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9960B -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9960B
CN105809960B CN201610213277.1A CN201610213277A CN105809960B CN 105809960 B CN105809960 B CN 105809960B CN 201610213277 A CN201610213277 A CN 201610213277A CN 105809960 B CN105809960 B CN 1058099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ffic
volume
emergency resources
level
un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1327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09960A (zh
Inventor
陆建
顾怀中
武丽佳
陈文斌
赵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610213277.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9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9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9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09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9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04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 G08G1/0137Measuring and analyzing of parameters relative to traffic condition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ffic Control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整个路网中的每条路段划分为多个单元;分别判断各个路段的各个单元是否是事故易发点,若是则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根据一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根据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本发明资源布局合理、机动灵活,不仅可以满足大型活动开展期间的城市道路交通应急,而且由于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数量和资源均可调整从而降低了资源浪费(包括应急资源的人力管理、库存以及损耗等),提高了经济性。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的应急资源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道路交通也正在呈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也迅速增长。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应急救援措施,将导致更大的人身财产损失。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道路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道路网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
目前,应急救援资源布局及配置优化方法主要以最小化运输成本、最小化应急资源运输时间为目标,确定应急资源的选址和资源配置量。但是,现有的方法目标单一、没有考虑到应急需求随时间的动态变换特性等,实用性不高,难以有效指导应急资源布局和配置,不能很好满足社会需求。
例如,公开号为CN102129771B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高速公路网的应急资源自动布局系统,其根据路网的结构、历史交通信息和历史天气信息等、以及可设置应急资源供给点等决策信息在路网内的最优位置设置应急资源供给点以保障应急资源能够及时运送到交通意外事件的事发点,提高交通意外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
上述现有技术只适用于相对比较稳定的道路网,灵活性较差。如果路网中开展了大型活动,就会导致交通量剧增,尤其是活动场所附近的交通量,并且持续的时间短,如果按照活动期间的交通量设置常备应急资源供应点则经济性较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的应急救援资源布局及配置优化方法灵活性较差,如果出现交通量剧增的情况,则难以适用。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整个路网中的每条路段划分为多个单元;
分别判断各个路段的各个单元是否是事故易发点,若是则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
根据一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
根据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优选地,上述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的步骤包括:
获取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
根据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获取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
根据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获取路段的判断阈值,判断阈值包括第一判断阈值和第二判断阈值,第一判断阈值小于第二判断阈值;
分别判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第一判断阈值;
如果是,则判定该单元不是事故易发点;
如果否,则判断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第二判断阈值;
如果是,则判定该单元为二级事故易发点;
否则,判定该单元为一级事故易发点。
优选地,上述根据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数量和二级事故易发点确定对应数量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
在各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分别设置一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统计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
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是否大于最低交通量;
如果是,则启用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应急资源;
否则,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备用点,不设置应急资源。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每个单位时间内分别获取各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
分别获取对应的单位时间内整个路网的交通量;
根据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优选地,上述根据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的步骤包括:
获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小于最小预设阈值,或者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则撤销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不小于最低交通量,则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大预设阈值;
如果是,则不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如果否,则给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增加应急资源。
优选地,上述根据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则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调整至活动场所附近的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
优选地,上述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是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的:
根据整个路网的结构获取各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
根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活动场所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和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获取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
根据关联需求强度选取部分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装置,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整个路网中的每条路段划分为多个单元;
事故易发点确定单元,用于分别判断各个路段的各个单元是否是事故易发点,若是则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
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一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
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单元,用于根据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优选地,上述事故易发点确定单元包括:
统计子单元,用于获取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获取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
判断阈值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获取路段的判断阈值,判断阈值包括第一判断阈值和第二判断阈值,第一判断阈值小于第二判断阈值;
第一事故次数判断子单元,用于分别判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第一判断阈值;
第一判定子单元,如果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小于第一判断阈值,则用于判定该单元不是事故易发点;
第二事故次数判断子单元,如果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不小于第一判断阈值,则用于判断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第二判断阈值;
第二判定子单元,如果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小于第二判断阈值,则用于判定该单元为二级事故易发点;
第三判定子单元,如果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不小于第二判断阈值,则用于判定该单元为一级事故易发点。
优选地,上述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单元包括:
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数量和二级事故易发点确定对应数量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
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立子单元,用于在各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分别设置一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交通量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
交通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是否大于最低交通量;
启用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大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启用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应急资源;
备用点确定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不大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备用点,不设置应急资源。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交通量获取单元,用于每个单位时间内分别获取各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
第二交通量获取单元,用于分别获取对应的单位时间内整个路网的交通量;
调整单元,用于根据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优选地,上述调整单元包括:
第一比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撤销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小于最小预设阈值,或者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撤销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第二判断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不小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大预设阈值;
第一资源调整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小于最大预设阈值,则不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第二资源调整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大预设阈值,则用于给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增加应急资源。
优选地,上述调整单元还包括:
第二比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第三资源调整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调整至活动场所附近的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
优选地,该装置还包括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确定单元,包括:
距离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整个路网的结构获取各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
关联需求强度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活动场所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和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获取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
选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关联需求强度选取部分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按照平常(即没有大型活动正在开展时)的交通情况、路网情况以及活动当天的天气情况等确定各个路段中的事故易发点以及其事故易发等级,并按照普通路网一样在事故易发等级较高的事故易发点所在区域,即一级事故易发点设立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该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常备应急资源,不随交通情况和大型活动的进展而改变。另外,为了应对大型活动导致的周边道路网交通量剧增的情况,本实施例还在事故易发等级较低的二级事故易发点所在区域设立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该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数量和资源都随交通情况和大型活动的进展而灵活调整。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资源布局合理、机动灵活,不仅可以满足大型活动开展期间的道路交通应急,而且由于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数量和资源均可调整从而降低了资源浪费(包括应急资源的人力管理、库存以及损耗等),提高了经济性。
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为了保证有限的应急资源能够及时地应用到事故救援中,根据整个路网的交通量和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灵活地调整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对于交通量低不易发生事故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就将其应急资源全部转运到交通量大容易发生事故的其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对于交通量较低、事故发生概率较低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就将其应急资源部分转运到交通量大容易发生事故的其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在动态调整各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时,如果一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较大,但是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其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及周边的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就基本能够满足应急需求,此时就不需要增加应急资源,降低了运输应急资源的人力物力资源损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一种事故易发点划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中的另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一种事故易发点确定单元的原理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的另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装置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还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无线连接,也可以是有线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将整个路网中的每条路段划分为多个单元。路段是指相邻两个交叉口之间的一段路,路段中的单元是根据长度划分的,一个路段中各个单元的长度相同,每个单元的长度根据路段的长度合理选择。
S2:分别判断各个路段的各个单元是否是事故易发点,若是则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
S3:根据一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
S4:根据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按照平常(即没有大型活动正在开展时)的交通情况、路网情况以及活动当天的天气情况等确定各个路段中的事故易发点以及其事故易发等级,并按照普通路网一样在事故易发等级较高的事故易发点所在区域,即一级事故易发点设立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该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常备应急资源,不随交通情况和大型活动的进展而改变。另外,为了应对大型活动导致的周边道路网交通量剧增的情况,本实施例还在事故易发等级较低的二级事故易发点所在区域设立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该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数量和资源都随交通情况和大型活动的进展而灵活调整。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资源布局合理、机动灵活,不仅可以满足大型活动开展期间的道路交通应急,而且由于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数量和资源均可调整从而降低了资源浪费(包括应急资源的人力管理、库存以及损耗等),提高了经济性。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上述步骤S2,即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的步骤包括:
S21:获取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例如,当将路段i分割为Ni个单元时,就分别获取这Ni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m1,…,mj,…,mN,其中一个统计周期可以是一日。
S22:根据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获取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以路段i为例,具体是:首先,将路段i内的Ni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m1,…,mj,…,mN进行求和计算,得到路段i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然后除以路段i分割的单元数Ni,就能得到路段i中的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λi,即
S23:根据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获取路段的判断阈值,判断阈值包括第一判断阈值和第二判断阈值,第一判断阈值小于第二判断阈值。以路段i为例,具体地,先根据路段i中的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λi计算第一判断阈值然后第二判断阈值为1.5Ri
S24:分别判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第一判断阈值。以路段i为例,即将路段i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m1,…,mj,…,mN)分别与第一判断阈值Ri比较。
S25:如果是,则判定该单元不是事故易发点。以路段i为例,如果路段i的第j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mj<Ri,则判定该单元不是事故易发点;
S26:如果否,则判断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第二判断阈值。以路段i为例,如果路段i的第j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mj≥Ri,则判断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mj是否小于第二判断阈值,即判断该单元的mj是否小于1.5Ri
S27:如果是,则判定该单元为二级事故易发点。以路段i中的第j个单元为例,如果Ri≤mj<1.5Ri,则判定该单元为二级事故易发点d(i,j);
S28:否则,判定该单元为一级事故易发点。以路段i中的第j个单元为例,如果mj≥1.5Ri,则判定该单元为一级事故易发点D(i,j)。
本实施例中,如果没有路段的历史交通统计数据导致无法计算潜在事故次数的或者路段内没有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大于等于第二判断阈值的单元,则将路段的中点所在单元作为一级事故易发点。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S4,即根据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步骤包括:
首先,根据预设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数量和二级事故易发点确定对应数量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
然后,在各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分别设置一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本实施例中整个路网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是有数量限制的,当预设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小于二级事故易发点的数量时,则需要根据相邻二级事故易发点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来将其中几个二级事故易发点划分为一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再在该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合适位置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具体过程如下:
(1)根据大型活动所在道路网的路网结构,得到相邻二级事故易发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例如,d(s,t)是路段s上的第t个单元,d(i,j)是路段i上的第j个单元,d(s,t)与d(i,j)是相邻的两个二级事故易发点,该两者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为
(2)根据大型活动所在道路网的每个路段的潜在事故次数和相邻二级事故易发点对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得到相邻二级事故易发点对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例如,d(s,t)与d(i,j)这两个相邻的二级事故易发点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为其中表示二级事故易发点d(s,t)所在路段s的潜在事故次数,表示二级事故易发点d(i,j)所在路段i的潜在事故次数。另外,上述路段的潜在事故次数是通过以下步骤获取的:通过设在大型活动道路网的卡口、观测站和路段的交通信息采集设备,采集路网中每一条路段在大型活动前一段时间的日均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率,以及路段长度、根据天气预报得到的活动当天天气影响指数和在该次活动交通管理中允许通过的大型车比例,得到每条路段的潜在事故次数。以路段i为例,大型活动前一段时间的日均交通流量为Qi、交通事故率为Pi′,以及路段长度为Li、根据天气预报得到的活动当天天气影响指数为Pi″和在该次活动交通管理中允许通过的大型车比例为Pi″′,从而路段i的潜在事故次数如若没有路段在大型活动前一段时间的日均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率,以及活动当天根据天气预报得到天气影响指数和在该次活动交通管理中允许通过的大型车比例等数据,则采集路段所在省、市道路网的日均交通流量、交通事故率、年恶劣天气比例、大车比例等代替。
(3)对所有相邻二级事故易发点对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由大到小排序,并建立关联需求强度集合,将排序后的相邻二级事故易发点对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记为Φ1、Φ2、Φ3、……、ΦA,其中,Φ1≥Φ2≥…≥Φn≥…≥ΦA>0,A表示相邻二级事故易发点对数。
(4)以每一个二级事故易发点作为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可建立B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其中,B为二级应急需求区域数,即二级事故易发点数。在关联需求强度的集合中,选择最大的关联需求强度,将与其相关的二级事故易发点对应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合并,得到新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并在关联需求强度集合中删除该关联需求强度。
(5)在关联需求强度的集合中,选择最大的关联需求强度,判断与其相关的二级事故易发点是否在同一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中,如果是,则在关联需求强度集合中删除该关联需求强度,重新执行步骤(5);如果不是,执行步骤(6)。
(6)将与最大的关联需求强度相关的二级事故易发点对应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合并,得到新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并在关联需求强度集合中删除该关联需求强度。
(7)通过步骤(5)和步骤(6)的多次迭代,得到的B-x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根据由决策者决定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可布设数C,判断迭代是否结束,如果B-x=C时,上述迭代结束,从而确定了C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可记为G1,G2,G3,…,Gy,…,GC
(8)根据得到的C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为每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确定一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具体地,上述步骤S3中,即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的设置过程,参照上述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设置过程。具体地,为每个一级应急需求区域确定一个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的过程如下:
a)在每个一级应急需求区域内,根据路网结构,确定所有大型活动场所出入口、路网卡口为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的备选点;将根据每个路段的平均小时交通流量、实际通行能力和自由流的通行时间计算一级应急需求区域Gy′内,每个一级备选点到每个一级事故易发点之间不同路径的出行时间,得到每一个一级备选点到各个一级事故易发点的最短出行时间。以一级备选点E(y,z)和一级事故易发点D(i,j)为例,两者之间的第p条路径的出行时间其中R(p)表示第p条路径的所有路段集合,qr、cr和tr′分别表示第p条路径中的一个路段的平均小时交通流量、实际通行能力和自由流的通行时间。得到一级备选点E(y,z)到一级事故易发点D(i,j)的最短出行时间t(E(y,z),D(i,j))=mintp(E(y,z),D(i,j));
b)根据一级应急需求区域Gy′内的各路段的潜在事故次数,标准化该一级应急需求区域Gy′内的各备选点所在路段的一级应急需求强度其中为备选点所在路段的潜在事故次数,为一级应急需求区域Gy′内各路段的潜在事故次数最大值,为一级应急需求区域Gy′内各路段的潜在事故次数最小值。
c)根据一级应急需求区域Gy′内,每个一级备选点到每个一级事故易发点的最短出行时间和一级应急需求强度,得到每个一级备选点的应急救援服务水平,并以应急救援水平最高的一级备选点作为一级应急需求区域Gy′内的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以一级备选点E(y,z)为例,其应急救援水平如果一级备选点E(y,z)对应的S(y,z)在一级应急需求区域Gy′内的全部一级备选点中是最小的,则将一级备选点E(y,z)作为一级应急需求区域Gy′的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该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还包括:
首先,统计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该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具体是指在大型活动开始后某个单位时间段内驶入该二级应急需求区域所有边界线的车辆数;
然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是否大于最低交通量,该最低交通量具体可以是根据经验值设定的;
如果是,则启用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应急资源;
否则,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备用点,不设置应急资源。
为了保证有限的应急资源能够及时地应用到事故救援中,并且减少因管理、存储应急资源等造成的其他资源损耗,在交通量低的不易发生事故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就不启用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如图3所示,该方法还包括:
S5:每个单位时间内分别获取各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该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具体是指驶入该二级应急需求区域所有边界线的车辆数;
S6:分别获取对应的单位时间内整个路网的交通量;
S7:根据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同样地,为了保证有限的应急资源能够及时地应用待事故救援中,根据整个路网的交通量和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灵活地调整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对于交通量低不易发生事故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就将其应急资源全部转运到交通量大容易发生事故的其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对于交通量较低、事故发生概率较低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就将其应急资源部分转运到交通量大容易发生事故的其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S7,即根据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的步骤包括:
首先,获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然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小于最小预设阈值,或者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则撤销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小于最小预设阈值,具体可以是0.95,那么说明该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相对于其他区域的交通量来说很小,需要把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转运到其他交通量很大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去,以保证在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的区域能有充足的应急资源。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那么该区域的事故发生概率也会比较低,为了保证其他交通量大事故发生概率高的区域能有充足的应急资源从而保证救援的及时性,也可以将该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转运到其他区域,同时还可以节省因管理、保存应急资源等消耗的其他资源。
而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不小于最低交通量,则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大预设阈值,该最大预设阈值可以是2。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该区域内的交通量也不小于最低交通量,说明该区域内的交通量较大,需要进一步确认是否需要增加应急资源。
如果是,则不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本实施例中,如果一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较大,但是并没有达到一定程度,其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及周边的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就基本能够满足应急需求,此时就不需要增加应急资源,以免浪费运输应急资源的人力物力。
如果否,则给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增加应急资源。如果一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整个路网交通量的2倍以上且大于最低交通量,则说明该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需要增加应急资源,具体可以从路网内其他交通量小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调运。
作为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上述步骤S7,即根据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的步骤还包括:
首先,获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然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则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调整至活动场所附近的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说明大型活动已经正式开始,人员都已经入场,绝大部分车辆都停在停车场,只有少数车辆在道路上行驶,整个路网交通量较少,因此需要将其他远离活动场所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调整至活动场所附近的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以及时应对活动过程中或者活动结束时出现的紧急情况。
具体地,上述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是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的:
首先,根据整个路网的结构获取各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
然后,根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活动场所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和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获取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具体地,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是由该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乘以活动场所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再除以该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的平方计算得到的。
最后,根据关联需求强度选取部分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具体是选取四个关联需求强度较大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整。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施例提供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装置,包括:
划分单元U1,用于将整个路网中的每条路段划分为多个单元;
事故易发点确定单元U2,用于分别判断各个路段的各个单元是否是事故易发点,若是则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
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单元U3,用于根据一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
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单元U4,用于根据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本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装置,按照平常(即没有大型活动正在开展时)的交通情况、路网情况以及活动当天的天气情况等确定各个路段中的事故易发点以及其事故易发等级,按照普通路网一样在事故易发等级较高的事故易发点所在区域设立不随交通情况和大型活动的进展情况而改变的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另外,为了应对偶尔开展的大型活动导致的周边道路网交通量剧增的情况,还在事故易发等级较低的事故易发点所在区域设立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该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数量和资源都随交通情况或大型活动的进展而灵活调整。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装置,资源布局合理、机动灵活,不仅可以大型活动开展期间的道路交通应急,而且由于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数量和资源均可调整从而降低了资源浪费(包括应急资源的人力管理、库存以及损耗等),提高了经济性。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事故易发点确定单元U2包括:
统计子单元U21,用于获取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
获取子单元U22,用于根据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获取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具体是,首先,将一个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进行求和计算,然后除以该路段的单元数,就可以得到该路段的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
判断阈值获取子单元U23,用于根据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获取路段的判断阈值,判断阈值包括第一判断阈值和第二判断阈值,第一判断阈值小于第二判断阈值。具体地,第一判断阈值是将上述路段中的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进行开方运算后乘以1.96,然后加上平均潜在事故次数。第二判断阈值为第一判断阈值的1.5倍。
第一事故次数判断子单元U24,用于分别判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第一判断阈值。
第一判定子单元U25,如果是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小于第一判断阈值,则用于判定该单元不是事故易发点。
第二事故次数判断子单元U26,如果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不小于第一判断阈值,则用于判断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第二判断阈值。
第二判定子单元U27,如果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小于第二判断阈值,则用于判定该单元为二级事故易发点。
第三判定子单元U28,如果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不小于第二判断阈值,则用于判定该单元为一级事故易发点。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单元U4包括:
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数量和二级事故易发点确定对应数量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
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立子单元,用于在各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分别设置一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本实施例中整个路网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是有数量限制的,当预设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小于二级事故易发点的数量时,则需要根据相邻二级事故易发点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来将其中几个二级事故易发点划分为一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再在该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合适位置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案,该装置还包括:
交通量统计单元,用于统计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
交通量判断单元,用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是否大于最低交通量;
启用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大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启用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应急资源;
备用点确定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不大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备用点,不设置应急资源。
为了保证有限的应急资源能够及时地应用到事故救援中,并且减少因管理、存储应急资源等造成的其他资源损耗,在交通量低的不易发生事故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就不启用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如图6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第一交通量获取单元U5,用于每个单位时间内分别获取各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
第二交通量获取单元U6,用于分别获取对应的单位时间内整个路网的交通量;
调整单元U7,用于根据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同样地,为了保证有限的应急资源能够及时地应用待事故救援中,根据整个路网的交通量和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灵活地调整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对于交通量低不易发生事故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就将其应急资源全部转运到交通量大容易发生事故的其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对于交通量较低、事故发生概率较低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就将其应急资源部分转运到交通量大容易发生事故的其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作为具体的实施方式,调整单元U7包括:
第一比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第一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撤销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小于最小预设阈值,或者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撤销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第二判断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不小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大预设阈值;
第一资源调整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小于最大预设阈值,则不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第二资源调整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大预设阈值,则用于给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增加应急资源。
作为其他优选的实施方式,调整单元U7还包括:
第二比值获取子单元,用于获取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第三判断子单元,用于判断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第三资源调整子单元,如果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则用于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调整至活动场所附近的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
具体地,该装置还包括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确定单元,包括:
距离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整个路网的结构获取各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
关联需求强度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活动场所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和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获取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
选取子单元,用于根据关联需求强度选取部分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9)

1.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整个路网中的每条路段划分为多个单元;
分别判断各个路段的各个单元是否是事故易发点,若是则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所述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
根据所述一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
根据所述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所述根据所述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步骤包括:
根据预设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数量和二级事故易发点确定对应数量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
在各个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所述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
根据所述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获取所述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
根据所述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获取所述路段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包括第一判断阈值和第二判断阈值,所述第一判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判断阈值;
分别判断各个所述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判断阈值;
如果是,则判定该单元不是事故易发点;
如果否,则判断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判断阈值;
如果是,则判定该单元为二级事故易发点;
否则,判定该单元为一级事故易发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统计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
判断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单位时间段的交通量是否大于最低交通量;
如果是,则启用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应急资源;
否则,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备用点,不设置应急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每个单位时间内分别获取各个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
分别获取对应的单位时间内整个路网的交通量;
根据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判断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如果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小于所述最小预设阈值,或者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所述最低交通量,则撤销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如果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所述最小预设阈值,且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不小于所述最低交通量,则判断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大预设阈值;
如果是,则不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
如果否,则给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增加应急资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和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调整对应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的步骤还包括:
获取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
判断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是否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以及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是否小于最低交通量;
如果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与所述整个路网的交通量的比值不小于最小预设阈值,且所述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的交通量小于最低交通量,则将对应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的应急资源调整至活动场所附近的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是通过以下步骤确定的:
根据整个路网的结构获取各个所述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
根据所述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所述活动场所所在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的潜在事故次数和所述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最短路径距离获取所述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与活动场所之间的关联需求强度;
根据所述关联需求强度选取部分所述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作为所述活动应急资源供给点。
8.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划分单元,用于将整个路网中的每条路段划分为多个单元;
事故易发点确定单元,用于分别判断各个路段的各个单元是否是事故易发点,若是则根据事故易发等级将所述事故易发点至少分为一级事故易发点和二级事故易发点;
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一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常备应急资源供给点;
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二级事故易发点设置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置单元包括:
二级应急需求区域确定子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数量和二级事故易发点确定对应数量的二级应急需求区域;
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设立子单元,用于在各个二级应急需求区域内分别设置一个动态应急资源供给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事故易发点确定单元包括:
统计子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
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路段中各个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获取所述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
判断阈值获取子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平均潜在事故次数获取所述路段的判断阈值,所述判断阈值包括第一判断阈值和第二判断阈值,所述第一判断阈值小于所述第二判断阈值;
第一事故次数判断子单元,用于分别判断各个所述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一判断阈值;
第一判定子单元,如果所述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小于所述第一判断阈值,则用于判定该单元不是事故易发点;
第二事故次数判断子单元,如果所述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一判断阈值,则用于判断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是否小于所述第二判断阈值;
第二判定子单元,如果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小于所述第二判断阈值,则用于判定该单元为二级事故易发点;
第三判定子单元,如果该单元在一个统计周期内的潜在事故次数不小于所述第二判断阈值,则用于判定该单元为一级事故易发点。
CN201610213277.1A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5809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3277.1A CN105809960B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13277.1A CN105809960B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9960A CN105809960A (zh) 2016-07-27
CN105809960B true CN105809960B (zh) 2018-08-14

Family

ID=56459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13277.1A Active CN105809960B (zh) 2016-04-07 2016-04-07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996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652433B (zh) * 2016-11-30 2019-06-1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交巡警服务平台设置方法及装置
CN111709591B (zh) * 2020-08-18 2021-03-12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 一种配置应急站点的方法及装置
CN112766844A (zh) * 2021-01-05 2021-05-07 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网络化系统的多级保障部署方法
CN114049756B (zh) * 2022-01-14 2023-06-06 山东省计算中心(国家超级计算济南中心)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系统
CN117787660A (zh) * 2024-02-23 2024-03-29 陕西四维数邦科技有限公司 交通应急疏散与资源调度协同方法及系统、设备、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560A (zh) * 2013-11-01 2014-05-2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资源调度方法
CN103942647A (zh) * 2014-04-17 2014-07-23 广州欣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复杂供给模式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718552B1 (fr) * 1994-04-11 1996-06-21 Philippe Kollen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la localisation et l'acheminement de secours vers un véhicule accidenté.
SE9800280L (sv) * 1998-01-30 1999-05-25 Dinbis Ab Metod och anordning för nätverksstyrning av trafik
CN102129771B (zh) * 2011-01-19 2013-09-18 东南大学 高速公路网的应急资源自动布局系统
CN102169558A (zh) * 2011-03-16 2011-08-31 东南大学 高速公路网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案自动生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10560A (zh) * 2013-11-01 2014-05-21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应急资源调度方法
CN103942647A (zh) * 2014-04-17 2014-07-23 广州欣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面向复杂供给模式的应急资源调度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9960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9960B (zh) 一种城市交通应急资源布局方法及装置
CN107564269B (zh) 一种基于支付意愿的半灵活公交调度方法
CN105303854B (zh) 一种出行路线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971516A (zh) 一种安防系统的警情处理线路规划方法及系统
CN104239726A (zh) 一种城轨路网突发事件条件下客流估算系统
CN109612488B (zh) 基于大数据微服务的混合出行方式路径规划系统及方法
CN107527137A (zh)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成熟度确定方法
CN103793760A (zh) 多模式综合交通枢纽内部客流换乘分配比例优化方法
CN107622668A (zh) 一种基于rfid的动态可视化交叉口监测管理系统
CN106448171A (zh) 一种积水路段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07767474A (zh) 一种基于车载终端的道路拥堵收费方法以及装置
CN115409295A (zh) 一种基于瓶颈分析的公交调度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Jian Daniel et al.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causality and spatial-temporal evolution of urban traffic congestions—a case study on Shenzhen of China
Carteni et al. A multi-criteria analysis as a rational evaluation process for building a new highway in Italy
CN109919550B (zh) 一种基于轨道交通工具的众包快递系统及方法
CN106601006B (zh) 一种基于rfid和微信平台的城市智能交通诱导装置
CN107292799A (zh) 一种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Yan et al. A development analysis of China's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6781496A (zh) 基于公安交通管理技术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方法和系统
Xie et al. A solution for the last mile problem of the Beijing rapid transit network: Local shuttle bus system
Feng et al. Collaborative road pricing strategy for heterogeneous vehicles considering emission constraints
Widayanti et al. Investigate Park and Ride performance assessment for the better sustainable urban transportation in Surabaya
Zhang et al. How will transit station closures affect Londoners
CN110341528A (zh) 一种路灯充电桩智能提醒方法与系统
Palakurthy et al. Trip generation rates at park-and-ride facilities with regional bus and light rail service: A supplement to ITE trip generation data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