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13043A - 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13043A
CN105813043A CN201410851952.4A CN201410851952A CN105813043A CN 105813043 A CN105813043 A CN 105813043A CN 201410851952 A CN201410851952 A CN 201410851952A CN 105813043 A CN105813043 A CN 1058130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lling
service platform
intelligent service
triggered
call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195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马金兰
李力卡
张慧嫦
李程
何小川
许盛宏
刘智德
黎瑞云
陈庆年
林俐
罗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Telecom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Telecom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Telecom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5195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13043A/zh
Publication of CN105813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130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涉及移动通信领域。本发明实施例在签约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用户所拨的被叫号码信息或主叫号码信息做进一步的触发控制,针对被叫号码信息或主叫号码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旁路,实现不需要业务平台处理的基本呼叫不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实现基本呼叫常态下的旁路,从而节省平台资源,并且平台故障不影响用户基本呼叫,在平台故障情况下保障用户基本通信安全,还避免了智能业务平台成为业务与网络发展的瓶颈。

Description

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CDMA网络通常基于呼叫状态进行智能业务的触发,此处的呼叫状态时跟触发器相关联的,定义一个智能业务时会签约相应的触发器,每个触发器与一定的呼叫状态对应,达到呼叫状态就满足了触发器,从而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处理。呼叫状态例如包括接收到用户发起始呼请求、始呼流程被叫应答、始呼流程被叫挂机、接收到接续被叫用户的终呼请求、终呼流程被叫应答、终呼流程挂机等。
上述基于呼叫状态的智能业务触发机制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不需要智能业务平台处理的呼叫也送到平台,导致智能业务平台资源浪费,增大了工作负荷;
2,智能业务平台若故障会引起用户基本通话的中断,存在通信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智能业务触发机制存在的智能业务平台资源浪费、会造成用户基本通话中断等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包括: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当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被叫号码信息;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包括: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被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包括: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被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配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主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主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在第一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被叫号码信息包括被叫号码字冠和被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智能业务旁路装置,包括: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被叫号码信息;旁路处理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被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被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配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标记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主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主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在第二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被叫号码信息包括被叫号码字冠和被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包括: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当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主叫号码信息;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包括: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主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包括: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主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发往被叫服务设备的局间呼叫消息中增加智能业务抑制标志,以使被叫服务设备根据该标志抑制被叫智能业务触发流程,直接接续被叫用户,并且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被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被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在第三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叫号码信息包括主叫号码字冠和主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智能业务旁路装置,包括: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当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主叫号码信息;旁路处理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在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主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在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主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在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标记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发往被叫服务设备的局间呼叫消息中增加智能业务抑制标志,以使被叫服务设备根据该标志抑制被叫智能业务触发流程,直接接续被叫用户,并且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被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被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在第四方面的一个实施例中,主叫号码信息包括主叫号码字冠和主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在签约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用户所拨的被叫号码信息或主叫号码信息做进一步的触发控制,针对被叫号码信息或主叫号码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旁路,实现不需要业务平台处理的基本呼叫不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实现基本呼叫常态下的旁路,从而节省平台资源,并且平台故障不影响用户基本呼叫,在平台故障情况下保障用户基本通信安全,还避免了智能业务平台成为业务与网络发展的瓶颈。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针对主叫流程实现的智能业务旁路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针对主叫流程实现的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针对被叫流程实现的智能业务旁路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针对被叫流程实现的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智能业务旁路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智能业务旁路装置再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发明针对主叫流程实现的智能业务旁路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智能业务旁路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设置在主叫服务MSC(移动交换中心)等设备中,主叫服务MSC也称主叫MSC。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102,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
S104,当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被叫号码信息,被叫号码信息包括被叫号码字冠和被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区别触发条件还可以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如全局GT码)。此处呼叫所处的状态包括主叫流程(即,主叫用户发起呼叫)和被叫流程(即,网络接续被叫)。本实施例中呼叫所处的状态是主叫流程。
S106,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S108,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本实施例在签约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用户所拨的被叫号码信息做进一步的触发控制,针对被叫号码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旁路,实现不需要业务平台处理的基本呼叫不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实现基本呼叫常态下的旁路,从而节省平台资源,并且平台故障不影响用户基本呼叫,在平台故障情况下保障用户基本通信安全,还避免了智能业务平台成为业务与网络发展的瓶颈。
在步骤S102中,主叫用户签约信息包括主叫的智能业务及触发该智能业务的触发器,触发器与一定的呼叫状态对应,达到呼叫状态就满足了触发器,则可以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此处的呼叫状态例如包括接收到用户发起始呼请求、始呼流程被叫应答、始呼流程被叫挂机、接收到接续被叫用户的终呼请求、终呼流程被叫应答、终呼流程挂机等,但不限于所举示例。
在步骤S104中,第一种方法,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被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例如,处理规则可以设置为被叫号码信息匹配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或者,被叫号码信息不匹配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第二种方法,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被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配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例如,处理规则可以设置为在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时,被叫号码信息匹配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或者,被叫号码信息不匹配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第二种方法相对于第一种方法,可以实现更细粒度的选择性旁路。
在步骤S104中,为了更快的匹配,区别触发条件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实现,即,区别触发匹配列表。区别触发匹配列表包括被叫号码信息,还可以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
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可以在主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主叫智能业务被抑制,便于后续的计费等处理。
图2是本发明针对主叫流程实现的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智能业务旁路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设置在主叫MSC等设备中。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202,主叫MSC接收主叫用户发起的呼叫请求;
S204,主叫MSC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触发主叫用户的智能业务。如果为否,进入步骤S206;如果为是,进入步骤S208;
S206,主叫MSC不触发业务直接进行呼叫接续;
S208,主叫MSC判断呼叫信息是否与区别触发匹配表中的任意一条匹配条件记录相符。如果为否,即,与所有匹配条件记录均不相符,则进入步骤S210;如果为是,即,与任意一条匹配条件记录相符进入步骤S212;
其中,区别触发匹配列表中的匹配条件记录,一种情况,记录中包括被叫号码信息,再一种情况,记录中包括被叫号码信息、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
S210,主叫MSC根据签约信息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S212,主叫MSC判断匹配结果是否为触发业务平台。如果为否,进入步骤S214;如果为是,进入步骤S218;
S214,主叫MSC直接进行后续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S216,主叫MSC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主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主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S218,主叫MSC根据签约信息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并完成后续接续流程。
图3是本发明针对被叫流程实现的智能业务旁路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智能业务旁路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设置在主叫服务MSC或GMSC(网关移动交换中心)等设备中。当非CDMA用户呼叫CDMA用户时呼叫被送到GMSC。当GMSC接收到呼叫请求或主叫服务MSC完成主叫流程转入被叫流程时,执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302,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
S304,当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主叫号码信息,主叫号码信息包括主叫号码字冠和主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区别触发条件还可以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如全局GT码)。此处呼叫所处的状态包括主叫流程(即,主叫用户发起呼叫)和被叫流程(即,网络接续被叫)。本实施例中呼叫所处的状态是被叫流程。
S306,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S308,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在步骤S302中,被叫用户签约信息包括被叫的智能业务及触发该智能业务的触发器,触发器与一定的呼叫状态对应,达到呼叫状态就满足了触发器,则可以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此处的呼叫状态例如包括接收到用户发起始呼请求、始呼流程被叫应答、始呼流程被叫挂机、接收到接续被叫用户的终呼请求、终呼流程被叫应答、终呼流程挂机等,但不限于所举示例。
在步骤S304中,第一种方法,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主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例如,处理规则可以设置为主叫号码信息匹配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或者,主叫号码信息不匹配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第二种方法,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主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配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例如,处理规则可以设置为在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时,主叫号码信息匹配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或者,主叫号码信息不匹配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第二种方法相对于第一种方法,可以实现更细粒度的选择性旁路。
在步骤S304中,为了更快的匹配,区别触发条件可以采用列表的形式实现,即,区别触发匹配列表。区别触发匹配列表包括主叫号码信息,还可以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
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发往被叫服务设备的局间呼叫消息中增加智能业务抑制标志,以使被叫服务设备根据该标志抑制被叫智能业务触发流程,直接接续被叫用户,并且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被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被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本实施例在签约信息满足触发条件的情况下,结合用户所拨的主叫号码信息做进一步的触发控制,针对主叫号码信息进行选择性的旁路,实现不需要业务平台处理的基本呼叫不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实现基本呼叫常态下的旁路,从而节省平台资源,并且平台故障不影响用户基本呼叫,在平台故障情况下保障用户基本通信安全,还避免了智能业务平台成为业务与网络发展的瓶颈。
图4是本发明针对被叫流程实现的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再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由智能业务旁路装置执行,该装置可以设置在主叫MSC或GMSC等设备中。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包括:
S402,GMSC接收呼叫请求或主叫MSC完成主叫流程转入被叫流程处理;
S404,GMSC/主叫MSC向HLR查询用户位置;
S406,GMSC/主叫MSC根据HLR返回结果判断用户服务MSC是否为本局。如果为是,进入步骤S408;如果为否,进入步骤S424;
S408,GMSC/主叫MSC判断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如果为否,进入步骤S410;如果为是,进入步骤S412;
S410,GMSC/主叫MSC不触发业务直接进行呼叫接续;
S412,GMSC/主叫MSC判断呼叫信息是否与区别触发匹配表中的任意一条匹配条件记录相符。如果为否,即,与所有匹配条件记录均不相符,进入步骤S414;如果为是,即,与任意一条匹配条件记录相符,进入步骤S416;
其中,区别触发匹配列表中的匹配条件记录,一种情况,记录中包括主叫号码信息,再一种情况,记录中包括主叫号码信息、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
S414,GMSC/主叫MSC根据签约信息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S416,GMSC/主叫MSC中匹配结果是否为触发业务平台。如果为是,进入步骤S422;如果为否,进入步骤S418;
S418,GMSC/主叫MSC直接进行后续的接续流程,不触发业务平台;
S420,GMSC/主叫MSC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被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被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S422,GMSC/主叫MSC根据签约信息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并完成后续接续流程;
S424,GMSC/主叫MSC判断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判断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如果为否,进入步骤S426;如果为是,进入步骤S428;
S426,GMSC/主叫MSC不触发业务直接进行呼叫接续;
S428,GMSC/主叫MSC判断呼叫信息是否与区别触发匹配表的任意一条匹配条件记录相符。如果为否,即,与所有匹配条件记录均不相符,进入步骤S430;如果为是,即,与任意一条匹配条件记录相符,进入步骤S432;
其中,区别触发匹配列表中的匹配条件记录,一种情况,记录中包括主叫号码信息,再一种情况,记录中包括主叫号码信息、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
S430,GMSC/主叫MSC根据签约信息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S432,GMSC/主叫MSC中匹配结果是否为触发业务平台。如果为是,进入步骤S434;如果为否,进入步骤S436;
S434,GMSC/主叫MSC根据签约信息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并完成后续接续流程;
S436,GMSC/主叫MSC直接进行后续的接续流程,不触发业务平台;
S438,GMSC/主叫MSC在发往被叫服务MSC的SIP或ISUP等局间呼叫消息中增加智能业务抑制标志;
S440,被叫服务MSC根据该标志抑制被叫智能业务触发流程,直接接续被叫用户;
S442,被叫服务MSC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被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被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图5是本发明智能业务旁路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设置在主叫服务MSC等设备中。该装置可以针对主叫流程实现智能业务旁路。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502,用于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
第二确定模块504,用于当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被叫号码信息;
旁路处理模块506,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确定模块504,具体用于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被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第二确定模块504,具体用于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被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配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标记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主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主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被叫号码信息包括被叫号码字冠和被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图6是本发明智能业务旁路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设置在主叫服务MSC或GMSC等设备中。该装置可以针对被叫流程实现智能业务旁路。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602,用于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
第四确定模块604,用于当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主叫号码信息;
旁路处理模块606,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第四确定模块604,具体用于: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主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在一个实施例中,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第四确定模块604,具体用于: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主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包括:第二标记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发往被叫服务设备的局间呼叫消息中增加智能业务抑制标志,以使被叫服务设备(如MSC)根据该标志抑制被叫智能业务触发流程,直接接续被叫用户,并且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被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被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主叫号码信息包括主叫号码字冠和主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硬件来完成,也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完成,所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上述提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0)

1.一种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包括:
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
当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被叫号码信息;
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包括:
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被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
所述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包括:
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被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配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主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主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叫号码信息包括被叫号码字冠和被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6.一种智能业务旁路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根据主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被叫号码信息;
旁路处理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被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
所述第二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被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配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标记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主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主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10.根据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被叫号码信息包括被叫号码字冠和被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11.一种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包括:
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
当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主叫号码信息;
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包括:
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主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
所述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包括:
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主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发往被叫服务设备的局间呼叫消息中增加智能业务抑制标志,以使被叫服务设备根据该标志抑制被叫智能业务触发流程,直接接续被叫用户,并且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被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被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号码信息包括主叫号码字冠和主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16.一种智能业务旁路装置,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是否需要触发智能业务;
第四确定模块,用于当根据被叫用户签约信息确定需要触发智能业务时,通过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进行匹配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其中的区别触发条件包括主叫号码信息;
旁路处理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直接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不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当确定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以便智能业务平台进行呼叫的接续流程。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将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主叫号码信息进行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区别触发条件还包括呼叫所处的状态和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
所述第四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匹配,则进一步进行主叫号码信息匹配,根据预先设置的匹配结果对应的处理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如果呼叫信息与区别触发条件中的呼叫所处的状态、智能业务平台的标识不匹配,则采用用户状态匹配触发器的方式进行业务触发。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标记模块,用于当确定不需要将呼叫触发到智能业务平台时,在发往被叫服务设备的局间呼叫消息中增加智能业务抑制标志,以使被叫服务设备根据该标志抑制被叫智能业务触发流程,直接接续被叫用户,并且在呼叫接通的情况下在被叫话单中打上标志,以标识该呼叫的被叫智能业务被抑制。
20.根据权利要求16-19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叫号码信息包括主叫号码字冠和主叫号码长度中的至少一项信息。
CN201410851952.4A 2014-12-31 2014-12-31 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58130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1952.4A CN105813043A (zh) 2014-12-31 2014-12-31 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1952.4A CN105813043A (zh) 2014-12-31 2014-12-31 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13043A true CN105813043A (zh) 2016-07-27

Family

ID=56421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1952.4A Pending CN105813043A (zh) 2014-12-31 2014-12-31 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1304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7715A (zh) * 2020-01-02 2021-07-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触发方法和相关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9244A1 (en) * 2002-03-12 2005-08-04 Joachim Luken Control of packet network-based service servers using in particular dtmf signals
CN101022665A (zh) * 2007-02-28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业务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97639A (zh) * 2009-09-16 2010-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完整旁路被叫智能的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69244A1 (en) * 2002-03-12 2005-08-04 Joachim Luken Control of packet network-based service servers using in particular dtmf signals
CN101022665A (zh) * 2007-02-28 2007-08-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呼叫业务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1697639A (zh) * 2009-09-16 2010-04-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完整旁路被叫智能的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马金兰,李力卡,陈庆年: "CDMA网络IVPN业务能力提升技术探讨", 《电信科学》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67715A (zh) * 2020-01-02 2021-07-0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触发方法和相关设备
CN113067715B (zh) * 2020-01-02 2023-01-13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一种业务触发方法和相关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11071B (zh) Cdma智能业务实现非结构化用户数据功能的方法
CN105636047A (zh) 一种欺诈用户的检测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146529B1 (en) Method,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dropping back to voice call from video call
EP2521383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calling and called roles of communication terminals
CN102215470A (zh) 通信设备的通话付费处理方法和系统
CN106921809A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网络设备
WO2012034316A1 (zh) 一种呼叫限制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1001463A (zh) 通信系统、业务控制点及业务控制方法
CN100550947C (zh) 基于虚拟终端的全球呼叫终端漏话提示方法
CN100518222C (zh) 一种实现可控的呼叫转移业务的方法
CN105813043A (zh) 智能业务旁路方法和装置
CN107197450B (zh) 一种第二卡槽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05376423A (zh) 一种呼叫检测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983963A (zh) 短信业务管理方法、模块、网络和终端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997231A (zh) 限制触发补充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WO2016082570A1 (zh) 一种呼叫辅助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0499924C (zh) 一种实现寻呼用户的方法
WO2015101805A1 (en) A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tecting clone sim cards
CN100512501C (zh) 移动智能用户国际漫游时的信息通知方法、系统及设备
CN101282496B (zh) 基于双汇接局的通话态业务实现方法、系统和装置
CN100499865C (zh) 一种呼叫处理方法
CN104717372B (zh) 一种呼叫业务处理方法和设备
CN101080042B (zh) 一种实现闭合群业务的方法
CN100574475C (zh) 一种智能网用户即时状态业务的实现方法
CN1867084B (zh) 信令处理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