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50623A -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50623A
CN105850623A CN201610302949.6A CN201610302949A CN105850623A CN 105850623 A CN105850623 A CN 105850623A CN 201610302949 A CN201610302949 A CN 201610302949A CN 105850623 A CN105850623 A CN 1058506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ce
leaf
conducted
field
su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0294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静
孟桂元
金晨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30294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506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50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506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20Cereals
    • A01G22/22Ric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otan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 Fertiliz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制作待移栽秧苗;翻耕施肥管理;移栽种植;大田施肥管理等步骤;该方法分别于倒四叶期和倒二叶期按照200mL/亩的用量向叶面喷施液体硅钾;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前1个叶龄,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5%时,开始排水搁田,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本申请提供的栽培方法,能增加超级稻产量和生育后期中下部通风透光,减少超级稻稻瘟病发生,配合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达到超级稻高产、抗纹枯病和抗稻瘟病目标。

Description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抗纹枯病和抗稻瘟病的水稻栽培方法。
背景技术
超级稻品种具有产量潜力大的优点,2014年超级稻产量达到1026.7kg/亩,但目前与超级稻相配套超高产栽培技术比较落后,超级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的主要目标是:比现有水稻品种在产量上有大幅度提高、并兼顾品质与抗性的水稻超高产技术。
纹枯病,是由立枯丝核菌侵染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水稻发生最为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早稻重于晚稻,往往造成谷粒不饱满,空壳率增加,严重的可引起植株倒伏枯死。稻瘟病是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一般在水稻生育后期发生,一季中稻和晚稻重于早稻,引起稻瘟病原因之一是栽培过密,田间通风透光差。
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农业结构调整、栽培管理措施、水稻稻瘟病抗药性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水稻稻瘟病和纹枯病常年保持重发态势,且发生和危害呈上升趋势,尤其严重是超级稻,而在其防治方法上主要依靠化学防治,且存在乱施药、盲目施药的现象。大量农药并未发挥应有作用即进入环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而且会对生态环境、非靶标生物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造成潜在有害影响。因此,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应用得以快速的发展。
目前,公知的水稻栽培方法有:宽窄行、正方形、长方形等栽培方法,而这些栽培方法对超级稻生长后期稻瘟病和纹枯病的防控没有明显的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制作待移栽秧苗,选择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进行旱育秧,当秧苗达到4~5叶时既得所述待移栽秧苗;
翻耕施肥管理,将待栽种稻田进翻耕并按照每亩施土杂肥6000kg以上的标准进行施土杂肥;并在移栽前一天施复合肥基肥,所述复合肥基肥中各养分比例为N:P2O5:K2O=2:1:2,总养分含量为40%;
移栽种植,将获得的所述待移栽秧苗按照边长为13~15cm的正六边形形状插栽到所述翻耕施肥后的待栽种稻田内;
大田施肥管理,在完成移栽后7天时,施分蘖肥;在倒3叶时施用穗肥;并分别于倒四叶期和倒二叶期按照200mL/亩的用量向叶面喷施液体硅钾;
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前1个叶龄,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5%时,开始排水搁田,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
优选的:所述选择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进行旱育秧,当秧苗达到4~5叶时既得所述待移栽秧苗;包括:
在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二叶期喷施200ppm多效唑。
优选的:所述基肥、蘖肥以及穗肥的重量比为5:2:3。
优选的:所述待栽种稻田为水田稻田或旱田稻田。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通过本发明,可以实现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在一种实现方式下,该方法可以制作待移栽秧苗,选择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进行旱育秧,当秧苗达到4~5叶时既得所述待移栽秧苗;翻耕施肥管理,将待栽种稻田进翻耕并按照每亩施土杂肥6000kg以上的标准进行施土杂肥;并在移栽前一天施复合肥基肥,所述复合肥基肥中各养分比例为N:P2O5:K2O=2:1:2,总养分含量为40%; 移栽种植,将获得的所述待移栽秧苗按照边长为13~15cm的正六边形形状插栽到所述翻耕施肥后的待栽种稻田内;大田施肥管理,在完成移栽后7天时,施分蘖肥;在倒3叶时施用穗肥;并分别于倒四叶期和倒二叶期按照200mL/亩的用量向叶面喷施液体硅钾;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前1个叶龄,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5%时,开始排水搁田,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本申请提供的栽培方法,能增加超级稻产量和生育后期中下部通风透光,减少超级稻稻瘟病发生,配合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达到超级稻高产、抗纹枯病和抗稻瘟病目标。水稻正六边形栽培方法是借鉴正六边形结构栽插方法,这种栽培方法能增加水稻生长期通风透光,减少水稻生长后期稻瘟病和纹枯病发生,是绿色无公害防控稻瘟病和纹枯病的方法。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水稻栽培方法中移栽种植的秧插图。
图中:1大田、2插秧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水稻纹枯病:叶鞘染病 在近水面处产生暗绿色水浸状边缘模糊小斑,后渐扩大呈椭圆形或云纹形,中部呈灰绿或灰褐色,湿度低时中部呈淡黄或灰白色,中部组织破坏呈半透明状,边缘暗褐。发病严重时数个病斑融合形成大病斑,呈不规则状云纹斑,常致叶片发黄枯死。叶片染病 病斑也呈云纹状,边缘褪黄,发病快时病斑呈污绿色,叶片很快腐烂,茎秆受害 症状似叶片,后期呈黄褐色,易折。穗颈部受害 初为污绿色,后变灰褐,常不能抽穗,抽穗的秕谷较多,千粒重下降。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网状菌丝,后汇聚成白色菌丝团,形成菌核,菌核深褐色,易脱落。高温条件下病斑上产生一层白色粉霉层即病菌的担子和担孢子。 水稻稻瘟病: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叶瘟 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慢性型病斑 开始在叶上产生暗绿色小斑,渐扩大为梭菜斑,常有延伸的褐色坏死线。病斑中央灰白色,边缘褐色,外有淡黄色晕圈,叶背有灰色霉层,病斑较多时连片形成不规则大斑,这种病斑发展较慢。急性型病斑 在感病品种上形成暗绿色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叶片两面都产生褐色霉层,条件不适应发病时转变为慢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 感病的嫩叶发病后,产生白色近圆形小斑,不产生孢子,气候条件利其扩展时,可转为急性型病斑。褐点型病斑 多在高抗品种或老叶上,产生针尖大小的褐点只产生于叶脉间,较少产孢,该病在叶舌、叶耳、叶枕等部位也可发病。节温 常在抽穗后发生,初在稻节上产生褐色小点,后渐绕节扩展,使病部变黑,易折断。发生早的形成枯白穗。仅在一侧发生的造成茎秆弯曲。穗颈瘟 初形成褐色小点,放展后使穗颈部变褐,也造成枯白穗。发病晚的造成秕谷。枝梗或穗轴受害造成小穗不实。谷粒瘟产生褐色椭圆形或不规则斑,可使稻谷变黑。有的颖壳无症状,护颖受害变褐,使种子带菌。本申请提供的栽培方法,是通过正六边形形状栽插的方式进行水稻栽培,该栽培方法不仅能改变传统水稻栽培,而且能绿色有效防控超级稻稻瘟病和纹枯病。
实施例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稻栽培方法,该方法包括制作待移栽秧苗,选择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进行旱育秧,当秧苗达到4~5叶时既得所述待移栽秧苗;在实际应用中,在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二叶期喷施200ppm多效唑。
翻耕施肥管理,将待栽种稻田进翻耕并按照每亩施土杂肥6000kg以上的标准进行施土杂肥;并在移栽前一天施复合肥基肥,所述复合肥基肥中各养分比例为N:P2O5:K2O=2:1:2,总养分含量为40%;
移栽种植,如图1所示,将获得的所述待移栽秧苗按照边长为13~15cm的正六边形形状插栽到所述翻耕施肥后的待栽种稻田内;图中1为所述待栽种稻田,2为插秧位置,在实际应用中,按正六边形形状栽插,一季中稻在边长为15cm正六边形角各插1穴,每穴插2粒谷秧,每亩基本苗为1.14万穴。早、晚稻正六边形边长为13cm,每亩基本苗为1.52万穴。
大田施肥管理,在完成移栽后7天时,施分蘖肥;在倒3叶时施用穗肥;并分别于倒四叶期和倒二叶期按照200mL/亩的用量向叶面喷施液体硅钾;
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前1个叶龄,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5%时,开始排水搁田,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选择农业部审定的超级稻品种进行制作待移栽秧苗,在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二叶期喷施200ppm多效唑,当秧苗达到4.5叶左右时移栽。然后按正六边形形状栽插,一季中稻在边长为15cm正六边形角各插1穴,每穴插2粒谷秧,每亩基本苗为1.14万穴。早、晚稻正六边形边长为13cm,每亩基本苗为1.52万穴。亩施优质土杂肥6000kg以上,随耕翻地时施入土内,达到土肥相融,全层施肥;复合肥选N:P2O5:K2O=2:1:2(复合肥总含量为40%),基肥:蘖肥:穗肥=5:2:3,其中基肥在移栽前1天施用,分蘖肥于移栽后7天,穗肥于倒3叶施用。一季中稻施肥量为45kg/亩,早稻35kg/亩,晚稻25 kg/亩;分别于倒四叶期和倒二叶期叶面喷施液体硅钾200mL/亩,以防倒伏。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前1个叶龄,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5%时,开始排水搁田,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栽培方法法是为了水稻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因此需土壤用养结合,可种植水稻后,种植绿肥紫云英、鼠茅草、苕子、茹菜、蚕豆等。在标准化的基础上,可按不同水稻品种生长发育特点,进行超级稻常规管理,如超级杂交早稻、超级杂交晚稻、超级杂交中稻等,其它田间管理都相同。本申请提供的栽培方法中,所述待栽种稻田为水田稻田或旱田稻田。可以应用于水稻水田移栽,北方南方都可以适应。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方法相对传统栽种方法具有显著的进步,下面通过实验进行说明:
实验一
2015年4月25日-2015年9月10日,本发明人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香卜坳镇进行超级稻一季稻正六边形栽培和长方形栽培试验,即在1.14万穴密度下,进行正六边形栽培试验,以长方形栽插方法为对照,超级稻品种为广两优1128,作一季中稻种植,5月12日播种,移栽期6月6日,8月3日始穗,8月8日齐穗,9月10日成熟;结果表明:超级稻正六边形栽培法可使超级稻增产3.78%(表1)。
表1 超级稻正六边形栽培法和长方形栽培法的产量与产量结构表
栽培方法 有效穗 (万/亩) 株高 (㎝) 穗长 (㎝) 总粒数 (粒) 实粒数 (粒) 结实率 (%) 千粒重 (g) 实际亩产 (㎏) ±%
长方形(CK) 10.0 123.9 24.7 265.6 219.8 82.8 29.9 643.7 --
正六边形 10.3 123.5 25.6 265.1 220.8 83.3 29.8 668.0 +3.78
实验二
2015年3月25日-2015年7月12日,本发明人在湖南娄底市双峰县锁时镇进行超级杂交早稻
正六边形抗纹枯病试验,比较正六边形栽培与宽窄行、长方形和正方形栽培法抗纹枯病特性;超级杂交早稻品种:株两优819,播种期3月28日,移栽期4月26日;6月9日始穗,6月14日齐穗,7月12日成熟。调查孕穗期抗纹枯病结果表明:孕穗期纹枯病正六边形栽培发病率最低,为57.92%;病情指数最轻,为12.41%(表2)。
表2 不同栽培模式对超级杂交早稻孕穗期抗纹枯病特性的影响
实验三
2015年6月23日-2015年10月15日,本发明人在湖南娄底市双峰县锁时镇进行超级杂交晚稻正六边形抗稻瘟病试验,以长方形为对照,晚稻品种为H优518,播种期为6月23日,移栽期7月18日;9月5日始穗,9月9日齐穗,10月15日成熟;今年晚稻稻瘟病属大发生年。结果表明:正六边形栽培能极显著减少超级杂交晚稻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显著减少5级病穗数(表3)。
表3 不同栽培方法对超级杂交晚稻抗稻瘟病影响
总之,本申请提供的栽培方法,能增加超级稻产量和生育后期中下部通风透光,减少超级稻稻瘟病发生,配合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达到超级稻高产、抗纹枯病和抗稻瘟病目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水稻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制作待移栽秧苗,选择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进行旱育秧,当秧苗达到4~5叶时既得所述待移栽秧苗;
翻耕施肥管理,将待栽种稻田进翻耕并按照每亩施土杂肥6000kg以上的标准进行施土杂肥;并在移栽前一天施复合肥基肥,所述复合肥基肥中各养分比例为N:P2O5:K2O=2:1:2,总养分含量为40%;
移栽种植,将获得的所述待移栽秧苗按照边长为13~15cm的正六边形形状插栽到所述翻耕施肥后的待栽种稻田内;
大田施肥管理,在完成移栽后7天时,施分蘖肥;在倒3叶时施用穗肥;并分别于倒四叶期和倒二叶期按照200mL/亩的用量向叶面喷施液体硅钾;
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的前1个叶龄,当茎蘖数达到预期穗数的85%时,开始排水搁田,拔节到成熟实行湿润灌溉,干湿交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颗粒饱满的水稻种子进行旱育秧,当秧苗达到4~5叶时既得所述待移栽秧苗;包括:
在秧苗一叶一心期至二叶期喷施200ppm多效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肥、蘖肥以及穗肥的重量比为5: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栽种稻田为水田稻田或旱田稻田。
CN201610302949.6A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Pending CN1058506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2949.6A CN105850623A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02949.6A CN105850623A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50623A true CN105850623A (zh) 2016-08-17

Family

ID=566315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02949.6A Pending CN105850623A (zh) 2016-05-10 2016-05-10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50623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921A (zh) * 2017-02-14 2017-06-20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利用细绿萍配施调控稻田氮肥缓释的栽培方法
CN109220642A (zh) * 2017-05-18 2019-01-18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种植方法
CN112273028A (zh) * 2020-10-28 2021-01-29 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CN116114553A (zh) * 2022-12-23 2023-05-16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籼粳杂交稻促根壮杆的机插高产种植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3995A (zh) * 2008-04-25 2009-10-28 林天国 水稻无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
CN103444477A (zh) * 2013-09-18 2013-12-18 吴洁远 基于病虫、倒伏和污染防控的超级稻健身控害栽培方法
CN104396652A (zh) * 2014-12-13 2015-03-11 吴洁远 双季超级稻三适四控高产优质栽培法
CN105104176A (zh) * 2015-09-28 2015-12-02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水稻的育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63995A (zh) * 2008-04-25 2009-10-28 林天国 水稻无水旱土移栽栽培方法
CN103444477A (zh) * 2013-09-18 2013-12-18 吴洁远 基于病虫、倒伏和污染防控的超级稻健身控害栽培方法
CN104396652A (zh) * 2014-12-13 2015-03-11 吴洁远 双季超级稻三适四控高产优质栽培法
CN105104176A (zh) * 2015-09-28 2015-12-02 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一种高产、稳产、抗稻瘟病水稻的育种方法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856921A (zh) * 2017-02-14 2017-06-20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利用细绿萍配施调控稻田氮肥缓释的栽培方法
CN106856921B (zh) * 2017-02-14 2020-01-14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利用细绿萍配施调控稻田氮肥缓释的栽培方法
CN109220642A (zh) * 2017-05-18 2019-01-18 河南农业大学 一种水稻种植方法
CN112273028A (zh) * 2020-10-28 2021-01-29 贵州茅贡米业有限公司 一种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方法
CN116114553A (zh) * 2022-12-23 2023-05-16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一种籼粳杂交稻促根壮杆的机插高产种植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awadi et al. Growth and yield of hybrid maize (Zea mays L.) in relation to planting density and nitrogen levels during winter season in Nepal
CN107155569B (zh) 一种压砂地西瓜甜瓜优质高效生产方法
CN106538188A (zh) 一种玉米的种植方法
CN104718927A (zh) 一种高粱的种植方法
CN105052508A (zh) 一种油菜茬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的栽培方法
CN111328655B (zh) 小麦-菠菜-玉米-绿肥间套作种植栽培方法
CN104429566A (zh) 一种高产玉米栽植方法
CN104041277A (zh) 一种降低田烟种植区烟叶氯离子含量的轮作及免耕方法
CN103988676A (zh) 一种提高黄绵土秋马铃薯产量的栽培方法
CN106561362A (zh) 一种水稻的栽培方法
CN105746568A (zh) 一种药肥组合物
CN105850623A (zh) 一种水稻栽培方法
CN106717826A (zh) 玉米高产的种植方法
CN106561220A (zh) 一种玉米的栽培方法
CN104429564A (zh) 一种高产玉米栽培方法
CN105613156A (zh) 一种杂交晚稻高产种植技术
CN110330381A (zh) 一种富含内生菌根菌的草莓育苗功能性复合菌肥及在形成草莓菌根苗中的应用
CN110122221A (zh) 一种缓解青稞倒伏的种植方法
CN106995320A (zh) 改良型颗粒石灰氮防治西红柿脐腐病和裂果的方法及用途
CN105272613A (zh) 一种可以提高小麦抗病菌功能的叶面肥
Mukherjee Yield maximization of wheat (Triticum aestivum L.) cultivars through improved water management strategy
CN110150062B (zh) 一种春小麦、夏玉米一年两熟的种植方法
CN104429544A (zh) 一种秋冬菜及春豌豆及夏毛豆间套作种的方法
CN111213555A (zh) 一种丘陵区春玉米机械化种植方法
CN105993754A (zh) 水稻的高产种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