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7679A -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 Google Patents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7679A
CN105867679A CN201610170984.7A CN201610170984A CN105867679A CN 105867679 A CN105867679 A CN 105867679A CN 201610170984 A CN201610170984 A CN 201610170984A CN 105867679 A CN105867679 A CN 1058676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control
duration
classification
fun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098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礼良
李家侃
彭日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long Computer Telecommunication Scientific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7098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7679A/zh
Priority to PCT/CN2016/080618 priority patent/WO2017161637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76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76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触控控制方法、一种触控控制装置和一种终端,其中,触控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触控命令;获取所述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根据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和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相关联的功能。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控控制方法、一种触控控制装置和一种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终端可以实现根据触控压力的大小执行不同的功能的方案,比如,在终端中设置一个存在“多个压力门限”的按钮,该按钮最上层为触控层,可根据手指状态或手势来产生输入信号。当终端感应到不同等级的压力输入时,会激发不同的功能。
但是,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屏幕表面下方需要安装至少3个压力传感器,并需要在终端的边角等区域集成压敏元件,使传感器能提供输入信息,硬件成本极高。
因此需要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触控操作的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正是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方案,可以降低触控操作的成本。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触控控制方法,包括:接收触控命令;获取所述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根据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和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作为功能执行的条件,可以理解为,触控时长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多种类别,触控面积可以按照接触面积大小分为多个类别,而在任一类别的触控时长下,对应每个触控面积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的类型,确定需要执行的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接收触控命令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关联设置命令,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控时长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多种类别,触控面积可以按照接触面积大小分为多个类别,而在任一类别的触控时长下,对应每个触控面积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或者说,在任一类别的触控面积下,对应每个触控时长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相关联的功能、触控面积类型和触控时长类别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修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时间设置命令,按照时间长短设置多个触控时长类别;根据接收到的面积设置命令,按照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的大小设置多个触控面积类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控时长的类别和触控面积的类型均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触控时长的类别为小于0.5s和大于或等于0.5s两类,设置触控面积的类型为s1和s2两种,其中,小于0.5s和s1对应单击选择操作,小于0.5s和s2对应单击开启下级菜单操作,大于或等于0.5s和s1对应移动目标对象操作,大于或等于0.5s和s2对应删除操作。当然,也可以默认触控时长小于0.5s时,无论触控面积为多少或属于哪种类型,都对应单击选择操作。
另外,这些设置虽然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进行修改,但也可以由终端出厂时在系统中自带,还可以由终端对用户的操作习惯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自动进行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的分类,即自动生成适应的控制规则,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和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相关联的功能,具体包括:判断所述触控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短时间类,并确定所述触控命令为单击命令,执行所述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长时间类,并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对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触控时长的类别分为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以及大于预定时长阈值两类,即短时间类和长时间类,其中,在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的类型下,每个类型的触控面积对应的均是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而在大于预定时长阈值下,不同的触控面积的类别对应有不同的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执行相关联的功能包括:打开当前触控目标的下级菜单,或直接执行对应的应用功能;其中,在所述下级菜单中接收到第二触控命令时,继续根据所述第二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相关联的功能不仅限于应用功能,也可以是开启下级菜单,而在开启下级菜单后,用户可以继续在下级菜单中进行触控操作,系统可继续通过对该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方式确定该触控操作对应的功能。其中,可以设置下级菜单中进行触控时的每个类别的触控时长,均大于原始菜单中的对应的上级类别的触控时长。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触控控制装置,包括:命令接收单元,接收触控命令;触控属性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执行单元,根据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和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作为功能执行的条件,可以理解为,触控时长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多种类别,触控面积可以按照接触面积大小分为多个类别,而在任一类别的触控时长下,对应每个触控面积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的类型,确定需要执行的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关联设置单元,在所述命令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触控命令之前,根据接收到的关联设置命令,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控时长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多种类别,触控面积可以按照接触面积大小分为多个类别,而在任一类别的触控时长下,对应每个触控面积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或者说,在任一类别的触控面积下,对应每个触控时长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相关联的功能、触控面积类型和触控时长类别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修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类别设置单元,在所述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之前,根据接收到的时间设置命令,按照时间长短设置多个触控时长类别,以及根据接收到的面积设置命令,按照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的大小设置多个触控面积类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控时长的类别和触控面积的类型均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触控时长的类别为小于0.5s和大于或等于0.5s两类,设置触控面积的类型为s1和s2两种,其中,小于0.5s和s1对应单击选择操作,小于0.5s和s2对应单击开启下级菜单操作,大于或等于0.5s和s1对应移动目标对象操作,大于或等于0.5s和s2对应删除操作。当然,也可以默认触控时长小于0.5s时,无论触控面积为多少或属于哪种类型,都对应单击选择操作。
另外,这些设置虽然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进行修改,但也可以由终端出厂时在系统中自带,还可以由终端对用户的操作习惯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自动进行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的分类,即自动生成适应的控制规则,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执行单元包括: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触控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类别确定单元,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触控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时长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短时间类,并确定所述触控命令为单击命令,执行所述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触控时长大于所述预定时长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长时间类,并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对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触控时长的类别分为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以及大于预定时长阈值两类,即短时间类和长时间类,其中,在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的类型下,每个类型的触控面积对应的均是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而在大于预定时长阈值下,不同的触控面积的类别对应有不同的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打开当前触控目标的下级菜单,或直接执行对应的应用功能,其中,在所述下级菜单中接收到第二触控命令时,继续根据所述第二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相关联的功能不仅限于应用功能,也可以是开启下级菜单,而在开启下级菜单后,用户可以继续在下级菜单中进行触控操作,系统可继续通过对该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方式确定该触控操作对应的功能。其中,可以设置下级菜单中进行触控时的每个类别的触控时长,均大于原始菜单中的对应的上级类别的触控时长。
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出了一种终端,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控制装置,因此,该终端具有和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控制装置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控制装置的框图;
图5示出了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终端显示屏上的坐标点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不同触控面积的示意图;
图7A和图7B示出了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每个触控面积等级对应的功能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进行触控控制的流程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进行逐级压力触控控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102,接收触控命令;
步骤104,获取所述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
步骤106,根据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和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作为功能执行的条件,可以理解为,触控时长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多种类别,触控面积可以按照接触面积大小分为多个类别,而在任一类别的触控时长下,对应每个触控面积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的类型,确定需要执行的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步骤102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关联设置命令,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控时长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多种类别,触控面积可以按照接触面积大小分为多个类别,而在任一类别的触控时长下,对应每个触控面积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或者说,在任一类别的触控面积下,对应每个触控时长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相关联的功能、触控面积类型和触控时长类别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修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在所述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之前,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时间设置命令,按照时间长短设置多个触控时长类别;根据接收到的面积设置命令,按照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的大小设置多个触控面积类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控时长的类别和触控面积的类型均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触控时长的类别为小于0.5s和大于或等于0.5s两类,设置触控面积的类型为s1和s2两种,其中,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分别小于0.5s和s1对应单击选择操作,小于0.5s和s2对应单击开启下级菜单操作,大于或等于0.5s和s1对应移动目标对象操作,大于或等于0.5s和s2对应删除操作。当然,也可以默认触控时长小于0.5s时,无论触控面积为多少或属于哪种类型,都对应单击选择操作。
另外,这些设置虽然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进行修改,但也可以由终端出厂时在系统中自带,还可以由终端对用户的操作习惯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自动进行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的分类,即自动生成适应的控制规则,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06具体包括:判断所述触控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短时间类,并确定所述触控命令为单击命令,执行所述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长时间类,并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对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触控时长的类别分为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以及大于预定时长阈值两类,即短时间类和长时间类,其中,在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的类型下,每个类型的触控面积对应的均是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而在大于预定时长阈值下,不同的触控面积的类别对应有不同的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步骤106包括:打开当前触控目标的下级菜单,或直接执行对应的应用功能;其中,在所述下级菜单中接收到第二触控命令时,继续根据所述第二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相关联的功能不仅限于应用功能,也可以是开启下级菜单,而在开启下级菜单后,用户可以继续在下级菜单中进行触控操作,系统可继续通过对该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方式确定该触控操作对应的功能。其中,可以设置下级菜单中进行触控时的每个类别的触控时长,均大于原始菜单中的对应的上级类别的触控时长。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控制装置200,包括:命令接收单元202、触控属性获取单元204和执行单元206。
其中,命令接收单元202用于接收触控命令;触控属性获取单元204用于获取所述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执行单元206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和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作为功能执行的条件,可以理解为,触控时长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多种类别,触控面积可以按照接触面积大小分为多个类别,而在任一类别的触控时长下,对应每个触控面积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因此,可以根据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的类型,确定需要执行的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关联设置单元208,用于在所述命令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触控命令之前,根据接收到的关联设置命令,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控时长按照时间长短可以分为多种类别,触控面积可以按照接触面积大小分为多个类别,而在任一类别的触控时长下,对应每个触控面积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或者说,在任一类别的触控面积下,对应每个触控时长的类别,都具有相关联的功能,相关联的功能、触控面积类型和触控时长类别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和修改。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还包括:类别设置单元210,用于在所述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之前,根据接收到的时间设置命令,按照时间长短设置多个触控时长类别,以及根据接收到的面积设置命令,按照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的大小设置多个触控面积类型。
在该技术方案中,触控时长的类别和触控面积的类型均可以由用户进行设置。比如,可以设置触控时长的类别为小于0.5s和大于或等于0.5s两类,设置触控面积的类型为s1和s2两种,其中,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分别小于0.5s和s1对应单击选择操作,小于0.5s和s2对应单击开启下级菜单操作,大于或等于0.5s和s1对应移动目标对象操作,大于或等于0.5s和s2对应删除操作。当然,也可以默认触控时长小于0.5s时,无论触控面积为多少或属于哪种类型,都对应单击选择操作。
另外,这些设置虽然可以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实时进行修改,但也可以由终端出厂时在系统中自带,还可以由终端对用户的操作习惯进行统计,并根据统计结果,自动进行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的分类,即自动生成适应的控制规则,以最大限度地适应用户的实际操作需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执行单元206包括:判断单元2062,用于判断所述触控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类别确定单元2064,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触控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时长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短时间类,并确定所述触控命令为单击命令,执行所述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触控时长大于所述预定时长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长时间类,并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对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以将触控时长的类别分为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以及大于预定时长阈值两类,即短时间类和长时间类,其中,在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的类型下,每个类型的触控面积对应的均是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而在大于预定时长阈值下,不同的触控面积的类别对应有不同的功能。通过该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执行单元206具体用于:打开当前触控目标的下级菜单,或直接执行对应的应用功能,其中,在所述下级菜单中接收到第二触控命令时,继续根据所述第二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在该技术方案中,相关联的功能不仅限于应用功能,也可以是开启下级菜单,而在开启下级菜单后,用户可以继续在下级菜单中进行触控操作,系统可继续通过对该触控操作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方式确定该触控操作对应的功能。其中,可以设置下级菜单中进行触控时的每个类别的触控时长,均大于原始菜单中的对应的上级类别的触控时长。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如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终端300,包括图2示出的触控控制装置200,因此,该终端300具有和图2示出的触控控制装置200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控制装置的框图。
如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触控控制装置400,包括:压力面积识别模块402、映射压控等级模块404和压控效果处理模块406。
其中,压力面积识别模块402可以由手机显示屏和触摸面积上报部分组成,手机显示屏起到显示作用,而触摸面积上报部分在手指触摸屏幕时可以准确上报触摸位置。
如图5所示,在触摸屏上有整齐的横列坐标,即每条纵线和每条横线的交叉点为一个坐标点,在手指触摸屏幕时,坐标点会产生中断,上报中断的坐标点,终端即可解析出中断的坐标点占据的触控面积。
映射压控等级模块404可以根据触控面积的不同确定对应的触控等级,针对不同的用户,可以通过系统的自我学习来设定不同触控等级识别的临界值。
如图6所示,当触摸面积上报部分上报坐标数S的范围为1<S≤S1时,可以确定为小面积触摸M1;当触摸面积上报部分上报坐标数S的范围为S1<S≤S2时,可以确定为中等面积触摸M2;当触摸面积上报部分上报坐标数S的范围为S>2时,则可以确定为大面积触摸M3。
其中,可以在多个触摸点中选择中心点,作为处理的中心位置,上报的坐标点越多,则触控面积越大。
另外,触控控制装置400还包括触控时长检测单元408(在图中未示出),不同的触控时长下,每种类型的触控面积都可以具有对应的关联功能。
比如,以1s为预设触控时长阈值,当触控时长t≤1s时,确定触控时长的类型为短,当触控时长t>1s时,确定触控时长的类型为长,其中,预设触控时长阈值可以根据不同用户的使用习惯动态调整。当触控时长的类型为短的时候,可以忽略触控面积因素,认为是单击效果,当触控时长为的类型为长时,则可以通过触控面积的大小来映射触控效果的等级。
如下表1所示,可以把触控面积分为小中大三个等级,把触控时长分为短和长两个等级,由此来得到对应的功能。
表1
当触控时长的类型为长时,对应的触控面积类型分别为等级一、等级二、等级三,如图7A所示,等级一、等级二、等级三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功能,如图7B所示,等级一、等级二、等级三也可以分别对应不同映射层次的菜单。
图8示出了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的进行触控控制的流程图。
如图8所示,并结合图4示出的实施例,以及图6中对于触控面积类别的设置,进行触控控制的流程包括:
步骤802,接收触控命令。
步骤804,判断触控时长t是否大于t0,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806,否则,进入步骤808。
步骤806,判断触控面积是否属于小面积触摸M1,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810,否则,进入步骤814。
步骤808,执行单击功能。由于触控时长小于t0,认定触控时长为短触控,即确定该触控命令为单击命令。
步骤810,确定触控命令对应等级一。
步骤812,执行等级一对应的功能。
步骤814,判断触控面积是否属于小面积触摸M2,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816,否则,进入步骤820。
步骤816,确定触控命令对应等级二。
步骤818,执行等级二对应的功能。
步骤820,判断触控面积是否属于小面积触摸M3,当判断结果为是时,进入步骤822,否则,结束进程。
步骤822,确定触控命令对应等级三。
步骤824,执行等级三对应的功能。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进行逐级压力触控控制的示意图。
不同的触控面积等级可以分别对应不同映射层次的菜单,如图9所示,手指按到A区域时,如果根据该操作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识别为等级一,则在A的区域出现A1、A2菜单选项。
进一步地,需要选择A2的时候,只需要手指滑动到A2,并通过增大触控面积和触控时长来映射到等级二,就会在A2的周围出现等级二对应的菜单A21、A22、A23。
同样,如果需要选择A23,则可以继续滑动到A23处,并通过增大触控面积和触控时长来映射到等级三,此时会在A23的周围出现A231、A232、A233菜单选项。其中,如果需要选择A231,只需要移动到A231处,并松开手指即可,通过该技术方案,在节省硬件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用户体验。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取代原有的通过压力大小控制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方案,降低了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相结合的方式确定所需要执行的功能,增加了触控操作的便利性和准确性,提升了用户体验。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触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触控命令;
获取所述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
根据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和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触控命令之前,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关联设置命令,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之前,还包括:
根据接收到的时间设置命令,按照时间长短设置多个触控时长类别;
根据接收到的面积设置命令,按照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的大小设置多个触控面积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和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相关联的功能,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触控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
当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短时间类,并确定所述触控命令为单击命令,执行所述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
当所述判断结果为否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长时间类,并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对应的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相关联的功能包括:
打开当前触控目标的下级菜单,或直接执行对应的应用功能;
其中,在所述下级菜单中接收到第二触控命令时,继续根据所述第二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6.一种触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命令接收单元,用于接收触控命令;
触控属性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
执行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和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关联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命令接收单元接收所述触控命令之前,根据接收到的关联设置命令,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类别设置单元,用于在所述为任一触控时长类别和任一触控面积类型设置所述相关联的功能之前,根据接收到的时间设置命令,按照时间长短设置多个触控时长类别,以及根据接收到的面积设置命令,按照与触控屏的接触面积的大小设置多个触控面积类型。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触控时长是否小于或等于预定时长阈值;
类别确定单元,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触控时长小于或等于所述预定时长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短时间类,并确定所述触控命令为单击命令,执行所述单击命令对应的功能,还用于当所述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触控时长大于所述预定时长阈值时,确定所述触控时长的类别为长时间类,并根据所述触控面积的类别执行对应的功能。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单元具体用于:
打开当前触控目标的下级菜单,或直接执行对应的应用功能,其中,在所述下级菜单中接收到第二触控命令时,继续根据所述第二触控命令的触控时长和触控面积执行相关联的功能。
1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控制装置。
CN201610170984.7A 2016-03-23 2016-03-23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Pending CN1058676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0984.7A CN105867679A (zh) 2016-03-23 2016-03-23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PCT/CN2016/080618 WO2017161637A1 (zh) 2016-03-23 2016-04-29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0984.7A CN105867679A (zh) 2016-03-23 2016-03-23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7679A true CN105867679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254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0984.7A Pending CN105867679A (zh) 2016-03-23 2016-03-23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7679A (zh)
WO (1) WO2017161637A1 (zh)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7142A (zh) * 2017-11-28 2018-05-01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终端
CN108108117A (zh) * 2018-01-23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595078A (zh) * 2018-05-07 2018-09-28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操作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44299A (zh) * 2017-06-27 2019-04-1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音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9992194A (zh) * 2019-04-09 2019-07-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平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86402A (zh) * 2020-11-03 2021-01-29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触控开关控制的方法及交互式电子白板
CN113147536A (zh) * 2021-05-13 2021-07-23 宁波宝贝第一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座椅调节系统、儿童安全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78313A (zh) * 2021-08-18 2021-12-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手势触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245411A1 (zh) * 2022-06-21 2023-12-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响应方法、装置、交互平板和存储介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56391A (zh) * 2017-10-10 2019-04-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操作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TWI766550B (zh) * 2021-01-20 2022-06-01 速博思股份有限公司 觸控控制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818A (zh) * 2011-12-17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屏幕解锁方法
KR20140101324A (ko) * 2014-07-28 2014-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의 기능 제어 방법
CN103995838A (zh) * 2014-04-29 2014-08-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记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5116996A (zh) * 2015-07-28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5353933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北京海杭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6818A (zh) * 2011-12-17 2012-07-1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具有触摸屏的电子设备及其屏幕解锁方法
CN103995838A (zh) * 2014-04-29 2014-08-20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数据记录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KR20140101324A (ko) * 2014-07-28 2014-08-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터치 스크린을 갖는 휴대 단말기 및 그의 기능 제어 방법
CN105116996A (zh) * 2015-07-28 2015-12-0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手表的控制方法及智能手表
CN105353933A (zh) * 2015-12-02 2016-02-24 北京海杭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电容式触摸屏控制方法

Cited B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44299A (zh) * 2017-06-27 2019-04-16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触控音箱及其控制方法
CN107977142A (zh) * 2017-11-28 2018-05-01 浪潮金融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屏幕触摸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终端
CN108108117A (zh) * 2018-01-23 2018-06-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截屏方法、装置及终端
WO2019144794A1 (zh) * 2018-01-23 2019-08-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截屏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8595078A (zh) * 2018-05-07 2018-09-28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操作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92194A (zh) * 2019-04-09 2019-07-09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交互平板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2286402A (zh) * 2020-11-03 2021-01-29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触控开关控制的方法及交互式电子白板
CN112286402B (zh) * 2020-11-03 2024-01-30 安徽鸿程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触控开关控制的方法及交互式电子白板
CN113147536A (zh) * 2021-05-13 2021-07-23 宁波宝贝第一母婴用品有限公司 座椅调节系统、儿童安全座椅及其控制方法
CN113778313A (zh) * 2021-08-18 2021-12-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手势触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23245411A1 (zh) * 2022-06-21 2023-12-28 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响应方法、装置、交互平板和存储介质
US11868566B1 (en) 2022-06-21 2024-01-09 Guangzhou Shiyuan Electronic Technology Company Limited Touch response method, device, interactive white board, and storage mediu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7161637A1 (zh) 2017-09-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7679A (zh)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US10917515B2 (en) Method for switching applications in split screen mode, computer device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US10480809B2 (en) Customized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ir conditioner operation mode
US20180364865A1 (en) Touch control method, user equipment, input processing method, mobile terminal and intelligent terminal
US20200371685A1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9535576B2 (en) Touchscreen apparatus user interface processing method and touchscreen apparatus
CA2655370C (en) Configurable icon sizing and placement for wireless and other devices
CN104345944B (zh) 自适应调整触摸输入面板布局的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25663B (zh) 移动终端及其截屏方法
CN103558979B (zh) 操作界面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3324392A (zh) 根据手持位置调整图形控件的方法及触摸式移动终端
CN109643203A (zh) 一种双屏终端点亮屏幕的方法及终端
CN103106031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操作方法及装置
CN107250969A (zh) 屏幕开启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170354A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
CN102541352A (zh) 一种使手机适应用户触控习惯的方法
CN103809853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562261A (zh) 显示设备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22105447A1 (zh) IoT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279848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8037889A (zh)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45333A (zh) 一种调节移动终端界面字体大小的方法及系统
CN109683739B (zh) 调整操作界面的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4536683A (zh) 显示终端及其屏幕的显示方法
CN106445288A (zh) 一种分屏显示方法及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