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65502A -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65502A
CN105865502A CN201610308191.7A CN201610308191A CN105865502A CN 105865502 A CN105865502 A CN 105865502A CN 201610308191 A CN201610308191 A CN 201610308191A CN 105865502 A CN105865502 A CN 105865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imble
level sleeve
workpiece
slip mandrel
dr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81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焦学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081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65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65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65502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11/00Component parts of measuring arrangements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 Measuring Device Byusing Mechanical Metho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计量用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二维转台使用中部框架支撑,对工件测量产生干扰的问题。它包括底板、对顶系统和工装夹具,其中,底板安装对顶系统,工装夹具安装在底板上方,用于安装待测工件;对顶系统安装在底板上,带动待测工件分别绕x和y两轴旋转,在多个工位精确定位,实现对待测工件多个面的检测。本发明的对顶系统采用了无缝隙转动机构,能够实现传动的无缝隙传动,从而可实现对待测工件多个面所需的检测进行有效定位,解决了现有二维转台使用中部框架支撑、对工件测量产生干扰的问题,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1mm。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计量用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世界上的台转台是1945年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仪表实验室(MITInstrumentation lab)研制成功的,定为A型转台,采用普通滚珠轴承,用交流力矩电机驱动,角位置测量元件采用滚珠与微动开关,由于采用的元件精度比较低,加上没有经验可以借鉴,该转台存在许多缺点,精度也只能达到角分级,实际上没有投入使用。随后,美国的欧思一伊利诺斯公司的菲克(Fecker)系统分公司又研制出了T-800型伺服转台,它标志着美国的转台设计已经达到了一个新水平。六十年代开始对转台的重要部件如轴承、驱动马达和监测元件进行了系统的改进,研制成功了专用于转台的空气轴承和液压轴承,大调速比、高精度的液压马达和高分辨率的检测元件,把转台的技术水平推向了一个新台阶。同时诞生了一些专业生产转台的公司,如美国的CGC(Contraves-Goerz Corporation现己改组)公司、Carco公司(Carco Electronics,现已并入欧洲的Acutronic公司)、德国的MBB公司等。
按照转台台面所复现的角运动的自由度区分,可分为:单轴,双轴,三轴及五轴转台。其中二维转台在工业和军事上广泛应用。根据用途不同双轴精密伺服转台结构形式各不相同,二轴转台又可分为地平式、赤道式。地平式又分为U型结构、T型结构、球形结构。但无论哪种结构它们共同的特点是有两个正交的精密回转轴系及足够的系统刚度,其造价极其昂贵。另外,这种大型转台其中一个回转轴系往往由一中部框架支撑,这种与一个回转轴系相固定的框架支撑在用于小型工件的精密计量时,对工件的有效测量产生极大的干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二维转台使用中部框架支撑,对工件测量产生干扰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包括底板、对顶系统和工装夹具,其中,底板安装对顶系统,工装夹具安装在底板上方,用于安装待测工件;对顶系统安装在底板上,带动待测工件分别绕x和y两轴旋转,在多个工位精确定位,实现对待测工件多个面的检测。
所述的对顶系统包括两套顶针系统,两套顶针系统垂直安装。
所述的每套顶针系统均包括顶针系统安装座、顶针伸缩单元、转动单元、精确定位单元和顶针;其中,顶针系统安装座为垂直于底板的矩形板,板上开孔,安装顶针伸缩单元;转动单元包括传动轮和传动条,传动条安装在传动轮下方;顶针伸缩单元包括一级套筒、滑动芯轴和无缝隙转动机构,一级套筒安装在传动轮内部,与传动轮一起转动,滑动芯轴安装在一级套筒内,无缝隙转动机构与一级套筒和滑动芯轴连接,将一级套筒的转动无缝隙传递给滑动芯轴,使其与一级套筒同步无隙转动;精确定位单元包括分度盘和定位器,分度盘为外缘开有若干豁口的圆盘,它套装在一级套筒外侧,与一级套筒一起转动,为其提供定位;定位器安装在底板上,在分度盘转动后将其固定;顶针的一端与滑动芯轴的尾部连接,当滑动芯轴伸出时,顶针顶紧工件板,将其固定。
所述的第一套顶针系统包括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第一顶针伸缩单元、第一转动单元、第一精确定位单元、第一顶针;第一顶针伸缩单元包括第一一级套筒、第一滑动芯轴和第一无缝隙转动机构;其中,第一一级套筒为圆筒状,在它的中部上部开孔,它套装在第一滑动芯轴外,一端安装在第一传动轮的轴承内圈中,另一端穿过安装在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的通孔内的轴承内,它在第一传动轮的带动下转动;第一无缝隙转动机构套装在第一一级套筒外侧、与第一滑动芯轴连接。
所述的无缝隙转动机构包括第一二级套筒和第一滑轮组,第一二级套筒为“U”字形,第一二级套筒的顶部两侧高度不同,第一二级套筒内部套装在第一一级套筒外侧,随第一一级套筒转动;第一滑轮组包括一根回转轴和串联在回转轴顶部的两个滑轮;第一个滑轮和第二个滑轮分别与第一二级套筒的两侧滚动连接,回转轴的底部穿过第一一级套筒上的通孔安装在第一滑动芯轴上。
所述的第二套顶针系统结构及原理与第一套顶针系统完全相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的对顶系统采用了无缝隙转动机构,能够实现传动的无缝隙传动,进而实现了待测工件分别绕x和y轴精确翻转多个工位,从而可实现对待测工件多个面所需的检测进行有效定位,解决了现有二维转台使用中部框架支撑、对工件测量产生干扰的问题,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1mm。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种改进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内部结构原理图;
图中:1.底板,2.工件板,3.第一托板,4.待测工件,5.第一顶针,6.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7.第二托板,8.第二顶针,9.第二顶针系统安装座,10.第一定位器,11.第一滑动芯轴,12.第一一级套筒,13.第一分度盘,14.第一滑轮组,15.第一传动轮,16.第一二级套筒,17.第一传动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作详细描述: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进行介绍: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包括底板1、对顶系统和工装夹具,其中,底板1为板状,底部安装在工作台上,用于安装对顶系统,它的中部开孔,作为图像观测窗口。工装夹具安装在底板上方,用于安装待测工件。对顶系统安装在底板1上,用于带动待测工件4分别绕x和y两轴旋转,在多个工位精确定位,实现对待测工件4多个面的检测。
在本实施例中,对顶系统包括两套顶针系统,两套顶针系统垂直安装。每套顶针系统均包括顶针系统安装座、顶针伸缩单元、转动单元、精确定位单元和顶针。其中,顶针系统安装座为垂直于底板的矩形板,板上开孔,安装顶针伸缩单元;转动单元包括传动轮和传动条,传动条安装在传动轮下方;顶针伸缩单元包括一级套筒、滑动芯轴和无缝隙转动机构,一级套筒安装在传动轮内部,与传动轮一起转动,滑动芯轴安装在一级套筒内,无缝隙转动机构与一级套筒和滑动芯轴连接,将一级套筒的转动无缝隙传递给滑动芯轴,使其与一级套筒同步无隙转动;精确定位单元包括分度盘和定位器,分度盘为外缘开有若干豁口的圆盘,它套装在一级套筒外侧,与一级套筒一起转动,为其提供定位;定位器安装在底板上,在分度盘转动时将其固定;顶针的一端与滑动芯轴的尾部连接,当滑动芯轴伸出时,顶针顶紧工件板,将其固定。
工装夹具包括工件板2、第一托板3和第二托板7,工件板2整体与待测工件4的形状一致,在工件板2外侧相邻的侧面上开有盲孔,盲孔形状与顶针头部一致。第一托板3和第二托板7分别安装在底板1和第二顶针系统安装座9上,在第一顶针5或第二顶针8未固定工件板前支撑工件板2,在第一顶针5或第二顶针8固定工件板后移出工件板旋转空间。
其中,顶针系统安装座为盒状,顶部开口,在其长棱所在的两个侧面上开有对应的通孔,用于安装顶针伸缩单元;顶针系统安装座安装在底板1上。转动单元安装在顶针系统安装座内,延顶针系统安装座长棱方向布置,与顶针伸缩单元连接,为顶针伸缩单元提供动力。精确定位单元安装在顶针系统安装座长棱所在的侧面上,套装在顶针伸缩单元外侧,为工件板旋转精确定位。顶针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顶针伸缩单元头部,另一端伸入工件板2外侧盲孔内,带动工件板2旋转定位。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底板1为矩形板状,长660mm,宽440mm,中部开有矩形通孔,在矩形通孔中安装透明PC板,以便对待测工件进行影像测量。
第一套顶针系统包括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6、第一顶针伸缩单元、第一转动单元、第一精确定位单元、第一顶针5。其中,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6安装在底板1一侧,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6的长棱方向与底板1的短边方向平行。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6为开口的盒状,它开有通孔,用于安装第一顶针伸缩单元。第一转动单元包括第一传动条17和第一传动轮15。其中,第一传动条17为条带状,它的一端伸入第一传动轮15下,与第一传动轮15压紧。第一传动轮15包括转轮和轴承,转轮套装在轴承上。
第一顶针伸缩单元包括第一一级套筒12、第一滑动芯轴11和第一无缝隙转动机构。其中,第一一级套筒12为圆筒状,在它的中部上部开孔,它套装在第一滑动芯轴11外,一端安装在第一传动轮15的轴承内圈中,另一端穿过安装在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6的通孔内的轴承内,它在第一传动轮15的带动下转动。第一无缝隙转动机构包括第一二级套筒16和第一滑轮组14,第一二级套筒16为“U”字形,第一二级套筒16的顶部两侧高度不同,第一二级套筒16内部套装在第一一级套筒12外侧,随第一一级套筒12转动;第一一级套筒12与第一分度盘13相互固定,定位过程第一定位器10可将第一分度盘13锁定。第一滑轮组14包括一根回转轴和串联在回转轴顶部的两个滑轮。第一个滑轮和第二个滑轮分别与第一二级套筒16的两侧滚动连接,回转轴的底部穿过第一一级套筒12上的通孔安装在第一滑动芯轴11上。第一滑动芯轴11为圆柱状,它穿过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6上的通孔,第一滑动芯轴11的尾部与第一顶针5的一端连接。第一滑动芯轴11伸出时,第一顶针5的另一端深入工件板2短边所在一侧的盲孔内,固定工件板2。
第二顶针系统安装座固定在底板1上,第二顶针系统安装座9上开有对应的通孔,用于安装第二顶针伸缩单元。第二套顶针系统各单元组成和工作原理与第一套顶针系统完全一致。 第二顶针的头部伸入工件板长边所在一侧的盲孔内。
工作时,将待测工件4定位于工件板2上,将定位有工件的工件板2放在第一托板3和第二托板7上;第一托板3和第二托板7可对工件板2进行初定位,使其始终处于顶针可自动夹紧的范围之内。
对工件板2进行初步装夹后,根据所需要的翻转方向,使与其相关联的顶针伸出,另外一顶针及托板收回。工件可绕已顶出的顶针轴线方向翻转至分度盘所决定的多个工位中的任意一个并进行精确定位。
工件的精确翻转分为初步翻转及精确定位两个过程。
初步翻转过程中传动条直线伸出,带动传动轮转过一个检测工位所需的初步角度。传动轮可带动一级套筒单向转动,进而通过滑轮组带动滑动芯轴及待测工件同步且无隙转动一个检测工位所需的初步角度。
在其它实施例中,通过在该装置内设传感器组,可对翻转过程的每个工位进行有效识别;当传动因意外出错时,传感器会识别该信息并给出报警信号。
该发明可实现任意位置的翻转及定位。两个方向翻转原理相同,当需要换向翻转时,工件会回到复位状态即人工放置工件板2的初始位置,然后变更另外一组顶针系统进行换向翻转;换向过程定位器处于锁紧状态,滑动芯轴可实现无转动伸缩,从而保证换向过程顶针与工件板精密配合。
本发明的对顶系统采用了无缝隙转动机构,能够实现传动的无缝隙传动,进而实现了待测工件分别绕x和y轴精确翻转多个工位,从而可实现对待测工件多个面所需的检测进行有效定位,解决了现有二维转台使用中部框架支撑、对工件测量产生干扰的问题,重复定位精度可达0.01mm。

Claims (5)

1.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包括底板、对顶系统和工装夹具,其中,底板安装对顶系统,工装夹具安装在底板上方,用于安装待测工件;对顶系统安装在底板上,带动待测工件分别绕x和y两轴旋转,在多个工位精确定位,实现对待测工件多个面的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顶系统包括两套顶针系统,两套顶针系统垂直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每套顶针系统均包括顶针系统安装座、顶针伸缩单元、转动单元、精确定位单元和顶针;其中,顶针系统安装座为垂直于底板的矩形板,板上开孔,安装顶针伸缩单元;转动单元包括传动轮和传动条,传动条安装在传动轮下方;顶针伸缩单元包括一级套筒、滑动芯轴和无缝隙转动机构,一级套筒安装在传动轮内部,与传动轮一起转动,滑动芯轴安装在一级套筒内,无缝隙转动机构与一级套筒和滑动芯轴连接,将一级套筒的转动无缝隙传递给滑动芯轴,使其与一级套筒同步无隙转动;精确定位单元包括分度盘和定位器,分度盘为外缘开有若干豁口的圆盘,它套装在一级套筒外侧,与一级套筒一起转动,为其提供定位;定位器安装在底板上,在分度盘转动将其固定;顶针的一端与滑动芯轴的尾部连接,当滑动芯轴伸出时,顶针顶紧工件板,将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套顶针系统包括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6)、第一顶针伸缩单元、第一转动单元、第一精确定位单元、第一顶针(5);第一顶针伸缩单元包括第一一级套筒(12)、第一滑动芯轴(11)和第一无缝隙转动机构;其中,第一一级套筒(12)为圆筒状,在它的中部上部开孔,它套装在第一滑动芯轴(11)外,一端安装在第一传动轮(15)的轴承内圈中,另一端穿过安装在第一顶针系统安装座(6)的通孔内的轴承内,它在第一传动轮(15)的带动下转动;第一无缝隙转动机构套装在第一一级套筒(12)外侧、与第一滑动芯轴(11)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无缝隙转动机构包括第一二级套筒(16)和第一滑轮组(14),第一二级套筒(16)为“U”字形,第一二级套筒(16)的顶部两侧高度不同,第一二级套筒(16)内部套装在第一一级套筒(12)外侧,随第一一级套筒(12)转动;第一滑轮组(14)包括一根回转轴和串联在回转轴顶部的两个滑轮;第一个滑轮和第二个滑轮分别与第一二级套筒(16)的两侧滚动连接,回转轴的底部穿过第一一级套筒(12)上的通孔安装在第一滑动芯轴(11)上。
CN201610308191.7A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Withdrawn CN105865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8191.7A CN105865502A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8191.7A CN105865502A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65502A true CN105865502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1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8191.7A Withdrawn CN105865502A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655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8445A (zh) * 2018-10-15 2019-01-11 河海大学 一种沉箱接缝水下专用检测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88445A (zh) * 2018-10-15 2019-01-11 河海大学 一种沉箱接缝水下专用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44263A (zh) 检测设备及检测设备的工作方法
CN113776733B (zh) 一种回转体的动平衡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
CN105798809A (zh) 一种优化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N105806254A (zh) 一种十字轨道物品三维扫描成型装置
CN107526372B (zh) 五轴控制装置及曲面或弧面玻璃面板的检测设备
CN205950552U (zh) 一种优化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N208759384U (zh) 一种圆盘类零件的定位机构
CN105865502A (zh)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N208795185U (zh) 三维测量设备
CN101663606B (zh) 沿导轨具有独特的平衡质量的色轮
CN205950551U (zh) 一种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N205748422U (zh) 一种新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N205950553U (zh) 一种采用双顶针的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Lou et al. A self-calibration method for rotary tables’ five degrees-of-freedom error motions
CN105690259B (zh) 全自动轴承套圈的内圈沟道磨超一体机的磨沟检测装置
CN105773483A (zh) 一种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N205957996U (zh) 一种改进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N105865501A (zh) 一种改进型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N216117300U (zh) 转盘装置
CN105841637A (zh) 机床传动链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205879132U (zh) 一种亚角秒级测角装置
CN105751110A (zh) 一种采用双顶针的小型精密检测用二维翻转装置
CN109613024A (zh) 运动平台及其工作方法、检测设备及检测方法
CN106895833A (zh) 一种寻北仪四位置定位机构
CN204666110U (zh) 用于轮辋的跳动量测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