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5258A - 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5258A
CN105825258A CN201610177311.4A CN201610177311A CN105825258A CN 105825258 A CN105825258 A CN 105825258A CN 201610177311 A CN201610177311 A CN 201610177311A CN 105825258 A CN105825258 A CN 10582525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ttice matrix
quick response
response code
lattice
matrix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731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halid Tech (kunsh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halid Tech (kunsh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halid Tech (kunsh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Khalid Tech (kunshan)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7731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5258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52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525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37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multi-dimensional cod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7/00Signs, name or number plates, letters, numerals, or symbols; Panels or boar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aracter Inpu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由采用同一个识别设备进行识别的二维码、以及至少一个点阵矩阵所构成,点阵矩阵与二维码之间无叠加关系、且通过安装在识别设备中的专用识读APP软件对其进行识别。上述组合标识的生成方法,包括:基于ID号以生成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并使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建立关联绑定关系;在设定点阵矩阵在二维码外侧的样式与位置后,以形成组合标识。上述组合标识的生成系统,包括点阵矩阵生成装置、二维码生成装置、关联绑定装置与组合标识生成装置。由于本发明中的两种标签可以被同一个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识别,无需针对不同类型的标签以采用与其相对应的识别设备,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

Description

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标识,尤其是一种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有基于的二维码标识中,由于二维码无法实现有效的防伪效果,因此,出现如图1所示的由二维码1与点阵码2所构成的组合标识,在该组合标识中,通过采用专用的点阵码识别设备对点阵码进行辨别,便可辨别出点阵码的真伪,以实现防伪效果。然而,由于点阵码识别设备的费用较高,普通消费者不会轻易购买专用的点阵码识别设备,因此,使此种组合标识无法在较大的范围进行使用,以制约了其应用范围。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供一种只需要使用同一个识别设备便可以分别对两种标签进行识别,可使此种标识广泛应用的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由采用同一个识别设备进行识别的二维码、以及至少一个点阵矩阵所构成,所述点阵矩阵与所述二维码之间无叠加关系、且通过安装在识别设备中的专用识读APP软件对其进行识别;
所述点阵矩阵为一个维数大于9的正方形矩阵。
上述的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其中,所述点阵矩阵包括定位点部分与数据点部分,所述数据点部分包括功能位部分、数据位部分、校验和部分与原始特征提取状态部分;
所述功能位部分包括用于表示版本号的版本号标志点位、用于表示数位稀疏处理算法类型的Map算法类型标志点位、用于表示有效数据位数量的密度值标志点位、用于表示防伪标签中基础码图数量的块索引标志点位与用于表示防伪标签加密算法的加密算法类型标志点位。
上述的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其中,所述点阵矩阵设置在所述二维码的外侧,且所述点阵矩阵设置在靠近所述二维码的位置、或远离所述二维码的位置。
上述的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其中,多个所述点阵矩阵首尾相连以围绕在所述二维码的外侧,以构成点阵矩阵框。
本发明一种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基于ID号以生成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并使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步骤2、在设定点阵矩阵在二维码外侧的样式与位置后,以形成组合标识。
上述的生成方法,其中,在步骤1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在ID号数据库中提取一个ID号,通过点阵矩阵生成装置并基于该ID号以生成点阵矩阵;
步骤12、通过二维码生成装置、并基于在ID号数据库中提取的ID号以生成二维码;
步骤13、使二维码与点阵矩阵之间形成关联绑定关系。
上述的生成方法,其中,在步骤2中,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
当点阵矩阵的数量为一个时,该点阵矩阵的位置为设置在二维码的外侧,且靠近二维码的位置、或远离二维码的位置;
情况二:
当点阵矩阵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点阵矩阵采用分散或集中的方式设置在二维码外侧的任意位置;
情况三:
当点阵矩阵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点阵矩阵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以形成点阵矩阵框、并包围在二维码的外侧。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的生成系统,包括点阵矩阵生成装置、二维码生成装置、关联绑定装置与组合标识生成装置;
所述点阵矩阵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维数大于9的点阵矩阵;
所述二维码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二维码;
所述关联绑定装置用于使已生成的二维码与点阵矩阵之间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所述组合标识生成装置用于设定点阵矩阵的样式、以及在二维码外侧的位置,并将具有绑定关系的二维码与点阵矩阵组合为组合标识。
上述的生成系统,其中,所述组合标识生成装置包括点阵矩阵样式设定模块、点阵矩阵位置设定模块与合成模块;
所述点阵矩阵样式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点阵矩阵在组合标识中的相对尺寸、数量、旋转方向、造型以及颜色;
所述点阵矩阵位置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点阵矩阵在组合标识中与二维码之间的相对位置;
所述合成模块用于将设定好的点阵矩阵与二维码合成组合标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由于组合标识中的两种标签均是可以通过安装在同一个识别设备中的不同软件进行识别,无需再针对标签的数量以选择与其相配套的识别设备,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
另外,由于两种标签之间采用非叠加方式设置,因此,与采用叠加方式的组合标识相比较,本发明中的二维码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组合标识的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组合标识的第一实施例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组合标识的第二实施例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中组合标识的第三实施例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中组合标识的生成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中组合标识的生成系统的结构图。
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二维码;2-点阵码;3-点阵矩阵;4-点阵矩阵框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由采用同一个识别设备进行识别的二维码1、以及一个点阵矩阵3所构成。其中,点阵矩阵与二维码之间无叠加关系、且通过安装在识别设备中的专用识读APP软件对其进行识别。
点阵矩阵为一个维数大于9的正方形矩阵。
点阵矩阵包括定位点部分与数据点部分,数据点部分包括功能位部分、数据位部分、校验和部分与原始特征提取状态部分。功能位部分包括用于表示版本号的版本号标志点位、用于表示数位稀疏处理算法类型的Map算法类型标志点位、用于表示有效数据位数量的密度值标志点位、用于表示防伪标签中基础码图数量的块索引标志点位与用于表示防伪标签加密算法的加密算法类型标志点位。
其中,点阵矩阵的构造与生成方法记载于专利申请号为:201510556464.5,专利名称为:一种防伪标签、生成方法及生成系统的发明专利文件中。
在本实施例中,点阵矩阵的数量为一个,其被设置在二维码的外侧,且点阵矩阵设置在靠近二维码的位置。
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图2中的技术方案的区域在于:点阵矩阵3的数量为三个,并且采用由上至下的排列方式设置在二维码1的一侧。
另外,当多个点阵矩阵采用分散方式分布在二维码的外侧时,多个点阵矩阵可以采用分散分布或集中分布的方式设置在二维码外侧的任意位置。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与图3中的技术方案的区域在于:点阵矩阵的数量为多个,并且多个点阵矩阵采用首尾相连的方式以围绕在二维码1的外侧,以构成点阵矩阵框4。
另外,还可以将所构成的点阵矩阵框设置在二维码的一侧,使其不会围绕在二维码的外侧。
在图2至图4的实施例中,同一个识别设备指的是具有拍摄功能的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设备。在同一个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中安装有用于对二维码进行识别的二维码APP软件、以及用于对点阵矩阵进行识别的点阵矩阵APP软件。其中,二维码APP软件可采用现有的任意一款二维码APP软件,而点阵矩阵APP软件所采用的识别方法则是记载于专利申请号为:201510788807.0,专利名称为:一种矩形点阵图像、以及对其进行识读的方法与系统的发明专利文件中。
由于智能手机与平板电脑已经属于日常的必备电子设备,消费者只需要采用安装有二维码APP软件与点阵矩阵APP软件的同一个识别设备就可以分别对组合标识中的二维码与点阵矩阵进行识别,从而获取到与该组合标识相对应的信息。
由于组合标识中的两种标签均是可以通过安装在同一个识别设备中的不同软件进行识别,无需再针对标签的数量以选择与其相配套的识别设备,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范围。另外,由于两种标签之间采用非叠加方式设置,因此,与采用叠加方式的组合标识相比较,本发明中的二维码可以存储更多的信息。
如图5所示,本发明一种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的生成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基于ID号以生成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并使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在步骤1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在ID号数据库中提取一个ID号,通过点阵矩阵生成装置并基于该ID号以生成点阵矩阵。
其中,所生成的点阵矩阵为一个维数大于9的正方形矩阵。
其中,点阵矩阵的构造与生成方法记载于专利申请号为:201510556464.5,专利名称为:一种防伪标签、生成方法及生成系统的发明专利文件中。
步骤12、通过二维码生成装置、并基于在ID号数据库中提取的ID号以生成二维码。
步骤13、使二维码与点阵矩阵之间形成关联绑定关系。
其中,可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数据关联绑定方法以使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在步骤1中,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可以是基于同一个ID号、或不同的ID号以生成。
当二维码与点阵矩阵是基于同一个ID号时,在对二者进行关联绑定时,可将同一个ID号作为进行关联绑定的条件之一。
步骤2、在设定点阵矩阵在二维码外侧的样式与位置后,以形成组合标识。
在步骤2中,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
当点阵矩阵的数量为一个时,该点阵矩阵的位置为设置在二维码的外侧,且靠近二维码的位置、或远离二维码的位置;
情况二:
当点阵矩阵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点阵矩阵采用分散或集中的方式设置在二维码外侧的任意位置;
情况三:
当点阵矩阵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点阵矩阵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以形成点阵矩阵框、并包围在二维码的外侧。
当最终设定成完成点阵矩阵的相关样式、以及与二维码之间的位置后,便可以形成组合标签。
如图6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的生成系统,包括点阵矩阵生成装置、二维码生成装置、关联绑定装置与组合标识生成装置。
点阵矩阵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维数大于9的点阵矩阵。
其中,点阵矩阵生成装置所采用的点阵矩阵生成方法记载于专利申请号为:201510556464.5,专利名称为:一种防伪标签、生成方法及生成系统的发明专利文件中。
二维码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二维码。
关联绑定装置用于使已生成的二维码与点阵矩阵之间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其中,可采用现有的任意一种数据关联绑定方法以使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可以是基于同一个ID号、或不同的ID号以生成。
当二维码与点阵矩阵是基于同一个ID号时,在对二者进行关联绑定时,可将同一个ID号作为进行关联绑定的条件之一。
组合标识生成装置用于设定点阵矩阵的样式、以及在二维码外侧的位置,并将具有绑定关系的二维码与点阵矩阵组合为组合标识。
其中,组合标识生成装置包括点阵矩阵样式设定模块、点阵矩阵位置设定模块与合成模块。
点阵矩阵样式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点阵矩阵在组合标识中的相对尺寸、数量、旋转方向、造型以及颜色。
点阵矩阵位置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点阵矩阵在组合标识中与二维码之间的相对位置。
合成模块用于将设定好的点阵矩阵与二维码合成组合标识。
当最终设定成完成点阵矩阵的相关样式、以及与二维码之间的位置后,便可以形成组合标签。
其中,点阵矩阵生成装置、二维码生成装置、关联绑定装置与组合标识生成装置均是被安装在同一个客户端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发明而言仅仅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发明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可对其进行许多改变,修改,甚至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其特征在于,由采用同一个识别设备进行识别的二维码、以及至少一个点阵矩阵所构成,所述点阵矩阵与所述二维码之间无叠加关系、且通过安装在识别设备中的专用识读APP软件对其进行识别;
所述点阵矩阵为一个维数大于9的正方形矩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矩阵包括定位点部分与数据点部分,所述数据点部分包括功能位部分、数据位部分、校验和部分与原始特征提取状态部分;
所述功能位部分包括用于表示版本号的版本号标志点位、用于表示数位稀疏处理算法类型的Map算法类型标志点位、用于表示有效数据位数量的密度值标志点位、用于表示防伪标签中基础码图数量的块索引标志点位与用于表示防伪标签加密算法的加密算法类型标志点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其特征在于,所述点阵矩阵设置在所述二维码的外侧,且所述点阵矩阵设置在靠近所述二维码的位置、或远离所述二维码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点阵矩阵首尾相连以围绕在所述二维码的外侧,以构成点阵矩阵框。
5.一种生成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的方法,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基于ID号以生成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并使二维码与点阵矩阵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步骤2、在设定点阵矩阵在二维码外侧的样式与位置后,以形成组合标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包括以下子步骤:
步骤11、在ID号数据库中提取一个ID号,通过点阵矩阵生成装置并基于该ID号以生成点阵矩阵;
步骤12、通过二维码生成装置、并基于在ID号数据库中提取的ID号以生成二维码;
步骤13、使二维码与点阵矩阵之间形成关联绑定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情况一:
当点阵矩阵的数量为一个时,该点阵矩阵的位置为设置在二维码的外侧,且靠近二维码的位置、或远离二维码的位置;
情况二:
当点阵矩阵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点阵矩阵采用分散或集中的方式设置在二维码外侧的任意位置;
情况三:
当点阵矩阵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点阵矩阵采用首尾连接的方式以形成点阵矩阵框、并包围在二维码的外侧。
8.一种生成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点阵矩阵生成装置、二维码生成装置、关联绑定装置与组合标识生成装置;
所述点阵矩阵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维数大于9的点阵矩阵;
所述二维码生成装置用于根据ID号以生成二维码;
所述关联绑定装置用于使已生成的二维码与点阵矩阵之间建立关联绑定关系;
所述组合标识生成装置用于设定点阵矩阵的样式、以及在二维码外侧的位置,并将具有绑定关系的二维码与点阵矩阵组合为组合标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标识生成装置包括点阵矩阵样式设定模块、点阵矩阵位置设定模块与合成模块;
所述点阵矩阵样式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点阵矩阵在组合标识中的相对尺寸、数量、旋转方向、造型以及颜色;
所述点阵矩阵位置设定模块用于设定点阵矩阵在组合标识中与二维码之间的相对位置;
所述合成模块用于将设定好的点阵矩阵与二维码合成组合标识。
CN201610177311.4A 2016-03-25 2016-03-25 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Pending CN10582525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7311.4A CN105825258A (zh) 2016-03-25 2016-03-25 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7311.4A CN105825258A (zh) 2016-03-25 2016-03-25 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5258A true CN105825258A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24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7311.4A Pending CN105825258A (zh) 2016-03-25 2016-03-25 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5258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7559A (zh) * 2018-04-09 2018-09-14 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免远程服务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CN109543803A (zh) * 2018-11-23 2019-03-29 上海好想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编辑子母式色彩二维码的编码系统及解码系统
CN109919280A (zh) * 2019-03-13 2019-06-21 跃明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防伪电子码标签、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及防伪方法
CN109933033A (zh) * 2019-04-23 2019-06-25 深圳镭霆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Pcb全程追溯的压合工艺段追溯方法
CN110929827A (zh) * 2018-12-06 2020-03-27 张平 一种用于erp系统的复合码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4135A (zh) * 2014-02-17 2014-05-14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由点阵与二维码形成的标识及对其进行生成与识别的方法
CN104766111A (zh) * 2015-03-24 2015-07-08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同一个id的组合式防伪标识、及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04778489A (zh) * 2015-03-24 2015-07-15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组合式防伪标识、及其生成方法与生成装置
CN104794514A (zh) * 2015-03-24 2015-07-2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同一个id的组合式防伪标识、及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04883383A (zh) * 2015-03-24 2015-09-0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将组合式防伪标识中的数据进行绑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60380A (zh) * 2015-08-31 2015-12-16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伪标签、生成方法及生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4135A (zh) * 2014-02-17 2014-05-14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由点阵与二维码形成的标识及对其进行生成与识别的方法
CN104766111A (zh) * 2015-03-24 2015-07-08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同一个id的组合式防伪标识、及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04778489A (zh) * 2015-03-24 2015-07-15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组合式防伪标识、及其生成方法与生成装置
CN104794514A (zh) * 2015-03-24 2015-07-2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同一个id的组合式防伪标识、及生成方法与装置
CN104883383A (zh) * 2015-03-24 2015-09-02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将组合式防伪标识中的数据进行绑定的方法及装置
CN105160380A (zh) * 2015-08-31 2015-12-16 立德高科(北京)数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防伪标签、生成方法及生成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37559A (zh) * 2018-04-09 2018-09-14 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免远程服务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CN108537559B (zh) * 2018-04-09 2021-06-11 厦门物之联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免远程服务的防伪方法和系统
CN109543803A (zh) * 2018-11-23 2019-03-29 上海好想法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可编辑子母式色彩二维码的编码系统及解码系统
CN110929827A (zh) * 2018-12-06 2020-03-27 张平 一种用于erp系统的复合码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109919280A (zh) * 2019-03-13 2019-06-21 跃明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防伪电子码标签、带防伪电子码的商品及防伪方法
CN109933033A (zh) * 2019-04-23 2019-06-25 深圳镭霆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Pcb全程追溯的压合工艺段追溯方法
CN109933033B (zh) * 2019-04-23 2022-04-19 深圳镭霆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Pcb全程追溯的压合工艺段追溯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25258A (zh) 基于同一识别设备的非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CN110287724B (zh) 数据存储及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9977935A (zh) 一种文本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09493087B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查验不动产登记信息的方法、计算机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447546A (zh) 可嵌入大比例图形的二维码及其编码和解码方法和设备
CN111476227A (zh) 基于ocr的目标字段识别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EP3138042B1 (en) Machine-readable watermarks and barcodes in images
CN105718979B (zh) 一种生成二维码图片的方法
CN101645081A (zh) 一种通过二维码追溯农产品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CN103632724B (zh) 一种非易失性存储芯片的烧录方法和系统
WO2015090170A1 (zh) 一种数字水印数据处理模块、芯片及智能型数字水印手机
CN113794569B (zh) 基于区块链的物资盘点数据提供方法、装置及系统
JP6573672B2 (ja) Nfcによる通信装置及び方法
CN105976005A (zh) 二维码加密方法、二维码生成设备和二维码扫描设备
RU2729399C1 (ru) Способ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распознавания визуальных маркеров большой дальности и высокой плотности
CN106650545A (zh) 一种防伪的二维码追溯标签以及生成方法与识别方法
CN113723347A (zh) 信息提取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4794515A (zh) 可区别显示内容的码图及其生成与识读方法
CN100504830C (zh) 一种智能卡和u盘复合设备及其与计算机通信的方法
WO2018037666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5868815A (zh) 基于同一个识别设备的叠加式组合标识、生成方法与系统
CN107369097A (zh) 基于光学点阵技术的保险单及其信息录入方法及装置
CN103810641A (zh) 一种鲜活农产品流通追溯的主体责任识别系统及方法
CN106203556A (zh) 一种读取电子标签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10069907A (zh) 基于数字水印的大数据溯源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