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8637B - 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118637B
CN112118637B CN201910530404.4A CN201910530404A CN112118637B CN 112118637 B CN112118637 B CN 112118637B CN 201910530404 A CN201910530404 A CN 201910530404A CN 112118637 B CN112118637 B CN 11211863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rach configuration
configuration parameters
rach
upli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04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118637A (zh
Inventor
许森
曹磊
韦乐平
祁峰
孙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04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11863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11863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63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1186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11863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1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the level of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装置、基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其中,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包括: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一基站支持新空口NR,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相邻,第二基站支持新空口NR;在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本公开实现了基站之间交互并调整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从而降低了基站间的PRACH干扰,提升了通信系统中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装置、基站、通信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RACH(Random Access Channel,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参数直接影响RACH上的冲突概率、呼叫建立成功率和切换成功率,这也使RACH配置参数成为影响呼叫建立时延、上行数据重发时延和切换时延的重要因素。不合理的RACH配置还可能导致前导Preamble检测概率降低和覆盖受限。因此,RACH配置参数的优化将对网络容量和通信质量带来益处。
RACH配置参数取决于很多因素。优化RACH配置参数就是要检测这些因素的变化,并及时更新相应的RACH配置参数,以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容量。
发明内容
发明人研究发现,在Rel-15的5G标准研究中,正在开展RACH自优化的研究工作。RACH优化的用例需求包括以下几点:
(1)最小化系统中所有终端的接入时延;
(2)最小化由RACH和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引起的上行干扰;
(3)最小化RACH接入尝试之间的干扰。
在5G中RACH的设计与4G相比具有以下变化:
(1)具有两种序列长度:839和139长度,两种长度分别支持不同的格式,如Format0、1、2,以及FormatB4、C2等。虽然LTE中也有139序列长度的Format 4,但是通常RACH优化并不考虑这个场景;
(2)每种PRACH格式支持不同的子载波间隔:长序列支持1.25KHz和5KHz,短序列支持如15KHz,30KHz等配置;
(3)每中PRACH格式在时隙中的映射更加灵活:需要考虑时频位置、符号的起点等问题;
(4)不同PRACH格式的时域和频域长度不相同:如协议中给出了不同格式在不同子载波条件的时域和频域的长度。
针对5G上行覆盖不足的问题,在Rel-15中引入了SUL(Supplementary Uplink,补充上行)的概念,其主要思路是利用一个低频段的载波作为NR新空口高频段的补充载波,用于解决NR新空口上行覆盖不足的问题。因此,上行载波包括普通上行载波和上行补充载波。上行补充载波是指与终端采用的下行载波属于不同的频段内,普通上行载波是指当前下行载波所采用的上行载波。若当前载波是时分双工模式,则普通上行载波是指当前下行载波所采用的同频上行载波;若当前载波是频分双工模式,则普通上行载波是指当前下行载波所对应的上行载波。
目前存在一种补充上行的设计方案,即将采用类似于频分双工的方式来搭配高频段的NR载波作为下行载波,采用低频段的LTE载波作为上行载波,采用频分双工的方式进行工作。当NR载波为上行发射时,至少采用NR载波的上行时隙作为终端上行传输方向。该设计方案与SUL存在一定的相似性,若复用SUL的设计方案,考虑到在Rel-15的设计机制中以LTE和NR共站共覆盖为假设前提,在实际的部署中覆盖和组网情况相对复杂,存在一个NR覆盖区域中存在多个LTE载波的情况。图1示出了一个NR覆盖区域中存在多个LTE载波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LTE采用六扇区部署而同覆盖的NR采用三扇区部署,从而导致一个NR扇区中存在两个LTE扇区。图2示出了NR的覆盖区域内存在LTE的室内基站和室外基站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NR覆盖区域内同时部署了室内LTE载波和室外LTE载波。
针对实际部署中存在多上行的情况,若要考虑在Rel-16引入站间的RACH自优化,目前5G协议仍然有如下问题需要研究:
(1)目前Xn协议中无法支持PRACH参数配置交互:3GPP计划在Rel-16中开展针对RACH自优化的研究;
(2)上行载波的配置:首先目前3GPP中研究的上行补充载波仅支持一个SUL载波,目前无法支持多个上行载波;因此本公开中的上行载波,其上行用于NR上行传输的资源需要考虑和LTE上行传输共享;对于一个低频段的FDD上行载波,可能无法使用其所有的上行时频资源;
(3)PRACH交互的具体信息仍然缺失:相对于4G中的PRACH设计,5G的PRACH更加的灵活,因此需要研究哪些参数可以通过交互和自动优化实现PRACH干扰的最小化;
(4)对于NSA(Non Standalone,非独立组网)场景,NR基站间缺少直接的接口,如何通过跨站的方式交互RACH配置信息;
(5)厂家对于PRACH格式的支持情况不同,需要考虑在厂家区域边界进行调整。
基于上述分析,目前5G协议中需要进行相关增强,以保证在实际部署中支持超过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用于上行覆盖的增强方法。本公开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如何实现基站之间交互并调整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从而降低基站间的PRACH干扰。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的方法,包括: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一基站支持新空口NR,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相邻,第二基站支持新空口NR;在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以便在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其中,RACH配置参数包括配置编号、上行频点编号、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RACH时频资源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基站接收操作维护中心OMC发送的与各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每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至少一套RACH配置参数;第一基站从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第一基站将各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作为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从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一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第一基站将此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从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多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第一基站根据网管配置的邻区关系检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第一基站从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去掉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得到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不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配置编号、上行频点编号、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RACH时频资源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是OMC根据第一基站的规划属性确定的,规划属性包括是否应用于高速场景、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的支持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还包括:第一基站分别为各上行频点应用选择的RACH配置参数;第一基站通过系统信息块SIB1消息向终端广播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且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存在Xn接口的情况下,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Xn建立请求消息,Xn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Xn建立响应消息,Xn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不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发送第一上行随机接入网络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便AMF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基站接收AMF发送的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AMF发送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以便AMF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非独立组网模式的情况下,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三基站发送第一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新空口双连接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第一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与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相对应的RACH配置信息,以便第三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第二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RACH配置信息;其中,第三基站支持长期演进LTE空口;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第三基站发送的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第三基站发送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以便第三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RACH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每个RACH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行频点信息,上行载波编号信息,上行可用帧结构配置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消息1-频分复用信息,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零相关区间配置信息,消息1-子载波间隔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受限集合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包括:在预设时间内,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平均次数大于第一阈值,且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大于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在预设时间内,第一基站检测各上行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次数,并检测各上行载波在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包括: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相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子载波间隔及时频位置,第一基站增加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与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之间的偏置量,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还包括:第一基站调整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的时域位置,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包括: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不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第一基站调整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基站将调整后的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OMC及第二基站。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基站,基站为第一基站,包括: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一基站支持新空口NR,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相邻,第二基站支持新空口NR;参数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以便在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其中,RACH配置参数包括配置编号、上行频点编号、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RACH时频资源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接收操作维护中心OMC发送的与各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每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至少一套RACH配置参数;从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将各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作为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一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将此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多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根据网管配置的邻区关系检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从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去掉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得到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不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配置编号、上行频点编号、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RACH时频资源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是OMC根据第一基站的规划属性确定的,规划属性包括是否应用于高速场景、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的支持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分别为各上行频点应用选择的RACH配置参数;通过系统信息块SIB1消息向终端广播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且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存在Xn接口的情况下,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二基站发送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二基站发送Xn建立请求消息,Xn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Xn建立响应消息,Xn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不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发送第一上行随机接入网络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便AMF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AMF发送的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AMF发送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以便AMF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非独立组网模式的情况下,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三基站发送第一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新空口双连接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第一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与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相对应的RACH配置信息,以便第三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第二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RACH配置信息;其中,第三基站支持长期演进LTE空口;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三基站发送的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第三基站发送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以便第三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RACH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每个RACH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行频点信息,上行载波编号信息,上行可用帧结构配置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消息1-频分复用信息,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零相关区间配置信息,消息1-子载波间隔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受限集合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包括:在预设时间内,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平均次数大于第一阈值,且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大于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干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在预设时间内,检测各上行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次数,并检测各上行载波在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被配置为: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相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子载波间隔及时频位置,增加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与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之间的偏置量,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还被配置为:调整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的时域位置,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被配置为: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不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调整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参数传输模块,被配置为:将调整后的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OMC及第二基站。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配置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的装置,包括:存储器;以及耦接至存储器的处理器,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前述的配置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再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的配置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的方法。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前述的基站。
本公开实现了基站之间交互并调整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从而降低了基站间的PRACH干扰,提升了通信系统中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个NR覆盖区域中存在多个LTE载波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NR的覆盖区域内存在LTE的室内基站和室外基站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公开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示出了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示出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交互RACH配置参数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示出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交互RACH配置参数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交互RACH配置参数的又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交互RACH配置参数的再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独立组网部署场景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首先结合图3描述本公开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
图3示出了本公开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包括步骤S302~步骤S310。
在步骤S302中,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其中,第一基站支持新空口NR,俗称5G基站。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第一基站需要为第一基站的各个上行频点分别确定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304。在步骤S304中,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
其中,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相邻,第二基站支持新空口NR,俗称5G基站。第一基站需要将第一基站各个上行频点分别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
在步骤S306中,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第二基站为第二基站的各个上行频点分别确定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后,形成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步骤S308中,在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这里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是指第一基站受干扰程度较重。例如,第一基站可以周期性检测各上行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Preamble码的次数,并检测各上行载波在随机接入资源上的IoT(Interference over Thermal,干扰热噪比)。在预设时间内,如果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载波中终端发送Preamble码的平均次数大于第一阈值,且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随机接入资源上的IoT大于第二阈值,表明第一基站受到相邻小区的干扰程度较重,满足预设情况,需要调整相应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
由于3.5GHz等5G主流频段具有上行覆盖能力差的特点,通常采用低段LTE载波作为上行补充载波。针对一个NR覆盖区域中存在多个LTE载波的情况,本实施例能够支持多个上行载波间优化上行RACH性能,实现5G基站间的RACH自优化,解决目前SUL设计方案只能支持单一上行补充载波、无法适用于非共站部署场景的缺点。通过基站间交互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不同基站能够自主选择和调整自身的RACH配置参数。在检测自身RACH资源上的上行干扰和接入成功率的同时,根据相邻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自身的RACH配置参数,从而降低了基站间的PRACH干扰,提升了通信系统中终端随机接入的成功率。同时,本实施例利用现有协议过程,对于现有协议和终端的改动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后向兼容性和部署可行性,易于实施。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310。在步骤S310中,第一基站将调整后的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操作维护中心)及第二基站。将更新后的RACH参数配置通知集中节点和相邻基站,有助于集中节点和相邻基站根据更新后的RACH参数执行其它操作。
下面结合图4描述如何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图4示出了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S4021~步骤S4029。
在步骤4022中,第一基站接收OMC发送的与各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
其中,第一基站的各上行频点分别对应一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每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至少一套RACH配置参数。每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但不限于:
·配置编号,6比特;
·上行频点编号,3比特;
·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采用TS38.331协议中定义的随机接入信道-配置公共信息元素RACH-ConfigCommon IE中的所有参数信息;
·RACH时频资源参数,采用TS38.331协议中定义的随机接入信道-配置通用信息元素RACH-ConfigGeneric IE中的所有参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是OMC根据第一基站的规划属性确定的,规划属性包括是否应用于高速场景、对PRACH格式的支持能力等等。由于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是OMC根据第一基站的规划属性确定的,因此在不同厂家的基站支持不同的PRACH格式时,本实施例也能够实现基站间的RACH自优化。
在步骤4024中,第一基站从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并将各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作为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例如,第一基站收到OMC发送的一个或者多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后,为第一基站每个小区的每个上行频点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使用。下面描述为每个上行频点先择RACH配置参数的原则。
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一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第一基站将此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多套RACH配置参数A的情况下,第一基站根据网管配置的邻区关系检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然后,第一基站从多套RACH配置参数A中去掉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得到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B。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B不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B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B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多套RACH配置参数A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S4026。
在步骤4026中,第一基站分别为各上行频点应用选择的RACH配置参数,并通过系统信息块SIB1消息向终端广播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第一基站需要将自身的RACH配置参数通知给有邻区关系的第二基站。下面分四种情况介绍相邻的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如何通过接口交互RACH配置参数。
情况一: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SA模式,且检查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存在Xn接口,此时通过基站配置更新gNB Config Update过程交互RACH配置参数。
图5示出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交互RACH配置参数的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S504~步骤S506。
在步骤S504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基站配置更新gNB Config Update消息,gNB Config Update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步骤S506中,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gNB ConfigUpdate ACK消息,gNB Config Update ACK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第二基站可以保存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且第一基站可以保存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后续情况下对此不重复说明。
情况二: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SA模式,检查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能建立Xn接口。此时通过Xn建立过程建立Xn接口并交互RACH配置参数。
图6示出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交互RACH配置参数的另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S604~步骤S606。
在步骤S604中,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Xn Setup Request建立请求消息,XnSetup Request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步骤S606中,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Xn Setup Response建立响应消息,Xn Setup Response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情况三: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SA模式,检查到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不能建立Xn接口,此时通过NG接口消息交互RACH配置参数。
图7示出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交互RACH配置参数的又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S704~步骤S707。
在步骤S704中,第一基站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发送第一上行随机接入网络RAN配置传输Uplink RAN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第一Uplink RAN ConfigurationTransfer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步骤S705中,AMF根据第二基站的基站标识,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Downlink RAN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第一Downlink RAN ConfigurationTransfer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步骤S706中,第二基站向AMF发送第二Uplink RAN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第二Uplink RAN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步骤S707中,AMF根据第一基站的基站标识,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Downlink RAN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第一基站接收AMF发送的第二Downlink RAN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第二Downlink RAN Configuration Transfer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情况四: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非独立组网NSA模式。
图8示出了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之间交互RACH配置参数的再一些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包括步骤S804~步骤S807。
在步骤S804中,第一基站过X2接口向第三基站发送第一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新空口双连接基站配置更新消息EN-DC gNB Config Update,第一EN-DC gNB ConfigUpdate携带与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相对应的RACH配置信息。其中,第三基站支持长期演进LTE空口,俗称LTE基站。
在步骤S805中,以便第三基站作为中转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第二EN-DC gNB Config Update消息携带该RACH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RACH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每个RACH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上行频点信息;
·上行载波编号信息,3比特,000为普通上行载波,其他为上行补充载波;
·上行可用帧结构配置信息,仅对上行补充载波可用;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prach-ConfigurationIndex,采用TS38.331的定义,表示不同的PRACH时域配置;
·消息1-频分复用信息msg1-FDM,采用TS38.331的定义,表示不同的PRACH的在一个时隙中的支持的随机接入机会RO个数;
·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msg1-FrequencyStart:采用TS38.331的定义,标识频域的起点位置;
·零相关区间配置信息zeroCorrelationZoneConfig:采用TS38.331和38.211中的定义,其中对于不同的格式采用不同的表格;
·消息1-子载波间隔信息msg1-SubcarrierSpacing:采用TS38.331中的定义,表示采用的子载波间隔;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prach-RootSequenceIndex:采用TS38.331中的定义,表示选择是839序列长度还是139序列长度;
·受限集合配置信息restrictedSetConfig:采用TS38.331中的定义,表示非限制集,或者Type A或者Type B。
在步骤S806中,第二基站向第三基站发送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gNBConfig Update ACK消息,EN-DC gNB Config Update ACK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步骤S807中,第三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三EN-DCgNB Config Update消息,第一基站接收第三基站发送的第三EN-DCgNB Config Update消息,第三EN-DCgNB ConfigUpdate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本实施例支持SA和NSA部署场景。对于NSA场景,本实施例设计了新的信令流程以解决NR基站间缺少直接接口的问题,从而通过跨站的方式交互RACH配置信息。
下面分两种情况介绍如何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情况一: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相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PRACH Format、子载波间隔及时频位置。
此时,第一基站增加该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prach-RootSequenceIndex信息与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prach-RootSequenceIndex信息之间的偏置量,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通过调整prach-RootSequenceIndex,错开与所有邻区的prach-RootSequenceIndex信息可以增加正交性,减轻受干扰程度。若继续经过一段时间干扰情况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还可以进一步调整该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prach-ConfigurationIndex信息的时域位置,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情况二: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不同的PRACH Format。
此时,第一基站调整该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msg1-FrequencyStart,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通过调整msg1-FrequencyStart,可以从频域上避开邻小区的干扰。
下面描述本公开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的一个应用例。
图9示出了SA组网部署场景的示意图。如图9所示,每个NR基站gNB1、gNB2各有两个上行补充载波,gNB1的上行补充载波为SUL1、SUL2,gNB2的上行补充载波为SUL3、SUL4,两个NR基站之间采用Xn接口。NR覆盖区域内有两个LTE的同频载波,两个LTE载波的下行频点为F1,物理小区表示分别为PCI1和PCI2。当前终端采用的是PCI1所对应的上行补充载波,NR载波的频点是3.5GHz,工作模式为TDD模式。
(1)OMC根据gNB1的规划属性为每个上行频点确定1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其中该区域的站点都是非高速的站点且gNB1目前仅能配置B4格式的PRACH格式。SUL1的配置信息如下:
·配置编号:000001
·上行频点编号:001
·RACH-ConfigCommon
·RACH-ConfigGeneric
(2)gNB1收到OMC发送的3套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后,为每个小区的每个上行频点选择1套RACH配置参数使用。由于每个频点对应1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且该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仅包含1套RACH配置参数,则直接采用该套RACH配置参数。
(3)gNB1为每个上行频点应用选择的RACH配置参数,并在系统广播消息SIB1中广播上述参数配置。
(4)gNB1需要将自身的RACH配置参数通知给有邻区关系的gNB2,由于gNB1和gNB2都支持SA模式,检查两个基站间已有Xn接口,则通过gNB Config Update过程交互RACH配置参数。以SUL1为例,下面给出了每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信息的形式:
·上行频点信息:F1
·上行载波编号:001
·上行可用帧结构配置
·prach-ConfigurationIndex
·msg1-FDM
·msg1-FrequencyStart
·zeroCorrelationZoneConfig
·msg1-SubcarrierSpacing
·prach-RootSequenceIndex
·restrictedSetConfig
(5)gNB2保存第一5G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并将其自身的RACH配置参数通过gNBConfig Update ACK消息通知给gNB1。
(6)gNB1通过检测预配置时间T1上,其所有上行载波在随机接入资源上和非随机接入资源的上的IoT值,以及终端Preamble码的平均发送次数。
(7)gNB1发现某个或者多个上行载波中终端的Preamble码的平均发送次数超过预设门限TH1,且随机接入资源上的IoT超过预设门限TH2,则认为邻小区的干扰过大,需要调整相应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由于gNB2采用的是相同的PRACH Format格式和子载波间隔,且时频位置相同,则通过调整该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prach-RootSequenceIndex,以增加与gNB2的prach-RootSequenceIndex之间的偏置量。
下面结合图10描述本公开基站的一些实施例。
图10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基站10为第一基站,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101,被配置为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一基站支持新空口NR,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内配置有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参数接收模块103,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相邻,第二基站支持新空口NR;参数调整模块104,被配置为在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基站10还包括参数发送模块102,被配置为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以便在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101被配置为:接收操作维护中心OMC发送的与各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每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至少一套RACH配置参数;从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将各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作为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101被配置为: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一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将此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101被配置为: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多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根据网管配置的邻区关系检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从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去掉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得到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不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配置编号、上行频点编号、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RACH时频资源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是OMC根据第一基站的规划属性确定的,规划属性包括是否应用于高速场景、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的支持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确定模块101还被配置为:分别为各上行频点应用选择的RACH配置参数;通过系统信息块SIB1消息向终端广播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且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存在Xn接口的情况下,参数发送模块102被配置为:向第二基站发送基站配置更新消息,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参数接收模块103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参数发送模块102被配置为:向第二基站发送Xn建立请求消息,Xn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参数接收模块103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Xn建立响应消息,Xn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不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参数发送模块102被配置为: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发送第一上行随机接入网络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便AMF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参数接收模块103被配置为:接收AMF发送的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AMF发送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以便AMF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非独立组网模式的情况下,参数发送模块102被配置为:向第三基站发送与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相对应的RACH配置信息,以便第三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RACH配置信息;其中,第三基站支持长期演进LTE空口;参数接收模块103被配置为:接收第三基站发送的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新空口双连接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第三基站发送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以便第三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RACH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每个RACH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行频点信息,上行载波编号信息,上行可用帧结构配置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消息1-频分复用信息,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零相关区间配置信息,消息1-子载波间隔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受限集合配置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包括:在预设时间内,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平均次数大于第一阈值,且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大于第二阈值。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干扰检测模块105,被配置为:在预设时间内,检测各上行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次数,并检测各上行载波在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104被配置为: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相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子载波间隔及时频位置,增加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与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之间的偏置量,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104还被配置为:调整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的时域位置,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数调整模块104被配置为: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不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调整至少一个上行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参数传输模块106,被配置为:将调整后的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OMC及第二基站。
下面结合图11描述本公开随机接入装置的一些实施例。
图11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实施例的随机接入装置110包括:存储器1110以及耦接至该存储器1110的处理器1120,处理器1120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存储器1110中的指令,执行前述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
其中,存储器1110例如可以包括系统存储器、固定非易失性存储介质等。系统存储器例如存储有操作系统、应用程序、引导装载程序(Boot Loader)以及其他程序等。
随机接入装置110还可以包括输入输出接口1130、网络接口1140、存储接口1150等。这些接口1130、1140、1150以及存储器1110和处理器1120之间例如可以通过总线1160连接。其中,输入输出接口1130为显示器、鼠标、键盘、触摸屏等输入输出设备提供连接接口。网络接口1140为各种联网设备提供连接接口。存储接口1150为SD卡、U盘等外置存储设备提供连接接口。
下面结合图12描述本公开通信系统的一些实施例。
图12示出了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通信系统12包括多个基站10。
本公开还包括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该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前述任意一些实施例中的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
本公开是参照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随机接入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随机接入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随机接入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随机接入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9)

1.一种配置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的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一基站支持新空口NR,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内配置有多个上行补充载波;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相邻,第二基站支持新空口NR;
在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包括: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不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第一基站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非独立组网模式的情况下,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第三基站发送的第三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新空口双连接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三基站发送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以便所述第三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三基站支持长期演进LTE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以便在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其中,所述RACH配置参数包括配置编号、上行频点编号、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RACH时频资源参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
第一基站接收操作维护中心OMC发送的与各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每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至少一套RACH配置参数;
第一基站从所述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
第一基站将各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作为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
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一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第一基站将此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从所述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
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多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第一基站根据网管配置的邻区关系检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第一基站从所述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去掉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得到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
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不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为空集的情况下,在所述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每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配置编号、上行频点编号、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RACH时频资源参数。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是OMC根据第一基站的规划属性确定的,所述规划属性包括是否应用于高速场景、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的支持能力。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还包括:
第一基站分别为各上行频点应用选择的RACH配置参数;
第一基站通过系统信息块SIB1消息向终端广播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且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存在Xn接口的情况下,
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
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Xn建立请求消息,所述Xn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Xn建立响应消息,所述Xn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11.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不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
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发送第一上行随机接入网络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便AMF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第一基站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包括:第一基站接收AMF发送的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AMF发送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以便AMF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1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非独立组网模式的情况下,
第一基站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包括:第一基站向第三基站发送第一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新空口双连接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第一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与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相对应的RACH配置信息,以便第三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第二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所述RACH配置信息;其中,第三基站支持长期演进LTE空口。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RACH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每个RACH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行频点信息,上行补充载波编号信息,上行可用帧结构配置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消息1-频分复用信息,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零相关区间配置信息,消息1-子载波间隔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受限集合配置信息。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平均次数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大于第二阈值。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预设时间内,第一基站检测各上行补充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次数,并检测各上行补充载波在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
16.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包括:
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相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子载波间隔及时频位置,第一基站增加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与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之间的偏置量,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基站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还包括:
第一基站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的时域位置,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第一基站将调整后的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OMC及第二基站。
19.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为第一基站,包括:
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确定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一基站支持新空口NR,第一基站的覆盖区域内配置有多个上行补充载波;
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与第一基站相邻,第二基站支持新空口NR;
参数调整模块,被配置为在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根据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其中,所述参数调整模块被配置为: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不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非独立组网模式的情况下,所述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三基站发送的第三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新空口双连接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所述第三基站发送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以便所述第三基站向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三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EN-DC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三基站支持长期演进LTE空口。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还包括: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将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第二基站,以便在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时,第二基站根据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调整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减轻第二基站的受干扰程度;其中,所述RACH配置参数包括配置编号、上行频点编号、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RACH时频资源参数。
21.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接收操作维护中心OMC发送的与各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每个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至少一套RACH配置参数;从所述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为对应的各上行频点分别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将各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作为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一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将此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23.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被配置为:
在一个上行频点对应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包括多套RACH配置参数的情况下,根据网管配置的邻区关系检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从所述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去掉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得到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不为空集的情况下,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在剩余的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为空集的情况下,在所述多套RACH配置参数中随机选择一套RACH配置参数作为该上行频点的RACH配置参数。
24.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每套RACH配置参数包括配置编号、上行频点编号、RACH配置的公共参数、RACH时频资源参数。
25.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RACH配置参数候选集合是OMC根据第一基站的规划属性确定的,所述规划属性包括是否应用于高速场景、对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的支持能力。
26.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参数确定模块还被配置为:
分别为各上行频点应用选择的RACH配置参数;通过系统信息块SIB1消息向终端广播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27.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且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存在Xn接口的情况下,
所述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二基站发送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所述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所述基站配置更新确认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28.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
所述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二基站发送Xn建立请求消息,所述Xn建立请求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所述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第二基站发送的Xn建立响应消息,所述Xn建立响应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29.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独立组网模式、第一基站与第二基站间不存在Xn接口、且根据网管配置不能建立Xn接口的情况下,
所述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接入和移动管理功能AMF发送第一上行随机接入网络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以便AMF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一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所述参数接收模块被配置为:接收AMF发送的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其中,第二基站向AMF发送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以便AMF向第一基站发送第二下行RAN配置传输消息,第二上行RAN配置传输消息携带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
30.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基站,其中,在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都支持非独立组网模式的情况下,
所述参数发送模块被配置为:向第三基站发送第一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络新空口双连接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第一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与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相对应的RACH配置信息,以便第三基站向第二基站发送第二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所述第二EN-DC基站配置更新消息携带所述RACH配置信息;其中,第三基站支持长期演进LTE空口。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RACH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每个RACH配置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上行频点信息,上行补充载波编号信息,上行可用帧结构配置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消息1-频分复用信息,消息1-频率起始信息,零相关区间配置信息,消息1-子载波间隔信息,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受限集合配置信息。
32.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满足预设情况包括:
在预设时间内,第一基站的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平均次数大于第一阈值,且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大于第二阈值。
33.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还包括干扰检测模块,被配置为:
在所述预设时间内,检测各上行补充载波中终端发送前导码的次数,并检测各上行补充载波在随机接入资源上的干扰热噪比。
34.如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参数调整模块被配置为:
若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与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采用相同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格式、子载波间隔及时频位置,增加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与第二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根序列索引信息之间的偏置量,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35.如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其中,参数调整模块还被配置为:
调整所述至少一个上行补充载波的RACH配置参数中的物理随机接入信道-配置索引信息的时域位置,以减轻第一基站的受干扰程度。
36.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基站,还包括参数传输模块,被配置为:
将调整后的第一基站的RACH配置参数发送至OMC及第二基站。
37.一种配置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的装置,包括:
存储器;以及
耦接至所述存储器的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基于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置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的方法。
3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配置随机接入信道RACH参数的方法。
39.一种通信系统,包括多个如权利要求18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基站。
CN201910530404.4A 2019-06-19 2019-06-19 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Active CN1121186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0404.4A CN112118637B (zh) 2019-06-19 2019-06-19 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0404.4A CN112118637B (zh) 2019-06-19 2019-06-19 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637A CN112118637A (zh) 2020-12-22
CN112118637B true CN112118637B (zh) 2022-12-30

Family

ID=737955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0404.4A Active CN112118637B (zh) 2019-06-19 2019-06-19 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11863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32072B (zh) * 2020-12-24 2023-04-07 浪潮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vb生成c格式nr数据库表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6806440A (zh) * 2021-01-29 2023-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根序列选择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12A (zh) * 2009-04-27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prach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58964A (zh) * 2010-02-12 201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协调方法、装置
CN104244262A (zh) * 2010-11-11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5848183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CN108243508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9104766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73712A (zh) * 2009-04-27 2010-10-27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调整prach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158964A (zh) * 2010-02-12 2011-08-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系统中的资源协调方法、装置
CN104244262A (zh) * 2010-11-11 2014-12-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干扰处理方法与装置
CN105848183A (zh) * 2016-03-23 2016-08-10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信道自优化方法、装置、系统及基站
CN108243508A (zh) * 2016-12-23 2018-07-03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配置方法、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9104766A (zh) * 2017-06-20 2018-12-28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rach抗干扰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118637A (zh) 2020-12-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25364B2 (en) Beam configuration for secondary cells
US11979882B2 (en) Coordination signa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JP6857855B2 (ja) 基地局、通信方法及び集積回路
US10327163B2 (en) User equipment and protocol and methods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CN109076493B (zh) 在下一代无线通信系统中进行寻呼的系统和方法
US11877316B2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establishing an initial access
US11219061B2 (en) Listen-before-talk (LBT) modes for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KR20100050219A (ko) 계층적 셀 구조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시스템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US10952168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and apparatus
CN109891965A (zh) 上行传输控制方法及其装置、通信系统
WO2022111630A1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TW201414346A (zh)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改善進化b節點間載波聚合的方法和通訊設備
CN111885717A (zh) 一种信息接收方法及装置
CN112118637B (zh) 配置rach参数的方法、基站及通信系统
JP6473163B2 (ja) 隣接セルに近い移動局を識別する方法
US20180191469A1 (en) Re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multi-user shared access process, user equipment and storage medium
WO2012128205A1 (ja) 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移動局装置、移動局装置処理能力の管理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20160165533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station and system
CN115811717A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CN101729130A (zh) 传递下行干扰协调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KR102703804B1 (ko) 존 기반 사이드링크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10932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downlink synchroniz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477637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079395B1 (en) D2d signal detecting method and device
WO2024149091A1 (zh) 由用户设备执行的方法以及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1222

Assignee: Guangdong Shiju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ssignor: CHINA TELECOM Corp.,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310000024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RACH parameters, base stations,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s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1230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