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4155B -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4155B
CN105794155B CN201480066733.3A CN201480066733A CN105794155B CN 105794155 B CN105794155 B CN 105794155B CN 201480066733 A CN201480066733 A CN 201480066733A CN 105794155 B CN105794155 B CN 1057941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name
terminal
delivery
input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667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4155A (zh
Inventor
李小娟
郜文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9167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092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4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4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4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4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 H04L63/0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supporting key management in a packet data network for key exchange, e.g. in peer-to-peer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3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using or handling presence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8Commands or executable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8Message addressing, e.g. address format or anonymous messages, alia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能够使用户快速获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节省了终端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花费的时间。本发明的方法包括:接收第一输入信息;提取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用户名称进行匹配,确定目标用户名称;将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第一输入信息和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本发明适用于用户需要快速浏览消息的场景。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不断涌现出许多支持在线消息传输的IM(InstantMessaging,实时通讯)应用,如QQ、微信、米聊等。其中,大部分IM应用均支持在线文字聊天、在线语音聊天等功能。在线文字聊天、在线语音聊天可以实现终端用户一对一聊天,也可以实现群组中多个终端用户聊天。
现有技术中,当群组中多个终端用户进行在线聊天时,每个终端用户不仅可以获取自己发出的信息,还可以获取其他终端用户在群组中发出的信息。
但是,群组中人数较多时,往往会出现大量的未读信息,当终端用户想要获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时,需要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才有可能获取到与自己相关的信息。终端用户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依次读取未读信息,直至找到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花费了用户大量的时间,使得用户难以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使用户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节省了终端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信息花费的时间。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
所述发送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目标用户名称,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为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
所述发送方终端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或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中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第一输入信息中的所述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所述发送方终端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目标用户名称,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与所述姓名信息一致的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之前,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获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
所述发送方终端根据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发送方终端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讯列表中存储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发送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所述发送方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目标用户名称,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二输入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所述发送方终端利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当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匹配成功;
所述发送方终端将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应用于接收方终端,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所述接收方终端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方终端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包括:
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所述接收方终端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之前,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获取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建立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方终端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是否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方终端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包括:
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时,所述接收方终端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时,在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二送达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利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送达信息和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当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所述接收方终端将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绑定,并显示提示消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输入信息;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用户名称,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为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或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
第一提取单元,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姓名信息一致的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讯列表中存储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
第二提取单元,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二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输入信息,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之后接收的输入信息;
第一关联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确定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匹配成功;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送达信息;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第一绑定模块,用于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包括:
第三提取单元,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所述第一绑定模块,包括:
第一绑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建立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包括:
第四提取单元,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第四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是否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绑定模块,包括:
第二绑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时,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送达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之后接收的送达信息;
第二关联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送达信息和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第二绑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将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绑定,并显示提示消息。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消息的设备,所述设备至少包括:输入单元、处理单元、通信单元;
所述输入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输入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并用于确定目标用户名称,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为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或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并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并用于确定与所述姓名信息一致的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
并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讯列表中存储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
并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输入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输入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之后接收的输入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并用于当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确定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匹配成功;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所述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送达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并用于将匹配成功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并用于根据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并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并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
并用于根据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建立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是否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
并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二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时,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送达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之后接收的送达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送达信息和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并用于当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将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绑定,并显示提示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a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提示消息的界面举例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提示消息的界面举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又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又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的又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的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的又一种实现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消息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消息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下文描述的一些流程中,包含了按照特定顺序出现的多个操作,但是应该清楚了解,这些操作可以不按照其在本文中出现的顺序来执行或并行执行,操作的序号如101、102等,仅仅是用于区分开各个不同的操作,序号本身不代表任何的执行顺序。另外,这些流程可以包括更多或更少的操作,并且这些操作可以按顺序执行或并行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的“第一”、“第二”等描述,是用于区分不同的信息、设备、模块等,不代表先后顺序,也不限定“第一”和“第二”是不同的类型。本文中的“当”,是表示满足某个条件、状态,包括了“若”、“条件满足后”、“判断成立”等含义。“消息”是承载若干信息的载体,包括信令、通信信号、数据消息等多种形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主要应用于实时通讯应用中的群组聊天场景中,在群组聊天场景中,群组中的每一个终端既可以作为发送方终端发送输入信息,也可以作为接收方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输入信息。且群组中的一个终端发送输入信息,群组中的所有终端均可以接收该输入信息。发送方终端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将该输入信息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再将该输入信息发送至接收方终端。
其中,接收输入信息,将输入信息与应用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得到与输入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并将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与输入信息绑定,向群组中的接收方终端发送,上述流程可以由发送方终端完成,也可以由网络侧的服务器完成。其中,发送方终端、接收方终端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用户设备,比如:可穿戴眼睛、可穿戴手表等。输入信息可以是语音输入信息或文字输入信息等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应用于接收方终端,还可以应用于网络侧的服务器,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提取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确定目标用户名称,将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或者,网络侧的服务器接收第一输入信息,提取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确定目标用户名称,将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如图1所示,包括:
101,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
其中,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接收第一输入信息,即第一输入信息是用户输入的,或者是发送方终端发送的。发送方终端接收的第一输入信息是用户输入至发送方终端的;网络侧的服务器接收的第一输入信息是发送方终端发送至网络侧的服务器的。第一输入信息可以是语音输入信息,也可以是文字输入信息。
102,所述发送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其中,通讯列表为实时通讯应用中的通讯列表,即联系人列表、好友列表等等,比如:当用户使用QQ时,对应的通讯列表为QQ中的好友列表;当用户使用微信时,对应的通讯列表为微信中的通讯录。通讯列表包括实时通讯应用的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发送方终端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时,发送方终端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具体的,对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词语分割,得到分割第一输入信息后产生的关键词,即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该输入信息所在的实时通讯应用中的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即检测该输入信息是否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相关;或者,发送方终端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发送方终端向网络侧的服务器发送该输入信息,网络侧的服务器对输入信息进行词语分割,得到分割输入信息后产生的关键词,即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该输入信息所在的实时通讯应用中的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即检测该输入信息是否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相关。例如:通讯列表为QQ中的好友列表,将从输入信息提取的关键信息与QQ好友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需要说明的是,关键信息为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词语中的一种词语或多种词语的集合。比如:第一输入信息为“李四,明天把计划书交给我”,将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词语分割,得到“李四”“明天”“计划书”“我”等关键信息,将这些关键信息依次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103,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目标用户名称。
其中,目标用户名称为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需要说明的是,将关键信息与应用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的具体方法可以是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从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名词,将名词作为用户的身份标识,通过检测名词是否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一致,或者,在通讯列表中存储作为用户身份标识的名词与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通过检测从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的名词在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该名词具有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来确定是否存在与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即是否存在目标用户名称。
104,所述发送方终端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其中,接收方终端为群组中的接收方终端。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将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绑定,通过网络侧的服务器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第一输入信息和目标用户名称;或者,网络侧的服务器接受第一输入信息,将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第一输入信息和目标用户名称。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绑定,使得目标用户名称附加于第一输入信息,在传递第一输入信息时,目标用户名称随着第一输入信息传递。
接收方终端接收并显示第一输入信息,并根据目标用户名称,在显示第一输入信息的同时显示提示消息,提示消息包括目标用户名称或与目标用户名称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具体的,提示消息是接收方终端根据与第一输入信息绑定的目标用户名称产生的,提示消息用于提示显示的该输入信息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提示消息可以只在与该输入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对应的接收方终端上显示,比如:如图1a所示,在与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对应的接收方终端上的工作群组的聊天界面中,在显示与该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相关的输入信息时,同时显示具有“与我相关”字样的提示消息。也可以在群组中每个接收方终端都显示提示消息,提示消息用于表示输入信息与某个用户相关,比如:如图1b所示,在工作群组中的某一个终端的聊天界面中,接收到的输入信息后都显示与该输入信息相关的用户名称,第一条输入信息后显示“用户C”,表示第一条输入信息与用户C相关,第三条输入信息后显示“用户A”,表示第三条输入信息与用户A相关。
需要说明的是,提示消息除了以文字或其他标识显示在输入消息周围之外,还可以实现为其他形式,当输入信息为文字信息时,可以将与“我”相关的输入信息中的文字加粗,或者增加字体字号,或者改变字体颜色等等;当输入信息为语音信息时,可以改变与“我”相关的输入信息的信息框形式,或者改变与“我”相关的输入信息的信息框的背景颜色等等,提示消息的形式在此并不限定。用户通过浏览提示消息,从而可以快速明确的获取与用户自身相关的输入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接收方终端还可以显示用于提示用户与“我”相关的输入信息的数量的数量提示消息,比如显示“有5条与我相关的信息”等字样。接收方终端还能够接收用户对数量提示消息的触发操作,并将显示界面锁定至与“我”相关的输入信息所在的位置。比如:显示界面可以同时显示连续的6条信息,群组中有连续的30条未读信息,其中,与“我”相关的输入信息为第4条、第8条,则用户触发数量提示消息后,显示界面显示群组中的第3条至第8条信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到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或发送方终端发送的输入信息时,发送方终端可以显示用户名称列表,用户名称列表中包括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也可以根据用户发出的选择指令,在用户名称列表中选择用户名称,作为与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比如:用户输入输入信息后,手机显示用户名称列表,用户名称列表中包括“张三”“李四”“赵五”三个用户名称,用户选择“张三”,则手机根据用户的选择指令,将“张三”作为与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在后续流程中,将“张三”与该输入信息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
此外,当用户输入输入信息时,发送方终端提示用户手动输入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还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将用户输入的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作为与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比如:通讯列表中存在“张三”这一用户名称,用户输入信息后,直接输入“张三”这一用户名称,终端将“张三”这一用户名称作为与该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在后续流程中,将“张三”与该输入信息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
进一步的,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姓名信息通常为人的姓名,称谓信息通常为对人的称呼及昵称等。本实施例中,主要采用姓名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得到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在图1所示的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具体方案,对图1所示的102-103的执行过程进行进一步细化,102可以具体实现为1021和1022,103可以具体实现为1031,如图2所示,包括:
1021,所述发送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其中,从输入信息中提取的关键信息是以关键词的形式提取的,所以关键信息可能是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等词语的一种词语或多种词语的集合,而姓名信息通常为人名。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对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具体的,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可以根据语法,从得到的关键信息,即关键词中获取姓名信息,例如:第一输入信息为“李四,你在干什么?”,则提取到关键信息“李四”“你”“什么”等词语,经过语义分析,从关键信息中可以提取姓名信息为“李四”。
1022,所述发送方终端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其中,当得到姓名信息后,将姓名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对比,检测姓名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如检测姓名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相同。
1031,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与所述姓名信息一致的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其中,当姓名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一致时,将通讯列表中与姓名信息一致的用户名称,作为与该姓名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比如:从输入信息中提取的姓名信息为“李四”,将“李四”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比对,查找到通讯列表中存在“李四”这一用户名称,姓名信息“李四”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李四”一致,所以该姓名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李四”匹配成功。
1021、1022、1031由接收用户输入的输入信息的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执行,在1021、1022、1031的流程中,不需要用户的操作介入,简化了用户的操作。
此外,当从输入信息中提取的姓名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匹配失败时,可以将输入信息直接与提取出的姓名信息绑定,向群组中的接收方终端发送,群组中的接收方终端显示该输入信息,同时在该输入信息周围直接显示该姓名信息,表示该输入信息与该姓名信息相关,以便于用户能够较快速的得知输入信息与谁相关。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从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姓名信息,得到更加具体的人名,能够省去无关词语与用户名称匹配的过程,减少匹配过程花费的时间,从而提高匹配过程的效率。
进一步的,还可以建立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称谓信息通常为对人的称呼及昵称等,从而在保证匹配成功的准确性的基础上,扩大匹配成功的范围,在图1所示的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具体方案,在101之前增添105-107,建立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当通讯列表中存储有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对图1所示的102-103的执行过程进行进一步细化,102可以具体实现为1023和1024,103可以具体实现为1032,如图3所示,包括:
105,所述发送方终端获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
其中,发送发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可以获取历史输入信息,并提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名称消息,同时,获取该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历史输入信息可以是非群组的历史输入信息,即终端之间一对一通信的历史输入信息,从非群组的终端之间一对一的历史输入信息提取称谓信息,并获取该输入信息的接收方终端的用户名称,便于后续流程中,建立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历史输入信息也可以是已经与用户名称绑定的群组中的历史输入信息,获取已经与用户名称绑定的群组中的历史输入信息中提取的称谓信息,以及与该历史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便于后续流程中,建立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通过步骤105,从历史输入信息中提取到用户常用的称谓信息,如对某好友的昵称、简称等等。
106,所述发送方终端根据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能够根据获取的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该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个称谓信息与一个用户名称对应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多个称谓信息与一个用户名称对应的对应关系。比如:称谓信息“小四”与用户名称“李四”具有对应信息。又比如:称谓信息“小四”“李老师”“李哥”均与用户名称“李四”存在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输入称谓信息,以及与该称谓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从而建立名称消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后续流程中,可以使用用户预先采用输入方式建立的对应关系,来确定目标用户名称。
107,所述发送方终端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其中,将建立的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在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中,具体的,可以将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在通讯列表中,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数据库来存储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例如:手机经常在QQ中向好友列表中的“李四”发送含有称谓信息“小四”的输入信息,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记录并保存了“小四”这一称谓信息以及这一称谓信息与QQ好友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李四”的对应关系。
1023,所述发送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其中,进行语义分析,并从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的过程与1021中从关键信息中提取姓名信息的过程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1024,所述发送方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
其中,通讯列表中存储有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通过检测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来判定是否存在与该称谓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
1032,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其中,当通讯列表中存在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时,确定该称谓信息为目标用户名称,在后续过程中,将目标用户名称与第一输入信息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
比如:通讯列表中存储有四条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分别为a、称谓信息“张工”与用户名称“张三”之间的对应关系;b、称谓信息“小四”与用户名称“李四”之间的对应关系;c、称谓信息“李主任”与用户名称“李四”之间的对应关系;d、称谓信息“王哥”与用户名称“王五”之间的对应关系;从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称谓信息为“张工”,则在通讯列表中存储的a、b、c、d四条对应关系中查找,因为存在与称谓信息“张工”具有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张三”,所以将用户名称“张三”作为目标用户名称,在后续过程中,将目标用户名称“张三”与第一输入信息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第一输入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张三”。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根据历史输入信息,建立常用的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与用户名称不同但是指向该用户名称的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匹配成功,在保证匹配成功的准确率的基础上,扩大了匹配成功的范围。
此外,连续的未读信息中往往存在关联关系,为了根据输入消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更准确的得到与输入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结合图2所示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可以在104之后添加108-111,如图4所示,包括:
108,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二输入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其中,第二输入信息为在接收第一输入信息之后接收的输入信息,第二输入信息可以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后接收的第一条输入信息,也可以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后接收的N条输入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第一输入信息可以为文字输入信息或语音输入信息,第二输入信息可以为文字输入信息或语音输入信息。所以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的形式关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a、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均为文字输入信息;b、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均为语音输入信息;c、第一输入信息为语音输入信息,第二输入信息为文字输入信息;d、第一输入信息为文字输入信息,第二输入信息为语音输入信息。
109,所述发送方终端利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其中,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对第二输入信息和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即获取第二输入信息中的非姓名信息且非称谓信息的关键信息,对第二输入信息中的非姓名信息且非称谓信息的关键信息和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具体的,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对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判断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是否对第一输入信息具有指向性,即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是否均为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的称呼。从而判断第二输入信息是否与从第一输入信息具有关联性,即判断第二输入信息是否与第一输入信息关联成功。需要说明的是,第二输入信息中的非姓名信息且非称谓信息的关键信息,是指关键信息中的不是名词、人名及对人的昵称、简称等的词语,非姓名信息且非称谓信息的关键信息可以是代词等具有指向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或用户名称的功能的词语。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关联成功,表示能够与第二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与第一输入信息绑定的目标用户名称相同。比如:第一输入信息为“小四,你好吗?”,第二输入信息为“你现在在做什么工作?”,通过对第一输入信息和第二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可以得出第二输入信息中的“你”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小四”对应,则可以得出第二输入信息与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的称谓信息具有关联性,也就是说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
110,当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对应。
其中,当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即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第一输入信息具有指向性,也就是说,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均为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的称呼,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确定第二输入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名称。例如:在109的例子中,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所以确定第二输入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名称与第一输入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名称相同,第一输入信息的目标用户名称为“李四”,所以第二输入信息对应的目标用户名称也为“李四”,即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的目标用户名称“李四”对应。
111,所述发送方终端将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其中,将第二输入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过程与104中将第一输入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的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通过对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能够在第二输入信息中没有直接出现姓名信息和称谓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关联成功,确定能够与第二输入信息绑定的目标用户名称,从而更加准确、全面的得到应该与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应用于接收方终端,接收方终端接收的送达信息是由网络侧的服务器发送的,如图5所示,包括:
201,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
其中,第一送达信息是服务器发送的,即第一送达信息是网络侧的服务器发送的。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第一送达信息可以是语音送达信息,也可以是文字送达信息。
202,所述接收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其中,接收方终端接收网络侧的服务器发送的送达信息时,接收方终端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具体的,对接收到的送达信息进行词语分割,得到分割该送达信息后产生的关键词,即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即检测该送达信息是否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相关。比如:第一送达信息为“李老师,你现在在哪里?”,则对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词语分割,得到的关键信息为“李老师”“哪里”等词语。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为接收方终端在实时通讯应用中的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例如:本端手机在使用QQ时,本端手机的用户名称为“李四”,则本端手机对应的用户名称为“李四”。
需要说明的是,关键信息为动词、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词语中的一种词语或多种词语的集合。
203,所述接收方终端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其中,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关键信息所在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直接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信息,表示该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相关。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送达信息与目标用户名称绑定,使得目标用户名称附加于第一送达信息,在传递第一送达信息时,目标用户名称随着第一送达信息传递。
204,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其中,提示消息包括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需要说明的是,提示消息仅在与该送达信息相关的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包括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比如:如图1a所示,在接收方终端上的工作群组的聊天界面中,在显示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时,同时显示具有“与我相关”字样的提示消息。提示消息的具体体现形式参见步骤104中的记载,在此不再赘述。接收方终端还可以显示用于提示用户与“我”相关的送达信息的数量的数量提示消息,接收方终端还能够接收用户对数量提示消息的触发操作,并将显示界面锁定至与“我”相关的送达信息所在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
进一步的,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姓名信息通常为人的姓名,称谓信息通常为对人的称呼及昵称等。本实施例中主要采用姓名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得到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在图5所示的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具体方案,对图5所示的202-203的执行过程进行进一步细化,202可以具体实现为2021和2022,203可以具体实现为2031,如图6所示,包括:
2021,所述接收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其中,从送达信息中提取的关键信息是以关键词的形式提取的,所以关键信息可能是名词、动词、代词、形容词等词语的一种词语或多种词语的集合,而姓名信息通常为人名。接收方终端对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具体的,接收方终端可以根据语法,从得到的关键信息,即关键词中获取姓名信息,例如:第一送达信息为“张三,你过来一下!”,则提取到关键信息“张三”“你”等词语,经过语义分析,从关键信息中可以提取姓名信息为“张三”。
2022,所述接收方终端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其中,当得到姓名信息后,将姓名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对比,检测姓名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2031,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所述接收方终端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其中,当姓名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的姓名信息所在的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并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比如:从送达信息中提取的姓名信息为“张三”,将“张三”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比对,当姓名信息“张三”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张三”一致,所以将该姓名信息所在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张三”绑定,并在接收方终端显示“与我相关”或“与张三相关”等字样的提示消息。
2021、2022、2031由接收服务器发送的送达信息对应的接收方终端执行,在2021、2022、2031的流程中,不需要用户的操作介入,简化了用户的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从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姓名信息,得到更加具体的人名或对人的称呼,能够省去无关词语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的过程,减少匹配过程花费的时间,从而提高匹配过程的效率。
进一步的,还可以建立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从而在保证匹配成功的准确性的基础上,扩大匹配成功的范围,在图5所示的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的具体方案,在201之前增添205-207,建立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图5所示的202-203的执行过程进行进一步细化,202可以具体实现为2023和2024,203可以具体实现为2032,如图7所示,包括:
205,所述接收方终端获取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
其中,称谓信息通常是对人的称呼、昵称、简称等。接收方终端可以获取其他终端与接收方终端非群组的一对一通信时,发送给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从而在后续过程中,建立该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和/或,接收方终端获取群组中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的历史送达信息,并获取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从而在后续过程中,建立该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
206,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建立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其中,接收方终端能够根据发送给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其中,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是一个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也可以是多个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比如: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为“张三”,称谓信息“张工”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张三”具有对应信息。又比如:称谓信息“张工”“张哥”均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张三”存在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由用户预先输入与接收方终端的用户名称对应的称谓信息,从而建立名称消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后续流程中,可以使用用户预先采用输入方式建立的对应关系,来确定送达信息是否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207,所述接收方终端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其中,将建立的称谓信息与本端用户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在接收方终端中,具体的,可以将称谓信息与本端用户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在通讯列表中,也可以建立专门的数据库来存储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2023,所述接收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其中,进行语义分析,以及从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的具体内容参见步骤1021中从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姓名信息的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2024,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是否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
其中,接收方终端检测通过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在通讯列表中是否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对应关系,来判定是否将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2032,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时,所述接收方终端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当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对应关系时,将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并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根据历史送达信息,建立常用的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不同但是指向该用户名称的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在保证匹配成功的准确率的基础上,扩大了匹配成功的范围。
此外,连续的未读信息中往往存在关联关系,为了根据送达消息之间的关联关系,更准确的得到能够与送达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结合图6所示的方案,在此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可以在2031之后添加208-210,如图8所示,包括:
208,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二送达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其中,第二送达信息为在接收第一送达信息之后接收的送达信息,第二送达信息可以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后接收的第一条送达信息,也可以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后接收的N条送达信息,N为正整数。
其中,第一送达信息可以为文字送达信息或语音送达信息,第二送达信息可以为文字送达信息或语音送达信息。所以第一送达信息和第二送达信息的形式关系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a、第一送达信息和第二送达信息均为文字送达信息;b、第一送达信息和第二送达信息均为语音送达信息;c、第一送达信息为语音送达信息,第二送达信息为文字送达信息;d、第一送达信息为文字送达信息,第二送达信息为语音送达信息。
209,所述接收方终端利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送达信息和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其中,接收方终端对第二送达信息和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即获取第二送达信息中的非姓名信息且非称谓信息的关键信息,对第二送达信息中的非姓名信息且非称谓信息的关键信息和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具体的,发送方终端或网络侧的服务器对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进行语义分析,判断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是否对第一输入信息具有指向性,即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是否均为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的称呼。从而判断第二送达信息是否与从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具有关联性,即判断第二送达信息是否与第一送达信息关联成功。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送达信息中的非姓名信息且非称谓信息的关键信息,是指关键信息中的不是名词、人名及对人的昵称、简称等的词语,非姓名信息且非称谓信息的关键信息可以是代词等具有指向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或用户名称的功能的词语。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关联成功,表示第二送达信息也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比如:第一送达信息为“张三,下午4点开会!”,第二送达信息为“你来会议室的时候把笔记本电脑带上!”,通过对第一送达信息和第二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可以得出第二送达信息中的“你”与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张三”对应,则可以得出第二送达信息与从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的姓名信息具有关联性,也就是说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
210,当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所述接收方终端将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绑定,并显示提示消息。
其中,当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即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第一输入信息具有指向性,也就是说,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均为同一对象的两种不同的称呼,接收方终端将第二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并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例如:在209的例子中,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所以将第二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张三”绑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通过对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能够在第二送达信息中没有直接出现姓名信息和称谓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关联成功,将第二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从而更加准确、全面的得到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的送达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300,如图9所示,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301,用于接收第一输入信息。
第一匹配模块302,用于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第一确定模块303,用于确定目标用户名称。
其中,目标用户名称为与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
第一发送模块304,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其中,提示消息包括目标用户名称或与目标用户名称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
进一步的,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如图10所示,第一匹配模块302,包括:
第一提取单元3021,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第一检测单元3022,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第一确定模块303,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3031,用于确定与所述姓名信息一致的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从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姓名信息,得到更加具体的人名,能够省去无关词语与用户名称匹配的过程,减少匹配过程花费的时间,从而提高匹配过程的效率。
此外,通讯列表中存储有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如图11所示,装置300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305,用于获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
第一建立模块306,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保存模块307,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第一匹配模块302,包括:
第二提取单元3023,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第二检测单元302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
第一确定模块303,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3032,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根据历史输入信息,建立常用的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与用户名称不同但是指向该用户名称的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匹配成功,在保证匹配成功的准确率的基础上,扩大了匹配成功的范围。
此外,如图12所示,装置300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308,用于接收第二输入信息。
其中,第二输入信息为在接收第一输入信息之后接收的输入信息。
第一关联模块309,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第二确定模块310,用于当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确定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匹配成功。
第二发送模块311,用于将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入信息包括文字输入信息或语音输入信息,第二输入信息包括文字输入信息或语音输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通过对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能够在第二输入信息中没有直接出现姓名信息和称谓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关联成功,确定能够与第二输入信息绑定的目标用户名称,从而更加准确、全面的得到应该与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400,如图13所示,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401,用于接收第一送达信息。
第二匹配模块402,用于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第一绑定模块403,用于将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关键信息所在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显示模块404,用于根据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其中,提示消息包括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
进一步的,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如图14所示,第二匹配模块402,包括:
第三提取单元4021,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第三检测单元4022,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第一绑定模块403,包括:
第一绑定单元4031,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从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姓名信息,得到更加具体的人名或对人的称呼,能够省去无关词语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的过程,减少匹配过程花费的时间,从而提高匹配过程的效率。
此外,如图15所示,装置400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405,用于获取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
第二建立模块406,用于根据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建立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保存模块407,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第二匹配模块402,包括:
第四提取单元4023,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第四检测单元4024,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是否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
第一绑定模块403,包括:
第二绑定单元4032,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根据历史送达信息,建立常用的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不同但是指向该用户名称的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在保证匹配成功的准确率的基础上,扩大了匹配成功的范围。
此外,当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时,如图16所示,装置400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408,用于接收第二送达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其中,第二送达信息为在接收第一送达信息之后接收的送达信息。
第二关联模块409,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送达信息和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第二绑定模块410,用于当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将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绑定,并显示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送达信息包括文字送达信息或语音送达信息;第二送达信息包括文字送达信息或语音送达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通过对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能够在第二送达信息中没有直接出现姓名信息和称谓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关联成功,将第二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从而更加准确、全面的得到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的送达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设备500,如图17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501,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单元502或者其他输入单元503,存储单元504,输出单元5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506,以及电源507。通信总线506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单元501为设备5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设备5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单元504内的数据,以执行设备500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单元501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单元5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及通信单元中的控制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通信单元502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使设备500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以连接至远程服务器,并从所述远程服务器下载媒体数据,或向所述远程服务器上传媒体数据。所述通信单元502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ireless LAN)模块、蓝牙模块、基带(Base Band)模块等通信模块,以及所述通信模块对应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用于进行无线局域网络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及/或蜂窝式通信系统通信,例如宽带码分多重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及/或高速下行封包存取(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控制设备500中的各组件的通信,并且可以支持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
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502中的各种通信模块一般以集成电路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的形式出现,并可进行选择性组合,而不必包括所有通信模块及对应的天线组。例如,所述通信单元502可以仅包括基带芯片、射频芯片以及相应的天线以在一个蜂窝通信系统中提供通信功能。经由所述通信单元502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例如无线局域网接入或WCDMA接入,所述设备500可以连接至蜂窝网(CellularNetwork)或因特网(Internet)。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502中的通信模块,例如基带模块可以集成到处理单元501中。
输入单元503,用于实现用户与设备500的交互和/或信息输入到设备500中。例如,输入单元503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产生与用户设置或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输入单元503可以是触控面板,也可以是其他人机交互界面,例如实体输入键、麦克风等,还可是其他外部信息撷取装置,例如摄像头等。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或触控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触摸或接近的操作动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接近触控面板的位置的操作动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并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转换为电信号,以及将所述电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单元501。所述触摸控制器还可以接收处理单元501发来的命令并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Infrared)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输入单元503所采用的实体输入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麦克风形式的输入单元503可以收集用户或环境输入的语音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形式的、处理器501单元可执行的命令。
存储单元504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单元5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单元504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5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单元504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5041、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5042,比如声音播放程序、图像播放程序等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设备5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单元5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非挥发性动态随机存取内存(Nonvolatile RandomAccess Memory,NVRAM)、相变化随机存取内存(Phase Change RAM,P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内存(Magetoresistive RAM,MRAM)等,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闪存器件,例如反或闪存(NOR flash memory)或是反及闪存(NANDflash memory)。非易失存储器储存处理单元501所执行的操作系统5041及应用程序5042。所述处理单元501从所述非易失存储器加载运行程序与数据到内存并将数字内容储存于大量储存装置中。所述操作系统5041包括用于控制和管理常规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以及有助于各种软硬件之间通信的各种组件和/或驱动器。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还可以是Vxworks这类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所述应用程序5042包括安装在设备500上的任何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浏览器、电子邮件、即时消息服务、文字处理、键盘虚拟、窗口小部件(Widget)、加密、数字版权管理、语音识别、语音复制、定位(例如由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的功能)、音乐播放等等。应用程序5042中包括但不限于第一接收模块301、第一匹配模块302、第一确定模块303、第一发送模块304、第一提取单元3021、第一检测单元3022、第一确定单元3031、第一获取模块305、第一建立模块306、第一保存模块307、第二提取单元3023、第二检测单元3024、第二确定单元3032、第二接收模块308、第一关联模块309、第二确定模块310、第二发送模块311。
应用程序5042中各模块及单元的具体实现参见图9至图12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应模块及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输出单元506包括但不限于影像输出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影像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文字、图片和/或视频。所述影像输出单元可包括显示面板,例如采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形式来配置的显示面板。或者所述影像输出单元可以包括反射式显示器,例如电泳式(electrophoretic)显示器,或利用光干涉调变技术(Interferometric Modulation of Light)的显示器。所述影像输出单元可以包括单个显示器或不同尺寸的多个显示器。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输入单元503所采用的触控面板亦可同时作为输出单元506的显示面板。例如,当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的触摸或接近的手势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单元501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单元501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输入单元503与输出单元506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设备5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集成一体而实现设备5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例如,所述影像输出单元可以显示各种图形化用户接口(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以作为虚拟控制组件,包括但不限于窗口、卷动轴、图标及剪贴簿,以供用户通过触控方式进行操作。
音频输出单元包括数字模拟转换器,用来将处理单元501所输出的音频信号从数字格式转换为模拟格式。
电源507用于给设备500的不同部件进行供电以维持其运行。作为一般性理解,所述电源507可以是内置的电池,例如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也包括直接向设备500供电的外接电源,例如AC适配器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507还可以作更为广泛的定义,例如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如发光二极管),以及与设备500的电能生成、管理及分布相关联的其他任何组件。
具体的,输入单元503用于接收第一输入信息。
处理单元501,用于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以及,用于确定目标用户名称,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为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
通信单元502,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或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以及,用于确定与所述姓名信息一致的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此外,处理单元501还用于获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存储单元504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以及,用于当所述通讯列表中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时,将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作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其中,通讯列表中存储有该对应关系。
此外,输入单元503还用于接收第二输入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之后接收的输入信息。
处理单元501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确定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匹配成功。
通信单元502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输入信息包括文字输入信息或语音输入信息;第二输入信息包括文字输入信息或语音输入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设备,能够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该输入信息和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以便接收方终端根据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输入信息与与该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接收方终端接收到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绑定的输入信息后,在显示输入信息的同时,也显示表示该输入信息与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相关的提示消息,即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提示的相关用户,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输入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从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姓名信息,得到更加具体的人名,能够省去无关词语与用户名称匹配的过程,减少匹配过程花费的时间,从而提高匹配过程的效率。而且,根据历史输入信息,建立常用的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与用户名称不同但是指向该用户名称的称谓信息与用户名称匹配成功,在保证匹配成功的准确率的基础上,扩大了匹配成功的范围。而且,通过对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能够在第二输入信息中没有直接出现姓名信息和称谓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输入信息与第一输入信息关联成功,确定能够与第二输入信息绑定的目标用户名称,从而更加准确、全面的得到应该与输入信息绑定的用户名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设备600,如图18所示,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单元601,例如CPU,至少一个通信单元602或者其他输入单元603,存储单元604,输出单元605,至少一个通信总线606,以及电源607。通信总线606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
处理单元601为设备6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设备600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单元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单元604内的数据,以执行设备600的各种功能和/或处理数据。所述处理单元601可以由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组成,例如可以由单颗封装的IC所组成,也可以由连接多颗相同功能或不同功能的封装IC而组成。举例来说,处理单元601可以仅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也可以是GPU、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及通信单元中的控制芯片(例如基带芯片)的组合。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CPU可以是单运算核心,也可以包括多运算核心。
通信单元602用于建立通信信道,使设备600通过所述通信信道以连接至远程服务器,并从所述远程服务器下载媒体数据,或向所述远程服务器上传媒体数据。所述通信单元602可以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wireless LAN)模块、蓝牙模块、基带(Base Band)模块等通信模块,以及所述通信模块对应的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用于进行无线局域网络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及/或蜂窝式通信系统通信,例如宽带码分多重接入(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及/或高速下行封包存取(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HSDPA)。所述通信模块用于控制设备600中的各组件的通信,并且可以支持直接内存存取(Direct Memory Access)。
在本发明的不同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602中的各种通信模块一般以集成电路芯片(Integrated Circuit Chip)的形式出现,并可进行选择性组合,而不必包括所有通信模块及对应的天线组。例如,所述通信单元602可以仅包括基带芯片、射频芯片以及相应的天线以在一个蜂窝通信系统中提供通信功能。经由所述通信单元602建立的无线通信连接,例如无线局域网接入或WCDMA接入,所述设备600可以连接至蜂窝网(CellularNetwork)或因特网(Internet)。在本发明的一些可选实施方式中,所述通信单元602中的通信模块,例如基带模块可以集成到处理单元601中。
输入单元603,用于实现用户与设备600的交互和/或信息输入到设备600中。例如,输入单元603可以接收用户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产生与用户设置或功能控制有关的信号输入。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输入单元603可以是触控面板,也可以是其他人机交互界面,例如实体输入键、麦克风等,还可是其他外部信息撷取装置,例如摄像头等。触控面板,也称为触摸屏或触控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触摸或接近的操作动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上或接近触控面板的位置的操作动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操作,并将检测到的触摸操作转换为电信号,以及将所述电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所述电信号,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单元601。所述触摸控制器还可以接收处理单元601发来的命令并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Infrared)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输入单元603所采用的实体输入键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麦克风形式的输入单元603可以收集用户或环境输入的语音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形式的、处理器601单元可执行的命令。
存储单元604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单元6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单元604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设备6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实现数据处理。存储单元604主要包括程序存储区和数据存储区,其中,程序存储区可存储操作系统6041、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6042,比如声音播放程序、图像播放程序等等;数据存储区可存储根据设备6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存储单元604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非挥发性动态随机存取内存(Nonvolatile RandomAccess Memory,NVRAM)、相变化随机存取内存(Phase Change RAM,PRAM)、磁阻式随机存取内存(Magetoresistive RAM,MRAM)等,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电子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闪存器件,例如反或闪存(NOR flash memory)或是反及闪存(NANDflash memory)。非易失存储器储存处理单元601所执行的操作系统6041及应用程序6042。所述处理单元601从所述非易失存储器加载运行程序与数据到内存并将数字内容储存于大量储存装置中。所述操作系统6041包括用于控制和管理常规系统任务,例如内存管理、存储设备控制、电源管理等,以及有助于各种软硬件之间通信的各种组件和/或驱动器。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系统可以是Android系统、iOS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还可以是Vxworks这类的嵌入式操作系统。
所述应用程序6042包括安装在设备600上的任何应用,包括但不限于浏览器、电子邮件、即时消息服务、文字处理、键盘虚拟、窗口小部件(Widget)、加密、数字版权管理、语音识别、语音复制、定位(例如由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的功能)、音乐播放等等。应用程序6042中包括但不限于第三接收模块401、第二匹配模块402、第一绑定模块403、显示模块404、第三提取单元4021、第三检测单元4022、第一绑定单元4031、第二获取模块405、第二建立模块406、第二保存模块407、第四提取单元4023、第四检测单元4024、第二绑定单元4032、第四接收模块408、第二关联模块409、第二绑定模块410。
应用程序6042中各模块及单元的具体实现参见图13至图16所示实施例中的相应模块及单元,在此不再赘述。
输出单元606包括但不限于影像输出单元和声音输出单元。影像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文字、图片和/或视频。所述影像输出单元可包括显示面板,例如采用LCD(Liquid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等形式来配置的显示面板。或者所述影像输出单元可以包括反射式显示器,例如电泳式(electrophoretic)显示器,或利用光干涉调变技术(Interferometric Modulation of Light)的显示器。所述影像输出单元可以包括单个显示器或不同尺寸的多个显示器。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上述输入单元603所采用的触控面板亦可同时作为输出单元606的显示面板。例如,当触控面板检测到在其上的触摸或接近的手势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单元601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单元601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输入单元603与输出单元606可以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设备6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与显示面板集成一体而实现设备6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例如,所述影像输出单元可以显示各种图形化用户接口(Graphical User Interface,GUI)以作为虚拟控制组件,包括但不限于窗口、卷动轴、图标及剪贴簿,以供用户通过触控方式进行操作。
音频输出单元包括数字模拟转换器,用来将处理单元601所输出的音频信号从数字格式转换为模拟格式。
电源607用于给设备600的不同部件进行供电以维持其运行。作为一般性理解,所述电源607可以是内置的电池,例如常见的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也包括直接向设备600供电的外接电源,例如AC适配器等。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607还可以作更为广泛的定义,例如还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充电系统、电源故障检测电路、电源转换器或逆变器、电源状态指示器(如发光二极管),以及与设备600的电能生成、管理及分布相关联的其他任何组件。
具体的,通信单元602用于接收第一送达信息。
处理单元601用于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以及,用于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以及,用于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
进一步的,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601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以及,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此外,处理单元601还用于获取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建立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存储单元604,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进一步的,处理单元601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以及,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是否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此外,当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时,通信单元602还用于接收第二送达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之后接收的送达信息。
处理单元601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送达信息和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以及,用于当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将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绑定,并显示提示消息。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送达信息包括文字送达信息或语音送达信息;第二送达信息包括文字送达信息或语音送达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消息的设备,能够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在接收方终端显示提示消息。与需要从群组的大量未读信息中按顺序依次读取未读信息以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的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通过提取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将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并将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的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由接收方终端在显示送达信息的同时也显示提示消息,即在接收方终端中显示的大量的未读信息带有提示该未读信息相关用户的提示消息,用户能够根据提示消息快速地在大量的未读信息中获取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从而大大节省了用户在大量未读信息中查找与自己相关的送达信息花费的时间。而且,从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中提取姓名信息,得到更加具体的人名或对人的称呼,能够省去无关词语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的过程,减少匹配过程花费的时间,从而提高匹配过程的效率。而且,根据历史送达信息,建立常用的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的对应关系,从而使得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不同但是指向该用户名称的称谓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在保证匹配成功的准确率的基础上,扩大了匹配成功的范围。而且,通过对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能够在第二送达信息中没有直接出现姓名信息和称谓信息的情况下,根据第二送达信息与第一送达信息关联成功,将第二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从而更加准确、全面的得到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的送达信息。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装置实施例及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所述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Memory,RAM)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6)

1.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应用于发送方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
所述发送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目标用户名称,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为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
所述发送方终端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或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提示消息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后方独立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所述发送方终端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目标用户名称,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与所述姓名信息一致的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之前,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获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
所述发送方终端根据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发送方终端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列表中存储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发送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所述发送方终端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目标用户名称,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6.根据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一输入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发送方终端接收第二输入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所述发送方终端利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当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所述发送方终端确定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匹配成功;
所述发送方终端将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7.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应用于接收方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所述接收方终端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提示消息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后方独立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所述接收方终端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包括:
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所述接收方终端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之前,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获取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建立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方终端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方终端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是否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接收方终端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包括:
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时,所述接收方终端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时,在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一送达信息之后,还包括:
所述接收方终端接收第二送达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
所述接收方终端利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送达信息和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当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所述接收方终端将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绑定,并显示提示消息。
13.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输入信息;
第一匹配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目标用户名称,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为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或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提示消息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后方独立显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
第一提取单元,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第一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姓名信息一致的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
第一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一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列表中存储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匹配模块,包括:
第二提取单元,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第二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
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18.根据权利要求15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输入信息,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之后接收的输入信息;
第一关联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确定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匹配成功;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19.一种显示消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一送达信息;
第二匹配模块,用于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第一绑定模块,用于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显示模块,用于根据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提示消息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后方独立显示。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包括:
第三提取单元,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第三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所述第一绑定模块,包括:
第一绑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
第二建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建立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第二保存模块,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模块,包括:
第四提取单元,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第四检测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是否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绑定模块,包括:
第二绑定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24.根据权利要求21或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时,还包括:
第四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送达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之后接收的送达信息;
第二关联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送达信息和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第二绑定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将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绑定,并显示提示消息。
25.一种显示消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至少包括:输入单元、处理单元、通信单元;
所述输入单元,用于接收第一输入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并用于确定目标用户名称,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为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匹配成功的用户名称;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或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提示消息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后方独立显示。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并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并用于确定与所述姓名信息一致的所述通讯列表中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28.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
并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以及所述历史输入信息对应的用户名称,建立所述历史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列表中存储有所述对应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通讯列表中是否存在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
并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具有所述对应关系的用户名称为所述目标用户名称。
30.根据权利要求27或2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输入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之后接收的输入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输入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并用于当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第一输入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确定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匹配成功;
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将所述第二输入信息与所述目标用户名称绑定,并向接收方终端发送绑定的所述第二输入信息和所述目标用户名称,以便所述接收方终端根据所述目标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
31.一种显示消息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至少包括:处理单元、通信单元;
所述通信单元用于接收第一送达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提取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进行匹配;
并用于将匹配成功的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并用于根据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显示提示消息,所述提示消息包括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或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所对应的身份标识信息,所述提示消息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后方独立显示。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键信息包括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所述姓名信息;
并用于检测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是否一致;
并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所述姓名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一致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存储单元;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获取发送给所述接收方终端的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
并用于根据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建立所述历史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述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对应关系。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提取出的关键信息进行语义分析,从所述关键信息中提取称谓信息;
并用于根据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检测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是否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
并用于当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称谓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具有所述对应关系时,将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绑定。
36.根据权利要求33或3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第一送达信息与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匹配成功时,所述通信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送达信息,并提取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为在接收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之后接收的送达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利用所述第一送达信息中的姓名信息或称谓信息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中的关键信息,对所述第二送达信息和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进行语义关联分析;
并用于当所述第二送达信息与所述第一送达信息语义关联成功时,将与所述接收方终端对应的用户名称与所述第二送达信息绑定,并显示提示消息。
CN201480066733.3A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Active CN105794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1670.1A CN111490927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0280 WO2016070338A1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1670.1A Division CN111490927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4155A CN105794155A (zh) 2016-07-20
CN105794155B true CN105794155B (zh) 2020-04-03

Family

ID=55908358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66733.3A Active CN105794155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202010191670.1A Active CN111490927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1670.1A Active CN111490927B (zh) 2014-11-04 2014-11-04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095627B2 (zh)
EP (2) EP3866410B1 (zh)
JP (1) JP6434640B2 (zh)
KR (1) KR101966268B1 (zh)
CN (2) CN105794155B (zh)
WO (1) WO201607033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184470B2 (ja) * 2015-12-29 2017-08-23 Line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6200051B1 (ja) * 2016-09-09 2017-09-20 Line株式会社 プログラム、情報処理方法、及び情報処理端末
CN106789575B (zh) * 2016-12-22 2020-08-28 太和县科维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发送装置、方法
CN106657643B (zh) * 2016-12-27 2019-09-20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通讯会话显示方法
US9973922B1 (en) 2017-03-23 2018-05-15 Honda Motor Co., Ltd. User identification from user data associated with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10887454B2 (en) 2018-08-20 2021-01-0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KR20200123560A (ko) * 2019-04-22 2020-10-30 라인플러스 주식회사 리마인더 메시지를 제공하는 방법, 시스템, 및 비-일시적인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기록 매체
CN115633007A (zh) * 2022-08-22 2023-01-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联系人确定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9189A (zh) * 2012-01-13 2012-07-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消息的内容的处理方法及客户端
CN102932238A (zh) * 2012-11-13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消息的提醒方法和设备
CN103514165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识别对话中所提及的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80987A (zh) * 2012-07-30 2014-02-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工具中群消息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3838834A (zh) * 2014-02-25 2014-06-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提及推荐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689641A (en) * 1993-10-01 1997-11-18 Vicor, Inc. Multimedia collaboration system arrangement for routing compressed AV signal through a participant site without decompressing the AV signal
US5923848A (en) * 1996-05-31 1999-07-13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lving names in an electronic messaging environment
WO1998058476A1 (en) * 1997-06-17 1998-12-23 Telecom Wireless Solutions, Inc. System and process for allowing wireless messaging
CA2302250C (en) * 1997-09-18 2008-02-05 United Video Properties, Inc. Electronic-mail reminder for an internet television program guide
US20020049818A1 (en) * 1998-05-29 2002-04-25 Gilhuly Barry J.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hing encrypted information between a host system and a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6219694B1 (en) * 1998-05-29 2001-04-1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hing information from a host system to a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having a shared electronic address
US6463462B1 (en) * 1999-02-02 2002-10-08 Dialogic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Automa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livery of messages and processing of message responses
US6981023B1 (en) * 1999-03-09 2005-12-27 Michael Hamilton Message routing
CA2385833C (en) * 1999-09-28 2016-10-18 Parlano, Inc. Information flow management in real time
US7636752B2 (en) * 1999-09-28 2009-12-22 Parlan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information and collaborating
US7668913B1 (en) * 1999-11-05 2010-02-23 Decentrix,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generating a web site with dynamic content data from an external source integrated therein
US7337210B2 (en) * 2000-01-13 2008-02-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availability of a user of an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US7062535B1 (en) * 2000-04-03 2006-06-13 Centerpost Communications, Inc. Individual XML message processing platform
MXPA03000110A (es) * 2000-06-22 2006-06-08 Mayer Yaron Sistema y metodo de investigacion para buscar y contactar citas en mensajeros instantaneos en la red y/o en otros metodos capaces de encontrar y crear un contacto inmediato.
US6430602B1 (en) * 2000-08-22 2002-08-06 Active Budd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ractively responding to instant messaging requests
US7146404B2 (en) * 2000-08-22 2006-12-05 Colloqui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authenticated access to a service on behalf of a user
US7844666B2 (en) * 2000-12-12 2010-11-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Controls and displays for acquiring preferences, inspecting behavior, and guiding the learning and decision policies of an adaptive communications prioritization and routing system
US20020076015A1 (en) * 2000-12-15 2002-06-20 Norwitz Grant N. Comprehensive messag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92992B1 (en) * 2001-02-01 2006-08-15 Mailshell.Com, Inc. Web page filtering including substitution of user-entered email address
US7571211B1 (en) * 2002-04-15 2009-08-04 Lightwaves Systems, Inc. Method for routing messages over a network based on location
US7512407B2 (en) * 2001-03-26 2009-03-31 Tencent (Bvi) Limited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174368B2 (en) * 2001-03-27 2007-02-06 Xante Corporation Encrypted e-mail reader and responder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US6970908B1 (en) * 2001-03-27 2005-11-29 Cypress Semiconductor Corp. Method of email attachment confirmation
US7346658B2 (en) * 2001-08-08 2008-03-18 At&T Delawar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tifying an offline global computer network user of an online interaction
FI20011680A (fi) * 2001-08-21 2003-02-22 Bookit Oy Ajanvarausmenetelmä ja -järjestelmä
US8737955B2 (en) * 2001-08-21 2014-05-27 Bookit Oy Ajanvarauspalvelu Managing recurring payments from mobile terminals
US8737958B2 (en) * 2001-08-21 2014-05-27 Bookit Oy Ajanvarauspalvelu Managing recurring payments from mobile terminals
US9171307B2 (en) * 2002-08-21 2015-10-27 Bookit Oy Ajanvarauspalvelu Using successive levels of authentication in online commerce
US8737954B2 (en) * 2001-08-21 2014-05-27 Bookit Oy Ajanvarauspalvelu Managing recurring payments from mobile terminals
US20030078978A1 (en) * 2001-10-23 2003-04-24 Clifford Lardin Firmware portable messaging units utilizing proximate communications
US7657253B2 (en) * 2001-11-16 2010-02-02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ssage notification
US7401148B2 (en) * 2001-11-16 2008-07-15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customer access to messaging and configuration data
US20030095555A1 (en) * 2001-11-16 2003-05-22 Mcnamara Justin System for the validation and routing of messages
US7793334B2 (en) * 2001-11-16 2010-09-07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word protecting a distribution list
US7487262B2 (en) * 2001-11-16 2009-02-03 At & T Mobility Ii,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messages through a communications network based on message content
US7319858B2 (en) * 2001-11-16 2008-01-15 Cingular Wireless Ii,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querying message information
US20030109271A1 (en) * 2001-11-16 2003-06-12 Lewis John Ervi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messaging infrastructure
US7617328B2 (en) * 2001-11-16 2009-11-10 At&T Mobility Ii Llc System for transl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essaging protocols into a common protocol
US20040252679A1 (en) * 2002-02-26 2004-12-16 Tim Williams Stored voice message control extensions
US8150922B2 (en) * 2002-07-17 2012-04-0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Voice and text group chat display management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s
US7111044B2 (en) * 2002-07-17 2006-09-19 Fastmobile,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group chat sessions on wireless mobile terminals
US7720910B2 (en) * 2002-07-26 2010-05-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ractive filtering electronic messages received from a publication/subscription service
US7899867B1 (en) * 2002-07-31 2011-03-01 FaceTime Communications, Inc, SpIM blocking and user approval techniques for real-time messaging networks
US7610352B2 (en) * 2002-09-09 2009-10-27 Meca Communications, Inc. Sharing skins
US7131003B2 (en) * 2003-02-20 2006-10-31 America Online, Inc. Secure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US7558955B2 (en) * 2002-11-20 2009-07-07 Aol Llc, A Delawar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cure instant messaging utilizing server-supervised publication
US20040143650A1 (en) * 2003-01-10 2004-07-22 Michael Wollowitz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ssion of computer files
US20040141005A1 (en) * 2003-01-22 2004-07-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grating online meeting materials in a place
JP2004227313A (ja) * 2003-01-23 2004-08-12 Namco Ltd 端末用文字会話情報、情報記憶媒体及び文字会話用端末
US7185285B2 (en) * 2003-02-19 2007-02-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User interface and content enhancements for real-time communication
US20040181580A1 (en) * 2003-03-11 2004-09-16 Etienne Baranshamaje Method, computer useable medium, and system for portable email messaging
US20070118603A1 (en) * 2003-03-21 2007-05-24 Carl Washburn Interactive messaging system
US20060240851A1 (en) * 2003-03-21 2006-10-26 Vocel, Inc. Interactive messaging system
US7558828B1 (en) * 2003-05-29 2009-07-07 Aol Llc, A Delaware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Enabling electronic logging using an instant message system
AU2004246547B2 (en) * 2003-06-09 2008-10-30 Toku Pte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service
US9654425B2 (en) * 2003-06-16 2017-05-16 Meet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among members of meeting groups
US20050055433A1 (en) * 2003-07-11 2005-03-10 Boban Mathew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vanced rule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within an integrated virtual workspace
US8103722B2 (en) * 2003-10-29 2012-01-24 Inter-Tel, Inc. Endpoint status notification system
US20050192893A1 (en) * 2003-11-24 2005-09-01 Keeling John E. Authenticated messaging-based transactions
US7991636B1 (en) * 2004-02-11 2011-08-02 Aol Inc. Buddy list-based calendaring
US20050186970A1 (en) * 2004-02-20 2005-08-25 Yates Charles R. Method of PoC instant temporary group chat based on presence and location
US8739071B2 (en) * 2004-02-27 2014-05-27 Blackberry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display and management
US7734731B2 (en) * 2004-03-18 2010-06-08 Avay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publish-subscribe system with third party subscription delivery
JP2008500750A (ja) * 2004-05-12 2008-01-10 フュージョンワン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高度な連絡先識別システム
US20060031234A1 (en) * 2004-05-21 2006-02-09 Brodi Beartusk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collaborative group chat
US20060010218A1 (en) * 2004-06-11 2006-01-12 Turcotte William E Ii Automatic and confirmed message receipt
US20060009243A1 (en) * 2004-07-07 2006-01-12 At&T Wireless Services, Inc. Always-on mobile instant messaging of a messaging centric wireless device
US7489781B2 (en) * 2004-10-29 2009-02-10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ecure peer-to-peer messaging invitation architecture
US7483899B2 (en) * 2005-01-11 2009-01-2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versation persistence in real-time collaboration system
US20130226453A1 (en) * 2005-02-08 2013-08-29 Bryan Gardner Trussel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integration
US20060190542A1 (en) * 2005-02-24 2006-08-24 Rhoades Michael T Simplified email system
CN100399744C (zh) * 2005-04-30 2008-07-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群组聊天的方法
WO2007008929A2 (en) * 2005-07-13 2007-01-18 Grape Technology Grou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obile device services using sms communications
US20080086640A1 (en) * 2005-07-28 2008-04-10 Jmj Software, Llc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an email client
US8069166B2 (en) * 2005-08-01 2011-11-29 Seven Networks, Inc. Managing user-to-user contact with inferred presence information
WO2007026320A2 (en) * 2005-08-30 2007-03-08 Yoomba Ltd. Immediat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080009268A1 (en) * 2005-09-14 2008-01-10 Jorey Ramer Authorized mobile content search results
US8738732B2 (en) * 2005-09-14 2014-05-27 Liveperson,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follow up based on user interactions
WO2007033464A1 (en) * 2005-09-26 2007-03-29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Electronic messaging changed recipients detection and notification
US20070124400A1 (en) * 2005-11-30 2007-05-31 Digital River, Inc. Sub Accounts System and Method
EP1977312A2 (en) * 2006-01-16 2008-10-08 Zlango Ltd. Iconic communication
US8972494B2 (en) * 2006-01-19 2015-03-0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cheduling calendar entries via an instant messaging interface
US8060357B2 (en) * 2006-01-27 2011-11-15 Xerox Corporation Linguistic user interface
WO2007101230A2 (en) * 2006-02-28 2007-09-07 Momjunction, Inc. Method for sharing document between groups over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20100062745A1 (en) * 2006-05-12 2010-03-11 Waterfall Mobile, Inc. Messaging appartus and method
US8521857B2 (en) * 2006-08-24 2013-08-27 Bby Solu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idget rendering and sharing on a personal electronic device
CN100566259C (zh) * 2006-09-22 2009-12-02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使im群与聊天室互通聊天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US20080207233A1 (en) * 2007-02-28 2008-08-28 Waytena William L Method and System For Centralized Storage of Media and for Communication of Such Media Activated By Real-Time Messaging
US8006190B2 (en) * 2006-10-31 2011-08-23 Yahoo! Inc. Social namespace addressing for non-unique identifiers
US8892645B2 (en) * 2006-12-08 2014-11-18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 sharing of flagged information in a group chat environment
WO2008084209A2 (en) * 2007-01-09 2008-07-17 Spinvox Limited A mobile telephone programmed to allow a user to speak a message which is then remotely automatically converted to text
US20080184170A1 (en) * 2007-01-16 2008-07-31 Shape Innovation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ustomized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for displaying status of measurements from sensors
US8189920B2 (en) * 2007-01-17 2012-05-29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mage processing system, image processing method, and image processing program
US8108763B2 (en) * 2007-01-19 2012-01-31 Constant Contact, Inc. Visual editor for electronic mail
US20080256201A1 (en) * 2007-01-29 2008-10-16 Teleflip,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ng messages using alias addressing
US20100185668A1 (en) * 2007-04-20 2010-07-22 Stephen Murphy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a Multi-Modal Data Interfacing Platform
CN101321135A (zh) * 2007-06-05 2008-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处理呼叫模式消息的方法和用户代理
US9591086B2 (en) * 2007-07-25 2017-03-07 Yahoo! Inc. Display of information in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US20100235453A1 (en) * 2007-09-21 2010-09-16 Francesco Attanasio Monitoring of 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ce services
US7895277B2 (en) * 2007-10-17 2011-02-2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ditional reminders for conveyed electronic messages
US9686087B2 (en) 2007-11-02 2017-06-2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nchronization of questions and answers in a collaborative messaging environment
US8307029B2 (en) * 2007-12-10 2012-11-06 Yaho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ditional delivery of messages
GB0800173D0 (en) * 2008-01-04 2008-02-13 Skype Ltd User interface
US8762285B2 (en) * 2008-01-06 2014-06-24 Yaho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ssage clustering
US20090209275A1 (en) * 2008-02-14 2009-08-20 Moraes Ian M Message robot
KR20100126697A (ko) * 2008-02-22 2010-12-02 알카텔-루센트 유에스에이 인코포레이티드 캘린더 이벤트 통지 방법, 캘린더 서버 및 캘린더 이벤트 프롬프트 시스템
US8320943B2 (en) * 2008-02-27 2012-11-27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instant messages to be exchanged between mobile devices
US20130275899A1 (en) * 2010-01-18 2013-10-17 Apple Inc. Application Gateway for Providing Different User Interfaces for Limited Distraction and Non-Limited Distraction Contexts
US8682646B2 (en) * 2008-06-04 2014-03-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mantic relationship-based location description parsing
US20100005402A1 (en) * 2008-07-01 2010-01-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Whispering in Group Chats
WO2010014852A1 (en) * 2008-07-30 2010-02-04 Kevin Francis Eustice Social network model for semantic processing
US8832201B2 (en) * 2008-08-18 2014-09-09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providing selective enhanced privacy and control features to one or more portions of an electronic message
US8386506B2 (en) * 2008-08-21 2013-02-26 Yahoo!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ext enhanced messaging
US20100064231A1 (en) * 2008-09-11 2010-03-11 Gupta Puneet K System for Creating Associations Between Elements of a Message Application
FR2935855B1 (fr) * 2008-09-11 2010-09-17 Alcatel Lucent Procede et systeme de communication pour la determination d'une sequence de services lies a une conversation.
US20100088187A1 (en) * 2008-09-24 2010-04-08 Chris Courtney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calized and/or topic-driven content distribution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00131858A1 (en) * 2008-11-21 2010-05-27 Verizon Business Network Services Inc. User interface
WO2010071843A1 (en) * 2008-12-19 2010-06-24 Privatetre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facilitating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US8577346B2 (en) * 2009-03-02 2013-11-05 First Data Corpor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promotion information by a mobile device
US9294421B2 (en) * 2009-03-23 2016-03-22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erging edits for a conversation in a hosted conversation system
US20140046728A1 (en) * 2009-04-14 2014-02-13 Jason Tryfon Closed-loop distributed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602444B2 (en) * 2009-05-28 2017-03-21 Google Inc. Participant suggestion system
US8230350B2 (en) * 2009-07-03 2012-07-24 Tweetdeck,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nd displaying data messages
US20110010635A1 (en) * 2009-07-10 2011-01-13 Novell, Inc. Unified editable inbox
US20110035264A1 (en) * 2009-08-04 2011-02-10 Zaloom George B System for collectable medium
US20140074551A1 (en) * 2012-09-09 2014-03-1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 social media marketing and engagement application
US9712672B2 (en) * 2009-10-01 2017-07-18 Avaya Inc. Call response system
US8433762B1 (en) * 2009-11-20 2013-04-30 Facebook Inc. Generation of nickname dictionary based on analysis of user communications
US20110125852A1 (en) * 2009-11-25 2011-05-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Keyword filtered alerts for group chats
US10705794B2 (en) * 2010-01-18 2020-07-07 Apple Inc. Automatically adapting user interfaces for hands-free interaction
US10679605B2 (en) * 2010-01-18 2020-06-09 Apple Inc. Hands-free list-reading by intelligent automated assistant
EP2532128A1 (en) * 2010-02-01 2012-12-12 Markport Limited A messaging system and method
US9270663B2 (en) * 2010-04-30 2016-02-23 T-Central,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enable PKI- and PMI-based distributed locking of content and distributed unlocking of protected content and/or scoring of users and/or scoring of end-entity access means—added
US8825776B1 (en) * 2010-05-18 2014-09-02 Google Inc. Generating a hosted convers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predefined parameters
US8510399B1 (en) * 2010-05-18 2013-08-13 Google Inc. Automated participants for hosted conversations
US8725818B1 (en) * 2010-05-18 2014-05-13 Google Inc. Automated participants with access to attachments in hosted conversations
US9026935B1 (en) * 2010-05-28 2015-05-05 Google Inc. Application user interface with an interactive overlay
US9380011B2 (en) * 2010-05-28 2016-06-28 Google Inc. Participant-specific markup
KR101701832B1 (ko) * 2010-05-31 2017-02-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그룹 대화 제어 방법
KR101638912B1 (ko) * 2010-05-31 2016-07-1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단말기 및 이것의 리코딩 제어 방법
WO2011151734A2 (en) * 2010-06-03 2011-12-08 Morrigan Partners Limited Secure communication systems, methods, and devices
US20110307563A1 (en) * 2010-06-15 2011-12-1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Determining group chat access
JP5969476B2 (ja) * 2010-08-16 2016-08-17 ソーシャル・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ズ・カンパニー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環境における通信者対話の促進
CN102136919A (zh) * 2010-09-01 2011-07-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会话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US8312096B2 (en) * 2010-12-08 2012-11-13 Google Inc. Priority inbox notifications and synchronization for mobile messaging application
US20120166561A1 (en) * 2010-12-28 2012-06-28 Julius Kelly Multi-Channel Dynamic Response Communication Engine
US8819156B2 (en) * 2011-03-11 2014-08-26 James Robert Min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ssage collection
US9419928B2 (en) * 2011-03-11 2016-08-16 James Robert Miner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essage collection
WO2012129784A1 (en) * 2011-03-30 2012-10-04 Motorola Solutions, Inc. Multi-group 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devices
US20120317499A1 (en) * 2011-04-11 2012-12-13 Shen Jin Wen Instant messaging system that facilitates better knowledge and task management
US9450766B2 (en) * 2011-04-26 2016-09-20 Openet Telecom Ltd.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of distributing telecommunications functionality across multiple heterogeneous domains
CN102333076A (zh) 2011-07-21 2012-01-25 上海互联网软件有限公司 文件共享系统及方法、网络信息整合系统及方法
US9059954B1 (en) * 2011-08-03 2015-06-16 Hunter C. Cohen Extracting indirect relational information from email correspondence
EP2560134A1 (en) * 2011-08-19 2013-02-20 Agor Services BVBA A platform and method enabling collaboration between value chain partners
US9076129B2 (en) * 2011-08-19 2015-07-07 Grey Wall Software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ing group chats among team members
US8751602B1 (en) * 2011-09-14 2014-06-10 Wes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notification services to smartphone devices
US8799406B1 (en) * 2011-09-14 2014-08-05 Wes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notification services to smartphone devices
US20130073636A1 (en) * 2011-09-19 2013-03-21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Group chat across networks
US8667072B1 (en) * 2011-10-24 2014-03-04 West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roviding live support service in a notification system
US8949357B2 (en) * 2011-10-28 2015-02-03 Blether Labs LLC Ad hoc group chat using a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
KR101402506B1 (ko) * 2011-12-01 2014-06-03 라인 가부시키가이샤 인스턴트 메시징 어플리케이션을 이용한 대화형 정보제공 시스템 및 방법
US9819753B2 (en) * 2011-12-02 2017-11-14 Location Lab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logging and reporting mobile device activity information
US20130151637A1 (en) * 2011-12-13 2013-06-13 Findandremind.Com System and methods for filtering and organizing events and activities
US9335904B2 (en) * 2012-01-06 2016-05-10 Panasonic Corporation Of North America Context dependent application/event activation for people with various cognitive ability levels
US9680786B2 (en) * 2012-01-18 2017-06-13 Loop Communications, Llc Communication and no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20130218686A1 (en) * 2012-02-16 2013-08-22 Yahoo!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Group Offers Within Group Chat
EP2817917B1 (en) * 2012-02-20 2018-04-11 KL Data Security Pty Ltd Cryptographic method and system
CN102571637A (zh) * 2012-03-16 2012-07-11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AU2013251304B2 (en) * 2012-04-27 2018-12-20 Intralinks, Inc. Computeriz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networked secure collaborative exchange
US20140245015A1 (en) * 2012-04-27 2014-08-28 Intralinks, Inc. Offline file access
US9077677B2 (en) * 2012-05-17 2015-07-07 John Christian Mackin Methods of sharing a uniform resource locator (URL), and a URL sharing utility and social network facilitating group chat about shared links
US9800532B2 (en) * 2012-06-04 2017-10-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presentation of multiple proximate audible alerts
US9602448B2 (en) * 2012-06-14 2017-03-2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Presence information based messaging
US20140006497A1 (en) * 2012-06-29 2014-01-02 Googl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event creation
CN103546364B (zh) * 2012-07-13 2017-08-08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提醒信息推送方法和系统
US8566414B2 (en) * 2012-10-12 2013-10-22 Freedomone Mobi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bscription management in a multi-channel context aware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CN102970210A (zh) 2012-11-02 2013-03-13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即时聊天工具中群消息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US9160698B2 (en) * 2012-11-09 2015-10-13 The Rocket Science Group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providing information relating to an event
US20140141821A1 (en) * 2012-11-16 2014-05-22 Infinite Convergence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Devices to Convey Session Participant List to a Store and Forward Group Chat Recipient
US9271111B2 (en) * 2012-12-14 2016-02-23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Response endpoint selection
US20140188998A1 (en) * 2013-01-02 2014-07-03 Dmeautomotive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providing vehicle lifecycle messages to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KR101821358B1 (ko) * 2013-01-22 2018-01-25 네이버 주식회사 다자간 메신저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US9691107B2 (en) * 2013-02-26 2017-06-27 Philip Scott Lyren Exchanging personal information to determine a common interest
US9253609B2 (en) * 2013-03-12 2016-02-02 Doug Hosier Online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vancing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sharing and collective action
US9426239B2 (en) * 2013-03-12 2016-08-23 Oracle 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nalysis of social media messages
US9716599B1 (en) * 2013-03-14 2017-07-25 Ca, Inc. Automated assessment of organization mood
US9432821B2 (en) * 2013-03-16 2016-08-30 Wellpepper, Inc. Adaptive notification system for mobile devices
US20140297770A1 (en) * 2013-03-29 2014-10-02 Rakus Co., Ltd. Electronic message system for soliciting reply
KR102050814B1 (ko) * 2013-04-02 2019-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그룹 대화에서 사적 대화 제공 장치 및 방법
CN104104580B (zh) * 2013-04-10 2018-07-2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群组信息的处理方法、群组信息系统及相关装置
US20150234872A1 (en) * 2013-04-12 2015-08-20 Hitachi, Ltd. Computer,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US9391788B2 (en) * 2013-04-18 2016-07-12 Infinite Convergence Solutions, Inc Method and devices to invite a user from an external chat service to a group chat session
US10114802B2 (en) * 2013-04-28 2018-10-30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accessing third party platforms via a messaging application
US20140324982A1 (en) * 2013-04-29 2014-10-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Topic identifiers associated with group chats
CN105284168B (zh) * 2013-06-09 2019-06-14 苹果公司 蓝牙警示通知服务
US9825890B2 (en) * 2013-06-12 2017-11-21 Cloudon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orting social productivity using thresholding
US9396264B2 (en) * 2013-06-13 2016-07-19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mpany Limited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nformation matching
JP5372288B1 (ja) * 2013-07-18 2013-12-18 株式会社 ディー・エヌ・エー サーバ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US9787631B2 (en) * 2013-07-30 2017-10-10 Wire Swiss Gmbh Unified and consistent multimodal communication framework
US10122656B2 (en) * 2013-08-05 2018-11-06 Oath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anaging electronic communications
US20150039699A1 (en) * 2013-08-05 2015-02-05 Wayne Wei Jiang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playing and Notifying Collective Events for a Group
US10277628B1 (en) * 2013-09-16 2019-04-30 ZapFraud, Inc. Detecting phishing attempts
US9232373B1 (en) * 2013-10-21 2016-01-05 West Corporation Providing data messaging support by intercepting and processing received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messages at a customer support service
US9813363B1 (en) * 2013-10-21 2017-11-07 West Corporation Providing data messaging support by intercepting and processing received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messages at a customer support service
US10033676B2 (en) * 2013-10-31 2018-07-24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nnotating a transcript of an ongoing group chat session
US9286282B2 (en) * 2013-11-25 2016-03-15 Mov Digital Media, Inc. Obtaining data from abandoned electronic forms
US9553833B2 (en) * 2013-12-06 2017-01-24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Confidential messages in a group chat
US8738723B1 (en) * 2013-12-10 2014-05-27 Google Inc. Predictive forwarding of notification data
US10778618B2 (en) * 2014-01-09 2020-09-15 Oath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lassifying man vs. machine generated e-mail
US20150207926A1 (en) * 2014-01-23 2015-07-23 Microsoft Corporation Entity-linked reminder notifications
US10164783B2 (en) * 2014-02-26 2018-12-2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hancing collaboration in real-time group chat system and method
US20150249543A1 (en) * 2014-02-28 2015-09-03 United Video Propertie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necting a plurality of users based on a common interest in an unpopular media asset
DK3117577T3 (da) * 2014-03-12 2019-09-23 Tencent Tech Shenzhen Co Ltd Fremgangsmåde og indretning til at kontrollere perifere indretninger via en social netværksplatform.
US9386110B2 (en) * 2014-03-13 2016-07-05 Lenovo Enterprise Solutions (Singapore) Pte. Ltd. Communications responsive to recipient sentiment
US9344546B2 (en) * 2014-05-06 2016-05-17 Fitbit, Inc. Fitness activity related messaging
US20150347961A1 (en) * 2014-05-30 2015-12-03 United Parcel Service Of America, Inc. Concepts for using action identifiers in messages
US9166936B1 (en) * 2014-06-26 2015-10-20 Parlant Technology, Inc. Message customization
US9419799B1 (en) * 2014-08-22 2016-08-16 Emc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to provide secure credential
US9892105B2 (en) * 2014-08-28 2018-02-13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nnotating messages with reminders
US20160063451A1 (en) * 2014-08-28 2016-03-03 Goog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Biasing Task Assistance Auto-complete Suggestions
US10680988B2 (en) * 2014-08-29 2020-06-09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riggering redisplay of a postponed message
US10104028B2 (en) * 2014-08-29 2018-10-16 Google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processing of message queries
US10425783B1 (en) * 2014-09-10 2019-09-24 West Corporation Providing data messaging support by intercepting and processing received short message service (SMS) messages at a customer support service
US10116596B2 (en) * 2014-09-29 2018-10-3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Personalizing data system components and data sources as chatbots in a group chat session
US10367771B2 (en) * 2014-10-01 2019-07-30 Dropbox, Inc. Identifying communication participants to a recipient of a message
US20160127292A1 (en) * 2014-10-30 2016-05-05 Vonage Network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polling in message conversations across multiple devices
CN105099891A (zh) * 2015-07-24 2015-11-2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应用的群消息提示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9189A (zh) * 2012-01-13 2012-07-2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的消息的内容的处理方法及客户端
CN103514165A (zh) * 2012-06-15 2014-01-15 佳能株式会社 用于识别对话中所提及的人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80987A (zh) * 2012-07-30 2014-02-12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即时通讯工具中群消息的提醒方法及装置
CN102932238A (zh) * 2012-11-13 2013-02-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群组消息的提醒方法和设备
CN103838834A (zh) * 2014-02-25 2014-06-04 北京智谷睿拓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提及推荐方法、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动态文本流中的话题线索检测算法;曹月芹;《计算机工程》;20111231;第37卷(第24期);第45-4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352059A1 (en) 2021-11-11
KR101966268B1 (ko) 2019-04-05
CN105794155A (zh) 2016-07-20
JP2018502404A (ja) 2018-01-25
EP3206341A1 (en) 2017-08-16
CN111490927B (zh) 2021-07-16
EP3866410A1 (en) 2021-08-18
EP3866410B1 (en) 2022-09-28
EP3206341B1 (en) 2021-03-17
WO2016070338A1 (zh) 2016-05-12
JP6434640B2 (ja) 2018-12-05
US11095627B2 (en) 2021-08-17
EP3206341A4 (en) 2017-11-08
CN111490927A (zh) 2020-08-04
KR20170078747A (ko) 2017-07-07
US20170339119A1 (en) 2017-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94155B (zh) 一种显示消息的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062763B (zh) 一种显示应用、图片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RU2621012C2 (ru) Способ,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конечная аппаратура для обработки сеанса на основе жеста
KR102208362B1 (ko) 전자 장치의 메시지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5094603B (zh) 一种关联输入的方法与装置
CN109543014B (zh) 人机对话方法、装置、终端及服务器
CN109656444B (zh) 列表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431812A (zh) 一种头像显示的方法以及头像显示装置
CN106888308B (zh) 一种语音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6095128B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文字输入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604331B (zh) 一种信息提醒方法以及移动设备
CN103150083B (zh) 一种自定义桌面图标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06306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tracting and using semantic entity in text message of electronic device
KR101858544B1 (ko) 정보 처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6469178B (zh) 信息处理方法、终端及电子设备
CN109614174B (zh) 显示方法、移动终端及图形用户界面
KR102415083B1 (ko) 전자 장치의 메시지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12925756A (zh) 文件存储方法及装置
CN111768805A (zh) 录音文件的管理方法、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989077A (zh) 表情对象的管理方法和装置
CN110568979A (zh) 终端的操作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移动终端
TW201727464A (zh) 長按通訊訊息後即時進行檢索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