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90287A -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90287A
CN105790287A CN201610224186.8A CN201610224186A CN105790287A CN 105790287 A CN105790287 A CN 105790287A CN 201610224186 A CN201610224186 A CN 201610224186A CN 105790287 A CN105790287 A CN 1057902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equency modulation
spare capacity
capacity
increase
lo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2418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90287B (zh
Inventor
李卫东
董浩宇
王海霞
吕泉
巴宇
刘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161022418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9028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902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02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902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9028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24Arrangements for preventing or reducing oscillations of power in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1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 H02J3/1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for adjusting voltage in ac networks by changing a characteristic of the network load by switching loads on to, or off from, network, e.g. progressively balanced load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8Arrangements for parallely feeding a single network by two or mor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02J3/46Controlling of the sharing of output between the generators, converters, or transform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details of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2203/20Simulating, e g planning, reliability check, modelling or computer assisted design [CAD]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002Flicker reduction, e.g. compensation of flicker introduced by non-linear load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30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the management of residential or tertiary loads, i.e. smart grids as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y in the buildings sector, including also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and the control,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management systems at local level
    • Y02B70/3225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20/00Management or operation of end-user stationary applications or the last stages of power distribution; Controlling, monitoring or operating thereof
    • Y04S20/20End-user application control systems
    • Y04S20/222Demand response systems, e.g. load shedding, peak sh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Of Alternating Curr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包括:根据成本效益法确定系统二次调频备用R2,以此为基础,仿真确定系统在发生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故障后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Δfw,0,若其大于允许限值则以发电侧和负荷侧作为备用源,以成本最低为标准,确定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ΔR1,w,否则ΔR1,w=0;然后以R2和ΔR1,w为基础,仿真确定系统在发生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故障后的最大频率波动Δfh,0,若其大于允许限值则以发电侧和负荷侧作为备用源,以成本最低为标准,确定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ΔR1,h,否则ΔR1,h=0;最终确定考虑大规模直流闭锁故障后频率波动全过程的受电区域最优事故备用容量R。本发明提高了故障后系统的暂态安全水平,从而全面保障系统在故障发生后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力系统调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备用计划的制定是电力系统维持可靠性水平、保证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手段之一,而事故备用容量确定方法是其中的主要内容。
在现有技术中,系统事故备用容量的确定一般采取确定性方法,即按照系统内最大机组容量或系统高峰负荷的一定比例(一般为8%~10%)来确定。现行事故备用容量确定方法,从备用总量的角度定义了对事故备用容量的相关要求,即主要从电力系统稳态运行的角度,基于事故备用容量应有能力完全补充系统因故障所引发的发电功率缺失的原则进行定义的,但却忽略了事故发生后的暂态过程。
事故发生后,事故所引起的功率缺额会导致发电功率和负荷功率的不平衡,特别是当发生大规模直流闭锁故障后,系统频率会产生较大幅度的下降,无法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以克服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包括:
预设区域电网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事故容量、负荷水平以及事故后所述区域电网频率变化的暂态过程中的最大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和最大稳态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包括:发电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以及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
根据区域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及所述发电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具有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的机组开机容量;
构建所述区域电网一次调频仿真系统模型,并采用所述模型根据所述事故容量、所述负荷水平、所述机组开机容量确定故障后所述区域电网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值;
判断最大稳态频率波动是否大于最大稳态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若是,则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若否,则确定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0,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包括: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和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
采用所述模型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和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事故后所述区域电网的最大频率波动值;
判断所述最大频率波动值是否大于最大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若是,则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以及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若否,则确定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为0,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包括: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和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
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以及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确定所述区域电网故障后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所述最优事故备用容量包括: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以及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
进一步地,所述构建所述区域电网一次调频仿真系统模型,并采用所述模型根据所述事故容量、所述负荷水平、所述机组开机容量确定故障后所述区域电网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值,包括:
根据区域电网的负荷水平预设负荷的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系数的标幺值;
根据所述机组开机容量以及系统参数计算仿真模型中参数模块的系统转动惯量以及惯性时间常数,所述系统参数包括:系统单位容量机组的转动惯量和系统的额定角速度;
设定仿真模型中机组模块的调速器频率死区、调速器时间延迟量、机组调差系数、一次调频速率限值以及一次调频幅度限值;
将所述惯性时间常数、负荷的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系数的标幺值、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事故容量、负荷水平、机组开机容量、调速器频率死区、调速器时间延迟量、机组调差系数、一次调频速率限值以及一次调频幅度限值代入仿真系统模型计算得到系统在故障后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值。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包括:
①设置迭代变量i=1、j=0,设置进行切负荷操作的最短时间TL、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步长ΔR以及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步长ΔL;
②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ΔRi=(i-1)×ΔR;
③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ΔLi=j×ΔL;
④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i、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Li以及所述最短时间TL仿真确定故障后的系统最大稳态频率波动Δfw,i
⑤若则j=j+1,返回③;否则执行⑥;
⑥若此时ΔLi=0,则Ri=ΔRi+ΔLi,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i和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Li确定备用方案,执行⑦,否则i=i+1,j=0,返回②;
⑦根据失负荷概率,计算所述备用方案的成本,选取所述成本最小的备用方案k作为最优备用方案;
⑧根据所述最优备用方案输出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Rk,其中,所述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Rg,1,w=ΔRk,在TL调用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Rl,1,w=ΔLk;即ΔR1,w=Rg,1,w+Rl,1,w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和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包括:
①设置迭代变量i=1、j=0,设置进行切负荷操作的最短时间TL、确定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步长ΔR以及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步长ΔL;
②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为ΔRi=(i-1)×ΔR;
③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为ΔLi=j×ΔL;
④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i、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Li以及所述最短时间TL仿真确定故障后的系统最大频率波动Δfh,i
⑤若则j=j+1,返回③;否则执行⑥;
⑥若ΔLi=0,则Ri=ΔRi+ΔLi,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i和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Li确定备用方案,执行⑦,否则i=i+1,j=0,返回②;
⑦根据失负荷概率,计算所述备用方案的成本,选取所述成本最小的备用方案k作为最优备用方案;
⑧根据所述最优备用方案输出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1,h=Rk,其中,所述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g,1,h=ΔRk,在TL调用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l,1,h=ΔLk;即ΔR1,h=Rg,1,h+Rl,1,h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2、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以及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1,h,确定所述区域电网故障后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R,包括:
①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Rg=Rg,1,h+Rg,1,w+Rg,2
②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
③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
④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
⑤区域电网故障后考虑频率波动全过程暂态安全性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其中,所述最优事故备用容量R包括: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Rg、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以及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
本发明提高了故障后系统频率的暂态安全水平,从而全面保障系统在故障发生后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一次调频仿真系统模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故障后系统频率变化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方法,包括:
步骤101、预设区域电网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2、事故容量、负荷水平以及事故后所述区域电网频率变化的暂态过程中的最大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和最大稳态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2包括发电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g,2、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以及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
步骤102、根据区域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及所述发电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g,2确定具有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的机组开机容量PG
步骤103、构建所述区域电网一次调频仿真系统模型,并采用所述模型根据所述事故容量、所述负荷水平、所述机组开机容量确定故障后所述区域电网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值;
具体来说,①搭建区域电网一次调频仿真系统模型;
②基于区域电网在研究时段的负荷水平PL,确定负荷的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系数的标幺值;
③计算确定仿真模型中系统参数模块的转动惯量J以及惯性时间常数TJ等相关参量:
J=PG×J*(1)
T J = J × Ω N 2 S B - - - ( 2 )
其中J*为单位容量机组的转动惯量,可由实测机组数据计算获得;ΩN为系统的额定角速度,SB为系统的基准容量,取SB=PL
④设定仿真模型中机组模块的调速器频率死区、调速器时间延迟量、机组调差系数、一次调频速率限值以及一次调频幅度限值;
⑤将所述惯性时间常数、负荷的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系数的标幺值、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事故容量、负荷水平、机组开机容量、调速器频率死区、调速器时间延迟量、机组调差系数、一次调频速率限值以及一次调频幅度限值代入仿真系统模型计算得到系统在故障后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值Δfw,0
步骤104、判断最大稳态频率波动是否大于最大稳态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若是,则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2确定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若否,则确定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为0,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包括: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Rg,1,w和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Rl,1,w
其中,根据二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具体为:
①设置迭代变量i=1、j=0,设置进行切负荷操作的最短时间TL、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步长ΔR以及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步长ΔL;
②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ΔRi=(i-1)×ΔR;
③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ΔLi=j×ΔL;
④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i、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Li以及所述最短时间TL仿真确定故障后的系统最大稳态频率波动Δfw,i,计算此时系统的转动惯量JΔRi和惯性时间常数TJ,ΔRi
PG=PG+ΔR(3)
J ΔR i = P G × J * - - - ( 4 )
T J , ΔR i = J ΔR i × Ω N 2 S B - - - ( 5 )
其中J*为单位容量机组的转动惯量,可由实测机组数据计算获得;ΩN为系统的额定角速度,SB为系统的基准容量,取SB=PL
仿真确定系统在故障后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Δfw,i
⑤若则j=j+1,返回③;否则执行⑥;
⑥若此时ΔLi=0,则Ri=ΔRi+ΔLi,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i和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Li确定备用方案,执行⑦,否则i=i+1,j=0,返回②;
⑦根据失负荷概率,计算所述备用方案的成本,选取所述成本最小的备用方案k作为最优备用方案;计算备用方案的成本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⑧根据所述最优备用方案输出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Rk,其中,所述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Rg,1,w=ΔRk,在TL调用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Rl,1,w=ΔLk;即ΔR1,w=Rg,1,w+Rl,1,w
步骤105、采用所述模型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2和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确定事故后所述区域电网的最大频率波动值;
步骤106、判断所述最大频率波动值是否大于最大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若是,则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2以及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确定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1,h,若否,则确定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1,h为0,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1,h包括: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g,1,h和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l,1,h
具体来说,①设置迭代变量i=1、j=0,设置进行切负荷操作的最短时间TL、确定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步长ΔR以及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步长ΔL;
②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为ΔRi=(i-1)×ΔR;
③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为ΔLi=j×ΔL;
④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i、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Li以及所述最短时间TL仿真确定故障后的系统最大频率波动Δfh,i,计算此时系统的转动惯量JΔRi和惯性时间常数TJ,ΔRi
PG=PG+ΔR(6)
J ΔR i = P G × J * - - - ( 7 )
T J , ΔR i = J ΔR i × Ω N 2 S B - - - ( 8 )
其中J*为单位容量机组的转动惯量,可由实测机组数据计算获得;ΩN为系统的额定角速度,SB为系统的基准容量,取SB=PL
⑤若则j=j+1,返回③;否则执行⑥;
⑥若ΔLi=0,则Ri=ΔRi+ΔLi,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i和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Li确定备用方案,执行⑦,否则i=i+1,j=0,返回②;
⑦根据失负荷概率,计算所述备用方案的成本,选取所述成本最小的备用方案k作为最优备用方案,计算备用方案的成本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
⑧根据所述最优备用方案输出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1,h=Rk,其中,所述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g,1,h=ΔRk,在TL调用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l,1,h=ΔLk;即ΔR1,h=Rg,1,h+Rl,1,h
步骤107、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2、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以及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1,h确定所述区域电网故障后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R,所述最优事故备用容量包括: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以及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
具体来说,①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Rg=Rg,1,h+Rg,1,w+Rg,2
②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
③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
④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
⑤区域电网故障后考虑频率波动全过程暂态安全性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其中,所述最优事故备用容量R包括: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Rg、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以及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
举例说明,某时段内区域电网负荷水平PL=200000MW;火电开机容量约占85.4%,其中600MW及以上机组的开机容量占火电开机机组的58.4%;水电开机容量约占10.1%;核电开机容量约占3.0%;其它新能源机组开机容量约占1.5%;系统额定频率fn=50Hz。本发明的计算流程为:
(1)确定参考事件容量,即选取区域电网内最大容量特高压双极闭锁作为参考事件,确定其容量为ΔPmax
以10000MW作为区域电网内最大特高压容量,即:
ΔPmax=10000MW(9)
(2)针对所研究时段,基于成本效益法,确定区域电网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2,包括发电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g,2、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以及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
在研究时段内,基于成本效益法确定的最优旋转备用容量约等于特高压直流单极闭锁容量和一台主流机组的故障容量之和,则取Rg,2=6000MW,以上为现有技术,不再赘述。
另取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2000MW,则
(3)基于区域电网在所研究时段的负荷水平PL以及Rg,2,确定具有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的机组开机容量PG
由于核电及新能源机组不具备一次调频特性,则具有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的机组开机容量:
PG=0.955×PL+Rg,2=197000MW(10)
设其中600MW及以上火电机组为再热汽轮机组,其开机容量:
PG1=(0.854×PL+Rg,2)×0.584=103251.2MW(11)
设其中600MW以下火电机组为非再热汽轮机组,其开机容量:
PG2=(0.854×PL+Rg,2)×0.416=73548.8MW(12)
水电机组容量:
PG3=0.101×PL=20200MW(13)
(4)确定暂态安全性指标,基于国内现行相关标准,确定事故后区域电网频率变化的暂态过程中的最大频率波动和最大稳态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
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确定暂态安全性指标:
Δ f h ‾ = 0.5 H z - - - ( 14 )
Δ f w ‾ = 0.2 H z - - - ( 15 )
(5)搭建区域电网一次调频仿真系统模型,基于参考事件容量ΔPmax以及区域电网在研究时段的负荷水平PL,仿真确定系统在故障后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Δfw,0
搭建一次调频仿真系统模型如图2所示:由实测数据计算可得,研究时段内该区域电网负荷的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系数的标幺值
单位容量机组的转动惯量由660MW机组的实测转动惯量数据计算可得J*=0.1024×10-3s3,则由如下公式可计算系统惯性时间常数TJ
J=PG×J*(16)
T J = J × Ω N 2 S B - - - ( 17 )
其中SB=PL,则TJ=11.95959127s;
依据所研究区域的发电厂并网运行管理实施细则对机组一次调频的基本技术要求及相关文献资料,确定仿真模型中机组模块的相关参量如下:
机组调速器频率死区:火电机组为±0.033Hz;水电机组为±0.05Hz。
调速器时间延迟量:由文献资料可知,一次调频执行机构开始动作,一般在5s内可以起作用。此处设置调速器时间延迟量为3s。
机组调差系数:火电机组的调差系数一般为4%~6%,此处取5%;水电机组的调差系数不大于4%,此处取3%;
一次调频幅度限值:所有机组的一次调频最大负荷限幅为机组额定有功出力的±6%;
一次调频速率限制:依据所有机组一次调频的负荷调整幅度应在10s内达到理论计算的一次调频的最大负荷调整幅度的100%设定。
则可以仿真确定系统在故障后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Δfw,0,此时系统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则Δfw,0=0.1119Hz。
故障后系统频率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
(6)若则现有Rg,2可使系统故障后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满足暂态安全性指标的要求,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0,进入(8);
由于此时则现有Rg,2可使系统故障后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满足暂态安全性指标的要求,ΔR1,w=0,进入(8)。
(8)在现有R2和ΔR1,w下,仿真确定系统在故障后的最大频率波动Δfh,0
由(5)知,此时系统在故障后的最大频率波动Δfh,0=0.7387Hz。
(10)若则增加备用容量,确定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ΔR1,h(包括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g,1,h以及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l,1,h),从而使系统故障后的最大频率波动满足暂态安全性指标的要求;
由于此时则增加备用容量。
经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系统在故障后可以进行切负荷操作的时间约为TL=0.15s。
考虑简化成本计算模型。
根据某区域并网发电侧辅助服务管理办法的规定,火电机组旋转备用贡献量为电力调度机构指定的备用容量(以实际备用容量的权重计算指定备用容量)和提供备用时间的乘积,其中提供备用时间仅限定于高峰时段。即电网以容量电价的形式对火电进行补偿,补偿的标准为20元/MWh,补偿的时间长度为高峰时段时间长度Tp
火电备用成本计算只考虑火电的容量电价,而不考虑火电的电量电价,则火电旋转备用成本模型:
ΔC ΔR i = 20 × ΔR i × T P - - - ( 18 )
其中,高峰时间长度Tp=5h。
本算例仅考虑单一故障情况,因此系统增加备用前的失负荷概率LOLP应等于参考事件故障概率,即特高压直流双极闭锁概率,此处取LOLP=0.0011,则负荷侧备用成本模型:
ΔC ΔL i = L O L P × VOLL T L × ΔL i × T ΔL i - - - ( 19 )
其中,取系统在故障后TL切除负荷的失负荷价值 考虑到二次调频备用在故障发生后10min内可完全调出,故负荷中断时长
总备用成本:
ΔC R i = ΔC ΔR i + ΔC ΔL i - - - ( 20 )
取ΔR=2000MW,ΔL=5MW,表2为仿真确定的备用方案,部分示例如下:
表2
由于方案1成本最小,则选取其作为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的配置方案,即:Rg,1,h=0MW,在TL调用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l,1,h=2910MW,ΔR1,h=Rg,1,h+Rl,1,h=2910MW。
(11)输出区域电网故障后考虑频率波动全过程暂态安全性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R及其备用源配置情况。
①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Rg=Rg,1,h+Rg,1,w+Rg,2=6000MW;
②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
③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2000MW;
④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
⑤区域电网故障后考虑频率波动全过程暂态安全性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
本发明提高了故障后系统频率的暂态安全水平,从而全面保障系统在故障发生后的安全性。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5)

1.一种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预设区域电网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事故容量、负荷水平以及事故后所述区域电网频率变化的暂态过程中的最大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和最大稳态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包括:发电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以及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
根据区域电网的负荷水平以及所述发电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具有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的机组开机容量;
构建所述区域电网一次调频仿真系统模型,并采用所述模型根据所述事故容量、所述负荷水平、所述机组开机容量确定故障后所述区域电网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值;
判断最大稳态频率波动是否大于最大稳态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若是,则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若否,则确定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0,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包括: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和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
采用所述模型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和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事故后所述区域电网的最大频率波动值;
判断所述最大频率波动值是否大于最大频率波动的允许限值,若是,则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以及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若否,则确定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为0,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包括: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和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
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以及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确定所述区域电网故障后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所述最优事故备用容量包括: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以及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所述区域电网一次调频仿真系统模型,并采用所述模型根据所述事故容量、所述负荷水平、所述机组开机容量确定故障后所述区域电网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值,包括:
根据区域电网的负荷水平预设负荷的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系数的标幺值;
根据所述机组开机容量以及系统参数计算仿真模型中参数模块的系统转动惯量以及惯性时间常数,所述系统参数包括:系统单位容量机组的转动惯量和系统的额定角速度;
设定仿真模型中机组模块的调速器频率死区、调速器时间延迟量、机组调差系数、一次调频速率限值以及一次调频幅度限值;
将所述惯性时间常数、负荷的一次频率调节特性系数的标幺值、二次调频备用容量、事故容量、负荷水平、机组开机容量、调速器频率死区、调速器时间延迟量、机组调差系数、一次调频速率限值以及一次调频幅度限值代入仿真系统模型计算得到系统在故障后的最大稳态频率波动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包括:
①设置迭代变量i=1、j=0,设置进行切负荷操作的最短时间TL、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步长ΔR以及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步长ΔL;
②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ΔRi=(i-1)×ΔR;
③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为ΔLi=j×ΔL;
④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i、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Li以及所述最短时间TL仿真确定故障后的系统最大稳态频率波动Δfw,i
⑤若则j=j+1,返回③;否则执行⑥;
⑥若此时ΔLi=0,则Ri=ΔRi+ΔLi,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i和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Li确定备用方案,执行⑦,否则i=i+1,j=0,返回②;
⑦根据失负荷概率,计算所述备用方案的成本,选取所述成本最小的备用方案k作为最优备用方案;
⑧根据所述最优备用方案输出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ΔR1,w=Rk,其中,所述发电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Rg,1,w=ΔRk,在TL调用的负荷侧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Rl,1,w=ΔLk;即ΔR1,w=Rg,1,w+Rl,1,w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和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确定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包括:
①设置迭代变量i=1、j=0,设置进行切负荷操作的最短时间TL、确定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步长ΔR以及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步长ΔL;
②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为ΔRi=(i-1)×ΔR;
③根据所述迭代变量、所述容量步长确定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为ΔLi=j×ΔL;
④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i、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Li以及所述最短时间TL仿真确定故障后的系统最大频率波动Δfh,i
⑤若则j=j+1,返回③;否则执行⑥;
⑥若ΔLi=0,则Ri=ΔRi+ΔLi,根据所述增加的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i和所述增加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Li确定备用方案,执行⑦,否则i=i+1,j=0,返回②;
⑦根据失负荷概率,计算所述备用方案的成本,选取所述成本最小的备用方案k作为最优备用方案;
⑧根据所述最优备用方案输出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ΔR1,h=Rk,其中,所述发电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g,1,h=ΔRk,在TL调用的负荷侧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Rl,1,h=ΔLk;即ΔR1,h=Rg,1,h+Rl,1,h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二次调频备用容量、所述增加的一次调频备用容量以及所述增加的惯性响应备用容量,确定所述区域电网故障后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包括:
①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Rg=Rg,1,h+Rg,1,w+Rg,2
②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
③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
④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Rg*,2
⑤区域电网故障后考虑频率波动全过程暂态安全性的最优事故备用容量其中,所述最优事故备用容量R包括:发电侧事故备用容量Rg、在TL调用的负荷侧事故备用容量负荷侧二次调频备用容量Rl,2以及发电侧非旋转备用容量Rg*,2
CN201610224186.8A 2016-04-08 2016-04-08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902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4186.8A CN105790287B (zh) 2016-04-08 2016-04-08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24186.8A CN105790287B (zh) 2016-04-08 2016-04-08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0287A true CN105790287A (zh) 2016-07-20
CN105790287B CN105790287B (zh) 2018-03-13

Family

ID=563962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24186.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790287B (zh) 2016-04-08 2016-04-08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90287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815A (zh) * 2018-08-24 2019-01-22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特高压直流闭锁故障后稳定断面有功的计算方法
CN109558628A (zh) * 2018-10-17 2019-04-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发电计划的协调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9672170A (zh) * 2018-11-30 2019-04-2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电网有功备用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9995054A (zh) * 2019-03-26 2019-07-0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网频率安全开机裕量计算方法及开机方法
CN111371123A (zh) * 2020-03-26 2020-07-0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类型电源汇集直流外送系统切机策略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1555269A (zh) * 2020-04-14 2020-08-1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网备用容量的分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548A (zh) * 2010-12-17 2011-05-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考虑暂态频率偏移的一次调频旋转备用优化方法
CN103715721A (zh) * 2013-07-31 2014-04-09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交直流混合电网联合实时调峰方法
CN104993489A (zh) * 2015-07-09 2015-10-21 华北电力大学 孤立电网紧急情况下最优切负荷量的确定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64548A (zh) * 2010-12-17 2011-05-18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考虑暂态频率偏移的一次调频旋转备用优化方法
CN103715721A (zh) * 2013-07-31 2014-04-09 南京南瑞集团公司 交直流混合电网联合实时调峰方法
CN104993489A (zh) * 2015-07-09 2015-10-21 华北电力大学 孤立电网紧急情况下最优切负荷量的确定方法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256815A (zh) * 2018-08-24 2019-01-22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特高压直流闭锁故障后稳定断面有功的计算方法
CN109256815B (zh) * 2018-08-24 2021-06-01 国网宁夏电力有限公司 特高压直流闭锁故障后稳定断面有功的计算方法
CN109558628A (zh) * 2018-10-17 2019-04-0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发电计划的协调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9558628B (zh) * 2018-10-17 2021-12-0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实时发电计划的协调优化方法及系统
CN109672170A (zh) * 2018-11-30 2019-04-23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区域电网有功备用评估方法和系统
CN109995054A (zh) * 2019-03-26 2019-07-09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电网频率安全开机裕量计算方法及开机方法
CN111371123A (zh) * 2020-03-26 2020-07-03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类型电源汇集直流外送系统切机策略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1371123B (zh) * 2020-03-26 2021-06-18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多类型电源汇集直流外送系统切机策略优化方法和装置
CN111555269A (zh) * 2020-04-14 2020-08-18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网备用容量的分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55269B (zh) * 2020-04-14 2021-12-14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电网备用容量的分析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90287B (zh) 2018-03-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l-Bidairi et al. Optimal sizing of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dynamic frequency control in an islanded microgrid: A case study of Flinders Island, Australia
Kadri et al. Energ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strategy for a DFIG wind turbine/fuel cell hybrid system with super capacitor storage system
CN110571871B (zh) 储能电站参与电网一次调频深度控制及贡献力分析方法
CN105790287A (zh) 电力系统事故备用容量配置方法
Duong et al. The impacts of distributed generation penetration into the power system
CN103986190B (zh) 基于发电功率曲线的风光储联合发电系统平滑控制方法
Nieto et al. Power quality improvement in power grids with the integration of energy storage systems
CN112260289B (zh) 一种基于频率约束确定新能源和直流规模的方法及装置
Vassilakis et al. A battery energy storage based 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
Spahic et al. Multilevel STATCOM with power intensive energy storage for dynamic grid stability-frequency and voltage support
CN112701706A (zh) 一种电池储能电站参与电网二次调频特性分析方法及系统
Canevese et al. Impact of fast primary regulation and synthetic inertia on grid frequency control
El-Bahay et al. Computational methods to mitigate the effect of high penet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on power system frequency regulation: a comprehensive review
Zhang et al. Wind power transmission through LCC-HVDC with wind turbine inertial and primary frequency supports
CN202663127U (zh) 基于模糊控制器的微网电池储能系统调频控制装置
Krim et al. A flexible control strategy of a renewable active generator to participate in system services under grid faults
Nerkar et al. An analysis of the impact on frequency response with penetration of‎ RES in power system and modified virtual inertia controller
Prakash et al. Intelligent Energy Management for Distributed Power Plants and Battery Storage
KR20170021606A (ko) 배터리 에너지 저장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무효 전력 보상 방법
JP2016208723A (ja) 電力系統の需給調整方式
CN110086192B (zh) 两区域柔性直流互联系统频率一致性控制方法
Zhang et al. The emergency control strategies of short-run isolated island wind farm
Joseph et al. Wind-thermal generation coordination in multi-terminal HVDC-connected AC systems for improved frequency support
Moghaddam et al.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izing With Respect to PV-induced power ramping concerns in distribution networks
Rajan et al. Impact of distributed virtual inertia from photovoltaic sources on frequency regulation in hybrid powe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Termination date: 202104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