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38411B - 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38411B
CN105838411B CN201610168963.1A CN201610168963A CN105838411B CN 105838411 B CN105838411 B CN 105838411B CN 201610168963 A CN201610168963 A CN 201610168963A CN 105838411 B CN105838411 B CN 10583841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discharge
water
chilling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89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38411A (zh
Inventor
邹文桢
张悦
林琪
车智毅
王淇汶
邵杰峰
廖昌勇
黄文周
陈锦丰
朱俊桦
崔俊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filed Critical China Petroleum and Chemical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689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3841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3841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841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384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3841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7/00Distillation of hydrocarbon oi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5/00Recovery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gases, e.g. natural gas
    • C10G5/06Recovery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gases, e.g. natural gas by cooling or compress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7/00Distillation of hydrocarbon oils
    • C10G7/12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70/00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 C10G70/04Working-up undefined normally gaseous mixtures obtained by processes covered by groups C10G9/00, C10G11/00, C10G15/00, C10G47/00, C10G51/00 by physical process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 Physical Water Treatments (AREA)
  •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辅助处理装置包括油水辅助排放机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包括急冷油排放总管、急冷水排放总管以及油水排放总管跨线,油水排放总管跨线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水排放管线相连通,急冷油排放总管的进口端与急冷油设备中的多个部件相连通,出口端与汽油回流泵相连通,急冷水排放总管的进口端与急冷水设备中的多个部件相连通,出口端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相连通,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急冷水系统所产生的水和化学清洗液能够循环使用。本发明同时公开了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Description

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设备及方法,具体是指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乙烯装置大修停车,急冷系统处理最为困难,停车统筹一般以急冷系统停车为主线。急冷系统又分为急冷油系统和急冷水系统,停车过程一般有物料倒空、系统蒸煮、化学清洗三个主要步骤。
现有技术中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急冷系统包括急冷油系统以及急冷水系统,急冷油系统包括急冷油塔101、急冷油排放管线115以及各急冷油设备,急冷油塔101的塔顶连接有急冷油放空管路101a,用于废气的放空,急冷水系统包括急冷水塔201、急冷水排放管线209以及各急冷水设备,急冷水塔201的塔顶连接有急冷水放空管路201a,用于废气的放空。
各急冷油设备包括轻质燃料油汽提塔102、重质燃料油汽提塔103、轻质燃料油泵104、重质燃料油泵105、燃料油产品罐107、盘油泵108、急冷油泵109、急冷油用户设备110、急冷油排放罐113、污油排放泵114、,各部件之间还连接有燃料油采出管线106和急冷油排放管线115,通过急冷油排放管线115最终将污油排入污油罐116。
各急冷水设备包括汽油回流泵202、汽油采出泵203、急冷水泵204、急冷水回流冷却器205、急冷水用户设备206、急冷水排放罐207、污水排放泵208和第一含油污水池210,各部件之间连接有急冷水排放管线209,通过急冷水排放管线209最终将污水排入第一含油污水池210。
急冷油塔101的塔顶与急冷水塔201的塔体中部还下部还分别连接有裂解气总管112和汽油回流管线111。
现有的乙烯装置急冷系统停车是利用装置原有的物料采出线、排放线和机泵等设施进行物料回收、工艺处理操作,由于输送线能力有限,无法满足停车时大量的物料排放或回收。同时由于缺少排放物环保处理设施,排放物不符合环保要求。
急冷油系统停车的第一个阶段,合格的物料回收依靠原有燃料油采出线回收至燃料油产品罐(见图1、自急冷油塔经两轻、重质燃料油汽提塔到燃料油产品罐),不合格物料通过各用户设备(包括换热器、机泵、过滤器、主要阀门)低点的固定排放线,汇总排放至一个急冷油排放罐,再通过固定的输送泵送至污油罐。
由于燃料油采出泵和污油输送泵能力有限,污油排放线也不能同时进行多个设备的倒空操作,每小时的输送能力大概只占系统总物料的5%,只适合正常运行装置的物料采出和回收。而且由于急冷系统内在长期运行中会积累不少焦粉,排放线偏小容易发生堵塞,影响排放速度。
急冷系统停车的第二个阶段是引入蒸汽对系统进行连续的吹扫排放(即蒸煮),传统的操作是直接排放大气,排放的蒸汽会夹带一定的烃物料造成环境的污染。若蒸煮废气直接排入火炬,大量热量和蒸汽会对火炬系统造成损害。
急冷系统停车的第三个阶段是进行化学清洗,化学清洗基本可以利用原有流程进行循环,但是清洗完毕后的化学清洗液排放同样面临排放管线偏小,排放速度不足,从塔盘、塔壁、管线内壁洗落的焦粉容易堵塞管线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该装置能够缩短急冷系统的停车处理时间、减少污水排放并且能够减少废气中污染物的含量,以实现乙烯装置急冷系统停车的零排放。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所述的急冷系统包括急冷油系统以及急冷水系统,急冷油系统包括急冷油塔、急冷油排放管线以及各急冷油设备,所述的急冷水系统包括急冷水塔、急冷水排放管线以及各急冷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处理装置包括油水辅助排放机构,所述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包括急冷油排放总管、急冷水排放总管以及油水排放总管跨线,所述油水排放总管跨线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在位于污油排放泵以及污油罐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水排放管线在位于污水排放泵以及第一含油污水池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所述的油水排放总管跨线还分别连接有地漏排放管和外接排放管,所述急冷油排放总管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设备中的重质燃料油汽提塔、重质燃料油泵、盘油泵、急冷油泵和急冷油用户设备相连通,出口端与汽油回流泵相连通,所述汽油回流泵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之间还设置一根连接管路,通过连接管路实现急冷油排放总管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相连通,所述急冷水排放总管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水设备中的急冷水回流冷却器、急冷水用户设备以及所述急冷水塔的塔底相连通,出口端与所述的油水排放总管跨线相连通,所述急冷水排放总管上还设置有工艺水泵,所述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急冷水系统所产生的水和化学清洗液能够送至急冷油系统进行循环使用,从而大大减少新鲜水补充量和污水排放量。
本发明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的急冷油排放总管在靠近汽油回流泵的管段上还增设有第一污水破乳分离槽。
本发明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的急冷水排放总管还增设有第二污水破乳分离槽。
本发明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还包括一根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所述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总管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相连通,且与急冷油排放管线相连通的连通点位于急冷油排放管线上设置的急冷油排放罐进口端的前方,所述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上安装有阀门。
本发明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还包括一根油泵出入口跨线,油泵出入口跨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急冷油排放总管和油水排放总管跨线相连通,所述油泵出入口跨线上安装有阀门。
本发明可以做如下改进:所述的辅助处理装置还包括蒸煮废气排放机构,所述的蒸煮废气排放机构包括废气排放总管、蒸煮废气冷却器和分液罐,所述废气排放总管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塔塔顶的急冷油放空管路以及急冷水塔塔顶的急冷水放空管路相连通,所述的蒸煮废气冷却器设置在所述废气排放总管上,所述废气排放总管的出口端与所述的分液罐相连通,分液罐的罐顶通过管路与火炬系统相连通,罐底通过管路与第二含油污水池相连通,以实现废气的密闭排放,从而减少大气污染。
本发明的辅助处理装置根据需要停车的装置现有条件,增加一套物料回收及排放设施,包括急冷油回收线,急冷油、急冷水排放线,增加一套蒸煮废气排放冷凝器,增加一套污水破乳设施,并配以相应的停车方案调整优化,可以达到缩短物料回收时间,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为乙烯装置停车提供高效、安全的保障,为乙烯装置生产赢得时间以增创效益。
通过增加乙烯装置急冷系统停车物料回收线及其他临时设施,达到缩短物料回收时间,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本发明与单独使用原有设施进行急冷系统停车处理比较,耗时明显缩短,废气污水对环境的污染影响大幅降低,有利于乙烯装置的环保停车,同时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是提供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方法,该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增设一条油水排放总管跨线,油水排放总管跨线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在位于污油排放泵以及污油罐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水排放管线在位于污水排放泵以及第一含油污水池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油水排放总管跨线还分别连接有地漏排放管和外接排放管;
(2)、增设一条急冷油排放总管,急冷油排放总管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设备中的重质燃料油汽提塔、重质燃料油泵、盘油泵、急冷油泵和急冷油用户设备相连通,出口端与汽油回流泵相连通,汽油回流泵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之间还设置一根连接管路;
(3)、增设一条急冷水排放总管,急冷水排放总管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水设备中的急冷水回流冷却器、急冷水用户设备以及急冷水塔的塔底相连通,出口端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相连通,急冷水排放总管上还设置有工艺水泵。
本发明可以做如下改进:该方法还包括如下步骤:
(4)、增设一套蒸煮废气排放机构,蒸煮废气排放机构包括废气排放总管、蒸煮废气冷却器和分液罐,废气排放总管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塔塔顶的急冷油放空管路以及急冷水塔塔顶的急冷水放空管路相连通,蒸煮废气冷却器设置在废气排放总管上,废气排放总管的出口端与分液罐相连通,分液罐的罐顶通过管路与火炬系统相连通,罐底通过管路与第二含油污水池相连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包含本发明辅助处理装置的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1、急冷油塔;101a、急冷油放空管路;102、轻质燃料油汽提塔;
103、重质燃料油汽提塔;104、轻质燃料油泵;105、重质燃料油泵;
106、燃料油采出管线;107、燃料油产品罐;108、盘油泵;109、急冷油泵;
110、急冷油用户设备;111、汽油回流管线;112、裂解气总管;
113、急冷油排放罐;114、污油排放泵;115、急冷油排放管线;116、污油罐;
201、急冷水塔;201a、急冷水放空管路;202、汽油回流泵;
203、汽油采出泵;204、急冷水泵;205、急冷水回流冷却器;
206、急冷水用户设备;207、急冷水排放罐;208、污水排放泵;
209、急冷水排放管线;210、第一含油污水池;
301、急冷油排放总管;302、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
303、油泵出入口跨线;304、连接管路;305、第一污水破乳分离槽;
401、急冷水排放总管;402、工艺水泵;403、第二污水破乳分离槽;
501、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2、地漏排放管;503、外接排放管;
601、废气排放总管;602、蒸煮废气冷却器;603、分液罐;
604、火炬系统;605、第二含油污水池;
具体实施方式
包含本发明辅助处理装置的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急冷系统包括急冷油系统以及急冷水系统,急冷油系统包括急冷油塔101、急冷油排放管线115以及各急冷油设备,急冷油塔101的塔顶连接有急冷油放空管路101a,用于废气的放空,急冷水系统包括急冷水塔201、急冷水排放管线209以及各急冷水设备,急冷水塔201的塔顶连接有急冷水放空管路201a,用于废气的放空。
各急冷油设备包括轻质燃料油汽提塔102、重质燃料油汽提塔103、轻质燃料油泵104、重质燃料油泵105、燃料油产品罐107、盘油泵108、急冷油泵109、急冷油用户设备110、急冷油排放罐113、污油排放泵114、,各部件之间还连接有燃料油采出管线106和急冷油排放管线115,通过急冷油排放管线115最终将污油排入污油罐116。
各急冷水设备包括汽油回流泵202、汽油采出泵203、急冷水泵204、急冷水回流冷却器205、急冷水用户设备206、急冷水排放罐207、污水排放泵208和第一含油污水池210,各部件之间连接有急冷水排放管线209,通过急冷水排放管线209最终将污水排入第一含油污水池210。汽油采出泵203采出的污油进入外接的污油罐内。
急冷油塔101的塔顶与急冷水塔201的塔体中部还下部还分别连接有裂解气总管112和汽油回流管线111。
本发明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如图2所示,该辅助处理装置包括油水辅助排放机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包括急冷油排放总管301、急冷水排放总管401以及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
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在位于污油排放泵114以及污油罐116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水排放管线209在位于污水排放泵208以及第一含油污水池210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还分别连接有地漏排放管502和外接排放管503,地漏排放管502用于排放较清净污水,如经过破乳处理的化学清洗液、水洗冲洗液等,外接排放管503与储罐、槽车等设备相连接,用于排放较污浊的污水。
急冷油排放总管3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设备中的重质燃料油汽提塔103、重质燃料油泵105、盘油泵108、急冷油泵109和急冷油用户设备110相连通,出口端与汽油回流泵202相连通,汽油回流泵202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之间还设置一根连接管路304,通过连接管路304实现急冷油排放总管301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相连通。急冷油排放总管301在靠近汽油回流泵202的管段上还增设有第一污水破乳分离槽305。
本实施例中的汽油回流泵202与多个管路相连接,该汽油回流泵202的出入口管线均有手阀控制,新加的出入口管线还与跨线相连接,通过切换出入口手阀就可以实现物流的改向,使得急冷油排放总管301内的冷油既可以通过连接管路304排入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也可以通过汽油回流管线111回流至急冷油塔101的塔顶。
急冷水排放总管4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水设备中的急冷水回流冷却器205、急冷水用户设备206以及急冷水塔201的塔底相连通,出口端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相连通,急冷水排放总管401上还设置有工艺水泵402。急冷水排放总管401还增设有第二污水破乳分离槽403。
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急冷水系统所产生的水和化学清洗液能够送至急冷油系统进行循环使用,从而大大减少新鲜水补充量和污水排放量。
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还包括一根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302,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302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总管301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相连通,且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相连通的连通点位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上设置的急冷油排放罐113进口端的前方,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302上安装有阀门。
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还包括一根油泵出入口跨线303,油泵出入口跨线303的两端分别与急冷油排放总管301和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相连通,油泵出入口跨线303上安装有阀门。
本实施例中,辅助处理装置还包括蒸煮废气排放机构,蒸煮废气排放机构包括废气排放总管601、蒸煮废气冷却器602和分液罐603,废气排放总管6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塔101塔顶的急冷油放空管路101a以及急冷水塔201塔顶的急冷水放空管路201a相连通,蒸煮废气冷却器602设置在废气排放总管601上,废气排放总管601的出口端与分液罐603相连通,分液罐603的罐顶通过管路与火炬系统604相连通,罐底通过管路与第二含油污水池605相连通,以实现废气的密闭排放,从而减少大气污染。
本实施例针对急冷油系统自身特点,本发明增加一套物料回收及排放设施,即在各用户设备(包括各机泵、换热器、过滤器、主要阀门)及管道低点等部位的配接较大尺寸的临时管线,汇总接入一条新增的贯穿在急冷装置现场急冷油排放总管(指从支管汇合后至输送泵入口和泵出口至排放接点的较大的管段,处于地表),连接所有的急冷油系统的用户设备,利用装置原有的输送能力更大的机泵(一般为汽油回流泵)或新配置机泵为物料输送提供动力,同时新增设施与原有设施(管道处于地面以下)通过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相连,两套回收排放设施起到互补作用,更有效地将物料全部回收。新增急冷油排放总管的输送泵出、入口也用跨线相连(油泵出入口跨线),另外,急冷油排放总管上接有外接排放口和地漏排放口。
新增管线的补充说明:
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当初期系统物料多,需要大量排放时,使用新增的大管径临时排放线进行快速排放;当系统物料不多,压力下降时,残余物料流入急冷油排放罐的速度很慢,利用临时泵抽出汇总的残余物料可大大提高排放速度。同时,在进行化学清洗排液时,也可如此使用。因此两套回收排放设施起到互补作用。另外,为避免后期物料不多,输送泵容易抽空问题,可在急冷油排放总管上方开口引线至火炬或放空,辅助排气。
油泵出入口跨线:可将汽油回流泵原入口线作为入口,用急冷水塔的物流对临时增加的入口线(作为出口线)进行反冲洗;
外接排放口用于当原有急冷油排放接收单元能力不足或出现阻碍时,使用该接口连接槽车或其他储罐(例如当有两条生产线时,可油排至在运装置的污油罐;
地漏排放口用于排放较清净污水,如经过破乳处理的化学清洗液、水洗冲洗液。
急冷水系统同样存在排放能力不足的问题,在各急冷水用户设备(包括各机泵、换热器、过滤器、主要阀门)及管道低点等部位的配接较大尺寸的临时管线,汇总接入一条新增的贯穿在急冷装置现场排放总管,连接所有急冷水系统的用户设备,利用装置原有的输送能力更大的机泵(一般为工艺水泵)或新配置机泵为物料输送提供动力。并在排放总管配接地漏排放口,含油浓度较高的小部分污水将通过管道输送,而相对干净的大部分污水则通过地下污水排放系统进行集中排放。
同时,将急冷水系统临时排放线与急冷油临时排放线通过油、水排放总管跨线连接起来,急冷水系统的水和化学清洗液可以通过新增临时设施送至急冷油系统循环使用,可以大量减少补充新鲜水和污水排放量。
为实现密闭排放和减少大气污染,本发明还增加一套废气冷却分离系统并对蒸煮流程进行优化。第一步将急冷油系统和急冷水系统的蒸煮时间进行调整,先对急冷油系统进行蒸煮,利用急冷水塔的急冷水回流冷却器冷却能力,将急冷油蒸煮从顶部排至急冷水塔的废气进行初步冷却,冷却下来的油分通过原有的汽油采出泵回收至污油罐;第二步通过新增的蒸煮废气冷却器和分液罐设施进一步冷却从急冷水塔顶放空阀排出的废气,将废气夹带出来的烃物料完全冷却,污水回收至含油污水池(API)进行处理,剩余气体排入火炬系统,实现密闭排放。当蒸煮废气中烃物料含量符合环保要求时,可将废气改直接排大气。
由于急冷系统排放的污水是送至污水处理场处理,停车时排放量过大往往会超出污水处理场处理能力,因此通过增加一套污水破乳设施(在急冷油、急冷水排放总管上的污水破乳分离槽)分离污水中的污油,有效降低污水的化学耗氧量(COD),便于污水处理时撇油,降低污水处理场的负担。
最终根据实际现场条件,对停车方案进一步优化,更好的利用原有设施,配合新增设施,可以达到缩短物料回收时间,有效减少污染物排放的目的。
本实施例还公开了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增设一条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在位于污油排放泵114以及污油罐116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水排放管线209在位于污水排放泵208以及第一含油污水池210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还分别连接有地漏排放管502和外接排放管503;
(2)、增设一条急冷油排放总管301,急冷油排放总管3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设备中的重质燃料油汽提塔103、重质燃料油泵105、盘油泵108、急冷油泵109和急冷油用户设备110相连通,出口端与汽油回流泵202相连通,汽油回流泵202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之间还设置一根连接管路304;
(3)、增设一条急冷水排放总管401,急冷水排放总管4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水设备中的急冷水回流冷却器205、急冷水用户设备206以及急冷水塔201的塔底相连通,出口端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相连通,急冷水排放总管401上还设置有工艺水泵402;
(4)、增设一套蒸煮废气排放机构,蒸煮废气排放机构包括废气排放总管601、蒸煮废气冷却器602和分液罐603,废气排放总管6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塔101塔顶的急冷油放空管路101a以及急冷水塔201塔顶的急冷水放空管路201a相连通,蒸煮废气冷却器602设置在废气排放总管601上,废气排放总管601的出口端与分液罐603相连通,分液罐603的罐顶通过管路与火炬系统604相连通,罐底通过管路与第二含油污水池605相连通。
茂名乙烯2015年大修2#裂解装置急冷系统应用本方案方法,与2009年大修相比,污水排放量大幅下降,排放的废气基本无异味,符合环保要求。茂名乙烯2015年大修2#裂解装置停车处理时间为6天(急冷系统为主线),而同等规模的镇海乙烯2014年大修处理时间为9天。按节省3天时间增产计算效益,2#裂解装置负荷约245t/h,吨原料效益约1100元,则本次应用实施取得效益为1940万元。
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凡此种种根据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对本发明上述结构做出的其它多种形式的修改、替换或变更,均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所述的急冷系统包括急冷油系统以及急冷水系统,急冷油系统包括急冷油塔(101)、急冷油排放管线(115)以及各急冷油设备,所述的急冷水系统包括急冷水塔(201)、急冷水排放管线(209)以及各急冷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辅助处理装置包括油水辅助排放机构,所述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包括急冷油排放总管(301)、急冷水排放总管(401)以及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所述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在位于污油排放泵(114)以及污油罐(116)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水排放管线(209)在位于污水排放泵(208)以及第一含油污水池(210)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所述的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还分别连接有地漏排放管(502)和外接排放管(503),所述急冷油排放总管(3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设备中的重质燃料油汽提塔(103)、重质燃料油泵(105)、盘油泵(108)、急冷油泵(109)和急冷油用户设备(110)相连通,出口端与汽油回流泵(202)相连通,所述汽油回流泵(202)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之间还设置一根连接管路(304),通过连接管路(304)实现急冷油排放总管(301)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相连通,所述急冷水排放总管(4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水设备中的急冷水回流冷却器(205)、急冷水用户设备(206)以及所述急冷水塔(201)的塔底相连通,出口端与所述的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相连通,所述急冷水排放总管(401)上还设置有工艺水泵(402),所述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能够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同时急冷水系统所产生的水和化学清洗液能够送至急冷油系统进行循环使用,从而大大减少新鲜水补充量和污水排放量;所述的辅助处理装置还包括蒸煮废气排放机构,所述的蒸煮废气排放机构包括废气排放总管(601)、蒸煮废气冷却器(602)和分液罐(603),所述废气排放总管(6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塔(101)塔顶的急冷油放空管路(101a)以及急冷水塔(201)塔顶的急冷水放空管路(201a)相连通,所述的蒸煮废气冷却器(602)设置在所述废气排放总管(601)上,所述废气排放总管(601)的出口端与所述的分液罐(603)相连通,分液罐(603)的罐顶通过管路与火炬系统(604)相连通,罐底通过管路与第二含油污水池(605)相连通,以实现废气的密闭排放,从而减少大气污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急冷油排放总管(301)在靠近汽油回流泵(202)的管段上还增设有第一污水破乳分离槽(30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急冷水排放总管(401)还增设有第二污水破乳分离槽(4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还包括一根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302),所述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302)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总管(301)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相连通,且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相连通的连通点位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上设置的急冷油排放罐(113)进口端的前方,所述急冷油排放总管跨线(302)上安装有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油水辅助排放机构还包括一根油泵出入口跨线(303),油泵出入口跨线(30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的急冷油排放总管(301)和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相连通,所述油泵出入口跨线(303)上安装有阀门。
6.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增设一条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的一端与急冷油排放管线(115)在位于污油排放泵(114)以及污油罐(116)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另一端与急冷水排放管线(209)在位于污水排放泵(208)以及第一含油污水池(210)之间的末段管路相连通,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还分别连接有地漏排放管(502)和外接排放管(503);
(2)、增设一条急冷油排放总管(301),急冷油排放总管(3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设备中的重质燃料油汽提塔(103)、重质燃料油泵(105)、盘油泵(108)、急冷油泵(109)和急冷油用户设备(110)相连通,出口端与汽油回流泵(202)相连通,汽油回流泵(202)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之间还设置一根连接管路(304);
(3)、增设一条急冷水排放总管(401),急冷水排放总管(4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水设备中的急冷水回流冷却器(205)、急冷水用户设备(206)以及急冷水塔(201)的塔底相连通,出口端与油水排放总管跨线(501)相连通,急冷水排放总管(401)上还设置有工艺水泵(402);
(4)、增设一套蒸煮废气排放机构,蒸煮废气排放机构包括废气排放总管(601)、蒸煮废气冷却器(602)和分液罐(603),废气排放总管(601)的进口端分别与急冷油塔(101)塔顶的急冷油放空管路(101a)以及急冷水塔(201)塔顶的急冷水放空管路(201a)相连通,蒸煮废气冷却器(602)设置在废气排放总管(601)上,废气排放总管(601)的出口端与分液罐(603)相连通,分液罐(603)的罐顶通过管路与火炬系统(604)相连通,罐底通过管路与第二含油污水池(605)相连通。
CN201610168963.1A 2016-03-23 2016-03-23 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Active CN10583841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8963.1A CN105838411B (zh) 2016-03-23 2016-03-23 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8963.1A CN105838411B (zh) 2016-03-23 2016-03-23 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8411A CN105838411A (zh) 2016-08-10
CN105838411B true CN105838411B (zh) 2017-10-10

Family

ID=56582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8963.1A Active CN105838411B (zh) 2016-03-23 2016-03-23 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3841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62591B (zh) * 2019-02-27 2024-03-22 北京赛福贝特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原油常减压蒸馏系统的化学清洗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8143A (zh) * 2008-08-28 2009-02-04 天津大学 乙烯急冷装置及压缩节能工艺
CN203613154U (zh) * 2013-10-22 2014-05-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急冷系统快速倒空结构
CN104342205A (zh) * 2013-08-09 2015-02-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脱乙烷工艺的乙烯装置开车方法
CN104673353A (zh) * 2015-02-12 2015-06-03 张高博 一种回收乙烯装置急冷油热量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28197B2 (en) * 2006-12-16 2009-12-08 Kellogg Brown & Root Llc Water quench fitting for pyrolysis furnace efflu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8143A (zh) * 2008-08-28 2009-02-04 天津大学 乙烯急冷装置及压缩节能工艺
CN104342205A (zh) * 2013-08-09 2015-02-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前脱乙烷工艺的乙烯装置开车方法
CN203613154U (zh) * 2013-10-22 2014-05-2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急冷系统快速倒空结构
CN104673353A (zh) * 2015-02-12 2015-06-03 张高博 一种回收乙烯装置急冷油热量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38411A (zh) 2016-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9080A (zh) 一种移动交通工具的污物抽吸处理装置
CN105236657B (zh) 海上油田油井酸化返排液处理工艺及处理装置
CN205087965U (zh) 绝缘油回收系统
CN105838411B (zh) 石油化工中乙烯装置急冷系统的辅助处理装置及处理方法
CN104479863B (zh) 一种生物柴油生产用原料油预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CN207607894U (zh) 一种集油设备
CN206814441U (zh) 一种电场加速萃取分离含油污水的处理设备
CN104961619B (zh) 气相法聚丙烯装置开车阶段液相丙烯回收的方法和装置
CN204637736U (zh) 一种海上平台废油回收装置
CN104609603B (zh) 一种fpso油舱污油泥清洁一体化处理方法
CN214654669U (zh) 一种抽提蒸馏装置地下罐湿溶剂回收系统
US5161619A (en) Offshore pollution prevention during well work-over operations
CN205347035U (zh) 油田含压裂液污水及作业废液处理装置
CN205258073U (zh) 海上油田原油油水处理装置
CN207483597U (zh) 一种污油泥处理用油水分离撬
CN105858771A (zh) 一种蒸氨装置清洗方法及系统
CN205662333U (zh) 智能环保型油水井排液回收及处理装置
CN102153264A (zh) 一种小型移动式沉降罐排泥浓缩机械化装置
CN106422434B (zh) 一种自由组合转运的泥磷沉降处理回收装置及其回收方法
CN206081769U (zh) 一种自由组合转运的泥磷沉降处理回收装置
CN205627185U (zh) 一种餐厨垃圾处理及残油监督回收系统用密闭油水分离器
CN205979118U (zh) 水箱润滑剂在线沉降循环系统
RU138431U1 (ru)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предварительного сброса пластовой воды
CN110436682A (zh) 一种海上油田返排液深度处理工艺
CN217398592U (zh) 一种废液分离装置及可废液循环利用的蒸汽清洗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