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8922B - 一种墙壁开关 - Google Patents

一种墙壁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8922B
CN105788922B CN201610282543.6A CN201610282543A CN105788922B CN 105788922 B CN105788922 B CN 105788922B CN 201610282543 A CN201610282543 A CN 201610282543A CN 105788922 B CN105788922 B CN 1057889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button
wall
mounting portion
cantile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28254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88922A (zh
Inventor
杨元军
周培峰
孙奇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Shenzhen Lumi Unite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28254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88922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889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89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889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89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02Details
    • H01H13/12Movable parts; Contacts mounted thereon
    • H01H13/14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墙壁开关,其包括按钮组件、开关功能件及后座,所述按钮组件与开关功能件相抵接,开关功能件组装在后座内,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按钮支架、转动件及复位弹簧,所述按钮组装在按钮支架上,转动件与复位弹簧设置在按钮与按钮支架形成的安装部内,按钮具有按压面与组装面,自组装面靠近中部位置向下一体延伸成型有悬臂,所述悬臂与开关功能件相抵接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按钮组件与后座卡扣固定。本公开通过将传统塑胶触电设计为悬臂结构,利用悬臂对形变的吸收量保证产品在组装完成后依然能有较好的使用性能,改良后的产品结构简单,利于生产组装且性能稳定。

Description

一种墙壁开关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开关,尤其是一种墙壁开关。
背景技术
墙壁开关是指安装在墙壁上使用的电器开关,既是一种家居装饰功能用品,又是用来接通和断开电路用的电器部件。墙壁开关通常包括壳体及至少一个设置在壳体上的开关组件,开关组件包括开关功能件及用于控制开关功能件通/断的按钮。目前墙壁开关的按钮通常直接设置在开关功能件上,而开关功能件由多个零件组成,零件多了以后形成的累计误差会体现在按扭之间的间隙不均;这使得配合面板组装成品后,因为按扭间隙不均造成产品外观品质不佳。
另一方面因为按钮上多数采用的是塑胶触点直接接触开关功能按键,在装配或者安装过程中变形会导致塑胶触点与开关功能按键之间的间隙很难统一,从而造成塑胶按键的手感不良或者是按键被顶死的现象。
为避免产品在不良使用环境或者安装工序对产品使用性能的不利影响,需要开发一种能利用产品自身结构的特性达到良好使用体验的新型开关。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产品结构简单,利于生产组装且性能稳定的墙壁开关。
具体地,本公开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墙壁开关,其包括按钮组件、开关功能件及后座,所述按钮组件与开关功能件相抵接,开关功能件组装在后座内,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按钮支架、转动件及复位弹簧,所述按钮组装在按钮支架上,转动件与复位弹簧设置在按钮与按钮支架形成的安装部内,按钮具有按压面与组装面,自组装面靠近中部位置向下一体延伸成型有悬臂,所述悬臂与开关功能件相抵接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按钮组件与后座卡扣固定。将按钮上与开关功能件相抵接的结构设计成悬臂,能很好的利于悬臂结构本身对形变的吸收量,保证产品在不良的组装环境下依然能与开关功能件形成良好的接触。
可选的,所述悬臂包括主体、过渡部、连接部,所述过渡部系自组装面向下延伸且通过一定长度的弧形段与主体相连,连接部系自主体靠近端面向下延伸形成的凸起,所述凸起优选圆柱形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立体结构,为保证连接部与开关感应部能较好的实现电连接,在半径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其接触面需要足够大,当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连接部与开关功能件相抵接。设有弧形段以确保悬臂的形变吸收量,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
可选的,所述过渡部上弧形段的圆弧半径0.5mm≤R≤1.5mm,主体的长度7mm≤L≤9mm,连接部的高度1mm≤H≤1.6mm。圆弧的半径选择及主体的长度、连接部的高度都会影响悬臂本身的形变吸收量及对产品整体设计的影响,三者有效的结合方能保证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减少对产品外观设计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开关功能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上表面上设有圆柱形感应部,所述感应部在开关实现导通时与悬臂连接部连接,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感应部与连接部处于分离状态。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若干接线端子及继电器,当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连接部与感应部的竖直距离1.0mm≤D≤1.5mm。
可选的,所述按钮支架上设有条状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悬臂相对应,当按压按钮向下运动时,悬臂可在容置腔内自由活动。收容腔的结构与悬臂的结构设计完全对应,目的在于当按钮下压悬臂与开关功能件实现抵接时,能对悬臂进行横向限位。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安装部上设有收纳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收容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定位转动件的卡合部,所述转动件自主体向外延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由第二旋转轴及旋转挡面组成。转动件结构通过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实现安装固定,通过转动件的设置增加产品使用时的旋转触感。
可选的,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安装部上,另一端抵接在转动件上;所述按钮上设有弹簧收容块,按钮支架与弹簧收容块对应位置处设有凹槽,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弹簧收容块上,另一端收容在凹槽内。第一复位弹簧用以带动转动件在不同的使用状态进行转换,第二复位弹簧用以保证开关按钮按压状态与自由状态的转换。
可选的,所述按钮组装面上进一步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大致为梯形结构,在梯形结构靠近上端面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悬臂与第一安装部接近中部位置处。
可选的,所述按钮支架包括设置有第二安装部的基部及设置在基部四周的槽道,基部上与固定部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容置孔,在与定位孔相对的槽道壁上设有定位柱,固定部穿过所述容置孔且将定位柱穿设在定位孔内。定位柱与定位孔的组装实现对按钮与按钮支架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按钮支架上进一步设有第一限位卡勾及第二限位卡勾,所述后座具有组装框及自组装框延伸形成的收容腔,开关功能件收容在收容腔内,组装框上设有若干与第一限位卡勾及第二限位卡勾相配合的开口。限位卡勾与后座开口的卡扣实现了将按钮组件与后座组装在一起。
可选的,所述按钮支架上设有条状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悬臂相对应,当按压按钮向下运动时,悬臂可在容置腔内自由活动。
可选的,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安装部上设有收纳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收容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定位转动件的卡合部,所述转动件自主体向外延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由第二旋转轴及旋转挡面组成,所述容置腔与第二安装部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一限位卡勾及第二限位卡勾设置在同一中心线上。
可选的,所述开关功能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按钮支架之间设置有盖板,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盖板上的定位卡勾固定在盖板上,所述盖板的前后端缘上设有若干组装块,后座的组装框上设有与组装块配合的插接口。所述盖板实现将第一电路板稳固定位,盖板与后座也能较好的固定。
可选的,所述第二电路板组装在收容腔内,收容腔的前后壁面上设有插接肋条,第二电路板的前后端面上开设有与肋条相配合的插槽。第二电路板通过插接口与肋条的配合能较好的固定在后座收容腔内。
可选的,所述过渡部的外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直延伸到弧形段。设置加强筋能有效增加悬臂的强度。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1、本公开通过将传统塑胶触电设计为悬臂结构,利用悬臂对形变的吸收量保证产品在组装完成后依然能有较好的使用性能,
2、改良后的产品结构简单,利于生产组装且性能稳定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壁开关立体分解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使用开关按钮组的开关立体分解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壁开关之转动件的主视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壁开关之按钮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使用开关按钮组的开关后视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壁开关之悬臂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墙壁开关之悬臂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本公开一种墙壁开关,包括按钮1、按钮支架2、转动件3及复位弹簧4,所述按钮1组装在按钮支架2上,按钮1具有按压面与组装面10,自所述按压面朝向组装面的方向延伸形成有壁面,所述壁面系自按压面的左右边缘及前后边缘竖直向下延伸形成的左右壁面13、14及前后壁面15、16,所述按钮支架上设有收纳所述左右壁面及后前壁面的槽道25。所述左壁面13及右壁面14的高度自后壁面15连接处向面板前端方向逐渐降低,左壁面与右壁面自身形成的坡度有利于按钮面板在槽道内随转动件的带动进行位置状态的变换。
组装面10上设有第一安装部12,按钮支架2与第一安装部12对应的位置上形成有第二安装部21,所述转动件设置在第一安装部内并与第二安装部21相卡合,所述复位弹簧4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安装部12上,另一端抵接在转动件3上。
按钮1自组装面10靠近中部位置向下一体延伸成型有悬臂11,所述悬臂11包括主体110、过渡部112、连接部113;所述过渡部112系自组装面向下延伸且通过一定长度的弧形段与主体110相连,连接部113系自主体靠近端面向下延伸形成的凸起,所述凸起优选圆柱形结构,也可以是其他立体结构,为保证连接部与开关感应部能较好的实现电连接,在半径相对固定的情况下其接触面需要足够大,圆柱形结构设计能增加悬臂与开关功能件的抵接灵敏度。
请参阅图6及图7所示,所述连接部113在按钮受压向下形变位移后与开关上的感应部连接,使设置于第一电路板上的开关实现电导通。所述过渡部112上弧形段的圆弧半径0.5mm≤R≤1.5mm,主体的长度7mm≤L≤9mm,连接部113的高度1mm≤H≤1.6mm,在自由状态时,连接部与感应部的竖直距离1.0mm≤D≤1.5mm。所述过渡部的外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直延伸到弧形段,所述主体110与组装面10之间形成一夹角,该夹角α小于15°。在产品的设计中弧形段的半径选择、主体的长度、连接部的高度选择组合将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及对产品外观设计的影响。
请参阅图1及图4所示,所述第一安装部12设置在组装面中部靠后,其具有左右两个设有收容槽的收容部120,自所述收容部后端面延伸形成供复位弹簧4抵接的定位部121。所述定位部121包括与收容部一体成型的挡板1210及由挡板延伸形成的楔形凸块1211,所述楔形凸块左右各形成一个平台结构1212,使得定位部121的截面为十字形,当复位弹簧4组装在定位部121后既可以对复位弹簧轴向定位也可以对复位弹簧横向定位,以保证复位弹簧的稳定性。
所述悬臂11的中心线与第一安装部12的中心线相重合,在同一中心线上进一步设有弹簧收容块18,所述弹簧收容块18设置在悬臂11与按钮前壁面15之间。
按钮组装面上进一步设有固定部17,所述固定部17紧邻左壁面13及右壁面14设置,且在纵向上对称设置在所述悬臂11与第一安装部12接近中部位置处,固定部17大致为梯形结构,在梯形结构靠近上端面的位置设有定位孔170。
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所述按钮支架2为一设置槽道的面板结构,其包括设置有第二安装部21的基部20,及设置在基部四周的槽道25,所述槽道25的外围至少三面设置有竖直壁,所述第二安装部21包括供转动件3容置的嵌合部22及卡合部23,所述卡合部23系自嵌合部22边缘延伸设置的供转动件定位的凸块,所述卡合部23包括卡合槽230及抵挡块231,所述抵挡块的下表面与卡合槽最高点所在的平面为同一平面。支架基部20在与悬臂11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条状容置腔24,当按压按钮向下运动时,悬臂11可在容置腔24内自由活动。所述按钮支架2的基部与固定部17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容置孔29,在与定位孔170相对的槽道壁上设有定位柱291,当按钮1组装在按钮支架2上时,固定部17穿过所述容置孔29且将定位柱291穿设在定位孔170内,所述容置孔29用以对固定部17前后左右的限位,定位柱291与定位孔170的配合实现了按钮与按钮支架竖直方向的固定。
容置腔24与第二安装部21的中心线相重合,在同一中心线上进一步设有第一限位卡勾26及第二限位卡勾27,所述第一限位卡勾26设置在容置腔24与槽道25之间,第二限位卡勾27设置在第二安装部21与槽道25之间。在所述第一限位卡勾26与容置腔24之间设有安装第二复位弹簧4a的凹槽28,所述第一限位卡勾26、第二限位卡勾27分别与后座5上的开口56卡扣固定。在所述第一限位卡勾26的一侧设有导光柱8的安装部28,所述安装部包括贯通槽道25与竖直壁的通孔280及设置在基部上的支撑体281,所述支撑体为具有圆弧形缺口的柱状结构,在支撑体281的前后方各设有一个限位卡勾282,所述限位卡勾的外侧面分别与支撑体左右两侧面的在同一平面上。所述导光柱的前端穿射在通孔280内,导光柱的主体部设于支撑体281上,左右两侧通过限位卡勾282进行限位固定。
请参阅图3所示,所述转动件3主体大致为一倒“几”型,在“几”型开口端设有第一旋转轴31,所述第一旋转轴31收纳在收容部120的收容槽内;转动件3在远离第一旋转轴31的一端设有旋转部32,所述旋转部32与第一旋转轴31圆滑过渡连接,且所述旋转部32的横向宽度小于第一旋转轴31的长度,自所述旋转部32的内表面朝向第一旋转轴的方向延伸设置有容纳第一复位弹簧的抵接部33,所述抵接部33由楔形凸块及一体成型在楔形凸块左右的平台结构组成,使得抵接部33的截面为十字形,当第一复位弹簧4组装在抵接部33后既可以对复位弹簧轴向定位也可以对复位弹簧横向定位,以保证复位弹簧的稳定性。
所述转动件3自靠近第一旋转轴的主体外表面向外延伸设有限位部34,所述限位部由第二旋转轴340及旋转挡面341组成。
请参阅图1、图2、图3及图5所示,所述转动件3的主体收容在第二安装部的嵌合部22内,所述第二旋转轴340容纳在卡合槽230内,旋转挡面341与抵挡块231相配合实现对转动件的固定。工作时第二旋转轴340可配合第一旋转轴31带动转动件3转动,抵挡块231可对旋转挡面形成限位,以保证旋转件3在一定范围内旋转且与按钮支架2形成较好的卡合。
组装时,先将旋转件组装在第一安装部上,再将第一复位弹簧4的一端套设在定位部121上,另一端套设在抵接部33上,随后将组装好的按钮、旋转件及第一复位弹簧组装在按钮支架上,组装完毕后旋转件的第一旋转轴收容在收容部内,第二旋转轴收容在卡合部内,当向下按压按钮时,旋转件会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带动下进行转动,由自然状态变为受压状态实现与开关中PCB板上的开关功能键抵接,当外力消除后,旋转件会在第一复位弹簧的带动下恢复到初始状态,与PCB板上的开关功能键断开。
所述组装好的墙壁开关组装在开关后座5上并与后座5内的开关功能件6配合形成墙壁开关。所述开关后座5具有组装框50及自组装框延伸形成的收容腔51,开关功能件6收容在收容腔51内,所述开关功能件包括第一电路板60及第二电路板61,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601,所述开关上表面上设有圆柱形感应部,所述感应部在开关实现导通时与悬臂连接部113连接,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感应部与连接部处于分离状态。
所述按钮支架与第一电路板之间设置有盖板7,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盖板7上的定位卡勾71固定在盖板上,所述盖板的前后端缘上设有若干组装块72,后座的组装框50上设有与组装块72配合的插接口55,所述组装块插接于插接口后实现了与后座的固定,所述第二电路板61组装在收容腔51内,收容腔的前后壁面上设有插接肋条52,第二电路板61的前后端面上开设有与肋条相配合的插槽62,第二电路板上进一步设有若干接线端子(未图示)及继电器63。后座的组装框上设有若干螺丝孔54,螺丝通过螺丝孔可以将所述开关的后座5固定在安装墙壁或其他使用场所,墙壁开关及其他开关功能件均通过自身结构设置与后座实现组装固定,从整体上便于产品的安装,同时也减少了因为过多使用螺丝或螺钉固定造成的产品误差。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5)

1.一种墙壁开关,其包括按钮组件、开关功能件及后座,所述按钮组件与开关功能件相抵接,开关功能件组装在后座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件包括按钮、按钮支架、转动件及复位弹簧,所述按钮组装在按钮支架上,转动件与复位弹簧设置在按钮与按钮支架形成的安装部内,按钮具有按压面与组装面,自组装面靠近中部位置向下一体延伸成型有悬臂,所述悬臂与开关功能件相抵接时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所述按钮组件与后座卡扣固定,所述悬臂包括主体、过渡部、连接部,所述过渡部系自组装面向下延伸且通过一定长度的弧形段与主体相连,连接部系自主体靠近端面向下延伸形成的凸起结构,当开关处于导通状态时,所述连接部与开关功能件相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上弧形段的圆弧半径0.5mm≤R≤1.5mm,主体的长度7mm≤L≤9mm,连接部的高度1mm≤H≤1.6mm。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功能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第一电路板上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上表面上设有圆柱形感应部,所述感应部在开关实现导通时与悬臂连接部连接,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感应部与连接部处于分离状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上设有若干接线端子及继电器,当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时,连接部与感应部的竖直距离1.0mm≤D≤1.5mm。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支架上设有条状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悬臂相对应,当按压按钮向下运动时,悬臂可在容置腔内自由活动。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安装部上设有收纳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收容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定位转动件的卡合部,所述转动件自主体向外延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由第二旋转轴及旋转挡面组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包括第一复位弹簧与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第一复位弹簧的一端抵接在第一安装部上,另一端抵接在转动件上;所述按钮上设有弹簧收容块,按钮支架与弹簧收容块对应位置处设有凹槽,第二复位弹簧的一端设置在弹簧收容块上,另一端收容在凹槽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组装面上进一步设有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大致为梯形结构,在梯形结构靠近上端面的位置设有定位孔,所述固定部对称设置在所述悬臂与第一安装部接近中部位置处。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支架包括设置有第二安装部的基部及设置在基部四周的槽道,基部上与固定部对应的位置处设有容置孔,在与定位孔相对的槽道壁上设有定位柱,固定部穿过所述容置孔且将定位柱穿设在定位孔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支架上进一步设有第一限位卡勾及第二限位卡勾,所述后座具有组装框及自组装框延伸形成的收容腔,开关功能件收容在收容腔内,组装框上设有若干与第一限位卡勾及第二限位卡勾相配合的开口。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支架上设有条状容置腔,所述容置腔与悬臂相对应,当按压按钮向下运动时,悬臂可在容置腔内自由活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包括第一安装部及第二安装部,转动件上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安装部上设有收纳所述第一旋转轴的收容部,所述第二安装部上设置有定位转动件的卡合部,所述转动件自主体向外延伸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由第二旋转轴及旋转挡面组成,所述容置腔与第二安装部的中心线相重合,所述第一限位卡勾及第二限位卡勾设置在同一中心线上。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功能件包括第一电路板及第二电路板,所述第一电路板与按钮支架之间设置有盖板,所述第一电路板通过盖板上的定位卡勾固定在盖板上,所述盖板的前后端缘上设有若干组装块,后座的组装框上设有与组装块配合的插接口。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路板组装在收容腔内,收容腔的前后壁面上设有插接肋条,第二电路板的前后端面上开设有与肋条相配合的插槽。
15.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墙壁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渡部的外表面进一步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一直延伸到弧形段。
CN201610282543.6A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墙壁开关 Active CN1057889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2543.6A CN105788922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墙壁开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282543.6A CN105788922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墙壁开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8922A CN105788922A (zh) 2016-07-20
CN105788922B true CN105788922B (zh) 2018-10-02

Family

ID=564003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282543.6A Active CN105788922B (zh) 2016-04-29 2016-04-29 一种墙壁开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8892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597935B (zh) * 2018-07-11 2024-04-05 中山市狮盾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纤薄型面板开关结构
CN113539727B (zh) * 2021-07-20 2024-04-12 宁波公牛电器有限公司 翘板驱动件及翘板开关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79706A (zh) * 2005-11-29 2007-06-13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滚筒洗衣机控制面板组件的按钮装配结构
US8568152B1 (en) * 2012-04-19 2013-10-29 Pass & Seymour, Inc. Shutter assembly for electrical devices
CN202695164U (zh) * 2012-07-04 2013-01-23 赵国义 一种墙壁开关
CN205582789U (zh) * 2016-04-29 2016-09-1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墙壁开关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8922A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55910B2 (en) Refrigerator
JP6752366B2 (ja) サポートアセンブリ、文字盤とスマートブレスレット
US9327648B2 (en) Rearview assembly with exposed carrier plate
CN105788922B (zh) 一种墙壁开关
JP4968476B2 (ja) 電子機器及びそれに用いる筐体
CN108138479A (zh) 抽水马桶的遥控装置以及遥控装置单元
CN105788925B (zh) 一种开关按钮组件
CN205582789U (zh) 一种墙壁开关
JPH08249011A (ja) プログラム制御される機械工具の制御コンソール
JP3923714B2 (ja) 回転型電気部品
WO2002090785A1 (fr) Terminal portable pliable
CN205582792U (zh) 一种开关按钮组件
KR101942869B1 (ko) 결선 작업이 쉬운 스위치 장치
CN208368398U (zh) 自复位墙壁开关
CN105374601B (zh) 电子设备及其防翻转的侧键
US20170133179A1 (en) Switch assembly
KR20170086762A (ko) 차량 스티어링 시스템의 틸트 및 텔레스코픽 스위치
KR20040074817A (ko) 차량용 핸즈프리 거치대
CN106686189B (zh) 一种具有智能手机控制的汽车音响
CN108306654B (zh) 卡托帽及包含其的卡托和移动终端
JP6729849B2 (ja) 操作ユニットの組み付け構造
CN114373649B (zh) 一种微动开关
JP2010272371A (ja) テーブルタップ
CN218448602U (zh) 一种插座
CN219120255U (zh) 电子设备支架、支架保护壳和支架卡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