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0891A -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0891A
CN105790891A CN201610251639.6A CN201610251639A CN105790891A CN 105790891 A CN105790891 A CN 105790891A CN 201610251639 A CN201610251639 A CN 201610251639A CN 105790891 A CN105790891 A CN 1057908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rs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dci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5163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0891B (zh
Inventor
西尾昭彦
今村大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Patent Trust Inc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 of America
Publication of CN1057908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08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0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08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7Scheduling of signalling, e.g. occurrence thereo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8Formatting
    • H04L1/0029Reduction of the amount of signalling, e.g. retention of useful signalling or differential signal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72Error control for data other than payload data, e.g. control dat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13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frequency hop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14Three-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23Time-frequency-sp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所述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其中,当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所述SRS的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请求对于同一子帧和同一小区的SRS的发送并指示与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发送参数不同的发送参数的第二控制信息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1年11月2日、申请号为201180054682.9、发明名称为“通信装置和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控制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和探测参考信号(SRS)发送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3GPP-LTE(3rdGenerationPartnershipProjectRadioAccessNetworkLongTermEvolution: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以下称为“LTE”)中,采用OFDMA(Orthogonal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正交频分多址)作为下行线路的通信方式,采用SC-FDMA(SingleCarrierFrequencyDivisionMultipleAccess:单载波频分多址)作为上行线路的通信方式(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2和3)。另外,在LTE的上行线路中,作为用于测定上行接收质量的参考信号,使用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PeriodicSoundingReferencesignal,P-SRS)。
为了从终端对于基站发送该P-SRS,设定所有终端通用的SRS发送子帧(以下称为“通用SRS子帧”)。该通用SRS子帧以小区为单位,由预定的周期和子帧偏移的组合定义。另外,与通用SRS子帧相关的信息被通知给小区内的终端。例如,若周期为10子帧并且偏移为3,则帧(由10子帧构成)内的第三子帧被设定为通用SRS子帧。在通用SRS子帧中,小区内的所有终端在该子帧的最后的SC-FDMA码元中,中止数据信号的发送,并且将该期间用作参考信号的发送资源。
另外,对于各终端,通过高层(高于物理层的RRC层)单独地设定SRS发送子帧(以下称为专用SRS子帧)。终端在设定的专用SRS子帧中发送P-SRS。另外,对于各终端,设定并通知与SRS资源有关的参数(以下有时称为“SRS资源参数”)。该与SRS资源有关的参数中,包括SRS的带宽、频带位置(或者SRS频带开始位置)、循环移位(CyclicShift)、梳齿(Comb,相当于副载波组的识别信息)等。并且,终端使用按照该通知的参数的资源来发送SRS。另外,有时还设定SRS的跳频。
另外,在更先进的LTE即高级LTE(LTE-Advanced,以下称为“LTE-A”)的上行线路中,正在研究引入动态非周期性探测参考信号(DynamicAperiodicSRS,以下称为A-SRS)。通过触发信息(例如1比特的信息),控制该A-SRS的发送定时。通过物理层的控制信道(即PDCCH),从基站向终端发送该触发信息(例如,非专利文献4)。即,终端仅在通过触发信息(即A-SRS的发送请求)被请求了发送A-SRS的情况下,发送A-SRS。并且,正在研究将A-SRS的发送定时设定为从发送了触发信息的子帧起k(例如k=4)子帧后的最初的通用SRS子帧。这里,如上所述,周期性地(periodic)发送P-SRS,而另一方面例如能够仅在上行线路的发送数据突发性地发生时,使终端在短时间内集中地发送A-SRS。
另外,在LTE-A中,存在用于各种数据分配通知的控制信息格式。控制信息格式(DCI格式:DownlinkControlInformationformat,下行控制信息格式)有如下格式:在下行线路中,分配连续号的资源块(虚拟资源块(VirtualRB)或者物理资源块(PhysicalRB))的DCI格式1A;能够分配不连续号的RB(以下,称为“非连续频带分配”)的DCI格式1;分配空间复用MIMO发送的DCI格式2和2A;分配波束成形(beamforming)发送的下行分配控制信息的格式(“波束成形分配下行格式”:DCI格式1B);以及分配多用户MIMO发送的下行分配控制信息的格式(“多用户MIMO分配下行格式”:DCI格式1D)等。作为用于上行线路分配的格式,有分配单天线端口发送的DCI格式0以及分配上行空间复用MIMO发送的DCI格式4。DCI格式4仅用于设定了上行空间复用MIMO发送的终端。
另外,DCI格式0与DCI格式1A通过填充(Padding)来调整比特数,从而取相同的比特数。DCI格式0和DCI格式1A有时也称为DCI格式0/1A。这里,DCI格式1、2、2A、1B、1D是依赖于对每个终端设定的下行发送模式(非连续频带分配、空间复用MIMO发送、波束成形发送、多用户MIMO发送)而使用的格式,是对每个终端设定的格式。另一方面,DCI格式0/1A是不依赖于发送模式而对于任何发送模式的终端都可以使用的格式,即对于所有终端通用的格式。另外,在使用了DCI格式0/1A的情况下,作为缺省的发送模式,使用1天线发送或发送分集。
终端接收DCI格式0/1A和依赖于下行线路发送模式的DCI格式。另外,设定了上行空间复用MIMO发送的终端除了接收上述格式以外,还接收DCI格式4。
这里,正在研究在A-SRS的触发信息的通知时,使用用于上行线路数据(PUSCH)分配通知的控制信息格式即DCI格式0及DCI格式4。在DCI格式0中,除了RB通知字段、MCS(ModulationandCodingScheme,调制编码方式)通知字段、HARQ(HybridAutomaticRepeatreQuest,混合自动重发请求)信息通知字段、发送功率控制指令通知字段、终端ID字段等以外,还追加用于A-SRS触发通知的字段。另外,DCI格式4除了包含上述信息之外,还包含对于被空间复用的第二个传输块(数据码字)的MCS通知字段和用于空间复用的预编码信息。
另外,上述DCI经由PDCCH而从基站发送到终端。这里,基站对1子帧分配多个终端,因此利用不同的资源同时发送多个PDCCH。此时,为了识别各PDCCH的发送目标的终端,基站将以发送目标的终端ID进行了屏蔽(或者加扰)的CRC比特包含在PDCCH中进行发送。然后,终端在有可能发往本终端的多个PDCCH中,利用本终端的终端ID对CRC比特进行解蔽(或者解扰),从而对PDCCH进行盲解码来检测发往本终端的PDCCH。
现有技术文献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3GPPTS36.211V8.7.0,“PhysicalChannelsandModulation(Release8),”September2008
【非专利文献2】3GPPTS36.212V8.7.0,“Multiplexingandchannelcoding(Release8),”September2008
【非专利文献3】3GPPTS36.213V8.7.0,“Physicallayerprocedures(Release8),”September2008
【非专利文献4】3GPPTSGRANWG1meeting,R1-105632,“OnDynamicAperiodicSRSTransmissionTiming”,October2010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可是,如上所述,终端以从接收到触发信息的子帧起k(例如k=4)子帧以后的最初的通用SRS子帧发送A-SRS。即,在通用SRS子帧的周期为Np子帧的情况下,若终端在从某一通用SRS子帧的前Np+k+1个子帧到前k个的子帧为止的Np子帧的期间接收A-SRS触发,则该终端在该通用SRS子帧中发送A-SRS。即,在向终端请求在通用SRS子帧即子帧n中发送A-SRS时,基站在从子帧n-(Np+k+1)到子帧n-k为止的Np子帧的期间(以下称为“有效期间”),通过A-SRS触发信息对于终端通知A-SRS发送请求。
另外,在A-SRS发送的请求中,能够至少使用DCI格式0和DCI格式4两种格式,基站能够对于终端利用各DCI格式请求不同的A-SRS设定(congfiguration)(例如A-SRS的带宽、循环移位、梳齿、天线数等)的A-SRS。
另一方面,终端通过对PDCCH进行盲解码来检测发往本终端的DCI。因此,终端有可能误检测出发往其他终端的DCI或者并没有被发送的DCI。DCI的误检也称为误报(Falsealarm)或假检测(Falsedetection),表示将发往其他终端的DCI或者没有被发送的信号(即噪声分量)检测为发往本终端的DCI的情况。终端对于多个PDCCH资源候选,用本终端的终端ID对PDCCH的CRC部分进行解蔽之后再进行CRC判定(即盲解码)。这里,若不管比特串是否真的正确、以及是否发往本终端,在CRC为“OK”时,则终端检测为是发往本终端的DCI。例如在作为盲解码对象的PDCCH资源中实际上什么都没有发送的情况下,终端也将噪声分量作为信号而进行盲解码。此时,会出现随机比特串作为解码结果,并且根据比特的组合CRC为“OK”。
另外,基站有可能有意或无意地在有效期间内通知多个A-SRS的发送请求。因此,有可能终端在对于某通用SRS子帧的有效期间内检测到多个A-SRS发送请求。
但是,目前并没有研究检测到多个A-SRS发送请求时的终端的动作。因此,有可能在基站与终端之间对A-SRS设定的识别不同,其结果导致基站进行错误的接收质量测定,进而,终端有可能对于其他小区不必要地带来干扰。特别是在该终端用分配给了其他终端的SRS资源发送出A-SRS时,不仅影响到该终端的接收质量测定,还影响到其他终端的接收质量测定,因此有使系统吞吐量降低的顾虑。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通信装置和SRS发送方法,其能够降低在SRS的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产生有无SRS发送或SRS资源的识别错误的可能性,从而防止系统吞吐量的降低。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其中,当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所述SRS的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请求对于同一子帧和同一小区的SRS的发送并指示与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发送参数不同的发送参数的第二控制信息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其中,当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所述SRS的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请求对于同一子帧和同一小区的SRS的发送并指示与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发送参数不同的发送参数的第二控制信息时,所述接收单元不接收SRS。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在预定期间内仅将指示相同发送参数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对方。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其中,当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所述SRS的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请求对于同一子帧和同一小区的SRS的发送并指示与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发送参数不同的发送参数的第二控制信息时,接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其中,当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所述SRS的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请求对于同一子帧和同一小区的SRS的发送并指示与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发送参数不同的发送参数的第二控制信息时,不接收SRS。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其中,在预定期间内仅将指示相同发送参数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对方。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通信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最初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通信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最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通信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不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通信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不同的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不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通信装置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然后检测到不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不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进而,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检测到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不同的、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时,基于最后检测到的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控制信息,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检测单元,检测由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并以预定定时发送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所述发送单元在早于所述预定定时的预定期间内仅发送一个所述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通信装置包括: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检测单元,检测由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并以预定定时发送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所述发送单元在早于所述预定定时的预定期间内向所述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发送相同的所述控制信息。
本发明的一个形态的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在早于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预定定时的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或者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和预定的规则,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能降低在SRS的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产生有无SRS发送或SRS资源的识别错误的可能性,从而防止系统吞吐量的降低的通信装置及SRS发送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主要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主要结构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5A和5B是用于说明基站和终端的动作的图。
图6A和6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基站和终端的动作的图。
图7A和7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基站和终端的动作的图。
图8A和8B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基站和终端的动作的图。
图9是用于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基站和终端的动作的图。
标号说明
100基站
101设定单元
102,103编码和调制单元
104发送处理单元
105,208射频发送单元
106,201天线
107,202射频接收单元
108,203接收处理单元
109数据接收单元
110SRS接收单元
200终端
204参考信号生成单元
205数据信号生成单元
206发送控制单元
207发送信号形成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对相同的结构要素标以相同的标号,省略其重复的说明。
[实施方式1]
[通信系统的概要]
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通信系统包括基站100和终端200。基站100为LTE-A基站,终端200为LTE-A终端。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主要结构图。在基站100中,发送处理单元104向终端200发送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控制信息,接收处理单元108检测从终端200基于控制信息并以预定定时发送的SRS。由设定单元101控制发送请求的发送,在实施方式1中,在有效期间内仅发送一个控制信息。利用从发送处理单元104发送的A-SRS发送请求,从基站100对于终端200指示发送SRS。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200的主要结构图。在终端200中,接收处理单元203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的控制信息,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根据基于控制信息的发送控制单元206的控制,发送A-SRS。发送控制单元206基于“SRS发送执行规则”和触发信息的接收状况,判断是否执行SRS发送。
以下,将上行线路和下行线路被分频的FDD(频分双工)系统作为前提进行说明。
[基站100的结构]
图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的结构的方框图。在图3中,基站100包括设定单元101、编码和调制单元102及103、发送处理单元104、射频发送单元105、天线106、射频接收单元107、接收处理单元108、数据接收单元109以及SRS接收单元110。
设定单元101生成“A-SRS发送规则设定信息”,该A-SRS发送规则设定信息用于对设定对象终端200设定(configure)在A-SRS的发送请求中使用的控制信息格式(DCI格式)与该设定对象终端200用于发送A-SRS的资源(A-SRS资源)之间的对应关系。在A-SRS发送规则设定信息中包含多个控制信息格式(DCI格式)的识别信息、以及关于与各控制信息格式的识别信息对应的A-SRS资源的信息。如上所述,该A-SRS资源是设定对象终端200映射A-SRS的资源。在关于A-SRS资源的信息中,包含有设定对象终端200发送A-SRS的频带(或者SRS频带的开始RB位置)、带宽(或者RB数)、循环移位、传输梳齿、天线数、发送次数、跳频、单位载波(ComponentCarrier)等参数。即,对于设定对象终端200,根据A-SRS发送规则设定信息设定多个控制信息格式(DCI格式)的识别信息和与各控制信息格式的识别信息对应的上述参数的组合。此外,使与对于各DCI格式用作触发信息的比特数(即能够以触发信息通知的A-SRS资源候选数)相应的数量的A-SRS资源,与能够以该比特数表现的比特状态对应关联。例如在为1比特的情况下,一个比特状态被用于通知“不请求发送SRS”,因此只能够通知一种资源。因此,使另外一个比特状态与资源A对应关联。由于在2比特的情况下能够通知三种资源,因此使称为资源B、资源C、资源D的3个资源分别与3个比特状态对应关联。
另外,设定单元101生成上行分配控制信息或下行分配控制信息,该上行分配控制信息或下行分配控制信息包含对于指示对象终端200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以下简称为“触发信息”)。
如以上那样,通过设定单元101生成的A-SRS发送规则设定信息在编码和调制单元102、发送处理单元104、以及射频发送单元105中经过发送处理之后,作为RRC层的控制信息,被发送到设定对象终端200。另外,包含A-SRS发送的触发信息的控制信息在编码和调制单元102、发送处理单元104、以及射频发送单元105中经过了发送处理后,作为层1、2的控制信息,被发送到设定对象终端200。这里,触发信息为1比特时(例如DCI格式0),若为比特“0”则表示“请求利用资源A发送A-SRS”,若为比特“1”则表示“不请求发送A-SRS”。在触发信息为2比特时(例如DCI格式4),在4个比特状态中,状态1表示“不请求发送A-SRS”,状态2表示“请求利用资源B发送A-SRS”,状态3表示“请求利用资源C发送A-SRS”,状态4表示“请求利用资源D发送A-SRS”。由设定单元101设定资源A、B、C、D。
这里,设定单元101生成分配控制信息,该分配控制信息包含触发信息、资源(RB)分配信息、以及对一个或多个传输块(TB)的MCS信息。分配控制信息包括与分配上行线路数据的上行资源(例如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有关的分配控制信息、以及与分配下行线路数据的下行资源(例如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有关的分配控制信息。作为分配上行线路数据的分配控制信息,有DCI格式0、4,作为分配下行线路数据的分配控制信息,有DCI格式1A、1、1B、1D、2、2A等。
另外,设定单元101为了能够在使终端发送A-SRS的子帧的有效期间内发送控制信息,而对该终端生成包含指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控制信息。此外,在实施方式1中,以如下情况为前提,即,基站100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对于一个对象终端仅发送一次包含表示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控制信息。
然后,设定单元101经由编码和调制单元102将A-SRS发送规则设定信息发送至设定对象终端200,并且输出至接收处理单元108。另外,设定单元101将包含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经由编码和调制单元102发送至设定对象终端200,并且输出至发送处理单元104。另外,设定单元101将表示包含了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的格式(DCI格式)的信息输出至接收处理单元108。
这里,设定信息作为高层信息(即利用RRC信令)而从基站100通知给终端200。另一方面,分配控制信息(包含触发信息)通过PDCCH(PhysicalDownlinkControl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而从基站100通知给终端200。即,设定信息的通知间隔比较长(即隔开比较长的间隔进行通知),与此相对,分配控制信息的通知间隔较短(即以较短的间隔进行通知)。
编码和调制单元102对从设定单元101获得的设定信息及分配控制信息进行编码及调制,将所得到的调制信号输出至发送处理单元104。
编码和调制单元103对输入的数据信号进行编码及调制,将得到的调制信号输出至发送处理单元104。
发送处理单元104将从编码和调制单元102及编码和调制单元103获得的调制信号映射到从设定单元101获得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所示的资源中,由此形成发送信号。这里,在发送信号为OFDM信号时,将调制信号映射到从设定单元101获得的下行资源分配信息所示的资源中,实施快速傅立叶逆变换(IFFT)处理而变换为时间波形,并附加CP(CyclicPrefix,循环前缀),由此形成OFDM信号。
射频发送单元105对于从发送处理单元104获得的发送信号,进行无线发送处理(上变频、数字模拟(D/A)转换等),并通过天线106发送。
射频接收单元107对于通过天线106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无线接收处理(下变频、模拟数字(A/D)转换等),将获得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处理单元108。
接收处理单元108基于从设定单元101获得的上行资源分配信息,确定被映射有上行数据信号和ACK/NACK信息的资源,从接收信号中提取被映射到确定的资源中的信号分量。
另外,接收处理单元108基于从设定单元101获得的A-SRS发送规则设定信息、触发信息、以及发送A-SRS的请求中使用的DCI格式的信息,确定被映射有A-SRS的资源,从接收信号中提取被映射到所确定的资源中的信号分量。具体而言,接收处理单元108从发送了触发信息的子帧起k(这里k=4)子帧以后的最初的通用SRS子帧中,以上述确定的资源来接收A-SRS。
这里,在接收信号是进行了空间复用(即,通过多个码字(CW)发送)的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处理单元108对每个CW分离接收信号。另外,在接收信号是OFDM信号的情况下,接收处理单元108对于提取到的信号分量实施IDFT(Inverse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里叶逆变换)处理,由此变换为时域信号。
这样,由接收处理单元108提取到的上行数据信号和ACK/NACK信息被输出到数据接收单元109,A-SRS信号被输出至SRS接收单元110。
数据接收单元109对从接收处理单元108获得的信号进行解码。由此,得到上行线路数据和ACK/NACK信息。
SRS接收单元110基于从接收处理单元108获得的A-SRS信号,测定各频率资源的接收质量,并输出接收质量信息。这里,在对不同终端200发送的多个A-SRS信号通过正交序列等进行码复用的情况下,SRS接收单元110还进行经过码复用处理后的多个A-SRS信号的分离处理。
[终端200的结构]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终端200的结构的方框图。这里,终端200为LTE-A终端。
在图4中,终端200具有天线201、射频接收单元202、接收处理单元203、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4、数据信号生成单元205、发送控制单元206、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以及射频发送单元208。
射频接收单元202对于通过天线201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进行无线接收处理(下变频、模拟数字(A/D)转换等),将获得的接收信号输出到接收处理单元203。
接收处理单元203提取接收信号中包含的设定信息、分配控制信息以及数据信号。接收处理单元203将设定信息、分配控制信息以及输出到发送控制单元206。另外,接收处理单元203将包含了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的DCI格式识别信息输出到发送控制单元206。另外,接收处理单元203对于提取出的数据信号进行差错检测处理,将与差错检测结果相应的ACK/NACK信息输出到数据信号生成单元205。这里,接收处理单元203通过盲解码检测DCI,从检测出的DCI中提取分配控制信息。
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4从发送控制单元206获得生成指示后,生成参考信号,并输出到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
数据信号生成单元205以ACK/NACK信息和发送数据作为输入,基于从发送控制单元206获得的MCS信息,对ACK/NACK信息和发送数据进行编码和调制,由此生成数据信号。在非MIMO(Non-MIMO)发送的情况下,以一个码字(CW)生成数据信号,在MIMO发送的情况下,以两个码字生成数据信号。此外,在接收信号为OFDM信号的情况下,数据信号生成单元205还进行CP除去处理、FFT处理。
发送控制单元206基于‘SRS发送执行规则’和触发信息的接收状况,判断是否执行SRS发送。实施方式1中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是,在有效期间内,根据包含表示最初检测到的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来发送SRS。即,发送控制单元206检测一次表示对子帧号n的通用SRS子帧的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时,在该检测以后能够请求子帧号n的A-SRS的有效期间内(即,从子帧n-(Np+k+1)至子帧n-k的期间),即使检测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DCI,也忽略该DCI中包含的触发信息及分配控制信息。
然后,发送控制单元206在判断为执行SRS发送时,设定本终端映射A-SRS信号的资源。具体而言,发送控制单元206基于从接收处理单元203获得的设定信息(A-SRS发送规则设定信息)和包含了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的DCI格式识别信息来确定资源。另外,在作为触发信息含有多个比特时,包含在触发信息中的SRS资源通知信息也被用于确定资源。
另外,发送控制单元206设定从发送了包含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的子帧起k子帧以后的最初的通用SRS子帧,将其作为A-SRS的发送子帧。另外,发送控制单元206获得触发信息后,向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4输出生成指示,并且将与上述确定的SRS资源有关的信息输出到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
另外,发送控制单元206基于从接收处理单元203获得的分配控制信息,确定映射数据信号的“数据映射资源”,将与数据映射资源有关的信息(以下有时称为“数据映射资源信息”)输出至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并且将包含在分配控制信息中的MCS信息输出至数据信号生成单元205。
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将从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4获得的A-SRS信号映射到SRS映射资源中。另外,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将从数据信号生成单元205获得的数据信号映射到数据映射资源信息所示的数据映射资源中。由此形成发送信号。此外,在非MIMO发送的情况下,将1码字的数据信号分配到一层,在MIMO发送的情况下,将2码字的数据信号分配到多个层。另外,在发送信号为OFDM信号的情况下,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对数据信号进行了DFT(DiscreteFouriertransform,离散傅立叶变换)处理后,映射到数据映射资源中。另外,对于形成的发送信号附加CP。
射频发送单元208对于由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形成的发送信号,进行无线发送处理(上变频、数字模拟(D/A)转换等),并通过天线201发送。
[基站100和终端200的动作]
使用图5说明具有以上结构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这里,设为在DCI格式0和DCI格式4的分配控制信息中包含触发信息。图5用于说明关于基站100中的上行数据分配和A-SRS发送请求、以及终端200中的数据发送和A-SRS发送的处理。以子帧为单位进行数据分配通知和数据发送。
如图5A所示那样,基站100在一个通用SRS子帧的有效期间内,对各终端200发送至多包含一个A-SRS发送请求的DCI。
另一方面,在终端200中,发送控制单元206基于“SRS发送执行规则”和触发信息的接收状况,判断是否执行SRS发送。具体而言,实施方式1中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是指根据在有效期间内最初检测到的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来发送SRS。即,在一个有效期间中,在检测到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之后,即使检测到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其他DCI,该其他的DCI也被忽略。即在一个有效期间中检测到多个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时,在第二个以后检测到的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所请求的SRS资源中,不发送A-SRS,而在最初检测到的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所请求的SRS资源中,发送A-SRS(参照图5B)。
通过利用这样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控制SRS发送,能够降低终端200误检测DCI的几率、或者由于A-SRS触发信息的误检测而导致终端200以与被基站100所请求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发送A-SRS的几率。这里,在基站100发送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之前终端200误检测到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时,终端200将错误地发送A-SRS。但是,基站100在有效期间内的尽可能早的子帧中通知A-SRS发送请求,从而能够降低在有效期间内基站100通知A-SRS发送请求之前终端200误检测的几率。另外,终端200根据最初的触发信息进行A-SRS发送的准备即可,因此具有终端200的处理非常简单的优点。
此外,终端200在一个有效期间中检测到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之后,检测到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其他DCI时,也可以将基于该其他DCI的数据分配(即DCI内的数据RB、MCS、发送功率控制等与数据分配有关的信息)处理为有效,并仅忽略包含在该其他DCI中的A-SRS触发信息。即,也可以独立地处理DCI内的与数据分配有关的分配通知信息和A-SRS触发信息。此时,在一个有效期间中,在由以后检测到的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指示的SRS资源中不发送A-SRS,在由最初检测到的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指示的SRS资源中发送A-SRS,另一方面,根据由以后检测到的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所指示的数据分配信息,进行上行线路数据(PUSCH)发送。即,在DCI内的分配通知信息所包含的信息内除了A-SRS触发信息以外的信息(即RB分配或MCS通知信息等),不管在其之前检测到的A-SRS触发信息的状况如何均作为有效处理,而根据在此之前有无检测到A-SRS触发信息来判断A-SRS触发信息有效或无效。
这里,A-SRS及A-SRS触发信息是在高级LTE中新导入的方案。另一方面,A-SRS触发信息以外的DCI内的分配通知信息已经在LTE中被规定。即,进行与DCI内的分配通知信息有关的动作的处理电路,在高级LTE之前就被安装在LTE基站及LTE终端上。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单独地对于DCI内的分配通知信息和A-SRS触发信息判断有效或无效,能够直接再利用在LTE中安装完毕的处理电路。因此,仅增加对应于与A-SRS相关连的部分的处理单元即可,故能够降低安装所花费的工时数。
[实施方式2]
在实施方式2中,“SRS发送执行规则”是指根据在有效期间内最后检测到的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来发送A-SRS。实施方式2的基站及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通用,因此引用图3、图4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2的基站100中,设定单元101对每个终端200在有效期间内的一个或多个子帧中生成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即,实施方式2的基站100能够在对某通用SRS子帧的有效期间内,根据该通用SRS子帧中的对多个终端200的A-SRS分配状况,重新分配对各终端200的A-SRS资源。
在实施方式2的终端200中,发送控制单元206基于“SRS发送执行规则”和触发信息的接收状况,判断是否执行SRS发送。实施方式2中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是指根据在有效期间内最后检测到的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来发送A-SRS。具体而言,发送控制单元206在与子帧号n的通用SRS子帧对应的有效期间中,检测一个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在此之后的其他子帧(即从其检测定时到子帧n-k为止的期间)中检测到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其他DCI时,利用本次检测到的DCI内的触发信息所指示的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覆盖由先前的触发信息指示的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由此,发送控制单元206能够保存各有效期间中最新的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并且,发送控制单元206根据覆盖的结果,将生成指示输出至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4,并且将上述覆盖的与SRS资源有关的信息输出至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
使用图6说明具有以上结构的实施方式2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在图6A和图6B中,基站100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在一个子帧中发送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并在之后的子帧中再次发送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
在图6A中,终端200正确地检测所有的DCI,在两个子帧中接收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然后,终端200根据“SRS发送执行规则”,并根据在有效期间内最后检测到的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分配控制信息来发送A-SRS。
在图6B中,终端200在一个有效期间内最初发送的、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的检测中产生了差错。即,作为包含了比特差错的结果,差错检测结果不是“OK”,因此终端200无法识别DCT是发往本终端的。但是,在该有效期间内,在产生了检测差错的DCI之后发送的、包括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被正确检测,因此终端200根据该正确检测到的DCI中包含的A-SRS触发信息来发送A-SRS。
这样,基站100在一个有效期间内的多个子帧中发送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并且利用这样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控制SRS发送,由此,即使终端200在有效期间的较早的阶段在DCI的检测中产生差错,若能正确地检测到之后发送的DCI,也能够正确地发送A-SRS。其结果是,基站100能够测定适当的信道质量。
另外,基站100在有效期间内发送多个触发信息,由此能够改变SRS资源。即,基站100还能够使通过在第一触发信息之后发送的第二触发信息通知的SRS资源与通过第一触发信息通知的SRS资源不同而请求发送A-SRS。例如基站100在对于某终端200请求了使用某SRS资源(例如资源A)的A-SRS发送之后,在想要使其他的优先级高的终端200使用相同的SRS资源(资源A)发送A-SRS时,为了覆盖先前指示的SRS资源而发送指示其他SRS资源(例如资源B)的A-SRS触发信息。这里,既可以使用不同的DCI格式指示其他SRS资源,也可以使用相同的DCI格式通知A-SRS触发信息的不同状态来进行其他SRS资源的指示。这样,通过以其他的资源覆盖先前对于终端200通知的SRS资源,从而基站100能够重新对于终端200分配SRS资源。由此,能够防止分配给多个终端200的SRS资源间的冲突。
另外,如上所述,在终端200误检测出DCI的情况下,有可能以错误的SRS资源发送A-SRS。但是,若在有效期间内的最后子帧发送的、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被终端200正确接收,则终端200不会以错误的SRS资源发送A-SRS。或者,通过基站100在有效期间内的尽量靠后的子帧通知包括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从而能够降低终端200误检测DCI的几率、或者由于A-SRS触发信息的误检测而终端200以与被基站100请求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发送A-SRS的几率。
[实施方式3]
在实施方式3中,“SRS发送执行规则”是指在有效期间内检测出多个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时,在对应于该有效期间的通用SRS子帧中不发送A-SRS。实施方式3的基站及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通用,因此引用图3和图4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3的基站100中,设定单元101对各终端200在有效期间内的一个或两个子帧中生成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根据某通用SRS子帧中的对多个终端200的A-SRS分配状况来控制该生成触发信息的次数。例如,基站100在对某终端200请求使用某SRS资源(例如资源A)的A-SRS发送之后,想要使其他优先级高的终端200以相同的SRS资源(资源A)发送A-SRS时,为了取消先前进行的A-SRS发送请求,在相同的有效期间内再次发送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A-SRS触发信息。
在实施方式3的终端200中,发送控制单元206基于“SRS发送执行规则”和触发信息的接收状况,判断是否执行SRS发送。实施方式3中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是指在有效期间内检测出多个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时,在与该有效期间对应的通用SRS子帧中不发送A-SRS。具体而言,发送控制单元206在与子帧号n的通用SRS子帧对应的有效期间中,检测一个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在此以后的其他子帧(即从其检测定时到子帧n-k为止的期间)检测到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其他DCI时,将该A-SRS触发信息判断为无效,并使在其之前检测到的A-SRS触发信息也无效(即取消)。此时,发送控制单元206向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4输出生成指示的取消指示。
使用图7说明具有以上结构的实施方式3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在图7A和图7B中,基站100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在一个子帧中发送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在除此之外的子帧中通知上行数据分配时发送包含表示“不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的DCI。
在图7A中,终端200并没有在有效期间内误检测DCI并且全部正确地接收发送给本终端的DCI。并且,在根据有效期间内的一个子帧中检测到的表示发送请求的A-SRS触发信息的SRS资源中,发送A-SRS。
另一方面,在图7B中,基站100在一个有效期间内的两个子帧中发送有发往终端200的DCI,但终端200在其他子帧中也检测(即误检测)出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然后,终端200在一个有效期间内检测到两个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因此根据“SRS发送执行规则”不进行A-SRS的发送。
通过利用这样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控制SRS发送,能够降低因终端200进行的误检测而导致的A-SRS误发送的几率。这里,虽然在某有效期间内基站100一次都没有进行A-SRS发送请求,但在终端200误检测出包括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时,终端200会错误地发送A-SRS。但是,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基站100至少进行一次A-SRS发送请求时,能够防止因终端100进行的误检测导致的A-SRS的误发送。另外,还能够防止第二个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DCI的误检测导致的数据的误发送。
另外,通过利用这样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控制SRS发送,基站100通过特意发送多个发送请求,从而能够取消先前对于某终端200通知的A-SRS发送请求。由此,对于优先级高的其他终端200,能够分配空置的资源。因此,能够进行与优先级相应的对终端200的A-SRS资源分配,这能够减少对于优先级高的终端200获取A-SRS接收质量信息的延迟量。其结果是能够减少对优先级高的终端200的数据传输的延迟。
此外,终端200在一个有效期间中检测到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DCI之后检测到包含A-SRS发送请求的其他DCI的情况下,既可以将基于其他的DCI的数据分配处理为有效,并仅将包含在其他DCI中的触发信息处理为无效,也可以将数据分配和触发信息两者均处理为无效。在前者的情况下,基站100在取消先前对某终端200通知的A-SRS发送请求时,能够新进行数据分配,同时仅取消A-SRS发送请求。另一方面,在后者的情况下,能够不伴随数据分配而仅取消A-SRS发送请求,因此在没有新分配的数据等情况下,终端200无需发送无用的数据,因此这种处理是有效果的。另外,也可以是,利用从基站100发送至终端200的追加的控制信息来切换两者。
[实施方式4]
在实施方式4中,“SRS发送执行规则”是指在有效期间内检测到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最初的DCI之后,还检测到至少一个包含表示“不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的DCI的情况下、或者检测到指示与该最初的DCI指示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的DCI的情况下,不发送A-SRS。在实施方式4中,基站在有效期间内发送了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最初的DCI之后,利用与该最初的DCI相同的DCI格式的其他DCI进行数据分配通知的情况下,在该其他的DCI中,包含指示与由最初的DCI内的触发信息所指示的SRS资源相同的SRS资源的触发信息。即,以如下情况为前提: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基站100反复发送包含指示相同的SRS资源的触发信息的DCI。实施方式4的基站及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相同,因此引用图3和图4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4的基站100中,设定单元101在有效期间内的一个子帧中对于终端200生成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第一DCI时,在满足“预定的条件”情况下,在该有效期间内,在之后发送的其他DCI中也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预定的条件”是指其他DCI的DCI格式与第一DCI相同。然后,使包含在其他DCI中的触发信息所示的SRS资源也与包含在第一DCI中的触发信息所示的SRS资源一致。即,实施方式4的基站100基本上只要满足“预定的条件”,就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反复发送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
在实施方式4的终端200中,发送控制单元206基于“SRS发送执行规则”和触发信息的接收状况,判断是否执行SRS发送。实施方式4中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是指在有效期间内,在检测到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还检测到至少一次包含表示“不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的DCI的情况下、或者检测到指示与该最初的DCI所指示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的DCI的情况下,在与该有效期间对应的通用SRS子帧中不发送A-SRS。具体而言,发送控制单元206在与子帧号n的通用SRS子帧对应的有效期间内检测到一次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在该有效期间之后的其他子帧(即从该其检测定时到子帧n-k为止的期间)中也检测到至少一次包含表示“不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的DCI的情况下,判断为不发送A-SRS。另外,在检测到包含表示与该最初的DCI指示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的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的情况下,也判断为不发送A-SRS。并且,此时,发送控制单元206向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4输出生成指示的取消指示。
使用图8说明具有以上结构的实施方式4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
在图8A中,基站100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在一个子帧中发送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并且在此后的子帧中也反复发送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另外,在图8A中,终端200正确地检测所有的DCI。然后,若根据“SRS发送执行规则”,则终端200在该DCI的检测状况下发送A-SRS。
另一方面,在图8B中,示出在某有效期间内基站100对于终端200不进行A-SRS发送请求的情况。在图8B中,基站100在有效期间内的两个子帧中向终端200发送包含表示“不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的DCI。另一方面,在终端200中,在误检测到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实际上在检测从基站100发送的两个DCI。若根据“SRS发送执行规则”,则终端200在该DCI的检测状况下不发送A-SRS。
另外,作为没有图示的动作,在图8A中,终端200误检测到基站100发送的第三个DCI而判断为包含表示“资源B的A-SRS发送请求”的A-SRS触发信息的DCI的情况下,由于是与该判断之前检测到的A-SRS触发信息所示的资源不同的资源,因此终端200不发送A-SRS。
通过利用这样的由基站100进行的DCI的发送规则及终端200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控制SRS发送,从而即使终端200误检测出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也能够利用其后接收的DCI所包含的触发信息判断为误检测。由此,能够降低终端200误检测DCI的几率、或者由于A-SRS触发信息的误检测而终端200以与基站100所请求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发送A-SRS的几率。
另外,基站100只要满足上述的“预定的条件”,就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反复发送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从而即使在终端200误检测到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的情况下,也能正确地发送A-SRS。其结果是,基站100能够测定适当的信道质量。
另外,通过利用这样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控制SRS发送,从而基站100能够取消先前对于某终端200通知的A-SRS发送请求。例如基站100对于第一终端200请求了使用某SRS资源(例如资源A)的A-SRS发送之后,在想要使其他的优先级高的第二终端200使用相同的SRS资源(资源A)发送A-SRS的情况下,为了取消先前对于第一终端200发送的A-SRS发送请求,而向终端200发送如下的分配控制信息,该分配控制信息的格式与在该先前的请求发送A-SRS时所用的DCI格式相同,且该分配控制信息包含表示无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此时,若根据“SRS发送执行规则”,则第一终端200不发送A-SRS。由此,能够对优先级高的其他终端200分配空置的资源。因此,能够进行与优先级相应的对终端200的A-SRS资源分配,能够降低对于优先级高的终端200获取A-SRS接收质量信息的延迟量。其结果是,能够降低对优先级高的终端200的数据传送的延迟。
另外,通过利用这样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控制SRS发送,从而终端在有效期间内检测到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若检测到指示与该最初的DCI指示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的DCI,则控制成不发送A-SRS。因此,能够降低如下几率,即:终端在有效期间内误检测到表示与基站实际指示的资源不同的资源的A-SRS触发信息的DCI,从而使用错误的资源发送A-SRS,对其他终端或者其他小区带来不必要的干扰的几率。
此外,也可以仅使用本实施方式中的两个“SRS发送执行规则”中的任一个。例如,可以仅使用下面两个“SRS发送执行规则”中的某一个,即:仅使用在有效期间内检测到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最初的DCI之后,检测到至少一个包含表示“无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的DCI时,不发送A-SRS的“SRS发送执行规则”;以及终端在有效期间内检测到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检测到指示与该最初的DCI所指示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的DCI时,不发送A-SRS的“SRS发送执行规则”。这里,指示不同的SRS资源的DCI表示的是包含指示SRS资源的不同的A-SRS设定的触发信息的DCI。
[实施方式5]
在实施方式5中,“SRS发送执行规则”与实施方式4同样,是指在有效期间内检测到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最初的DCI之后,检测到至少一个包含表示“无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的其他DCI的情况下,不发送A-SRS。但是,与实施方式4不同,在实施方式5中的“SRS发送执行规则”中,还包含如下情况,即:即使在检测到指示与该最初的DCI所指示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的其他DCI的情况下,在该其他DCI的DCI格式与该最初的DCI的DCI格式不同时,也根据该其他DCI所包含的触发信息发送A-SRS。在实施方式5中,与实施方式4同样,基站在有效期间内发送了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最初的DCI之后,在利用与该最初的DCI相同的DCI格式的其他DCI进行数据分配通知时,在该其他的DCI中包含指示与由最初的DCI内的触发信息所指示的SRS资源相同的SRS资源的触发信息。即,以如下情况为前提: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基站100反复发送包含指示相同SRS资源的触发信息的DCI。实施方式5的基站及终端的基本结构与实施方式1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相同,因此引用图3和图4进行说明。
在实施方式5的基站100中,设定单元101在有效期间内的一个子帧中对于终端200生成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第一DCI的情况下,在满足“预定的条件”时,在该有效期间内该生成后发送的其他DCI也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预定的条件”指的是其他DCI的DCI格式与第一DCI相同。然后,使包含在其他DCI中的触发信息所示的SRS资源也与包含在第一DCI中的触发信息所示的SRS资源一致。即,实施方式5的基站100基本上只要满足“预定的条件”,就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反复发送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
但是,在设定单元101根据对各终端200的A-SRS分配状况,重新分配先前对于各终端200进行了发送请求的A-SRS资源等情况下,改变分配控制信息的DCI格式,将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包含在该分配控制信息中。
在实施方式5的终端200中,发送控制单元206基于“SRS发送执行规则”和触发信息的接收状况,判断是否执行SRS发送。实施方式5中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是指在有效期间内检测到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若检测到至少一次包含表示“无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的DCI,则在与该有效期间对应的通用SRS子帧中不发送A-SRS。具体而言,发送控制单元206在与子帧号n的通用SRS子帧对应的有效期间内,在检测到一次包含表示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在该有效期间以后的其他子帧(即从其检测定时到子帧n-k为止的期间)中,也检测到至少一次包含表示“不请求发送A-SRS”的触发信息的DCI时,判断为不发送A-SRS。并且,此时,发送控制单元206向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4输出生成指示的取消指示。
另外,在实施方式5中的“SRS发送执行规则”中也包含如下的情况:在检测到指示与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最初的DCI所指示的SRS资源不同的SRS资源的其他DCI的情况下,在该其他DCI的DCI格式与该最初的DCI的DCI格式不同时,根据包含在该其他DCI中的触发信息而发送A-SRS。具体而言,发送控制单元206利用由包含在该其他DCI中的触发信息所指示的有关SRS资源的信息,覆盖包含在该其他DCI的紧前检测到的DCI中的触发信息所指示的有关SRS资源的信息。并且,此时,发送控制单元206将生成指示输出至参考信号生成单元204,并且将上述覆盖的有关SRS资源的信息输出至发送信号形成单元207。
使用图9说明具有以上结构的实施方式5的基站100及终端200的动作。在图9中,基站100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在一个子帧中发送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在该子帧以后的子帧中也反复发送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在此,利用DCI格式4(面向MIMO发送的分配信息)进行面向多个天线的A-SRS发送请求。进而,请求使用资源A的多个天线的A-SRS发送。
另外,在图9中,基站100在反复发送在DCI格式4的分配控制信息中包含了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发送在DCI格式0的分配控制信息中包含了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这是因为,根据终端200的传播路径状况的变化(例如传播路径质量劣化而在使用了多个天线的空间复用传输中难以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等),使用与先前请求的SRS资源不同的资源(例如使用资源B的1天线发送),将A-SRS发送至终端200。
另一方面,终端200在检测到基于DCI格式4的A-SRS发送请求之后,检测基于DCI格式0的A-SRS发送请求。若根据“SRS发送执行规则”,则终端200在该DCI的检测状况下,根据在更后面的子帧中检测到的DCI的A-SRS触发信息(即DCI格式0的触发信息)来发送A-SRS。
根据这样的由基站100进行的DCI的发送规则及终端200进行的“SRS发送执行规则”,基站100通过在有效期间内发送DCI格式不同的多个触发信息,从而能够变更SRS资源。因此,能够以与各终端200的传播路径状况的变化相对应的SRS资源来发送A-SRS。另外,能够防止分配给多个终端200的SRS资源间的冲突。
另外,与实施方式4同样,基站100只要满足上述“预定的条件”,就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反复发送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在终端200误检测到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的情况下,也正确地发送A-SRS。其结果是,基站100能够测定适当的信道质量。
另外,与实施方式4同样,通过利用这样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控制SRS发送,从而基站100能够取消先前对于某终端200通知的A-SRS发送请求。
此外,在以上的说明中,与实施方式4同样,以如下情况为前提进行了说明,即:基站100基本上只要满足“预定的条件”,就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反复发送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与此不同,也可以与实施方式3同样,在有效期间内的一个子帧中对于终端200生成了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第一DCI时,在其有效期间内之后发送且DCI格式与第一DCI相同的其他DCI中不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此时,终端200在检测到DCI格式与第一DCI相同、且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其他DCI的情况下,不发送A-SRS。但是,进而在该检测后检测到DCI格式与第一DCI不同的、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时,以根据该DCI格式不同的DCI所包含的A-SRS触发信息的SRS资源发送A-SRS。
另外,也可以是仅在如下情况下进行SRS资源的变更,即:在检测到DCI格式0以外的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检测到DCI格式0的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即,也可以是,仅在面向1天线的A-SRS发送请求中,能够进行与基站100的先前的A-SRS发送请求对应的SRS资源(还包含天线数)的覆盖。这里,在将使用多天线发送作为发送模式的终端200的模式回退(FallBack)到1天线发送的情况下,进行面向1天线的A-SRS发送请求或者基于DCI格式0的A-SRS发送请求。特别在终端200的传播路径状态发生劣化等情况下进行该A-SRS发送请求。传播路径状况发生劣化的终端200仅能够以1天线发送进行通信,因此需要迅速地使终端200进行面向1天线的A-SRS发送。另外,相反地,在检测到DCI格式0的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之后,检测到DCI格式0以外的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的情况下,不允许SRS资源的变更,从而能够降低终端200在误检测到DCI格式0以外的DCI时进行误发送的几率。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规定SRS资源的参数中,包含循环移位、梳齿、RB数(或带宽)、RB位置(或频率上的SRS频带开始位置)、跳频模式、以及天线数等。
(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通信系统中适用载波聚合的情况下,规定SRS资源的参数中,还可以包含与单位载波有关的信息。单位载波也称为小区(Cell)。另外,对每个终端设定CC组,CC组中包含一个主小区(PrimaryCell,PCell)和一个或多个辅小区(SecondaryCell,SCell)。在此情况下,也可以在A-SRS发送规则设定信息中,对DCI格式0,对应关联PCell的A-SRS发送,而对DCI格式1A,对应关联SCell的A-SRS触发发送。
(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作为SRS资源设定的基本结构参数,采用了频带开始位置、带宽、循环移位和梳齿号,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将除此以外的参数包含在SRS资源的基本结构参数中。
(4)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终端200在一个子帧中通过多个DCI格式同时接收到包含表示A-SRS发送请求的触发信息的DCI的情况下,也可以将这些DCI处理为无效。由此,能够防止终端200错误地发送A-SRS。
(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是,基站100对每个终端200,设定是否在DCI中加入SRS触发信息,并将设定结果通过RRC信令通知给各终端200。由于能够减少对于不使用A-SRS的终端200(例如仅进行语音通信)或者正在使用不使用A-SRS的应用程序的状况下的终端200发送的DCI的比特数,所以能够减少开销。另外,也可以是,基站100设定SRS触发信息的比特数,并将设定结果通过RRC信令通知给终端200。
(6)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终端200用通用SRS子帧发送A-SRS,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以用专用SRS子帧发送A-SRS。即,也可以是,基站100从通用SRS子帧组中进一步设定终端专用的SRS子帧,使终端200在终端专用SRS子帧中发送A-SRS。此时,终端专用的SRS子帧的周期Np_ue被设定为与通用SRS子帧的周期相同或其以上,触发相同的SRS子帧的A-SRS的有效期间的长度为Np_ue。
(7)上述的LTE有时也称为3GPP版本(Release)8,LTE-A有时也称为3GPP版本10。另外,LTE-A具有与LTE的向后兼容性(backwardcompatibility)。
(8)也可以是,在终端200设定使用多个单位载波(或者有时也称为小区)的情况下,仅在一个有效期间内,在第一CC中接收到A-SRS触发信息之后,在相同的第一CC中检测到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A-SRS触发信息的其他DCI时,适用上述各实施方式的技术,而在不同于第一CC的第二CC中检测到包含表示“有A-SRS发送请求”的A-SRS触发信息的其他DCI时,根据包含在该其他DCI中的触发信息,在第二CC中发送A-SRS。
(9)单位载波由物理小区ID和载波频率定义,因此有时也称为小区。
(10)除了上述SRS资源的参数以外,也可以将有关SRS的发送功率的信息与每个DCI格式设定对应关系。例如,在小区间协调进行干扰控制的系统中,在希望降低对其他小区造成的干扰的子帧中,通过与较低的发送功率设定对应关联的DCI格式触发A-SRS,而在对其他小区造成的干扰可以较多的子帧中,通过与较高的发送功率设定对应关联的DCI格式触发A-SRS。由此,能够不增加控制信息而灵活地设定A-SRS的发送功率。
(11)从终端200发送的SRS除了用于由基站100进行的传播路径状态的估计、上行线路的MCS设定、频率调度、各天线的权重(指向性)控制以外,还可以用于下行线路的天线的权重(或预编码)控制等。在此情况下,对于不同的DCI格式,设定用于上行线路的MCS设定、频率调度以及天线权重控制的SRS资源和用于下行线路的天线权重控制的SRS资源,由此能够不增加通知比特而触发对应于各种用途的A-SRS。
(12)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用天线进行了说明,但用天线端口(antennaport)也可以同样地适用本发明。
天线端口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物理天线构成的逻辑的天线。也就是说,天线端口并不一定指一个物理天线,有时指由多个天线构成的阵列天线等。
例如,在3GPPLTE中,未规定由几个物理天线构成天线端口,而将天线端口规定为基站能够发送不同参考信号的最小单位。
另外,天线端口有时也被规定为乘以预编码矢量(Precodingvector)的加权的最小单位。
(13)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通过PUSCH(PhysicalUp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上行共享信道)发送上行数据、通过PDSCH(PhysicalDownlinkSharedChannel,物理下行共享信道)发送下行数据,但也可以经由其他信道发送。
(14)也可以是,根据小区环境或终端的通信环境等切换上述实施方式中的“SRS发送执行规则”。此时,既可以是基站100向小区内的所有终端200通知使用多个“SRS发送执行规则”中的哪一个的规则,也可以对每个终端200分别通知(RRC信令)。
(15)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以由硬件构成本发明的情况为例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在硬件的协同下,也可以由软件实现。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其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最初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包含至少一个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控制信息的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最初检测到的、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其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不同的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忽略所述不同的控制信息。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检测到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不同的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所述至少一个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并忽略所述不同的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其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最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包含至少一个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控制信息的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基于最后检测到的、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其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不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包含至少两个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控制信息的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不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其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不同的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不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
所述通信装置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检测到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随后检测到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不同的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不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其包括:检测单元,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控制单元,基于所述控制信息,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在预定期间内检测到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随后检测到不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控制信息时,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不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进而,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检测到与所述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不同的、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至少一个所述控制信息时,基于最后检测到的请求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所述控制信息,进行控制以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
所述控制信息包含表示用于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的信息,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使用了所述控制信息所示的所述资源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所述检测单元以多个格式中的一个检测所述控制信息,所述控制单元控制使用了由所述控制信息的所述格式所确定的资源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所述控制单元进行控制以使得以预定的定时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其包括: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检测单元,检测由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并以预定定时发送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所述发送单元在早于所述预定定时的预定期间内,仅发送一个所述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通信装置,其包括: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检测单元,检测由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并以预定定时发送的所述探测参考信号,所述发送单元在早于所述预定定时的预定期间内向所述通信对方发送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发送相同的所述控制信息。
所述控制信息包含表示用于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资源的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以多个格式中的一个格式发送所述控制信息。
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了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控制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检测表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的控制信息;以及在早于发送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预定定时的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或者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检测到多个所述控制信息时,根据检测到的所述控制信息和预定的规则,控制所述探测参考信号的发送。
另外,用于上述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的各功能块通常被作为集成电路的LSI来实现。这些功能块既可以被单独地集成为单芯片,也可以包含一部分或全部地被集成为单芯片。虽然此处称为LSI,但根据集成程度,可以被称为IC、系统LSI、超大LSI(SuperLSI)、或特大LSI(UltraLSI)。
另外,另外,实现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仅限于LSI,也可使用专用电路或通用处理器来实现。也可以使用可在LSI制造后编程的FPGA(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可重构LSI内部的电路单元的连接和设定的可重构处理器。
再者,随着半导体的技术进步或随之派生的其它技术的出现,如果出现能够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新技术,当然可利用该新技术进行功能块的集成化。还存在着适用生物技术等的可能性。
2010年11月16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特愿2010-255843号所包含的说明书、说明书附图和说明书摘要的公开内容全部引用于本申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通信装置和SRS发送方法能够降低在SRS的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产生有无SRS发送或SRS资源的识别错误的可能性,并能够防止系统吞吐量的劣化而极其有用。

Claims (15)

1.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其中,当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所述SRS的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请求对于同一子帧和同一小区的SRS的发送并指示与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发送参数不同的发送参数的第二控制信息时,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2.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其中,当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所述SRS的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请求对于同一子帧和同一小区的SRS的发送并指示与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发送参数不同的发送参数的第二控制信息时,所述接收单元不接收SRS。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是由所述通信对方在预定期间内检测的控制信息。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单元在位于从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SRS的发送的控制信息的子帧起的第k子帧处或之后的子帧中的最初的子帧n中接收SRS,所述子帧基于周期Np和子帧偏移而配置;并且
所述预定期间是从子帧n-(Np-k+1)直至子帧n-k的期间。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所述通信对方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最初检测到的控制信息。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控制信息是所述通信对方在所述预定期间内最后检测到的控制信息。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在所述预定期间内仅将一条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对方。
8.通信装置,包括:
发送单元,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
接收单元,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其中,所述发送单元在预定期间内仅将指示相同发送参数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对方。
9.如权利要求1、2或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接收单元在位于从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SRS的发送的控制信息的子帧起的第k子帧处或之后的子帧中的最初的子帧n中接收SRS,所述子帧基于周期和子帧偏移而配置。
10.如权利要求1、2或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发送参数包括带宽、带宽开始的资源块RB位置、循环偏移、发送梳齿、天线端口数或跳频。
11.如权利要求1、2或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控制信息以多个格式之一发送,并且基于所述格式标识所述发送参数。
12.如权利要求1、2或8所述的通信装置,其中,所述SRS是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触发的非周期性SRS。
13.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
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其中,当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所述SRS的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请求对于同一子帧和同一小区的SRS的发送并指示与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发送参数不同的发送参数的第二控制信息时,接收基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14.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
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其中,当所述通信对方检测到请求所述SRS的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并且检测到请求对于同一子帧和同一小区的SRS的发送并指示与由第一控制信息指示的发送参数不同的发送参数的第二控制信息时,不接收SRS。
15.通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向通信对方发送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指示是否请求发送探测参考信号SRS并指示SRS的发送参数;以及
接收从所述通信对方基于所述控制信息发送的SRS;
其中,在预定期间内仅将指示相同发送参数的控制信息发送至所述通信对方。
CN201610251639.6A 2010-11-16 2011-11-02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Active CN105790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0-255843 2010-11-16
JP2010255843 2010-11-16
CN201180054682.9A CN103210694B (zh) 2010-11-16 2011-11-02 通信装置和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控制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682.9A Division CN103210694B (zh) 2010-11-16 2011-11-02 通信装置和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0891A true CN105790891A (zh) 2016-07-20
CN105790891B CN105790891B (zh) 2019-01-04

Family

ID=4608368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682.9A Active CN103210694B (zh) 2010-11-16 2011-11-02 通信装置和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控制方法
CN201610251639.6A Active CN105790891B (zh) 2010-11-16 2011-11-02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54682.9A Active CN103210694B (zh) 2010-11-16 2011-11-02 通信装置和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0) US8989129B2 (zh)
EP (3) EP3509374B1 (zh)
JP (7) JP5768059B2 (zh)
CN (2) CN103210694B (zh)
TW (1) TWI549447B (zh)
WO (1) WO2012066736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2879A (zh) * 2019-07-18 2021-01-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保持无线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10694B (zh) * 2010-11-16 2016-05-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和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控制方法
CN104685948A (zh) * 2012-09-27 2015-06-03 夏普株式会社 终端、通信方法以及集成电路
JP5894105B2 (ja) * 2013-04-04 2016-03-2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9270435B2 (en) * 2013-05-09 2016-02-23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SRS) usage
EP2997777A4 (en) 2013-05-16 2016-12-2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ubl) USER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OUND REFERENCE SIGNALS
CN106537821B (zh) 2014-07-11 2019-07-26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报告关于未授权带的信道状态信息的方法及其设备
US10425825B2 (en) * 2014-08-20 2019-09-2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6145594A1 (zh) * 2015-03-16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6208829A1 (ko) * 2015-06-26 2016-12-2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838193B2 (en) 2015-08-18 2017-1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eedback for full duplex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US10462739B2 (en) 2016-06-21 2019-10-2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s of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s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6753509B2 (ja) * 2016-07-19 2020-09-09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を実行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GB2552947A (en) * 2016-08-09 2018-02-21 Nec Corp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17332423B2 (en) * 2016-09-26 2020-11-19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transmission/recept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US10432387B2 (en) 2016-09-26 2019-10-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time division duplexing
WO2018074959A1 (en) * 2016-10-21 2018-04-2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nabling relayed commun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049781A (ko) * 2016-11-03 2018-05-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WO2018084626A1 (ko) 2016-11-03 2018-05-11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포밍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의 송신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EP3319385A1 (en) 2016-11-04 2018-05-0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two-stage trigger procedure
EP3567953A4 (en) * 2017-01-06 2020-08-19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OCEDURE
AU2017412458B2 (en) 2017-05-04 2022-10-2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of uplink signal,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510270A (zh) * 2017-05-12 2020-08-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设备
CN111226476A (zh) * 2018-01-19 2020-06-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探测参考信号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2005592A (zh) * 2018-04-24 2020-11-2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通信装置
US11166267B2 (en) * 2018-08-17 2021-11-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CI triggered SRS enhancements
US11140687B2 (en) * 2018-10-05 2021-10-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arameter determination techniques
CN113711530B (zh) * 2019-04-25 2023-09-15 Lg 电子株式会社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探测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78290A (zh) * 2008-09-23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00080187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rom multiple antennas
WO2010077041A2 (en) * 2008-12-29 2010-07-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up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ti-carrier transmission scheme
CN101779512A (zh) * 2007-08-14 2010-07-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WO2010126852A1 (en) * 2009-04-27 2010-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on of cell-specific and user-equipment-specif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eriodicity and offset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69118A (ja) * 1999-08-31 2001-03-1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Ofdm通信装置及び伝搬路推定方法
GB2384651B (en) * 2002-01-28 2004-03-24 Toshiba Res Europ Ltd Signal selection systems
US8055301B2 (en) * 2007-08-06 2011-11-08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oratories, Inc. Wireless networks incorporating implicit antenna selection based on receive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ES2534681T3 (es) 2007-08-08 2015-04-27 Godo Kaisha Ip Bridge 1 Dispositivo y método de comunicación
KR101376838B1 (ko) * 2008-01-04 2014-03-2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신호 전송 방법
CN101677458A (zh) * 2008-03-26 2010-03-2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Lte tdd系统中发送srs的方法和装置
EP2112845A1 (en) * 2008-04-25 2009-10-28 Panasonic Corporation Activation of semi-persistent resource allocation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RU2441349C1 (ru) * 2008-06-23 2012-01-27 Нтт Досомо, Инк. Базовая станция, терминал пользователя и способ управления связью
KR101697884B1 (ko) * 2009-03-17 2017-01-18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사운딩 레퍼런스 신호(srs) 전송의 전력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0255843A (ja) 2009-03-30 2010-11-11 Sinfonia Technology Co Ltd 電磁摩擦クラッチ、及び電磁摩擦ブレーキ
KR101294815B1 (ko) * 2009-05-15 2013-08-08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JP2011035785A (ja) * 2009-08-04 2011-02-17 Sharp Corp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移動局装置および基地局装置
EP2482591B1 (en) * 2009-09-21 2018-08-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ame
WO2011034399A2 (ko) * 2009-09-21 2011-03-2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사운딩 참조 신호 송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8379536B2 (en) * 2009-10-08 2013-02-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efficient decoding
EP3961964A1 (en) * 2009-11-02 2022-03-02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configuration
JP5514954B2 (ja) * 2010-04-02 2014-06-04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アップリンクサウンディング基準信号の構成および送信
US9088978B2 (en) * 2010-06-15 2015-07-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EP2583520A1 (en) * 2010-06-21 2013-04-24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US20130194908A1 (en) * 2010-08-13 2013-08-01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Method of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Signaling for Aperiodic Channel Sounding
US10218476B2 (en) * 2010-08-16 2019-02-26 Nokia Solutions And Networks Oy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JP4938123B1 (ja) * 2010-10-04 2012-05-23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無線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装置、無線通信方法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CN103210694B (zh) 2010-11-16 2016-05-25 松下电器(美国)知识产权公司 通信装置和探测参考信号发送控制方法
EP2661838B1 (en) 2011-01-07 2018-05-30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for aperiodic srs subframe configuration and signaling
EP2705620A4 (en) * 2011-05-03 2015-02-2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RANSMISSION OF SURFACE REFERENCE SIGNALS FROM USER EQUIPMENT IN RESPONSE TO MULTIPLE DEMANDS
EP2826288B1 (en) 2012-03-16 2018-12-05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in wireless systems
WO2014077741A1 (en) * 2012-11-13 2014-05-2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in wireless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9512A (zh) * 2007-08-14 2010-07-14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装置和无线通信方法
CN101378290A (zh) * 2008-09-23 2009-03-0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控制方法和装置
US20100080187A1 (en) * 2008-09-26 2010-04-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 from multiple antennas
WO2010077041A2 (en) * 2008-12-29 2010-07-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of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uplink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ti-carrier transmission scheme
WO2010126852A1 (en) * 2009-04-27 2010-1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raction of cell-specific and user-equipment-specific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periodicity and offset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42879A (zh) * 2019-07-18 2021-01-19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保持无线传输的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5216653A (ja) 2015-12-03
US9763237B2 (en) 2017-09-12
US11304183B2 (en) 2022-04-12
JP6745467B2 (ja) 2020-08-26
EP2642810B1 (en) 2019-04-17
CN103210694B (zh) 2016-05-25
JP6572458B2 (ja) 2019-09-11
US11700611B2 (en) 2023-07-11
EP2642810A4 (en) 2017-06-28
US20230300843A1 (en) 2023-09-21
US20170359816A1 (en) 2017-12-14
US20190274132A1 (en) 2019-09-05
EP3621390A1 (en) 2020-03-11
US20150365936A1 (en) 2015-12-17
US20160302191A1 (en) 2016-10-13
US9426791B2 (en) 2016-08-23
JP6422000B2 (ja) 2018-11-14
CN105790891B (zh) 2019-01-04
JP2019024233A (ja) 2019-02-14
EP3509374B1 (en) 2020-02-12
JP2017188929A (ja) 2017-10-12
JP5948718B2 (ja) 2016-07-06
US20150365213A1 (en) 2015-12-17
US20200252930A1 (en) 2020-08-06
TW201230714A (en) 2012-07-16
US20220191860A1 (en) 2022-06-16
EP3509374A1 (en) 2019-07-10
JPWO2012066736A1 (ja) 2014-05-12
WO2012066736A1 (ja) 2012-05-24
US10334573B2 (en) 2019-06-25
JP2020171059A (ja) 2020-10-15
JP2019198111A (ja) 2019-11-14
US9386573B2 (en) 2016-07-05
EP2642810A1 (en) 2013-09-25
US8989129B2 (en) 2015-03-24
US9155086B2 (en) 2015-10-06
JP5768059B2 (ja) 2015-08-26
US20130223394A1 (en) 2013-08-29
TWI549447B (zh) 2016-09-11
JP2016167876A (ja) 2016-09-15
JP7002017B2 (ja) 2022-01-20
US20150163795A1 (en) 2015-06-11
JP6156811B2 (ja) 2017-07-05
US10674493B2 (en) 2020-06-02
CN103210694A (zh) 2013-07-17
US11963177B2 (en) 2024-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45467B2 (ja) 通信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CN103141143B (zh) 通信装置和通信方法
CN110234170A (zh)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98334A (zh) 传输和接收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81224

Address after: American New York

Applicant after: Sun patent hosting Co.

Address before: California, USA

Applicant befor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