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7763A - 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7763A
CN105827763A CN201510551045.2A CN201510551045A CN105827763A CN 105827763 A CN105827763 A CN 105827763A CN 201510551045 A CN201510551045 A CN 201510551045A CN 105827763 A CN105827763 A CN 105827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ceiver
communication terminal
user
module
c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55104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27763B (zh
Inventor
龙立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1055104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7763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7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7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277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77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所述通信终端的受话器模组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本体上的受话器。在用户利用通信终端通话时,控制所述本体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受话器周围的本体与用户的耳朵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通话声音不外泄,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由于在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的同时,不需要用户用力将通信终端紧紧的贴附在耳朵,提升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Description

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通信终端的通话稳定性和私密性,提升用户通话体验,各个通信终端厂家都做了各种方案,但在通话音量大、通话私密性、通信终端与人耳贴附的体验感三方面很难做到有效的平衡。
为了在嘈杂的环境下能清楚的进行通话,用户们往往会把通信终端紧紧的贴附在耳朵上面,假如通话的时间稍微长一些,必然让耳朵非常的不舒适,影响体验。
然而在安静的环境下进行通话,稍微细小的通话声音又会让旁边的人也能清楚的听到,通话的私密性又得不到保证。
为了保证通话音量、通话私密性和用户通话体验,在通常的解决方案中,都是在保证了其中一个后,必然会导致另外一个或两个方面的不足,比如把声音调整大了,私密性也就不好了;再比如把外观做成2.5D光滑曲面,虽然用手摸起来质感很好,在通话时声音泄露比较大,音量又得不到保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用以解决通信终端的通话音量、通话私密性和用户通话体验之间存在的矛盾。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受话器模组,用于通信终端,所述受话器模组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受话器;所述受话器模组还包括控制组件,用于在用户利用所述通信终端通话时,控制所述本体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所述受话器周围的本体与用户的耳朵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的受话方法,所述通信终端包括受话器模组,所述受话器模组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受话器,所述受话方法包括:
在用户利用所述通信终端通话时,控制所述本体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受话器周围的本体与用户的耳朵贴合。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采用如上所述的受话器模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信终端的受话器设置在一本体上,在用户利用通信终端通话时,控制所述本体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受话器周围的本体与用户的耳朵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通话声音不外泄,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由于在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的同时,不需要用户用力将通信终端紧紧的贴附在耳朵,提升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场景一中用户与通信终端的位置关系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场景一中转动受话器模组的本体后用户与通信终端的位置关系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中受话器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场景二中用户与通信终端的位置关系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场景二中转动受话器模组的本体后用户与通信终端的位置关系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场景三中用户与通信终端的位置关系图;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通话场景三中转动受话器模组的本体后用户与通信终端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结合图1和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用于通信终端1的受话器模组2。受话器模组2包括控制组件、本体20和设置在本体20上的受话器21。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在用户3利用通信终端1通话时,控制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α,使得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通话声音不外泄,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由于在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的同时,不需要用户用力将通信终端紧紧的贴附在耳朵,提升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当通信终端1采用上述受话器模组时,通信终端1的受话方法包括:
在用户3利用通信终端1通话时,控制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
其中,本体20的转动可以包括以两个不同转轴为中心的转动。以形状为长方体的通信终端1为例,本体20的转动包括以平行于长方体的宽边的转轴为中心的转动和以平行于长方体的长边的转轴为中心的转动。当然,本体20的转动也可以包括以三个不同转轴为中心的转动,以更加精确得调整本体20的位置,使得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的贴合更加紧密。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在满足用户最佳的通话音量和通话体验的同时,让通话泄露达到最小状态,保证通话的私密性,克服了通信终端的通话音量、通话私密性和用户通话体验之间存在的矛盾。
在用户3利用通信终端1通话时,由于不同用户3的通话习惯不同或同一用户3的通话习惯的改变,导致通信终端1与用户3的相对位置关系不同。具体的,不同用户3握住通信终端1的手势不同,导致通信终端1相对于用户3的头部的角度不同,而不同用户3放置通信终端1至用户3的头部的距离也不同。
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控制组件可以根据用户3的头部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角度和距离,来控制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α,使得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图1和图2、图4和图5、图6和图7分别示意出三种通话场景下,通信终端1与用户2的头部之间的角度和/或距离不同,受话器模组2的本体以一个转轴为中心转动的角度α,以使得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
具体的,设置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采集元件4、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和采集元件4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采集元件4采集通信终端与用户3之间的相对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位置参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通话声音不外泄,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
其中,所述位置参数包括通信终端1与用户3的头部之间的角度和距离。所述驱动机构可以通过转轴与本体20连接,用于驱动本体20转动。采集单元4可以为但并不局限于红外传感器。
本发明实施例中,采集单元4设置在本体20上,使采集单元4暴露在通信终端1的外表面,与用户3的头部相对设置,方便采集通信终端1与用户3的头部之间相对的位置参数。
当采集单元4为红外传感器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终端1的受话方法包括:
预先存储用户3的头部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参数与本体20的转动角度α的映射关系,使得本体20转动角度α后,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
在用户3利用通信终端1通话时,控制单元红外传感器4发送红外光线,根据光的反射原理,红外光线碰到用户3的头部后会反射回来,红外传感器4感应被反射回来的红外光线,计算出用户3的头部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并传输至控制单元;
控制单元将获得的角度和距离参数与预先存储的角度和距离参数进行分析比较,获取对应的本体20的转动角度α;
控制单元控制驱动机构驱动本体20转动角度α,使得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以便更好的适用当前的通话环境,保证通信终端1相对于用户3处于最佳的位置,从而保证通话声音最大的情况下泄露量是最小,并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
其中,所述控制单元可以为通信终端1的中央处理器。
为了进一步提高通话的音量和私密性,并提升用户的通话体验,设置受话器模组2包括控制组件、本体20和设置在本体20上。本体20上设置有隔音元件22,隔音元件22围设在受话器21的周围,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在用户3利用通信终端1通话时,控制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α,使得隔音元件22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通话声音不外泄,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由于在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的同时,不需要用户用力将通信终端紧紧的贴附在耳朵,提升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优选地,隔音元件22由弹性材料制成,以提高隔音元件22与用户3的耳朵的贴合紧密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受话器模组2包括控制组件、本体20和设置在本体20上的受话器21。本体20上设置有隔音元件22,隔音元件22围设在受话器21的周围,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采集元件4、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和采集元件4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转轴与本体2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采集元件4采集通信终端1与用户3的头部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参数,并根据所述角度和距离参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隔音元件22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通话声音不外泄,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由于在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的同时,不需要用户用力将通信终端紧紧的贴附在耳朵,提升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终端1,通信终端1包括受话器模组2。受话器模组2包括控制组件、本体20和设置在本体20上的受话器21。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在用户3利用通信终端1通话时,控制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α,使得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通话声音不外泄,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由于在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的同时,不需要用户用力将通信终端紧紧的贴附在耳朵,提升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通信终端1还包括壳体,受话器模组2通常固定在所述壳体上。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述控制组件根据用户3的头部与通信终端1之间的角度和距离,来控制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α,使得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
具体的,设置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采集元件4、驱动机构(图中未示出)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出)。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和采集元件4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采集元件4采集通信终端与用户3之间的相对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位置参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受话器21周围的本体20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通话声音不外泄,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
其中,采集单元4可以设置在本体20上,使采集单元4暴露在通信终端1的外表面,与用户3的头部相对设置,方便采集通信终端1与用户3的头部之间相对的位置参数。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通信终端1包括受话器模组2。受话器模组2包括控制组件、本体20和设置在本体20上。本体20上设置有隔音元件22,隔音元件22由弹性材料制成,围设在受话器21的周围,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组件用于在用户3利用通信终端1通话时,控制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α,隔音元件22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从而在满足用户最佳的通话音量和通话体验的同时,让通话泄露达到最小状态,保证通话的私密性,克服了通信终端的通话音量、通话私密性和用户通话体验之间存在的矛盾。
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通信终端1具体包括:
壳体;
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的受话器模组2,受话器模组2包括:
本体20;
设置在本体20上的受话器21,本体20上设置有隔音元件22,隔音元件22由弹性材料制成,围设在受话器21的周围,如图3所示;
控制组件,包括采集元件4、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和采集元件4连接,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转轴与本体20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采集元件4采集通信终端1与用户3的头部之间的角度和距离参数,并根据所述角度和距离参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本体20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隔音元件22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
在用户3利用上述通信终端1进行通话时,围设在受话器21外围的隔音元件与用户3的耳朵贴合,从而能够保证通话声音不外泄,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由于在保证通话音量和私密性的同时,不需要用户用力将通信终端紧紧的贴附在耳朵,提升了用户的通话体验。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受话器模组,用于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模组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受话器;所述受话器模组还包括控制组件,用于在用户利用所述通信终端通话时,控制所述本体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所述受话器周围的本体与用户的耳朵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设置有隔音元件,所述隔音元件围设在所述受话器的周围,当所述本体转动预设的角度时,所述隔音元件与用户的耳朵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音元件由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采集元件、驱动机构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驱动机构和采集元件连接,所述控制单元控制所述采集元件采集通信终端与用户之间的相对位置参数,并根据所述位置参数控制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本体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所述受话器周围的本体与用户的耳朵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元件设置在所述本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通过转轴与所述本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本体转动。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参数包括通信终端与用户头部之间的角度和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元件为红外传感器。
9.一种通信终端的受话方法,所述通信终端包括受话器模组,所述受话器模组包括本体和设置在所述本体上的受话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方法包括:
在用户利用所述通信终端通话时,控制所述本体转动预设的角度,使得受话器周围的本体与用户的耳朵贴合。
10.一种通信终端,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受话器模组。
CN201510551045.2A 2015-08-31 2015-08-31 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 Active CN1058277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1045.2A CN105827763B (zh) 2015-08-31 2015-08-31 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551045.2A CN105827763B (zh) 2015-08-31 2015-08-31 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7763A true CN105827763A (zh) 2016-08-03
CN105827763B CN105827763B (zh) 2019-03-05

Family

ID=56514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551045.2A Active CN105827763B (zh) 2015-08-31 2015-08-31 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776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86714A (zh) * 2018-10-31 2019-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WO2019228164A1 (zh) * 2018-05-29 2019-1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786A (zh) * 1997-06-18 1998-12-23 和成集成株式会社 便携式无线电话的套
US20020160724A1 (en) * 2000-02-28 2002-10-31 Fujio Arai Mobil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terminal device having video camera
CN2722518Y (zh) * 2004-07-27 2005-08-31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转向式摄像及放音整合模块之行动电话
JP2012034263A (ja) * 2010-08-02 2012-02-16 Panasoni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CN102404430A (zh) * 2010-09-13 2012-04-04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装置及其提高通话质量的方法
CN102833370A (zh) * 2012-07-27 2012-12-19 泰州市众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终端
CN104202481A (zh) * 2014-09-16 2014-12-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直板智能手机及实现来电双面接听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02786A (zh) * 1997-06-18 1998-12-23 和成集成株式会社 便携式无线电话的套
US20020160724A1 (en) * 2000-02-28 2002-10-31 Fujio Arai Mobile information communicating terminal device having video camera
CN2722518Y (zh) * 2004-07-27 2005-08-31 上海环达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可转向式摄像及放音整合模块之行动电话
JP2012034263A (ja) * 2010-08-02 2012-02-16 Panasonic Corp 携帯端末装置
CN102404430A (zh) * 2010-09-13 2012-04-04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装置及其提高通话质量的方法
CN102833370A (zh) * 2012-07-27 2012-12-19 泰州市众泰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终端
CN104202481A (zh) * 2014-09-16 2014-12-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直板智能手机及实现来电双面接听的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228164A1 (zh) * 2018-05-29 2019-12-0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286714A (zh) * 2018-10-31 2019-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7763B (zh) 2019-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015914A1 (en) Remote robotic presence
CN102905073B (zh) 电视机摄像头的控制装置
WO2003063390A3 (en) Appliance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A2368404A1 (en) Unified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CN105049566A (zh) 呼入通话单元
CN206237474U (zh)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CN104247453A (zh) 具有软骨传导部分的便携式电话
AU201621898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ing hearing
CN106972990A (zh) 基于声纹识别的智能家居设备
AU2001244869A1 (en) Interface unit
CN105827763A (zh) 受话器模组及通信终端、受话方法
CN106792322A (zh) 头戴式耳机
CN108833619A (zh) 一种移动终端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081286A (zh) 投影机器人
CN105824122A (zh) 一种支撑结构和虚拟现实头盔
CN107222798B (zh) 一种智能音箱显示装置
JP2021514806A (ja) 顔部マッサージ装置
CN108243275A (zh) 一种来电提醒方法及虚拟现实设备
CN104167088A (zh) 家用电器远程控制的方法及系统
EP405429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03763425A (zh) 可调节震动的移动终端
CN105681939A (zh) 一种终端拾音控制方法、终端及终端拾音控制系统
CN204971850U (zh) 一种降噪耳塞
US20220168174A1 (en) Massage toy for sexual stimulation
CN110324470B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