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6901B - 一种光纤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光纤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6901B
CN105866901B CN201610436513.6A CN201610436513A CN105866901B CN 105866901 B CN105866901 B CN 105866901B CN 201610436513 A CN201610436513 A CN 201610436513A CN 105866901 B CN105866901 B CN 1058669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ble
parts
fine hole
connector
diame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43651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66901A (zh
Inventor
羊桃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uhua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Tongd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Tongd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Tongd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43651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6901B/zh
Priority to CN201710454307.2A priority patent/CN107121734B/zh
Priority to CN201710454308.7A priority patent/CN107015316B/zh
Priority to CN201710454306.8A priority patent/CN107037545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69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6901A/zh
Priority to PCT/CN2017/087866 priority patent/WO2017215539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669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69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36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 G02B6/38Mechanical coupling means having fibre to fibre mating mean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构成的,本发明中的连接体采用了特殊的材料。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高、耐温度范围宽、成本低、易于批量制造。

Description

一种光纤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连接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光纤连接器。
背景技术
在控测技术领域,常常采用光的反射来精确测量距离、水平度及角度,这种精确测量不仅可以应用在军事技术领域,在工业技术中也大量应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光纤连接器无法满足应用的需求,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结构复杂、不易制作、成本据高不下;(2)易老化,在长期湿热条件下,无法正常工作。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揭示一种光纤连接器,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实例中,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第三连接体3、第一光缆41和第二光缆42构成的;所述第一连接体1由第一管体11、与第一管体连在一起的第二管体12构成,第一管体11内部具有容缆腔13,第二管体12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一容纤孔14及第二容纤孔15,第一容纤孔14位于第二管体的中央,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是贯通第二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与容缆腔相连通,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纤孔的直径,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纤孔的直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一管体、容缆腔、第二管体、第一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二连接体2由第三管体21、与第三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四管体22构成,第三管体21内部具有容第一光缆腔24,第四管体22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三容纤孔23,第三容纤孔23位于第四管体的中央,第三容纤孔是贯通第四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三容纤孔与容第一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一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三容纤孔的直径,第三管体与第四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三管体、容第一光缆腔、第四管体、第三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三连接体3由第五管体31、与第五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六管体32构成,第五管体31内部具有容第二光缆腔34,第六管体32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四容纤孔33,第四容纤孔33位于第六管体的中央,第四容纤孔是贯通第六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四容纤孔与容第二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二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四容纤孔的直径,第五管体与第六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五管体、容第二光缆腔、第六管体、第四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一光缆41的一端位于第二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且固定在第一管体的内壁上,第一光缆41的另一端位于第三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二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一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三管体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光缆42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且固定在第一管体的内壁上,第二光缆42的另一端位于第四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三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二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五管体的内壁上。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实例中,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第三连接体3、第一光缆41和第二光缆42构成的;所述第一连接体1由第一管体11、与第一管体连在一起的第二管体构成,第一管体11内部具有容缆腔13,第二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一容纤孔及第二容纤孔,第一容纤孔位于第二管体的中央,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是贯通第二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与容缆腔相连通,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纤孔的直径,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纤孔的直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一管体、容缆腔、第二管体、第一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二连接体2由第三管体21、与第三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四管体构成,第三管体21内部具有容第一光缆腔24,第四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三容纤孔,第三容纤孔位于第四管体的中央,第三容纤孔是贯通第四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三容纤孔与容第一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一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三容纤孔的直径,第三管体与第四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三管体、容第一光缆腔、第四管体、第三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三连接体3由第五管体31、与第五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六管体构成,第五管体31内部具有容第二光缆腔34,第六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四容纤孔,第四容纤孔位于第六管体的中央,第四容纤孔是贯通第六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四容纤孔与容第二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二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四容纤孔的直径,第五管体与第六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五管体、容第二光缆腔、第六管体、第四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一光缆41由位于内部的第一光纤及将第一光纤包覆住的第一光缆护套构成,第一光缆中第一光纤的一端411位于第二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第一光缆中第一光纤的另一端412位于第四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三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二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与第五管体相固定;
所述第二光缆42由位于内部的第二光纤及将第二光纤包覆住的第二光缆护套构成,第二光缆42中第二光纤的一端421位于第一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第二光缆42中第二光纤的另一端422位于第三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二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一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与第三管体相固定;
所述容缆腔中,第一光缆、第二光缆通过粘胶与第一管体粘结在一起。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高、耐温度范围宽、成本低、易于批量制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实例1在剥开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第一连接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放大的仰视图。
图4为图3沿A-A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第二连接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放大的俯视图。
图7为图6沿B-B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第三连接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放大的俯视图。
图10为图9沿C-C方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实例2在剥开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实例3中用到的又一种光缆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实例1
请见图1至图10,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第三连接体3、第一光缆41和第二光缆42构成的;所述第一连接体1由第一管体11、与第一管体连在一起的第二管体12构成,第一管体11内部具有容缆腔13,第二管体12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一容纤孔14及第二容纤孔15,第一容纤孔14位于第二管体的中央,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是贯通第二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与容缆腔相连通,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纤孔的直径,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纤孔的直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一管体、容缆腔、第二管体、第一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二连接体2由第三管体21、与第三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四管体22构成,第三管体21内部具有容第一光缆腔24,第四管体22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三容纤孔23,第三容纤孔23位于第四管体的中央,第三容纤孔是贯通第四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三容纤孔与容第一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一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三容纤孔的直径,第三管体与第四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三管体、容第一光缆腔、第四管体、第三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三连接体3由第五管体31、与第五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六管体32构成,第五管体31内部具有容第二光缆腔34,第六管体32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四容纤孔33,第四容纤孔33位于第六管体的中央,第四容纤孔是贯通第六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四容纤孔与容第二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二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四容纤孔的直径,第五管体与第六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五管体、容第二光缆腔、第六管体、第四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一光缆41的一端位于第二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且固定在第一管体的内壁上,第一光缆41的另一端位于第三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二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一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三管体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光缆42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且固定在第一管体的内壁上,第二光缆42的另一端位于第四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三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二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五管体的内壁上。
本实施实例中的第一光缆、第二光缆都可以是单模或多模光纤。
本实施实例中的第一光缆、第二光缆的直径都远小于容缆腔的直径。
本实施实例中,第一光缆、第二光缆的近一端部分都可以通过粘胶粘结与第一管体的内壁;第一光缆的一端通过粘胶与第二管体粘为一体;第二光缆的一端通过粘胶与第二管体粘为一体;第一光缆的另一端通过粘胶与第四管体粘为一体;第二光缆的另一端通过粘胶与第六管体粘为一体;第一光缆的近另一端部分通过粘胶粘结固定在第三管体的内壁;第二光缆的近另一端部分通过粘胶粘结固定在第五管体的内壁。
实施实例2
请见图11,并参考图1-10,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连接体1、第二连接体2、第三连接体3、第一光缆41和第二光缆42构成的;所述第一连接体1由第一管体11、与第一管体连在一起的第二管体构成,第一管体11内部具有容缆腔13,第二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一容纤孔及第二容纤孔,第一容纤孔位于第二管体的中央,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是贯通第二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与容缆腔相连通,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纤孔的直径,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纤孔的直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一管体、容缆腔、第二管体、第一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二连接体2由第三管体21、与第三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四管体构成,第三管体21内部具有容第一光缆腔24,第四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三容纤孔,第三容纤孔位于第四管体的中央,第三容纤孔是贯通第四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三容纤孔与容第一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一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三容纤孔的直径,第三管体与第四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三管体、容第一光缆腔、第四管体、第三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三连接体3由第五管体31、与第五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六管体构成,第五管体31内部具有容第二光缆腔34,第六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四容纤孔,第四容纤孔位于第六管体的中央,第四容纤孔是贯通第六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四容纤孔与容第二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二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四容纤孔的直径,第五管体与第六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五管体、容第二光缆腔、第六管体、第四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一光缆41由位于内部的第一光纤及将第一光纤包覆住的第一光缆护套构成,第一光缆中第一光纤的一端411位于第二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第一光缆中第一光纤的另一端412位于第四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三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二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与第五管体相固定;
所述第二光缆42由位于内部的第二光纤及将第二光纤包覆住的第二光缆护套构成,第二光缆42中第二光纤的一端421位于第一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第二光缆42中第二光纤的另一端422位于第三容纤孔中且该端的光纤端面与第二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一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与第三管体相固定;
所述容缆腔中,第一光缆、第二光缆通过粘胶与第一管体粘结在一起。
本实施实例中的第一光缆中的第一光纤、第二光缆中的第二光纤都可以是单模或多模光纤。
本实施实例中的第一光缆的直径稍小于容第三光缆腔的直径。
本实施实例中的第二光缆的直径稍小于容第二光缆腔的直径。
本实施实例中的第一光缆与第二光缆的直径之和稍小于容缆腔的直径。
本实施实例中,第一光缆、第二光缆的近一端部分都可以通过粘胶粘结与第一管体的内壁;第一光纤的一端通过粘胶与第二管体粘为一体;第二光纤的一端通过粘胶与第一管体粘为一体;第一光纤的另一端通过粘胶与第四管体为一体;第二光纤的另一端通过粘胶与第六管体粘为一体;第一光缆的近另一端部分通过粘胶粘结固定在第五管体的内壁;第二光缆的近另一端部分通过粘胶粘结固定在第三管体的内壁。
实施实例3
请见图12,并参考图1-11,一种光纤连接器,基本同实施实例2,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一光缆41由第一光纤411、位于第一光纤之外的第一保护层413、挤塑包覆在第一保护层之外的第一光缆护套构成;所述第二光缆42由第二光纤421、位于第二光纤之外的第二保护层423、挤塑包覆在第二保护层之外的第二光缆护套构成;第一光缆、第二光缆外挤塑包覆有光缆外护套43;光缆外护套一端开剥后,将第一光纤固定在第二容纤孔中,将第二光纤固定在第一容纤孔中,容缆腔中光缆外护套整体与第二管体相粘结;光缆外护套在穿入第二连接体及第三连接体前进行了开剥,剥去了光缆外护套;第二光纤在穿入第四管体的第三过纤孔前,将第二保护层进行了去除;第一光纤在穿入第六管体的第四过纤孔前,将第一保护层进行了去除;第一保护层是均匀地分布在第一光纤之外的,其材料是芳纶纤维纱或玻璃纤维纱;第二保护层是均匀地分布在第二光纤之外的,其材料是芳纶纤维纱或玻璃纤维纱。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都可以是一体制成的或分步骤制成的。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的材料都可为铜或铝或陶瓷;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0~70份、氧化锆:10~20份、氧化硅:15~25份、钛白粉:4~6份、聚乙烯蜡:1~2份、聚丙烯酸铵:1~3份、聚乙烯醇:0.3~0.5份、氧化钇:0.1~0.3份、油酸:2~4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5~0.1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4~0.10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1~0.3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0份、氧化锆:10份、氧化硅:15份、钛白粉:4份、聚乙烯蜡:1份、聚丙烯酸铵:1份、聚乙烯醇:0.3份、氧化钇:0.1份、油酸:2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4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1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5份、氧化锆:15份、氧化硅:20份、钛白粉:5份、聚乙烯蜡:1.5份、聚丙烯酸铵:2份、聚乙烯醇:0.4份、氧化钇:0.2份、油酸:3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10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7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2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70份、氧化锆:20份、氧化硅:25份、钛白粉:6份、聚乙烯蜡:2份、聚丙烯酸铵:3份、聚乙烯醇:0.5份、氧化钇:0.3份、油酸:4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1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10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3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8份、氧化锆:12份、氧化硅:18份、钛白粉:4份、聚乙烯蜡:1.6份、聚丙烯酸铵:2.2份、聚乙烯醇:0.36份、氧化钇:0.18份、油酸:3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8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9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24份。
上述陶瓷材料的配方依次称为:大范围配方、第一配方、第二配方、第三配方、第四配方,按上述顺序,采用上述材料制成的本发明中的产品序号表示分别依次表示为#1、#2、#3、#4、#5;市售的型号为W0.25陶瓷加工的本产品表示为#6;第一连接体用代号A表示,第二连接体用代号B表示,第三连接体用代号C表示,各取100件样品,经过测试,得到以下试验结果。
上表中#6,A12件、B10件、C13件代表A有12件开裂、B有10件开裂、C有13件开裂;其它依次类推。
从上表可以明显看出,本发明中的陶瓷材料制成的产品具有更优良的耐跌落、耐压、耐复杂环境、耐强光性能。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的长度为210mm±20mm。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缆的长度为150mm±20mm。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直径为3mm±0.1mm,第一连接体的长度为14mm±2mm。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直径为3mm±0.1mm,第二连接体的长度为10mm±1mm或17mm±1mm。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体的直径为3mm±0.1mm,当第二连接体的长度为10mm±1mm时,第三连接体的长度为或17mm±1mm;当第二连接体的长度为17mm±1mm时,第三连接体的长度为或10mm±1mm。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纤孔的直径为0.30±0.03mm或0.125±0.002mm;当第一容纤孔的直径为0.30±0.03mm时,所述第二容纤孔的直径为0.30±0.03mm或0.25±0.03mm;当第一容纤孔的直径为0.125±0.002mm时,所述第二容纤孔的直径为0.125±0.002mm。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壁体厚度为0.3mm~0.5mm。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管体的内径为0.240mm~0.260mm或0.8mm~1.2mm。
上述任一实施实例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体的内径为0.240mm~0.260mm或0.8mm~1.2mm。
本发明中,第一容纤孔内容纳的光纤组成的是外光路,第二容纤孔内容纳的光纤组成的是内光路,在测量设备中使用时,内光路中发送的激光信号经过前面物体的反射,回光被外光路中的光纤所探测到,然后经过对光信号的分析,达到精确测量的目的。本发明中的第一至第三连接器,使用铜或铝时,制造稍麻烦,且易氧化,而使用陶瓷材料时,制造方便、成本低,耐高、低温范围宽、不易老化。
本发明具有以下主要有益技术效果:结构简单、易于制造、成品合格率高、耐温度范围宽、成本低、易于批量制造。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的构思可以按其他种种形式实施运用,它们同样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它是由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第一光缆和第二光缆构成的;所述第一连接体由第一管体、与第一管体连在一起的第二管体构成,第一管体内部具有容缆腔,第二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一容纤孔及第二容纤孔,第一容纤孔位于第二管体的中央,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是贯通第二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一容纤孔、第二容纤孔都与容缆腔相连通,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一容纤孔的直径,容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二容纤孔的直径,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一管体、容缆腔、第二管体、第一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二连接体由第三管体、与第三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四管体构成,第三管体内部具有容第一光缆腔,第四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三容纤孔,第三容纤孔位于第四管体的中央,第三容纤孔是贯通第四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三容纤孔与容第一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一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三容纤孔的直径,第三管体与第四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三管体、容第一光缆腔、第四管体、第三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三连接体由第五管体、与第五管体连在一起的第六管体构成,第五管体内部具有容第二光缆腔,第六管体内部具有紧挨在起的第四容纤孔,第四容纤孔位于第六管体的中央,第四容纤孔是贯通第六管体的上、下表面的,第四容纤孔与容第二光缆腔相连通,容第二光缆腔的直径大于第四容纤孔的直径,第五管体与第六管体具有相等的外径,第五管体、容第二光缆腔、第六管体、第四容纤孔四者的轴线是重合的;
所述第一光缆的一端位于第二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且固定在第一管体的内壁上,第一光缆的另一端位于第三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二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一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一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三管体的内壁上;
所述第二光缆的一端位于第一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一连接体的上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缆腔内且固定在第一管体的内壁上,第二光缆的另一端位于第四容纤孔中且该端的端面与第三连接体的下表面在同一平面内,第二光缆靠近另一端的部分位于容第二光缆腔内且通过粘胶固定在第五管体的内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第二光缆是单模或多模光纤。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第二光缆的直径都小于容缆腔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第二光缆的近一端部分都通过粘胶粘结与第一管体的内壁;第一光缆的一端通过粘胶与第二管体粘为一体;第二光缆的一端通过粘胶与第二管体粘为一体;第一光缆的另一端通过粘胶与第四管体粘为一体;第二光缆的另一端通过粘胶与第六管体粘为一体;第一光缆的近另一端部分通过粘胶粘结固定在第三管体的内壁;第二光缆的近另一端部分通过粘胶粘结固定在第五管体的内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体、第二连接体、第三连接体的材料都为铜或铝或陶瓷;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0~70份、氧化锆:10~20份、氧化硅:15~25份、钛白粉:4~6份、聚乙烯蜡:1~2份、聚丙烯酸铵:1~3份、聚乙烯醇:0.3~0.5份、氧化钇:0.1~0.3份、油酸:2~4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5~0.1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4~0.10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1~0.3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0份、氧化锆:10份、氧化硅:15份、钛白粉:4份、聚乙烯蜡:1份、聚丙烯酸铵:1份、聚乙烯醇:0.3份、氧化钇:0.1份、油酸:2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4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1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5份、氧化锆:15份、氧化硅:20份、钛白粉:5份、聚乙烯蜡:1.5份、聚丙烯酸铵:2份、聚乙烯醇:0.4份、氧化钇:0.2份、油酸:3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10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7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2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70份、氧化锆:20份、氧化硅:25份、钛白粉:6份、聚乙烯蜡:2份、聚丙烯酸铵:3份、聚乙烯醇:0.5份、氧化钇:0.3份、油酸:4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15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10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3份;或者所述陶瓷按重量份计,由以下原料构成的陶瓷粉制成:碳化硅:68份、氧化锆:12份、氧化硅:18份、钛白粉:4份、聚乙烯蜡:1.6份、聚丙烯酸铵:2.2份、聚乙烯醇:0.36份、氧化钇:0.18份、油酸:3份、市售型号为622的光稳定剂:0.08份、市售型号为UV-327的紫外线吸收剂:0.09份、市售型号为KT-023或V78-PTDS的抗黄变剂:0.24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缆的长度为210mm±20mm;第二光缆的长度为150mm±20mm;所述第一连接体的直径为3mm±0.1mm,第一连接体的长度为14mm±2mm;所述第二连接体的直径为3mm±0.1mm,第二连接体的长度为10mm±1mm或17mm±1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体的直径为3mm±0.1mm,当第二连接体的长度为10mm±1mm时,第三连接体的长度为或17mm±1mm;当第二连接体的长度为17mm±1mm时,第三连接体的长度为或10mm±1m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纤孔的直径为0.30±0.03mm或0.125±0.002mm;当第一容纤孔的直径为0.30±0.03mm时,所述第二容纤孔的直径为0.30±0.03mm或0.25±0.03mm;当第一容纤孔的直径为0.125±0.002mm时,所述第二容纤孔的直径为0.125±0.002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壁体厚度为0.3mm~0.5mm;所述第三管体的内径为0.240mm~0.260mm或0.8mm~1.2mm。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光纤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管体的内径为0.240mm~0.260mm或0.8mm~1.2mm。
CN201610436513.6A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器 Active CN1058669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6513.6A CN105866901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01710454307.2A CN107121734B (zh) 2016-06-18 2016-06-18 光纤连接器
CN201710454308.7A CN107015316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01710454306.8A CN107037545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用连接器
PCT/CN2017/087866 WO2017215539A1 (zh) 2016-06-18 2017-06-12 一种光纤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436513.6A CN105866901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4306.8A Division CN107037545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用连接器
CN201710454308.7A Division CN107015316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01710454307.2A Division CN107121734B (zh) 2016-06-18 2016-06-18 光纤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6901A CN105866901A (zh) 2016-08-17
CN105866901B true CN105866901B (zh) 2017-08-08

Family

ID=56650846

Famil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4306.8A Active CN107037545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用连接器
CN201710454308.7A Active CN107015316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01710454307.2A Active CN107121734B (zh) 2016-06-18 2016-06-18 光纤连接器
CN201610436513.6A Active CN105866901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3)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4306.8A Active CN107037545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用连接器
CN201710454308.7A Active CN107015316B (zh) 2016-06-18 2016-06-18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201710454307.2A Active CN107121734B (zh) 2016-06-18 2016-06-18 光纤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4) CN107037545B (zh)
WO (1) WO20172155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37545B (zh) * 2016-06-18 2019-03-12 深圳市万兆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用连接器
CN105891971A (zh) * 2016-06-18 2016-08-24 苏州高精特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结构光纤连接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1358A (en) * 1993-08-11 1998-06-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ical pin-and-socket connector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pin-and-socket connectors
JP2003107287A (ja) * 2001-09-28 2003-04-0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コネクタ
KR20100089466A (ko) * 2009-02-04 2010-08-12 선일텔레콤 주식회사 인입용 광케이블 분기세트
CN102129100A (zh) * 2010-01-12 2011-07-20 东莞市一普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光纤连接器
CN103091793A (zh) * 2012-10-10 2013-05-08 富波有限公司 光缆连接器装置、光缆组件及改变光纤极性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98496A (en) * 1995-12-14 1997-01-28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comprising a glass ferrule, and method of making same
CN1235133A (zh) * 1998-05-11 1999-11-17 佟定远 一种应用于制造铝低压铸造机升液管的高强耐热陶瓷材料
JPH11337766A (ja) * 1998-05-21 1999-12-10 Furukawa Electric Co Ltd:The 光コネクタ付き光ファイバ心線
US8931964B2 (en) * 2011-06-08 2015-01-13 Adc Telecommunications, Inc. Loose tube fiber optic cable assembly
CN203217122U (zh) * 2013-04-13 2013-09-25 佛山市顺德区永泰电线电缆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低衰减光纤连接装置
CN107037545B (zh) * 2016-06-18 2019-03-12 深圳市万兆通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光纤用连接器
CN105891971A (zh) * 2016-06-18 2016-08-24 苏州高精特专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简易结构光纤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61358A (en) * 1993-08-11 1998-06-02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Optical pin-and-socket connector and process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pin-and-socket connectors
JP2003107287A (ja) * 2001-09-28 2003-04-0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コネクタ
KR20100089466A (ko) * 2009-02-04 2010-08-12 선일텔레콤 주식회사 인입용 광케이블 분기세트
CN102129100A (zh) * 2010-01-12 2011-07-20 东莞市一普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塑料光纤连接器
CN103091793A (zh) * 2012-10-10 2013-05-08 富波有限公司 光缆连接器装置、光缆组件及改变光纤极性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121734B (zh) 2018-08-14
CN107015316B (zh) 2019-04-16
CN107037545A (zh) 2017-08-11
CN107121734A (zh) 2017-09-01
CN107015316A (zh) 2017-08-04
WO2017215539A1 (zh) 2017-12-21
CN105866901A (zh) 2016-08-17
CN107037545B (zh) 2019-03-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66901B (zh) 一种光纤连接器
CN103018821B (zh) 一种小弯曲半径保偏光纤及其制造方法
WO2010057352A1 (zh) 高可靠光纤耦合器制备方法
CN106569303B (zh) 一种简易结构光纤连接器
CN108700719B (zh) 使用晶体管外形技术的光模式转换和一种球透镜
CN207281263U (zh) 磁流体包覆微纳光纤光栅传感头的磁场传感器
CN104238000A (zh) 制作锥形光纤长周期光栅装置和封装的方法
CN101825500B (zh) 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探头及制备方法
CN104913905A (zh) 一种光纤弯曲损耗测定方法
CN103777269A (zh) 一种耐高温光纤
CN103925985A (zh) 一种基于无芯光纤的振动传感器及其检测装置
CN109031532A (zh) 一种平面波导芯片与光纤阵列的耦合方法
CN103792620B (zh) 一种抗弯曲光纤耦合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1006700A (zh) 一种光纤光栅封装装置及封装方法
CN201008553Y (zh) 一种体内病灶温度测量用传感器
CN107817061A (zh) 基于低熔点玻璃的新型fbg温度传感器及其封装工艺方法
CN205785611U (zh) 全石英光纤珐珀压力传感器
CN210005129U (zh) 一种免熔接f-p腔光纤温度传感装置
CN214702695U (zh) 一种具有微孔结构光纤的测量辅助装置
JP2008014716A (ja) 温度センサ用導光体
CN208860370U (zh) 光纤法珀气泡腔传感器
CN202267550U (zh) 点式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
CN112729781A (zh) 一种具有微孔结构光纤的测量辅助装置
GB2207254A (en) Glass-clad optical fibre couplers
CN201680926U (zh) 荧光光纤温度传感器光纤探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Yang Taoyong

Inventor before: Shen Yujie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711

Address after: Hang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Fuyang District 311418 pier Fang Ling Qiao Zhen Guang Ming Cun

Applicant after: HANGZHOU TONGD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Jiangsu city of Suzhou province Xiangcheng District 215131 yuan and street Wankelong mall 1 room 49

Applicant before: SUZHOU GAOJINGTEZHUA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530

Address after: 311401 No. 6, No. seven road, Dongzhou industrial functional area, Dongzhou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Southeast of Hangzhou Jitong Network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418 Fangjia pier, Guangming Village, Ling Qiao Town,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China

Patentee before: Hangzhou Tongda Communication Equipment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0823

Address after: 311418 No. 9, Huan an road, Li Shan town,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after: Hangzhou Yuhua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311401 No. 6, No. seven road, Dongzhou industrial functional area, Dongzhou street, Fuyang District, Hangzhou, Zhejiang.

Patentee before: Southeast of Hangzhou Jitong Network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