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8183B -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 Google Patents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8183B
CN105848183B CN201610170158.2A CN201610170158A CN105848183B CN 105848183 B CN105848183 B CN 105848183B CN 201610170158 A CN201610170158 A CN 201610170158A CN 105848183 B CN105848183 B CN 1058481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cell
parameter
prach
optimiz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015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8183A (zh
Inventor
卢哲智
付永魁
郝建钢
方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ICT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7015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81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8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81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81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4Arrangements for maintain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LTE系统中的RACH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通过在基站启动过程中对接入参数配置进行核查,在基站运行过程中对相邻基站间的接入参数配置进行冲突核查和处理,在正常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的开启状态,对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情况,进行RACH自动优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系统中的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实现无线网络的自主功能,在LTE技术的标准化阶段引入了SON(SelfOrganization Network,自组织网络)技术。3GPP则在LTE项目系统的SON技术中引入了RACH优化模块。RACH优化模块可以根据网络设备自身的运行状况,自适应的调整RACH参数以达到优化整个网络的性能,确保良好的用户体验。
由于,3GPP相关的协议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RACH优化算法,只是规定了RACH应该具有的各项功能,为此各运营商和移动设备供应商纷纷提出了各自的RACH优化方法。在现有技术中,因现有的RACH优化方法是根据各运营商和移动设备供应商的需求提出的,在针对RACH进行优化的领域所采用的优化手段繁杂且不可通用,更加不可能针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实现RACH的自动优化。
因此,当前亟需一种在LTE系统中对RACH进行自动优化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LTE系统中的RACH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以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情况,进行RACH自动优化的目的。
有鉴于此,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适用于基站,包括:
当基站启动时,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若所述接入参数配置出现异常,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警告信息,所述警告信息中包含出现异常的接入参数配置的定位信息;
当所述基站在运行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参数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冲突,若冲突,则对发生冲突的小区PRACH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在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各个小区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预先设置于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当任意所述PRACH配置参数对应的所述优化开关开启时,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其中,所述优化开关为虚拟开关,不同的优化开关对应开启不同的优化算法。
优选的,还包括:
预先在基站操作维护接口OAM模块中设置与PRACH配置参数优化的相关配置项;
其中,所述相关配置项至少包括:接入优化使能标志,接入优化配置表,执行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和测量指标门限;
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设置有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
优选的,所述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若所述接入参数配置出现异常,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警告信息,包括:
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配置参数,判断各个所述小区的半径、高速标志是否与系统信息块SIB2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一致;
若不一致,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一警告信息;
在所述基站内,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与相邻小区的接入参数是否存在冲突;
若存在冲突,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二警告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警告信息和所述第二警告信息中包含出现异常的接入参数配置的定位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
在某小区对应系统信息块SIB2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被修改后,执行所述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这一步骤。
优选的,当所述基站在运行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参数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冲突,若冲突,则对发生冲突的小区PRACH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包括:
当所述基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确认预设的小区接入参数优化开关是否开启;
若开启,则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对每一个小区执行以下比较步骤:
比较所述小区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存在冲突,其中,所述PRACH配置参数至少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PRACH-rootSequenceIndex、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频率偏移PRACH-FrequencyOffset三个配置参数;
若任意一个所述配置参数出现冲突,则对所述小区的所述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在三个所述配置参数均比较结束后,若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有被重新配置,则依据所述重新配置后的PRACH配置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返回执行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直至所有小区均执行比较步骤,结束本次对所覆盖的小区接入参数的优化。
优选的,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优化开关开启后,所述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包括:
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确认是否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
若满足,则判断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
若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所述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均小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则判断上行PRB占用率是否大于预设占有率门限;
若是,则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降低一个步长;
若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所述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中的任一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和/或,所述上行PRB占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占有率门限,则判断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第二使用率门限,其中,所述第一使用率门限小于所述第二使用率门限;
若是,则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增加一个步长;
基于调整后的所述PRACH-ConfigurationIndex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优选的,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前导划分的优化开关开启后,所述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包括:
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确认是否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
若满足,则判断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与预设门限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减少一个步长;
若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增加一个步长;
基于调整后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优选的,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回退参数的优化开关开启后,所述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包括:
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确认是否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
若满足,则判断当前用户终端接入网路的冲突概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第一概率门限,且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概率门限,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概率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概率门限;
若是,则结束当前的接入优化;
若否,则判断所述冲突概率是否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概率门限,如果是,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增加一个步长,如果否,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减少一个步长;
基于所述调整后的所述回退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一种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装置,适用于基站,包括:
第一优化单元,用于当基站启动时,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若所述接入参数配置出现异常,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一警告信息,所述第一警告信息中包含出现异常的接入参数配置的定位信息;
第二优化单元,用于当所述基站在运行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参数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冲突,若冲突,则对发生冲突的小区PRACH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第三优化单元,用于在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各个小区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预先设置于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当任意所述PRACH配置参数对应的所述优化开关开启时,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其中,所述优化开关为虚拟开关,不同的优化开关对应开启不同的优化算法。
优选的,还包括:
预设单元,用于预先在基站操作维护接口OAM模块中设置与PRACH配置参数优化的相关配置项;
其中,所述相关配置项至少包括:接入优化使能标志,接入优化配置表,执行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和测量指标门限;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设置有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优化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配置参数,判断各个所述小区的半径、高速标志是否与系统信息块SIB2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一致,若不一致,执行第一提示模块;
所述第一提示模块,用于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一警告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内,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与相邻小区的接入参数是否存在冲突,若冲突,则执行第二提示模块;
所述第二提示模块,用于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二警告信息。
优选的,所述第二优化单元,包括:
确认模块,用于当所述基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确认预设的小区接入参数优化开关是否开启,若开启,则执行遍历比较模块;
所述遍历比较模块,用于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对每一个小区执行以下比较步骤:
比较所述小区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存在冲突,其中,所述PRACH配置参数至少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PRACH-rootSequenceIndex、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频率偏移PRACH-FrequencyOffset三个配置参数;
若任意一个所述配置参数出现冲突,则对所述小区的所述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在三个所述配置参数均比较结束后,若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有被重新配置,则依据所述重新配置后的PRACH配置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返回执行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直至所有小区均执行比较步骤,结束本次对所覆盖的小区接入参数的优化。
优选的,所述第三优化单元,包括:参数修改模块和通知模块,以及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优化模块,前导划分优化模块和回退参数优化模块的任意一个或组合;
所述PRACH-ConfigurationIndex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的情况下,当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所述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均小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且上行PRB占用率大于预设占有率门限时,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降低一个步长,及当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二使用率门限时,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增加一个步长,所述第一使用率门限小于所述第二使用率门限;
所述前导划分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前导划分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的情况下,当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减少一个步长,当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增加一个步长;
回退参数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回退参数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的情况下,当当前用户终端接入网路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概率门限时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增加一个步长,当当前用户终端接入网路的冲突概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概率门限时,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减少一个步长,所述第一概率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概率门限;
参数修改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后的所述PRACH-ConfigurationIndex,和/或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和/或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一种基站,所述基站包括上述所述的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装置。
一种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基站,以及位于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内的用户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LTE系统中的RACH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该自优化方法通过当基站启动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是否出现异常,在运行时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参数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冲突,若冲突,则对发生冲突的小区PRACH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在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各个小区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预先设置于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当任意所述PRACH配置参数对应的所述优化开关开启时,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通过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在基站启动过程中对接入参数配置进行核查,在基站运行过程中对相邻基站间的接入参数配置进行冲突核查和处理,在正常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的开启状态,对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情况,进行RACH自动优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在基站启动过程中对接入参数配置核查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在基站运行过程中与相邻基站间的接入参数配置进行冲突核查和处理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执行该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为执行该专有接入前导的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为执行对应所述回退参数的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RACH自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由背景技术可知,现有的RACH优化方法是根据各运营商和移动设备供应商的需求提出的,在针对RACH进行优化的领域所采用的优化手段繁杂且不可通用,更加不可能针对不断变化的网络实现RACH的自动优化。因此,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LTE系统中对RACH进行自动优化的技术方案,以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情况,进行RACH自动优化的目的。具体过程通过以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一种RACH自优化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基站,该方法执行过程根据不同的网络情况分三种网络情况:
第一种网络情况,在基站启动过程中对接入参数配置进行核查,具体为:
当基站启动时,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若所述接入参数配置出现异常,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警告信息,所述警告信息中包含出现异常的接入参数配置的定位信息;
第二种网络情况,在基站运行过程中与相邻基站间的接入参数配置进行冲突核查和处理,具体为:
当所述基站在运行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PRACH(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参数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冲突,若冲突,则对发生冲突的小区PRACH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其中,PRACH为RACH的物理信道;
第三网络种情况具体为:
在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各个小区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预先设置于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当任意所述PRACH配置参数对应的所述优化开关开启时,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其中,所述优化开关为虚拟开关,不同的优化开关对应开启不同的优化算法。
上述三种网咯情况并不分先后执行顺序。
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优选的,还包括:预先在基站操作维护接口OAM模块中设置与PRACH配置参数优化的相关配置项;
所述相关配置项至少包括:接入优化使能标志,接入优化配置表,执行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和测量指标门限;
其中,接入优化使能标志用于标志是基站进行自优化还是OMC(OperationManagement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控制基站进行自优化;
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设置有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
需要说明的是,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在LTE系统中对RACH进行自动优化的技术方案,网管系统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网管系统应能提供RO接入优化功能,即可以通过自动配置与RACH随机接入信道相关的参数,减少接入冲突,避免接入时延过长,减少RACH产生的上行干扰;
2、网管系统应能支持RACH资源配置优化,在保证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及时接入的同时尽量提高信道利用率;支持RACH发送功率的优化,平衡上行干扰与接入时延的关系;支持RACH前导序列资源生成和管理,避免冲突;支持RACH回退参数优化,提高再次接入的成功率;
3、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UE上报RACH Report信息,上报最近一次成功接入情况;
4、网管系统应支持通过X2接口在相邻eNB(enhanced Node B,演进基站)之间交互PRACH配置信息;
5、网管系统应能支持操作人员对RO功能相关接入参数门限等判断规则进行设置或调整;
6、网管系统应能实现RO功能的启动或关闭;
7、在操作人员评估发现RO接入优化动作不合理的情况下,网管系统应能提供快速恢复原先配置的便捷手段。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基于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在基站启动过程中对接入参数配置进行核查,在基站运行过程中对相邻基站间的接入参数配置进行冲突核查和处理,在正常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的开启状态,对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情况,进行RACH自动优化的目的。
实施例二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公开的RACH自优化方法,针对上述公开的三种网络情况进行详细说明。
针对第一种网络情况,如图1所示,为在基站启动过程中对接入参数配置核查的方法流程图,主要包括:
S101,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配置参数,判断各个所述小区的半径、高速标志是否与系统信息块SIB2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一致,若不一致,则执行S102;
S102,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一警告信息,发送给OMC;
S103,在所述基站内,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与相邻小区的接入参数是否存在冲突,若存在冲突,则执行S104;
S104,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二警告信息,发动给OMC。
在执行S102生成的第一警告信息,以及执行S104生成的第二警告信息中包含出现异常的接入参数配置的定位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当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小区中任意小区的SIB2(系统信息块)中的PRACH公共信息配置被修改后,需要执行上述对接入参数配置核查,当出现异常或冲突时提示相应的警告信息。
针对第二种网络情况,当基站和邻基站建立X2连接的时候,需要把本基站小区的PRACH配置通过X2 SETUP REQUEST(X2建立请求)通知邻基站;当该基站的某个小区PRACH配置发生变化,需要通过ENB CONFIGURATION UPDATE(配置更新请求)通知邻基站。
如图2所示,为在基站运行过程中与相邻基站间的接入参数配置进行冲突核查和处理的方法流程图,通过基站的接入优化面和控制面实现,主要包括:
S201,当所述基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确认预设的小区接入参数优化开关是否开启,若开启则执行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对每一个小区执行以下比较步骤;
在S201的确认过程中,只有确认预设的小区接入参数优化开关开启,才能执行本次的小区接入参数的优化操作。通常从基站预设的接入优化配置表中查询小区接入参数优化开关是否开启;
S202,判断是否遍历基站所覆盖的各个小区,若否,则执行S203,若是,则结束本次小区接入参数的优化操作;
S203,比较当前所述小区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rootSequenceIndex(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存在冲突,若存在,则执行S204,若不存在,则执行S205;
S204,对所述小区的所述PRACH-rootSequenceIndex进行重新配置,选择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rootSequenceIndex不冲突的PRACH-rootSequenceIndex;
S205,比较当前所述小区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存在冲突,若存在,则执行S206,若不存在,则执行S207;
S206,对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重新进行配置,选择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不相同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
S207,比较当前所述小区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FrequencyOffset(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频率偏移)存在冲突,若存在,则执行S208,若不存在,则执行S209;
S208,对所述小区的PRACH-FrequencyOffset重新进行配置,选择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不冲突的PRACH-FrequencyOffset,然后执行S209;
S209,若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有被重新配置,则依据所述重新配置后的PRACH配置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S210,通知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返回执行步骤S202。
在执行上述S202~S210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比较所述小区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存在冲突;若任意一个所述配置参数出现冲突,则对所述小区的所述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在三个所述配置参数均比较结束后,若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有被重新配置,则依据所述重新配置后的PRACH配置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通知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返回执行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直至所有小区均执行比较步骤,结束本次对所覆盖的小区接入参数的优化。
其中,所述PRACH配置参数至少包括:PRACH-rootSequenceIndex、PRACH-ConfigurationIndex和PRACH-FrequencyOffset三个配置参数;
在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当基站收到X2SETUP REQUEST或者ENB CONFIGURATION UPDATE后,检测到本基站与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冲突,则上报用于告警PRACH配置冲突的警告信息给OMC,申请OMC进行仲裁解决,并重配对应小区的PRACH参数。
针对第三种网络情况,在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各个小区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预先设置于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当任意所述PRACH配置参数对应的所述优化开关开启时,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
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如图3所示,为执行该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流程图,通过基站的接入优化面和控制面实现,主要包括:
S301,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确认是否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若满足,则执行S302;
在执行S301的过程中,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由与接入相关的性能计数器进行计数;该计数器的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其中,RU.RachPreambleAMean是性能测量指标,表示接收到的A组竞争前导次数;
RRU.RachPreambleBMean是性能测量指标,表示接收到的B组竞争前导次数;
RRU.RachPreambleDedMean是性能测量指标,表示接收到的专用前导次数;
此外,一个小区某个时刻可使用的所有前导个数为64,其中基于竞争的接入前导个数由SIB2配置,为numberOfRA-Preambles;
基于上述给出的定义,由此可以得知:PRACH信道占用率=(RRU.RachPreambleAMean+RRU.RachPreambleBMean+RRU.RachPreamble DedMean)/(64*CounterTime/PrachPeriod)*100;
或者,PRACH信道占用率=RachPreambleDedMean/((64-numberOfRA-Preambles)*CounterTime/PrachPeriod)*100;
基于上述给出的定义,由此可以得知:竞争前导使用率=(RRU.RachPreambleAMean+RRU.RachPreambleBMean)/(numberOfRA-Pre ambles*CounterTime/PrachPeriod)*100;
基于上述给出的定义可知,通常会计算出一个较小的数值,例如:假定接入密度为5ms,5毫秒检测出来一个前导,CounterTime为15分钟,15分钟上报的前导个数为200*15,则PRACH信道占用率为1/64*100%,而这种情况在现实应用中是PRACH信道占用率较高的场合。因此,在具体计算的时候可以把最小粒度单位换成1/2000;
S302,判断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若是,则执行S303,若否,则执行S306;
在S302中,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指PRACH信道检测到的竞争Preamble数量/小区可使用的竞争Preamble个数;
S303,判断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若是,则执行S304,若否,则执行S306;
在S303中,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指PRACH信道检测到的非竞争Preamble数量/小区可使用的非竞争Preamble个数;
S304,判断上行PRB占用率是否大于预设占有率门限,若是,则执行S305,若否,则执行S306;
在S304中,上行PRB占用率即为PRACH信道占用率,指一段时间内检测出来的所有前导个数占小区所有可用前导总数的比例;
由上述判断可知,在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所述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均小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的情况下,再执行S304;
S305,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降低一个步长;
在执行S305的过程中,基于上述判断非竞争接入前导和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均低于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上行业务PRB占用率高于预设占用率门限,则需要考虑减少前导的传输机会或者改变发送前导的子帧时刻,因此调整PRACH-ConfigurationIndex降低一个步长;
S306,判断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第二使用率门限,若是,则执行S307,若否,则执行S308;
由上述判断可知,若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所述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中的任一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和/或,所述上行PRB占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占有率门限,则执行S306,其中,所述第一使用率门限小于所述第二使用率门限;
S307,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增加一个步长,然后执行S308;
在执行S307的过程中,基于上述判断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二使用率门限,则需要考虑增加前导传输机会或者改变发送前导的子帧时刻,因此调整PRACH-ConfigurationIndex增加一个步长;
S308,基于调整后的所述PRACH-ConfigurationIndex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在执行S308的过程中,是由执行S306之后跳转执行的,则执行S306之前的步骤如对PRACH-ConfigurationIndex有调整,才执行该S308的修改,若未对PRACH-ConfigurationIndex调整,则结束本次优化操作,需要说明的是,图中由S306指向S308的箭头仅表示有调整的部分;
S309,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基于上述对PRACH-ConfigurationIndex调整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调整接入密度,总的原则是在不改变PRACH时频布局的情况下改变接入密度,这里所指的调整接入密度则是指对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步长的调整;所对应的具体算法如下所示:
首先,根据prach配置索引确定前导格式;可以根据映射表(表2)查询到prach配置索引对应的preamble format(前导格式);
然后,如果是增加接入密度,确定前导格式相同且接入密度大于本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可用PRACH-ConfigurationIndex;否则相反;
具体例如,PRACH configurationIndex的值为0,对应的preamble format为0,PRACH configurationIndex的值为1,对应的preamble format为0;
最后,按照时频位置最大程度相似原则从候选PRACH-ConfigurationIndex中找到最佳值,即确定版本(rRA)。此时需要查接入前导时频位置映射表(表3),找到有最多相同者为最优值。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避免上述复杂的算法,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优选的,可以对每种前导格式做随接入密度由低到高变化的查找表。具体调整的时候根据当前的PRACH配置索引定位对应的表,随后就能确定改变接入密度后的PRACH配置索引;其中,查找表的个数与所使用的版本有关,在预先制作表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接入优化的原则进行确定。
根据3GPP协议规定,前导资源分为非竞争前导(专用前导)资源和竞争前导(随机前导)资源,分别用于非竞争随机接入和竞争随机接入。因前导资源是半静态配置的,一旦话务模型发生变化,会出现当前的前导资源配置不能满足当前的RACH负载的情况。基于前导分组优化特性,通过下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基站根据小区工作状况自适应调整前导在组间的分配,使各组所配置的前导数量适应话务模型动态变化,从而在提高前导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高RACH负载下的接入时延。
表2:
下续表2:
表3:
下续表3:
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前导划分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如图4所示,为执行该专有接入前导的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流程图,通过基站的接入优化面和控制面实现,主要包括:
S401,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确认是否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若满足,则执行S402;
S402,判断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与预设门限的大小关系;
S403,若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减少一个步长;
S404,若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增加一个步长;
S405,基于调整后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S406,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在用户终端接入网络的过程中,短时间内可能有多个用户终端使用同一个前导同时发起竞争随机接入,这样将造成前导碰撞,且多个用户终端中也只能有一个用户终端正常快速完成随机接入,而其他用户终端必需在后续时刻同一个PRACH上重新发送前导尝试接入。现有技术中,重新发送在这个PRACH上发生碰撞的概率仍然较大,再次尝试接入,导致部分用户终端再次发生碰撞,无法接入,从而接入时延增加。为此,本发明实施例基于3GPP协议提供BackOff(回退)机制,令用户终端在指定的BackOff时间内,在随机时刻再次发送随机接入前导。通过该BackOff自适应特性,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基站根据小区当前竞争接入的负载,调整适合的回退参数,从而降低用户终端再次发生碰撞的概率,降低接入时延。具体为:
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回退参数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如图5所示,为所述执行对应所述回退参数的自适应调整的方法流程图,通过基站的接入优化面和控制面实现,主要包括:
S501,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确认是否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若满足,则执行S502;
S502,判断当前用户终端接入网路的冲突概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第一概率门限,且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概率门限,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概率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概率门限;若是,则结束当前的接入优化,若否,则执行S503;
S503,判断所述冲突概率是否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概率门限,如果是,则执行S504,若否,则执行S505;
S504,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增加一个步长,然后执行S506;
S505,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减少一个步长,然后执行S506;
S506,基于所述调整后的所述回退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S507,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优选的,基站通过随机接入响应通知用户终端回退时间,即修改后的回退参数;回退时间具体取值如下表4所示,用户终端在0到回退时间之间随机选取一个值作为实际等待时间,发送前导后经过实际等待时间后才重发前导。
表4:
索引 回退参数取值(ms)
0 0
1 10
2 20
3 30
4 40
5 60
6 80
7 120
8 160
9 240
10 320
11 480
12 960
13 Reserved
14 Reserved
15 Reserved
本发明实施例二公开的技术方案中,具体对基站启动过程中对接入参数配置进行核查处理的方法,以及在基站运行过程中对相邻基站间的接入参数配置进行冲突核查和处理的方法,以及在正常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的开启状态,对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方法进行具体的说明,基于上述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情况,进行RACH自动优化的目的。
实施例三
基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公开的RACH自优化方法,本发明实施例三还对应公开了一种RACH自优化装置,以及设置有该RACH自优化装置的基站,以及包含该设置有该RACH自优化装置的基站的RACH自优化系统,该RACH自优化系统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内的用户终端;具体如下所述:
如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一种RACH自优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第一优化单元101,第二优化单元102和第三优化单元103;
其中,第一优化单元101,用于当基站启动时,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若所述接入参数配置出现异常,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一警告信息,所述第一警告信息中包含出现异常的接入参数配置的定位信息;
第二优化单元102,用于当所述基站在运行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参数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冲突,若冲突,则对发生冲突的小区PRACH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第三优化单元103,用于在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各个小区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预先设置于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当任意所述PRACH配置参数对应的所述优化开关开启时,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其中,所述优化开关为虚拟开关,不同的优化开关对应开启不同的优化算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RACH自优化装置中,优选的,还包括:
预设单元,用于预先在基站操作维护接口OAM模块中设置与PRACH配置参数优化的相关配置项;
其中,所述相关配置项至少包括:接入优化使能标志,接入优化配置表,执行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和测量指标门限;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设置有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RACH自优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第一优化单元101,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配置参数,判断各个所述小区的半径、高速标志是否与系统信息块SIB2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一致,若不一致,执行第一提示模块;
所述第一提示模块,用于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一警告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内,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与相邻小区的接入参数是否存在冲突,若冲突,则执行第二提示模块;
所述第二提示模块,用于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二警告信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RACH自优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第二优化单元102,包括:
确认模块,用于当所述基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确认预设的小区接入参数优化开关是否开启,若开启,则执行遍历比较模块;
所述遍历比较模块,用于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对每一个小区执行以下比较步骤:
比较所述小区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存在冲突,其中,所述PRACH配置参数至少包括:PRACH-rootSequenceIndex、PRACH-ConfigurationIndex和PRACH-FrequencyOffset三个配置参数;
若任意一个所述配置参数出现冲突,则对所述小区的所述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在三个所述配置参数均比较结束后,若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有被重新配置,则依据所述重新配置后的PRACH配置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返回执行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直至所有小区均执行比较步骤,结束本次对所覆盖的小区接入参数的优化。
在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RACH自优化装置中,优选的,所述第三优化单元103,包括:
参数修改模块和通知模块,以及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优化模块,前导划分优化模块和回退参数优化模块的任意一个或组合;
所述PRACH-ConfigurationIndex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的情况下,当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所述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均小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且上行PRB占用率大于预设占有率门限时,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降低一个步长,及当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二使用率门限时,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增加一个步长,所述第一使用率门限小于所述第二使用率门限;
所述前导划分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前导划分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的情况下,当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减少一个步长,当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增加一个步长;
回退参数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回退参数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的情况下,当当前用户终端接入网路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概率门限时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增加一个步长,当当前用户终端接入网路的冲突概率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概率门限时,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减少一个步长,所述第一概率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概率门限;
参数修改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后的所述PRACH-ConfigurationIndex,和/或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和/或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三公开的RACH自优化装置中各个单元的具体实现原理以及执行过程可参见上述本发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公开的RACH自优化方法的对应部分,这里不再进行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基站启动过程中对接入参数配置进行核查,在基站运行过程中对相邻基站间的接入参数配置进行冲突核查和处理,在正常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的开启状态,对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从而实现根据不断变化的网络情况,进行RACH自动优化的目的。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5)

1.一种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基站,包括:
当基站启动时,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若所述接入参数配置出现异常,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警告信息,所述警告信息中包含出现异常的接入参数配置的定位信息;
当所述基站在运行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参数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冲突,若冲突,则对发生冲突的小区PRACH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在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各个小区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预先设置于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当任意所述PRACH配置参数对应的所述优化开关开启时,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其中,所述优化开关为虚拟开关,不同的优化开关对应开启不同的优化算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先在基站操作维护接口OAM模块中设置与PRACH配置参数优化的相关配置项;
其中,所述相关配置项至少包括:接入优化使能标志,接入优化配置表,执行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和测量指标门限;
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设置有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若所述接入参数配置出现异常,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警告信息,包括:
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配置参数,判断各个所述小区的半径、高速标志是否与系统信息块SIB2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一致;
若不一致,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一警告信息;
在所述基站内,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与相邻小区的接入参数是否存在冲突;
若存在冲突,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二警告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警告信息和所述第二警告信息中包含出现异常的接入参数配置的定位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在某小区对应系统信息块SIB2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被修改后,执行所述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这一步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基站在运行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参数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冲突,若冲突,则对发生冲突的小区PRACH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包括:
当所述基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确认预设的小区接入参数优化开关是否开启;
若开启,则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对每一个小区执行以下比较步骤:
比较所述小区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存在冲突,其中,所述PRACH配置参数至少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PRACH-rootSequenceIndex、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频率偏移PRACH-FrequencyOffset三个配置参数;
若任意一个所述配置参数出现冲突,则对所述小区的所述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在三个所述配置参数均比较结束后,若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有被重新配置,则依据所述重新配置后的PRACH配置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返回执行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直至所有小区均执行比较步骤,结束本次对所覆盖的小区接入参数的优化。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优化开关开启后,所述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包括:
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确认是否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
若满足,则判断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是否小于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
若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所述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均小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则判断上行PRB占用率是否大于预设占有率门限;
若是,则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降低一个步长;
若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所述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中的任一大于或等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和/或,所述上行PRB占用率小于或等于预设占有率门限,则判断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是否大于预设第二使用率门限,其中,所述第一使用率门限小于所述第二使用率门限;
若是,则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增加一个步长;
基于调整后的所述PRACH-ConfigurationIndex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前导划分的优化开关开启后,所述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包括:
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确认是否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
若满足,则判断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与预设门限的大小关系;
若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减少一个步长;
若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增加一个步长;
基于调整后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回退参数的优化开关开启后,所述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包括:
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确认是否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
若满足,则判断当前用户终端接入网路的冲突概率是否小于或等于预设第一概率门限,且大于或等于预设第二概率门限,其中,所述预设第一概率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概率门限;
若是,则结束当前的接入优化;
若否,则判断所述冲突概率是否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概率门限,如果是,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增加一个步长,如果否,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减少一个步长;
基于所述调整后的所述回退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9.一种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基站,包括:
第一优化单元,用于当基站启动时,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接入参数配置,若所述接入参数配置出现异常,则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一警告信息,所述第一警告信息中包含出现异常的接入参数配置的定位信息;
第二优化单元,用于当所述基站在运行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配置参数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冲突,若冲突,则对发生冲突的小区PRACH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第三优化单元,用于在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各个小区接入用户终端的过程中,基于预先设置于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当任意所述PRACH配置参数对应的所述优化开关开启时,执行对应所述PRACH配置参数的自适应调整,其中,所述优化开关为虚拟开关,不同的优化开关对应开启不同的优化算法。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预设单元,用于预先在基站操作维护接口OAM模块中设置与PRACH配置参数优化的相关配置项;
其中,所述相关配置项至少包括:接入优化使能标志,接入优化配置表,执行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和测量指标门限;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设置有对应各个PRACH配置参数进行自适应调整的优化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优化单元,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的配置参数,判断各个所述小区的半径、高速标志是否与系统信息块SIB2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一致,若不一致,执行第一提示模块;
所述第一提示模块,用于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一警告信息;
第二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基站内,以小区为单位核查所覆盖的各个小区与相邻小区的接入参数是否存在冲突,若冲突,则执行第二提示模块;
所述第二提示模块,用于生成用于提示初始化业务参数配置异常的第二警告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优化单元,包括:
确认模块,用于当所述基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接收到相邻基站发送的X2建立请求或配置更新请求时,确认预设的小区接入参数优化开关是否开启,若开启,则执行遍历比较模块;
所述遍历比较模块,用于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对每一个小区执行以下比较步骤:
比较所述小区是否与所述相邻基站的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存在冲突,其中,所述PRACH配置参数至少包括: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PRACH-rootSequenceIndex、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和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频率偏移PRACH-FrequencyOffset三个配置参数;
若任意一个所述配置参数出现冲突,则对所述小区的所述配置参数进行重新配置;
在三个所述配置参数均比较结束后,若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参数有被重新配置,则依据所述重新配置后的PRACH配置参数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返回执行遍历所覆盖的各个小区,直至所有小区均执行比较步骤,结束本次对所覆盖的小区接入参数的优化。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优化单元,包括:参数修改模块和通知模块,以及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优化模块,前导划分优化模块和回退参数优化模块的任意一个或组合;
所述PRACH-ConfigurationIndex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PRACH-ConfigurationIndex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的情况下,当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和非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均小于所述预设第一使用率门限,且上行PRB占用率大于预设占有率门限时,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降低一个步长,及当所述竞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预设第二使用率门限时,调整所述小区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增加一个步长,所述第一使用率门限小于所述第二使用率门限;
所述前导划分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前导划分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的情况下,当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小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大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减少一个步长,当所述专有接入前导使用率大于所述预设门限,且所述竞争接入前导小于所述预设门限,则调整所述小区的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增加一个步长;
回退参数优化模块,用于当所述接入优化配置表中对应回退参数的优化开关开启后,在预设的接入优化的操作周期内满足接入优化调整参数所需的最少接入发生次数的情况下,当当前用户终端接入网路的冲突概率大于所述预设第一概率门限时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增加一个步长,当当前用户终端接入网路的冲突概率小于或等于第二概率门限时,则调整所述小区的回退参数减少一个步长,所述第一概率门限大于所述预设第二概率门限;
参数修改模块,用于基于调整后的所述PRACH-ConfigurationIndex,和/或所述专有接入前导,和/或修改系统信息块SIB2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公共信息配置表中对应所述小区的PRACH配置;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所述用户终端所述SIB2的更新消息。
14.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权利要求9~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装置。
15.一种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4所述的基站,以及位于所述基站所覆盖的小区内的用户终端。
CN201610170158.2A 2016-03-23 2016-03-23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Active CN1058481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0158.2A CN105848183B (zh) 2016-03-23 2016-03-23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0158.2A CN105848183B (zh) 2016-03-23 2016-03-23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183A CN105848183A (zh) 2016-08-10
CN105848183B true CN105848183B (zh) 2019-08-06

Family

ID=565843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0158.2A Active CN105848183B (zh) 2016-03-23 2016-03-23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81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65033B (zh) * 2019-01-21 2023-05-09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测量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698063B (zh) * 2019-03-14 2022-02-0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非竞争前导码索引生成方法及基站
CN111726825B (zh) * 2019-03-22 2022-06-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3615297B (zh) * 2019-03-28 2024-02-2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网络接入节点中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的协同优化
CN112118637B (zh) * 2019-06-19 2022-12-30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CN113994759A (zh) * 2019-09-12 2022-01-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12714458B (zh) * 2019-10-24 2022-06-21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基站参数更新方法及基站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129A (zh) * 2007-09-28 2009-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
CN101841889A (zh) * 2009-03-19 2010-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378380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随机接入参数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00129A (zh) * 2007-09-28 2009-04-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资源分配方法
CN101841889A (zh) * 2009-03-19 2010-09-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息的获取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02378380A (zh) * 2010-08-20 2012-03-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小区随机接入参数优化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8183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48183B (zh)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CN105230102B (zh) 非授权频谱的调度方法、设备及用户设备ue
KR102573498B1 (ko) 대화전 청취 파라미터 처리 방법, 및 경쟁 윈도우 조정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CN104285491B (zh) 用于对无线网络中基于争用的资源进行分区的方法和系统
CN107926057A (zh) 针对共享通信介质上的共存的接入终端间解闭和增强型竞争
WO2020191096A1 (en) 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 implementing a citizens broadband radio service system
CN109151906A (zh) 通信方法、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和系统
CN101848539B (zh) 确定发起随机接入的成员载波及发起时间的方法及设备
Zhang et al. Beyond coexistence: Traffic steering in LTE networks with unlicensed bands
CN107371273A (zh) 随机接入方法、装置及用户设备
EP4203595A1 (en) Multi-link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storage medium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378830B (zh) 调度请求资源的分配方法和系统
CN104994591A (zh) 信道占用概率的调整方法、调整系统和基站
CN104754748A (zh) 一种d2d资源分配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4469966A (zh) Td-lte虚拟专网基于动态优先级的随机接入方法及系统
CN103546980B (zh) 一种小区接入的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3200577A (zh) Tdd交叉干扰的分组管理方法和基站
CN106559796A (zh) 工作于非授权频段的通信设备及其执行的方法
CN108924939A (zh) 用于NB-IoT系统区分设备优先级的上行传输前导码分配方法
CN106851745A (zh) 一种laa授权信道和未授权信道动态分配方法及系统
CN106165513A (zh) 用于提供高效多客户端接入的方法和装置
CN104507038B (zh) 一种分簇型m2m网络中ran层的接入过载控制方法
CN109275174A (zh) 一种终端的接入控制方法及基站
CN110679195A (zh) 用于授权辅助接入的控制设备和接入节点
CN102547952B (zh) 随机接入信道的前导初始发射功率的调整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90411

Address after: 430205 No. 88, Academy of Posts Road, Hongshan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Wuhan Ho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0085 No. 1 Building, No. 5 Hospital,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Beacon Fir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uilding)

Applicant before: Beifang Fenghuo Tech Co., Ltd., Beijing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30205 Hubei city of Wuhan province Jiangxia Hidden Dragon Island Tan lake two Road No. 1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 88, postal academy road, Hongshan District, Hubei, Wuhan

Patentee before: Wuhan Hongxin Tele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30205 No.1 tanhu 2nd Road, Canglong Island, Jiangxia District,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ITIC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