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7320A - 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7320A
CN105787320A CN201410800141.1A CN201410800141A CN105787320A CN 105787320 A CN105787320 A CN 105787320A CN 201410800141 A CN201410800141 A CN 201410800141A CN 105787320 A CN105787320 A CN 105787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cryption information
information
private data
importer
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8001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Qizhi Software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hoo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8001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87320A/zh
Priority to PCT/CN2015/095599 priority patent/WO2016095680A1/zh
Publication of CN105787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73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 Collating Specific Patter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涉及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可以增强入侵防护能力,提升了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安全性。所述方法包括:在监测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时,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当检测到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再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本发明适用于对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

Description

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信息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信息产业技术的高速发展,智能终端设备已经布满全球,移动互联网技术给越来越来的人们带来了高效、便捷的服务,例如在线沟通、网上购物、网上支付、拍照留念,日常记事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个人的私密信息数据会存储在移动终端上,如聊天记录、录音、照片、视频、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各种社交账号及密码等等,当中的一些重要信息数据一旦发生丢失或者被盗取,就会造成隐私暴露,财产丢失等严重后果。
为了应对上述情况的发生,目前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保险箱类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这些软件可以将用户的私密信息数据统一存储起来,并进行加密处理。用户只有进入该应用,并通过所设定的密码验证,才能访问那些被隐藏起来的私密信息数据。
然而上述这些软件在输入口令时存在安全隐患,若遇到攻击者尝试破解,软件本身并没有提供任何的入侵防护措施,增大了破解密码的可能,增加了对用户隐私安全的威胁,降低了软件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入侵防护能力,提升了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安全性。
依据本发明实施例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包括:
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若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则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当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
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启动单元,用于若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则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
检测单元,用于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拍摄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展现单元,用于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监测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时,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当检测到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再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与目前对隐私数据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强了入侵防护能力,从而降低了对隐私数据的威胁,进而提升了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安全性。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解密信息输入界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终端上,所述方法包括:
101、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其中,加密的隐私数据可以为文本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等。解密信息可以为数字密码、字母数字混合密码、图形锁密码、声纹密码等。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当解密信息为数字密码或字母数字混合密码等形式的预置口令时,用户可以通过点击或者触击显示界面预先配置的功能按钮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当解密信息为图形锁密码等形式的预置图案时,用户可以通过触击并滑动在显示界面预先配置的功能按钮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当解密信息为声纹密码等形式的预置音频信息时,用户可以通过向智能终端上预先配置的音频接收端输入语音信息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102、若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与目前对隐私数据直接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加了对解密信息输入者生物特征信息的获取,从而达到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身份的目的。
进一步地,除了启动智能终端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外,还可对解密信息输入者的其它生物特征信息进行检测,进而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基本信息检测。例如,对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指纹进行检测或者虹膜进行检测等。
103、当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当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特征时,首先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与目前对隐私数据直接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在对隐私数据直接进行解密验证之前,增加了对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特征的识别确认,从而达到获取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特征的目的。
104、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105、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通过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可以使得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及时了解隐私数据对应的访问记录,与目前对隐私数据直接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加了对解密信息输入者访问行为的记录功能,进而增加了一道入侵防护措施,当发生隐私数据被破解并丢失时,利用所记录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生物特征,可以查找到隐私数据攻击者的相关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在监测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时,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当检测到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再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与目前对隐私数据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强了入侵防护能力,从而降低了对隐私数据安全的威胁,进而提升了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所述方法可以应用于智能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201、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其中,加密的隐私数据可以为文本数据、图片数据、视频数据、音频数据等。解密信息可以为数字密码、字母数字混合密码、图形锁密码、声纹密码等。
202、若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其中,所述摄像头可以为前置摄像头,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除了通过智能终端摄像头的手段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外,还可检测解密信息输入者的其它生物特征信息,进而可以进行更加全面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基本信息检测。例如,若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可以先在解密信息输入界面显示指纹信息输入的提示信息,从而对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指纹检测。再例如,若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可以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从而对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虹膜进行检测。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摄像头之后还可以包括: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在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后,通过输出上述提示信息,与目前对隐私数据直接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加了对解密输入者对隐私数据进行解密的告警提示,进而增加了一道入侵防护措施,进一步增强了软件的安全性。
其中,所述提示信息可以为文本提示信息、音频提示信息、视频提示信息等。例如,在输入者输入解密信息之前,可以在显示界面显示将人脸对准摄像头的文本提示信息,也可以在音频输出端播放将人脸对准摄像头的音频提示信息,还可以在显示界面播放将人脸对准摄像头的视频提示信息。
可替换地,所述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摄像头之后还可以包括: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并显示解密信息输入界面,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成功拍摄并记录时,输出所述解密信息的输入对应的验证结果提示信息,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未成功拍摄并记录时,再次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其中,验证结果提示信息可以为此次输入结果正确或者错误。
进一步地,在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在屏幕界面上的预置区域显示摄像头当前的监视影像,从而可以方便解密信息输入者了解当前脸部是否已对准摄像头,例如,可以如图5所示,但不限于此,图5中区域1为提示信息的显示位置,区域2为摄像头当前的监视影像的显示位置,区域3为解密信息的输入位置。其中,预置区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例如配置在屏幕界面的中间位置、顶部位置、底部位置等。
203、当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识别摄像头拍摄到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是否为具有自然表情动作的影像或具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像。
其中,自然表情动作包括嘴部动作、眨眼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像是指在使用手机摄像头拍摄时,随着手部的自然抖动或人脸的移动,手机摄像头可以收集多个不同角度的人脸影像,而这些不同角度的人脸影像的立体结构一致。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识别摄像头拍摄到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是否为具有自然表情动作的影像或具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像,可以避免解密信息输入者使用照片或者图片骗过摄像头的情况发生,进一步提高了软件防护的安全性。
204、若人脸影像为具有自然表情动作的影像或具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则接收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只有当人脸影像为具有自然表情动作的影像或具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时,才显示出解密信息的输入端,进而允许解密信息输入者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与目前对隐私数据直接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加了对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特征的识别确认,以达到获取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特征的目的。
205、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对于本发明实施例,步骤205具体可以包括:将已记录的所述人脸影像展现给下一次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或者将已记录的人脸影像上传服务器,向服务器提供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查看所述已记录的人脸影像。从而可以使得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及时了解隐私数据对应的访问记录,与目前对隐私数据直接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加了对解密信息输入者访问行为的记录功能,进而增加了一道入侵防护措施,
进一步地,在智能终端本地或智能终端用户的云端服务器中,可以将存储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按解密信息输入的时间进行分类排序,并标注解密信息输入者输入解密信息错误的次数,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数据的查找效率和查找精度。例如,当用户需要查看特定日期解密信息输入者输入解密信息错误的记录时,按解密信息输入的时间进行分类排序,可直接选取该日期的存储记录进行查看。
进一步地,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还可以统计出解密信息输入者输入错误解密信息的次数,并在解密信息输入界面进行显示,若统计得到输入解密信息的次数已经到达预定次数,通过将解密信息输入设置为无效,避免了攻击者多次尝试破解密码的行为,防止攻击者进一步的入侵,保证了用户隐私数据的安全。所述预定次数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进行配置,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例如,用户设定预定次数为三,当解密信息输入者三次解密信息都输入错误时,解密信息输入设置为无效
206、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输入错误解密信息的用户的其他操作进行记录。
其中,其他操作可以包括:查看短信、翻看通话记录、拨打电话等,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通过记录用户的其他操作,可以进一步提高软件的安全性。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5与步骤206之间可以为并列关系,也可以为前后步骤关系,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正确时,对于解密信息输入者的生物特征信息和解密信息输入者的其他操作,也可以进行记录,并在记录中标注其输入解密信息正确的相关信息,从而使得当解密信息输入者出现偶然破解信息时,也可以获取解密信息输入者的相关信息,进一步增加了安全性。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在监测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时,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当检测到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再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与目前对隐私数据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强了入侵防护能力,从而降低了对用户隐私安全的威胁,进而提升了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作为图1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如图3所示,所述装置可以为智能终端,所述装置可以包括:监测单元301、启动单元302、检测单元303、拍摄单元304、接收单元305、展现单元306。
所述监测单元301,可以用于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所述启动单元302,可以用于当监测单元301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时,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摄像头。
所述检测单元303,可以用于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所述拍摄单元304,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303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
所述接收单元305,用于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所述展现单元306,用于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1所示方法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在监测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时,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当检测到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再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与目前对隐私数据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强了入侵防护能力,从而降低了对用户隐私安全的威胁,进而提升了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安全性。
再进一步地,作为图2所示方法的具体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另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如图4所示,所述装置可以为智能终端,所述装置包括:监测单元401、启动单元402、检测单元403、拍摄单元404、接收单元405、展现单元406、识别单元407、输出单元408、显示单元409、记录单元4010。
所述监测单元401,用于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所述启动单元402,用于当监测单元401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时,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摄像头。
所述检测单元403,用于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所述拍摄单元404,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403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
所述接收单元405,用于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所述展现单元406,用于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识别单元407,用于识别摄像头拍摄到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是否为具有自然表情动作的影像或具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像。
所述输出单元408,用于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单元409,用于显示解密信息输入界面。
所述输出单元408,还用于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成功拍摄并记录时,输出所述解密信息的输入对应的验证结果提示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408,还用于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未成功拍摄并记录时,再次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单元408,具体用于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在屏幕界面上的预置区域显示摄像头当前的监视影像。
进一步地,所述展现单元406,具体用于将已记录的所述人脸影像展现给下一次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或者将已记录的人脸影像上传服务器,向服务器提供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查看所述已记录的人脸影像。
进一步地,所述记录单元4010,用于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输入错误解密信息的用户的其他操作进行记录。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所涉及各功能单元的其他相应描述,可以参考图2所示方法中的对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在监测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时,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当检测到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再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与目前对隐私数据进行解密验证的方式相比,增强了入侵防护能力,从而降低了对用户隐私安全的威胁,进而提升了对用户隐私数据保护的安全性。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方法及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此提供的算法和显示不与任何特定计算机、虚拟系统或者其它设备固有相关。各种通用系统也可以与基于在此的示教一起使用。根据上面的描述,构造这类系统所要求的结构是显而易见的。此外,本发明也不针对任何特定编程语言。应当明白,可以利用各种编程语言实现在此描述的本发明的内容,并且上面对特定语言所做的描述是为了披露本发明的最佳实施方式。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方法、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发明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发明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发明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发明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设备中的模块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设备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模块或单元或组件组合成一个模块或单元或组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模块或子单元或子组件。除了这样的特征和/或过程或者单元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方法或者设备的所有过程或单元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发明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本发明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在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上运行的软件模块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实践中使用微处理器或者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来实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及装置中的一些或者全部部件的一些或者全部功能。本发明还可以实现为用于执行这里所描述的方法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设备或者装置程序(例如,计算机程序和计算机程序产品)。这样的实现本发明的程序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或者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信号的形式。这样的信号可以从因特网网站上下载得到,或者在载体信号上提供,或者以任何其他形式提供。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本发明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元件的硬件以及借助于适当编程的计算机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装置的单元权利要求中,这些装置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硬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本发明公开了A1、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包括:
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若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则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当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
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A2、如A1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所述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之前,还包括:
识别摄像头拍摄到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是否为具有自然表情动作的影像或具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像。
A3、如A1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所述在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摄像头之后,还包括:
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A4、如A1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所述在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摄像头之后,还包括:
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并显示解密信息输入界面;
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成功拍摄并记录时,输出所述解密信息的输入对应的验证结果提示信息;
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未成功拍摄并记录时,再次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A5、如A3或A4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所述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包括:
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在屏幕界面上的预置区域显示摄像头当前的监视影像。
A6、如A1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所述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包括:
将已记录的所述人脸影像展现给下一次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或者
将已记录的人脸影像上传服务器,向服务器提供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查看所述已记录的人脸影像。
A7、如A1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输入错误解密信息的用户的其他操作进行记录。
A8、如A1-A7任一项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所述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
本发明公开了B9、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启动单元,用于若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则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
检测单元,用于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拍摄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展现单元,用于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B10、如B9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摄像头拍摄到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是否为具有自然表情动作的影像或具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像。
B11、如B9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B12、如B11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解密信息输入界面;
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成功拍摄并记录时,输出所述解密信息的输入对应的验证结果提示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未成功拍摄并记录时,再次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B13、如B11或B12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
所述输出单元,具体用于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在屏幕界面上的预置区域显示摄像头当前的监视影像。
B14、如B9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
所述展现单元,具体用于将已记录的所述人脸影像展现给下一次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或者将已记录的人脸影像上传服务器,向服务器提供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查看所述已记录的人脸影像。
B15、如B9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所述装置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输入错误解密信息的用户的其他操作进行记录。
B16、如B9-B15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所述摄像头为前置摄像头。

Claims (10)

1.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若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则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当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
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之前,还包括:
识别摄像头拍摄到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是否为具有自然表情动作的影像或具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摄像头之后,还包括:
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启动所述智能终端的摄像头之后,还包括:
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并显示解密信息输入界面;
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成功拍摄并记录时,输出所述解密信息的输入对应的验证结果提示信息;
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未成功拍摄并记录时,再次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包括:
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在屏幕界面上的预置区域显示摄像头当前的监视影像。
6.一种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单元,用于监测加密的隐私数据是否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
启动单元,用于若所述监测单元监测到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被触发进行解密信息的输入,则启动智能终端的摄像头;
检测单元,用于进行解密信息输入者人脸的检测;
拍摄单元,用于当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时,拍摄并记录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加密的隐私数据解密信息的输入;
展现单元,用于当确定输入的解密信息错误时,将已记录的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展现给可正确提供解密信息的用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识别单元,用于识别摄像头拍摄到的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影像是否为具有自然表情动作的影像或具有符合人脸立体结构的多角度影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输出单元,用于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显示单元;
所述显示单元,用于显示解密信息输入界面;
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成功拍摄并记录时,输出所述解密信息的输入对应的验证结果提示信息;
所述输出单元,还用于当所述解密信息输入者的人脸未成功拍摄并记录时,再次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输出单元,具体用于输出提示解密信息输入者对准摄像头的提示信息的同时,在屏幕界面上的预置区域显示摄像头当前的监视影像。
CN201410800141.1A 2014-12-19 2014-12-19 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057873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0141.1A CN105787320A (zh) 2014-12-19 2014-12-19 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PCT/CN2015/095599 WO2016095680A1 (zh) 2014-12-19 2015-11-26 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800141.1A CN105787320A (zh) 2014-12-19 2014-12-19 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7320A true CN105787320A (zh) 2016-07-20

Family

ID=5612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800141.1A Pending CN105787320A (zh) 2014-12-19 2014-12-19 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87320A (zh)
WO (1) WO201609568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65494A (zh) * 2018-09-14 2019-01-08 深圳市泰衡诺科技有限公司 隐私内容保护方法及终端
CN115240281A (zh) * 2022-09-23 2022-10-25 平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私密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移动终端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742A (zh) * 2009-09-04 2010-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976329A (zh) * 2010-11-16 2011-02-16 刘彤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病历信息管理方法
CN102479299A (zh) * 2010-11-30 2012-05-3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N103067592A (zh) * 2012-12-29 2013-04-24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访问隐私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4166844A (zh) * 2014-08-13 2014-11-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通过人脸识别进行登录的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60444B2 (en) * 2000-02-24 2010-02-09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er recognition using CCD cameras
JP2008165353A (ja) * 2006-12-27 2008-07-17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監視システム
CN103051799A (zh) * 2012-12-24 2013-04-17 联信摩贝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解锁密码错误触发的拍照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742A (zh) * 2009-09-04 2010-02-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01976329A (zh) * 2010-11-16 2011-02-16 刘彤 一种基于二维码技术的病历信息管理方法
CN102479299A (zh) * 2010-11-30 2012-05-30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监控方法及监控系统
CN103067592A (zh) * 2012-12-29 2013-04-24 南京理工大学常熟研究院有限公司 智能终端访问隐私监控方法和系统
CN104166844A (zh) * 2014-08-13 2014-11-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移动终端通过人脸识别进行登录的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095680A1 (zh) 2016-06-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487511B (zh) 身份认证方法及装置
US20210166241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storage mediums and terminal devices for authentication
CN109040439B (zh) 实现隐私保护方法及装置
Meng et al. Charging me and I know your secrets! Towards juice filming attacks on smartphones
CN105512535A (zh) 一种用户认证的方法及装置
JP2018533142A (ja) 電子署名セッションのオーサーシップを認証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7609508A (zh) 一种人脸识别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4573485A (zh) 一种终端应用的启动方法及装置
CN106096377A (zh) 一种移动终端的应用解锁方法、装置和移动终端
US2022004601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Verifying the Identity of a User
CN104484593B (zh) 终端验证方法及装置
CN105281907B (zh) 加密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532960B (zh) 解密装置
US20230230085A1 (en) User Authentication and 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via a Shared Video Stream
CN107038784A (zh) 安全验证方法和装置
CN105337739B (zh) 安全登录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Prakash et al. Cloud and edge computing-based computer forensics: Challenges and open problems
CN109858274A (zh) 消息显示的方法及设备
WO2010116109A1 (fr) Procédé d'authentification auprès d'un serveur par un utilisateur d'un appareil mobile
CN106874718A (zh) 隐私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US20200201977A1 (en) Method for authenticating a first user and corresponding first device and system
CN105787320A (zh) 隐私数据的入侵检测方法和装置
CN105205415B (zh) 文件的处理方法及处理系统
EP3350973B1 (fr) Procédé d'authentification de site de la toile et de sécurisation d'accès à un site de la toile
TW201833759A (zh) 聯絡人資訊的顯示方法和裝置以及資訊的顯示方法和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