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37889A -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37889A
CN108037889A CN201711305663.4A CN201711305663A CN108037889A CN 108037889 A CN108037889 A CN 108037889A CN 201711305663 A CN201711305663 A CN 201711305663A CN 108037889 A CN108037889 A CN 1080378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irtual key
terminal
touch
screen
touch ope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0566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MAXON COMMUNICATION CO Ltd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MAXON COMMUNICATION CO Ltd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MAXON COMMUNICATION CO Ltd, Shenzhen Tinno 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Tinno Wireles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MAXON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30566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37889A/zh
Publication of CN108037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3788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G06F3/04886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by partitioning the display area of the touch-screen or the surface of the digitising tablet into independently controllable areas, e.g. virtual keyboards or men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排传感器,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包括: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发明不仅实现了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虚拟按键的正常使用,并且提高了虚拟按键位置调整的灵活性。

Description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终端实现的功能日益丰富,为了能更好的给用户提供视觉效果,其屏幕也不断的增大。
目前,对于大屏幕手机,单手操作时离手指较远的区域无法触摸到,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尤其是触控屏下方的几个虚拟按键,是需要经常使用到的功能键,需要用户双手操作才能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大屏幕终端,容易导致虚拟按键无法正常使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排传感器,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包括:
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
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
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可选地,所述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的步骤包括:
比较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在左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右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右手握姿;
在右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左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左手握姿。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根据计算的所述比例以及所述终止边界,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待调整区域;
将虚拟按键从原本位置调整到所述待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根据各个触控点坐标对应的触控时间顺序,确定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
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可选地,所述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识别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将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进行比较;
若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
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新调整区域;
将虚拟按键从当前位置调整到所述新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可选地,所述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终端亮屏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
可选地,所述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接收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指令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出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先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然后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再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最终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不仅实现了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虚拟按键的正常使用,并且虚拟按键的显示位置是根据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以及左右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进行调整,提高了虚拟按键位置调整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步骤S2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4为图2中步骤S4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5为左手握姿时调整虚拟按键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6为右手握姿时调整虚拟按键的位置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图7中步骤S5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图9为图7中步骤S70的细化流程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的解决方案主要是: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先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然后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再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最终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使得虚拟按键的显示位置是根据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以及左右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进行调整,旨在解决现有的大屏幕终端,容易导致虚拟按键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如图1所示,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终端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终端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具有显示界面的可移动式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终端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例如用于连接有线键盘、有线鼠标等)和/或无线接口(例如用于连接无线键盘、无线鼠标)。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用于连接有线网络)、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蓝牙接口、红外线接口、探针接口、3G/4G/5G联网通信接口等,用于连接无线网络)。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可选地,终端还可以包括摄像头、RF(Radio Frequency,射频)电路,传感器、音频电路、WiFi模块等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其中,操作系统是管理和控制终端与软件资源的程序,支持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及其他程序或软件的运行;网络通信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网络接口1002;用户接口模块用于管理和控制用户接口1003。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服务器或外接设备,与服务器或外接设备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终端界面;所述终端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
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
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实现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的步骤:
比较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在左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右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右手握姿;
在右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左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左手握姿。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实现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
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根据计算的所述比例以及所述终止边界,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待调整区域;
将虚拟按键从原本位置调整到所述待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终端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根据各个触控点坐标对应的触控时间顺序,确定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
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实现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的步骤:
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识别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将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进行比较;
若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终端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实现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
确定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
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新调整区域;
将虚拟按键从当前位置调整到所述新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步骤之前,所述终端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终端亮屏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步骤之前,所述终端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
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接收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指令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终端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以实现以下步骤: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先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然后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再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最终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不仅实现了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虚拟按键的正常使用,并且虚拟按键的显示位置是根据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以及左右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进行调整,提高了虚拟按键位置调整的灵活性。
基于上述终端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各个实施例。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可选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可选为图1所述的终端,所述终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排传感器,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包括:
步骤S10,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步骤S20,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
步骤S30,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
步骤S40,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排传感器,两侧传感器的位置相对,并且两侧的传感器个数保持一致,具体每侧设置多少个传感器不做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所述传感器为距离传感器,其中,距离传感器是指通过发射特别短的光脉冲,并测量此光脉冲从发射到被物体反射回来的时间,通过测时间间隔来计算与物体之间的距离,具体地,距离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的不同可分为光学距离传感器、红外距离传感器和超声波距离传感器。
以下详细介绍本方案中实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的具体步骤:
步骤S10,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在本实施例中,在终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排传感器的情况下,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所述步骤S10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A,在终端亮屏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或者
步骤B,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接收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指令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其中,所述位置调整指令的接收方式可选为:终端的系统主界面或应用界面中显示悬浮按键,在所述悬浮按键所在位置接收到触控操作时,确定接收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指令。
在本实施例中,在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触摸操作之前,可通过上述任一个步骤启动传感器,以便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其中,步骤A中,可在终端亮屏的情况下,直接启动传感器以便后续直接根据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无须使用时再启动,提高了虚拟按键位置调整的便捷性和效率;步骤B中,可在接收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指令时才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防止终端一亮屏就启动传感器运行,防止电量的耗费。本实施例中,具体采用何种方式不做限定,可根据实际需要采用上述任一种方式启动传感器。
以上所列举出的两种启动传感器的方式仅仅为示例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根据其具体需求所提出的其它各种启动传感器的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在此不进行一一穷举。
在启动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之后,即可通过两侧的传感器实时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在通过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先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即,确定两侧的传感器有哪些被手指遮挡,用户手指触摸的传感器即被遮挡,通过统计左右两侧被手指遮挡的传感器个数,即可得到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步骤S20,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
在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之后,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具体地,参照图3,所述步骤S20包括:
步骤S21,比较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步骤S22,在左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右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右手握姿;
步骤S23,在右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左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左手握姿。
即,先比较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以判断两侧传感器个数的大小,在本实施例中,在左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右边传感器个数时,说明此时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是右手握姿,在右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左边传感器个数时,说明此时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是左手握姿。若左边传感器个数等于右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双手握姿,本实施例中,在双手握姿的情况下可不做处理。
步骤S30,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之后,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例如,左侧和右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分别为N个和M个,则左侧和右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为N:M。
步骤S40,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在确定左侧和右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对应的比例之后,根据所述比例以及用户手指当前的握姿,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具体地,参照图4,所述步骤S40包括:
步骤S41,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步骤S42,根据计算的所述比例以及所述终止边界,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步骤S43,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待调整区域;
步骤S44,将虚拟按键从原本位置调整到所述待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即,先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具体地,根据所述握姿,将屏幕中的边界作为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本实施例中,当所述握姿为左手握姿时,屏幕中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即为屏幕左侧边,当所述握姿为右手握姿时,屏幕中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即为屏幕右侧边。根据用户的握姿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之后,再根据计算的所述比例以及所述终止边界,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具体地,根据所述比例获取所述比例对应的距离,将屏幕中与所述终止边界相隔所述距离的位置作为所述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其中,所述比例与所述比例对应的距离的具体数值不做限定,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确定起始边界和终止边界之后,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待调整区域,最终将虚拟按键从原本位置调整到所述待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为更好理解,举例如下:
当左边一排和右边一排的传感器被遮挡个数的比例为3:1时,说明握姿为左手握姿,屏幕左侧为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此时假设该比例对应的距离为屏幕横向长度的1/2,则屏幕中距离左侧1/2的位置即为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那么待调整区域即为屏幕左侧至屏幕1/2的区间,将虚拟按键移动到屏幕左侧至屏幕1/2的区间,从而实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以使用户更方便触摸到虚拟按键,具体可参照图5。
当左边一排和右边一排的传感器被遮挡个数的比例为2:1时,说明握姿为左手握姿,屏幕左侧为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此时假设该比例对应的距离为屏幕横向长度的1/3,则屏幕中距离左侧1/3的位置即为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那么待调整区域即为屏幕左侧至屏幕1/3的区间,将虚拟按键移动到屏幕左侧至屏幕1/3的区间,从而实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以使用户更方便触摸到虚拟按键。
当左边一排和右边一排的传感器被遮挡个数的比例为1:3时,说明握姿为右手握姿,屏幕右侧为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此时假设该比例对应的距离为屏幕横向长度的1/2,则屏幕中距离右侧1/2的位置即为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那么待调整区域即为屏幕右侧至屏幕1/2的区间,将虚拟按键移动到屏幕右侧至屏幕1/2的区间,从而实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以使用户更方便触摸到虚拟按键,具体可参照图6。
当左边一排和右边一排的传感器被遮挡个数的比例为1:2时,说明握姿为右手握姿,屏幕右侧为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此时假设该比例对应的距离为屏幕横向长度的1/3,则屏幕中距离右侧1/3的位置即为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那么待调整区域即为屏幕右侧至屏幕1/3的区间,将虚拟按键移动到屏幕右侧至屏幕1/3的区间,从而实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以使用户更方便触摸到虚拟按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虚拟按键包括但不限于:返回键、主页键、后台键。
本实施例提出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先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然后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再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最终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不仅实现了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虚拟按键的正常使用,并且虚拟按键的显示位置是根据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以及左右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进行调整,提高了虚拟按键位置调整的灵活性。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第二实施例与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参照图7,所述步骤S40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终端在根据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调整虚拟按键的位置之后,由用户根据实际需要再次调整虚拟按键的位置,具体地,用户可在屏幕中输入滑动触控操作,当终端在屏幕中接收到用户输入的滑动触控操作后,先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本实施例中,可在接收到滑动触摸操作之后,直接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以便后续根据获取的各个触摸点坐标确定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并执行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虚拟按键位置调整的准确性,参照图8,所述步骤S50包括:
步骤S51,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识别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步骤S52,将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进行比较;
步骤S53,若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即,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先识别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各个触控点的坐标用坐标值(x,y)表示,然后,确定虚拟按键当前位置的纵坐标值,本实施例中,可选以终端屏幕的左下角或右下角作为原点,以根据该原点确定屏幕中各个触控点的坐标值以及虚拟按键当前位置的纵坐标值。接着,将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进行比较,若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即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与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相差不大,说明该滑动触控操作是用户在虚拟按键所在区域或者其周围输入的触控操作,此时,可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以便后续根据获取的各个触摸点坐标确定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并执行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
可以理解,在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阈值时,可认为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并不是在虚拟按键所在区域或者其周围输入的触控操作,该触控操作是常规的触控操作,如该触控操作是页面切换操作、图片位置切换操作等等。本实施例中,所述预设阈值根据实际情况设定。通过上述处理方式,区分出滑动触摸操作的具体输入区域,防止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操作与终端原本的操作混淆,从而提高了虚拟按键位置调整的准确性。
步骤S60,根据各个触控点坐标对应的触控时间顺序,确定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
在根据滑动触摸操作获取到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之后,再根据各个触控点坐标对应的触控时间顺序,确定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例如,滑动触摸操作的各个触控点坐标为D1(X1,Y1),D2(X2,Y2),D3(X3,Y)...,Dn(Xn,Yn),各个触控点坐标对应的触控时间顺序依次为D1、D2、D3、D4,当X1<X2<X3<Xn时,则判定用户手指滑动方向为右;当X1>X2>X3>Xn时,则判定用户手指滑动方向为左。
步骤S70,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在确定滑动触控操的滑动方向之后,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具体地,所述步骤S70的实施方式包括:
1)方式一、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以使得虚拟按键的显示位置按照所述滑动方向移动,具体的,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获取预设的调整距离,根据获取的调整距离移动所述虚拟按键的显示位置,所述调整距离根据实际情况设定。
为更好理解本实施方式,举例如下:
当用户手指滑动方向为右时,虚拟按键移动预设靠右侧位置,预设的右侧位置可以是屏幕1/2至右侧的区间,也可以是屏幕1/3至右侧的区间;
当用户手指滑动方向为左时,虚拟按键移动预设靠左侧位置,预设的左侧位置可以是左侧至屏幕1/2的区间,也可以是左侧至屏幕2/3的区间。
2)方式二、参照图9,所述步骤S70包括:
步骤S71,确定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
步骤S72,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步骤S73,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步骤S74,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新调整区域;
步骤S75,将虚拟按键从当前位置调整到所述新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即,先确定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可选地,将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作为新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然后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即:当所述握姿为左手握姿时,屏幕中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即为屏幕左侧边,当所述握姿为右手握姿时,屏幕中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即为屏幕右侧边。然后,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新调整区域,最终将虚拟按键从当前位置调整到所述新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动触控操作实现虚拟按键位置的调整,以使得虚拟按键的位置显示更加符合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提高了虚拟按键位置调整的智能性和灵活性。
进一步地,基于第一或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第三实施例与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第一或二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步骤C,在接收到虚拟按键缩小指令时,按照预设比例缩小虚拟按键,并在屏幕中显示缩小后的虚拟按键。
在本实施例中,可选虚拟按键的位置按照上述实施例进行调整之后,若接收到虚拟按键缩小指令,则按照预设比例缩小虚拟按键,并在屏幕中显示缩小后的虚拟按键。此外,还可以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若接收到虚拟按键的缩小指令,按照预设比例缩小虚拟按键,以在屏幕中显示缩小后的虚拟按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虚拟按键的缩小指令实现对虚拟按键的缩小,以便对缩小后的虚拟按键进行触控,提高了虚拟按键使用的灵活性。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操作:
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
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
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的步骤:
比较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在左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右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右手握姿;
在右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左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左手握姿。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
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根据计算的所述比例以及所述终止边界,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待调整区域;
将虚拟按键从原本位置调整到所述待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根据各个触控点坐标对应的触控时间顺序,确定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
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的步骤:
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识别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将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进行比较;
若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进一步地,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
确定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
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新调整区域;
将虚拟按键从当前位置调整到所述新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步骤之前,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终端亮屏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
进一步地,所述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步骤之前,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接收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指令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先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然后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再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最终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不仅实现了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从而实现虚拟按键的正常使用,并且虚拟按键的显示位置是根据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以及左右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进行调整,提高了虚拟按键位置调整的灵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固定终端,如物联网智能设备,包括智能空调、智能电灯、智能电源、智能路由器等智能家居;也可以是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的联网AR/VR装置、智能音箱、自动驾驶汽车等诸多联网设备)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终端,所述终端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排传感器,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包括:
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
计算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比例;
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确定用户手握终端的握姿的步骤包括:
比较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
在左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右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右手握姿;
在右边传感器个数大于左边传感器个数时,确定是左手握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根据计算的所述比例以及所述终止边界,在屏幕中确定待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待调整区域;
将虚拟按键从原本位置调整到所述待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握姿以及计算的所述比例,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根据各个触控点坐标对应的触控时间顺序,确定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
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的步骤包括:
在接收到滑动触控操作时,识别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将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进行比较;
若各个触控点坐标的纵坐标值与所述虚拟按键的纵坐标值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则获取所述滑动触控操作对应的各个触控点坐标。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方向,重新调整虚拟按键在屏幕中的显示位置的步骤包括:
确定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
根据所述滑动触控操作的滑动起点,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起始边界;
根据所述握姿,在屏幕中确定新调整区域的终止边界;
基于所述起始边界和所述终止边界,确定虚拟按键的新调整区域;
将虚拟按键从当前位置调整到所述新调整区域所在位置中。
7.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终端亮屏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终端左右两侧的传感器感应到触摸操作时,确定两侧感应到触摸操作的传感器个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终端的使用过程中,接收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指令时,启动终端两侧的传感器,以通过启动的传感器感应用户的触摸操作。
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所述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的步骤。
CN201711305663.4A 2017-12-07 2017-12-07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ithdrawn CN10803788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5663.4A CN108037889A (zh) 2017-12-07 2017-12-07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305663.4A CN108037889A (zh) 2017-12-07 2017-12-07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37889A true CN108037889A (zh) 2018-05-15

Family

ID=62102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05663.4A Withdrawn CN108037889A (zh) 2017-12-07 2017-12-07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037889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1585A (zh) * 2018-10-15 2019-03-15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导航栏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76917A (zh) * 2019-08-20 2019-10-25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面板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1507144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面积获取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40714A (zh) * 2019-09-20 2021-03-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942718A (zh) * 2021-02-08 2022-08-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按键的设置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71585A (zh) * 2018-10-15 2019-03-15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导航栏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1507144A (zh) * 2019-01-31 2020-08-07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面积获取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07144B (zh) * 2019-01-31 2024-02-09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面积获取方法、装置、智能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76917A (zh) * 2019-08-20 2019-10-25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面板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376917B (zh) * 2019-08-20 2022-05-31 吉林大学 一种基于虚拟面板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2540714A (zh) * 2019-09-20 2021-03-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2540714B (zh) * 2019-09-20 2023-10-10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4942718A (zh) * 2021-02-08 2022-08-2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虚拟按键的设置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37889A (zh) 虚拟按键的位置调整方法、终端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U2020201096B2 (en) Quick screen splitt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UI,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30359318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US11054988B2 (e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display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10955980B2 (e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touchscreen input correction
RU2632153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терминал для отображения виртуальной клавиатуры
CN108984091B (zh) 截屏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088461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ouch screen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US9007314B2 (en) Method for touch processing and mobile terminal
US1106154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djustment method for display interface layout i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adjustment system for display interface layout
CN110531920B (zh) 侧边工具栏的显示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08920066B (zh) 触摸屏滑动调整方法、调整装置及触控设备
CN104345944B (zh) 自适应调整触摸输入面板布局的装置、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325663B (zh) 移动终端及其截屏方法
WO2017161637A1 (zh) 触控控制方法、触控控制装置和终端
KR20120137753A (ko) 터치 스크린을 구비하는 기기에서 스크롤 장치 및 방법
US20160132178A1 (en) Method for Enabling Function Module of Terminal,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4754078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音量调控装置及方法、移动终端
CN106775404A (zh) 一种显示界面的防误触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105867825A (zh) 一种触控设备防止误操作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03955327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892842A (zh) 屏幕触控方法及装置
US20140223328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display screen density
CN104484038A (zh) 智能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7562262A (zh) 一种响应触控操作的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