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7170B -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 Google Patents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7170B
CN105797170B CN201410852673.XA CN201410852673A CN105797170B CN 105797170 B CN105797170 B CN 105797170B CN 201410852673 A CN201410852673 A CN 201410852673A CN 105797170 B CN105797170 B CN 1057971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pl34
gene
plko
human
interf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526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7170A (zh
Inventor
谭畅
刘书童
高博
沈浩
金杨晟
曹跃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Ji Kai Gen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Genech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Genechem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Geneche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526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7170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71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71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71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71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本发明公开了人RPL34基因在肿瘤治疗、肿瘤诊断及药物制备中的用途。本发明还进一步构建了人RPL34基因小分子干扰RNA、人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人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并公开了它们的用途。本发明提供的siRNA或者包含该siRNA序列的核酸构建体、慢病毒能够特异性抑制人RPL34基因的表达,尤其是慢病毒,能够高效侵染靶细胞,高效率地抑制靶细胞中RPL34基因的表达,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Description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背景技术
RNA干扰(RNA interference,RNAi)即用核苷酸组成的短的双链RNA(dsRNA)进行转录后基因沉默。它可高效、特异地阻断体内特定基因的表达,导致其降解,从而引起生物体内特异基因的沉默,使细胞表现出某种基因表型的缺失,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常用的研究基因功能、寻找疾病治疗方法的实验室技术。研究表明,长度为21-23nt的双链RNA能够在转录和转录后水平特异性的引起RNAi(Tuschl T,Zamore PD,Sharp PA,Bartel DP.RNAi:double-stranded RNA directs the ATP-dependent cleavage of mRNA at 21to23nucleotide intervals.Cell 2000;101:25-33.)。肿瘤患者虽经化疗、放疗和综合治疗,但五年生存率仍很低,如能对肿瘤发病和进展有关的基因进行干预,将能为肿瘤的治疗开辟新途径。近年来,RNAi已成为肿瘤的基因治疗的有效策略。利用RNAi技术可以抑制原癌基因、突变的抑癌基因、细胞周期相关基因、抗凋亡相关基因等的表达来抑制肿瘤进程(Uprichard,Susan L.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RNA interference.FEBS Letters2005;579:5996-6007.)。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细胞器,唯一的功能是按照mRNA的指令由氨基酸高效且精确地合成多肽链。主要由核糖体蛋白和rRNA两种成分组成,前者大概占40%左右。核糖体蛋白不仅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在mRNA翻译、细胞生长增殖、基因调控转录、细胞分化凋亡等方面也发挥重要功能。由此核糖体也广泛参与人类疾病的发生发展,例如RPS19的缺失会引起先天性贫血、RPL12、RPL30与生长发育不全等疾病相关,而核糖体蛋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例如,RPL5、RPL7a、RPL18、RPs3在直肠结肠癌中,RPS18,RPL3和RPL8在卵巢癌中,RPL5、RPL9、RPL35在肝癌中均存在表达异常的现象等。而RPs8、RPS12、RPS18、RPS24、RPL13a、RpL18、RPL28、RPL32和RPL35a等核糖体蛋白结肠癌中表现为明显下调表达的趋势。
鉴于核糖体蛋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的密切关联,因此有希望将核糖体蛋白作为今后肿瘤预防、临床诊断、肿瘤治疗等方向的靶向蛋白。
RPL34(60s亚基核糖体蛋白L34)是由RPL34基因编码的核糖体蛋白,定位于人类4号染色体长臂2区5带(4q25),共含有2个外显子区,编码117个氨基酸[Kenmochi N,Kawaguchi T,Rozen S,Davis E,Goodman N,Hudson TJ,et al.A map of 75humanribosomal protein genes.Genome Res 1998,8:509-523.Couch FJ,Rommens JM,Neuhausen SL,Belanger C,Dumont M,Abel K,et al.Generation of an integratedtranscription map of the BRCA2region on chromosome13q12-q13.Genomics 1996,36:86-99.],其中第12位丝氨酸和和第36位赖氨酸可能会分别存在磷酸化和乙酰化的修饰(UniProtKB/Swiss-Prot(P49207.3)。RPL34属于核糖体蛋白L34E家族,定位于细胞质RPL34,且在不同物种间进化高度保守(NCBI Reference Sequence:NP_000986.2)。对于RPL34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植物和昆虫中,如通过对蚊子与埃及伊蚊的脂肪体研究发现,在卵黄蛋白前体、卵黄蛋白的合成过程,原核糖体的循环积累和降解是必需的,而RPL34主要与RPS6、RPL8相互协同发挥功能,并受营养环境调控在转录水平发生显著表达变化[Niu LL,Fallon AM.Differential regulation of ribosomal protein gene expression inAedes aegypti mosquitoes before and after the blood meal.Insect Mol Biol2000,9:613-62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5(CDK5)是调控细胞周期重要激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通过生化分析技术发现RPL34也作为CDK5的抑制剂调控CDK5的激酶活性、磷酸化水平从而影响细胞周期与转录调控事件[Moorthamer M,ChaudhuriB.Identification of ribosomal protein L34as a novel Cdk5inhibitor.BiochemBiophys Res Commun1999,255:631-638.]。在植物的损伤应答过程中,RPL34可以受到苄腺嘌呤(benzyladenine)和蔗糖的调控而增强自身表达水平(Yu.G-H,An.G,Regulatoryroles of benzyl adenine and sucrose during wound response of the ribosomalprotein gene,rpL34.PLANT CELL AND ENVIRONMENT 2000;23;1363-1372)。目前对此蛋白的研究多见于植物与昆虫[Lan Q,Niu LL,Fallon AM.Mosquito ribosomal proteinrpL31resembles rat rpL34:cDNA and deduced amino acid sequence.Biochim BiophysActa 1994,1218:460-462.Dai Z,Gao J,An K,Lee JM,Edwards GE,An G.Promoterelements controlling developmental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of a tobaccoribosomal protein gene L34.Plant Mol Biol 1996,32:1055-1065.Devitt ML,Stafstrom JP.Cell cycle regulation during growth-dormancy cycles in peaaxillary buds.Plant Mol Biol 1995,29:255-265.],较少涉及哺乳动物,特别是人类同源蛋白的作用能力了解较少。
然而,目前关于RPL34基因在肿瘤相关领域的实验性报道还是一片空白,特别是人胶质瘤研究领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与人RPL34基因相关的治疗方法及药物,以RNA干扰(RNAi)为手段研究RPL34基因在肿瘤细胞的存活和凋亡过程中的作用。
本发明第一方面,以RNA干扰为手段,研究了RPL34基因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公开了一种抑制或降低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或存活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向肿瘤细胞施用一种能够特异性抑制RPL34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或能够特异性抑制RPL34蛋白的表达或活性的分子,以此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增殖、分化和/或存活。
所述肿瘤细胞选自其生长与RPL34蛋白的表达或活性相关的肿瘤细胞。较优的,所述肿瘤细胞选自胶质瘤。
所述抑制或降低肿瘤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或存活的方法中,所述分子的施用量为足够降低RPL34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或者足够降低RPL34蛋白的表达或活性的剂量。进一步的,所述RPL34基因的表达至少被降低50%、80%、90%、95%或99%。
所述分子可选自但不限于:核酸分子、碳水化合物、脂类、小分子化学药、抗体药、多肽、蛋白或干扰慢病毒。
所述核酸包括但不限于:反义寡核苷酸、双链RNA(dsRNA)、核酶、核糖核酸内切酶III制备的小干扰RNA(esiRNA)或者短发夹RNA(shRNA)。
所述双链RNA、核酶、esiRNA或者shRNA含有RPL34基因的启动子序列或RPL34基因的信息序列。
进一步的,所述双链RNA为小干扰RNA(siRNA)。所述小干扰RNA包含第一链和第二链,所述第一链和所述第二链互补共同形成RNA二聚体,并且所述第一链的序列与RPL34基因中15-27个连续的核苷酸序列基本相同。所述小分子干扰RNA能特异性结合靶序列所编码的mRNA片段,并特异性沉默人RPL34基因的表达。
进一步的,所述小干扰RNA的第一链序列与RPL34基因中的靶序列基本相同。较优的,所述RPL34基因中的靶序列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
所述RPL34基因中的靶序列即为所述小分子干扰RNA特异性沉默RPL34基因表达时,与所述的小分子干扰RNA互补结合的mRNA片段所对应的RPL34基因中的片段。
较佳的,所述RPL34基因来源于人。
本发明第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分离的人RPL34基因在制备或筛选肿瘤治疗药物,或者在制备肿瘤诊断药物中的用途。
进一步的,所述肿瘤选自胶质瘤。
所述将分离的RPL34基因用于制备或筛选肿瘤治疗药物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其一,将RPL34基因作为药物或制剂针对肿瘤细胞的作用靶标应用于制备肿瘤治疗药物或制剂;其二,将RPL34基因作为药物或制剂针对肿瘤细胞的作用靶标应用于筛选肿瘤治疗药物或制剂。
所述将RPL34基因作为药物或制剂针对肿瘤细胞的作用靶标应用于制备肿瘤治疗药物或制剂具体是指:将RPL34基因作为RNA干扰作用的靶标,来研制针对肿瘤细胞的药物或制剂,从而能降低肿瘤细胞内RPL34基因的表达水平。
所述将RPL34基因作为药物或制剂针对肿瘤细胞的作用靶标应用于筛选肿瘤治疗药物或制剂具体是指:将RPL34基因作为作用对象,对药物或制剂进行筛选,以找到可以抑制或促进人RPL34基因表达的药物作为肿瘤治疗备选药物。如本发明所述的RPL34基因小分子干扰RNA(siRNA)即是以人RPL34基因为作用对象筛选获得的,可用作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作用的药物。除此之外,诸如抗体药物,小分子药物等也可将RPL34基因及其蛋白作为作用对象。
所述将RPL34基因用于制备肿瘤诊断药物,是指将RPL34基因表达产物作为一项肿瘤诊断指标应用于肿瘤诊断药物的制备。
通过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的方法检测RPL34基因在4株胶质瘤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研究发现:RPL34在4株胶质瘤细胞中表达丰度为高。提示RPL34可能作为一种癌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RPL34基因的表达水平可能成为肿瘤诊断的标志。
所述肿瘤治疗药物为能够特异性抑制RPL34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或能够特异性抑制RPL34蛋白的表达或活性的分子,从而降低肿瘤细胞中RPL34基因的表达水平,达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生长、分化和/或存活的目的。
所述通过分离的RPL34基因制备或筛选获得的肿瘤治疗药物或者肿瘤诊断药物包括但不限于:核酸分子、碳水化合物、脂类、小分子化学药、抗体药、多肽、蛋白或干扰慢病毒。
所述核酸包括但不限于:反义寡核苷酸、双链RNA(dsRNA)、核酶、核糖核酸内切酶III制备的小干扰RNA(esiRNA)或者短发夹RNA(shRNA)。
所述肿瘤治疗药物的施用量为足够降低人RPL34基因的转录或翻译,或者足够降低人RPL34蛋白的表达或活性的剂量。以使人RPL34基因的表达至少被降低50%、80%、90%、95%或99%。
采用前述肿瘤治疗药物治疗肿瘤的方法,主要是通过降低人RPL34基因的表达水平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具体的,治疗时,将能有效降低人RPL34基因表达水平的物质给药于患者。
本发明第二方面公开了一种降低肿瘤细胞中RPL34基因表达的分离的核酸分子,所述核酸分子包含:
a)双链RNA,所述双链RNA中含有能够在严紧条件下与RPL34基因杂交的核苷酸序列;或者
b)shRNA,所述shRNA中含有能够在严紧条件下与RPL34基因杂交的核苷酸序列。
进一步的,所述双链RNA包含第一链和第二链,所述第一链和所述第二链互补共同形成RNA二聚体,并且所述第一链的序列与RPL34基因中15-27个连续的核苷酸序列基本相同。较佳的,所述第一链的序列与RPL34基因中19-23个连续的核苷酸序列基本相同;更佳的,所述第一链的序列与RPL34基因中19、20或者21个连续的核苷酸序列基本相同。
更进一步的,所述双链RNA包含第一链和第二链,所述第一链和所述第二链互补共同形成RNA二聚体,并且所述第一链的序列与RPL34基因中的靶序列基本相同。
所述双链RNA第一链和第二链的长度均为15-27个核苷酸;较佳的,长度均为19-23个核苷酸;最佳的,长度均为19、20或者21个核苷酸。
进一步的,所述双链RNA为小干扰RNA(siRNA)。更进一步的,所述小干扰RNA第一链的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具体为5’-GACCUAAAGUUCUUAUGAGAU-3’。
SEQ ID NO:9所示的siRNA为以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为RNA干扰靶序列设计的、针对人RPL34基因的小干扰RNA的一条链,另一条链即第二链的序列与第一链序列互补,该siRNA可以起到特异性沉默肿瘤细胞中内源RPL34基因表达的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shRNA包括正义链片段和反义链片段,以及连接所述正义链片段和反义链片段的茎环结构,所述正义链片段和所述反义链片段的序列互补,并且所述正义链片段的序列与RPL34基因中15-27个连续的核苷酸序列基本相同。所述shRNA经加工后可成为小干扰RNA(siRNA)进而起到特异性沉默肿瘤细胞中内源RPL34基因表达的作用。
更一步的,所述shRNA包括正义链片段和反义链片段,以及连接所述正义链片段和反义链片段的茎环结构,所述正义链片段和所述反义链片段的序列互补,并且所述正义链片段的序列与RPL34基因中的靶序列基本相同。
较佳的,所述正义链片段与RPL34基因中19-23个连续的核苷酸序列基本相同;更佳的,所述正义链片段与RPL34基因中19、20或者21个连续的核苷酸序列基本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shRNA的茎环结构的序列可选自以下任一:UUCAAGAGA、AUG、CCC、UUCG、CCACC、CTCGAG、AAGCUU和CCACACC。
更进一步的,所述shRNA的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具体为::5’-GACCUAAAGUUCUUAUGAGAUUUCAAGAGAAUCUCAUAAGAACUUUAGGUC-3’。
shRNA经酶切加工后可成为siRNA,进而起到特异性沉默肿瘤细胞中内源性人RPL34基因表达的作用。
编码本发明所述shRNA的基因片段的干扰慢病毒载体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及其互补序列。
所述双链RNA的第一链或所述shRNA的正义链片段与RPL34基因中的靶序列基本相同,所述RPL34基因的靶序列即为siRNA用于特异性沉默RPL34基因表达时,被所述siRNA识别并沉默的mRNA片段所对应的RPL34基因中的片段。
较佳的,所述RPL34基因中的靶序列含有SEQ ID NO:1所示序列。
进一步的,所述RPL34基因来源于人。
本发明第三方面,公开了一种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含有编码本发明所述分离的核酸分子中的shRNA的基因片段,能表达所述shRNA。
所述的人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可以是将编码前述人RPL34基因shRNA的基因片段克隆入已知载体获得。进一步的,所述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为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
本发明的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是将编码前述RPL34基因shRNA的DNA片段克隆入已知载体获得,所述已知载体多为慢病毒载体,所述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经过病毒包装成为有感染力的病毒颗粒后,感染肿瘤细胞,进而转录出本发明所述shRNA,通过酶切加工等步骤,最终获得所述siRNA,用于特异性沉默RPL34基因的表达。
进一步的,所述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还含有启动子序列和/或编码肿瘤细胞中可被检测的标记物的核苷酸序列;较优的,所述可被检测的标记物如绿色荧光蛋白(GFP)。
进一步的,所述慢病毒载体可以选自:pLKO.1-puro、pLKO.1-CMV-tGFP、pLKO.1-puro-CMV-tGFP、pLKO.1-CMV-Neo、pLKO.1-Neo、pLKO.1-Neo-CMV-tGFP、pLKO.1-puro-CMV-TagCFP、pLKO.1-puro-CMV-TagYFP、pLKO.1-puro-CMV-TagRFP、pLKO.1-puro-CMV-TagFP635、pLKO.1-puro-UbC-TurboGFP、pLKO.1-puro-UbC-TagFP635、pLKO-puro-IPTG-1xLacO、pLKO-puro-IPTG-3xLacO、pLP1、pLP2、pLP/VSV-G、pENTR/U6、pLenti6/BLOCK-iT-DEST、pLenti6-GW/U6-laminshrna、pcDNA1.2/V5-GW/lacZ、pLenti6.2/N-Lumio/V5-DEST、pGCSIL-GFP或pLenti6.2/N-Lumio/V5-GW/lacZ中的任一。
本发明实施例具体列举了以pGCSIL-GFP为载体构建的人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命名为pGCSIL-GFP-RPL34-siRNA。
本发明分离的核酸分子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所述肿瘤为胶质瘤。
本发明的RPL34基因siRNA可用于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进一步地可以用作治疗肿瘤的药物或制剂。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则可用于制备所述RPL34基因siRNA。当用作治疗肿瘤的药物或制剂时,是将安全有效量的所述核酸分子施用于哺乳动物。具体剂量还应考虑给药途径、病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这些都是熟练医师技能范围之内的。
本发明第四方面,公开了一种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由前述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载体在慢病毒包装质粒、细胞系的辅助下,经过病毒包装而成。该慢病毒可感染肿瘤细胞并产生针对RPL34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从而抑制胶质瘤肿瘤细胞的增殖。该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可用于制备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
本发明第五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预防或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其有效物质含有前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或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中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组合物含有1~99wt%所述双链RNA、shRNA、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或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在制备这些组合物时,通常将活性成分与赋形剂混合,或用赋形剂稀释,或包在可以胶囊或药囊形式存在的载体中。当赋形剂起稀释剂作用时,它可以是固体、半固体或液体材料作为赋形剂、载体或活性成分的介质。因此,组合物可以是片剂、丸剂、粉剂、溶液剂、糖浆剂、灭菌注射溶液等。合适的赋形剂的例子包括:乳糖、葡萄糖、蔗糖、山梨醇、甘露醇、淀粉、微晶纤维素、聚乙烯吡咯烷酮、纤维素、水、等。制剂还可包括:湿润剂、乳化剂、防腐剂(如羟基苯甲酸甲酯和丙酯)、甜味剂等。
本发明还公开了所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胶质瘤的肿瘤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该药物组合物的应用为肿瘤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方法,具体为一种预防或治疗对象体内肿瘤的方法,包括将有效剂量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施用于对象中。进一步的,所述肿瘤选自胶质瘤。
所述药物组合物用于预防或治疗对象体内肿瘤时,需要将有效剂量的所述的药物组合物施用于对象中。采用该方法,所述肿瘤的生长、增殖、复发和/或转移被抑制。进一步的,所述肿瘤的生长、增殖、复发和/或转移的至少10%、20%、30%、40%、50%、60%、70%、80%、90%、95%或99%的部分被抑制。
所述方法的对象可以为人。
本发明第六方面,公开了一种用于降低肿瘤细胞中的RPL34基因表达的试剂盒,所述试剂盒包括:存在于容器中的所述分离的核酸分子,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和/或所述的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
综上所述,本发明设计了针对人RPL34基因的1个RNAi靶点序列,构建相应的RPL34RNAi载体,其中编码序列SEQ ID NO:1的RNAi载体pGCSIL-GFP-RPL34-siRNA能够显著下调RPL34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使用慢病毒(lentivirus,简写为Lv)作为基因操作工具携带RNAi载体pGCSIL-GFP-RPL34-siRNA能够靶向地将针对RPL34基因的RNAi序列高效导入胶质瘤U251细胞,降低RPL34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抑制上述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因此慢病毒介导的RPL34基因沉默是恶性肿瘤潜在的临床非手术治疗方式。
本发明提供的siRNA或者包含该siRNA序列的核酸构建体、慢病毒能够特异性抑制人RPL34基因的表达,尤其是慢病毒,能够高效侵染靶细胞,高效率地抑制靶细胞中RPL34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等,进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在肿瘤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图1:pGCSIL-GFP质粒DNA图谱
图2:RPL34-RNAi慢病毒侵染人胶质瘤U251细胞5天后,RPL34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
图3:RPL34-RNAi慢病毒侵染人胶质瘤U251细胞5天后,引起细胞增殖抑制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涉及了一组针对人RPL34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iRNA)序列、RNA干扰载体和RNA干扰慢病毒。选取人RPL34mRNA编码区序列作为siRNA的靶位点,根据靶位点中连续的10-30(优选15-27,更优选19-23)个碱基序列设计siRNA靶点序列。通过基因克隆,构建表达上述siRNA的核酸构建体,包装表达上述siRNA的慢病毒。细胞实验证明,上述siRNA序列能够特异性沉默人肿瘤细胞中内源RPL34基因的表达。
发明人发现,采用RNAi方法下调人RPL34基因的表达后可有效地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降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和转移能力等,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进程这一研究成果表明RPL34基因是原癌基因,可作为肿瘤治疗的靶点。发明人进一步合成和测试了多种针对RPL34基因的siRNA,筛选出了可有效抑制RPL34的表达进而抑制人胶质瘤U251细胞增殖和生长的siRNA,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了一系列干扰人RPL34基因的小干扰RNA(siRNA)序列,构建了可特异性沉默RPL34基因表达的慢病毒。本发明研究发现,针对人RPL34基因设计的小干扰RNA及RNAi慢病毒,稳定并特异地下调RPL34基因的表达,并有效地抑制人肿瘤细胞的增殖。本发明表明RPL34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生长,有望成为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的靶点。而且,通过RNAi方式沉默RPL34基因的表达,可作为抑制肿瘤发展的有效手段。
本发明的设计思路为: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法来筛选获得一种人RPL34基因RNAi慢病毒:从Genbank中调取人RPL34基因序列;预测siRNA位点;合成针对RPL34基因的有效的siRNA序列、两端含酶切位点粘端的双链DNA Oligo;慢病毒载体双酶切后与双链DNA Oligo连接,构建表达RPL34基因siRNA序列的RNAi质粒;将RNAi质粒和慢病毒包装需要的辅助载体(Packing Mix,Sigma-aldrich公司)共转染人胚肾细胞293T,产生重组慢病毒颗粒,即可制得高效沉默RPL34基因的慢病毒。
基于上述方法,本发明提供了1个干扰RPL34基因的有效靶点(具体如SEQ ID NO:1所示),构建了特异干扰人RPL34基因的慢病毒。
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一种人RPL34基因RNAi慢病毒(RPL34-RNAi)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研究发现,利用慢病毒介导的RNAi方法,在降低RPL34基因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后,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本研究表明,RPL34基因是一个原癌基因,可促进肿瘤细胞增殖,在肿瘤发生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RPL34基因可以为肿瘤治疗的靶标,慢病毒介导的RPL34基因特异性沉默可作为肿瘤治疗的一种新手段。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及未说明配方的试剂均为按照常规条件,如[美]Sambrook.J等著;黄培堂等译。分子克隆试验指南,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中所述的条件或者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或配置。
实施例1针对人RPL34基因RNAi慢病毒的制备
1.筛选针对人RPL34基因的有效的siRNA靶点
从Genbank调取RPL34(NM_000995)基因信息;设计针对RPL34基因的有效的siRNA靶点。表1列出了其中74条针对RPL34基因的有效siRNA靶点序列。
表1 靶向于人RPL34基因的siRNA靶点序列
SEQ ID NO TargetSeq
1 GACCTAAAGTTCTTATGAGAT
2.慢病毒载体的制备
针对siRNA靶点(以SEQ ID NO:1为例)合成两端含Age I和EcoR I酶切位点粘端的双链DNA Oligo序列(表2);以Age I和EcoR I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于pGCSIL-GFP载体(上海吉凯基因化学技术有限公司提供,图1),使其线性化,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酶切片段。
表2 两端含Age I和EcoR I酶切位点粘端的双链DNA Oligo
Figure BDA0000648896580000101
通过T4DNA连接酶将双酶切线性化(酶切体系如表4所示,37℃,反应1h)的载体DNA和纯化好的双链DNA Oligo连接,在适当的缓冲体系(连接体系如表5所示)中于16℃连接过夜,回收连接产物。将连接产物转化氯化钙制备的新鲜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转化操作参考: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二版55-56页)。在连接转化产物长出菌克隆表面沾一下,溶于10μlLB培养基,混匀取1μl作为模板;在以慢病毒载体中RNAi序列的上下游,设计通用PCR引物,上游引物序列:5’-CCTATTTCCCATGATTCCTTCATA-3’(SEQ ID NO:6);下游引物序列:5’-GTAATACGGTTATCCACGCG-3’(SEQ ID NO:7),进行PCR鉴定实验(PCR反应体系如表6-1,反应条件如表6-2)。对PCR鉴定阳性的克隆进行测序和比对分析,比对正确的克隆即为构建成功的针对SEQ ID NO:1的表达RNAi的载体,命名为pGCSIL-GFP-RPL34-siRNA。
构建pGCSIL-GFP-Scr-siRNA阴性对照质粒,阴性对照siRNA靶序列为5’-TTCTCCGAACGTGTCACGT-3’(SEQ ID NO:8)。构建pGCSIL-GFP-Scr-siRNA阴性对照质粒时,针对Scr siRNA靶点合成两端含Age I和EcoR I酶切位点粘端的双链DNA Oligo序列(表3),其余构建方法、鉴定方法及条件均同pGCSIL-GFP-RPL34-siRNA。
表3 两端含Age I和EcoR I酶切位点粘端的双链DNA Oligo
Figure BDA0000648896580000111
通过T4DNA连接酶将双酶切线性化(酶切体系如表4所示,37℃,反应1h)的载体
表4 pGCSIL-GFP质粒酶切反应体系
试剂 体积(μl)
pGCSIL-GFP质粒(1μg/μl) 2.0
10×buffer 5.0
100×BSA 0.5
Age I(10U/μl) 1.0
EcoR I(10U/μl) 1.0
dd H<sub>2</sub>O 40.5
Total 50.0
表5 载体DNA和双链双链DNA Oligo连接反应体系
试剂 阳性对照(μl) 自连对照(μl) 连接组(μl)
线性化的载体DNA(100ng/μl) 1.0 1.0 1.0
退火的双链DNA Oligo(100ng/μl) 1.0 - 1.0
10×T4噬菌体DNA连接酶缓冲液 1.0 1.0 1.0
T4噬菌体DNA连接酶 1.0 1.0 1.0
dd H<sub>2</sub>O 16.0 17.0 16.0
Total 20.0 20.0 20.0
表6-1 PCR反应体系
试剂 体积(μl)
10×buffer 2.0
dNTPs(2.5mM) 0.8
上游引物 0.4
下游引物 0.4
Taq聚合酶 0.2
模板 1.0
ddH<sub>2</sub>O 15.2
Total 20.0
表6-2 PCR反应体系程序设定
Figure BDA0000648896580000121
3.包装RPL34-siRNA慢病毒
以Qiagen公司的质粒抽提试剂盒提取RNAi质粒pGCSIL-GFP-RPL34-siRNA的DNA,配制成100ng/μl储存液。
转染前24h,用胰蛋白酶消化对数生长期的人胚肾细胞293T细胞,以含10%胎牛血清的DMEM完全培养基调整细胞密度为1.5×105细胞/ml,接种于6孔板,37℃,5%CO2培养箱内培养。待细胞密度达70%-80%时即可用于转染。转染前2h,吸出原有培养基,加入1.5ml新鲜的完全培养基。按照Sigma-aldrich公司的MISSION Lentiviral Packaging Mix试剂盒的说明,向一灭菌离心管中加入Packing Mix(PVM)20μl,PEI 12μl,无血清DMEM培养基400μl,取20μl上述抽提的质粒DNA,加至上述PVM/PEI/DMEM混合液。
将上述转染混和物在室温下孵育15min,转移至人胚肾细胞293T细胞的培养基中,37℃,5%CO2培养箱内培养16h。弃去含有转染混和物的培养介质,PBS溶液洗涤,加入完全培养基2ml,继续培养48h。收集细胞上清液,Centricon Plus-20离心超滤装置(Millipore)纯化和浓缩慢病毒,步骤如下:(1)4℃,4000g离心10min,除去细胞碎片;(2)0.45μm滤器过滤上清液于40ml超速离心管中;(3)4000g离心,10-15min,至需要的病毒浓缩体积;(4)离心结束后,将过滤杯和下面的滤过液收集杯分开,将过滤杯倒扣在样品收集杯上,离心2min离心力不超过1000g;(5)把离心杯从样品收集杯上移开,样品收集杯中的即为病毒浓缩液。将病毒浓缩液分装后于-80摄氏度保存。病毒浓缩液中含有的siRNA的第一链的序列如SEQ IDNO:9所示。对照慢病毒的包装过程同RPL34-siRNA慢病毒,仅以pGCSIL-GFP-Scr-siRNA载体代替pGCSIL-GFP-RPL34-siRNA载体。
实施例2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检测RPL34基因的沉默效率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胶质瘤U251细胞进行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细胞数约为5×104/ml)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至细胞融合度达到约30%。根据侵染复数(MOI,U251:5)值,加入适宜量的实施例1制备的病毒,培养24h后更换培养基,待侵染时间达到5天后,收集细胞。根据Invitrogen公司的Trizol操作说明书,抽提总RNA。根据Promega公司的M-MLV操作说明书,将RNA逆转录获得cDNA(逆转录反应体系见表7,42℃反应1h,然后在70℃水浴锅中水浴10min使逆转录酶失活)。
采用TP800型Real time PCR仪(TAKARA)进行实时定量检测。RPL34基因的引物如下:上游引物5’-GTTTGACATACCGACGTAGGC-3’(SEQ ID NO:10)和下游引物5’-GTTTGACATACCGACGTAGGC-3’(SEQ ID NO:11)。以管家基因GAPDH为内参,引物序列如下:上游引物5’-TGACTTCAACAGCGACACCCA-3’(SEQ ID NO:12)和下游引物5’-CACCCTGTTGCTGTAGCCAAA-3’(SEQ ID NO:13)。按表8中的比例配置反应体系。
表7 逆转录反应体系
试剂 体积(μl)
5×RT buffer 4.0
10mM dNTPs 2.0
RNasin 0.5
M-MLV-RTase 1.0
DEPC H<sub>2</sub>O 3.5
Total 11.0
表8 Real-time PCR反应体系
试剂 体积(μl)
SYBR premix ex taq: 10.0
上游引物(2.5μM): 0.5
下游引物(2.5μM): 0.5
cDNA 1.0
ddH<sub>2</sub>O 8.0
Total 20.0
设定程序为两步法Real-time PCR:预变性95℃,15s;之后每一步变性95℃,5s;退火延伸60℃,30s;共进行45个循环。每次在延伸阶段读取吸光值。PCR结束后,95℃变性1min,然后冷却至55℃,使DNA双链充分结合。从55℃开始到95℃,每一步增加0.5℃,保持4s,同时读取吸光值,制作熔解曲线。采用2-ΔΔCt分析法计算侵染了RPL34mRNA的表达丰度。侵染对照病毒(Lv-Scr-siRNA)的细胞作为对照。实验结果(图2)表明,胶质瘤U251细胞中RPL34mRNA的表达水平下调了87.3%。
实施例3检测侵染了RPL34-siRNA慢病毒的肿瘤细胞的增殖能力
处于对数生长期的胶质瘤U251细胞进行胰酶消化,制成细胞悬液(细胞数约为5×104/ml)接种于6孔板中,培养至细胞融合度达到约30%。根据侵染复数(MOI,U251:5),加入适宜量的病毒,培养24h后更换培养基,待侵染时间达到5天后,收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各实验组细胞。完全培养基重悬成细胞悬液(2×104/ml),以细胞密度约为2000个/孔,接种96孔板。每组5个复孔,每孔100μl。铺好板后,置37℃、5%CO2培养箱培养。从铺板后第二天开始,每天用Cellomics仪器(Thermo Fisher)检测读板一次,连续检测读板5天。通过调整Cellomics arrayscan的输入参数,准确地计算出每次扫描孔板中的带绿色荧光的细胞的数量,对数据进行统计绘图,绘出细胞增殖曲线(结果如图3)。结果表明,慢病毒侵染组各肿瘤在细胞体外培养5天后,增殖速度显著减缓,远低于对照组肿瘤细胞的增殖速度,活力细胞数目分别下降了80.2%,表明RPL34基因沉默导致肿瘤细胞增殖能力被抑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任何形式上和实质上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方法的前提下,还将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当可利用以上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而做出的些许更动、修饰与演变的等同变化,均为本发明的等效实施例;同时,凡依据本发明的实质技术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等同变化的更动、修饰与演变,均仍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Figure IDA0000648896650000011
Figure IDA0000648896650000021
Figure IDA0000648896650000031
Figure IDA0000648896650000041
Figure IDA0000648896650000051

Claims (6)

1.一种降低胶质瘤细胞中RPL34基因表达的分离的核酸分子在制备治疗胶质瘤的肿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所述RPL34基因的靶点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核酸分子包含:
a)双链RNA,所述双链RNA为小干扰RNA,该小干扰RNA第一链的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第二链和所述第一链互补共同形成RNA二聚体;或者
b)shRNA,所述shRNA的序列如SEQ ID NO:14所示。
2.一种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在制备治疗胶质瘤的肿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所述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含有编码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shRNA的基因片段,能表达权利要求1中所述shRNA。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为干扰慢病毒载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途,其特征在于,所述干扰慢病毒载体由将编码所述shRNA的基因片段克隆入慢病毒载体后获得,所述慢病毒载体选自:pLKO.1-puro、pLKO.1-CMV-tGFP、pLKO.1-puro-CMV-tGFP、pLKO.1-CMV-Neo、pLKO.1-Neo、pLKO.1-Neo-CMV-tGFP、pLKO.1-puro-CMV-TagCFP、pLKO.1-puro-CMV-TagYFP、pLKO.1-puro-CMV-TagRFP、pLKO.1-puro-CMV-TagFP635、pLKO.1-puro-UbC-TurboGFP、pLKO.1-puro-UbC-TagFP635、pLKO-puro-IPTG-1xLacO、pLKO-puro-IPTG-3xLacO、pLP1、pLP2、pLP/VSV-G、pENTR/U6、pLenti6/BLOCK-iT-DEST、pLenti6-GW/U6-laminshrna、pcDNA1.2/V5-GW/lacZ、pLenti6.2/N-Lumio/V5-DEST、pGCSIL-GFP或pLenti6.2/N-Lumio/V5-GW/lacZ中的任一。
5.一种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在制备治疗胶质瘤的肿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所述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由权利要求3-4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干扰慢病毒载体在慢病毒包装质粒、细胞系的辅助下,经过病毒包装而成。
6.一种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胶质瘤的肿瘤治疗药物中的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的有效物质含有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分离的核酸分子、权利要求2-4任一权利要求中所述的RPL34基因干扰核酸构建体,和/或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RPL34基因干扰慢病毒,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稀释剂或赋形剂。
CN201410852673.XA 2014-12-31 2014-12-31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Active CN1057971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2673.XA CN105797170B (zh) 2014-12-31 2014-12-31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52673.XA CN105797170B (zh) 2014-12-31 2014-12-31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7170A CN105797170A (zh) 2016-07-27
CN105797170B true CN105797170B (zh) 2020-08-28

Family

ID=5642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52673.XA Active CN105797170B (zh) 2014-12-31 2014-12-31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7170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8012A (zh) * 2014-08-20 2015-02-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368012A (zh) * 2014-08-20 2015-02-25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七医院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dentification of potential players in tumor formation.《RNA biology》.2009,第429页左栏第1段、表1、表2. *
low expression of novel lncRNA RP11-462C24.1 suggests a biomarker of poor prognosis in colorectal cancer;Debing Shi等;《Med Oncol》;20140608;摘要、第7页 *
Pedro A.F.Galante等.a comprehensive in silico expression analysis of RNA binding proteins in normal and tumor tissu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7170A (zh) 2016-07-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23569B (zh) Pdcd1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10564727B (zh) 人gpd2基因抑制剂及其应用
CN105586391B (zh) 人gtpbp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10917357B (zh) 人gsdmb基因的用途及相关产品
CN102433383A (zh) 人stim1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03656674B (zh) 人eIF5B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03468785B (zh) 人sema4c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05797170B (zh) 人rpl3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05803056B (zh) 人iars2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05803053B (zh) 人rbm17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04894224B (zh) 人ckip1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13913423A (zh) 人cfap65基因的用途及相关产品
CN106267208B (zh) Rps15a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03667430B (zh) 一种八聚核苷酸结合蛋白表达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10643705A (zh) 人dgkz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13917145A (zh) 人capn7基因的用途及相关产品
CN105648041B (zh) 人kiaa0101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05648042B (zh) 人yeats4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10055249B (zh) 降低THEM6基因表达的siRNA、重组载体及其应用
CN105582548B (zh) 人uba2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CN110863047B (zh) 人ccdc154基因的用途及相关产品
CN110117593B (zh) 特异性降低fam84b基因表达的核酸、重组载体和重组慢病毒的应用
CN110882390B (zh) 人lsm5基因的用途及相关产品
CN110129321B (zh) 降低LSG1基因表达的siRNA、重组载体及其应用
CN110684845A (zh) 人ptp4a3基因的用途及其相关药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Room 101-A, 328 Edison Road,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JI KAI GEN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Room 101-A, 328 Edison Road, Zhangjiang hi tech park,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201203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JI KAI GENE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