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8969A -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8969A
CN105868969A CN201610203538.1A CN201610203538A CN105868969A CN 105868969 A CN105868969 A CN 105868969A CN 201610203538 A CN201610203538 A CN 201610203538A CN 105868969 A CN105868969 A CN 1058689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mmodity
storage
site
electronic bi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0353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望月克人
中村麻日奈
大熊裕美子
佐佐木康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shiba T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shiba TEC Corp filed Critical Toshiba TEC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20353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89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89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89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4Payment circuits
    • G06Q20/047Payment circuits using payment protocols involving electronic receip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4Digital output to display device ; Cooperation and interconnection of the display device with other functional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采用电子票据有效地进行购买品的管理。该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接收部,接收在至少包含识别交易对象的商品的识别信息的打印用的票据信息中追加有表示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分类的分类信息的扩展票据信息。确定部,基于所述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分类信息,确定表示与该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保管场所的保管场所信息。显示控制部,将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与和该商品有关的信息一起显示在显示部上。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有将在商品结算时从店铺交给购物顾客的票据或者收据以电子方式交付给购物顾客的终端等的电子票据的结构。此外,目前,在接受到电子票据的购物顾客的终端中,进行显示基于电子票据的画面。
这样,通过变成将票据进行了电子数据化的电子票据信息,例如能够进行购买品的确认等,对购物顾客来说是有益的。此外,通过引进电子票据的结构,能够减少票据纸张的消耗,所以对引进店铺来说也是有益的。
不过,根据现有的电子票据的结构,将打印在纸票据上的打印内容作为电子票据而生成。因此,在现有的电子票据中,不能处理超过纸票据的内容,而在接受该电子票据的终端侧的动作中被打印内容的范围所限制。例如,当进行购买品的管理时,要以保管场所的单位来分类该购买品,却在现有的电子票据信息中没有进行分类用的信息,所以手动进行分配。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其能够采用电子票据有效地进行购买品的管理。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方面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接收部、确定部及显示控制部。接收部,接收在至少包含识别交易对象的商品的识别信息的打印用的票据信息中追加有表示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分类的分类信息的扩展票据信息。确定部,基于所述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分类信息,确定表示与该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保管场所的保管场所信息。显示控制部,将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与和该商品有关的信息一起显示在显示部上。
根据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采用扩展票据信息,能够以保管场所的单位来分类购买品从而有效进行购买品的管理。
本发明第二方面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显示控制部在表示与所述保管场所信息对应的保管场所的画面上配置表示所述商品的商品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上。
根据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配置商品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上,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能够边观看保管场所的画面边确认自己所购买的商品的保管场所,因此能够有效进行购买品的管理。
本发明第三方面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保持部,对应每个所述扩展票据信息将该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商品的识别信息和该商品的保管场所进行关联保持,其中,所述确定部将已确定的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与该确定所涉及的所述扩展票据信息及所述商品的识别信息关联保持在所述保持部中。
根据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能够分配到适于各商品的保管场所,从而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本发明第四方面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接受部,接受所述保管场所信息的确定指示,其中,所述确定部当所述接受部接受到所述确定指示时,确定所述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
根据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通过设置接受保管场所信息的确定指示的接受部,对商品的保管场所能够容易地进行自动分配或手动分配,从而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本发明第五方面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所述显示控制部从所述扩展票据信息中抽出未关联有所述保管场所信息的商品的识别信息,将与该商品有关的信息与用于所述接受部接受所述确定指示的操作符一起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根据上述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由于能够容易确认与购买品有关的详细信息,所以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本发明第六方面涉及的基于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收步骤,接收在至少包含识别交易对象的商品的识别信息的打印用的票据信息中追加有表示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分类的分类信息的扩展票据信息;确定步骤,基于所述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分类信息,确定表示与该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保管场所的保管场所信息;以及显示控制步骤,将所述确定步骤所确定的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与和该商品有关的信息一起显示在显示部上。
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通过采用扩展票据信息,能够以保管场所的单位来分类购买品从而有效进行购买品的管理。
本发明第七方面涉及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控制步骤在表示与所述保管场所信息对应的保管场所的画面上配置表示所述商品的商品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上。
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通过配置商品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上,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能够边观看保管场所的画面边确认自己所购买的商品的保管场所,因此能够有效进行购买品的管理。
本发明第八方面涉及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保持步骤,对应每个所述扩展票据信息将该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商品的识别信息和该商品的保管场所进行关联保持,其中,所述确定步骤将已确定的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与该确定所涉及的所述扩展票据信息及所述商品的识别信息关联保持在所述保持部中。
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能够分配到适于各商品的保管场所,从而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本发明第九方面涉及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接受步骤,接受所述保管场所信息的确定指示,其中,所述确定步骤当所述接受部接受到所述确定指示时,确定所述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
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接受保管场所信息的确定指示的接受部,对商品的保管场所能够容易地进行自动分配或手动分配,从而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本发明第十方面涉及的控制方法,所述显示控制步骤从所述扩展票据信息中抽出未关联有所述保管场所信息的商品的识别信息,将与该商品有关的信息与用于所述接受部接受所述确定指示的操作符一起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根据上述的控制方法,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由于能够容易确认与购买品有关的详细信息,所以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进行说明。当结合附图考虑时,通过参照下面的详细描述,能够更完整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以及容易得知其中许多伴随的优点,但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图1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票据系统的构成的一例构成图;
图2是表示POS终端的构成的一例框图;
图3是表示扩展数据文件的数据构成的一例图;
图4是表示电子票据服务器的构成的一例框图;
图5是表示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的构成的一例框图;
图6是示意地示出电子票据管理区的数据构成的一例图;
图7是表示便携终端的构成的一例框图;
图8是表示分配条件文件的数据构成的一例图;
图9是表示POS终端的电子票据处理所涉及的功能部的一例框图;
图10是示意地示出票据信息的一例图;
图11是示意地示出电子票据信息的一例图;
图12是示意地示出追加有扩展数据的电子票据信息的一例图;
图13是表示POS终端中的电子票据处理的次序的一例流程图;
图14是表示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的电子票据管理处理及信息发送处理所涉及的功能部的一例框图;
图15是表示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中的电子票据管理处理及信息发送处理的次序的一例流程图;
图16是表示便携终端的电子票据接受处理及购买品管理处理所涉及的功能部的一例框图;
图17是表示便携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购买品管理画面的一例图;
图18是表示便携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购买品管理画面的一例图;
图19是表示便携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购买品管理画面的一例图;
图20是表示便携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商品明细画面的一例图;
图21是表示便携终端的显示部所显示的未分配商品画面的一例图;以及
图22是表示便携终端中的电子票据接受处理及购买品管理处理的次序的一例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POS终端 4 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
7 便携终端 111 票据信息生成部
112 输出控制部 113 数据形式转换部
114 扩展数据追加部 115 电子票据输出部
411 接收部 412 电子票据管理部
413 电子票据发送部 711 会员对应部
712 电子票据接收部 713 显示控制部
714 购买品管理部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实施例所涉及的电子票据系统的构成的一例构成图。如图1所示,电子票据系统包括POS(Point Of Sales:销售点)终端1、店铺服务器2、电子票据服务器3、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及便携终端7。
POS终端1和店铺服务器2设置在店铺P1内。POS终端1和店铺服务器2可通过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等店铺内网络N1通信地连接。此外,POS终端1及店铺服务器2可通过与店铺内网络N1连接的路由器等网络设备(未图示)与接合店铺P1和本部P2的网络N2连接。在这里,网络N2诸如是互联网或VPN(Virtual Private Network:虚拟专用网)等专用网。
POS终端1是执行商品销售数据处理的商品销售数据处理装置。POS终端1生成包含结算对象的商品的交易内容的票据信息,并通过后述的打印机13打印该票据信息从而输出纸票据。在这里,票据信息包括成为交易对象的各商品的商品名、价格等与交易内容有关的信息。
此外,POS终端1将转换了票据信息的数据形式的电子票据信息通过网络N2输出(发送)给电子票据服务器3。电子票据信息的发送方法尤其不限,也可以采用HTTP或HTTPS等通用协议。另外,店铺P1所设置的POS终端1的个数尤其不限,也可以有多个。
店铺服务器2统括地进行在POS终端1中进行的商品销售数据处理等的管理。例如,店铺服务器2存储POS终端1的商品销售数据处理中所生成的商品销售数据、用于商品销售数据处理的商品数据文件等来进行管理。
另外,店铺P1所配置的POS终端1的个数尤其不限,也可以是多个。此外,在本实施例中,虽然对POS终端1输出电子票据信息的构成进行说明,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将POS终端1所生成的票据信息通过店铺服务器2或未图示的转换装置转换数据形式,作为电子票据信息输出给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构成。
电子票据服务器3设置在经营店铺或连锁店铺(以下称为店铺)的企业的本部P2中,具有作为管理每个经营店铺的企业的电子票据信息的企业用票据管理服务器的功能。电子票据服务器3诸如具有经营店铺的企业的销售管理、销售分析、库存管理等功能。
此外,电子票据服务器3通过网络N2接收从POS终端1发送的电子票据信息。此外,电子票据服务器3将接收到的电子票据信息通过接合本部P2和电子票据中心P3的网络N3发送(转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
在这里,网络N3诸如是互联网或VPN等专用线。此外,电子票据信息的发送方法尤其不限,也可以采用HTTP或HTTPS等通用协议。
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设置在电子票据中心P3。电子票据中心P3诸如是除通过电子票据服务器3管理电子票据信息的企业外的第三方机构。另外,对电子票据服务器3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等进行管理。
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具有作为统括地管理经营店铺的各种企业的电子票据信息的顾客用票据管理服务器的功能。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将通过后述的步骤(程序)等进行了会员登记的各顾客(会员)的姓名、会员代码(接受处代码)、作为电子票据信息的发送处的便携终端7的发送处信息(例如,邮件地址)等会员数据在数据库DB所保持的会员主文件中进行存储管理。另外,也可以是与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分开设置进行会员数据的存储管理的会员管理服务器等的构成。
此外,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通过网络N3接收从电子票据服务器3发送的电子票据信息,将该电子票据信息在数据库DB所保持的后述的电子票据管理区43a中进行存储管理。更详细地说,电子票据信息除包含商品的交易内容(商品销售数据)外,还包含会员代码等的要素,并与所对应的会员的会员数据对应来管理。
此外,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当在数据库DB存储电子票据信息时,则通过参照与该电子票据信息的会员代码对应的发送处信息,指定发送处(便携终端7)。而且,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通过后述的网络N5将数据库DB所存储的电子票据信息发送给其发送处。
此外,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当从通过后述的网络N5连接的便携终端7接受指定会员代码的电子票据信息的查询时,则从数据库DB抽出与该会员代码对应的电子票据信息,并发送给便携终端7。
便携终端7对应于本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装置。便携终端7是本系统的使用者(顾客)所使用的诸如智能手机、便携电话、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平板型计算机等终端装置。便携终端7安装用于阅览在网络N5上提供的各种信息的Web(网页)浏览器等应用软件。另外,也可以应用PC等终端装置替代便携终端7。
便携终端7通过网络N5访问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来向本系统进行会员注册。在这里,网络N5是互联网或各种公众网。
本系统中的顾客的会员注册诸如按如下步骤进行。顾客从便携终端7通过网络N5向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发送空邮件。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向接收到的邮件地址发送表示会员注册用的页面的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顾客从便携终端7访问表示会员注册用的页面的URL使其显示输入会员注册所需的事项(姓名、发送处信息等)的输入画面。在顾客结束必要事项的输入后,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执行针对会员主文件的会员注册。之后,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向便携终端7发送包含会员代码(顾客代码)及密码的会员注册完成邮件。通过这样,会员注册结束。
在上述那样的会员注册后,便携终端7将顾客的会员代码作为接受处代码并作为条形码或二维代码等的码符号显示在显示部73(参照图7)上。顾客在店铺P1中的交易结算时向店员出示便携终端7所显示的码符号。店员通过与POS终端1连接的码扫描仪15(参照图2)读取便携终端7所显示的码符号。通过这样,能够将顾客的会员代码与在POS终端1中的基于商品销售数据处理的结算后生成的电子票据信息对应。
此外,便携终端7在POS终端1的结算(交易)后,通过网络N5接收从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发送的该交易的电子票据信息。此外,便携终端7通过将指定会员代码的电子票据信息的查询通过网络N5发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从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接收该会员的电子票据信息。此外,便携终端7将接收到的电子票据信息显示在显示部73上。
在所涉及的构成的电子票据系统中,在店铺P1的POS终端1中进行商品销售数据处理而生成的表示交易(结算)的内容的电子票据信息,通过电子票据服务器3传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并在网页上被公开。因此,安装有网页浏览器的便携终端7,通过指定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器),能够将在网页上所公开的电子票据信息下载到便携终端7从而通过网页浏览器进行阅览。另外,也可以在便携终端7中安装用于阅览电子票据信息的应用软件来进行阅览。
接着,对构筑本实施例的电子票据系统的主要装置的构成进行说明。
首先,对作为商品销售数据处理装置的POS终端1进行说明。图2是表示POS终端1的构成的一例框图。如图2所示,POS终端1具有统括地控制各种运算、POS终端1的各部的控制部11。控制部11是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存储各种程序、数据的ROM(Read 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暂时存储各种程序或者改写自如地存储各种数据的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计时当前的日期和时间的RTC(Real TimeClock:实时时钟)部等构成的计算机。
控制部11通过总线18与操作部12、打印机13、显示部14及码扫描仪15连接。
操作部12具有操作员用于进行操作输入的各种操作键。作为操作键诸如设置有用于输入数值的置数键、用于选择规定项目的光标(方向)键、选择确定键、指示在交易中进行销售登记的商品的合计输出的小计键、以及宣告(广播)进行一交易的合计处理并结算货款的固定键等。
打印机13是进行票据、日志等的打印的打印装置。打印机13具有切断成为打印对象的纸卷等的纸张的切割机构(未图示),并按照后述的切割命令切断纸张。
显示部14诸如是液晶显示器等,显示所销售登记的商品的品名、价格、广播结算的一交易的合计金额、找零金额等的各种信息。显示部14具有面向收银员显示各种信息的操作员用显示器14a、面向顾客显示各种信息的顾客用显示器14b。另外,也可以将显示部14作为触摸面板构成,这时,触摸面板具有作为操作部12的功能。
码扫描仪15是光学地读取条形码、二维代码等的码符号的扫描装置。码扫描仪15诸如读取附加在商品上的码符号、便携终端7所显示的码符号等,并将该码符号所保持的信息输出给控制部11。另外,附加在商品上的码符号视为保持有用于指定其商品的商品代码等。此外,便携终端7所显示的码符号视为保持有用于指定携带其便携终端7的顾客的会员代码(顾客代码)等。
此外,控制部11通过总线18与通信I/F(接口)16连接,并通过该通信I/F16可与店铺内网络N1、网络N2连接。
此外,控制部11通过总线18与存储部17连接。存储部17诸如是HDD(Hard DiskDrive:硬盘驱动器)或SSD(Solid State Drive:固态硬盘)等辅助存储装置。存储部17存储用于执行包含商品销售数据处理的各种POS业务的程序。此外,存储部17对存储各商品的商品名、商品代码及单价等商品数据的商品数据文件、积分文件等的商品销售数据处理所涉及的各种数据文件进行存储。此外,存储部17存储用于进行商品销售数据处理、票据信息所涉及的处理的票据信息处理程序17a。
商品数据文件对应每个单品存储最大购买数、特价信息。此外,积分文件存储与会员代码对应的积分的有效期限。
此外,存储部17在识别代码管理区17b中存储将本POS终端1与其他POS终端1进行识别用的POS编号、企业代码(经营店铺的企业的识别代码)、行业/业态代码、表示设置有该POS终端1的店铺P1的店铺代码等。在这里,行业/业态代码是对诸如作为便利店、超市、百货店、药店、西餐厅、饮食店等店铺的行业/业态进行区别的代码(分类代码)。另外,这样的行业/业态可根据用户的喜好任意变更。此外,关于企业代码(经营店铺的企业的识别代码)、行业/业态代码也可以登记在电子票据服务器3中。
此外,存储部17存储记述了将非构造化形式的票据信息转换成构造化形式的电子票据信息时的转换规则的票据信息模式(略图)17c。
此外,存储部17对存储了与各商品有关的扩展数据的后述的扩展数据文件17d进行存储。在这里,图3是表示扩展数据文件17d的数据构成的一例图。
如图3所示,扩展数据文件17d与可识别各商品的识别信息关联存储与该商品有关的扩展数据(附加信息)。在这里,识别信息的项目诸如存储有商品名及商品代码的两方或者任意一方。
扩展数据诸如由数据类别、数据项目、数据值等数据组构成。数据类别是与以规定基准分类扩展数据时的分类名对应的数据类别。此外,数据类别在接受后述的电子票信息(扩展数据)的便携终端7中,具有作为用于指定可利用的扩展数据的范围的区分利用的功能。另外,数据类别的名称、分类方法尤其不限,可以任意设置。例如,也可以根据数据项目(数据值)的特征、用途进行分类。此外,也可以利用数据项目(数据值)的应用软件为基准进行分类。在图3中,作为数据类别示出有设置了“purchasing(采购)”的例子。
数据项目存储有与商品有关的各种信息的项目名。在图3中,诸如对商品A1的数据类别“purchasing(采购)”,示出有设置了商品的分类(分类名)、一般名称、分类代码、消费期限(或者保质期)等的例子。在这里,分类名、一般名称及分类代码与本实施例中的分类信息对应。分类代码诸如也可以采用依照JICFS等规格的通用的代码体系。另外,数据项目所设置的值尤其不限,可以根据商品的类别、特性任意设置。
数据值存储有与数据项目对应的数据的值。例如,数据项目为“分类”时,其数据值存储有“食品”、“日用品”、“服装”等。另外,扩展数据文件17d的数据构成并不限定于图3的例子。
接着,参照图4的框图,对具有作为企业用的票据管理服务器功能的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这里,图4是表示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构成的一例框图。
如图4所示,电子票据服务器3具有统括地控制各种运算、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各部的控制部31。控制部31是由CPU、存储各种程序、数据的ROM、暂时存储各种程序或者改写自如地存储各种数据的RAM、计时当前的日期和时间的RTC部等构成的计算机。
控制部31可通过与总线34连接的通信I/F32与网络N2、网络N3连接。此外,控制部31通过总线34与存储部33连接。存储部33存储用于将从POS终端1发送的电子票据信息发送(转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信息发送程序33a。
接着,参照图5的框图,对具有作为顾客用票据管理服务器功能的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这里,图5是表示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构成的一例框图。
如图5所示,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具有统括地控制各种运算、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各部的控制部41。控制部41是由CPU、存储各种程序、数据的ROM、暂时存储各种程序或者改写自如地存储各种数据的RAM、计时当前的日期和时间的RTC部等构成的计算机。
控制部41可通过与总线44连接的通信I/F42与网络N3及网络N5连接。此外,控制部41通过总线44与存储部43连接。
存储部43除确保有用于存储管理会员主文件的会员主文件管理区(未图示)外,还确保有用于总括地存储经营店铺的各种企业的电子票据信息的电子票据管理区43a。更详细地说,电子票据管理区43a对应每个会员管理经营店铺的各种企业的电子票据信息。
图6是示意地示出电子票据管理区43a的数据构成的一例图。如图6所示,电子票据管理区43a对应每个会员代码关联存储该会员代码所涉及的电子票据信息。此外,电子票据管理区43a与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各商品(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关联存储表示该商品的保管场所的保管场所信息。
此外,存储部43除存储用于在会员主文件管理区中管理会员主文件的会员管理程序(未图示)外,还存储用于在电子票据管理区43a中管理各企业的电子票据信息的电子票据管理程序43c。此外,存储部43存储用于将电子票据信息发送给便携终端7的信息发送程序43d。另外,会员主文件管理区、电子票据管理区43a与图1所示的数据库DB对应。
接着,参照图7的框图对便携终端7的构成进行说明。在这里,图7是表示便携终端7的构成的一例框图。
如图7所示,便携终端7具有统括地控制各种运算、便携终端7的各部的控制部41。控制部71是由CPU、存储各种程序、数据的ROM、暂时存储各种程序或者改写自如地存储各种数据的RAM、计时当前的日期和时间的RTC部等构成的计算机。
控制部71通过总线76与操作部72及显示部73连接。操作部72具有用户(顾客)用于操作输入的各种操作键、定位设备。显示部73诸如是液晶显示器等,显示后述的电子票据信息等各种信息。另外,也可以将显示部73作为触摸面板构成,这时,触摸面板具有作为操作部72的功能。
此外,控制部71通过总线76与通信I/F74连接,并可通过该通信I/F74与网络N5连接。另外,也可以是通过通信I/F74可与店铺内网络N1连接的构成。
此外,控制部71通过总线76与存储部75连接。存储部75除存储用于阅览在网页上所公开的各种信息(内容)的网页浏览器外,还存储用于从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接受电子票据信息的电子票据对应程序75a、用于阅览接受到的电子票据信息的购买品管理程序75b。此外,存储部75存储制定了将商品分配给保管场所时的基准的分配条件文件75c。
图8是示意地示出分配条件文件75c的数据构成的一例图。如图8所示,分配条件文件75c关联存储商品进行分配时的条件(分配条件)、表示符合该条件时的分配处(保管处)的保管场所信息。在这里,分配条件可设置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任意要素。在图8中,示出有将扩展数据D30所包含的作为分类信息的“分类名”、“分类代码”作为分配条件的例子。此外,在图8中,例如当分类名为“食品”或者分类代码为“110401”时,定义有分配给“冰箱”的情况。另外,在保管场所信息中优选设置与分配条件对应的保管处。
另外,分配条件文件75c的数据构成不限定于图8的例子,可以任意构成。例如,也可以将作为扩展数据D30所包含的其他分类信息的“一般名称”等其他要素设置为分配条件。此外,也可以当关于相同商品因应用了多个分配条件而导出有不同的分配处时,通过在各分配条件中设置优先次序(排名)从而导入象导出有一分配处那样的构成(结构)。
接着,对构成本实施例的系统的各部的动作进行说明。
首先,参照图9至图12,对POS终端1的控制部11通过按照票据信息处理程序17a进行动作来执行的电子票据处理进行说明。
图9是表示POS终端1的电子票据处理所涉及的功能部的一例框图。如图9所示,在POS终端1中执行的票据信息处理程序17a使计算机成为包括票据信息生成部111、输出控制部112、数据形式转换部113、扩展数据追加部114及电子票据输出部115的模块构成。作为实际的硬件通过控制部11的CPU从存储部17读出票据信息处理程序17a并进行执行,从而上述各功能部被加载在RAM上而生成。
票据信息生成部111是主要进行商品销售数据处理及票据的打印用数据(票据信息)的生成的功能部。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当通过码扫描仪15取得指定商品的商品代码时,则执行从商品数据文件读出与该商品代码对应的商品数据,并基于该商品数据所包含的单价计算出结算金额的商品销售数据处理。而且,票据信息生成部111生成在商品销售数据处理时所处理的商品销售数据、即生成包含该商品的交易内容的票据信息。
此外,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当在一交易中的任一定时,通过码扫描仪15取得指定顾客的会员代码时,则生成包含该会员代码的票据信息。另外,票据信息生成部111也可以当已取得会员代码时,生成包含表示已取得会员代码的信息(取得信息)在内的票据信息。
图10是示意地表示票据信息的一例图。在这里,票据信息是非构造化形式的文本数据等,其是用于在打印机13中进行打印的信息。如图10所示,票据信息包含有上述的商品销售数据D1、会员代码所涉及的要素D2(取得信息“会员代码”、会员代码“2900000201668”)。商品销售数据D1具有成为结算对象的商品的商品名、商品代码、金额、各商品的合计金额、顾客已支付的预收金额、找零金额等。在这里,成为结算对象的商品的商品名、商品代码、金额等作为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对应每个商品而设置。
此外,票据信息包含交易日期和时间D7、交易编号(票据编号)D8、收银机编号D9、负责人名D10等要素。另外,票据信息所包含的要素不限定于图10的例子,也可以包含有表示经营店铺的企业的企业代码(企业名)、店铺代码(店铺名)、店铺的电话号码、地址、行业/业态等其他要素。
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当接受固定键的按下时,则判断为对应一交易的商品销售数据处理已完成,将已生成的票据信息与切割命令一起输出(发放)给输出控制部112。在这里,切割命令是通常所采用的打印机控制命令的一种,其是指示切割(切断)打印票据信息的纸张的指示信息。另外,票据信息的生成既可以是随着固定键的按下总括地生成的形式,也可以是每取得商品代码或顾客代码依次生成的形式。
输出控制部112每通过票据信息生成部111生成有对应一交易的票据信息,确定该票据信息的输出处。更详细地说,输出控制部112当通过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发放有切割命令时,则判断生成有对应一交易的票据信息。而且,输出控制部112判定在已生成的票据信息中是否包含有会员代码,并向根据其判定结果确定的输出处输出票据信息。另外,也可以当在票据信息中包含取得信息时,输出控制部112根据是否包含有取得信息或者是否包含有取得信息和会员代码的组合来确定输出处。
具体地说,输出控制部112当判定出在票据信息中未包含有会员代码时,将该票据信息与切割命令同时输出给打印机13。通过这样,在打印机13中,在将票据信息打印到纸张上后,按照切割命令切断该纸张,从而打印输出对应一交易的纸票据。另外,在打印输出时,既可以打印构成票据信息的所有要素,又可以在去除会员代码、取得信息等或者附加广告等其他信息的状态下进行打印。
此外,输出控制部112当判定为在票据信息中包含有会员代码时,将该票据信息输出给数据形式转换部113。
数据形式转换部113将从输出控制部112输入的票据信息按照票据信息模式17c的转换规则转换成规定的数据形式。而且,输出控制部112将转换了数据形式的票据信息、即电子票据信息输出给扩展数据追加部114。
图11是示意地示出电子票据信息的一例图。如图11所示,电子票据信息由XML、CSV、JSON(Java Script(注册商标)Object Notation:夹哇脚本对象符号)等构造化形式的数据(构造化文件(文档))构成。另外,在图11中,示出有将图10所示的票据信息的各要素(D1~D2、D7~D10、D20)转换成JSON形式的例子。例如,图10所示的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通过采用括号、双引用等来将各要素进行构造化,从而如图11所示那样转换成构造化数据。
从票据信息向电子票据信息的转换基于票据信息模式17c所记述的转换规则来进行。具体地说,票据信息模式17c定义有构成票据信息的规定要素和表示该要素的属性的属性信息(标签等)。输出控制部112通过采用所对应的属性信息对票据信息的各要素进行构造化,从而生成图11所示那样的构造化形式的电子票据信息。
返回到图9,扩展数据追加部114将扩展数据追加到通过数据形式转换部113生成(转换)的电子票据信息中。更详细地说,扩展数据追加部114分析电子票据信息的要素构成,抽出商品销售数据D1所包含的各商品的商品名、商品代码等的识别信息。接着,扩展数据追加部114将已抽出的各商品的识别信息作为检索键(密钥),从扩展数据文件17d检索(取得)与该检索键符相符合的扩展数据。而且,扩展数据追加部114与所对应的商品的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关联追加(附加)已取得的各商品的扩展数据。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扩展票据信息对应于追加有扩展数据后的电子票据信息。
图12是示意地示出追加有扩展数据的电子票据信息的一例图。另外,图12是与图11所示的电子票据信息对应的图。扩展数据追加部114诸如当从扩展数据文件17d(参照图3)取得“商品A1”的扩展数据时,则作为扩展数据D30追加到商品A1的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内。在这里,扩展数据D30用“extend(扩展)”的标签来定义,并以与其他要素同样的构造化形式来记述。
在这里,扩展数据D30内的“purchasing(购买)”的标签(以下称为数据类别标签),是与图3中所说明的数据类别对应的标签。此外,数据类别标签内以构造化形式记述有分类、一般名称、分类代码、消费期限等的数据项目及数据值的组合。另外,在图12中,虽然对用“extend(扩展)”的标签来定义扩展数据D30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并不限定于该形式。此外,扩展数据D30的标记方法,并不限定于图12的例子。
返回到图9,电子票据输出部115将通过扩展数据追加部114追加有扩展数据的电子票据信息发送(输出)给以与企业代码对应的企业单位进行管理的电子票据服务器3。
这样,在POS终端1中,将打印用票据信息转换成构造化形式,将与成为交易对象的各商品有关的扩展数据追加到该转换后的电子票据信息上并输出给外部装置。通过这样,由于能够处理超过纸票据(票据信息)的内容,所以能够提高电子票据的有用性。此外,通过将电子信息视为构造化形式,从而能够有效地利用该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要素,所以能够在数据管理上获得各种优点。
图13是表示POS终端1中的电子票据处理的次序的一例流程图。首先,POS终端1的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判定是否通过码扫描仪15读取附加在商品上的码符号(商品代码)或便携终端7所显示的码符号(会员代码)(步骤S11)。当未进行码符号的读取时(步骤S11的否),票据信息生成部111过渡到步骤S16。
另一方面,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当判定为已读取有码符号时(步骤S11的是),则辨别通过其读取已取得的信息是商品代码还是会员代码(步骤S12)。
当在步骤S12中,已取得商品代码时(步骤S12:商品代码),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当对通过该商品代码指定的商品从商品数据文件读出商品数据时,则执行基于该商品数据所包含的单价计算出结算金额的商品销售数据处理(步骤S13)。接着,票据信息生成部111生成包含在商品销售数据处理时所处理的商品销售数据的票据信息(步骤S14)。
此外,当在步骤S12中取得了会员代码时(步骤S12:会员代码),票据信息生成部111生成包含其会员代码的票据信息(步骤S15)。另外,也可以在步骤S15中生成包含表示会员代码已取得的取得信息在内的票据信息。
在这里,为了将会员代码输入到POS终端1,诸如作为会员的顾客在便携终端7的显示部73上显示包含会员代码等的码符号,店员或作为会员的顾客亲自通过POS终端1的码扫描仪15读取。另外,也可以是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实施排他处理等以使在一交易期间所输入的会员代码是唯一的形态。
在接着的步骤S16中,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判定是否通过按下固定键等指示有开始合计处理(步骤S16)。当未指示有开始合计处理时(步骤S16的否),返回到步骤S11。当指示有开始合计处理时(步骤S16的是),票据信息生成部111将切割命令发放(输出)给输出控制部112(步骤S17)。
输出控制部112当从票据信息生成部111接受切割命令时,则判断为生成有对应一交易的票据信息,并判定在该票据信息中是否包含有会员代码(步骤S18)。另外,也可以当在票据信息中包含取得信息时,在步骤S18中判定是否包含有取得信息或取得信息和会员代码的组合。
当在票据信息中未包含有会员代码时(步骤S18的否),输出控制部112通过将对应一交易的票据信息与切割命令一起输出给打印机13,从而打印输出该票据信息(步骤S19),结束本处理。通过这样,打印机13在将票据信息打印在纸张上后,按照切割命令切断该纸张,从而打印输出对应一交易的纸票据。
另一方面,当在票据信息中包含有会员代码时(步骤S18的是),输出控制部112将该票据信息输出给数据形式转换部113。数据形式转换部113通过将作为非构造化形式的票据信息的数据形式转换成构造化形式来生成电子票据信息(步骤S20)。
接着,扩展数据追加部114当从通过步骤S20已生成的电子票据信息抽出各商品的识别信息时,则从扩展数据文件17d取得与该识别信息相符合的扩展数据(步骤S21)。接着,扩展数据追加部114将已取得的扩展数据追加到电子票据信息中(步骤S22)。
而且,电子票据输出部115将通过步骤S22追加有扩展数据的电子票据信息通过通信I/F16发送给电子票据服务器3(步骤S23),结束本处理。发送给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电子票据信息在电子票据服务器3中被转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
另外,在上述的处理中,虽然是当在票据信息中包含有会员代码时将该票据信息输出给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形式,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输出给打印机13及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两方。
接着,参照图14及图15,对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控制部41通过按照电子票据管理程序43c进行动作来执行的电子票据管理处理及通过按照信息发送程序43d进行动作来执行的信息发送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14是表示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电子票据管理处理及信息发送处理所涉及的功能部的一例框图。如图14所示,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所执行的电子票据管理程序43c及信息发送程序43d使计算机成为包含接收部411、电子票据管理部412、电子票据发送部413的模块构成。作为实际的硬件,通过控制部41的CPU从存储部43读出电子票据管理程序43c及信息发送程序43d并进行执行,上述各部被加载在RAM上并在RAM上生成有接收部411、电子票据管理部412及电子票据发送部413。
接收部411从电子票据服务器3接收包含表示经营店铺的企业的企业代码并替代在商品销售数据处理时打印发放的票据或者收据而以电子方式处理的企业单位的电子票据信息。此外,接收部411从便携终端7接收后述的保管场所信息的登记要求。
电子票据管理部412将通过接收部411接收到的企业单位的电子票据信息存储在存储部43的电子票据管理区43a中来进行管理。
此外,电子票据管理部412当从便携终端7接受保管场所信息的登记要求时,则将该保管场所信息与相符合的商品(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关联登记(覆盖登记)在电子票据管理区43a中。另外,从便携终端7发送的登记要求中包含有表示保管场所的保管场所信息和指示成为对象的商品的指示信息。所涉及的指示信息诸如包含指定电子票据信息的交易编号D8、指定商品的商品代码等。
电子票据发送部413从电子票据管理区43a将该会员代码对应的电子票据信息与保管场所信息一起取得并发送给与规定的购物顾客的会员代码对应的便携终端7。另外,电子票据发送部413在保持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各商品(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和保管场所信息的对应关系的状态下进行发送。
图15是表示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中的电子票据管理处理及信息发送处理的次序的一例流程图。首先,接收部411判断是否通过通信I/F42接收到从各企业的电子票据服务器3发送的电子票据信息(步骤S31)。
当接收到电子票据信息时(步骤S31的是),电子票据管理部412将该电子票据信息存储在存储部43的电子票据管理区43a中(步骤S32)。另外,在步骤S32的时候,电子票据信息的各商品相关联的保管场所信息是空(null(空的))的。
接着,电子票据发送部413将在步骤S32中所存储的电子票据信息与保管场所信息(null(空的))一起发送给与该电子票据信息的会员代码对应管理的发送处(便携终端7)(步骤S33),返回到步骤S31。
此外,当从便携终端7接收到保管场所信息的登记要求时(步骤S31的否→步骤S34的是),电子票据管理部412基于登记要求所包含的指示信息,从电子票据管理区43a指定成为登记对象的商品(步骤S35)。而且,电子票据管理部412将保管场所信息与在步骤S35中指定的商品关联来进行登记(步骤S36),返回到步骤S31。
此外,当从便携终端7有电子票据信息的查询时(步骤S31的否→步骤S34的否→步骤S37的是),电子票据发送部413按照电子票据信息的查询内容抽出电子票据管理区43a所存储的电子票据信息及保管场所信息(步骤S38)。而且,电子票据发送部413将已抽出的电子票据信息及保管场所信息发送给有查询的便携终端7(步骤S39),返回到步骤S31。另外,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当电子票据信息的接收、登记要求的接收及电子票据信息的查询均没有时(步骤S31的否→步骤S34的否→步骤S37的否),通过返回到步骤S31进行待机。
接着,参照图16至图22,对便携终端7的控制部71通过按照电子票据对应程序75a进行动作而执行的电子票据接受处理及通过按照购买品管理程序75b进行动作而执行的购买品管理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便携终端7的电子票据接受处理及购买品管理处理所涉及的功能部的一例框图。如图16所示,在便携终端7中执行的电子票据对应程序75a及购买品管理程序75b使计算机成为具有会员对应部711、电子票据接收部712、显示控制部713及购买品管理部714的模块构成。作为实际的硬件,通过控制部71的CPU从存储部75读出电子票据对应程序75a及购买品管理程序75b并进行执行,上述各部被加载在RAM上从而被生成。
会员对应部711对应规定的购物顾客的会员代码。电子票据接收部712与本实施例中的接收部对应。电子票据接收部712从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接收电子票据信息及保管场所信息。显示控制部713与本实施例中的显示控制部对应。显示控制部713基于电子票据接收部712接收到的电子票据信息及保管场所信息,生成购买品管理画面等的各种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像用户界面)。此外,显示控制部713使显示部713显示已生成的GUI。
以下,参照图17至图21,对显示控制部713所生成的GUI进行说明。
图17至图19表示购买品管理画面的一例图。购买品管理画面G1是用于将便携终端7的用户所购买的商品(购买品)有关的信息与该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一起进行显示的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图像用户界面)。如图17至图19所示,购买品管理画面G1通过在表示与保管场所信息对应的保管场所的背景图像(画面)上配置表示商品的商品图像而生成。
在这里,图17的购买品管理画面G11是模仿冰箱(冷冻库)内的物品收纳架的画面。此外,图18的购买品管理画面G12是模仿室内所设置的物品收纳架(带冷藏设备的商品柜)的画面。此外,图19的购买品管理画面G13是模仿壁橱的画面。在购买品管理画面G1的各个画面中,分别对应有其购买品管理画面G1所表示的保管场所的保管场所信息。另外,购买品管理画面G1不限定于图17至图19的例子,例如可以追加或删除任意的保管处(购买管理画面)。
显示控制部713将表示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各商品(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的商品图像配置在与该商品关联的保管场所信息对应的购买品管理画面上。例如,显示控制部713将保管场所信息为“冰箱”的商品的商品画面G2配置在购买品管理画面G11上。此外,显示控制部713将保管场所信息为“带冷藏设备的商品柜(储藏库)”的商品的商品图像G2配置在购买品管理画面G12上。此外,显示控制部713将保管场所信息为“壁橱”的商品的商品图像G2配置在购买品管理画面G13上。通过这样,如图17至图19所示,购买品管理画面G1上能够显示有商品图像G2。
在这里,显示控制部713从诸如将各商品的商品代码和该商品的商品图像关联存储的图像数据文件取得各商品的商品图像G2。具体地说,显示控制部713基于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各商品的商品代码,从图像数据文件读出与该商品代码对应的商品图像G2。而且,显示控制部713基于保管场所信息将已读出的商品图像G2配置在购买品管理画面G1上。另外,图像数据文件既可以为便携终端7所保持的构成,又可以为便携终端7可访问的外部装置(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等)所保持的构成。
另外,优选各商品的保管场所(保管场所信息)与该商品实际保管的场所对应。这样,通过对商品进行管理,便携终端7的用户能够边观看购买品管理画面G1边确认自己所购买的商品(购买品)的保管场所,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购买品的管理。
在这里,诸如通过针对商品图像G2的选择操作(例如触摸操作)选中指定的商品图像G2。这时,显示控制部713采用已选择的商品图像G2的商品所涉及的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扩展数据D30)、电子票据信息,生成表示与该商品有关的明细的商品明细画面。而且,显示控制部713使显示部73显示已生成的商品明细画面。
图20是表示商品明细画面的一例图。在这里,示出有关于购买品管理画面G11所示的商品A1的商品明细画面G3。如图20所示,商品明细画面G3除具有显示商品A1的商品图像G2的栏外,还具有显示商品名、一般名称、保管场所、保质期、价格、销售店、购买日期、商品代码(JAN)、分类名及分类代码的栏。在这里,商品名、价格、商品代码从商品A1的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取得。此外,一般名称、保质期、分类名及分类代码从商品A1的扩展数据D30取得。此外,保管场所从商品A1的保管场所信息取得。此外,销售店、购买日期从包含商品A1的个别商品销售数D20的电子票据信息取得。另外,在图20中,示出有基于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企业代码、店铺代码显示了销售店名(T超市)的例子。
这样,在本实施例中,当从购买品管理画面G1选择有指定商品时,将与该商品有关的详细信息作为商品明细画面进行显示。通过这样,便携终端7的用户由于能够容易确认与购买品有关的详细信息,所以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另外,商品明细画面G3不限定于图20的例子,也可以是其他画面构成、显示形式。例如,显示控制部713也可以是与购买品管理画面G1所显示的商品的商品图像G2关联弹出显示该商品的商品明细画面G3的形式。
此外,显示控制部713当在电子票据接收部712接收到的电子票据信息中存在有保管场所信息为空(null(空的))的商品(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时,抽出该商品作为未分配商品。而且,显示控制部713当基于已抽出的未分配商品生成未分配商品画面时,则使显示部73显示该未分配商品画面。
图21是表示未分配商品画面的一例图。如图21所示,未分配商品画面G4显示有保管场所信息为null(空的)的未分配商品、即保管场所未设置的商品有关的信息。在图21的例子中,示出有将未分配商品的商品名进行了一览显示的例子。在未分配商品画面G4中与未分配商品的各个商品对应设置有用于指示上述的商品明细画面G3的显示的明细显示按钮B1和用于指示自动分配的分配按钮B2。
显示控制部713当接受明细显示按钮B1的操作时,则使显示部73显示所对应的未分配商品的商品明细画面G3。在这里,虽然所显示的商品明细画面G3的内容与上述的图20的画面构成同样,但是保管场所的项目为空栏。另外,未分配商品画面G4的画面构成及显示形态并不限定于图21的例子。例如,也可以是显示控制部713以电子票据信息的单位一览显示该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未分配商品的形式。
另外,上述的购买品管理画面G1、未分配商品画面G4等的显示顺序及画面变迁尤其不限。例如,显示控制部713当在电子票据接收部712接收到的电子票据信息中存在有保管场所信息为null(空的)的商品时,一开始显示未分配商品画面。通过这样,由于能够催促用户确认新购买的商品、分配未分配商品,所以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此外,显示控制部713也可以根据对显示部73的滑动操作等,边切换多个购买品管理画面G11~G13(图17至图19)边显示。
购买品管理部714对应于本实施例中的确定部。购买品管理部714通过与显示控制部713进行协作,进行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各商品(购买品)的保管场所的管理所涉及的各种控制。
例如,购买品管理部714当在上述的未分配商品画面G4(参照图21)中接受分配按钮B2的操作时,则基于分配条件文件75c所设置的分配条件,进行用于确定未分配商品的保管场所的分配控制。具体地说,购买品管理部714当接受分配按钮B2的操作时,则基于未分配商品的扩展数据D30所包含的分类信息(分类名、分类代码、一般名称等),从分配条件文件75c检索符合的分配条件。而且,购买品管理部714基于检索结果,将未分配商品的分配处确定为已符合的分配条件的保管场所信息(自动分配)。在该自动分配中,购买品管理部714通过本地保持与未分配商品的个别商品销售数据D20关联确定的保管场所信息,而且,将已确定的保管场所信息的登记要求发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另外,在分配未分配商品后,该未分配商品作为设置有保管场所信息的通常商品来处理。
显示控制部713当通过购买品管理部714进行未分配商品的分配时,则将该商品的商品图像G2配置(追加)显示在与保管场所信息对应的购买品管理画面G1上。这时,显示控制部713突出显示新追加的商品的商品图像G2。
例如,在上述的图17的购买品管理画面G11中,商品A1~商品A4视为是被新追加的。这时,显示控制部713与这些商品A1~商品A4的商品图像G2对应,显示表示新追加的情况的符号图像G21。通过这样,便携终端7的用户能够容易地确认被新追加到购买品管理画面G1的商品。此外,便携终端7的用户通过将追加到购买品管理画面G1的商品保管到与该购买品管理画面G1对应的实际保管场所,从而能够容易保持购买品管理画面G1和实际的保管场所的关系。
另外,在购买品管理画面G1中的商品图像G2的突出显示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图17的例子。此外,在图17中,虽然将新追加的商品A1~商品A4的商品图像G2的显示位置视为购买品管理画面G11所示的货架的最上层,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视为最下层。此外,购买品管理画面G11所示的货架数视为可变的,可以根据商品(商品图像G2)的个数追加或删除。
此外,在购买品管理画面G11中的商品(商品图像G2)的配置位置、配置顺序尤其不限,既可以每次都配置,也可以保持前次显示时的配置位置、配置顺序。例如,也可以按照进行了分配的顺序或按照扩展数据D30所包含的消费期限的顺序进行配置。此外,也可以是便携终端7的用户通过操作部72可调换商品(商品图像G2)的配置位置、配置顺序的构成。
如上所述,购买品管理部714根据分配按钮B2的操作,将未分配商品画面G4所显示的未登记商品的各个商品基于分配条件进行自动分配。另外,自动分配的单位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对应每个未登记商品个别地进行分配的形态。这时,例如,也可以是在上述的商品明细画面G3内设置分配按钮B2的形态。此外,购买品管理部714当商品明细画面G3内的分配按钮B2被操作时,则根据与上述同样的方法进行该商品明细画面G3所涉及的商品的自动分配。
此外,购买品管理部714当针对购买品管理画面G11所显示的任一商品接受指示保管场所的变更的操作时,则向已指示的保管处进行保管场所的变更。例如,图16所示的购买品管理画面G11内的商品A1(商品图像G2)通过拖动操作等被移动到图17的购买品管理画面G12内。这时,购买品管理部114将商品A1的保管场所信息(冰箱)变更为表示购买品管理画面G12的保管场所信息(带冷藏设备的商品柜)。此外,购买品管理部714关于成为变更对象的商品A1,将指示了变更后的保管场所信息的登记要求发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
另外,由用户操作的保管场所信息的手动变更不限定于购买品管理画面G1上,也可以从未分配商品画面G4、商品明细画面G3进行。例如,在未分配商品画面G4所显示的未分配商品被拖动操作到任一购买品管理画面G1那样的情况下,购买品管理部714将该未分配商品的保管处设置为通过拖动操作指定的保管场所信息(手动分配)。此外,购买品管理部714当在商品明细画面G3中接受变更保管场所栏的操作时,则将该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变更为已变更的保管处。
图22是表示在便携终端7中的电子票据接受处理及购买品管理处理的次序的一例流程图。如图22所示,首先,会员对应部711通过访问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来输入会员代码及密码而执行认证处理(步骤S41)。通过这样,便携终端7和规定的购买顾客的会员代码被对应。
认证后,电子票据接收部712将与已输入的该会员代码对应在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电子票据管理区43a中存储管理的电子票据信息与保管场所信息一起进行接收(步骤S42)。另外,关于电子票据信息的接收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来进行接收。
接着,显示控制部713判定在通过步骤S42接收到的电子票据信息中是否存在有保管场所信息为空的商品、即未分配商品(步骤S43)。当存在有未分配商品时(步骤S43的是),显示控制部713显示未分配商品画面G4(步骤S44)。另外,当不存在有未分配商品时(步骤S43的否),显示控制部713过渡到步骤S52。
在这里,当通过分配按钮B2的操作指示有未分配商品的自动分配时(步骤S45的是),购买品管理部714在基于分配条件分配了保管场所信息后(步骤S46),过渡到步骤S49。另外,步骤S46中的分配既可以将未分配商品画面G4所显示的所有的未分配商品作为对象,也可以将任一未分配商品作为对象。
此外,当通过用户的拖动操作等指示有未分配商品的手动分配时(步骤S45的否→步骤S47的否),购买品管理部714在向用户所指示的保管处进行分配保管场所信息后(步骤S48),过渡到步骤S49。另外,当自动分配及手动分配均未指示时(步骤S45的否→步骤S47的否),过渡到步骤S50。
在步骤S49中,购买品管理部714关于通过步骤S46或步骤S48分配的未分配商品,将保管场所信息的登记要求发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步骤S49)。
接着,显示控制部713判定是否通过用户的操作指示有过渡到购买品管理画面G1(步骤S50)。当未指示有过渡到购买品管理画面G1时(步骤S50的否),显示控制部713判定是否进行了结束本处理的指示(步骤S51)。在这里,当未指示有结束时(步骤S51的否)。返回到步骤S45。此外,当从用户指示有结束时(步骤S51的是),显示控制部713通过关闭未分配商品画面G4结束本处理。另外,当在步骤S50中指示有过渡到购买品管理画面G1时,显示控制部713过渡到步骤S52。
在接着的步骤S52中,显示控制部713显示购买品管理画面G1(步骤S52)。另外,如图17至图19所示,当购买品管理画面G1存在有多个时,显示控制部713诸如显示预设的一购买品管理画面G1(例如,购买品管理画面G11)。此外,当指示有变迁到其他的购买品管理画面G1时,显示控制部713进行切换购买品管理画面G1。
接着,购买品管理部714判定是否通过用户操作对任意商品(商品图像G2)进行了保管处的变更指示(步骤S53)。当进行了保管处的变更指示时(步骤S53的是),购买品管理部714向已指示的保管处变更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步骤S54)。接着,购买品管理部714关于在步骤S54中变更了保管处的商品,将保管场所信息的登记要求发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步骤S55),过渡到步骤S56。另外,当在步骤S53中判定为未指示有保管处的变更时(步骤S53的否),直接过渡到步骤S56。
接着,显示控制部713判定是否通过用户的操作指示有过渡到未分配商品画面G4(步骤S56)。当未指示有过渡到未分配商品画面G4时(步骤S56的否),显示控制部713判定是否进行了结束本处理的指示(步骤S57)。在这里,当未指示有结束时(步骤S57的否),返回到步骤S53。此外,当来自用户指示了结束时(步骤S57的是),显示控制部713通过关闭购买品管理画面G1来结束本处理。另外,当在步骤S56中指示有过渡到购买品管理画面G1时,显示控制部713过渡到步骤S44。
这样,本实施例的便携终端7(电子票据接收部712)接收在至少包含识别交易对象的商品的识别信息的打印用的票据信息上追加有与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扩展数据(分类信息)的电子票据信息。此外,便携终端7(购买品管理部714)基于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分类信息和分配条件文件75c的分配条件确定商品的保管场所。而且,便携终端7(显示控制部713)将商品的保管场所(购买品管理画面G1)与和该商品有关的信息(商品图像G2等)一起显示在显示部73上。通过这样,便携终端7的用户由于能够自动进行已购买商品向保管场的分配,所以能够有效地进行购买品的管理。此外,通过将适于商品分类(分类信息)的保管处事先定义在分配条件文件75c中从而能够分配到适合于各商品的保管场所,所以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在本发明中,根据这样的便携终端7(信息处理装置),通过采用扩展票据信息,能够以保管场所的单位来分类购买品从而有效进行购买品的管理。
在本发明中,通过显示控制部或显示控制步骤的设置,通过配置商品图像G2并显示在显示部73上,便携终端7(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能够边观看保管场所的画面边确认自己所购买的商品的保管场所,因此能够有效进行购买品的管理。
在本发明中,通过保持部或保持步骤的设置,能够分配到适于各商品的保管场所,从而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此外,在本发明中,通过接受部或接受步骤的设置,对商品的保管场所能够容易地进行自动分配或手动分配,从而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在本发明中,通过显示控制部或显示控制步骤的设置,便携终端7(信息处理装置)的用户由于能够容易确认与购买品有关的详细信息,所以能够提高购买品的管理所涉及的便利性。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说明,但是该实施例是作为例子提出的,并不意图限定发明的范围。该实施例可以用其他的各种形式来实施,在不脱离发明要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省略、替换、变更、组合。该实施例及其变形均被包含在发明的范围或要旨中,而且,包含在权利要求的范围所记载的发明和其均等的范围内。
例如,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为POS终端1保持扩展数据文件17d的构成,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为店铺服务器2、电子票据服务器3等外部装置保持扩展数据文件17d,POS终端1向该扩展数据文件17d进行检索等的访问的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POS终端1的控制部11(数据形式转换部113)从票据信息转换到电子票据信息,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POS终端1的打印机13执行从票据信息向电子票据信息的转换处理。具体地说,打印机13所具备的控制打印的打印控制装置(未图示)能够具有作为输出控制部112、数据形式转换部113、扩展数据追加部114及电子票据输出部115的功能。这时,打印机13的打印控制装置当判定为在通过POS终端1的控制部11(票据信息生成部111)生成而输入的票据信息中未包含有会员代码时,打印输出该票据信息。另一方面,打印机13的打印控制装置当判定为通过POS终端1的控制部11(票据信息生成部111)生成而输入的票据信息中包含有会员代码时,从票据信息转换成电子票据信息,而且在该电子票据信息中追加(附加)扩展数据。而且,打印机13的打印控制装置将已生成的电子票据信息通过POS终端1的通信I/F16发送给电子票据服务器3。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POS终端1的控制部11(扩展数据追加部114)在电子票据信息中追加扩展数据,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电子票据服务器3或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执行追加扩展数据的处理。具体地说,在POS终端1中不进行追加扩展数据,电子票据输出部115将通过数据形式转换部113生成的电子票据信息发送给电子票据服务器3。另一方面,电子票据服务器3或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控制部具有作为扩展数据追加部114的功能,执行向接收到的电子票据信息追加扩展数据的处理。另外,这时,也可以是在通过POS终端1的扩展数据追加部114进行了追加扩展数据后,通过电子票据服务器3或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扩展数据追加部114追加与该扩展数据不同的其他扩展数据的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进行电子票据信息的存储和管理,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电子票据服务器3对从POS终端1发送的电子票据信息进行存储管理的构成。具体地说,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控制部31能够具有作为电子票据管理部412、电子票据发送部413的功能。这时,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控制部31当从POS终端1接收电子票据信息时,则将扩展数据部分转换成非构造化形式后,存储在存储部33中来进行管理。此外,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控制部31当在预设的发送定时读出存储部33所存储的电子票据信息时,则将扩展数据部分转换成构造化形式并发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另外,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控制部31也可以是以扩展数据部分为非构造化形式的状态将电子票据信息发送给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构成。这时,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控制部41(电子票据管理部412)只要将从电子票据服务器3发送的电子票据信息直接存储在电子票据管理区43a中就可以。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便携终端7生成购买品管理画面G1、未分配商品画面G4等的GUI并进行显示的构成,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在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侧生成GUI并使便携终端7进行显示的构成。具体地说,电子票据管服务器4的控制部41能够具有作为显示控制部713、购买品管理部714的功能。这时,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控制部41当与便携终端7的认证处理完成时,则根据与所输入的会员代码对应的电子票据信息及保管场所信息生成购买品管理画面G1等的GUI。而且,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控制部41通过将已生成的GUI采用Web(网页)技术等提供(发送)给便携终端7,使该便携终端7的显示部73显示GUI。此外,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控制部41根据对提供给便携终端4的GUI的操作而执行保管场所信息的自动分配或手动分配。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将保管场所信息以与电子票据信息独立的状态进行保持的构成,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与电子票据信息一体化的状态下进行保持。这时,例如,也可以存储保管场所信息,作为电子票据信息所包含的各商品的扩展数据D30的一要素。这时,保管场所信息的要素既可以在POS终端1的阶段包含在扩展数据D30中,又可以在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的阶段追加在扩展数据D30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将分配条件文件75c的设置内容视为了固定值,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是动态地进行更新(变更)的构成。这时,例如,购买品管理部714根据用户手动所进行的分配、变更的履历,导出商品的分类(分类信息)和保管场所之间的相关关系。而且,购买品管理部714基于其导出结果,更新分配条件文件75c的设置(保管场所信息)。通过这样,由于能够反映与各用户的保管状况对应的设置值,所以能够提高用户的便利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采用购买品管理画面G1来表示商品和保管场所信息的关系,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将商品的识别信息和该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进行对应以文本数据方式进行显示的形态。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采用码扫描仪15取得会员代码等的形态,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采用其他手段(方法)取得会员代码等。例如,也可以是通过POS终端1及便携终端7具有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近场通信)或Bluetooth(蓝牙)(注册商标)等近距离无线通信部,从而可通过近距离无线通信发送接收会员代码等的构成。这时,便携终端7将会员代码等保持在存储部75或未图示的IC标签等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从便携终端7取得会员代码等的形态,但是不限定于此,也可以从IC卡或磁卡等可保持会员代码的介质取得。另外,当采用IC卡时,POS终端1具有IC卡读写器等读取/写入部。此外,当采用磁卡时,POS终端1具有磁卡的读/写器等。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POS终端1的各个终端分别将电子票据信息发送给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构成,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店铺服务器2收集通过店铺P1内的POS终端1生成的电子票据信息,并发送给电子票据服务器3的构成。此外,也可以是从POS终端1向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直接发送电子票据信息的构成。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是便携终端7通过电子票据管理服务器4接收电子票据信息的形态,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是便携终端7从POS终端1直接接收电子票据信息的形态。这时,POS终端1向通过店铺内网络N1或未图示的近距离无线通信部连接的便携终端7输出已生成的电子票据信息。此外,这时,也可以在POS终端1中进行认证处理。
此外,在上述实施例的各装置中执行的程序虽然预先安装在各装置所具备的存储介质(ROM或存储部)中而提供,但是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用可安装的形式或者可执行的形式的文件记录在CD-ROM、软磁盘(FD)、CD-R、DVD(Digital Versatile Disk:数字多功能光盘)等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中而提供。而且,存储介质不限定于与计算机或者嵌入系统独立的介质。例如,也包含有下载通过LAN、互联网等传递的程序而存储或者临时存储的存储介质。
此外,也可以将在上述实施例的各装置中执行的程序经由互联网等的网络提供或配置。

Claims (10)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接收部,接收在至少包含识别交易对象的商品的识别信息的打印用的票据信息中追加有表示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分类的分类信息的扩展票据信息;
确定部,基于所述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分类信息,确定表示与该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保管场所的保管场所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部,将所述确定部所确定的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与和该商品有关的信息一起显示在显示部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在表示与所述保管场所信息对应的保管场所的画面上配置表示所述商品的商品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保持部,对应每个所述扩展票据信息将该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商品的识别信息和该商品的保管场所进行关联保持,
其中,所述确定部将已确定的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与该确定所涉及的所述扩展票据信息及所述商品的识别信息关联保持在所述保持部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接受部,接受所述保管场所信息的确定指示,
其中,所述确定部当所述接受部接受到所述确定指示时,确定所述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部从所述扩展票据信息中抽出未关联有所述保管场所信息的商品的识别信息,将与该商品有关的信息与用于所述接受部接受所述确定指示的操作符一起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6.一种基于信息处理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步骤,接收在至少包含识别交易对象的商品的识别信息的打印用的票据信息中追加有表示与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分类的分类信息的扩展票据信息;
确定步骤,基于所述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分类信息,确定表示与该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识别信息对应的商品的保管场所的保管场所信息;以及
显示控制步骤,将所述确定步骤所确定的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与和该商品有关的信息一起显示在显示部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步骤在表示与所述保管场所信息对应的保管场所的画面上配置表示所述商品的商品图像并显示在显示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保持步骤,对应每个所述扩展票据信息将该扩展票据信息所包含的所述商品的识别信息和该商品的保管场所进行关联保持,
其中,所述确定步骤将已确定的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与该确定所涉及的所述扩展票据信息及所述商品的识别信息关联保持在所述保持部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接受步骤,接受所述保管场所信息的确定指示,
其中,所述确定步骤当所述接受部接受到所述确定指示时,确定所述商品的保管场所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方法,其中,
所述显示控制步骤从所述扩展票据信息中抽出未关联有所述保管场所信息的商品的识别信息,将与该商品有关的信息与用于所述接受部接受所述确定指示的操作符一起显示在所述显示部上。
CN201610203538.1A 2016-04-01 2016-04-01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58689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3538.1A CN105868969A (zh) 2016-04-01 2016-04-01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03538.1A CN105868969A (zh) 2016-04-01 2016-04-01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8969A true CN105868969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03538.1A Pending CN105868969A (zh) 2016-04-01 2016-04-01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896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4892A (zh) * 2017-11-07 2018-02-16 宁波爱信诺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商品编码分类方法以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036A (zh) * 2004-09-07 2006-03-22 韩国超级票据株式会社 电子票据和电子支票管理、转换、买卖中介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09860A (zh) * 2012-01-20 2012-07-25 彭立发 一种适用于电子商务的商品与信息分类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03612828A (zh) * 2013-11-19 2014-03-0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鲜活食品配送终端保鲜装置
CN105279864A (zh) * 2014-05-29 2016-01-27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50036A (zh) * 2004-09-07 2006-03-22 韩国超级票据株式会社 电子票据和电子支票管理、转换、买卖中介的系统和方法
CN102609860A (zh) * 2012-01-20 2012-07-25 彭立发 一种适用于电子商务的商品与信息分类推荐方法及系统
CN103612828A (zh) * 2013-11-19 2014-03-05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鲜活食品配送终端保鲜装置
CN105279864A (zh) * 2014-05-29 2016-01-27 东芝泰格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704892A (zh) * 2017-11-07 2018-02-16 宁波爱信诺航天信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商品编码分类方法以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739941B2 (ja) 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レシート情報処理方法
JP5744953B2 (ja) 取引データ処理装置、取引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4715391B (zh) 商品销售数据处理装置及控制方法
JP5736478B2 (ja) 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電子レシートシステム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89035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654630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738938B2 (ja) 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レシートシステム
JP6374567B2 (ja) 電子レシート管理サーバ、電子レシートの送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5745562B2 (ja) 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5232775A (ja) 電子レシート管理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5303386A (zh) 服务器及销售数据处理装置
JP5792768B2 (ja) 電子レシート管理サーバ、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93600A (ja) 販売データ登録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397782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868969A (zh) 信息处理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5814429B1 (ja) サーバ、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レシート送信方法
JP5814432B1 (ja) サーバ、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レシート送信方法
JP6395888B2 (ja) 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409097B2 (ja) 電子レシートシステム
JP6366644B2 (ja) サーバ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166820B2 (ja) サーバ装置、取引データ処理システム及びプログラム
JP5933074B2 (ja) 取引データ処理装置、取引データ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010656B2 (ja) システム
JP2018156694A (ja) 商品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電子レシートデータ出力方法
JP2018045722A (ja) 販売データ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