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23644A -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23644A
CN105823644A CN201610164065.9A CN201610164065A CN105823644A CN 105823644 A CN105823644 A CN 105823644A CN 201610164065 A CN201610164065 A CN 201610164065A CN 105823644 A CN105823644 A CN 10582364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late
mat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6406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玉星
王武昌
胡其会
刘翠伟
朱建鲁
韩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East China
Priority to CN20161016406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23644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236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2364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9/00Subject matter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实验模型包括油罐、油泵、水罐、水泵和若干沉垫模拟舱,每个沉垫模拟舱中均设有油水隔膜;所述油罐和水罐内设有加热系统;每个沉垫模拟舱中均设有温度测量装置,每个沉垫模拟舱外均敷设保温层。本发明能够同时模拟水推油发油过程、油泵抽油发油过程、油推水收油过程或水泵抽水收油过程,降低了实验模拟成本;同时本发明采用外循环方式加热原油,在进行加热工艺实验时,将油罐用作加热罐,利用油泵将油泵送至油罐加热至储存的预定温度,然后输送回沉垫模拟舱,完成循环加热,从而避免了在沉垫模拟舱内布设加热盘管。

Description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
背景技术
水置换式海底储油罐包括储罐主体、柔性油水隔离保温内胆、进排水管、注油管、出油管、充气管和含油污水柔性吸管等。油水隔离保温内胆边缘固定于储罐主体的边壁中部,由柔软水密材料制成,底部填充高性能保温填料,类似于一只大型口袋,容积不低于水下储罐容积的一半。储罐系统制作完成后,依靠储罐浮力拖航至预定位置,沉入水下,外界水通过进排水管自动充满储罐主体。依靠油压通过注油管将原油注入罐内,油水隔离保温内胆随之变形,外界水通过进排水管排出储罐主体。由于油比水轻,油一直处于储罐主体上部。出油时,打开出油管上的阀门,原油在外界水压力作用下通过出油管流出(必要时可用泵抽吸),外界水通过进排水管自动充填原来空间。储存含水原油时,含水原油中的大部分游离水会沉降至底部,可通过污水柔性吸管吸出后处理。
实际生产中的沉垫储油的收发油及保温加热工艺难以进行验证测试,因而需要小型实验模型研究油水置换舱内隔膜的运动规律,分析膜的运动情况和沉垫进出管的布置方案对收发油的影响,据此来验证平台收发油方案的合理性实验来验证,同时利用模型舱可以研究舱内温度场的变化情况。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及其实验方法,以研究油水置换舱内隔膜的运动规律舱内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和实验方法的应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包括油罐、油泵、水罐、水泵和若干沉垫模拟舱,其中,每个沉垫模拟舱的进油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油泵出口和油罐出口,每个沉垫模拟舱的出油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油泵进口和油罐进口,每个沉垫模拟舱的进水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水泵出口和水罐出口,每个沉垫模拟舱的出水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水泵进口和水罐进口,油罐进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油泵出口,油罐出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油泵进口,水罐进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水泵出口,水罐出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水泵进口,所有管路中均设有阀门,与油泵出口和水泵出口连接的管路中均设有计量装置,每个沉垫模拟舱中均设有油水隔膜;
所述油罐和水罐内设有加热系统;每个沉垫模拟舱中均设有温度测量装置,每个沉垫模拟舱外均敷设保温层。
本发明能够同时模拟水推油发油过程、油泵抽油发油过程、油推水收油过程或水泵抽水收油过程,降低了实验模拟成本;同时由于水下储油有移动的油水界面,在沉垫模拟舱内不宜布设加热盘管,本发明采用外循环方式加热原油,在进行加热工艺实验时,将油罐用作加热罐,利用油泵将油泵送至油罐加热至储存的预定温度,然后输送回沉垫模拟舱,完成循环加热,从而避免了在沉垫模拟舱内布设加热盘管。
优选的,若沉垫模拟舱的数量大于1,则沉垫模拟舱并联。
优选的,在每个沉垫模拟舱顶部均开设进油口和出油口,且每个沉垫模拟舱的进油口和出油口的数量共5个;在每个沉垫模拟舱底部均开设进水口和出水口,且每个沉垫模拟舱的进水口和出水口的数量共5个。能够更好的完成对收发油过程的模拟。
利用上述实验模型的发油和收油的方法,其中,发油方法为水推油发油方法或油泵抽油发油方法,
所述水推油发油方法的步骤为:打开连接水罐出口与水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水泵出口与水罐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水泵出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水口管道的阀门以及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油口与油罐进口管道的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水泵将水罐中的水抽出后,一部分计量进入沉垫模拟舱,另一部分返回水罐中,进入沉垫模拟舱的水推动隔膜,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油经管路推送至油罐中;
所述油泵抽油发油方法的步骤为:打开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油口与油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进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油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出口与油罐进口管道的阀门以及连接水罐出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水口管道的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油泵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油抽出后,一部分计量进入油罐,另一部分返回沉垫模拟舱,水罐中的水进入至沉垫模拟舱中。
收油方法为油推水收油方法或水泵抽水收油方法,
所述油推水收油方法的步骤为:打开连接油罐出口与油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出口与油罐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出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油口管道的阀门以及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水口与水罐进口管道的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油泵将油罐中的油抽出后,一部分计量进入沉垫模拟舱,另一部分返回油罐,进入沉垫模拟舱的油推动隔膜,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水推送至水罐中;
所述水泵抽水收油方法的步骤为:打开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水口与水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水泵出口与沉垫模拟舱出水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水泵出口与水罐进口管道的阀门以及连接油罐出油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油口管道的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水泵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水抽出后,一部分计量进入水罐中,另一部分返回沉垫模拟舱,油罐中的有进入至沉垫模拟舱中。
本发明能够同时实现不同收发油过程,降低了模拟实验的成本。
利用上述发油和收油方法的实验方法,其步骤为:在收发油过程中,控制改变不同收油或发油的流速或温度,检测与油泵出口连接的管路设有计量装置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沉垫模拟舱内油液位的变化及隔膜的运动速度。
本发明能够模拟得到收发油过程中理论数据,为实际的工艺设计作理论指导。
一种上述发油和收油方法的实验方法在优化顶部平台的原油产量和穿梭油轮容量进行收发工艺的管线及设备选型中的应用。
利用上述实验模型对油加热的方法,其步骤为:打开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油口与油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出口与油罐进口管道的阀门,油泵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油泵送至油罐中,然后关闭阀门,油罐中的加热系统将油加热后,打开连接油罐出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油口管道的阀门,使加热后的油进入至沉垫模拟舱中,完成循环加热。
本发明通过对油罐加热及油的循环,从而实现了对沉垫模拟舱中油的加热,避免了在沉垫模拟舱中布设加热盘管的问题。
利用上述实验模型对油加热的方法对沉垫模拟舱保温检测的实验方法,其步骤为:加热后的有进入沉垫模拟舱,待液面稳定后,在沉垫模拟舱的油中设置若干温测点,检测不同位置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曲线,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储罐散热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本发明能够扩大和加深对油水沉垫传热传质的认识,为储油工艺参数和罐体结构热应力计算提供可靠的依据;同时能够研究不同进舱温度时舱内原油的温度场和温降规律。
优选的,所述若干温测点的位置为沉垫模拟舱内油上液面处、1/4液位、1/2液位、3/4液位、舱底,沿径向沉垫模拟舱中心位置、1/4半径、1/2半径、3/4半径、舱壁位置,共25处温测点。能够扩大和加深对油水沉垫传热传质的认识。
优选的,所述若干温测点位置为沉垫模拟舱内油上液面处、1/2液位、舱底,沉垫模拟舱壁位置中心位置及沉垫模拟舱壁两侧位置,共9处温测点。能够研究不同进舱温度时舱内原油的温度场和温降规律。
一种利用上述对沉垫模拟舱保温检测的实验方法优化沉垫储油舱加热保温系统的应用。
一种利用上述收油方法和发油方法的实验方法和对沉垫模拟舱保温检测的实验方法在优化沉垫收、发油及保温加热系统的应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能够同时模拟水推油发油过程、油泵抽油发油过程、油推水收油过程或水泵抽水收油过程,降低了实验模拟成本。
2.本发明采用外循环方式加热原油,在进行加热工艺实验时,将油罐用作加热罐,利用油泵将油泵送至油罐加热至储存的预定温度,然后输送回沉垫模拟舱,完成循环加热,从而避免了在沉垫模拟舱内布设加热盘管。
3.本发明能够模拟得到出收发油过程中各种理论数据,为实际的工艺设计作理论指导。
4.本发明通过一套装置基本能够模拟实际生产中的所有过程,设备较少,利于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系统流程图;
图2为透明罐顶部开孔俯视图;
图3为透明罐顶部开孔主视图;
图4为透明罐顶部开孔左视图;
图5为透明罐顶部开孔图;
图6为透明罐底部开孔图;
图7为测温孔布置图;
图8为监测点设置示意图;
其中,101.油罐,102.水罐,103.透明罐,104.油泵,105.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根据沉垫收、发油工艺的理论分析及计算研究,拟制作三个独立的沉垫模拟舱代替沉垫四分之一舱容的三个小舱,配合油罐和水罐进行收、发油实验,同时为了准确的研究舱内原油的降温规律,需要针对三个小舱进行降温过程温度场的测试,而舱的外表可以进行保温材料性能的测试,因此拟针对三个实验内容试制一套完整的综合实验模型,同时保证具有进行三个实验内容的功能。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如图1所示,包括油罐101、油泵104、水罐102、水泵105和3个透明罐103,3个透明罐103并联,其中,每个透明罐103的进油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油泵104出口和油罐101出口,每个透明罐103的出油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油泵104进口和油罐101进口,每个透明罐103的进水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水泵105出口和水罐102出口,每个透明罐103的出水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水泵105进口和水罐102进口,油罐101进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油泵104出口,油罐101出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油泵104进口,水罐102进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水泵105出口,水罐102出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水泵105进口,所有管路中均设有阀门,与油泵104出口和水泵105出口连接的管路中均设有计量装置,每个透明罐103中均设有油水隔膜。
一、沉垫收、发油功能设计
沉垫收、发油模型的目的是测试设计的几种收、发油方案实际的运行效果,根据沉垫收、发油工艺的理论分析,完成实验流程简化说明图见图1所示,整个实验要实现水推油发油、油泵发油、油推水收油、水泵水收油四套流程,具体功能说明如下:
(1)水推油发油过程
水通过管线15进入水泵105,在水泵105出口,一部分通过管线13和14回流到水罐102,其他水经过计量后通过A阀和管线12-1、12-2、12-3,管线9-1、9-2、9-3进入透明罐103内。油通过管线16-1、16-2、16-3,管线7-1、7-2、7-3和C阀和管线1进入油罐101。
(2)油泵抽油发油过程
油通过管线16-1、16-2、16-3,管线7-1、7-2、7-3和管线6进入油泵104入口,油泵104出口油一部分作为回流通过管线17-1、17-2、17-3回到透明罐103内,剩余的计量后通过管线3进入油罐101。水通过管线14、B阀和管线12-1、12-2、12-3,管线9-1、9-2、9-3进入透明罐103。
(3)油推水收油
油通过管线2进入油泵104,在油泵104出口,一部分通过管线5和1回流到油罐101,剩余的油经过计量后通过管线16-1、16-2、16-3,管线7-1、7-2、7-3进入透明罐103内。水通过管线12-1、12-2、12-3,管线9-1、9-2、9-3、B阀和管线14进入水罐102。
(4)水泵抽水收油过程
水通过管线12-1、12-2、12-3,管线9-1、9-2、9-3和管线8进入水泵105入口,水泵105出口水一部分作为回流通过管线18-1、18-2、18-3回到透明罐103,剩余的计量后通过管线10、15进入水罐102。油通过管线1、阀C和管线16-1、16-2、16-3,管线7-1、7-2、7-3进入透明罐103。
为了更好的完成对收发油流程的模拟,设置5个进、出油口和5个进、出水口。
3个透明罐103的顶部和底部都要开设管路连接孔,每条连接透明罐的管线上面都要布设阀门,具体布置见图2-6。
利用图1实验装置实现沉垫收发油工艺实验,可以进行收油过程和发油过程的模拟。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选择收发油的工艺参数,具体实验方案如下。
①收油模型实验:
收油实验中,油罐101和透明罐103分别作为平台上的原油缓冲罐和沉垫舱,油泵104作为原油输送泵。
实验中原油在油罐101内经加热至预定温度后,将油罐101内的原油通过油泵104泵送至透明罐103,将透明罐103底水压出。
实验中研究的工艺变量包括:
充油流速;
充油温度;
在收油实验中,充油流速等参数的确定要结合平台上生产规模,收油流程管径等参数进一步分析确定。
实验中检测变量包括:
进透明罐103流量计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
透明罐103内液位变化;
油水隔离膜的运动情况。
②发油模型实验:
发油实验中,油罐101和透明罐103分别作为平台上的穿梭油轮液舱和沉垫舱,油泵104作为原油输送泵。
实验中将透明罐103内的原油通过油泵104泵送至油罐101。
实验中研究的工艺变量包括:
发油流速;
发油温度;
实验中检测变量包括:
出透明罐103流量计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
透明罐103内液位变化;
油水隔离膜的运动情况。
发油流程的发油流速及发油温度等参数要结合穿梭油轮的穿梭频率来确定。
通过收发油模型实验,确定出最优的收、发油速度和温度,进而根据顶部平台的原油产量和穿梭油轮容量进行收发工艺的管线及泵等设备的选型,同时完成流程选择和管系布置。
二、沉垫保温及加热功能设计
原油在沉垫储油舱内由于对流、导热等传热过程,舱内原油温度会不断下降,影响油水隔离水下储油舱温度降低快慢的原因有很多:原油进舱的温度、储油舱充装度、保温材料的性能、海水的温度、海流速度等。沉垫保温及加热实验的目的在于研究舱内储油降温过程的温度场,从而确定最佳的进油温度及开始循环加热的温度,同时验证和完善理论的温度场模拟研究结论。
保温及加热工艺实验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是加热工艺实验;二是保温性能实验;分别介绍如下:
1.加热工艺实验
由于水下储油有移动的油水界面,在罐内不宜布设加热盘管,采用外循环方式加热原油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在进行加热工艺实验时,将油罐101用作加热罐,利用油泵104将原油泵送至油罐101加热至储存的预定温度,然后输送回透明罐103,完成循环加热。
加热实验中主要研究以下影响因素:
透明罐103加热临界温度,即需要开始循环加热时透明罐103的温度;
循环原油的加热温度,即油罐101中加热后的原油温度;
试验中检测的主要参数:
透明罐103内的温度场。
通过上述两影响因素分析,结合温度场测定最终确定出加热频率及循环加热起始和结束温度等关键参数。
2.保温测试实验
根据选定的若干种保温材料和保温结构,对沉垫舱进行保温处理。
原油加热至预定温度后进入透明罐103储存,待液面稳定后,对设置的测温点(透明罐103上液面处,1/4液位、1/2液位、3/4液位、罐底,沿径向透明罐103中心位置、1/4半径、1/2半径、3/4半径、罐壁位置),共25处测温点每隔一定的时间测出该处的温度值,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与数值模拟结果作对比。
通过实验室初试及模拟试验,经大量温度场实测数据分析计算,得出透明罐103内原油温度与时间变化规律曲线和透明罐103散热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扩大和加深了对油水沉垫传热传质的认识,为储油工艺参数和罐体结构热应力计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保温实验中主要研究以下影响因素:
透明罐103初始储存温度,即原油充入透明罐103时的温度;
透明罐103液位,按照一定步长,研究储油量与温降的关系;
保温材料,即在保温材料性能试验中选择的保温材料;
保温层厚度,结合保温材料试验进行保温层厚度试验。
为了研究不同进透明罐103温度时透明罐103内原油的温度场和温降规律,在透明罐103内设置九个监测点,观测这些特定点上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这些监测点的水平和纵向布置如图7和图8所示。
通过不同截面和位置的测温点的测量结果,可以比较完整的得到舱内储油的温降规律,从而确定沉垫储油出舱加热温度和加热后进舱的温度。
三、保温材料性能测试功能设计
用于海底储罐的保温材料必须具有如下性能:①足够的强度、刚度和弹性以抵抗保温层在预制和铺设过程中的各种载荷;②足够高的抗压强度以抵抗海水静压力,保证其不被压坏;③导热系数小;④吸水率低或不吸水;⑤耐温性。
保温材料从其结构上可以分为发泡型、空气层型和纤维型三大类。发泡型保温材料具有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抗压强度高及易于成型和施工等优点,在油气储运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目前,海底储罐所用的发泡型保温材料为有机发泡材料、无机发泡材料和复合泡沫材料。它们都具有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抗压强度高,易于成型,方便施工等优点。
此部分保温材料性能实验是为沉垫保温及加热工艺实验选择实验用的保温材料,基本思路是海选适合于海底储罐的保温材料进行相关性能测试,从而对比分析确定几种材料用于保温及加热实验,同时为沉垫储油工艺沉垫舱保温材料的选择提供依据。
利用实验模型可以进行不同保温材料的保温性能测试,通过在三个透明罐103表面敷设不同种类的保温材料,通过温度场的测试可以测定其保温性能。同时借助导热性能测试仪器可以完成相关测试要求。
四、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参数设计
1.沉垫模型舱参数计算
根据沉垫储油的工艺设计,四分之一的沉垫为一个独立的大舱,大舱由三个小舱组成,三个小舱内原油可以互相流动,并共同使用一套收发油管道工艺。根据工程要求,设计的工程用舱的尺寸如表1所示。
为了便于观察舱内的隔离膜的运动情况,此次试验舱采用透明的玻璃制作,考虑到玻璃的耐压性差,模型的尺寸不能太大,根据计算研究,按照20:1的规模对原工程用舱进行缩小,设计三个实验舱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储油舱实验模型设计参数,单位:mm
2.实验管径的确定
平台发油方案设计中提出了在5种发油时间下,分别使用3种不同发油管径的发油方案,5种发油时间对应的储舱隔膜移动速度各不相同,根据相似性原理,要研究隔膜的运动规律,需要保持实验和设计方案中膜的运动速度一致,本实验正是基于此开展的,根据膜速相当换算的实验参数见表2:
表2根据膜速相当换算的实验参数表
据表可知,实验需要的管径至少为17mm,太小的话管内流速过高,与实际工程应用不符,因此选用20mm内径的PVC管。
3.实验水泵的选型
水泵的选型需要对管线进行水利计算,假定按各情况反算对应的管径来计算,有如下表的结果:
表3管线水力计算参数表
由表3可知,实验泵的流量范围在0.5-24L/min的范围内,实际扬程在20m以上。
4.实验模型设备
根据实验流程的需要,以及舱容的要求,完成了油罐、水罐及流量计、压力表等传感器的选型,设备汇总如表4所示:
表4设备性能参数要求表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其特征是,包括油罐、油泵、水罐、水泵和若干沉垫模拟舱,其中,每个沉垫模拟舱的进油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油泵出口和油罐出口,每个沉垫模拟舱的出油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油泵进口和油罐进口,每个沉垫模拟舱的进水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水泵出口和水罐出口,每个沉垫模拟舱的出水口均通过管路同时连接水泵进口和水罐进口,油罐进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油泵出口,油罐出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油泵进口,水罐进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水泵出口,水罐出口通过管路还连接水泵进口,所有管路中均设有阀门,与油泵出口和水泵出口连接的管路中均设有计量装置,每个沉垫模拟舱中均设有油水隔膜;
所述油罐和水罐内设有加热系统;每个沉垫模拟舱中均设有温度测量装置,每个沉垫模拟舱外均敷设保温层。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模型的发油和收油的方法,其特征是,
发油方法为水推油发油方法或油泵抽油发油方法,
所述水推油发油方法的步骤为:打开连接水罐出口与水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水泵出口与水罐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水泵出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水口管道的阀门以及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油口与油罐进口管道的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水泵将水罐中的水抽出后,一部分计量进入沉垫模拟舱,另一部分返回水罐中,进入沉垫模拟舱的水推动隔膜,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油经管路推送至油罐中;
所述油泵抽油发油方法的步骤为:打开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油口与油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进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油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出口与油罐进口管道的阀门以及连接水罐出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水口管道的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油泵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油抽出后,一部分计量进入油罐,另一部分返回沉垫模拟舱,水罐中的水进入至沉垫模拟舱中;
收油方法为油推水收油方法或水泵抽水收油方法,其中,
所述油推水收油方法的步骤为:打开连接油罐出口与油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出口与油罐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出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油口管道的阀门以及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水口与水罐进口管道的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油泵将油罐中的油抽出后,一部分计量进入沉垫模拟舱,另一部分返回油罐,进入沉垫模拟舱的油推动隔膜,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水推送至水罐中;
所述水泵抽水收油方法的步骤为:打开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水口与水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水泵出口与沉垫模拟舱出水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水泵出口与水罐进口管道的阀门以及连接油罐出油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油口管道的阀门,关闭其他阀门,水泵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水抽出后,一部分计量进入水罐中,另一部分返回沉垫模拟舱,油罐中的有进入至沉垫模拟舱中。
3.利用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油和收油方法的实验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为:在收发油过程中,控制改变不同收油或发油的流速或温度,检测与油泵出口连接的管路设有计量装置的瞬时流量和累计流量、沉垫模拟舱内油液位的变化及隔膜的运动速度。
4.一种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油和收油方法的实验方法在优化顶部平台的原油产量和穿梭油轮容量进行收发工艺的管线及设备选型中的应用。
5.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验模型对油加热的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为:打开连接沉垫模拟舱出油口与油泵进口管道的阀门、连接油泵出口与油罐进口管道的阀门,油泵将沉垫模拟舱中的油泵送至油罐中,然后关闭阀门,油罐中的加热系统将油加热后,打开连接油罐出口与沉垫模拟舱进油口管道的阀门,使加热后的油进入至沉垫模拟舱中,完成循环加热。
6.利用权利要求5实验模型对油加热的方法对沉垫模拟舱保温检测的实验方法,其特征是,其步骤为:加热后的有进入沉垫模拟舱,待液面稳定后,在沉垫模拟舱的油中设置若干温测点,检测不同位置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并绘制曲线,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得到储罐散热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权利要求5实验模型对油加热的方法对沉垫模拟舱保温检测的实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若干温测点的位置为沉垫模拟舱内油上液面处、1/4液位、1/2液位、3/4液位、舱底,沿径向沉垫模拟舱中心位置、1/4半径、1/2半径、3/4半径、舱壁位置,共25处温测点。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利用权利要求5实验模型对油加热的方法对沉垫模拟舱保温检测的实验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若干温测点位置为沉垫模拟舱内油上液面处、1/2液位、舱底,沉垫模拟舱壁位置中心位置及沉垫模拟舱壁两侧位置,共9处温测点。
9.一种利用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对沉垫模拟舱保温检测的实验方法优化沉垫储油舱加热保温系统的应用。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3和6所述的收油方法和发油方法的实验方法和对沉垫模拟舱保温检测的实验方法在优化沉垫收、发油及保温加热系统的应用。
CN201610164065.9A 2016-03-22 2016-03-22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 Pending CN10582364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4065.9A CN105823644A (zh) 2016-03-22 2016-03-22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64065.9A CN105823644A (zh) 2016-03-22 2016-03-22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23644A true CN105823644A (zh) 2016-08-03

Family

ID=565242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64065.9A Pending CN105823644A (zh) 2016-03-22 2016-03-22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2364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9889A (en) * 1974-10-08 1977-06-14 Asahi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 Ltd. Fluid-leak detector cable
US4549171A (en) * 1983-01-28 1985-10-22 Junkosha Company Ltd. Floating oil leak detector
CN102314783A (zh) * 2011-04-02 2012-01-11 成都盛特石油装备模拟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油气储运油库模拟系统及方法
CN202295966U (zh) * 2011-10-17 2012-07-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回收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029889A (en) * 1974-10-08 1977-06-14 Asahi Engineering & Construction Co., Ltd. Fluid-leak detector cable
US4549171A (en) * 1983-01-28 1985-10-22 Junkosha Company Ltd. Floating oil leak detector
CN102314783A (zh) * 2011-04-02 2012-01-11 成都盛特石油装备模拟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油气储运油库模拟系统及方法
CN202295966U (zh) * 2011-10-17 2012-07-0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油气回收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郝元放: "水下隔离置换储油的收发油及保温工艺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工程科技Ⅰ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43182B (zh) 一种超重力水合物研究实验系统及方法
CN201396129Y (zh) 一种油藏注蒸汽热采多方式联动三维比例模拟系统
CN105156102B (zh) 底水油藏水体能量三维物理模拟装置及方法
CN105136991B (zh) 一种多功能裂缝导流能力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00594288C (zh) 一种油藏开发模拟系统、上覆压力系统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CN108490151A (zh) 天然气水合物降压开采超重力模拟系统
CN205027726U (zh) 一种多功能裂缝导流能力测试系统
CN104089810B (zh) 不同埋设条件下薄壁管线热屈曲试验装置
CN109236281B (zh) 一种储气库与天然气井环空压力检测装置和方法
CN101915776B (zh) 混凝土热扩散率的测定方法及试验装置
CN205063944U (zh) 底水油藏水体能量三维物理模拟装置
CN109060609B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测定装置
CN103758512A (zh) 一种油藏内反应与渗流特性一体化测试方法与装置
CN106567827A (zh) 一种泵用汽液混合试验装置
CN109085169A (zh) 油藏条件下人工地震波复合泡沫层内起泡和动态稳泡一体化性能评价装置及方法
CN209148485U (zh) 一种天然气水合物渗透率测定装置
de Koeijer et al. Experiments and modeling of two-phase transient flow during CO2 pipeline depressurization
CN105823644A (zh) 沉垫收、发油和保温加热系统实验模型、实验方法及应用
CN203465038U (zh) 大口径热量表检定装置
CN201396130Y (zh) 一种油藏开发模拟系统
CN112324407A (zh) 用于研究sagd开发过程中蒸汽腔扩展界限的方法及装置
CN211426192U (zh) 一种三相渗流实验装置
CN106996856B (zh) 一种测试低温海水外掠圆管流动与换热规律的实验系统
CN211008562U (zh) 一种弱凝胶调剖剂注入性能评价装置
Huang et al. Experimental evaluation of the performance of a thermodynamic vent system for a vapor–liquid storage tank with R141b as the testing fluid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80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