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43123A -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43123A
CN105843123A CN201610294783.8A CN201610294783A CN105843123A CN 105843123 A CN105843123 A CN 105843123A CN 201610294783 A CN201610294783 A CN 201610294783A CN 105843123 A CN105843123 A CN 1058431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seat
intelligent control
based intelligent
instru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9478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43123B (zh
Inventor
张富尧
祁斌
姜雪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osheng Kaihu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osheng Kai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osheng Kaihu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osheng Kaihu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9478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431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431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31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431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431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19/00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 G05B19/02Programme-control systems electric
    • G05B19/04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 G05B19/042Programme control other than numerical control, i.e. in sequence controllers or logic controllers using digital processor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BCONTROL OR REGULATING SYSTEMS IN GENERAL; FUNCTIONAL ELEMENTS OF SUCH SYSTEMS;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FOR SUCH SYSTEMS OR ELEMENTS
    • G05B2219/00Program-control systems
    • G05B2219/20Pc systems
    • G05B2219/25Pc structure of the system
    • G05B2219/25341Single chip programmable controlle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And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该平行反应仪包括至少两层可自由装配且间距可调并均设置有冷热介质流通管路以及电热线的用以插放试管的反应固定座、控流阀、固定杆、锁紧件、单片机、传感器、以及把手,该控制系统包括平行反应仪、以及内嵌有实现智能控制所述平行反应仪的APP系统的智能终端。有益效果是:通过设计两层或两层以上可自由装配且间距可调的反应固定座,在其内部均设置有冷热介质流通管路以及电热线,拥有卓越的热交换能力;此外,反应仪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控流阀与电热线的单片机,可通过内嵌的APP系统与智能终端进行无线通讯,实现智能控制。

Description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平行反应仪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由装配的、热交换能力卓越的、可实现无人现场智能动态管控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平行反应仪,是一类结合了合成化学基本原理和组合化学理念的全新反应合成科研仪器。其具有平行反应、平行合成的功能,是现代合成化学研究中反应线路探索、条件优化、高效合成的必备装备之一,适用于对体系无水无氧和气密性要求严、控温范围要求宽、控温精度要求准、反应安全性要求严、重复性要求好的现代反应合成科学研究。
由于现有平行反应仪,均只有一层固定试管的底座,只能通过内部介质改变试管温度。为改善上述平行反应仪,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以自由装配的、多层固定座、并能进行智能终端控制的平行反应仪,通过多层固定座之间距离的改变以及热交换介质的流通实现对试管温度的改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科学合理、适用领域广泛、操作使用便捷且全面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该平行反应仪包括至少两层可自由装配且间距可调并均设置有冷热介质流通管路以及电热线的用以插放试管的反应固定座、控制冷热介质流通的控流阀、一端插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用以支撑相邻的两层所述反应固定座间产生间距的固定杆、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且可与所述间距固定杆相接触用以限制所述反应固定座发生位移的锁紧件、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用以控制所述控流阀与电热线的单片机、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用以动态感知温度值进而实现智能控制的传感器、以及一至两个便于提拉所述平行反应仪的把手。
所述反应固定座为开设有众多用以插放试管的穿孔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规则与不规则多边形的片状高传导金属体。
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穿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内,且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的介质进口端与介质出口端均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外。
所述控流阀设置于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的介质进口端。
所述电热线穿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内,且所述电热线的进线端口与出线 端口均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表面。
所述固定杆为一根以上,且可自由插拔及穿置于开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的固定杆插拔孔内。
所述锁紧件的周身设有旋进紧锁螺纹,所述紧锁件的一端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外并设有便于旋钮的旋钮柄,另一端穿置于开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内且同样设置有旋进紧锁螺纹的锁紧件丝孔内,并可与所述固定杆相抵紧接触。
在所述反应固定座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以嵌入所述单片机的单片机嵌入孔。
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电热线以及所述控流阀实现电连接。
在所述反应固定座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以嵌入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嵌入孔。
在所述反应固定座上还设有一至两个便于提拉所述平行反应仪的把手。
一种平行反应仪智能控制系统,包括所述的的平行反应仪、以及内嵌有实现智能控制所述平行反应仪的APP系统的智能终端。
所述APP系统包括实名认证模块、程序库模块、知识库模块、文案库模块、自定义模块、专家在线交互模块、呼叫服务模块、远程支持服务模块、在线视听模块、自动报警模块、外设协同处理模块。
所述智能终端与所述的传感器以及所述的单片机可以进行无线通讯,以 便实时获取所述试管的温度值,同时实现智能控制。
所述智能终端包括PC机、智能手机、手持平板。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设计两层或两层以上可自由装配且间距可调的反应固定座,在其内部均设置有冷热介质流通管路以及电热线,使插入在该固定座上的试管既能采用介质冷却,又能通过调节固定座之间的距离进行空气冷却,还能通过电热线加热,从而达到卓越的热交换能力;此外,反应仪上设有温度传感器以及控制控流阀与电热线的单片机,可通过内嵌的APP系统与智能终端进行无线通讯,实现智能控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冷热介质流通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电热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APP系统的模块框图;
图7是本发明中平行反应仪智能控制系统的通讯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照图1—5所示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该平行反应仪包括至少两层可自由装配且间距可调的用以插放试管的反应固定座1,所述反应固定座1为开设有众多用以插放试管的穿孔10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规则与不规则多边形的片状高传导金属体。本实施例优选两层开设穿孔10的矩形片状高传导金属体作为所述反应固定座1,同时优选开设圆形的穿孔10。
在每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均设有冷热介质流通管路2,至少有一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设有电热线3,本实施例优选在两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均设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2以及所述电热线3。
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2穿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1内,与用以插放试管的所述穿孔10交错分布,且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2的介质进口端21与介质出口端22均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1外。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2的所述介 质进口端21上还设置有控流阀4,所述控流阀4控制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2内冷热介质的流通情况,从而控制插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的试管内反应物的热交换。
所述电热线3穿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1内,与用以插放试管的所述穿孔10交错分布,为插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的试管内反应物提供热量,且所述电热线3的进线端口31与出线端口32均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1的外表面。
在两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间设置一根以上固定杆5用以固定所述反应固定座1,本实施例优选四根所述固定杆5。所述固定杆5的一端插置于下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的固定杆插拔孔11内,所述固定杆5的另一端穿置于上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的固定杆插拔孔11内,根据需要调节好两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的间距后,旋紧与所述固定插拔孔11配套的锁紧件6,固定两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合理选择所述反应固定座1的数量配合合理调节所述反应固定座1彼此间的间距,可以获得不同的热传导控制效果。
所述锁紧件6的周身设有旋进紧锁螺纹62,所述紧锁件6的一端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1外并设有便于旋钮的旋钮柄61,另一端穿置于开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1内且同样设置有旋进紧锁螺纹的锁紧件丝孔63内,并可与所述固定杆5相抵紧接触。每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的每个所述固定插拔孔11上都设置有相应的所述锁紧件6。
在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以嵌入所述单片机7的单片机嵌入孔71。本实施例优选在每一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开设一个所述单片机嵌入孔71。所述单片机7与所述电热线3以及所述控流阀4实现电连接,所述单片机7控制所述电热线3以及所述控流阀4的工作情况。
在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以嵌入所述传感器8的传感器嵌入孔81。本实施例优选在每一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开设一个所述传感器嵌入孔81。所述传感器8可以实时获取和传输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试管的温度信息。
在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还设有一至两个便于提拉所述平行反应仪的把手9。本实施例优选在每一层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设两个所述把手9。
参照图6—7所示的平行反应仪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包括所述平行反应仪15、以及内嵌有实现智能控制所述平行反应仪15的APP系统13的智能终端14。
所述APP系统13包括实名认证模块131、程序库模块132、知识库模块133、文案库模块134、自定义模块135、专家在线交互模块136、呼叫服务模块137、远程支持服务模块138、在线视听模块139、自动报警模块140、外设协同处理模块141。
所述智能终端14与所述传感器8、以及所述单片机7可以进行无线通讯, 以便实时获取试管的温度值,同时实现智能控制。所述传感器8感应得到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试管的温度,通过所述APP系统13无线通讯传输至PC机、或智能手机、或手持平板等所述智能终端14中安装的所述APP系统13中进行处理,根据处理结果操作人员可通过远程操作所述智能终端14向所述平行反应仪15发送各项控制指令,所述单片机7接收到通过所述APP系统13无线通讯传送的控制信息后,依照控制指令控制所述电热线3与所述控流阀4有序工作,同时所述传感器8继续同步反馈调节后所述反应固定座1上试管的温度情况。控制指令的发送也可以通过合理设置所述自定义模块135等模块自动执行,实现所述平行反应仪15的智能自动控制。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5)

1.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该平行反应仪包括至少两层可自由装配且间距可调并均设置有冷热介质流通管路以及电热线的用以插放试管的反应固定座、控制冷热介质流通的控流阀、一端插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用以支撑相邻的两层所述反应固定座间产生间距的固定杆、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且可与所述间距固定杆相接触用以限制所述反应固定座发生位移的锁紧件、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用以控制所述控流阀与电热线的单片机、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用以动态感知温度值进而实现智能控制的传感器、以及一至两个便于提拉所述平行反应仪的把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为开设有众多用以插放试管的穿孔的横截面为正方形、或矩形、或三角形、或圆形、或椭圆形、或规则与不规则多边形的片状高传导金属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穿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内,且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的介质进口端与介质出口端均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流阀设置于所述冷热介质流通管路的介质进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热线穿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内,且所述电热线的进线端口与出线端口均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杆为一根以上,且可自由插拔及穿置于开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上的固定杆插拔孔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的周身设有旋进紧锁螺纹,所述紧锁件的一端置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外并设有便于旋钮的旋钮柄,另一端穿置于开设于所述反应固定座内且同样设置有旋进紧锁螺纹的锁紧件丝孔内,并可与所述固定杆相抵紧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固定座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以嵌入所述单片机的单片机嵌入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单片机与所述电热线以及所述控流阀实现电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固定座上还开设有至少一个用以嵌入所述传感器的传感器嵌入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反应固定座上还设有一至两个便于提拉所述平行反应仪的把手。
12.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1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的平行反应仪、以及内嵌有实现智能控制所述平行反应仪的APP系统的智能终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APP系统包括实名认证模块、程序库模块、知识库模块、文案库模块、自定义模块、专家在线交互模块、呼叫服务模块、远程支持服务模块、在线视听模块、自动报警模块、外设协同处理模块。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与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以及所述的单片机可以进行无线通讯,以便实时获取所述试管的温度值,同时实现智能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终端包括PC机、智能手机、手持平板。
CN201610294783.8A 2016-05-06 2016-05-06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 Active CN1058431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4783.8A CN105843123B (zh) 2016-05-06 2016-05-06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94783.8A CN105843123B (zh) 2016-05-06 2016-05-06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3123A true CN105843123A (zh) 2016-08-10
CN105843123B CN105843123B (zh) 2018-06-12

Family

ID=5659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94783.8A Active CN105843123B (zh) 2016-05-06 2016-05-06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4312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22346A1 (en) * 2003-02-24 2005-10-0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preparing a polymer under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060090700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Asm Japan K.K. Gas-introducing system and plasma CVD apparatus
WO2009069967A2 (en) * 2007-11-28 2009-06-04 Inha-Industry Partnership Institute Photobioreactor for large-scale culture of microalgae
CN201791523U (zh) * 2010-09-15 2011-04-13 贾忠明 芯片式化学实验反应器
CN204193929U (zh) * 2014-10-22 2015-03-11 华中师范大学 常压可见光催化平行反应仪
CN204904015U (zh) * 2015-07-03 2015-12-23 深圳大学 通过移动设备操作的无线控制系统
CN205958970U (zh) * 2016-05-06 2017-02-15 上海茂晟康慧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22346A1 (en) * 2003-02-24 2005-10-06 Baker Hughes Incorporated Method of preparing a polymer under predetermined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apparatus therefor
US20060090700A1 (en) * 2004-10-29 2006-05-04 Asm Japan K.K. Gas-introducing system and plasma CVD apparatus
WO2009069967A2 (en) * 2007-11-28 2009-06-04 Inha-Industry Partnership Institute Photobioreactor for large-scale culture of microalgae
CN201791523U (zh) * 2010-09-15 2011-04-13 贾忠明 芯片式化学实验反应器
CN204193929U (zh) * 2014-10-22 2015-03-11 华中师范大学 常压可见光催化平行反应仪
CN204904015U (zh) * 2015-07-03 2015-12-23 深圳大学 通过移动设备操作的无线控制系统
CN205958970U (zh) * 2016-05-06 2017-02-15 上海茂晟康慧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43123B (zh) 2018-06-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58669B2 (en) Thermostat with interactive installation features
CA2852284C (en) Facilitating installation of a controller and/or maintenance of a climate control system
US20100292864A1 (en) Air conditioner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5932365A (zh) 具有热交换装置的电池系统
CN105409343A (zh) 模块化数据中心冷却
CN109922637A (zh) 冷却液分布系统
KR101249882B1 (ko) 실내환경정보 제공 이동 단말기와 실내환경 제어 컴퓨터
CN105928052A (zh) 一种采暖热泵机组出水温度的控制方法
KR100876426B1 (ko) 지열을 이용한 실내 냉난방시스템
CN105371443A (zh) 空调冷却水系统的控制装置及其主控模块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5843123A (zh)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及其控制系统
CN208175004U (zh) 一种电采暖器智能无线组网控制系统
JP2018044735A (ja) 空調装置又は冷凍装置
CN206389561U (zh) 工件加热装置
US20160258640A1 (en) Wall module with close range communication
CN205958970U (zh) 智能控制平行反应仪
CN108227777A (zh) 智能热管理系统中的温度同步
CN106642415A (zh) 多联机辐射空调及其控制方法
CN107449023B (zh) 发热模组及其智能电地暖
US20200263898A1 (en) Line Voltage Powered Thermostat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
CN203761249U (zh) 一种紧凑型电源柜
CN104279695B (zh) 热量显示装置及方法
CN207907358U (zh) 一种柜式散热装置以及热环境控制系统
CN213955581U (zh) 一种带有电能消耗自监测的顶地一体化冷暖空调辐射系统
CN207196905U (zh) 一种自动调整不同出水口出水温度的燃气热水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Qi Bin

Inventor after: Jiang Xuefe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Fuyao

Inventor before: Qi Bin

Inventor before: Jiang Xuefeng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