020130105144A KR102112305B1 (ko) | 2013-09-02 | 2013-09-02 |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
PCT/KR2014/007834 WO2015030438A1 (en) | 2013-09-02 | 2014-08-22 |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92976A CN105492976A (zh) | 2016-04-13 |
CN105492976B true CN105492976B (zh) | 2018-11-27 |
Family
ID=52583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80047584.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492976B (zh) | 2013-09-02 | 2014-08-22 | 可穿戴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939787B2 (zh) |
EP (1) | EP3042251A4 (zh) |
KR (1) | KR102112305B1 (zh) |
CN (1) | CN105492976B (zh) |
WO (1) | WO2015030438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210381B2 (en) | 2013-11-29 | 2025-01-28 | Ouraring, Inc. |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1537617S (zh) * | 2014-01-22 | 2018-10-22 | ||
JP1536635S (zh) * | 2014-01-22 | 2018-10-22 | ||
JP1537615S (zh) * | 2014-01-22 | 2018-10-22 | ||
USD751068S1 (en) * | 2014-03-07 | 2016-03-08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Display portion of watch shaped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
USD762641S1 (en) * | 2014-04-15 | 2016-08-0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Smart watch |
USD762210S1 (en) * | 2014-07-02 | 2016-07-26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Electronic device |
USD759622S1 (en) * | 2014-07-30 | 2016-06-21 | Sony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
WO2016114487A1 (ko) | 2015-01-13 | 2016-07-21 | 주식회사 씨케이머티리얼즈랩 | 촉각 정보 제공 기기 |
KR101784472B1 (ko) | 2015-01-13 | 2017-10-11 | 주식회사 씨케이머티리얼즈랩 | 촉각 정보 제공 기기 |
USD803831S1 (en) * | 2015-03-09 | 2017-11-28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US9578261B1 (en) * | 2015-03-24 | 2017-02-21 | Phillip Flagg Rockwell | Portable security surveillance device |
US10498158B2 (en) * | 2015-03-31 | 2019-12-03 | Superior Communications, Inc. | Watch strap battery |
USD780602S1 (en) * | 2015-04-06 | 2017-03-07 | Swimmo Inc. | Athletic timepiece |
KR20160139733A (ko) | 2015-05-28 | 2016-12-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단말기 |
WO2017052254A1 (ko) * | 2015-09-23 | 2017-03-30 | 주식회사 아모그린텍 |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및 그의 제조 방법 |
US10630871B2 (en) * | 2015-11-03 | 2020-04-21 | Sam Salemnia | Body mounted camera system |
KR102421849B1 (ko) * | 2015-11-30 | 2022-07-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마트 와치의 제어방법 |
WO2017094962A1 (ko) * | 2015-11-30 | 2017-06-0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스마트 와치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
USD812497S1 (en) * | 2016-04-04 | 2018-03-13 | A Frame Watch LLC | Watch for mounting on a surfboard leash |
KR102736664B1 (ko) | 2016-10-18 | 2024-12-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메탈 스트랩을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
WO2019017509A1 (ko) * | 2017-07-19 | 2019-01-24 | 김명진 |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용 고정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
USD868780S1 (en) * | 2017-08-02 | 2019-12-03 | Glaxosmithkline Consumer Healthcare Holdings (Us) Llc | Wearable device |
USD854542S1 (en) * | 2017-08-02 | 2019-07-23 | Glaxosmithkline Consumer Healthcare Holdings (Us) Llc | Wearable device |
KR102395783B1 (ko) * | 2017-08-04 | 2022-05-09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웨어러블 기기 및 전자 장치 |
USD850317S1 (en) * | 2017-08-10 | 2019-06-04 | Accesso Technology Group Plc | Wrist strap |
USD838716S1 (en) * | 2017-08-23 | 2019-01-22 | Lite-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Smart watch |
CN107809570B (zh) * | 2017-11-30 | 2024-03-22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具有防水摄像头的智能穿戴设备 |
CN110269785A (zh) * | 2018-03-15 | 2019-09-24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可穿戴辅助装置以及可穿戴辅助装置的腿带 |
CN108513184B (zh) * | 2018-06-04 | 2024-06-21 | 深圳市沃特沃德信息有限公司 | 智能穿戴装置 |
CN112445123A (zh) * | 2019-08-30 | 2021-03-05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可穿戴设备 |
CN110989328A (zh) * | 2019-12-23 | 2020-04-10 |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手表及其加工工艺 |
EP4091021A4 (en) * | 2020-03-02 | 2024-03-13 | Endless Technologies Ltd. | WEARABLE DEVICE BRACELET |
CN112019955B (zh) * | 2020-08-11 | 2022-03-11 | 深圳市领为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手表扬声器密封防震机构 |
GB202219482D0 (en) * | 2022-12-22 | 2023-02-08 | Armour Surveillance Security Equipment And Tech Ltd |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trap for a wearable device |
EP4389388A1 (en) * | 2022-12-22 | 2024-06-26 | Armour Surveillance Security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Ltd |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trap for a wearable device |
EP4389387A1 (en) | 2022-12-22 | 2024-06-26 | Armour Surveillance Security Equipment and Technology Ltd | A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trap for a wearable device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4030A (zh) * | 2000-05-17 | 2001-11-28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可配戴的信息处理终端装置 |
US6801476B2 (en) * | 2002-04-15 | 2004-10-05 | Daniel A. Gilmour | Wrist-worn phone and body-worn data storage device |
CN1832501A (zh) * | 2005-03-11 | 2006-09-1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多功能电子装置 |
JP3988102B2 (ja) * | 1998-11-06 | 2007-10-1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腕装着型カメラ |
CN202975605U (zh) * | 2012-10-26 | 2013-06-05 | 赵溢媛 | 一种多功能手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910002971Y1 (ko) | 1988-08-26 | 1991-05-03 | 신중근 | 전자식(d.t.m.f) 전화기용 단축다이얼톤 제네레이터를 부착한 손목시계 |
WO2005083546A1 (en) * | 2004-02-27 | 2005-09-09 | Simon Richard Daniel | Wearable modular interface strap |
TW200841683A (en) * | 2007-04-04 | 2008-10-16 | Hsien-Chin Chiang | Watch shape cellular phone |
KR101595384B1 (ko) * | 2009-07-20 | 2016-02-18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와치형 이동 단말기 |
US20110205851A1 (en) * | 2010-02-23 | 2011-08-25 | Jared Harris | E-Watch |
US8814754B2 (en) * | 2010-11-01 | 2014-08-26 | Nike, Inc. | Wearable device having athletic functionality |
US20150229813A1 (en) * | 2013-02-11 | 2015-08-13 | Oran Jacob Isaac-Lowry | Miniature High Definition Camera System |
US9329411B2 (en) * | 2013-02-21 | 2016-05-03 | Donn K. Harms | Mounting interface for eyewear |
US20140254083A1 (en) * | 2013-03-09 | 2014-09-11 | Hsin-Fu Wang | Protection and Data Transmission Device Suitable for Use on a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
KR20150106229A (ko) * | 2014-03-11 | 2015-09-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사용자를 인증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
KR102201921B1 (ko) * | 2014-04-11 | 2021-01-1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버클을 갖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
-
2013
- 2013-09-02 KR KR1020130105144A patent/KR10211230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4
- 2014-08-22 WO PCT/KR2014/007834 patent/WO2015030438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4-08-22 EP EP14840741.4A patent/EP3042251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14-08-22 CN CN201480047584.6A patent/CN105492976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14-08-29 US US14/472,777 patent/US9939787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988102B2 (ja) * | 1998-11-06 | 2007-10-10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腕装着型カメラ |
CN1324030A (zh) * | 2000-05-17 | 2001-11-28 |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 可配戴的信息处理终端装置 |
US6801476B2 (en) * | 2002-04-15 | 2004-10-05 | Daniel A. Gilmour | Wrist-worn phone and body-worn data storage device |
CN1832501A (zh) * | 2005-03-11 | 2006-09-13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多功能电子装置 |
CN202975605U (zh) * | 2012-10-26 | 2013-06-05 | 赵溢媛 | 一种多功能手表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12210381B2 (en) | 2013-11-29 | 2025-01-28 | Ouraring, Inc. | Wearable computing devic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150026387A (ko) | 2015-03-11 |
US20150063075A1 (en) | 2015-03-05 |
EP3042251A1 (en) | 2016-07-13 |
EP3042251A4 (en) | 2017-05-03 |
CN105492976A (zh) | 2016-04-13 |
US9939787B2 (en) | 2018-04-10 |
WO2015030438A1 (en) | 2015-03-05 |
KR102112305B1 (ko) | 2020-05-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492976B (zh) | 可穿戴电子设备 | |
US12185489B2 (en) | Offset control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nic device housing | |
CN106233363B (zh) | 弯曲主体及具有其的可穿戴设备 | |
KR102308940B1 (ko) | 방수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 |
US10171896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ide speaker hole | |
KR102189784B1 (ko) | 휘어지는 전자 장치 | |
EP3121681B1 (en) | Watch type terminal | |
KR20110041390A (ko) | 휴대용 단말기의 방수 구조 | |
EP3584625A1 (en) | Head mounted display | |
US20170078461A1 (en) | Mobile terminal | |
KR20170047770A (ko) | 웨어러블 단말기 | |
WO2017201838A1 (zh) | 可穿戴设备 | |
EP4271148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housing assembly structure | |
KR20190076299A (ko) | 접촉 부재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작 방법 | |
KR101695989B1 (ko) | 휴대용 단말기 | |
KR101871040B1 (ko) | 가리개와 거치대 기능을 갖는 휴대단말기용 케이스 | |
CN119396252A (zh) | 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可穿戴智能设备的识别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127 Termination date: 2020082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