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4319A - 湿法处理的电子系统 - Google Patents

湿法处理的电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4319A
CN105794319A CN201480052664.0A CN201480052664A CN105794319A CN 105794319 A CN105794319 A CN 105794319A CN 201480052664 A CN201480052664 A CN 201480052664A CN 105794319 A CN105794319 A CN 1057943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load blocks
electrodes
matrix
conductive strip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5266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4319B (zh
Inventor
M.A.德桑伯
A.W.M.德拉亚特
E.A.W.G.詹斯森
J.F.M.西尔勒斯森
E.R.贾科布斯
A.森佩
T.J.P.范登比格拉亚尔
B.R.德荣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ninklijke Philips NV
Original Assignee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ninklijke Philips NV filed Critical Koninklijke Philips NV
Publication of CN1057943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431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431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431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5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capaci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45/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operat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H05B45/40Details of LED load circuits
    • H05B45/42Antiparallel configura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Fastening Of Light Sources Or Lamp Holders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无线接收电力的系统(100)包括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其中在它们之间夹有分散在基质(104)中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其中至少基质(104)以湿润形式应用。

Description

湿法处理的电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供电系统的领域,更具体地涉及制造例如照明器产品的电容供电系统的高效方式。
背景技术
在无线电力输送系统中,能量可以从电源传送至负载而不需要二者之间的电气接触。可能的应用是电子设备的充电,而且例如实现光照面板。电容或电感技术是用于无线电力输送的可能实现方式。在无线电力输送中,功率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参数。
对于当今的基于发光二极管(LED)源的大面积光照发射表面,要求诸如大片柔性衬底上的2D贴附、并联组合多个LED条带等之类的技术。
WO 2013/024406描述了一种透明电容无线供电系统,其可以例如用于为诸如LED、LED串、灯等之类的照明元件供电。所公开的系统包括通过电感器连接到负载的接收器电极对,以及至少具有耦合到彼此的第一层非导电透明材料和第二层导电透明材料的透明基本结构。第二层布置成形成传送器电极对,其中接收器电极对从第二层解耦,从而形成传送器电极对与接收器电极对之间的电容性阻抗。当电力信号的频率基本上匹配第一电感器和电容性阻抗的串联谐振频率时,由驱动器生成的电力信号从传送器电极对无线输送至接收器电极对以便为负载供电。
仍旧存在创建自由形式(在大小和表面形貌两个方面)大面积光照产品中的改进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用于电容性电力输送的易于制造的自由形式系统。
以上目的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和设备实现。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无线接收电力的系统。系统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夹在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基质中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第一电极、基质中的负载模块以及第二电极形成电容器叠层。在该叠层中,至少基质以湿润形式应用,但是可选地,第一和/或第二电极也可以以湿润形式应用。
以湿润形式应用具有一个或多个负载模块的基质以及可选地还有第一和第二电极允许制作新形状因子的电气产品,诸如例如照明产品。如果不仅基质而且至少一个电极(至少远离系统制造到其上的衬底定位的那个电极),优选地两个电极,以湿润形式应用,则特别有利。基质具有多个功能:嵌入一个或多个模块并且机械稳定化这些模块,例如在分布式图案中。另外,基质形成并且保持叠层机械稳定,甚至在竖直构造中。基质可以形成但是不需要形成一个或多个模块与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电介质隔离。可替换地,该隔离功能可以合并到负载模块自身中。
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提供自由形式(也称为奇怪形状)的系统;自由形式意味着大小和表面形貌二者可以是任意的。例如,当应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时,制造照明墙或自由形式、奇怪形状的照明器成为可能。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可以提供大面积光照产品。
所提供的系统可以是柔性系统,例如多层箔系统。这样的柔性系统可以提供有远离基质的第一或第二电极的面处的粘附层,使得提供可以粘附到支撑表面的系统,比如贴纸。
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系统可以使用电容供电原理来驱动。这是由于提供了具有底部和顶部导体以及具有分散的(多个)负载模块的中间基质的电容器叠层所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包括分布在基质中的一个或多个(优选地多个)负载模块。提供多个负载模块允许增加系统的功能和/或效率。如果例如负载模块是LED模块,则增加负载模块的数目允许增加的光输出。基于根据规则或非规则图案分布在基质中的大数目的负载模块,自由形式、奇怪形状的系统因而可以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来获得。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中,至少一个负载模块可以包括发光二极管。尽管不限于此,但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特别适合用于发光产品,以用于光照。鉴于其低功耗,LED是特别有用的发光负载模块。模块可以例如是双LED封装。这样的LED封装包括以反并联配置的两个LED管芯。它们典型地具有薄/平形状因子,其中厚度比长度和宽度小得多。这样的封装的厚度可以例如是几百微米,而其长度和宽度可以是几毫米。
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系统可以用作发光设备。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LED可以用作光照源。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中,第一和第二电极中的一个可以是反射性的并且第一和第二电极中的另一个可以是透明的或光学活性的。
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由光照源(例如LED)发射的光可以在系统的一侧上反射并且系统的另一侧对于由光照源(例如LED)发射的光是透明的。透明电极允许穿过其发射辐射,特别地例如可见光。因而,即使这样的电极覆盖用于传送电力的完整表面,其也不干扰模块的光照性质。透明电极可以由透明导电膜制作,诸如透明导电氧化物(TCO),例如掺杂的氧化锡(诸如氧化铟锡(ITO))、掺杂的氧化锌(诸如铝掺杂的氧化锌(AZO)、铟掺杂的氧化锌(IZO))或铟掺杂的氧化镉。另一方面,反射电极允许电路在其后面被覆盖,因而使其对于外部世界不可见,而同时朝向透明电极反射辐射(例如可见光),因而通过反射原本将丢失的辐射部分来增加辐射输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中,第一和/或第二电极可以包括包含金属叶片的涂层。典型地,包含金属叶片的涂层可以应用在非常薄的层中,例如几微米厚度的层。然而,这样的薄层提供极其良好的导电性。薄层允许覆盖任何底层自由形式和表面粗糙度。其还允许最终设备具有某种柔性。这样的涂层的一个示例是leitsilber中的银片。Leitsilber是具有低电阻的快干导电银粘固粉。一旦干燥,其就具有平坦表面纹理。其易于在室温与大约120℃之间的温度处通过粉刷、滴落或喷涂来应用,并且仅要求在20℃处大约10分钟的干燥时间。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中,第一和/或第二电极是氧化铟锡层。氧化铟锡或锡掺杂的氧化铟(ITO)当前是最佳已知的且最广泛使用的透明导电氧化物。其由于可以沉积为薄膜的简易性而广泛分布。
在根据本发明的可替换实施例的系统中,第一和/或第二电极可以包括银纳米线和/或碳纳米管和/或石墨烯或者由其构成,例如涂敷在柔性箔上。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银纳米线、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可以作为湿润涂层来应用,在于它们是透明的,并且在于它们没有例如锡掺杂的氧化铟易碎。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中,基质可以包括至少第一层和第二层电介质材料,至少一个负载模块触碰第一层电介质材料并且嵌入在第二层中。如果第一电介质层提供在第一电极和一个或多个模块之间,则模块自身不需要被隔离,例如不需要提供有例如集成在负载模块(例如LED模块、封装)中的辅助绝缘层。如果第一电介质层提供在第一电极和一个或多个模块之间,则可以在负载模块与第一电极之间获得预确定的(例如固定的)距离以及因而预确定的(例如固定的)电容。该固定电容的优化在第一电极与一个或多个负载模块之间的电力的无线(例如电容性)传送中具有其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质可以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聚合物基质。这样的透明或半透明基质对于照明应用特别有用。其允许由一个或多个模块生成的光(例如可见光)在从一个或多个照明模块(例如LED模块)的发射之后朝向外部世界分布。合适聚合物基质的示例有丙烯酸、环氧树脂、聚氨酯、硅树脂。这样的聚合物基质的优点在于该模块不沉淀。另外,这样的材料的粘性适合于以湿润形式的应用,诸如例如,但不限于此,粉刷、滚涂、丝网印刷、刮涂。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包括用于将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连接到驱动电路的连接器。这样的连接器允许获得功能设备。其允许将第一和第二电极流电连接到驱动电路,例如包括市电或由其构成。连接器可以包括用于将市电转换成用来驱动一个或多个负载模块的合适电气信号的转换单元。
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市电可以容易地与用于电容性电力输送的系统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在其中没有负载模块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区域中缺少第一和第二电极中的导电材料。这提供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减小的寄生电容,因而提供系统的增加的功率效率。
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各自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条带,其中第一电极的(多个)导电条带与第二电极中的(多个)导电条带不同地取向以便形成具有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重叠区的图案化结构。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负载模块位于第一和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处。该实施例可能提供存在于其中存在负载模块的(多个)位置外部的最不导电的材料。因而该实施例为系统提供良好的功率效率特性。取决于第一和第二电极的导电条带之间的重叠位置的数目,以及存在的负载模块的数目,寄生电容实际上可以不存在。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还可以在其中没有负载模块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区域中具有比其中负载模块夹在其间的区域中更大的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通过在存在负载模块的地方外部的位置处增加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减小寄生电容。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负载模块可以具有面向第一或第二电极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侧上的疏水涂层。疏水涂层允许在其中没有负载模块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区域中容易地获得比其中负载模块夹在其间的区域中更大的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距离。以湿润状态应用的基质将试图移动离开疏水涂层,因而自动提供高度差。这样,可以提供自对准的系统。
在第二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用来无线接收电力的系统的方法。方法包括提供第一电极,在第一电极上以湿润形式应用基质,其中至少一个负载模块嵌入在基质中,以及在基质上应用第二电极。第一电极、嵌入在基质中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以及第二电极形成电容器叠层。具有一个或多个嵌入式负载模块的基质的湿润应用允许创建自由形式(在大小和表面形貌两个方面中)产品。所创建的产品可以可选地是大面积产品;例如可以提供全墙覆盖。所创建的产品可以可选地是柔性产品,诸如例如贴纸产品。
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其提供允许负载模块的容易放置和负载模块在基质中的容易嵌入的方法。
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不要求负载模块的受控放置方法。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负载模块可以位于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任何任意位置上。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以湿润形式应用基质可以包括应用第一层电介质材料,此后将至少一个负载模块放置在该第一层上,以及然后应用第二层电介质材料,从而将至少一个负载模块嵌入在该第二层中。在第一电极与一个或多个模块之间应用第一电介质层允许使用自身不需要被隔离的模块,例如不需要提供有例如集成在负载模块(例如LED模块、封装)中的辅助绝缘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质可以通过涂刷、喷涂或滚涂来应用。这些是公知且易于实现的,因而廉价的应用湿润基质材料的方法。
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可以应用在具有任意形式的支撑物或衬底上。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应用第二电极之后,在其中没有负载模块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区域中从第一和/或第二电极移除导电材料。这是有利的,因为其减小寄生电容并且因而增加因此制造的系统的效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提供第一电极可以包括在沉底上应用第一导电条带,并且应用第二电极可以包括应用相比于第一电极的第一导电条带不同取向的第二导电条带,以便形成具有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重叠区的图案化结构。应用第二电极的第二导电条带然后可以使得至少一个负载模块定位在第一和第二导电条带的重叠区处。该实施例为系统提供良好的功率效率特性。取决于相比负载模块数目的重叠区数目,寄生电容实际上可以不存在。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在第一电极上以湿润形式应用基质,其中至少一个负载模块嵌入在基质中,可以包括提供在至少一侧上具有疏水涂层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使得当应用湿润基质时,其在至少一侧处从至少一个负载模块被驱逐。通过在负载模块的至少一侧处提供疏水涂层,基质材料将从那里被驱逐,并且相比其中存在负载模块的位置处,更多的基质材料将自动存在于其中没有负载模块存在的位置处。这减小所获得的系统的寄生电容。
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应用至少一个负载模块嵌入其中的基质可以包括应用至少一个LED模块嵌入其中的基质。
在另外的方面中,本发明提供了如依照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系统的使用。这样的系统可以例如使用在墙壁类型应用中,例如通过直接湿润应用到墙壁类型衬底上或者通过将系统作为贴纸贴附在墙壁类型衬底上。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的系统可以使用在自由形式照明器产品中。
在随附独立和从属权利要求中阐述本发明的特定和优选方面。在适当的情况下,来自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可以与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以及与其它从属权利要求的特征组合并且不仅仅如权利要求中明确阐述的那样。
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将从以下描述的(多个)实施例显而易见并且将参照以下描述的(多个)实施例进行阐明。
附图说明
图1提供了如在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的电容供电系统中使用的夹在两个导电层之间的负载模块的示意性3D视图。
图2在电气方案中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供电系统的原理。
图3在电气方案中图示了包括三个LED模块和透明电极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供电系统的可能实现。
图4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当前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供电系统的不同层。
图5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当前发明的实施例的包括电力连接器的实现示例的电容供电系统的不同层。
图6给出根据当前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供电系统的示意性图示,其指示了作为电极之间的寄生电容的一个参数的电极之间的距离d3,以及作为想要的负载模块电容的参数的d1,d2。
图7图示了根据当前发明的实施例的两个导电条带和负载模块的定位。
图8图示了根据当前发明的实施例的电极中的孔关于负载模块的定位的存在和位置。
图9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嵌入于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层或包封中的负载模块。
图10给出根据当前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供电系统的示意性截面视图,其中电极之间的厚度在负载模块的定位处小于其中存在负载模块的地方之间。
图11示出夹在具有与靠近负载模块的电介质的介电常数不同的另一介电常数的电介质材料之间的LED模块的示意性截面。
图12示出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用于制作用来无线接收电力的系统的示例性方法中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13示意性地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方法中的后续过程步骤。
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且是非限制性的。在附图中,为了说明的目的,一些元件的大小可能夸大并且未按比例绘制。
权利要求中的任何参考标记不应当解释为限制范围。
在不同图中,相同的参考标记是指相同或类似的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将关于特定实施例并且参照某些图来描述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而是仅仅由权利要求限制。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在附图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一些元件的大小可能夸大并且未按比例绘制。尺寸和相对尺寸不对应于实践本发明的实际简化(reduction)。
另外,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用于区分类似的元件并且不一定以排序或以任何其它方式描述时间、空间上的次序。要理解的是,如此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形下可互换,并且本文所描述的发明实施例能够以与本文所描述或所图示的不同次序来操作。
而且,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中的术语顶部、下方等用于描述目的而不一定用于描述相对定位。要理解的是,如此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形下可互换,并且本文所描述的发明实施例能够以与本文所描述或所图示的不同取向来操作。
要注意的是,在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术语“包括”不应当解释为限于此后列举的构件;其不排除其它元件或步骤。因而其要解释为指定如所引用的所陈述特征、整数、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是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数、步骤或组件或其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因此,表述“设备包括构件A和B”的范围不应当限于设备仅包括组件A和B。其意味着关于本发明,设备的仅有相关组件是A和B。
遍及说明书对“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的引用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或“在实施例中”在遍及本说明书的各种地方的出现不一定都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但是可以这样。另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组合,如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从本公开将显而易见的。
类似地,应当领会到,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出于流线化本公开并且帮助理解各种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的目的,本发明的各种特征有时一起成组在单个实施例、附图或其描述中。然而,这种公开方法不解释为反映所要求保护的发明要求比每一个权利要求中明确叙述的更多的特征这一意图。而是,如随附权利要求所反映的,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单个前述公开的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跟随在详细描述之后的权利要求由此明确合并到该详细描述中,其中每一个权利要求独立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另外,虽然本文所描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一些特征但不包括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组合意图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例如,在以下权利要求中,任何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可以以任何组合来使用。
在本文所提供的描述中,阐述众多具体细节。然而,要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其它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免使该描述的理解晦涩难懂。
在当前发明的实施例中对基质做出引用的情况下,是对至少一个负载模块并且有利地多个负载模块嵌入其中的电极之间的电介质材料做出引用。在当前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中,基质可以包括不同电介质材料层。合适的基质材料可以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基于硅树脂、丙烯酸、环氧树脂或聚氨酯的材料。示例可以是无机材料,诸如例如HfO2, Ta2O5, Al2O3, CeO2;或有机材料,诸如例如PVA, CYEPL。有机材料特别有用,因为它们可容易地与低温过程流组合。无机薄膜层特别适合于应用在封装或负载产品上。有机材料更加适合于滴落、喷涂等。
在当前发明的实施例中对光学活性电极做出引用的情况下,是对具有电气功能(导电性,以用于形成电容器板)和光学特性二者的材料所制成的电极做出引用,所述光学特性诸如提供充足的透明度以便允许光离开系统,或者是反射性的以便防止光离开系统或者以便重定向光以便在其另一侧处离开系统。
在当前发明的实施例中对均匀基质做出引用的情况下,是对包括围绕电极的基质材料的基质做出引用,其中基质材料在围绕电极的整个体积之上具有恒定的介电常数。因而两个电极之间的所有基质材料具有相同的介电常数。这与非均匀基质相对,其中填充电极之间的空间并且围绕负载模块的基质材料包括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至少两种类型的材料。
在第一方面中,本发明涉及用于为至少一个并且可选地多个负载模块电容供电的系统。当前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用于为不同种类的负载模块供电,诸如例如(本发明不限于此)LED模块。根据当前发明的实施例,如图1中所图示的,系统包括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以及夹在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之间的基质104。系统还包括夹在第一和第二电极101和102之间的基质104中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基质104中的负载模块103、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形成电容器叠层。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质104以及可能地还有第一和第二电极101和102通过湿法处理来应用。这样的湿法处理可以是其中要应用的材料处于湿润(例如流体)形式的任何处理。在以湿润形式应用材料之后可能需要干燥步骤,以便使其硬化。合适的湿法处理技术例如是涂刷、喷涂、滚涂等。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负载模块103可以是照明模块,诸如例如LED模块。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通过将具有嵌入式照明模块的基质应用到表面上而将自由形式和奇怪形状的表面变换成发射表面。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可以获得任意形状因子:通过例如喷涂或涂刷应用具有嵌入式负载模块的基质材料是相当容易的,独立于要覆盖的衬底的形状和大小。这意味着例如生成允许全墙表面发射的系统成为可能。而且,从奇怪形状的基底结构形成发光设备成为可能。基底结构可以具有任意大小和表面形貌,其可以基本上完全或甚至完全被湿润应用过程覆盖,如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那样,特别是如果不仅基质而且第一和第二电极以湿润形式应用的话。最终产品可以具有完整形式柔性。系统可以制作为柔性系统,例如多层箔系统,其中不仅基质而且第一和第二电极是柔性的。这样的柔性系统可以提供有远离基质的第一或第二电极的面处的粘附层,使得提供可以粘附到支撑表面的系统,比如贴纸。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系统100可以基于无接触、非流电互连而驱动,因为负载模块103可以通过电容AC电气驱动原理来供电。
图2示出一般地图示了电容供电原理的电气方案。图示了单个负载模块103,其在该情况下包括以反并联配置的两个LED管芯。电容C1,C2分别是第一电极101与负载模块103之间的电容耦合和第二电极102与负载模块103之间的电容耦合。还图示了耦合到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的驱动电路106。
图3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的电气方案。系统100包括第一电极101与第二电极102之间的多个LED模块103,图示了三个LED模块103。合适材料的基质104存在于第一和第二电极101之间,并且为系统100提供结构稳定性。基质104使模块103保持就位。将模块103图示在规则阵列中,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并且模块103可以自由分布在基质104中。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负载模块103可以自由放置在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因此在当前发明的实施例中,移除了在这样的设备的制造期间针对受控放置方法的需要。还图示了用于为系统100供电,更特别地用于为系统100电容供电的驱动电路106。驱动电路是AC驱动电路。第二电极102是透明电极,从而允许由LED模块103生成的光109发射到周围环境中。
根据当前发明的实施例,系统100在其基本格式中包括三个功能层:第一电极101(还称为底部电极,典型地为应用到载体衬底108上的电极;载体衬底108可以限定最终系统100的形式和形状)、包括分散在其中的至少一个并且可选地多个负载模块103的基质104、以及第二电极102(还称为顶部电极)。图4图示了这样的实施例,其中至少一些层,至少包括基质104,作为湿润层应用。在载体衬底108的顶部上,首先应用第一电极101。第一电极101可以包括任何合适的导电材料。优选地第一电极101以湿润形式应用,因为这更容易地允许覆盖非均一或奇怪形状的载体衬底。应用技术可以例如是涂刷,诸如例如喷涂(例如借助于喷枪),滚涂(例如借助于滚筒,可选地具有用于提供结构化图案的腔体或凹陷的滚筒),或者粉刷(例如借助于刷子),丝网印刷或者刮涂。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可以包括基质中的经喷涂的导电颗粒,例如Ag片。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基质104包括两层电介质材料。第一电介质层401可以是任何合适的电介质层,其覆盖第一电极101。优选地还以湿润形式应用第一电介质层,因为这允许更容易地遵循由载体衬底108限定并且已经由第一电极101覆盖的形状。在特定实施例中,第一层电介质材料401可以是经喷涂的硅树脂层。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然后放置在第一电介质层401上。在此,可以使用合适的放置工具,诸如例如如使用在半导体工艺中的拾取和放置工具。该放置工具可以将负载模块分布在规则或非规则图案中。然而,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不要求专用放置工具,并且模块103可以通过诸如例如浇注、铸造、喷涂、粉刷之类的大规模放置技术而提供在基质104中。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不要求模块103的精确沉积位置,只要它们位于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之间即可。
在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的放置之后,负载模块103可以嵌入在基质104的第二电介质层402中。该第二电介质层402也可以以湿润形式应用,并且至少覆盖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负载模块103可以分散在第二层电介质材料402中,并且负载模块和第二层电介质材料402可以同时沉积到第一层电介质材料401上,而不是具有放置负载模块103和通过电介质材料覆盖负载模块103的分离步骤。在其中负载模块103是光照模块的当前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层402充当光引导层,并且具有允许负载模块103所生成和发射的辐射穿过它并发射到外部世界的对应性质。在可替换的实施例中,第二层402可以具有附加的光学特性,诸如漫射、散射、光转换。对于这后一种情况,诸如例如磷光体材料之类的光转换材料可以分散到第二层402的材料中。基质104还为系统100提供结构和机械稳定性。优选地还以湿润形式将第二电极102应用到第二电介质层402上以便遵循底层形状和形式。第二电极102可以例如作为湿润ITO层而应用。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形成电容器板。
基质104嵌入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例如LED封装)并且使它们机械稳定。如果提供多个负载模块103,则它们可以稳定化在可为规则或非规则的分布式图案中。在本发明的光照实施例中,基质104应当能够分布由LED封装发射的光。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质104还为系统100提供机械稳定性。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基质104还支持LED封装与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之间的电介质隔离。然而,该隔离功能还可以集成在负载模块103中,例如通过提供在负载模块103的封装上或其中的隔离层,或者通过沉积在第一或第二电极101,102上的附加应用的电介质层。
本发明的实施例此外可以包括用于将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连接到市电或诸如例如AC驱动电路之类的驱动电路的连接器105。在图5中示意性地图示了一个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提供发光墙壁覆盖物。载体衬底108因而可以例如是墙壁,其中提供电源或驱动电路106,例如市电插座。在该构造中,首先在墙壁108中的市电插座106中插入专用插头或连接器105。插头包括输入电源(例如市电)与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之间的电气连接,在二者之间可选地具有驱动电路。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驱动电路可以适配用于将输入电力(例如市电)连接到适合用于驱动电路100的电气信号中。该连接器105允许在叠层的各层的湿润应用期间将电极层101,102连接到连接器105。在此,可以使用过量涂敷的方法,随后例如通过贴纸类型剥离移除来清洁下一互连接触垫。连接器可以包括两个导电线(在图5中未图示),每一个用于连接到驱动电路106,例如用于连接到市电插座的两极,借助于绝缘材料片段彼此绝缘。导电线的极端可以各自落在从连接器105的外部可接入的接触垫501,502上。当例如通过喷涂优选地以湿润形式在载体衬底108上提供第一电极101时,不仅墙壁108而且连接器105,并且特别地至少第一接触垫501,覆盖有电极材料。为了防止系统的短路,不应当与第一电极101电气接触的连接器105的部分,例如第二接触垫502,需要在应用第二电极102之前清洁。当应用基质材料时发生类似的情况:不仅第一电极101而且连接器105覆盖有基质材料。这样的基质材料应当从连接器105移除,至少从其第二接触垫502移除,以便提供第二接触垫502与随后应用的第二电极102之间的良好电气接触。为了清洁第二接触垫502并且允许其与第二电极102良好电气接触,可以在应用第一电极101和基质104之前在第二接触垫502上应用可移除保护层,例如保护贴纸。可移除保护层然后可以在应用第二电极102之前移除,因而还移除其它所应用的材料,诸如第一电极材料和基质材料,并且因而清洁第二接触垫502。这样的连接器105允许湿润层的接连提供而同时仍旧允许到这些层的电气连接。
图6示意性地示出电容供电系统中的主要组件,包括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容供电系统。图6主要是说明性的以指示操作原理并且还帮助理解在电容供电系统中可能发生的低效率电力输送的成因。图6示出电容供电负载模块103(例如LED灯)的示例。可以存在多个负载模块103,但是在该图中未示出。将负载模块103放置在彼此相距d3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01和102之间。这些电极101,102形成其中不存在模块103的位置处的寄生电容C3。想要的耦合电容器C1形成在第一电极101与负载模块103之间,并且想要的耦合电容器C2形成在第二电极102与负载模块103之间。电容值C1,C2由间隙d1和d2、模块面积A和绝缘介质介电常数(ε)确定:
电力由具有以下阻抗的AC源供应:
其中电感部分j.2.pi.f.L选择成补偿谐振频率f处的系统的总负载的电容部分。
在这样的构造中,寄生电容器C3相比于想要的电容器C1(与C2串联)可能是大的,特别是当大衬底面积时,并且因而使用大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时。甚至在每平方米许多负载模块103的情况下,也不能在总系统电容中忽略C3。这具有关于电容供电系统的高效电力输送的重要后果:
在相比于C1+C2的大C3的情况下,谐振频率主要由C3和L确定。
仅小比例的总电流,近似为,可用于驱动负载模块。
功率损失由于总电流流过源电阻Rg而为高。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夹层结构,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在其间具有电介质材料基质104和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该系统具有负载模块电容,其为其中存在负载模块103的区域处的第一与第二电极101,102之间的总电容。该系统还具有寄生电容,其为其中不存在负载模块103的区域处的第一与第二电极101,102之间的总电容。有利的是,相比于其中不采取特殊措施的其它实施例而言,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具有减小的寄生电容和/或增加的负载模块电容。减小寄生电容和/或增加负载模块电容使系统的功率效率增加。
出于比较原因,基于其中没有采取特殊措施以减小寄生电容C3和/或以增加负载模块电容C1+C2的该原始结构来限定参考结构。
参考电容是具有恒定厚度并且具有均匀基质并且具有形成围封负载模块所占用的完整区域的最小凸形区域的两侧上的电极的参考结构的那些电容。
参考结构中的两个电极之间的距离等于原始结构中的电极之间的最小距离。参考结构中的基质的介电常数等于原始结构的基质的平均介电常数。参考结构的负载模块与原始结构的负载模块配置相同。
作为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不限于此,在以下章节中给出具有增加的效率的电容供电系统的数个示例。特别良好的实施例是其中系统100在没有负载模块103夹在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之间的位置处缺少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中的导电材料的实施例。这可以以各种方式实现,以下例示其中的几个。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取代于大面积电极101,102,使用第一和/或第二电极的图案化结构。图7示出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1的示例,每一个电极包括至少一个导电条带。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各自仅包含一个条带,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和/或第二电极101,102中的每一个可以包括多个条带。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中的条带数目不需要相等。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导电条带是垂直横向导体。负载模块103放置在其中第一电极101的条带与第二电极102的条带重叠的区处,如图7中所示。在此寄生电容C3实际上不存在,因为实际上在其中不存在模块103的位置处没有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之间的电容耦合。图7中的示例示出正交导电条带,每一层中一个,在它们之间具有重叠地方上的负载模块103。在更一般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1包括多个导电条带并且第二电极102包括多个导电条带,其中第一电极101中的导电条带简单地与第二电极102中的导电条带不同地取向。它们可以但不需要是正交的。在当前发明的某些实施例中,负载模块103位于第一电极101的导电条带与第二电极102的导电条带之间的至少一个重叠区上。作为所实现的图案化结构的结果,寄生电容关于参考寄生电容而减小。然而,负载模块电容与参考负载模块电容相同。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夹住负载模块103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01和102不利用导电材料覆盖完整区域,因为在其中不存在负载模块103的地方,已经至少移除导电材料。当前发明的这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图8中图示。该实施例可以通过在将负载模块103安装在电极101,102的夹层之间之后移除负载模块103之间的至少一些材料(包括至少移除电极材料)来实现。若干技术是可能的,比如例如蚀刻电极材料,或者通过结构钻孔801。可以采取特殊措施以影响这些孔所导致的光学性质。同样在该实施例中,寄生电容C3相比于参考寄生电容而减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负载模块电容C1+C2保持与没有移除材料的相同参考结构中的相同。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9中所图示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嵌入在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层或包封901中。这样的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层或包封901可以通过例如在将其应用于基质104中之前将模块103浸没在高介电常数材料中来提供。可替换地,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层或包封901可以通过在将它们包括到基质104中之前将这样的材料滴落到模块103上来提供。层或包封901可以具有几微米的厚度,例如在1和2μm之间。高介电常数材料具有比基质材料的介电常数更高的介电常数。
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以及基质104。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层或包封901形成基质104的部分。通过将负载模块103嵌入在高介电常数材料的层或包封901中,负载模块电容C1+C2关于参考结构而增加。而且,小比例的C3(层或包封内的区域)增加,但是其寄生贡献可能是小的,因为鉴于层的有限厚度(几微米),相关联的区域可能是小的。由于负载模块嵌入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层或包封中,层或包封优选地在将模块嵌入于基质材料中之前应用,因此增加的容量区总是与负载模块的定位对准。
在又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系统包括第一电极101、多个负载模块103(可选地LED模块)、基质104(可选地透明基质)以及第二电极102。其中不存在模块103的位置处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01和102之间的厚度d3增加以降低寄生电容C3。在该实施例中,这可以例如通过为负载模块103提供疏水涂层107(例如聚对二甲苯或AF16000)以便在以湿润形式应用基质104时驱逐它来获得。因此,基质104的厚度在负载模块103定位上将小于在负载模块103之间。由于负载模块103的疏水涂层107,厚度变化与负载模块103的定位固有地对准(自对准)。图10图示了这样的布局。图10中使用的负载模块103是LED模块。然而,当前发明不限于使用LED模块,其它负载模块103也是可能的。在当前发明的实施例中,负载模块103包括两侧上的电极并且这些电极涂敷有薄(例如几微米厚)的电介质层,以在负载模块与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中的一个直接电气接触的情况下防止系统的短路。厚(例如几十微米厚)的电介质层104存在于负载模块103之间,从而导致减小的寄生电容C3。第二电极102靠近负载模块103(鉴于薄电介质层的缘故),从而导致增加的负载模块电容C2。在当前发明的实施例中,每一个负载模块103上的疏水涂层107的存在导致在负载模块103之间厚并且在负载模块103上方薄的基质104。在本发明的这样的实施例中,相比于其中将在模块103的顶部水平处应用平坦顶部电极102的类似参考系统而言,寄生电容减小并且负载模块电容增加。图10的示例中的第一电极101可以是透明柔性衬底108(例如塑料箔)上的透明导体(例如,ITO、IZO、FTO,但不限于此)。基质104以湿润形式应用在第一电极101上,并且从负载模块103被驱逐,因而在模块之间自对准。第二电极102优选地也以湿润形式提供,例如通过喷涂、涂敷、粉刷、滚涂。在所图示的实施例中,因而获得的系统100提供在刚性载体1001上,例如临时载体,例如玻璃或聚碳酸酯载体。出于结构刚性和/或出于处置目的,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做出系统100到刚性载体1001的固定,例如借助于粘附层1002,例如临时粘附层。临时粘附层1002可以使得其粘附力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减弱,例如在光或温度的影响之下,以便能够从所形成的结构移除临时载体1001。合适的临时粘附层的示例是来自Brewer Science的WaferBOND® CR-200。这样的临时粘附层可以通过旋转和固化(例如烘烤)来应用;并且可以在受热化学品的影响下移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使负载模块103疏水可以以若干方式完成,诸如例如:
1)可以通过真空沉积向负载模块103应用薄疏水涂层,例如对聚二甲苯涂层;
2)可以从溶液应用和固化薄疏水涂层,例如包括特氟龙的涂层(例如AF1600,Dupont)。
负载模块,例如图10中的LED模块,放置在第一电极101上。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不要求精确定位。在提供许多模块的情况下,可以例如印刷负载模块103。图10还示出填充负载模块103之间的所有空间但是由于它们具有非润湿性质而不存在于负载模块103顶部上的电介质(基质104)。电介质材料的示例是光学级硅树脂、聚氨酯和环氧树脂,然而没有提供限制列表的意图。图10的示例包括由反射材料(例如银)制成的第二电极102。这在光照应用中特别有用。作为诸如LED模块之类的光照模块的负载模块103所产生的光将被第二电极102反射并且将通过透明第一电极101发射。
在再一实施例(在图中未图示)中,润湿性质的改变不仅仅用于将基质材料104与模块103自对准,如图10中所示,而且用于将图案化的第二电极102与模块103自对准,使得防止电极材料存在于其中不存在模块103的位置处。这是降低寄生电容的另一选项。该第二电极材料可以使用与以上针对创建基质厚度变化所解释的相同疏水原理来应用,而不是沉积并且随后移除第二电极材料102。在该情况中,组件和整个叠层的顶部必须重设成疏水的以用于要应用的顶部电极过程步骤,如果该顶部电极也以湿润形式应用的话。然而,在该实施例中,在应用第二电极材料102之前,首先可以使基质材料104的顶部区(厚区)疏水,例如通过使用滚筒涂敷过程。该过程由于形貌的存在而是自对准的。一旦将凸起的顶部设置成疏水的,就可以应用湿润涂敷层,例如通过喷涂。基质材料的疏水顶部区将不是湿润的,因而防止在该区域处形成顶部电极。
在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取决于夹层结构中的区而使用具有不同介电常数的电介质。然而,在图9中所图示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负载模块103嵌入在具有高介电常数的电介质的层或包封901中的情况下,本实施例仅在面向夹层结构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的负载模块103的两个相对侧上具有介电常数较高的电介质。这可以例如通过在负载模块103的两个相对侧上滴落较高介电常数材料来获得。相比于之前的示例,当前发明的这样的实施例的优点在于负载模块电容C1+C2增加而不增加寄生电容。
图11示出包括具有第一和第二电极101和102之间的第一和第二LED端子1101,1102的LED封装1100的负载模块103,其中第一和第二LED端子1101,1102上的电介质1103所包括的材料具有使其抓牢具有高电介质常数的液体(比如像水)的这样的结构。这样的材料的示例是水凝胶。水凝胶是可以抓住大体积的水的亲水聚合物链的3D交联网络。这样的聚合物的示例是聚乙烯醇、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丙烯酸、聚丙烯酰胺、聚乙二醇、硅树脂。这些水凝胶的介电常数的范围将取决于凝胶所吸收的水的量而在干燥聚合物的介电常数(~2)与水的介电常数(~80)之间。水凝胶可以作为湿润涂层而应用。当前发明实施例的优点在于LED端子1101,1102上的电介质1103的总体电介质常数以及因而负载模块电容C1,C2由于水凝胶所吸收的水而增加。绝缘层可以存在于第一和第二电极101和102上。
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负载模块103夹在具有比基质材料104的介电常数更高的介电常数的负载模块端子1101,1102上的电介质材料1103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100可以使用在若干类型的产品中。提到以下3种类型;然而,系统100的应用不限于此。
第一类型是墙壁类型和墙壁应用的发射表面类型产品(如“内部”应用在现有墙壁结构上)。
第二类型是经光照的自粘附墙壁贴纸。该产品具有对如今存在的装饰性、家庭风格化产品的巨大添加功能。在该情况中,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由导电图案化柔性塑料膜取代,它们中的一个携带压力敏感粘附层,其附着到诸如墙壁、窗户或一件家具之类的衬底。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LED可以通过任何类型的湿法处理而应用在这些箔之间,例如通过涂敷或通过层压技术。该类型的自粘附贴纸的优点在于柔性,因而适合于覆盖均一和非均一的衬底。
第三类型的产品是从预成形的电极开始制作的自由形式、奇怪形状的照明器。
在第二方面中,本发明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制造用来无线(例如电容)接收电力的系统的方法。方法包括:
提供第一电极101的第一步骤1301;
以湿润形式在第一电极101上应用基质104的第二步骤1302,其中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嵌入在基质中;以及
在基质104上应用第二电极102的第三步骤1302。
第一电极101、具有嵌入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的基质104以及第二电极102形成电容器叠层。
在当前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第一步骤1301包括以湿润形式在载体衬底108的顶部上提供底部导电层(即第一电极101),例如分散金属叶片的层,比如例如leitsilber中的Ag。合适的方法可以是涂敷、喷涂、粉刷、滚涂、滴落。载体衬底108是要制造的系统100将覆盖的特征(例如用于照明器的底板/形状或墙壁)。对图4和对应的描述做出引用,其示意性地说明了具有根据第一步骤1301的该实施例所制备的第一电极101的这样的系统100。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步骤1301包括在例如透明箔之类的透明衬底上应用电极,例如诸如ITO层之类的透明电极。关于根据该方法步骤1301所制备的第一电极101的实施例在图13中图示。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二步骤1302包括在基质104中形成负载模块103的层。这些负载模块103可以是LED封装。在特定实施例中,LED封装可以包括以反并联配置的2个LED管芯。在当前发明的实施例中,所实现的基质104的形状因子是平坦的。设备的厚度可以是几微米,而长度和宽度尺寸在几毫米的量级。模块103,例如LED,可以分散在透明或半透明的聚合物基质104(丙烯酸、环氧树脂、聚氨酯、硅树脂)中,使得模块不沉淀并且粘度适合于湿法处理技术,例如涂敷技术。LED的涂敷或涂刷可以通过比如粉刷、滚涂、丝网印刷、刮涂那样的应用技术来完成。在位置和取向两个方面,不要求负载模块103(例如LED封装)的精确定位。由于其平坦形状因子的缘故,负载模块103将总是塌下使得其一个电极处于要覆盖的衬底平面中。这足以为设备无线供电。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步骤1302包括将基质104和负载模块103刮涂到第一电极101上。这在图13中更加详细地图示。
在实现为刮涂过程的第二步骤1302的第一子步骤中,如图13的部分(a)所图示的,将具有分散在其中的模块103的湿润基质材料104应用到载体衬底108上的第一电极101(例如ITO层)上。在刮涂中,将嵌入负载模块103的过量基质材料应用到底层衬底。然后在所应用的基质材料之上的预确定高度处移动计量刮刀1301,因而移除过量材料并且提供所应用的材料的匀称限定层。通过在表面之上移动计量刮刀1301,向下推动分散的负载模块103,靠近但不必触碰第一电极101。此后,允许基质材料104干燥。可能地,为了获得该干燥,可以通过激活加热器来应用加热步骤。结果是如图13的子步骤(b)中所图示的结构。在对应于图13的部分(c)的下一步骤1303中,将第二电极材料102应用到干燥的基质104上。优选地,第二电极材料102也以湿润形式应用,例如通过涂刷、喷涂、涂敷、粉刷……,以便容易地允许它遵循底层表面形貌。所应用的第二电极材料可以是任何合适的导电材料,例如反射导电材料,诸如例如银漆。因而获得依照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系统100。该系统可以连接到驱动电路106,如图13的部分(d)中所图示的。驱动电路106的一极电气耦合到第一电极101,并且驱动电路106的另一极电气耦合到第二电极102。
当被驱动时,作为LED模块的系统100的负载模块103生成光,光通过透明基质104、通过透明第一电极101并且通过载体衬底108而发送到外界。
在以上说明的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01是透明电极并且第二电极102是反射电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第一步骤1301或第三步骤1303可以包括应用透明电极。方法可以包括应用至少部分透明的电极。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可以应用完全透明的层,例如包括ITO或由ITO构成的层,或类似层。然而,在大系统100中,TIO层的方块电阻Rsheet可能过大。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应用金属网格类型的层或者具有比如纳米银那样的嵌入导电纤维或颗粒的层。通过这样的第二步骤1302实现的系统100的示例性实施例也在图4中图示。
在当前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步骤1301和1303中,第一和第二电极101和102提供在图案化结构中。
在当前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在应用第二电极102之后,在步骤1303中,此外可以移除负载模块之间的电极材料,以便减小其中不存在负载模块103的位置处的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之间的寄生电容。若干技术是可能的,比如蚀刻、钻孔。
在当前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方法包括增加基质104的厚度d3以降低寄生电容C3。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1302因而可以包括(在应用湿润基质104之前)应用负载模块103的润湿性质的修改以允许具有变化厚度的电介质层(基质104)的容易制造。因此可以在一个步骤中制作LED模块之间的厚层(给予低C3)以及直接在LED模块电极上的零厚度层(自对准)。
根据当前发明的实施例,在若干步骤中构建电容供电的电子结构:
在步骤1301中制作第一电极
在步骤1302中
在将其放置于第一电极101上之前,利用薄电介质层涂敷负载模块103(可能地LED模块)两侧上的电极
将负载模块103放置在第一电极101上
负载模块103之间的区域填充有液体,可选地透明、电介质材料,其在应用之后固化成固体材料。这是基质104。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这种经固化的材料提供光学特性,诸如例如光的引导、光的传播、改进光的均匀性、光的转换。
在步骤1303中,应用第二电极。在该应用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使用诸如银之类的反射材料。银可以利用真空沉积过程从具有颗粒(例如银漆)的分散物来沉积,或者可以利用湿法化学无电镀过程来沉积(诸如使用在镜子生产中)。
在当前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1302包括放置负载模块103,其嵌入在介电常数比用于填充负载模块103之间的区域以用于形成基质104的步骤1302中所使用的电介质材料更高的材料的层或包封中。这样的结构在图9中图示。
在当前发明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步骤1302包括放置负载模块103,其中在面向第一和第二电极101和102的侧面上具有电极,并且在电极顶部上具有介电常数比用于填充负载模块之间的区域以用于形成基质104的步骤1302中所使用的电介质材料更高的材料。这允许增强想要的耦合电容器(负载模块电容)而没有附加的寄生电容。

Claims (13)

1.一种用于无线接收电力的系统(100),所述系统(100)包括:
- 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
- 夹在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基质(104)中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第一电极(101)、基质(104)中的负载模块(103)以及第二电极(102)形成电容器叠层,
其中至少基质(104)以湿润形式应用,并且其中相比于负载模块(103)夹在两个电极(101,102)之间的区域中而言,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之间的距离在没有负载模块(103)夹在两个电极(101,102)之间的区域中更大。
2.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系统(100),其中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包括发光二极管。
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系统(100),其中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中的一个是反射性的并且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中的另一个是透明的或光学活性的。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系统(100),其中基质(104)是透明或半透明的聚合物基质。
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系统(100),包括用于将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连接到驱动电路(106)的连接器(105)。
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系统(100),其中系统(100)在没有负载模块(103)夹在两个电极(101,102)之间的区域中缺少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中的导电材料。
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系统(100),第一电极(101)和第二电极(102)各自包括一个或多个导电条带,其中第一电极(101)的一个或多个导电条带与第二电极(102)中的一个或多个导电条带不同地取向,以便形成具有第一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重叠区的图案化结构,使得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位于第一和第二电极的至少一个重叠区处。
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的系统(100),其中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在面向第一或第二电极(101,102)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侧上具有疏水涂层(107)。
9.一种用于制造用来无线接收电力的系统(100)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 提供(1301)第一电极(101),
- 在第一电极(101)上以湿润形式应用(1302)基质(104),其中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嵌入在基质中,从而提供在至少一侧上具有疏水涂层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使得当应用(1302)湿润基质(104)时,其在至少一侧处从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4)被驱逐,
- 在基质(104)上应用(1303)第二电极(102),
使得第一电极(101)、嵌入在基质(104)中的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以及第二电极(102)形成电容器叠层。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方法,其中基质(104)通过涂刷、粉刷、喷涂或滚涂来应用。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中任一项的方法,还包括,在应用第二电极(102)之后,在没有负载模块(103)夹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区域中从第一和第二电极(101,102)移除导电材料。
12.根据权利要求9至11中任一项的方法,其中提供(1301)第一电极(101)包括在衬底上应用第一导电条带,并且其中应用(1303)第二电极(102)包括应用相比于第一电极(101)的第一导电条带不同地取向的第二导电条带,以便形成具有第一和第二电极之间的至少一个重叠区的图案化结构,应用(1303)第二电极的第二导电条带使得至少一个负载模块(103)位于第一和第二导电条带的重叠区处。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的系统(100)在墙壁类型应用中、贴纸类型应用中或自由形式照明器产品中的使用。
CN201480052664.0A 2013-09-24 2014-09-19 湿法处理的电子系统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9431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3185734 2013-09-24
EP13185734.4 2013-09-24
PCT/EP2014/070041 WO2015044054A1 (en) 2013-09-24 2014-09-19 Wet processed electronic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4319A true CN105794319A (zh) 2016-07-20
CN105794319B CN105794319B (zh) 2018-03-30

Family

ID=492631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52664.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94319B (zh) 2013-09-24 2014-09-19 湿法处理的电子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9585205B2 (zh)
EP (1) EP3050401B1 (zh)
JP (1) JP6038400B1 (zh)
CN (1) CN105794319B (zh)
RU (1) RU2016115712A (zh)
WO (1) WO2015044054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4306A (zh) * 2021-11-11 2022-03-2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心率检测传感器、防护服和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324362B2 (ja) * 2015-11-20 2018-05-16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伝送装置
BR112018012661A2 (pt) * 2015-12-23 2018-12-04 Koninklijke Philips N.V. disposição de carga, disposição de potência elétrica, estrutura marinha e uso de uma disposição de carga
CA3009273A1 (en) * 2015-12-23 2017-06-2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arine structure
US10448481B2 (en) * 2017-08-15 2019-10-15 Davorin Babic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infrared emitter and back reflector in a solid state source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EP3481151A1 (en) * 2017-11-01 2019-05-08 Koninklijke Philips N.V. An electric current supply system, designed to be at least partially submerged in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liquid during operation thereof
US10870159B2 (en) * 2017-11-02 2020-12-22 Hamilton Sunstrand Corporation Electrical discharge machining system including in-situ tool electrode
EP3599796B1 (de) * 2018-07-26 2021-02-24 Bilton International GmbH Led-lichtband und leuchtsystem
EP3599797A1 (de) * 2018-07-26 2020-01-29 Bilton International GmbH Leucht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leuchtsystems
DE102018121444B3 (de) * 2018-07-26 2020-01-30 BILTON International GmbH Leuchtsystem und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Leuchtsystems
EP3845915B1 (en) * 2018-09-20 2022-11-0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hotoelectron component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EP3805974A1 (en) 2019-10-11 2021-04-14 Nxp B.V. Tamper detection device, system, and method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15111A (en) * 1966-06-09 1967-04-18 Gen Electric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light transmissiv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ctrode material therefor
US4614668A (en) * 1984-07-02 1986-09-30 Cordi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with islands of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CN1122956A (zh) * 1994-08-03 1996-05-22 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 制造半导体器件电容的方法
KR20060037728A (ko) * 2004-10-28 2006-05-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테스트패드를 구비한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WO2010031428A1 (en) * 2008-09-17 2010-03-25 Agc Flat Glass Europe Sa Glass panel
WO2013024406A2 (en) * 2011-08-16 2013-02-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parent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ing system
WO2013024388A1 (en) * 2011-08-16 2013-02-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acoustic ceiling tile for a 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04550B (zh) 2009-06-25 2014-12-03 株式会社村田制作所 功率传送系统和非接触充电装置
WO2010150317A1 (en) 2009-06-25 2010-12-29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Power transfer system and noncontact charging device
JP4914929B2 (ja) * 2009-10-15 2012-04-11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発光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40167525A1 (en) 2011-08-16 2014-06-1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Techniques for efficient power transfers in a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ing system
JP6118320B2 (ja) 2011-08-16 2017-04-19 フィリップス ライティング ホールディング ビー ヴィ 容量性電力伝送を用いた配電のための広表面導電層
WO2013024419A2 (en) 2011-08-16 2013-02-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fer layer for wireless capacitive power
US9577713B2 (en) 2011-09-29 2017-02-21 Konica Minolta Laboratory U.S.A.,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ligning conductors for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15111A (en) * 1966-06-09 1967-04-18 Gen Electric Flexible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and light transmissiv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electrode material therefor
US4614668A (en) * 1984-07-02 1986-09-30 Cordis Corporation Method of making an electroluminescent display device with islands of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CN1122956A (zh) * 1994-08-03 1996-05-22 现代电子产业株式会社 制造半导体器件电容的方法
KR20060037728A (ko) * 2004-10-28 2006-05-03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테스트패드를 구비한 유기전계 발광표시장치
WO2010031428A1 (en) * 2008-09-17 2010-03-25 Agc Flat Glass Europe Sa Glass panel
WO2013024406A2 (en) * 2011-08-16 2013-02-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Transparent capacitive wireless powering system
WO2013024388A1 (en) * 2011-08-16 2013-02-21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An acoustic ceiling tile for a capaci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4306A (zh) * 2021-11-11 2022-03-25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 心率检测传感器、防护服和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CN114224306B (zh) * 2021-11-11 2024-03-22 煤炭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心率检测传感器、防护服和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038400B1 (ja) 2016-12-07
JP2016540338A (ja) 2016-12-22
US20160234890A1 (en) 2016-08-11
EP3050401B1 (en) 2017-03-01
WO2015044054A1 (en) 2015-04-02
US9585205B2 (en) 2017-02-28
EP3050401A1 (en) 2016-08-03
CN105794319B (zh) 2018-03-30
RU2016115712A (ru) 2017-10-30
RU2016115712A3 (zh)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4319A (zh) 湿法处理的电子系统
TWI540763B (zh) 於表面上形成螢光材料均勻顆粒層之方法與裝置
TWI451800B (zh) 加熱元件以及製造彼之方法
CN107610802B (zh) 透明导电薄膜、光电器件及其制作方法
WO2006138671A3 (en) Photovoltaic wire
US9210762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TW200950147A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ddressable and static electronic displays, power generating or other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04134484A (zh) 基于纳米银线的柔性透明导电薄膜及制备方法
WO2012061183A3 (en) Flexible led device for thermal management and method of making
CN107210082A (zh) 导电膏、电气模块及电气模块的制造方法
RU2012106143A (ru) Система токопроводящих шин для авиационного остекления
CN103180945A (zh) 用于制造发光器件的层压支撑膜及其制造方法
CN207852328U (zh) 导电膜
CN103971787B (zh) 透明导电体及其制备方法
KR101628029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를 포함하는 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CN202976874U (zh) 透明导电体
CN110126370A (zh) 导电薄膜
CN104576910A (zh) 改善散热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和立体led光源
US20170326907A1 (en) Electroluminescent transfer laminate and electroluminescent transfer unit obtained therefrom
CN105404435A (zh) 纳米银线导电层叠结构及电容式触控面板
CN103797603A (zh) 全板粘合剂封装的具有穿孔盖子的有机发光二极管
CN210640004U (zh) 透明导电膜、加热玻璃及电子设备
CN103811105B (zh) 透明导电体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59046B (zh) 一种电致发光电子装置壳体
CN207096965U (zh) 一种触控模组、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30

Termination date: 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