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8177A - 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848177A CN105848177A CN201510019691.4A CN201510019691A CN105848177A CN 105848177 A CN105848177 A CN 105848177A CN 201510019691 A CN201510019691 A CN 201510019691A CN 105848177 A CN105848177 A CN 10584817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ell
- antenna
- grid
- under
- attitude inform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4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2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8
- CIWBSHSKHKDKBQ-JLAZNSOCSA-N Ascorb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C@H](O)[C@H]1OC(=O)C(O)=C1O CIWBSHSKHKDKBQ-JLAZNSOCSA-N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03 everyda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考察期小区的测量报告;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考察模型;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利用本实施例,无需人工参与,无需投入较大成本,可行性大,准确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天线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线网络覆盖性能的优化是网络优化技术中的重中之重。天线姿态信息如天线方位角及下倾角的准确获取有利用于天线对小区覆盖范围的优化。目前,对于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一方面可采用人工普查方式,例如专业人员定期到每个天线位置处读取该天线在当前位置下的方位角及下倾角,并将其更新至数据库,网管系统通过读取数据库中的数据,来获取到天线的最新姿态信息;此种方法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准确度不高。另一方面,可通过使用天线姿态仪设备获取天线的最新姿态信息,在这种方法中,由于该设备成本较高,购买该产品会加大投入成本,可行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可实现对天线姿态信息的准确获取,无需人工参与,无需投入较大成本,可行性大,准确度高。
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考察期小区的测量报告;
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所述小区的考察模型;
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所述小区的考察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存在有重叠区域的每一邻区为第一邻区;
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记录的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
根据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建立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小区与相应第一邻区之间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包括:
获取预先建立的所述小区与其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
将所述当前考察期内所建立的所述小区与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与相应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进行比较;
比较为在当前考察期所建立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不同于相应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的数量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时,
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发生变化;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未发生变化。
上述方案中,所述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包括:
对于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所述小区,当所述小区的所述测量报告中存在有第二邻区时,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相邻的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小区;
读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
依据所述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计算所述测量报告所归属的地理栅格;
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为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
依据所述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计算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上述方案中,所述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包括:
获取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及其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为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所有地理栅格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地理栅格为除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之外的所述小区覆盖的其它每一地理栅格;
依据预设的天线模型数据库,查找与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所述天线增益相对应的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水平角度;
当所查找的第一角度组为至少两组时,所述第一角度组包括所述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所述天线增益水平角度,
依据所述至少两组第一角度组,获取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对应的天线子增益;
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及其在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天线子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所述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考察期小区的测量报告;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所述小区的考察模型;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建立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存在有重叠区域的每一邻区为第一邻区;
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记录的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
根据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建立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小区与相应第一邻区之间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获取预先建立的所述小区与其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
将所述当前考察期内所建立的所述小区与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与相应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进行比较;
比较为在当前考察期所建立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不同于相应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的数量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时,
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发生变化;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未发生变化。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
对于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所述小区,当所述小区的所述测量报告中存在有第二邻区时,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相邻的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小区;
读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
依据所述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计算所述测量报告所归属的地理栅格;
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为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
依据所述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计算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及其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为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所有地理栅格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地理栅格为除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之外的所述小区覆盖的其它每一地理栅格;
依据预设的天线模型数据库,查找与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所述天线增益相对应的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水平角度;
当所查找的第一角度组为至少两组时,所述第一角度组包括所述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所述天线增益水平角度,
依据所述至少两组第一角度组,获取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对应的天线子增益;
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及其在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天线子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所述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考察期小区的测量报告;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考察模型;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利用本实施例,无需人工参与,无需投入较大成本,即可实现对天线姿态信息的准确获取,可行性大,准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小区的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的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系统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以下所说明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实施例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中所提及的天线姿态信息至少包括天线的方位角及下倾角,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无需人工参与、无需投入较大成本,仅依据小区在某个考察期内的测量报告、考察模型及在每个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即可得到该小区的天线在该考察期内的方位角及下倾角,可行性大、准确度高。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101:获取当前考察期小区的测量报告;
通常,终端在1秒钟内产生多个如60个小区的测量报告MR,并进行上报至操作维护中心(OMC,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Center);从OMC中收集终端在当前考察期内如2014年12月份上半月的小区测量报告。在每个小区的MR中,包括有MR编号、小区标识、主小区电平及至少一个所述小区的邻小区电平,具体的,请参见表1所示。
表1
其中,所述考察期可以以年、月、日、小时或分钟等为单位,此处不做具体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表1仅是一种具体的举例而已,并不代表测量报告的所有示意形式;测量报告的示意形式可以为任何可以想到的形式。
步骤102: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所述小区的考察模型;
这里,所述考察模型为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也可以称之为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进一步的,根据每个小区的测量报告中所记录的主小区电平及与所述主小区存在有重叠区域的每一邻区(视与主小区存在有重叠区域的邻区称之为第一邻区)的邻区电平,建立当前考察期内主小区与相应第一邻区之间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其中,所述主小区即为前述步骤101中所涉及到的小区。如图2(a)、(b)所示,以主小区为小区C、第一邻区为小区I为例,从图2(a)可看出,小区C与小区I存在有重叠区域,小区I可作为第一邻区,小区C与小区I之间可以建立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图2(b)为建立起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的示意图;在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中,横坐标代表着小区C的电平与邻区I的电平的差值,纵坐标代表着小区C的电平与邻区I的电平为该差值的MR个数占小区C所有MR个数的比例值。本领域人员应该理解,图2(a)、(b)仅是一种具体举例而已,并不代表所有实施情况。
步骤103: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这里,在通过前述步骤102建立起主小区与每一第一邻区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之后,获取预先建立好的主小区与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或模型;将在当前考察期内建立起的主小区与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电平差分布图与预先建立好的相应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进行比较;比较为在当前考察期建立起的电平差分布图不同于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的数量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时,认为所述小区的天线在当前考察期其方位角及下倾角发生了变化;否则,认为所述小区的天线在当前考察期其方位角及下倾角均没有发生变化,而所述小区的邻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可能发生了变化。其中,所述第一阈值的最小值可以为当前考察期内建立起的所有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的数量的一半,最大值可以取值为当前考察期内建立起的所有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的数量。
举个例子,如果小区C有32个第一邻区,分别编号为邻区1、邻区2…邻区32,通过前述步骤102在当前考察期内可总共建立起32个如图2(b)所示的电平差分布图,并视小区C与邻区1之间的电平差分布图为第一分布图,视小区C与邻区2之间的电平差分布图为第二分布图…视小区C与邻区32之间的电平差分布图为第三十二分布图。读取预先建立好的小区C与所有邻区的32个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并视预先建立好的小区C与邻区1之间的基准电平差分布图为第一基准分布图,小区C与邻区2之间的基准电平差分布图为第二基准分布图…小区C与邻区32之间的基准电平差分布图为第三十二基准分布图;视第一分布图和第一基准分布图为第1组分布图、第二分布图和第二基准分布图为第2组分布…第三十二分布图和第三十二基准分布图为第32组分布图。以对第1组分布图的第一分布图和第一基准分布图进行比较为例,计算第一分布图中的分布图平均值和第一基准分布图的分布图平均值,当该两个平均值的差值超出预设的第二阈值时,确定比较为不同,依次采用上述方法将其余31组分布图进行相应的比较,在32组分布图中至少有32/2=16组分布图比较为不同,那么就可以确定小区C的天线在当前考察期其方位角及下倾角发生了变化;否则,确定小区C的天线在当前考察期其方位角及下倾角均没有发生变化。其中,分布图平均值可以为如图2(b)中所示的各个纵坐标之和的平均值;所述第二阈值可以为5%-15%中的任意值,优选为10%。
上述方案中,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为预先建立好的,其建立过程与前述建立当前考察内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图的过程相类似,只不过,在建立基准小区电平差分布图时所使用的测量报告为在当前考察期之前的某个时间段内终端所上报的测量报告,如在小区刚建立起的15天,根据终端上报的这15天内的该小区的测量报告建立该小区与其第一邻区的基准小区电平差分布图。建立基准小区电平差分布图时,还需利用在所述某个时间段内的测量报告建立基准地理栅格指纹库即基准指纹库,建立基准指纹库的过程请参见以下所述。其中,所述地理栅格的定义及其用途请参见现有相关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建立每一地理栅格的基准指纹库过程为:在收集当前考察期某个小区的所有测量报告后,利用MR定位技术,将所收集的该小区的所有测量报告归属到不同的地理栅格。通常,某个地理栅格中会对应至少两个小区的测量报告,在某个地理栅格中某个小区的电平值等于该小区的归属到该地理栅格的所有测量报告中记录的所有主小区电平之和的平均值;确定归属于同一个地理栅格的所有小区的电平值的集合为该地理栅格的基准指纹库。优选的,如表2所示,在基准指纹库中,除了记录有归属于该地理栅格的每一小区的电平值,还记录有相应小区的小区标识、经纬度信息及该地理栅格的编号。表2是编号为1的地理栅格的基准指纹库的一种示意形式,如表2所示,该地理栅格中包括5个小区,所有小区的电平值的集合可视为该地理栅格的指纹。其中,MR定位技术的具体实施过程请参见相关说明,这里不予描述。同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知,表2仅是一种具体的举例而已,并不代表基准指纹库的所有示意形式;基准指纹库的示意形式可以为任何可以想到的形式,如所述基准指纹库还可以包括主小区的邻区的电平,该值等于归属到该地理栅格的所有测量报告中记录的同一个邻区电平之和的平均值。
表2
上面所描述的内容为利用在当前考察期之前的某个时间段内终端上报的小区测量报告,建立在该某个时间段内地理栅格的基准指纹库。在当前考察期还需要建立考察指纹库,考察指纹库中所记录的内容也可以包括:地理栅格编号、小区标识、小区经纬度信息及小区在当前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其中,考察指纹库中所记录的某个小区在某个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可能与基准指纹库中的该小区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相同,相同时意味着在当前考察期内该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相比于该某个时间段内的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也可以不同,不同时意味着在当前考察期内该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相比于该某个时间段内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了变化。
步骤104: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这里,对于考察期内的一个测量报告,如前述表1所示,记录有多个小区的电平值如主小区电平、邻区1电平、邻区2电平等等。针对某个测量报告,通过前述方法可能确定出在其记录的多个小区中有些小区在考察期内的天线姿态信息是未发生变化的,而有些天线姿态信息是发生变化。对于这个测量报告,本实施例中是采用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小区的相关数据来计算该测量报告的归属地理栅格,具体过程请参见本方案的后续描述。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步骤104还可以包括:
步骤1041:对于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小区,当所述小区的测量报告中存在有第二邻区时,读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其中,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相邻的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小区;
这里,在当前考察期某个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也就是意味着在考察指纹库中,该小区在相应地理栅格中的小区电平值相比于基准指纹库中该小区在所述相应地理栅格中的小区电平值发生了变化。确定在考察指纹库中该小区在相应地理栅格中的小区电平值的过程:先读取所述测量报告中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例如以前述表1为例,在表1中主小区C是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小区,其所有邻区如邻区1、邻区2均是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小区,那么读取测量报告中的邻区1的电平值、邻区2的电平值。
步骤1042:依据所述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计算所述测量报告所归属的地理栅格;
这里,依据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通过下述公式(1)计算第二邻区与基准指纹库中的各个地理栅格之间的信号距离:
其中,si是某个地理栅格基准指纹库中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第i个第二邻区的电平;si'是所述测量报告中第i个第二邻区的电平;n为在某个测量报告中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第二邻区的个数。
步骤1043: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为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
这里,通常一个小区会覆盖M个(M为正整数且M≥2)地理栅格,那么通过公式(1)就可以得到M个d值,在M个d值中,选取最小的d所对应的地理栅格为该测量报告应归属的地理栅格。当多个测量报告归属到同一个地理栅格中时,将每一测量报告中记录的所述小区的电平值之和的平均值作为所述小区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即所述小区在当前考察期内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
步骤1044:依据所述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计算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这里,由于为每个小区配置的天线都是特定的,每种特定类型的天线在某个地理栅格下均会有一个对应的天线模型数据库;天线模型数据库用于记录某个天线在该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及其在取值该天线增益时该天线指向的天线增益水平方向及垂直方向的角度之间的一种对应关系;其中,天线增益水平角度与天线增益垂直角度的取值范围为0~360°之间的角度。表3为一种天线模型数据库的示意形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表2仅是一种具体的举例而已,并不代表天线模型数据库的所有示意形式;同时,对于同一个天线增益而言,其对应的天线增益水平角度和天线增益垂直角度是不唯一的。
表3
另外,由于小区天线的挂高和经纬度是固定的,小区天线位置与固定的地理栅格位置之间的信号的传播路径损耗是固定的,因此某个小区的天线的天线姿态信息的变化体现在天线在传播路径方向上的增益变化。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公式(2)为天线的下行传播路径损耗计算公式:
Path LossDL=PM_PL-Antenna Gain+Other_Loss(公式2)
其中,PM_PL为地理栅格到天线位置的传播路径损耗;Antenna Gain为天线增益;Other_Loss为馈线损耗;Path LossDL是下行传播的总传输损耗,单位为dB。
同时,有公式(3):
栅格位置小区电平=天线发射功率-Path LossDL (公式3)
其中,对于同一个天线而言,天线发射功率是不变的;天线姿态信息变化的小区在一个地理栅格上的电平变化即是Path LossDL的变化量。而在公式(2)中,由于PM_PL和Other_Loss在该天线的辐射期内基本不变,所以,栅格位置小区电平的变化主要体现在Antenna Gain的变化上,即天线位置与地理栅格位置连线方向上天线增益的变化。而天线增益的变化则是天线姿态信息的表现形式,本实施例通过天线增益的变化量来确定天线姿态信息的变化量,具体请参见后续方案。其中,公式(3)中等式右侧的栅格位置小区电平可以视为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或基准电平,请参见后续公式(4)或公式(5)。
对同一地理栅格而言,基准指纹库中包括有该地理栅格中所对应的每个小区在该地理栅格处的电平,视为栅格位置小区基准电平;同时,天线发生功率为已知,所以就可以得到如公式(4)和公式(4’)一个小区在该地理栅格下的基准天线增益和考察天线增益:
基准天线增益=天线发射功率-栅格位置小区基准电平-PM_PL-Other_Loss(公式4)
考察天线增益=天线发射功率-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PM_PL-Other_Loss(公式4’)
将公式(4)和公式(4’)进行相减,得到如下所示公式(5):
考察天线增益=基准天线增益-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栅格位置小区基准电平 (公式5)
其中,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可通过前述方法而求;栅格位置小区基准电平就是在基准指纹库中所述小区的电平值;由于每个地理栅格相对小区的位置是已知的、且在建立基准指纹库时天线的方位角和下倾角也为已知,所以基准天线增益为可求,具体求解过程请参见现有相关说明,此处不赘述。至此,可以求得一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小区在当前考察期内在其覆盖的某个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即考察天线增益。
步骤105: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进一步的,本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及其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为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所有地理栅格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地理栅格为除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之外的所述小区覆盖的其它每一地理栅格;依据预设的天线模型数据库,查找与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所述天线增益相对应的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水平角度;当所查找的第一角度组为至少两组时,所述第一角度组包括所述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所述天线增益水平角度,依据所述至少两组第一角度组,获取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对应的天线子增益;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及其在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天线子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所述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其中,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通过前述公式(5)而得,天线子增益通过查找相应的天线模型数据库而得。
对于上述方案具体可通过如下内容进行理解:
在得到当前考察期内某个小区在每个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考察天线增益),依据天线模型数据库,查找考察天线增益对应的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天线增益水平角度;依据这两个角度及下述公式(6)和公式(7),就可以得到所述小区的天线在当前考察期内相对于所述小区覆盖的某个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X与下倾角Y:
天线增益水平角度=栅格位置相对天线位置的水平角度-X(公式6)
天线增益垂直角度=90-(栅格位置相对天线位置的垂直角度+Y)(公式7)
其中,公式(6)、(7)也是针对所述小区的每个地理栅格的求解天线方位角X和天线下倾角Y的公式;公式(6)、(7)中等式左边的变量可通过查表而得;公式(6)中等式右边第一项及公式(7)中等式右边的第二项均通过天线的空间位置和地理栅格中心的经纬度信息而求得,具体求取过程此处不赘述。视查找到的一个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和与其对应的天线增益水平角度为第一角度组,通常通过查找天线模型数据库而得的第一角度组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如此,对于所述小区覆盖下的某个地理栅格来说,通过公式(6)与(7)计算出的天线增益垂直角度为至少两组;在这至少两组天线增益水平角度、天线增益垂直角度中,通过如下方法挑选出在当前考察期内正确的第一角度组。
具体的,所述挑选过程为:
以当前考察期内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小区为小区C为例,其覆盖P个地理栅格,分别为地理栅格1、地理栅格2…地理栅格P。在当前考察期内,通过前述方法如公式(5)可对应得到小区C在地理栅格1下的(考察)天线增益=AG 1,利用AG 1,查找天线模型数据库表,得到至少两个如2组第一角度组;假定第一角度组为X1、Y1;第二角度组为X2、Y2。
一方面,依据至少两组第一角度组及天线模型数据库,得到小区C在其所覆盖的其它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包括:
在地理栅格2对应的天线模型数据库中,依据第一角度组X1、Y1,查找与第一角度组X1、Y1相对应的小区C的天线在地理栅格2下的天线增益,视所查找的天线增益为子增益A 21;
在地理栅格2对应的天线模型数据库中,依据第二角度组X2、Y2,查找与第二角度组X2、Y2相对应的小区C的天线在地理栅格2下的天线增益,视所查找的天线增益为子增益A 22;
在地理栅格3对应的天线模型数据库中,依据第一角度组X1、Y1,查找与第一角度组X1、Y1相对应的小区C的天线在地理栅格3下的天线增益,视所查找的天线增益为子增益A 31;
在地理栅格2对应的天线模型数据库中,依据第二角度组X2、Y2,查找与第二角度组X2、Y2相对应的小区C的天线在地理栅格2下的天线增益,视所查找的天线增益为子增益A 32;
依次类推,
查找到与第一角度组X1、Y1相对应的小区C的天线在地理栅格P下的天线增益子增益A P1及与第二角度组X2、Y2相对应的小区C的天线在地理栅格P下的天线增益子增益A P2。
另一方面,在当前考察期内,通过前述方法如公式(5)可对应得到小区C在地理栅格2下的(考察)天线增益(即第二天线增益)=AG 2,在地理栅格3下的(考察)天线增益=AG 3…在地理栅格3下的(考察)天线增益=AG P。
分别将通过查找天线模型数据库而得到的小区C在地理栅格2下的两个子增益与通过前述公式(5)而得的小区在地理栅格下的AG 2进行比较;
分别将通过查找天线模型数据库而得到的小区C在地理栅格3下的两个子增益与通过前述公式(5)而得的小区在地理栅格下的AG 3进行比较;
依次类推,直至将通过查找天线模型数据库而得到的小区C在地理栅格P下的两个子增益与通过前述公式(5)而得的小区在地理栅格下的AG P比较完毕。
由于通过公式(5)计算而得在某个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较为准确,所以在计算出的两个子增益中,对于P个地理栅格来说,通过同一第一角度组来查找相应天线数据库模型而得到的P个相应的子增益,在比较P个子增益与通过公式(5)计算而得的第二天线增益差值为较小的子增益的数量达到第三预定数量时,确定所述同一第一角度组为当前考察期内正确的第一角度组。举个例子,对于第一角度组X1、Y1及地理栅格2~P,子增益A 21、A31…A P1与对应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相比较,比较在子增益A 21、A 31…A P1中与相应第二天线增益之间的差值为较小的子增益的数量达到一定阈值如2P/3时,而针对第二角度组X2、Y2,子增益A 22、A32…A P2与对应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相比较,有至少P/2个比较值均大于在相应子增益A 21、A 31…A P1下的比较值时,确定第一角度组X1、Y1为正确的第一角度组,将X1、Y1代入至前述公式(6)和公式(7)即可求出在当前考察期内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小区C的天线相对于相应地理栅格的方位角及下倾角。
本发明实施例中,获取当前考察期小区的测量报告;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考察模型;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其中,确定小区的天线是否发生姿态信息变化时采用考察模型也即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且仅依据小区在某个考察期内的测量报告、考察模型及在每个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等信息即可得到该小区的天线在该考察期内的方位角及下倾角。
本方案的优势在于:
1)与现有技术中需要人工现场普查才能得到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相比较,无需人工参与,节省了人力成本,准确度大,效率高;
2)成本低,不需要硬件资源如天线姿态仪设备的投入,同时本方案所使用的测量报告是终端与网格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固有资源,对固有资源进行了充分的利用,可行性大;
3)由于本方案中的考察期可自行调整,所以利用本方案可做到对全网的天线姿态进行每日优化及调整,以获取到最为准确的天线姿态信息。
基于前述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系统,如图4所示,所述系统包括:第一获取单元401、第一建立单元402、第一确定单元403、第二获取单元404及第二确定单元405;其中,
第一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当前考察期小区的测量报告;
第一建立单元402,用于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所述小区的考察模型;
第一确定单元403,用于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第二获取单元404,用于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第二确定单元405,用于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其中,所述第一建立单元402,还用于:确定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存在有重叠区域的每一邻区为第一邻区;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记录的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根据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建立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小区与相应第一邻区之间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
所述第一确定单元403,还用于:获取预先建立的所述小区与其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将所述当前考察期内所建立的所述小区与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与相应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进行比较;比较为在当前考察期所建立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不同于相应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的数量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时,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发生变化;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未发生变化。
所述第二获取单元404,还用于:对于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所述小区,当所述小区的所述测量报告中存在有第二邻区时,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相邻的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小区;读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依据所述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计算所述测量报告所归属的地理栅格;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为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依据所述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计算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所述第二确定单元405,还用于:获取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及其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为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所有地理栅格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地理栅格为除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之外的所述小区覆盖的其它每一地理栅格;依据预设的天线模型数据库,查找与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所述天线增益相对应的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水平角度;当所查找的第一角度组为至少两组时,所述第一角度组包括所述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所述天线增益水平角度,依据所述至少两组第一角度组,获取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对应的天线子增益;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及其在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天线子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所述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中所示的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系统中的各处理单元的实现功能可参照前述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的相关描述而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图4所示的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系统中各处理单元的功能可通过运行于处理器上的程序而实现,也可通过具体的逻辑电路而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硬件实施例、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当前考察期小区的测量报告;
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所述小区的考察模型;
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所述小区的考察模型,包括:
确定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存在有重叠区域的每一邻区为第一邻区;
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记录的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
根据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建立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小区与相应第一邻区之间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包括:
获取预先建立的所述小区与其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
将所述当前考察期内所建立的所述小区与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与相应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进行比较;
比较为在当前考察期所建立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不同于相应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的数量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时,
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发生变化;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未发生变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包括:
对于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所述小区,当所述小区的所述测量报告中存在有第二邻区时,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相邻的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小区;
读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
依据所述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计算所述测量报告所归属的地理栅格;
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为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
依据所述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计算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包括:
获取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及其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为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所有地理栅格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地理栅格为除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之外的所述小区覆盖的其它每一地理栅格;
依据预设的天线模型数据库,查找与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所述天线增益相对应的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水平角度;
当所查找的第一角度组为至少两组时,所述第一角度组包括所述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所述天线增益水平角度,
依据所述至少两组第一角度组,获取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对应的天线子增益;
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及其在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天线子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所述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6.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当前考察期小区的测量报告;
第一建立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测量报告,建立当前考察期的所述小区的考察模型;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考察模型,确定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是否发生变化;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当确定为在当前考察期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时,获取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相应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建立单元,还用于:
确定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存在有重叠区域的每一邻区为第一邻区;
获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所记录的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
根据所述小区及其每一第一邻区的电平,建立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小区与相应第一邻区之间的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单元,还用于:
获取预先建立的所述小区与其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
将所述当前考察期内所建立的所述小区与每一第一邻区之间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与相应的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进行比较;
比较为在当前考察期所建立的电平差分布模型不同于相应基准小区间电平差分布模型的数量达到预定的第一阈值时,
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发生变化;否则,确定所述小区的天线姿态信息在当前考察期未发生变化。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获取单元,还用于:
对于天线姿态信息发生变化的所述小区,当所述小区的所述测量报告中存在有第二邻区时,所述第二邻区为所述测量报告中与所述小区相邻的天线姿态信息未发生变化的小区;
读取所述测量报告中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
依据所述每一第二邻区的电平值,计算所述测量报告所归属的地理栅格;
确定所述小区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电平值为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
依据所述栅格位置小区考察电平,计算所述小区的天线在所述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单元,还用于:
获取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天线增益及其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为所述小区所覆盖的所有地理栅格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第二地理栅格为除所述第一地理栅格之外的所述小区覆盖的其它每一地理栅格;
依据预设的天线模型数据库,查找与所述天线在第一地理栅格下的所述天线增益相对应的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水平角度;
当所查找的第一角度组为至少两组时,所述第一角度组包括所述天线增益垂直角度及所述天线增益水平角度,
依据所述至少两组第一角度组,获取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对应的天线子增益;
依据所述天线在每一第二地理栅格下的第二天线增益及其在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至少两个天线子增益,确定在当前考察期内所述天线在所述对应第二地理栅格下的方位角与下倾角。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9691.4A CN105848177B (zh) | 2015-01-15 | 2015-01-15 | 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019691.4A CN105848177B (zh) | 2015-01-15 | 2015-01-15 | 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48177A true CN105848177A (zh) | 2016-08-10 |
CN105848177B CN105848177B (zh) | 2019-04-26 |
Family
ID=565800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019691.4A Active CN105848177B (zh) | 2015-01-15 | 2015-01-15 | 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848177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0201A (zh) * | 2016-12-26 | 2018-07-0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信息扩充方法及装置 |
CN108306699A (zh) * | 2018-02-08 | 2018-07-20 |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增益预估的天馈优化方法 |
CN108738032A (zh) * | 2018-04-25 | 2018-11-02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法的网络工作参数优化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95070A1 (en) * | 2001-11-19 | 2003-05-22 | O'connell John Byam | Antenna having cross polarization improvement using rotated antenna elements |
CN101692734A (zh) * | 2009-09-29 | 2010-04-07 | 深圳市优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的干扰预测方法及装置 |
CN102547752A (zh) * | 2010-12-07 | 2012-07-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的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
CN103188693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天线下倾角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3686758A (zh) * | 2012-09-21 | 2014-03-2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确定天线下倾角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113858A (zh) * | 2013-04-19 | 2014-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方位角偏差的确定方法、基站及网络系统 |
-
2015
- 2015-01-15 CN CN201510019691.4A patent/CN10584817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030095070A1 (en) * | 2001-11-19 | 2003-05-22 | O'connell John Byam | Antenna having cross polarization improvement using rotated antenna elements |
CN101692734A (zh) * | 2009-09-29 | 2010-04-07 | 深圳市优网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的干扰预测方法及装置 |
CN102547752A (zh) * | 2010-12-07 | 2012-07-0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 | 一种无线网络的覆盖评估方法及装置 |
CN103188693A (zh) * | 2011-12-30 | 2013-07-03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有限公司 |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天线下倾角确定方法及装置 |
CN103686758A (zh) * | 2012-09-21 | 2014-03-26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确定天线下倾角的方法和系统 |
CN104113858A (zh) * | 2013-04-19 | 2014-10-2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方位角偏差的确定方法、基站及网络系统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260201A (zh) * | 2016-12-26 | 2018-07-06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信息扩充方法及装置 |
CN108260201B (zh) * | 2016-12-26 | 2020-07-28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信息扩充方法及装置 |
CN108306699A (zh) * | 2018-02-08 | 2018-07-20 |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增益预估的天馈优化方法 |
CN108306699B (zh) * | 2018-02-08 | 2020-12-25 | 南京华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增益预估的天馈优化方法 |
CN108738032A (zh) * | 2018-04-25 | 2018-11-02 | 北京科技大学 | 一种基于梯度下降法的网络工作参数优化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848177B (zh) | 2019-04-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63337B (zh) | 一种基于覆盖预测仿真的移动网络数据地理映射的方法 | |
CN108271165B (zh) | 一种基站网络信号覆盖状态的预测方法及系统 | |
US20220037918A1 (en) | Maintaining connectivity information for meters and transformers located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 |
US11206555B2 (en) | Method for implementing antenna azimuth correction based on user data | |
CN104335622B (zh) | 基于业务分布的网络规划、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10418285A (zh) | 一种无线电地图的建立方法及装置 | |
CN111327377A (zh) | 场强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798804B (zh) | 一种室内定位方法和装置 | |
CN103533647A (zh) | 一种基于分簇机制及稳健回归的射频地图自适应定位方法 | |
CN107343291A (zh) | 天馈系统检测方法、装置及基站 | |
CN105848177B (zh) | 一种获取天线姿态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 |
US20240356663A1 (e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bove ground coverage of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
CN109996251B (zh) | 一种进行信号覆盖预测的方法 | |
CN112020072A (zh) | 一种基站选址方法与装置 | |
CN108207005B (zh) | 一种lte无线网络的评估方法及服务器 | |
CN107872805B (zh) | 参数获取方法及装置、网络侧设备 | |
CN102769866A (zh) | 一种室内外业务数据的区分方法及设备 | |
CN107113633A (zh) | 优化通信网络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5407495A (zh) | 一种lte网络的规划方法及装置 | |
CN112887910B (zh) | 异常覆盖区域的确定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4361534A (zh) | 一种精确定位的变电站选址方法 | |
CN111447677A (zh) | 一种高负荷地理栅格识别定位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CN105828342B (zh) | 一种确认邻区关系的方法及装置 | |
CN107124727A (zh) | 一种pci优化方法及装置 | |
CN106488474B (zh) | 一种确定小区的天线模型的方法及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