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7707A - 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 - Google Patents

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7707A
CN105787707A CN201610117822.7A CN201610117822A CN105787707A CN 105787707 A CN105787707 A CN 105787707A CN 201610117822 A CN201610117822 A CN 201610117822A CN 105787707 A CN105787707 A CN 1057877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lbox
server
client machine
automatically
machine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1782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罗克
A·孔叙尔
K·巴蒂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Original Assignee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filed Critical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Publication of CN1057877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77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6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postal ser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10Office automation; Time management
    • G06Q10/107Computer-aided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mailing [e-mail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42Mailbox-related aspects, e.g. synchronisation of mailbo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40/00Handling natural language data
    • G06F40/20Natural language analysis
    • G06F40/279Recognition of textual entities
    • G06F40/289Phrasal analysis, e.g. finite state techniques or chunking
    • G06F40/295Named entity recogn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Reliability checks, e.g. acknowledgments or fault repor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Marketing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如此处描述的,客户机系统被自动地配置以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系统上的多个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客户机系统发送自动发现请求至服务器系统。作为响应,服务器系统向客户机系统发送自动发现响应,该自动发现响应包含自动发现响应文档,该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括主邮箱元素和至少一个替换邮箱元素。客户机系统使用由主邮箱元素指定的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来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系统上的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并使用由替换邮箱元素指定的多组邮箱标识数据来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系统上的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电子邮件消息是消息对象的一个示例性的类型。替换邮箱可以是存档邮箱,用于存储消息对象以供偶尔参考。

Description

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国际申请号为PCT/US2009/066113,国际申请日为2009年11月30日,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申请号为200980148991.5,名称为“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背景技术
在当今经济下,人们每天交换大量的电子邮件。一个人接收到的电子邮件消息中的一些可能包含重要信息。一个人接收到的其他电子邮件消息可能在收到时似乎并不重要,但之后发现是有用的。由于这个原因,人们倾向于长期地保留电子邮件消息,即使是重要性不确定的电子邮件消息。
此类电子邮件消息的保留可能给提供电子邮件收发服务的机构带来问题。例如,机构可能不得不购买巨大且昂贵的数据存储系统以存储旧电子邮件消息。在其他实例中,机构可能配置用户的计算机以存储用户的旧电子邮件消息。将电子邮件消息存储在用户的计算机上可能增加电子披露(e-discovery)过程中的恢复成本。配置这样的电子邮件消息存储解决方案通常很困难,并要求用户计算机的手动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客户机系统的自动配置以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系统上的多个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如此处所描述的,客户机系统发送一自动发现请求至服务器系统。作为响应,服务器系统向客户机系统发送一自发现响应,该自发现响应包含一自发现响应文档,该自发现响应文档包括一主邮箱元素和至少一个替换邮箱元素。客户机系统使用一由主邮箱元素指定的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来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系统上的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并使用由替换邮箱元素指定的多组邮箱标识数据来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系统上的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电子邮件消息为消息对象的一个示例性的类型。替换邮箱可以是一存储用于偶尔参考的消息对象的存档邮箱。
提供本发明内容是为了以简化的形式介绍将在以下具体实施方式中进一步描述的一些概念。本发明内容并不旨在标识出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用于帮助确定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示例性的系统的框图,在该示例性的系统中客户机系统被自动配置以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系统上的多个邮箱中的消息对象。
图2为一示出了由运行在服务器系统上的自动发现服务器执行的示例性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3为示出客户机系统的示例性逻辑部件的框图。
图4为一示出了由客户机系统执行的示例性的操作的流程图。
图5为一示出电子计算设备的示例性的物理部件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上面所简单描述的,本发明涉及自动配置客户机设备以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系统上的多个邮箱中的消息对象。本发明讨论了一组附图。提供这些附图只是为了解释,并不旨在表示实现这些技术的唯一的方法。换言之,附图仅示出了示例。
图1为一示出了示例性的消息收发系统2的框图,在该示例性的消息收发系统2中客户机系统被自动配置以访问存储在服务器系统上的多个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如图1中的示例所示,消息收发系统2包括客户机系统4。如在本发明全文中所使用的,“客户机系统”为一组一个或多个配置为使用网络服务的物理电子计算设备。例如,客户机系统4可以是一组配置为使用网络服务的一个或多个个人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移动电话、电视机顶盒、大型计算机、独立服务器设备、刀片服务器设备、集成在车辆中的设备、手持计算设备、个人数字助理、媒体播放器设备和其他类型的物理计算设备。一个示例性的电子计算设备参考图5在以下描述。尽管为简明起见,在图1的示例中没有示出,但消息系统2可包括许多与客户机系统4类似的客户机系统。
此外,消息收发系统2包括一提供消息收发服务的服务器系统6。如在本发明全文中所使用的,“服务器系统”为一组一个或多个配置为提供网络服务的物理电子计算设备。例如,服务器系统6可以是一组配置为提供网络服务的一个或多个独立服务器设备、刀片服务器设备、大型计算机、网络数据中心、中间网络设备、个人计算机,和/或其他类型的物理电子计算设备。
如图1中的示例所示,消息收发系统2包括网络8。网络8为一促进客户机系统4和服务器系统6之间的电子通信的电子通信网络。例如,网络8可以是诸如因特网之类的广域网,局域网、城域网,或其他类型的电子通信网络。网络8可包括有线的和/或无线的数据链路。多种通信协议可用于网络8中,包括但不限于,以太网、传输控制协议(TCP)、因特网协议(IP)、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SOAP、远程过程调用协议,和/或其他类型的通信协议。
在图1的示例中,服务器系统6示作包括提供邮箱访问服务的邮箱服务器10、提供存档邮箱访问服务的存档服务器12、提供自动发现服务的自动发现服务器14,和提供目录访问服务的目录服务器16。此外,服务器系统6包括邮箱数据库18、存档邮箱数据库22和目录24。邮箱服务器10、存档服务器12、自动发现服务器14和目录服务器16是服务器。如本发明中所使用的,“服务器”是提供服务的某些事物。例如,提供服务的软件应用程序是一个服务器。在本实例中,多个服务器可运行在一单独的物理电子计算设备上。在其他实例中,提供服务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是一个服务器。
可以理解的是,在消息收发系统2的多个实现中,一个或多个邮箱服务器10、存档服务器12、自动发现服务器14和目录服务器16可实现为运行在一个或多个电子计算设备上的软件应用程序的指令。在第一示例中,邮箱服务器10和自动发现服务器14可实现为运行在第一电子计算设备上的软件应用程序,存档服务器12和目录服务器16可实现为运行在第二电子计算设备上的软件应用程序。在第二示例中,一单独的电子计算设备可担当邮箱服务器10、存档服务器12、自动发现服务器14和目录服务器16。在第三示例性的实现中,两个单独的电子计算设备可提供邮箱服务器10的功能。在该实现中,软件应用程序的指令,与邮箱数据库18一起,可存储在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存储系统中。如本发明所使用的,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存储系统为一个或多个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存储介质的集合。
邮箱服务器10提供邮箱访问服务,使得客户机能够访问存储于邮箱数据库18中的消息对象。如本发明中所使用的,“邮箱”是与用户相关联的消息收发对象的逻辑集合。“消息收发对象”既可以是一文件夹,也可以是一消息对象。邮箱中的“文件夹”包含该邮箱中的消息收发对象的子集。“消息对象”是向用户提供信息的消息属性的集合。消息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邮箱中的消息可以是电子邮件消息。在第二示例中,邮箱中的消息可以是日历消息。其他示例消息包括任务、日志条目、联系人,等等。存储于邮箱数据库18中的邮箱彼此是对等的。如本发明所使用的,当第一邮箱中不存在任何第二邮箱中也有的消息收发对象时,第一邮箱和第二邮箱“对等”。换言之,两个邮箱之间没有分层关系。尽管为简明起见图1中的示例并没有示出,但是邮箱服务器10可以是运行在服务器系统6上的若干邮箱服务器之一。此外,尽管为简明起见图1中的示例并没有示出,邮箱服务器10可提供对存储于邮箱数据库18以外的邮箱数据库中的消息对象的访问,其他邮箱服务器可提供对邮箱数据库18和邮箱数据库18以外的邮箱数据库中的消息对象的访问。例如,邮箱服务器10可提供存档邮箱数据库22中的消息对象的访问。
存档服务器12提供邮箱访问服务,提供存档邮箱数据库22中的一组存档邮箱中的消息对象的访问。如本发明所使用的,“存档邮箱”是包含存档消息的邮箱。“存档消息”是被保留作偶尔参考目的而非日常使用的消息。存档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并不本地地高速缓存在客户机系统4中。存储于邮箱数据库22中的存档邮箱是彼此对等的,并与存储于邮箱服务器10中的邮箱对等。尽管为简明起见图1中的示例并没有示出,但是存档服务器12可以是运行在服务器系统6上的若干存档服务器之一。此外,尽管为简明起见图1中的示例并没有示出,存档服务器12可提供对存储于存档邮箱数据库22以外的存档邮箱数据库中的消息对象的访问,其他存档邮箱服务器可提供对存档邮箱数据库22和存档邮箱数据库22以外的存档邮箱数据库中的消息对象的访问。尽管存档服务器12在图1的示例中示出为一单独的服务器,但是邮箱服务器10在一些示例性的实现中可以提供对存档邮箱数据库22中的存档邮箱的访问。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现中,邮箱数据库18和/或存档邮箱数据库22可将存档邮箱与非存档邮箱一起存储。在该实现中,邮箱服务器10和/或存档服务器12可提供对邮箱数据库18和/或存档邮箱数据库22中的存档邮箱和非存档邮箱二者的访问。
服务器系统6的每一用户关联于一邮件账户。目录服务器16提供目录服务,提供对目录24的访问。目录24包含消息收发系统2的注册用户的远程用户档案。远程用户档案是指定用户的邮件账户属性的一组数据。远程用户档案中所指定的属性包括用户相关联的一组邮箱和关于用户的其他信息。一般地,服务器系统6的管理员在目录24中创建和编辑远程用户档案。目录服务器16可用各种方式实现。例如,目录服务器16可提供ACTIVE目录服务。在本示例中,目录请求和目录响应可使用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DAP)来格式化。尽管为简明起见图1中的示例并没有示出,但是目录服务器16可以是运行在服务器系统6上的若干目录服务器之一。
自动发现服务器14提供自动发现服务,客户机系统4使用该自动发现服务来自动地对自身进行配置以访问邮箱服务器10和/或存档服务器12中可访问邮箱的子集中的消息对象。客户机系统4可能需要对自身配置以访问邮箱的子集中的消息对象,因为邮箱服务器10和存档服务器12可存储许多与客户机系统4的用户20不相关联的邮箱,而且客户机系统4应当只能访问与用户20相关联的邮箱服务器10和存档服务器12所存储的邮箱的子集中的消息对象。
为了使用自动发现服务器14所提供的自动发现服务,客户机系统4经由网络8向自动发现服务器14发送一自动发现请求。自动发现请求是使用自动发现服务器14所提供的自动发现服务的请求。
如以下参考图2所描述的,当自动发现服务器14接收到自动发现请求,自动发现服务器14使用存储在目录服务器16上的用户20的档案来产生一自动发现响应文档。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指定客户机系统4应当怎样对自身进行配置以访问邮箱服务器10和/或存档服务器12中可访问邮箱的子集中的消息对象。
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的信息符合一模式。如本发明所使用的,“模式”是一种类型的文档的形式描述。例如,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的信息可以是符合XML模式的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数据。在其他示例中,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的信息可使用其他方式格式化,包括但不限于标准通用标记语言(SGML)、逗号分隔值(CSV)格式、LaTeX,以及其他格式。因为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的信息符合一模式,所以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的信息可容易地由可以访问该模式的电子计算系统所解析。
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指定包含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的主邮箱元素。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向服务器系统6标识与用户20相关联的主邮箱。此外,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指定至少一个包含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的替换邮箱元素。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向服务器系统6标识与用户20相关联的替换邮箱。例如,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标识与用户20相关联的存档邮箱。
在产生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之后,自动发现服务器14经由网络8向客户机系统4发送响应于自动发现请求的自动发现响应。自动发现响应包含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在接收到自动发现响应时,客户机系统4更新客户机系统4上的用户20的本地档案以包含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和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
在图1的示例性的实现中,客户机系统4使用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来建立与服务器系统6所提供的邮箱访问服务的连接,并使用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来建立与服务器系统6所提供的邮箱访问服务的连接。在图1的示例性的实现中,客户机系统4使用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来建立与服务器系统10所提供的邮箱访问服务的第一连接,并使用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来建立与服务器系统10所提供的邮箱访问服务的第二连接。在另一示例中,如果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如此指示,客户机系统4使用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来建立与存档服务器12所提供的邮箱访问服务的第二连接。客户机系统4可使用第一连接访问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并使用第二连接访问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
客户机系统4可利用多种技术来使用邮箱访问服务访问消息对象。例如,邮箱服务器10和存档服务器12可实现为远程过程调用(RPC)端点。在本示例中,客户机系统4可通过向邮箱服务器10发送远程过程调用消息来使用邮箱服务器10所提供的邮箱访问服务,并可通过向存档服务器12发送远程调用消息来使用存档服务器12所提供的存档邮箱访问服务。在本示例中,客户机系统4可接收消息对象作为对远程过程调用请求的响应。
以此方式,通过使用自动发现服务器14所提供的自动发现服务,客户机系统4能够自动对自身进行配置以访问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以及一个或多个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此外,因为客户机系统4自动地获取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服务器系统6的管理员能够不用手动配置地来配置哪些邮箱用户20可访问客户机系统4。
图2是示出自动发现服务器14的示例操作的流程图50。如图2的示例所示,自动发现服务器14的操作50经由网络8从客户机系统4接收自动发现请求(52)。自动发现请求包含标识用户20的主邮箱的信息。例如,在一示例性的实现中,自动发现请求指定与用户20的主邮箱相关联的电子邮件地址。在另一示例性的实现中,自动发现请求指定用户20的主邮箱的标识名。此外,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中,自动发现请求可指定一可接受的响应模式。在本示例性的实现中,响应于自动发现请求的自动发现响应中的自动发现响应文档符合自动发现请求所指定的可接受的响应模式。
在接收到自动发现请求之后,自动发现服务器14从目录服务器16取得用户20的远程档案(54)。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中,自动发现服务器14可使用自动发现请求所指定的电子邮件地址或自动发现请求所指定的传统标识名从目录服务器16取得用户20的远程档案。
接下来,自动发现服务器14使用用户20的远程档案来确定用户20是否被允许访问自动发现请求中所指定的主邮箱(56)。例如,自动发现服务器14可将用户20所提供的用户名和密码与用户20的远程档案中所指定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比较。如果用户20并不被允许访问自动发现请求中所指定的主邮箱(56中的“否”),那么自动发现服务器14向客户机系统4发送一出错响应(58)。出错响应可以是一终端出错消息,可提示用户20输入新的用户标识凭证,或者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出错响应。以此方式,当用户20不被允许访问总动发现请求中所指定的主邮箱时,自动发现服务器14有效地防止了客户机系统4对自身进行配置以访问自动发现请求中所指定的主邮箱和任何替换邮箱。
另一方面,如果用户20被允许访问自动发现请求中所指定的主邮箱(56中的“是”),自动发现服务器14使用用户20的远程档案来标识与用户20相关联的邮箱(60)。以此方式,如果用户20被允许访问自动发现请求中所指定的主邮箱,那么这是用户20访问远程档案中所指定的替换邮箱(包括一个或更多存档邮箱)的充分条件。
接下来,自动发现服务器14生成向服务器系统6标识自动发现请求中所指定的主邮箱的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62)。自动发现服务器14可使用用户20的远程档案中的信息来生成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中,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可被格式化为XML元素的集合。在本示例性的实现中,XML元素包括一提供用户专用信息的<User>(用户)元素。<User>元素包括一指定主邮箱的传统标识名的<LegacyDN>(传统标识名)元素。此外,<User>元素包括一指定与主邮箱相关联的用户的可显示名称的<DisplayName>元素。<User>元素可在一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出现为:
此外,定义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的XML元素的集合可包括一<Protocol>(协议)元素。<Protocol>元素包含客户机系统4连接至邮箱服务器(例如,邮箱服务器10)的规范。在一个示例性的实现中,<Protocol>元素包含至少以下元素:<Type>(类型)元素、<Server>(服务器)元素、<ServerDN>(服务器标识名)元素、<MdbDN>(邮箱数据库标识名)元素,和<ServerVersion>(服务器版本)元素。<Type>元素指定一邮件账户的类型。<Server>元素指定邮箱服务器的资源标识符。<Server>元素的资源标识符可以是主机名、因特网协议地址,或其他类型的资源标识符。<ServerDN>元素指定运行邮箱服务器的电子计算设备的标识名。<MdbDN>元素指定邮箱数据库的传统标识名。<ServerVersion>元素指定邮箱服务器软件的版本。邮箱服务器软件为,在服务器系统6上执行时,使服务器系统6提供邮箱服务器的软件。组合的,<Protocol>元素可在一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出现为:
接下来,自动发现服务器14为每一与用户20相关联的替换邮箱生成一替换邮箱元素(64)。每一替换邮箱元素包含一组邮箱标识数据,为服务器系统6标识与用户20相关联的替换邮箱。自动发现服务器14可使用用户20的远程档案中来生成每一组邮箱标识数据。
在一示例性的实现中,替换邮箱元素包括至少以下XML元素:<Type>元素、<ID>元素、<DisplayName>(显示名称)元素、<LegacyDN>元素,<Server>元素、<ServerDN>元素、<MdbDN>元素和<ServerVersion>元素。
在本示例性的实现中,<Type>元素指定替换邮箱的类型。替换邮箱的类型指定邮箱的行为。例如,<Type>元素可指定替换邮箱为邮箱型邮箱、存档邮箱、订阅邮箱,或其他类型的邮箱。<ID>元素指定与用户的邮件账户相关联的唯一标识符。<DisplayName>元素指定客户机系统4可显示的与替换邮箱相关联的名称。<LegacyDN>元素指定替换邮箱的传统标识名。<Server>元素指定提供对替换邮箱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的全称域名。<Server>元素在一替换邮箱元素中出现正好一次。<ServerDN>元素指定一计算设备,该计算设备运行提供对替换邮箱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ServerDN>元素不同于<Server>元素,<ServerDN>元素指定标识名而<Server>元素指定全称域名。此外,<ServerDN>元素不同于<Server>元素,<ServerDN>元素指定运行邮箱服务器的计算设备而<Server>元素指定邮箱服务器。当一计算设备运行多个邮箱服务器时,该区别可能是显著的。<MdbDN>元素指定了存储替换邮箱数据库的邮箱数据库的标识名。<ServerVersion>元素指定了运行在服务器系统6上的邮箱服务器软件的版本号。
以下为一可出现在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的示例性的<AlternativeMailbox>(替换邮箱)元素:
在自动发现服务器14为每一替换邮箱生成替换邮箱元素之后,自动发现服务器14将替换邮箱元素和表示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的一个或多个元素添加至自动发现响应文档(68)。自动发现服务器14然后经由网络8将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发送至客户机系统4(70)。
图3为示出客户机系统4的示例性逻辑细节的框图。如图3的示例所示,客户机系统4包括网络接口模块100、自动发现模块102、本地档案104、邮箱访问模块106,和用户界面模块108。网络接口模块100使得客户机系统4能够在网络8上通信。自动发现模块102自动地使得客户机系统4使用服务器系统6所提供的自动发现服务,来更新本地档案104以存储标识与用户20相关联的邮箱的邮箱标识数据。本地档案104是存储在客户机系统4上的一组专用于用户20的信息。邮箱访问模块106使得客户机系统4使用本地档案104中的邮箱标识数据来访问与用户20相关联的邮箱中的消息收发对象。用户界面模块108使得客户机系统4呈现一用户界面,使用户20能和与用户20相关联的邮箱中的消息对象交互。这些模块的行为和交互在以下参考图4来描述。
此外,如图3中的示例所示,客户机系统4可包括本地邮箱数据库110。邮箱数据库110存储与用户20相关联的邮箱的本地副本。在某些示例性的实现中,当客户机系统4离线时,接口模块108可使用邮箱的本地副本以使用户20能与消息对象交互。
客户机系统4的模块可使客户机系统4使用多种方式执行特定的行为。例如,模块可包括当由客户机系统4的一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客户机4执行行为的软件指令。在第二示例中,模块可包括使客户机系统4执行行为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s)。在第三示例中,模块可包括共同使客户机系统4执行行为的指令和ASIC。
图4为一示出了客户机系统4的示例性的操作150的流程图。当一自动发现事件发生时操作150开始(152)。自动发现事件可发生在各种时间。例如,当消息收发客户机应用程序,例如Microsoft消息收发和协作客户机,在客户机系统4上启动时,可发生自动发现事件。在本示例中,当消息收发客户机应用程序从失败中恢复时、当消息收发客户机应用程序重启时、当用户20的本地档案104创建时、当用户20的本地档案104被修复时、当一存活时间计时器期满发生时、当一失败条件发生时,和/或当其他事件发生时,客户机系统4也可发送自动发现请求。
在自动发现事件发生之后,自动发现模块102使用网络接口模块100来向服务器系统6中的自动发现服务器14自动地发送一自动发现请求(154)。自动发现请求可指定与用户20的主邮箱相关联的电子邮件地址和/或指定用户20的主邮箱的传统标识名。如果自动发现请求指定与用户20的主邮箱相关联的电子邮件地址,那么自动发现请求可不必指定用户20的主邮箱的传统标识名,反之亦然。在一示例性的实现中,自动发现请求被格式化为XML文档。在本示例性的实现中,与主邮箱相关联的电子邮件地址可被格式化为<EmailAddress>(邮件地址)元素,传统标识名可被格式化为<LegacyDN>元素。
接下来,自动发现模块102自动地使用网络接口模块100来接收来自自动发现服务器14的自动发现响应(156)。自动发现响应包含自动发现响应文档。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含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和至少一个替换邮箱元素。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向服务器系统6标识用户20的主邮箱。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可被格式化为一个或多个XML元素。替换邮箱元素包含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向服务器系统6标识用户20的替换邮箱。
在接收到自动发现响应之后,自动发现模块102自动地更新本地档案104以包括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所指定的邮箱标识数据(158)。在一示例性的实现中,当自动发现模块102更新本地档案104时,自动发现模块102确定本地档案104是否包含并不包括于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所指定的多组邮箱标识数据中的任意组的邮箱标识数据。本地档案104可包含并不包括于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所指定的多组邮箱标识数据的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当本地档案104中的该组邮箱标识数据标识一不再与用户20相关联的邮箱时。当自动发现模块102确定本地档案104包含不包括于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所指定的多组邮箱标识数据中的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时,自动发现模块102从本地档案中移除该组邮箱标识数据。此外,当自动发现模块102更新本地档案104时,自动发现模块102确定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是否包含不包括于本地档案104中的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当自动发现模块102确定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含不包括于本地档案104的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时,自动发现模块102将该组邮箱标识数据添加至本地档案104中。
在自动发现模块102更新本地档案104之后,邮箱访问模块106自动地使用本地档案104中的多组邮箱标识数据以访问多组邮箱标识数据所标识的邮箱(160)。
在以上所述示例性的实现中,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是一XML文档,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含<User>元素,<User>元素包含<LegacyDN>元素以及可能的其他元素。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也包含<Protocol>元素,<Protocol>元素包含<MdbDN>元素、<Server>元素、<ServerDN>元素,和可能的其他元素。在本示例性的实现中,邮箱访问模块106可访问<LegacyDN>元素所指定的、在<MdbDN>元素所指定的邮箱数据库中的、在<Server>元素所指定的邮箱服务器中可用的、运行在<ServerDN>元素所指定的计算设备上的主邮箱。
此外,在以上所述示例性的实现中,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是XML文档,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含<AlternativeMailbox>元素,<AlternativeMailbox>元素至少包含<LegacyDN>元素、<MdbDN>元素、<Server>元素、<ServerDN>元素,以及可能的其他元素。在本示例性的实现中,邮箱访问模块106可访问<LegacyDN>元素所指定的、在<MdbDN>元素所指定的邮箱数据库中的、在<Server>元素所指定的邮箱服务器中可用的、运行在<ServerDN>元素所指定的计算设备上的替换邮箱。
邮箱访问模块106可采用多种方式访问主邮箱和替换邮箱。例如,邮箱访问模块106可包括本地邮箱数据库110,本地邮箱数据库110包含主邮箱的副本和一替换邮箱的副本。在本示例中,第一和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指定邮箱服务器10,邮箱访问模块106可向邮箱服务器10发送远程过程调用消息,以对存储在服务器系统6上的主邮箱和替换邮箱的副本与存储在本地邮箱数据库110中的主邮箱和替换邮箱的副本进行同步。响应于远程过程调用消息,邮箱服务器10向客户机系统4发送数据,对存储在客户机系统4上的主邮箱副本和存储在服务器系统6上的主邮箱副本进行同步。一般地,邮箱数据库110并不存储存档邮箱的副本。在另一示例中,邮箱访问模块106可通过发送对单独消息对象的请求来访问主邮箱和替换邮箱。
在邮箱访问模块106访问主邮箱和替换邮箱之后,用户界面模块108自动地呈现用户界面,使用户20能与主邮箱和一个或更多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交互(162)。在以上所述示例性的实现中,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是XML文档,<User>元素也可包含<DisplayName>元素,<AlternativeMailbox>元素也可包含<DisplayName>元素。在本示例性的实现中,用户界面可包含一列表,该列表包含了主邮箱和一个或更多替换邮箱的标记。在本示例中,用户界面模块108使用<User>元素中的<DisplayName>元素所指定的名称作为主邮箱的标记。用户界面模块108使用<AlternativeMailbox>元素的<DisplayName>元素所指定的名称作为替换邮箱的标记。
图5为一示出电子计算设备600的示例性的物理部件的框图。服务器系统6、客户机系统4,和/或服务器系统6和/或客户机系统4中的电子计算设备可使用电子计算设备600的方式来实现。如图5的示例所示,服务器电子计算系统600包括一存储器单元601。存储器单元601是计算机可读的能够存储数据和指令的数据存储媒介。存储器单元601可以是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RAM)、双倍数据率同步动态随机访问存储器(DDRSDRAM)、降低延迟DRAM、DDR2SDRAM、DDR3SDRAM、RambusRAM,或其他类型的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存储介质。
此外,电子计算设备600包括处理单元602。在第一示例中,处理单元602可执行软件指令,使处理单元提供专用功能。在本第一示例中,处理单元602可实现为一个或多个处理核和/或一个或多个单独的微处理器。例如,在本第一示例中,处理单元602可实现为一个或更多IntelCore2微处理器。处理单元602能够执行一指令集的指令,例如x86指令集、POWER指令集、RISC指令集、SPARC指令集、IA-64指令集、MIPS指令集,或其他指令集。在第二示例中,处理单元602可实现为提供专用功能的专用集成电路(ASIC)。在第三示例中,处理单元602可通过使用ASIC和执行软件指令来提供专用功能。
电子计算设备600还包括视频接口604,使服务器系统6能向显示设备606输出视频信息。显示设备606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显示设备。例如,显示设备606可以是阴极射线管显示器、LCD显示面板、等离子屏幕显示面板、触敏显示面板、LED阵列,或其他类型的显示设备。
此外,电子计算设备600包括非易失存储设备608。非易失存储设备608是能够存储数据和/或指令的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媒介。非易失存储设备608可以是多种不同类型的不同非易失存储设备。例如,非易失存储设备608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硬盘驱动器、磁带驱动器、CD-ROM驱动器、DVD-ROM驱动器、蓝光盘驱动器,或其他的非易失存储设备。
电子计算设备600还包括一外部部件接口610,使服务器系统6能与外部部件通信。如图5的示例所示,外部组件接口610与输入设备612和外部存储设备614通信。在电子计算设备600的一实现中,外部部件接口610是通用串行总线(USB)接口。在电子计算设备600的其他实现中,电子计算设备600可包括另一类型的接口,使电子计算设备600能与输入设备和/或输出设备通信。例如,电子计算设备600可包括PS/2接口。输入设备612可以是多种不同类型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键盘、鼠标、跟踪球、指示笔输入设备、触摸板、触敏显示屏,或其他类型的输入设备。外部存储设备614可以是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介质,包括磁带、闪存模块、磁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和其他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介质。
此外,电子计算设备600包括网络接口616,使电子计算设备600能向网络8发送数据并从网络8接收数据。网络接口616可以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网络接口。例如,网络接口616可以是以太网接口、令牌环接口、光纤网络接口、无线网络接口(例如,WiFi、WiMax等),或另一类型的网络接口。
电子计算设备600也包括一通信媒介618,促进电子计算设备600中的多个部件间的通信。通信媒介61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不同类型的通信媒体,包括但不限于,PCI总线、PCIExpress总线、加速图形端口(AGP)总线、Infiniband互连、串行高级技术附件(ATA)互连、平行ATA互连、光通道互连、USB总线、小型计算机系统接口(SCSI)接口,或其他类型的通信媒介。
若干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介质在图5的示例中示出(例如,存储器单元601、非易失存储设备608,和外部存储设备614)。一并地,这些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介质可构成一单独的逻辑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介质。该单独的逻辑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介质可存储处理单元602可执行的指令。以上描述所述的动作可来自存储在该单独的逻辑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介质上的指令的执行。因此,当本描述表示一特定的逻辑模块执行一特定的动作时,该陈述可解释为意指软件模块的指令使一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单元602,执行该动作。
本发明的技术可使用许多方式来实现。例如,本发明的技术可实现为一种方法,用于配置一客户机系统以访问多个与用户相关联的远程存储的消息邮箱。该方法包括自动地经由电子通信网络从客户机系统发送自动发现请求至服务器系统,该自动发现请求指示服务器系统向客户机系统提供符合模式的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此外,该方法包括在客户机经由电子通信网络从服务器系统接收响应于自动发现请求的自动发现响应,该自动发现响应包含自动发现响应文档。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括向服务器系统标识与用户相关联的主邮箱的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此外,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括一包含一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的替换邮箱元素,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向服务器系统标识与用户相关联的替换邮箱,该替换邮箱为主邮箱的对等体。该方法还包括在接收到自动发现响应之后,在客户机系统处使用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来访问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此外,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自动发现响应之后,在客户机系统处使用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来访问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
在第二示例中,本发明的技术可实现为电子计算系统,其包括处理单元、使电子计算设备能经由电子通信网络与客户机系统通信的网络接口,和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系统,该数据存储系统存储指令,当该指令由处理单元执行时,使处理单元自动地经由电子通信网络从客户机系统接收自动发现请求,该自动发现请求指示电子计算设备向客户机系统提供符合模式的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指令还使处理单元经由电子通信网络从电子计算设备向客户机系统发送响应于自动发现请求的自动发现响应,自动发现响应包含自动发现响应文档。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括标识与用户相关联的主邮箱的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由此使客户机系统能访问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此外,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括包含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的替换邮箱元素,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标识与用户相关联的替换邮箱,由此使客户机系统能访问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替换邮箱为主邮箱的对等体。
在第三示例中,本发明的技术可实现为包括指令的计算机可读的数据存储介质,该指令在一电子计算系统执行时,使电子计算系统自动地经由电子通信网络从客户机系统接收自动发现请求,该自动发现请求指示电子计算设备向客户机系统提供符合模式的自动发现响应文档,自动发现请求标识主邮箱。该指令也使处理单元响应于接收自动发现请求,从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DAP)目录服务器自动地取得与主邮箱相关联的用户的远程档案,该LDAP目录服务器存储消息收发系统的注册用户的由管理员管理的远程档案。该指令还使处理单元自动地使用与主邮箱相关联的用户的远程档案来确定客户机系统的用户是否被允许访问主邮箱。此外,当客户机系统的用户不被允许访问主邮箱时,该指令使处理单元经由电子通信网络向客户机系统自动地发送出错响应。当客户机系统的用户被允许访问主邮箱时,该指令还使处理单元使用远程档案自动地生成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指定第一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元素、第二XML元素、第三XML元素和第四XML元素,第一XML元素指定标识主邮箱的第一传统标识名,第二XML元素指定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标识存储主邮箱的邮箱数据库,第三XML元素指定第一邮箱服务器名,第一邮箱服务器名标识提供对第一邮箱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数据库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第四XML元素指定第一服务器标识名,第一服务器标识名标识第一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在其上运行的计算设备。此外,当客户机系统的用户被允许访问主邮箱时,该指令使处理单元使用用户的远程档案自动地生成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指定第五XML元素、第六XML元素、第七XML元素和第八XML元素,第五XML元素指定第二传统标识名,第二传统标识名标识存档邮箱,第六XML元素指定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标识存储存档邮箱的邮箱数据库,第七XML元素指定第二邮箱服务器名,第二邮箱服务器名标识提供对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数据库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第八XML元素指定第二服务器标识名,第二服务器标识名标识第二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在其上运行的计算设备。该指令也使处理单元自动地经由电子通信网络向客户机系统发送响应于自动发现请求的自动发现响应,自动发现响应包含格式化为XML文档的自动发现响应文档,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括第一XML元素、第二XML元素、第三XML元素、第四XML元素、第五XML元素、第六XML元素、第七XML元素和第八XML元素。此外,在自动发现响应被发送至客户机系统之后,该指令使处理单元从客户机系统接收第一请求,以访问第一邮箱中的电子邮件消息对象。在自动发现响应被发送至客户机系统之后,该指令使处理单元从客户机系统接收第二请求,以访问存档邮箱中的电子邮件消息对象。
尽管用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专用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可以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定义的主题不必限于上述具体特征或动作。更确切而言,上述具体特征和动作是作为实现权利要求的示例形式公开的。

Claims (20)

1.一种用于配置客户机系统以访问与用户相关联的多个远程存储的消息邮箱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自动地经由电子通信网络从客户机系统向服务器系统发送自动发现请求,所述自动发现请求指示所述服务器系统向所述客户机系统提供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所述自动发现响应文档符合模式;
在所述客户机系统处经由所述电子通信网络从所述服务器系统接收响应于所述自动发现请求的自动发现响应,所述自动发现响应包含所述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所述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括:
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向所述服务器系统标识与用户相关联的主邮箱;以及
包含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的替换邮箱元素,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向所述服务器系统标识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替换邮箱,所述替换邮箱是所述主邮箱的对等体,其中所述替换邮箱元素包括所述替换邮箱的显示名称信息,并且其中所述主邮箱和所述替换邮箱是不同的邮箱;
在接收到所述自动发现响应之后,在所述客户机系统处使用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访问所述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以及
在接收到所述自动发现响应之后,在所述客户机系统处使用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访问所述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是可扩展标记语言(XML)文档,且所述替换邮箱元素是XML元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替换邮箱是存档邮箱。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访问所述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包括在所述客户机系统处访问所述替换邮箱中的各个消息对象,而不在所述客户机系统处存储所述替换邮箱的副本。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访问所述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包括:
自动地从所述客户机系统向所述服务器系统发送请求,以同步存储于所述客户机系统的主邮箱的副本和存储于所述服务器系统的主邮箱的副本;以及
响应于所述请求,在所述客户机系统处从所述服务器系统接收数据,该数据同步存储于所述客户机系统的主邮箱的副本和存储于所述服务器系统的主邮箱的副本。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指定标识所述主邮箱的第一传统标识名、指定存储所述主邮箱的邮箱数据库的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标识提供对所述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数据库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的第一邮箱服务器名,以及标识所述第一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在其上运行的计算设备的第一服务器标识名;以及
所述使用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访问所述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包括自动地在所述客户机系统访问一邮箱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一传统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所述邮箱数据库由所述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标识,所述邮箱数据库在所述第一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可用,所述邮箱服务器运行在所述第一服务器标识名所标识的计算设备上。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指定标识所述替换邮箱的第二传统标识名、指定存储所述替换邮箱的邮箱数据库的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标识提供对所述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数据库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的第二邮箱服务器名,以及标识所述第二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在其上运行的计算设备的第二服务器标识名;以及
所述使用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访问所述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包括自动地在所述客户机系统访问邮箱数据库中的所述第二传统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所述邮箱数据库由所述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标识,所述邮箱数据库在所述第二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可用,所述邮箱服务器运行在所述第二服务器标识名所标识的计算设备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自动地发送所述自动发现请求包括响应于一组自动发现事件中自动发现事件的发生,自动地发送所述自动发现请求,所述一组自动发现事件包括:存活时间计时器的期满、本地档案的创建、本地档案的修复、出错条件、消息收发客户机应用程序的重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
在接收所述自动发现响应之后,在所述客户机系统自动地确定所述用户的本地档案是否指定并不包括于所述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的第三组邮箱标识数据;以及
当所述用户的本地档案指定所述并不包含于所述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中的第三组邮箱标识数据时,在所述客户机系统处自动地从所述用户的本地档案中移除所述第三组邮箱标识数据。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在所述客户机系统处在一显示设备上呈现用户界面,使所述用户能与所述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和所述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交互。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是电子邮件消息对象,并且所述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是电子邮箱消息对象。
12.一种电子计算设备,包括:
一处理单元;
网络接口,使所述电子计算设备能经由电子通信网络与客户机系统通信;以及
存储指令的计算机可读数据存储系统,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单元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单元:
自动地经由所述电子通信网络从所述客户机系统接收自动发现请求,所述自动发现请求指示所述电子计算设备向所述客户机系统提供符合模式的自动发现响应文档;以及
经由所述电子通信网络从所述电子计算设备向所述客户机系统自动地发送响应于所述自动发现请求的自动发现响应,所述自动发现响应包含所述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所述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括:
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标识与用户相关联的主邮箱,由此使所述客户机系统能访问所述主邮箱中的消息对象,以及
包含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的替换邮箱元素,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标识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替换邮箱,由此使所述客户机系统能访问所述替换邮箱中的消息对象,所述替换邮箱是所述主邮箱的对等体,其中所述替换邮箱元素包括所述替换邮箱的显示名称信息和传统标识名信息,并且其中所述主邮箱和所述替换邮箱是不同的邮箱。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单元:
响应于接收所述自动发现请求,自动地从目录服务器取得所述用户的远程档案;以及
自动地使用所述用户的远程档案来标识与所述用户相关联的邮箱,由此标识所述主邮箱和替换邮箱。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户的远程档案由来自管理员的输入定义,而无需配置所述客户机系统。
15.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进一步使所述处理单元:
使用所述用户的远程档案生成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以及
使用所述用户的远程档案生成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指令使所述处理单元生成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使得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指定标识所述主邮箱的第一传统标识名、指定存储所述主邮箱的邮箱数据库的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标识提供对所述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数据库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的第一邮箱服务器名,以及标识所述第一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在其上运行的计算设备的第一服务器标识名;以及
其中,所述指令使所述处理单元生成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使得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指定标识所述替换邮箱的第二传统标识名、标识存储所述替换邮箱的邮箱数据库的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标识提供对所述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数据库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的第二邮箱服务器名,以及标识所述第二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在其上运行的计算设备的第二服务器标识名。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使所述处理单元生成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使得所述第二传统标识名是第一可扩展标记语言元素,所述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是第二XML元素,所述第二邮箱服务器名是第三XML元素,并且所述第二服务器标识名是第四XML元素。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使所述处理单元生成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和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使得所述第一服务器标识名和第二服务器标识名标识服务器系统中不同的电子计算设备。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计算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令还使所述处理单元:
确定所述客户机系统的用户是否被允许访问所述主邮箱;
在所述客户机系统的用户不被允许访问所述主邮箱时,向所述客户机系统发送错误响应;以及
在所述客户机系统的用户被允许访问所述主邮箱时,发送所述自动发现响应。
20.一种包含指令的存储设备,所述指令在由一电子计算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单元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单元:
自动地经由一电子通信网络从一客户机系统接收自动发现请求,所述自动发现请求指示所述电子计算设备向所述客户机系统提供符合模式的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所述自动发现请求标识一主邮箱;
响应于接收所述自动发现请求,从轻量目录访问协议(LDAP)目录服务器自动地取得与所述主邮箱相关联的用户的远程档案,该目录服务器存储消息收发系统的由管理员管理的注册用户的远程档案;
自动地使用与所述主邮箱相关联的用户的远程档案以确定所述客户机系统的用户是否被允许访问所述主邮箱;
当所述客户机系统的用户不被允许访问所述主邮箱时,经由所述电子通信网络向所述客户机系统自动地发送出错响应;
当所述客户机系统的用户被允许访问所述主邮箱时,使用所述远程档案自动地生成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所述第一组邮箱标识数据指定第一可扩展标记语言元素、第二XML元素、第三XML元素和第四XML元素,所述第一XML元素指定标识所述主邮箱的第一传统标识名,所述第二XML元素指定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述第一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标识存储所述主邮箱的邮箱数据库,所述第三XML元素指定第一邮箱服务器名,所述第一邮箱服务器名标识提供对所述第一邮箱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数据库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所述第四XML元素指定第一服务器标识名,所述第一服务器标识名标识所述第一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在其上运行的计算设备;
当所述客户机系统的用户被允许访问所述主邮箱时,使用所述用户的远程档案自动地生成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所述第二组邮箱标识数据指定第五XML元素、第六XML元素、第七XML元素和第八XML元素,所述第五XML元素指定标识存档邮箱的第二传统标识名,其中所述主邮箱和所述存档邮箱是不同的邮箱,所述第六XML元素指定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述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标识存储所述存档邮箱的邮箱数据库,所述第七XML元素指定第二邮箱服务器名,所述第二邮箱服务器名标识提供对所述第二邮箱数据库标识名所标识的邮箱数据库的访问的邮箱服务器,所述第八XML元素指定第二服务器标识名,所述第二服务器标识名标识所述第二邮箱服务器名所标识的邮箱服务器在其上运行的计算设备;
经由所述电子通信网络自动地向所述客户机系统发送响应于所述自动发现请求的自动发现响应,所述自动发现响应包含格式化为XML文档的自动发现响应文档,所述自动发现响应文档包括所述第一XML元素、第二XML元素、第三XML元素、第四XML元素、第五XML元素、第六XML元素、第七XML元素和第八XML元素;
在所述自动发现响应发送至所述客户机系统之后,从所述客户机系统接收第一请求以访问所述主邮箱中的电子邮件消息对象;以及
在所述自动发现响应发送至所述客户机系统之后,从所述客户机系统接收第二请求以访问所述替换邮箱中的电子邮件消息对象。
CN201610117822.7A 2008-12-04 2009-11-30 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 Pending CN10578770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2/328,355 2008-12-04
US12/328,355 US10504066B2 (en) 2008-12-04 2008-12-04 Automatic discovery of alternate mailboxes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9915A Division CN102239502A (zh) 2008-12-04 2009-11-30 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7707A true CN105787707A (zh) 2016-07-20

Family

ID=4223218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9915A Pending CN102239502A (zh) 2008-12-04 2009-11-30 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
CN201610117822.7A Pending CN105787707A (zh) 2008-12-04 2009-11-30 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801489915A Pending CN102239502A (zh) 2008-12-04 2009-11-30 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

Country Status (15)

Country Link
US (1) US10504066B2 (zh)
EP (1) EP2356624A4 (zh)
JP (1) JP5555251B2 (zh)
KR (1) KR101685215B1 (zh)
CN (2) CN102239502A (zh)
AU (1) AU2009322639B2 (zh)
BR (1) BRPI0921809A8 (zh)
CA (1) CA2742124C (zh)
CL (1) CL2011001323A1 (zh)
IL (1) IL212299A (zh)
MX (1) MX2011005929A (zh)
MY (1) MY159650A (zh)
RU (1) RU2536350C2 (zh)
WO (1) WO2010065458A2 (zh)
ZA (1) ZA20110272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161737A1 (en) * 2008-12-23 2010-06-24 Microsoft Corporation Techniques to manage electronic mail personal archives
US8301662B2 (en) * 2009-03-31 2012-10-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ub-mailbox folder hierarchy to represent a separate physical mailbox to a user
US8849925B2 (en) * 2009-12-21 2014-09-30 Dexrex,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apturing electronic messages
CN101729675B (zh) * 2009-12-24 2014-01-0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彩信业务的适配方法及适配器装置
US8745232B2 (en) * 2010-08-18 2014-06-03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to dynamically allocate electronic mailboxes
US8396871B2 (en) 2011-01-26 2013-03-12 DiscoverReady LLC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US10467252B1 (en) 2012-01-30 2019-11-05 DiscoverReady LLC Document class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using human judgment, tiered similarity analysis and language/concept analysis
US9667514B1 (en) 2012-01-30 2017-05-30 DiscoverReady LLC Electronic discovery system with statistical sampling
US9215226B2 (en) * 2013-07-24 2015-12-15 Adobe Systems Incorporated Dynamically mapping users to groups
KR101831189B1 (ko) 2014-07-11 2018-02-23 엔에이치엔엔터테인먼트 주식회사 향상된 보안을 제공하는 클라우드 기반 메일 시스템 및 메일 서비스 방법
US10530724B2 (en) 2015-03-09 2020-01-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Large data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through multiple mailboxes
US10530725B2 (en) * 2015-03-09 2020-01-07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rchitecture for large data management in communication applications through multiple mailboxes
US10623506B2 (en) 2017-09-11 2020-04-14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Local and remote search and configuration system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4011A1 (en) * 2004-03-12 2005-09-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ynamic private email aliases
CN101022428A (zh) * 2007-01-12 2007-08-22 深圳市国领电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客户端智能收发系统和方法
US20080294728A1 (en) * 2007-05-22 2008-11-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rvice Discovery for Electronic Messaging Clients
US7577704B1 (en) * 2005-08-31 2009-08-18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customized data to control groupware environment data exchange

Family Cites Families (3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3830A (en) * 1861-12-03 Improvement in hinges
US106733A (en) * 1870-08-23 Improvement in cultivators
US121885A (en) * 1871-12-12 Improvement in glossing and fluting irons
US200524A (en) * 1878-02-19 Improvement in wire ladders
US6336138B1 (en) * 1998-08-25 2002-01-01 Hewlett-Packard Company Template-driven approach for generating models on network services
US6879671B2 (en) * 2003-08-27 2005-04-12 Securelogix Corporation Virtual private switched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GB2349782B (en) * 1999-05-06 2004-01-14 Ibm A method, network and computer programme product for creating unique user aliases
US6360272B1 (en) * 1999-05-28 2002-03-19 Palm,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intaining a unified view of multiple mailboxes
GB2365260B (en) 2000-02-24 2004-05-26 Ibm Database synchronisation for mobile computing devices
US6721785B1 (en) * 2000-06-07 2004-04-13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ystem for directing e-mail to selected recipients by applying transmission control directives on aliases identifying lists of recipients to exclude or include recipients
US20020120748A1 (en) * 2001-02-26 2002-08-29 Schiavone Vincent J.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lective delivery and forwarding of electronic mail
US6799148B2 (en) * 2001-05-03 2004-09-28 Invensys Systems, Inc. Electronic mail based remote historian and system
JP2002366399A (ja) 2001-06-04 2002-12-20 Kddi Research & Development Laboratories Inc Ldap/xml変換方法、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記録媒体及びldapサーバ
JP2004005360A (ja) 2002-04-10 2004-01-08 Hitachi Ltd サーバ負荷分散システム
GB2389202A (en) * 2002-05-31 2003-12-03 Mitel Knowledge Corp Email Gateway Extension Providing Attempted Matching of Unresolved Addresses
US20080261633A1 (en) * 2002-10-22 2008-10-23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System and Method for Pushing Information from a Host System to a Mobile Data Communication Device
US7558833B2 (en) * 2003-05-20 2009-07-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lectively forwarding electronic-mail
US7739336B2 (en) 2003-08-08 2010-06-15 Teamon System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nfiguration data such as for configuring electronic mail access
US7587455B2 (en) * 2004-05-14 2009-09-08 Mirapoint Software, Inc. Method for mailbox migration
US7353257B2 (en) * 2004-11-19 2008-04-01 Microsoft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aster recovery and management of an email system
US8898308B2 (en) 2005-03-07 2014-11-25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s for configuring electronic messaging applications
RU47543U1 (ru) 2005-03-31 2005-08-27 Моисеев Борис Викторович Система электронных сообщений
US7617284B2 (en) * 2005-07-22 2009-11-10 Goran Salamuniccar Public/private/invitation email address based secure anti-spam email protocol
US7703023B2 (en) * 2005-09-15 2010-04-20 Microsoft Corporation Multipersona creation and management
US7788328B2 (en) 2005-11-10 2010-08-31 Microsoft Corporation Cross-forest sharing
US8064367B2 (en) 2005-11-18 2011-11-22 Cisco Technology, Inc. Multiple voicemail account support for a VoIP system
US7933791B2 (en) * 2006-09-07 2011-04-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oftware system having variable-based modeling
US7882187B2 (en) * 2006-10-12 2011-02-01 Watchguard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cting undesired email containing image-based messages
US9537816B2 (en) * 2007-01-23 2017-01-03 Microsoft Technology Licensing, Llc API for representing a mailbox in a message system
US7836137B2 (en) * 2007-03-23 2010-11-16 Microsoft Corporation E-mail tool management shell command set
US8010612B2 (en) * 2007-04-17 2011-08-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cure transactional communication
US20080276179A1 (en) * 2007-05-05 2008-11-06 Intapp Inc. Monitoring and Aggregating User Activities in Heterogeneous Systems
US7711729B2 (en) * 2007-05-07 2010-05-04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arching a document based on a customer defined metadata schemata
US9838365B2 (en) * 2007-07-10 2017-12-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er to peer identifiers
US7818384B2 (en) * 2007-07-26 2010-10-19 Rachal Eric M Simultaneous synchronous split-domain email routing with conflict resolution
US7941415B2 (en) * 2008-06-17 2011-05-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of editing recipient header fields based on email content
KR101649623B1 (ko) * 2009-06-11 2016-08-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단말기 및 그의 이메일 관리방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204011A1 (en) * 2004-03-12 2005-09-1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ynamic private email aliases
US7577704B1 (en) * 2005-08-31 2009-08-18 Sun Microsystems, In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implementing customized data to control groupware environment data exchange
CN101022428A (zh) * 2007-01-12 2007-08-22 深圳市国领电讯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邮件客户端智能收发系统和方法
US20080294728A1 (en) * 2007-05-22 2008-11-27 Microsoft Corporation Service Discovery for Electronic Messaging Client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A2742124A1 (en) 2010-06-10
CA2742124C (en) 2017-07-25
US20100145932A1 (en) 2010-06-10
IL212299A0 (en) 2011-06-30
US10504066B2 (en) 2019-12-10
BRPI0921809A8 (pt) 2017-12-12
CL2011001323A1 (es) 2011-11-11
EP2356624A4 (en) 2014-01-08
KR101685215B1 (ko) 2016-12-20
RU2536350C2 (ru) 2014-12-20
WO2010065458A2 (en) 2010-06-10
CN102239502A (zh) 2011-11-09
AU2009322639A1 (en) 2010-06-10
EP2356624A2 (en) 2011-08-17
MX2011005929A (es) 2011-06-21
IL212299A (en) 2016-04-21
KR20110102881A (ko) 2011-09-19
RU2011122595A (ru) 2012-12-10
JP2012511210A (ja) 2012-05-17
AU2009322639B2 (en) 2014-05-15
BRPI0921809A2 (pt) 2017-10-24
WO2010065458A3 (en) 2010-08-12
JP5555251B2 (ja) 2014-07-23
MY159650A (en) 2017-01-13
ZA201102721B (en)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87707A (zh) 替换邮箱的自动发现
CN101821993B (zh) 故障恢复进行处理的方法和系统
US8131809B2 (en) Online archiving of message objects
US7292579B2 (en) Processing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resources on a local network
US8171171B2 (en) Data synchronization method and system between devices
US20150201014A1 (en) Synchronization of web service endpoints in a multi-master synchronization environment
JP6374379B2 (ja) オフラインデータの伝送および表示
EP1809004A2 (en) Managing network-enabled devices
JP2004236288A (ja) ピアツーピアグラフ管理インタフェースおよび方法
JP4677489B2 (ja) 追加属性を有するノードを使用する装置管理方法及び装置管理クライアント
US6992985B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 discovery of IP-based network elements
JP5214929B2 (ja) ホームネットワークでデバイスのサービスを管理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102594874B (zh) 一种同步处理方法和装置
Wang et al. A toolkit for building dependable and extensible home networking applications
CN111835841A (zh) 一种邮件服务器与多因子认证平台同步用户的方法
CA2530720C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lerating the expiration of resource records in a local cache
JP3613392B2 (ja) Dnsデータ変更システム及びdnsデータ変更サーバ
JP4843301B2 (ja) 機器情報配信システム
CN115834449A (zh) 一种工业审计系统中发现及管理采集器设备的方法
KR20020070655A (ko) 미디어도메인네임서버를 통한 대용량 데이터 서비스의 운용방법
JP2006244423A (ja) コミュニティ管理システム、メールサーバ、コミュニティ管理装置、コミュニティ管理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2268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22684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