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75A - 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675A CN1058675A CN 90106606 CN90106606A CN1058675A CN 1058675 A CN1058675 A CN 1058675A CN 90106606 CN90106606 CN 90106606 CN 90106606 A CN90106606 A CN 90106606A CN 1058675 A CN1058675 A CN 10586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ing
- poles
- variable
- pole
- pole win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相变极绕组,是一种电磁带调宽时
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本发明采用的绕组结构,其
三个相绕相是△形和Y形的混合联结;而绕组基本
单元—电磁带的宽度则可以灵活选择。其变极方法
是就变极绕组,选择一种极数为基本极,并选择一适
当宽度之电磁带,然后调宽电磁带,同时就绕组内部
进行时空追踪,以完成绕组变极。本发明的变极绕组
和方法,适于设计远、近速比和二、三、四等多极数变
极绕组。且特别适应微电机设计变极绕组的需求。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三相交流变极绕组,是一种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
现在的三相交流绕组变极,主要采用两种方法:(a)极幅调制法;(b)矢量法。极幅调制法是英国人首先发明,其原理是对基本极的磁极幅值进行空间调制而得到另外的一种极数,具体方法是将三个相绕组内的线圈或线圈组剖为两部分,当两部分的电流方向相同时,得到一种极数,而当两部分的电流方向相反时,得到另一种极数。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变极后线圈或线圈组的相属不变,是为反向法。矢量法则是利用磁势矢量图调节各个线圈的矢量,亦即是调节各个线圈的联接方向和相属来达到变极的目的。因而除上述反向法以外,还有换相法。上述两种方法的共同特点是只能就传统60°相带绕组进行调节变极,而未能采用创新的电机绕组结构。
上述两种方法推导所得之变极绕组存在如下不足之处:(1)只宜于设计近速比变极绕组,远速比变极绕组设计困难;(2)只宜于设计双速绕组,对三速及四速的变极绕组设计困难;(3)每遇变极绕组中含有三倍数极数时,则愈感设计困难,而难于获得三相对称的绕组;(4)绕组磁势谐波含量高,附加损耗大,效率较低,电机的振动和噪声比较严重;(5)绕组系数不高,故电机起动转矩和过载能力均偏低,而且绕组阻值大,铁芯磁密高,也影响电机效率;(6)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线圈组拆散打乱,变得五花八门,故工艺上比较复杂;(7)从调换独立体分绕组相位进行变极的观点出发,现有60°相带绕组只有三个相绕组,故可资调节的机会较少,而可能获得的方案也较少;(8)相带为60°,已相当宽,故展宽相带以调变各种极数的机会少。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对上述两种方法进行根本性的改革,而有效地解决上述各个问题的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
本发明的变极绕组及其方法具有下述优点:(1)同时适于设计远、近速比的变极绕组;(2)既宜于设计双速绕组,更宜于设计三速及四速等多极数变极绕组;(3)远优于上述两种方法就60°相带绕组进行变极设计之处是,凡遇含有三倍数极数的变极绕组,不但不感到困难,而且更为容易,可获得多种结构的变极方案;(4)绕组磁势谐波含量低,附加损耗小,效率高,同时电机振动和噪声比较低;(5)绕组系数高,故电机的起动转矩及过载能力均较高;(6)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电磁带及其相应的线圈组在整个变极过程中,不加拆散,始终保持均匀一致,故制造工艺上要简便得多;(7)从调节独立体分绕组相位进行变极的观点出发,本发明的绕组具有三个Y形和三个△形共六个分绕组,比60°相带绕组要多一倍,而且电磁带数目比相带数目也要多,故调换独立体分绕组及电磁带进行变极的机会要多得多;(8)电磁带可取得窄,故展宽电磁带以调变各种极数的机会要多得多;(9)本发明的变极绕组和方法,特别能适应少槽数微型电机的变极绕组设计。
本发明所采用的绕组结构大大不同于现有的三相变极电机,其主要特点是:(1)三个相绕组的联结,不复是单一的△形或者Y形,而是△形和Y形的混合串联或并联;(2)构成绕组基本单元的线圈组所占空间的宽度,不复是固定的60°相带,而是依据电机极数及定子槽数而灵活选择的某一电角度,学理上称之为“电磁带”。
本发明的绕组变极方法,也大大不同于现有的“极幅调制法”和“矢量法”。如上所述,电磁带的宽度可以灵活选择,这是本发明绕组变极方法的一个远为优越的条件,我们可就某一基本极绕组选择一个适当宽度的电磁带,然后将电磁带加以调宽,就是说将占有固定机械角度的电磁带的电角度加以调变,此时整个气隙园周的电角度也相应地变了,这就说明绕组的极数相应地变了。这就是电磁带调宽绕组变极的基本物理概念。
但是,原来三个相绕组以及各相绕组内部电磁带的联接方式,都是根据绕组原来的极数来确定的。今绕组的极数变了,则无论各相绕组内部电磁带以至三个相绕组的空间相位,都将不能与流进各部分相应电流的时间相位一致了,随之就有一个调节各个电磁带以至整个相绕组的空间相位来求得时空相位一致的问题。
就本发明所采用的绕组结构而论,比之现有60°相带绕组具有调节空间的相位以求取时空相位一致的优越条件。现有60°相带绕组所含独立体分绕组就是三个相绕组,而本发明变极绕组则含有三个Y形和三个△形一共六个独立体分绕组,故可资调节的分绕组要多一倍,若从组合的观点出发,则可资调节相位的机会要多得多了。而且电磁带宽度比之60°相带可取得窄,故电磁带的数目比相带多,故可资调节相位以求时空一致的机会更要多得多了。因此,本发明的变极绕组采用电磁带调宽,然后利用电磁空间图进行“时空追踪”以求取绕组变极是十分方便,从而变极方案将是层出不穷的,比之“极幅调制法”和“矢量法”将要优越得多了。
这里小结一下变极方法及其步骤如下:
(1)按所要求设计变极绕组的各种极数,适当选取一种极数为基本极,依据这个极数及定子槽数选择一个适当宽度的电磁带,利用电磁空间图排列好这个极数的电机绕组;
(2)调宽电磁带为K倍,利用电磁空间图时空追踪排列好这个K倍数极数的电机绕组,尽可能少接出引出线,便得到一个二极数变极绕组结构;
(3)调宽电磁带为K′倍,时空追踪排列好这个K′倍数极数的电机绕组,尽可能少接出引出线,便得到一个三极数变极绕组结构;
(4)调宽电磁带为K″倍,时空追踪排列好这个K″倍数极数的电机绕组,尽可能少接出引出线,便得到一个四极数变极绕组结构。
按上述方法和步骤,下面具体推导出几个不同方案的变极绕组,以作实施例,均取定子槽数Q1=36:
(1)见图(1),选取电磁带宽度为20°,选取2极为绕组基本极数,利用电磁空间图排列好这个2极绕组,接出引出线15根。然后将电磁带逐步展宽,一展为60°,二展为100°,三展为140°,利用电磁空间图时空追踪,调换2极绕组内部各个独立体分绕组和电磁带,排列好与电磁带展宽相对应的6极、10极及14极的电机绕组,便得到一个2/6/10/14极比的四极数变极绕组。
(2)见图(2),选择电磁带宽度为40°,选取4极为绕组基本极数,利用电磁空间图排列好这个4极绕组,联接引出线15根。然后将电磁带逐步展宽,一展为80°,二展为120°,三展为160°,时空追踪排列好与电磁带展宽相对应的8极、12极及16极的电机绕组,便得到一个4/8/12/16极比的四极数变极绕组。
(3)同上步骤,选取电磁带宽度为40°,选取2极为绕组基本极数,利用电磁空间图排列好这个2极绕组,联接引出线15根(或14根)。然后将电磁带展宽为80°、120及160°等宽度,时空追踪排列好与电磁带展宽相对应的4极、6极及8极的电机绕组,便得到一个2/4/6/8极比的四极数变极绕组。
以下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均照上法类推而得。
(4)在推导2/6/10/14/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的过程中,取其部分极数,可获得如下之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2/6/10、2/6/14、6/10/14及2/10/14等四个极比的三极数变极绕组;2/6、6/10、6/14、2/10、10/14、2/14等六个极比的二极数变极绕组。
(5)在推导4/8/12/16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的过程中,取其部分极数,可获得如下之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4/8/12、4/12/16、8/12/16及4/8/16等四个极比的三极数变极绕组;4/12、8/12、12/16、4/8、8/16、4/16等六个极比的二极数变极绕组。
(6)在推导2/4/6/8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的过程中,取其部份极数,可获得如下之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2/4/6极比、2/6/8极比、4/6/8极比、2/4/8极比等四个三极数变极绕组;2/6、4/6、6/8、2/4、2/8、4/8等六个极比的二极数变极绕组。
以上的推导:均选取定子槽数为36,为了获得绕组极数更多的变极绕组,采用一种加槽增极的方法。如将定子槽数由36增到72,则由2/6/10/14、4/8/12/16、及2/4/6/8三个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可推得4/12/20/28、8/16/24/32及另一个4/8/12/16等三个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均15根引出线;如将定子槽数增至108,则可推得6/18/30/42、12/24/36/48、6/12/18/24三个极比的四极数变极绕组,仍均15根引出线。
同理,如将定子槽数由36增至72和108,则可得到绕组极数更多的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如由6/10/14极比可推得12/20/28、18/30/42两个极比的三极数变极绕组,由6/10极比可推得12/20和18/30两个极比的二极数变极绕组,其余均依前述之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类推而得。
为了适应两个目的:(a)适应就槽数少的微型电机设计变极绕组的需求;(b)适应上述加槽增极方法的需求,使有更少的起始槽数,以推得更多的变极绕组方案,可采用一种绕组减槽或电磁带减槽的方法,来推导获得极少槽数的变极绕组。见图(3),我们推导获得定子槽数为18的4/8/12/16极比的四极数变极绕组,其它四极数、三极数及二极数变极绕组均可类推获得。
应当指出,仅推导定子槽数为18的四极数、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还不够,还应推导定子槽数为24和30槽的各种极少槽数变极绕组,以适应微型电机变极绕组设计及加槽增极方法更广大范围的需求,后者如定子槽数为48、96、60、90、120……等即是例子。
下面简要阐述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的原理。
设变极绕组的基本极绕组具有某一个极数,并将三相三个Y形分绕组和三个△形分绕组所产生的脉振磁势(基波),以方程式表示如下:fYa=FYCosαSinωt……(1)
f△a=F△Cos(α-π/6)Sin(ωt-π/6)……(2)
fYb=FYCos(α-2π/3)Sin(ωt-2π/3)……(3)
f△b=F△Cos(α-5π/6)Sin(ωt-5π/6)……(4)
fYc=FYCos(α-4π/3)Sin(ωt-4π/3)……(5)
f△c=F△Cos(α-9π/6)Sin(ωt-9π/6)……(6)
其中α为按上述极数尺标计得的空间角度。
今按三角公式展开(1)-(6)式,得:
fYa=1/2FYSin(ωt-α)+1/2FYSin(ωt+α)……(1)′
f△a=1/2F△Sin(ωt-α)+1/2F△Sin(ωt+α-2π/6)……(2)′
fYb=1/2FYSin(ωt-α)+1/2FYSin(ωt+α-4π/3)……(3)′
f△b=1/2F△Sin(ωt-α)+1/2F△Sin(ωt+α-10π/6)……(4)′
fYc=1/2FYSin(ωt-α)+1/2FYSin(ωt+α-8π/3)……(5)′
f△c=1/2F△Sin(ωt-α)+1/2F△Sin(ωt+α-18π/6)……(6)′
将(1)′-(6)′六式相加,得三相六个分绕组的合成磁势(基波)为:
f总=fYa+f△a+fYb+f△b+fYc+f△c
=3/2(FY+F△)(ωt-α)……(7)
由第(7)式可看出:(a)Y部分绕组和△部分绕组的合成磁势基波都是一个旋转波,且两者是相迭加的,其波幅值分别等于3/2FY和3/2F△而恒定不变;(b)三相合成磁势基波则是一个波幅值等于3/2(FY+F△)而恒定不变的旋转波。
今将电磁带调宽为K倍,则空间角度α调变为Kα,其它各空间角度均作相应的变化,于是(1)-(6)式变为如下之形式:
fYa=FY′CosKαSinωt……(8)
f△a=F△′Cos(Kα- (Kπ)/6 )Sin(ωt- (π)/6 )……(9)
fYb=FY′Cos·(Kα- (2Kπ)/3 )Sin(ωt- (2π)/3 )……(10)
f△b=F△′(kα- (5Kπ)/6 )Sin(ωt- (5π)/6 )……(11)
fYc=FY′Cos(Kα- (4Kπ)/3 )Sin(ωt- (4π)/3 )……(12)
f△c=F△′Cos(Kα- (9Kπ)/6 )Sin(ωt- (9π)/6 )……(13)
按三角公式将(8)-(9)式展开,得:
fYa= 1/2 FY′(ωt-Kα)+ 1/2 FY'Sin(ωt+Kα)……(8)′
f△a= 1/2 F△′Sin[ωt-Kα+( (k-l)/6 )π]+ 1/2 F△′Sin[ωt+Kα-( (K+l)/6 )π]…(9)′
fYb= 1/2 FY′Sin[ωt-Kα+ (2(K-l))/3 π]+ 1/2 FY′Sin[ωt+Kα- (2(K+l))/3 π]…(10)′
f△b= 1/2 F△′Sin[ωt-Kα+ (5(k-l))/6 π]+ 1/2 F△′Sin[ωt+Kα- (5(k+l))/6 π]…(11)′
FYc= 1/2 FY′Sin[ωt-Kα+ (4(k-l))/3 π]+ 1/2 FY′Sin[ωt+Kα- (4(K+l))/3 π]…(12)′
f△c= 1/2 F△′Sin[ωt-Kα+ (9(K-l))/6 π]+ 1/2 F△Sin[ωt+Kα- (9(K+l))/6 π]…(13)′
令K=2,并将(8)′-(13)′六式相加,得:
f总= 3/2 (FY′+F△′)(ωt+2α)……(14)
将(14)式与(7)式相比,则知电机极数已增至2倍,但三相合成磁势基波的旋转方向与原来的相反。
令K=4,并将(8)′-(13)′六式相加,得:
f总= 3/2 (FY″F△″(ωt-4α)……(15)
将(15)式与(7)式相比,则知电机极数已增至4倍,且三相合成磁势基波的旋转方向与原来的相同。
以上所述,就是电磁带调宽,绕组变极的简单原理。但从(8)-(13)式六式可以行看出,电磁带调宽为K倍,绕组极数相应调变至K倍之后,电机绕组内部各分绕组的空间相位,已与流过各分绕组电流的时间相位不相一致了。此时,就需利用电磁空间图,将各分绕组内之电磁带甚至整个分绕组进行分绕组之间以至相间的调换,以求得时空相位的一致,这即是绕组变极时空追踪的过程,然后可以获得一个三相对称而正常的极数调变后的电机绕组。从图(1)至图(3)中,均可看到绕组变极时空追踪的过程。
Claims (9)
1、一种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其特征是:(a)将三相交流电机三个相绕组的联结方式,由原来的单一△形或者Y形改进为△形和Y形的混合串联或并联;(b)构成绕组的基本单元一一线圈组所占空间的宽度,不复是固定的60°相带,而是依据电机极数及定子槽数选择的某一个电角度,称之为“电磁带”;(c)绕组内部有三个△和三个Y形一共六个分绕组,比之60°相带绕组,独立体分绕组要多一倍,而且电磁带数目比相带数目多故调换各个独立体分绕组及电磁带进行时空追踪的机会要多得多;(d)电磁带可取得窄,故展宽电磁带以调变各种极数的机会要多得多;(e)于适当处断开绕组,接出适当数目的引出线,以应调变绕组极数之用。
2、一种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绕组变极方法,其特征是:(a)按所要求设计变极绕组的各种极数,适当选取一种极数为基本极,依据这个极数及定子槽数选择一适当宽度的电磁带,利用电磁空间图排列好这个极数的电机绕组;(b)调宽电磁带为K倍,利用电磁空间图时空追踪排列好这个K倍数极数的电机绕组,尽可能少接出引出线,便得到一个二极数变极绕组结构;(c)调宽电磁带为K′倍,时空追踪排列好这个K′倍数极数的电机绕组,尽可能少接出引出线,便得到一个三极数变极绕组结构;(d)调宽电磁带为K″倍,时空追踪排列好这个K″倍数极数的电机绕组,尽可能少接出引出线,便得到一个四极数变极绕组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之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其特征是,设定子槽数为36:(a)选取电磁带宽度为20°,选取2极为绕组基本极数,并排列好这个2极绕组,接出引出线15根。然后将电磁带逐步展宽,一展为60°,二展为100°,三展为140°,时空追踪排列好与电磁带展宽相对应的6极、10极及14极的电机绕组,便得到一个2/6/10/14极比的四极数变极绕组;(b)选取电磁带宽度为40°,选取4极为绕组基本极数,并排列好这个4极绕组,联接引出线15根。然后逐步展宽电磁带,一展为80°,再展为120°,三展为160°,时空追踪排列好与电磁带展宽相对应的8极、12极及16极的电机绕组,便得到一个4/8/12/16极比的四极数变根绕组;(C)选取电磁带宽度为40°选取2极为绕组基本极数,并排列好这个2极绕组,联接引出线15根(或14根)。然后逐步展宽电磁带,一展为80°,二展为120°,三展为160°,时空追踪排列好与电磁带展宽相对应的4极、6极及8极的电机绕组,便得到一个2/4/6/8极比的四极数变极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1、2和3所述之变极绕组和方法,其特征是:(a)在推导2/6/10/14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的过程中,取其部份极数,可获得如下之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2/6/10极比、2/6/14极比、6/10/14极比及2/10/14极比等四个三极数变极绕组,2/6、6/10、6/14 2/10、10/14、2/14等六个极比的二极数变极绕组;(b)在推导4/8/12/16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的过程中,取其部份极数,可获得如下之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4/8/12极比、4/12/16极比,8/12/16极比及4/8/16极比等四个三极数变极绕组,4/12、8/12、12/16、4/8、4/16、8/16等六个极比的二极数变极绕组;(c)在推导2/4/6/8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的过程中,取其部份极数,可获得如下之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2/4/6极比、2/6/8极比、4/6/8极比及2/4/8极比等四个三极数变极绕组,2/6、4/6、6/8、2/4、2/8、4/8等六个极比的二极数变极绕组。
5、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之变极绕组和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种加槽增极的方法,可获得绕组极数更多的变极绕组。如将定子槽数增至72,则由2/6/10/14、4/8/12/16、2/4/6/8三个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可推得4/12/20/28、8/16/24/32及另一个4/8/12/16三个极比的四极数变极绕组,均15根引出线;如将定子槽数增至108,则可推得6/18/30/42、12/24/36/48、6/12/18/24三个极比四极数变极绕组仍均15根引出线。
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之变极绕组和方法,其特征是,当将定子槽数由36增至72和108,则可获得绕组极数更多的一批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如由6/10/14极比可推得12/20/28和18/30/42两个极比的三极数变极绕组就是典型例子。
7、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之变极绕组和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一种绕组减槽或电磁带减槽的方法,可推得极少槽数变极绕组,以适应微型电机设计变极绕组及加槽增极方法的需求。按此,推导获得定子槽数为18的4/8/12/16极比的四极数变极绕组,作为典型例子,其它定子槽数为18的四极数、三极数和二极数变极绕组均可推导获得。
8、根据权利要求1、2和7所述之变极绕组和方法,其特征是,除就定子18槽推导出各个四极数、三极数、二极数变极绕组之外,还可推导定子槽数为24和30的各种极少槽数变极绕组,以适应微型电机设计变极绕组的需求和加槽增极更广大范围如定子槽数为48、96、60、90、120等变极绕组推导的需求。
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之变极绕组和方法,其特征是,本发明变极绕组和方法的原理简述如下。
设变极绕组基本极具有某一个极数,并将三相三个Y形分绕组和三个△形分绕组所产生的脉振磁势(基波)表示为:
fYa=FYcosαsinωt……(1)
f△a=F△cos(α-π/6)sin(ωt-π/6)……(2)
fYb=FYcos(α-2π/3)sin(ωt-2π/3)……(3)
f△b=F△cos(α-5π/6)sin(ωt-5π/6)……(4)
fYc=FYcos(α-4π/3)sin(ωt-4π/3)……(5)
f△c=F△cos(α-9π/6)sin(ωt-9π/6)……(6)
将(1)-(6)六式按三角公式展开并相加,得三相六个分绕组的合成磁势(基波)为:
f总=3/2(FY+F△)(ωt-α)……(7)
第(7)式说明:(a)Y部份绕组和△部份绕组的合成磁势基波都是一个旋转波且两者是相迭加的,其波幅值分别等于3/2FY和3/2F△而恒定不变;(b)三相合成磁势基波则是一个波幅值等于3/2(FY+F△)而恒定不变的旋转波。
今将电磁带调宽为K倍,则空间角度α调变为Kα,其它空间角度均作相应的变化,于是(1)-(6)六式变为如下之形式:
fYa=FY′coskαsinωt……(8)
f△a=F△′cos(kα-kπ/6)sin(ωt-π/6)……(9)
fYb=FY′cos(kα-2kπ/3)sin(ωt-2π/3)……(10)
f△b=F△′cos(kα-5kπ/6)sin(ωt-5π/6)……(11)
fYc=FY′cos(kα-4kπ/3)sin(ωt-4π/3)……(12)
f△c=F△′cos(kα-9kπ/6)sin(ωt-9π/6)……(13)
将(8)-(13)六式按三角公式展开,并令K=2,然后相加,得:
f总=3/2(FY′+F△′)(ωt+2α)……(14)
将(14)式与(7)式相比,则知绕组极数已增至2倍,但合成磁势基波的旋转方向与原来的相反。
令K=4,将(8)-(13),六式按三角公式展开然后相加,得:
f总=3/2(FY″+F△″)(ωt-4α)……(15)
将(15)式与(7)式相比,看出绕组极数已增至4倍,且合成磁势基波的旋转方向与原来的相同。
但从(8)-(13)六式可以看出,电磁带调宽为K倍,绕组极数相应增至K倍之后,电机绕组内部各分绕组的空间相位,已与流过各分绕组电流的时间相位不相一致了。于是,就需将各分绕组内之电磁带甚至整个分绕组进行分绕组之间以至相间之调换,以求得到时空相位的一致,这就是时空追踪绕组变极的过程。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0106606 CN1058675A (zh) | 1990-08-01 | 1990-08-01 | 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 90106606 CN1058675A (zh) | 1990-08-01 | 1990-08-01 | 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675A true CN1058675A (zh) | 1992-02-12 |
Family
ID=48801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90106606 Pending CN1058675A (zh) | 1990-08-01 | 1990-08-01 | 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675A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468729A (zh) * | 2010-11-02 | 2012-05-23 | 郭保安 | 五极起动节能型绕线电动机 |
CN102468730A (zh) * | 2010-11-02 | 2012-05-23 | 郭保安 | 四极起动节能型绕线电动机 |
CN101078768B (zh) * | 2006-04-17 | 2012-12-26 | 通用电气公司 | 使用离散数值域模型的电磁跟踪 |
CN106549621A (zh) * | 2017-01-13 | 2017-03-29 | 张静 | 一种电子变极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1990
- 1990-08-01 CN CN 90106606 patent/CN1058675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78768B (zh) * | 2006-04-17 | 2012-12-26 | 通用电气公司 | 使用离散数值域模型的电磁跟踪 |
CN102468729A (zh) * | 2010-11-02 | 2012-05-23 | 郭保安 | 五极起动节能型绕线电动机 |
CN102468730A (zh) * | 2010-11-02 | 2012-05-23 | 郭保安 | 四极起动节能型绕线电动机 |
CN106549621A (zh) * | 2017-01-13 | 2017-03-29 | 张静 | 一种电子变极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CN106549621B (zh) * | 2017-01-13 | 2024-01-26 | 深圳市云林电气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变极的感应电机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154167B2 (en) | Induction motor lamination design | |
CN1881758B (zh) | 定子极数减少了的改进型多相无刷电机 | |
CN1093332C (zh) | 具有双励磁的电机,特别是机动车交流发电机 | |
CN1040456A (zh) | 调相变压器 | |
CN85109544A (zh) | 改进的交流同步电动机 | |
CN102195376A (zh) | 一种无刷双馈电机 | |
CN106130214B (zh) | 一种电磁悬架容错永磁游标圆筒电机 | |
GB2175751A (en) |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pole changeable, three phase windings | |
CN1058675A (zh) | 电磁带调宽时空追踪变极绕组和方法 | |
CN104471845A (zh) | 用于电磁电机或电磁发电机的定子元件的包括至少一个单一构件式刚性分支的绕组和其生产方法 | |
CN1453921A (zh) | 多极型磁石发电机 | |
GB2092833A (en) | Flat coil element for an electric mo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
SE544395C2 (en) | Electrical flux-switching machine with structural support | |
RU2208892C2 (ru) | Индукционный асинхронный мотор | |
WO2024012150A1 (zh) | 定子组件、电机和伺服系统 | |
SU1432671A1 (ru) | Трехфазна полюсопереключаема обмотка | |
CA1104645A (en) | Treble frequency converter | |
JP2637103B2 (ja) | 電機子巻線 | |
SU752628A1 (ru) | Трехфазна двухслойна обмотка | |
RU2187876C1 (ru) | Двухфазная полюсопереключаемая обмотка на 2/4/6/10 полюсов | |
SU1019552A1 (ru) | Совмещенна обмотка машин переменного тока | |
RU2230419C1 (ru) | Трехфазная полюсопереключаемая обмотка на 20/4 полюса | |
JPH0528943Y2 (zh) | ||
SU1089706A1 (ru) | Электромашинна трехфазно-однофазна совмещенна обмотка (ее варианты) | |
CN117477833A (zh) | 一种变极磁通切换永磁同步电机及其设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1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patent law 1993)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