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804229B - 污水提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污水提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804229B
CN105804229B CN201610318461.2A CN201610318461A CN105804229B CN 105804229 B CN105804229 B CN 105804229B CN 201610318461 A CN201610318461 A CN 201610318461A CN 105804229 B CN105804229 B CN 10580422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wound packages
sewage
water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184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804229A (zh
Inventor
赵文彬
张圣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e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Feather Draina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Feather Drainage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Feather Drainage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3184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80422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8042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42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8042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8042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22Adaptations of pumping plants for lifting sewag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FSEWERS; CESSPOOLS
    • E03F5/00Sewerage structures
    • E03F5/14Devices for separating liquid or solid substances from sewage, e.g. sand or sludge traps, rakes or gra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20Controlling water pollution; Waste water treatmen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储水箱、进水管、储渣筒装置、第一水泵和出水管;进水管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倾斜段上安装有止回阀;储渣筒装置包括过滤筒和套设在过滤筒外部的壳体,储渣筒装置水平设置;进水管通过其倾斜段与过滤筒的进水端连通,过滤筒的出水端与出水管连通;壳体的上部开有溢流孔,储渣筒装置通过溢流孔与溢流管连通,溢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储水箱下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将进水管倾斜设置,使止回阀的防污水回流效果大大提升;将储渣筒装置水平设置,相对于进水管和出水管,储渣筒装置位于下部,在重力作用下污渣很容易储存在滤筒内,达到储渣的效果,防止出水管堵塞。

Description

污水提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水提升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在土地资源日益紧张的现状下,立体空间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地下空间的使用正逐步成为潮流。由于地下厕所等污水的水位低于市政管网,污水无法自行排放到市政管网,需要借助污水提升泵站完成污水的正常排放。目前市场主流产品有两类:一是采用切割泵,将厕所污物切碎后提升到市政管网,但是国产切割泵质量较差寿命短,进口品牌造价高,生产成本高,且切割泵容易被毛发等异物缠绕,可靠性差;二是采用造价低性能可靠的普通污水泵,通过反冲洗方式将厕所污物排放到市政管网,这种传统的反冲洗方式过滤网易堵塞,引发设备故障,需要定期清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污水提升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污水处理装置容易被堵塞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案如下:
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储水箱、进水管、储渣筒装置、第一水泵和出水管;所述进水管、第一水泵和出水管设置于储水箱中,进水管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倾斜段上安装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为单阀板旋启式止回阀,止回阀包括阀板和阀本体,阀板的上端与阀本体铰接;所述储渣筒装置包括过滤筒和套设在过滤筒外部的壳体,储渣筒装置水平设置,过滤筒与壳体的两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通过其倾斜段与过滤筒的进水端连通,过滤筒的出水端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孔,储渣筒装置通过溢流孔与溢流管连通,溢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储水箱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该污水提升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混有污渣的污水经过进水管流入储渣筒装置时,首先会经过止回阀,由于止回阀安装在进水管倾斜段上,此时止回阀中的阀板为半开状,污水、污渣会顺利通过止回阀流入过滤筒中,过滤筒上开设密 集的孔,污水通过滤筒上的孔流出并存储在壳体内,污渣留存在过滤筒内;由于储渣筒装置水平设置,且相对于进水管和出水管,储渣筒装置位于下部,则在重力作用下污渣很容易储存在滤筒内,现有技术中过滤装置竖直设置,则不具有储污渣功能,容易造成出水管堵塞。随着混有污渣的污水持续从进水管中流入,当壳体中污水水位到达溢流孔的位置时,污水经过壳体上部连通的溢流管、第一水泵流入储水箱内。当储水箱内的污水到达设定的水位时,启动第一水泵,通过第一水泵增压后的污水经过溢流管流入储渣筒中,对过滤筒进行反冲洗,如果过滤筒上孔中堵塞有污渣,则经过反冲洗过程能够将堵塞在过滤筒上孔中污渣冲洗掉,由于止回阀的存在,污水、污渣只能通过储渣筒装置的出水端进入到出水管,最后流入市政管网中,达到提升污水的目的;当储水箱内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第一水泵停止工作,储渣筒装置中的污水通过壳体上部连通的溢流管再次流入储水箱内,如此反复。由于每次经过第一水泵加压的污水流入储渣筒装置时,都会对过滤筒进行反冲洗,因此避免了污渣堵塞过滤筒上的孔的问题。当需要定期检修污水提升泵站时,打开阀门,将储水箱中的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方便操作人员进行检修。
单阀板旋启式止回阀分为带有弹簧的止回阀和不带弹簧的止回阀,带有弹簧的止回阀的阀板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转动,不带弹簧的止回阀在阀板的重力作用下转动;在本发明中,由于流入进水管的污水压力较低,不足以克服弹簧的弹力使阀板转动而导致回阀打开,则污水、污渣不能通过进水管流入储渣筒装置中,所以本发明中只能使用不带弹簧的止回阀;而不带弹簧的止回阀的阀板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受重力处于竖直状态,在现有技术中进水管为竖直安装,则在污水回流时,污水对止回阀阀板的冲击力只作用在阀板的下边缘,且与阀板平行,则回流污水的冲击不能使阀板转动且关闭,达不到防止污水回流的效果。而为了克服该问题,本发明中将进水管分为竖直段和倾斜段,止回阀安装在倾斜段上,这样则在自然状态下,虽然止回阀的阀板仍处于竖直状态,但是阀板与进水管倾斜段的轴线存在夹角,当污水经过进水管流向储渣筒装置时,在污水冲击力作用在阀板上,污水冲击力的分量与阀板的板面垂直,使阀板从竖直状态向下旋转,止回阀被打开,污水流入储渣筒装置中;当第一水泵启动时,储水箱中的污水被吸入第一水泵中,再经过溢流管进入储渣筒装置中,并流向进水端和出水端,流向进水端的污水冲击止回阀的阀板,污水的冲击力作用在阀板上,污水冲击力的分量与阀板的板面 垂直,使阀板向上旋转,关闭进水管,达到防止污水回流的目的。
进一步改进,还包括第二水泵和三通防回流装置,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第三端口与溢流管远离储渣筒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三通防回流装置包括三通管、隔板、翻转板、定位环和压环,隔板设置于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第三端口中,将三通管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隔开,且三通管被隔板隔开的两部分关于隔板对称,隔板与三通管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板呈半圆状,转动设置在隔板的端部,且翻转板的转轴与隔板平行;所述定位环嵌于三通管出水管的端部,且位于隔板、翻转板之间,定位环的内径小于翻转板的直径;压环固定叠加在定位环的端部,且与定位环同心,压环的内径大于定位环的内径且与翻转板的直径相等,压环上开设有卡槽,翻转板转动设置于定位环与压环之间,翻转板转轴的端部卡设在卡槽中。
当储水箱中水位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水泵、第二水泵中的一个开启,如果第一水泵开启,则污水通过第一水泵增压后进入三通防回流装置的三通管中,由于隔板和翻转板存在,增压后的污水从三通管第三端口一侧流出,同时翻转板受到污水冲击被翻转180度至另一侧后挡在定位环上,防止翻转角度大于180度而落入三通管第三端口另一侧的内腔中。翻转板盖住另一侧的端口防止污水通过此端口流入第二端口中。通过三通管第三端口的污水进入溢流管后流入储渣筒装置中。通过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轮流工作,当一个水泵出现故障,启动另一个,保证了整个泵站的正常运行,且提高了每个水泵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隔墙,将储水箱分割为储水池和泵坑两部分,其中,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设置于泵坑中,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的进入口通过连接管均与储水池连通。
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水箱上存在一个凹腔,储渣筒装置位于凹腔中,且处于储水箱外部,则储渣筒装置不用浸泡在污水中,提高使用寿命,且方便对其进行检修。
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隔墙,将储水箱分割为储水池和泵坑两部分,其中第一水泵设置于泵坑中,第一水泵的进入口通过连接管与储水池连通。这样则使第一水泵不用浸泡在污水中,减少了污水对水泵的腐蚀,增加了水泵的寿命,且维修方便。
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渣筒装置的进水端高于出水端,储渣筒装置的出水端位于其下部,保证过滤筒下部的污渣能顺利流入出水管。
进一步改进,所述进水管倾斜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方便进水管的弯折加工。
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筒和壳体均为圆筒形,且过滤筒和壳体同轴设置,圆筒形设计使储渣筒装置不存在棱角,则能有效防止污渣沉积在储渣筒装置角落处。
进一步改进,所述过滤筒与壳体的两端均通过法兰密封固定连接,固定牢靠,保证过滤筒和壳体连接强度,且密封性好。
本发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明显的技术效果:
1、通过第一水泵增压后的污水经过溢流管流入储渣筒中,对过滤筒进行反冲洗,因此避免了污渣堵塞过滤筒上的问题。
2、通过将进水管倾斜设置,使止回阀的防污水回流效果大大提升。
3、通过将储渣筒装置水平设置,则相对于进水管和出水管,储渣筒装置位于下部,则在重力作用下污渣很容易储存在滤筒内,达到储渣的效果,防止出水管堵塞。
4、通过设置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轮流工作,当一个水泵出现故障,启动另一个,保证了整个泵站的正常运行,且提高了每个水泵的使用寿命。
5、通过将储水箱分隔为两部分,将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设置于水池外部的泵坑中,则减低了污水对水泵的污染,增加了水泵的寿命,且维修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污水提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储渣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A-A视图。
图5为包括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的污水提升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爆炸视图。
图8为设置有隔墙将储水箱分割为储水池和泵坑两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储渣筒装置设置在储水箱外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和技术方案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污水提升装置,包括储水箱8和设置在储水箱8中的进水管1、储渣筒装置3、第一水泵7和出水管5。所述进水管1固定在储水箱8上,进水管1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倾斜段上安装有止回阀2,进水管倾斜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所述止回阀2为单阀板旋启式止回阀,止回阀2阀板的转动依靠其重力完成;所述储渣筒装置3包括过滤筒32和套设在过滤筒32外部的壳体31,储渣筒装置3水平设置,过滤筒32和壳体31均为圆筒形,且过滤筒和壳体同轴设置,过滤筒与壳体的两端均通过法兰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1通过其倾斜段与过滤筒32的进水端34连通,过滤筒32的出水端35与出水管5连通;所述壳体31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孔33,储渣筒装置3通过溢流孔33与溢流管4连通,溢流管4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7的出水口连接,第一水泵7设置储水箱的底部;所述储水箱8侧壁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9,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该污水提升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当混有污渣的污水经过进水管1流入储渣筒装置3时,首先会经过止回阀2,由于止回阀2安装在进水管倾斜段上,此时止回阀中的阀板为半开状,污水、污渣会顺利通过止回阀2流入过滤筒32中,过滤筒32上开设密集的孔,污水通过滤筒32上的孔流出并存储在壳体31内,污渣留存在过滤筒32内;由于储渣筒装置3水平设置,且相对于进水管1和出水管5,储渣筒装置5位于下部,则在重力作用下污渣很容易储存在过滤筒32内,现有技术中过滤装置竖直设置,则不具有储污渣功能,容易造成出水管堵塞。随着混有污渣的污水持续从进水管1中流入,当壳体31中污水水位到达溢流孔33的位置时,污水通过壳体31上部连通的溢流管4流入储水箱6内。当储水箱6内的污水到达设定的水位时,启动第一水泵7,通过第一水泵7增压后的污水经过溢流管4流入储渣筒装置3中,对过滤筒32进行反冲洗,如果过滤筒32上孔中堵塞有污渣,则经过反冲洗过程能够将堵塞在过滤筒32上孔中污渣冲洗 掉,由于止回阀2的存在,污水、污渣只能通过储渣筒装置3的出水端35进入到出水管5,最后流入市政管网中,达到提升污水的目的;当储水箱6内水位低于设定水位时第一水泵7停止工作,储渣筒装置3中的污水通过壳体31上部连通的溢流管4再次流入储水箱6内,如此反复。由于每次经过第一水泵7加压的污水流入储渣筒装置3时,都会对过滤筒32进行反冲洗,因此避免了污渣堵塞过滤筒32上的孔的问题。当需要定期检修污水提升泵站时,打开阀门,将储水箱8中的污水通过排水管排出,方便操作人员中进行检修。
单阀板旋启式止回阀分为带有弹簧的止回阀和不带弹簧的止回阀,带有弹簧的止回阀的阀板在弹簧的作用力下转动,不带弹簧的止回阀在阀板的重力作用下转动;在本发明中,由于流入进水管1的污水压力较低,不足以克服弹簧的弹力使阀板转动而导致回阀打开,则污水、污渣不能通过进水管流入储渣筒装置3中,所以本发明中只能使用不带弹簧的止回阀;而不带弹簧的止回阀的阀板在自然状态下由于受重力处于竖直状态,在现有技术中进水管为竖直安装,则在污水回流时,污水对止回阀阀板的冲击力只作用在阀板的下边缘,且与阀板平行,则回流污水的冲击不能使阀板转动且关闭,达不到防止污水回流的效果。而为了克服该问题,本发明中将进水管1分为竖直段和倾斜段,止回阀2安装在倾斜段上,这样则在自然状态下,虽然止回阀2的阀板仍处于竖直状态,但是阀板与进水管倾斜段的轴线存在夹角,当污水经过进水管流向储渣筒装置时,在污水冲击力作用在阀板上,污水冲击力的分量与阀板的板面垂直,使阀板从竖直状态向下旋转,止回阀2被打开,污水流入储渣筒装置3中;当第一水泵7启动时,储水箱6中的污水被吸入第一水泵7中,再经过溢流管4进入储渣筒装置3中,并流向进水端34和出水端35,流向进水端34的污水冲击止回阀2的阀板,污水的冲击力作用在阀板上,污水冲击力的分量与阀板的板面垂直,使阀板向上旋转,关闭进水管1,达到防止污水回流的目的。
实施例二:
如图5-7所示,储水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10和三通防回流装置6,第一水泵7的出水口与三通防回流装置6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二水泵10的出水口与三通防回流装置6的第二端口连通,三通防回流装置6的第三端口与溢流管4远离储渣筒装置3的一端连通。为了减小装置的体积、降低成本,采用三通防回流装置6替换现有技术中的排污泵耦合装置,所述三通防回流装置6 包括三通管61、隔板62、翻转板63、定位环64和压环65,隔板62设置于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第三端口中,将三通管61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隔开,且三通管61被隔板62隔开的两部分关于隔板62对称,隔板62与三通管61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板63呈半圆状,转动设置在隔板62的端部,且翻转板63的转轴与隔板62平行;所述定位环64嵌于三通管61出水管的端部,且位于隔板62、翻转板63之间,定位环64的内径小于翻转板63的直径。压环65固定叠加在定位环64的端部,且与定位环64同心,压环65的内径大于定位环64的内径且与翻转板63的直径相等,压环65上开设有卡槽,翻转板63转动设置于定位环64与压环65之间,翻转板63转轴的端部卡设在卡槽中。
当储水箱中水位达到设定值时,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10中的一个开启,如果第一水泵7开启,则污水通过第一水泵7增压后进入三通防回流装置6的三通管中,由于隔板62和翻转板63存在,增压后的污水从三通管第三端口一侧流出,同时翻转板63受到污水冲击被翻转180度至另一侧后挡在定位环64上,防止翻转角度大于180度而落入三通管第三端口另一侧的内腔中。翻转板63盖住另一侧的端口防止污水通过此端口流入第二端口中。通过三通管第三端口的污水进入溢流管4后流入储渣筒装置3中。通过设置第一水泵9、第二水泵10,轮流工作,当一个水泵出现故障,启动另一个,保证了整个泵站的正常运行,且提高了每个水泵的使用寿命。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一中相同。
实施例三:
如图8所示,为了更好的保护第一水7泵、第二水泵10的使用寿命,所述储水箱8中设置有隔墙13,隔墙13将储水箱8分割为储水池和泵坑两部分,其中,第一水7泵、第二水泵10设置于泵坑中,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10的吸入口通过连接管与储水池连通。这样则使第一水泵7、第二水泵10不用浸泡在污水中,减少了污水对水泵的腐蚀,增加了水泵的寿命,且维修方便。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二中相同。
实施例四:
如图9所示,所述储水箱8的上存在一个凹腔14,储渣筒装置3位于凹腔14中,且处于储水箱8的外部,则储渣筒装置3不用浸泡在污水中,提高使用寿命,且方便对其进行检修。其他部分与实施例二中相同。
本发明中未做特别说明的均为现有技术或者通过现有技术即可实现,而且本发明中所述具体实施案例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案例而已,并非用来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的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都应作为本发明的技术范畴。

Claims (8)

1.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水箱、进水管、储渣筒装置、第一水泵和出水管;
所述进水管、第一水泵和出水管设置于储水箱中,进水管包括竖直段和倾斜段,倾斜段上安装有止回阀,所述止回阀为单阀板旋启式止回阀,止回阀包括阀板和阀本体,阀板的上端与阀本体铰接;所述止回阀为不带弹簧的止回阀;
所述储渣筒装置包括过滤筒和套设在过滤筒外部的壳体,储渣筒装置水平设置,过滤筒与壳体的两端密封固定连接;所述进水管通过其倾斜段与过滤筒的进水端连通,过滤筒的出水端与出水管连通;所述储渣筒装置的进水端高于出水端;
所述壳体的上部开设有溢流孔,储渣筒装置通过溢流孔与溢流管连通,溢流管的另一端与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
所述储水箱的下部设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水泵和三通防回流装置,第一水泵的出水口与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第一端口连通,第二水泵的出水口与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第二端口连通,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第三端口与溢流管远离储渣筒装置的一端连通;所述三通防回流装置包括三通管、隔板、翻转板、定位环和压环,隔板设置于三通防回流装置的第三端口中,将三通管的第一端口与第二端口隔开,且三通管被隔板隔开的两部分关于隔板对称,隔板与三通管的内壁密封固定连接;所述翻转板呈半圆状,转动设置在隔板的端部,且翻转板的转轴与隔板平行;所述定位环嵌于三通管出水管的端部,且位于隔板、翻转板之间,定位环的内径小于翻转板的直径;压环固定叠加在定位环的端部,且与定位环同心,压环的内径大于定位环的内径且与翻转板的直径相等,压环上开设有卡槽,翻转板转动设置于定位环与压环之间,翻转板转轴的端部卡设在卡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中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隔墙,将储水箱分割为储水池和泵坑两部分,其中,第一水泵、第二水泵设置于泵坑中,第一水泵、第二水泵的进入口通过连接管均与储水池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上存在一个凹腔,储渣筒装置位于凹腔中,且处于储水箱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中设置有隔墙,将储水箱分割为储水池和泵坑两部分,其中第一水泵设置于泵坑中,第一水泵的进入口通过连接管与储水池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箱的上存在一个凹腔,储渣筒装置位于凹腔中,且处于储水箱外部。
7.根据权利要求1-3、5、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倾斜段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3、5、6中任一项所述的污水提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筒和壳体均为圆筒形,且过滤筒和壳体同轴设置,过滤筒与壳体的两端均通过法兰密封固定连接。
CN201610318461.2A 2016-05-13 2016-05-13 污水提升装置 Active CN1058042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8461.2A CN105804229B (zh) 2016-05-13 2016-05-13 污水提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18461.2A CN105804229B (zh) 2016-05-13 2016-05-13 污水提升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4229A CN105804229A (zh) 2016-07-27
CN105804229B true CN105804229B (zh) 2018-06-26

Family

ID=5645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18461.2A Active CN105804229B (zh) 2016-05-13 2016-05-13 污水提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8042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5284B (zh) * 2018-04-24 2023-12-19 九江前发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具备反冲洗功能的水处理过滤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13458A1 (de) * 1983-04-11 1984-10-18 Guss- Und Armaturwerk Kaiserslautern Nachf. Karl Billand Gmbh & Co, 6750 Kaiserslautern Als rueckstauverschluss dienende hebeanlage fuer faekalienhaltige abwaesser
CN202012134U (zh) * 2011-04-18 2011-10-19 张炳俊 一种污水提升装置
CN202012130U (zh) * 2011-04-18 2011-10-19 张炳俊 一种地下室排污设备
CN104857771A (zh) * 2015-04-20 2015-08-26 安徽汇隆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止回式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CN204849997U (zh) * 2015-07-22 2015-12-09 上海克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5688565U (zh) * 2016-05-13 2016-11-16 上海克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提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313458A1 (de) * 1983-04-11 1984-10-18 Guss- Und Armaturwerk Kaiserslautern Nachf. Karl Billand Gmbh & Co, 6750 Kaiserslautern Als rueckstauverschluss dienende hebeanlage fuer faekalienhaltige abwaesser
CN202012134U (zh) * 2011-04-18 2011-10-19 张炳俊 一种污水提升装置
CN202012130U (zh) * 2011-04-18 2011-10-19 张炳俊 一种地下室排污设备
CN104857771A (zh) * 2015-04-20 2015-08-26 安徽汇隆给水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缓冲止回式过滤系统及其过滤方法
CN204849997U (zh) * 2015-07-22 2015-12-09 上海克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05688565U (zh) * 2016-05-13 2016-11-16 上海克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污水提升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804229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804229B (zh) 污水提升装置
CN205688565U (zh) 污水提升装置
CN202012134U (zh) 一种污水提升装置
CN107928579A (zh) 水槽式洗碗机
CN205935177U (zh) 一种切割型污水提升装置
EP0058648A1 (en) A device for automatic circulation in sewage water pump station
CN2880805Y (zh) 一种自动进水式净水机
KR100800993B1 (ko) 자석과 수차를 이용한 약품 주입 장치
CN207879628U (zh) 一种防回流自动净水自吸泵
CN206800607U (zh) 一种反冲洗污水提升器
CN201826387U (zh) 一种污废水压力排放装置
CN204849997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20248496U (zh) 一种自平衡冲洗装置
CN217526488U (zh) 一种污水沉淀池液位调节装置
CN217352805U (zh) 排水管道止回装置
CN214363797U (zh) 一种地下水池取水系统
CN214497670U (zh) 一种供水系统
CN201416670Y (zh) 拍门
CN211875655U (zh) 一种可调节浮球式蒸汽疏水阀
CN107752940A (zh) 洗碗机的呼吸器及水槽式洗碗机
CN208537506U (zh) 一种脱硫用ph检测装置
CN212775754U (zh) 一种过滤式止回阀
CN213775710U (zh) 一种泵液装置
CN206438570U (zh) 一种双泵污水提升设备
CN217029320U (zh) 一种用于化工事故池的连续抽液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70619

Address after: 211153, Jiangsu province Nanjing District, Jiangning city street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zone

Applicant after: Jiangsu feather drainage equipment Co., Ltd.

Address before: 201412 room 5, building 49, Zhenhai Heng Road, four regiment, 530, Shanghai, Fengxian District

Applicant before: SHANGHAI CLEA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1153 Jiangsu Nanjing Jiangning District Valley Street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Patentee after: Jiangsu Keling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11153 Jiangsu Nanjing Jiangning District Valley Street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area

Patentee before: JIANGSU KELING DRAINAGE EQUIPMENT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