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85513B - 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85513B
CN105785513B CN201610177096.8A CN201610177096A CN105785513B CN 105785513 B CN105785513 B CN 105785513B CN 201610177096 A CN201610177096 A CN 201610177096A CN 105785513 B CN105785513 B CN 1057855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fiber
spring
load
elastic component
faste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7709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85513A (zh
Inventor
吉田谦介
佐佐木美
佐佐木一美
佐藤武司
田端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kura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kur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kura Ltd filed Critical Fujikura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7709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85513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180031758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029594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85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55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855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855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24Coupling light guides
    • G02B6/255Splicing of light guides, e.g. by fusion or bonding
    • G02B6/2555Alignment or adjustment devices for aligning prior to splic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所述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具有:台部,其能够支撑所述光纤;紧固件,其将所述光纤夹持在所述台部和该紧固件之间;加压装置,能够以将所述光纤按压于所述台部的方式对所述紧固件进行加压,所述加压装置具有:具有第一紧固负荷的第一弹性构件、具有负荷低于所述第一紧固负荷的第二紧固负荷的第二弹性构件及限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变形范围的限制装置,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紧固负荷而对所述加压装置作用有负荷的情况下,最初对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进行加压,在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压缩量达到了所述变形范围的极限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紧固负荷对所述紧固件进行加压。

Description

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为国际申请日为2011年1月24日、申请号为201180031758.6、国际申请号为PCT/JP2011/051250、发明名称为“光纤紧固装置及光纤紧固方法”的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将两根光纤的端面彼此熔接接合时所使用的光纤紧固装置及光纤紧固方法。
背景技术
在进行将两根光纤的端面彼此熔接接合的光纤熔接时,需要紧固光纤,以防止光纤发生错位。
专利文献1至4公开了关联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20164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4165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8-7070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2-61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根据公知的紧固装置,在进行紧固时,屡屡发生光纤偏离所希望的位置或光纤被扭转。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及控制单元即可准确地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具有:台部,其能够支撑光纤;紧固件,其将所述光纤夹持在所述台部和该紧固件之间;加压装置,其具有承担第一负荷区域的第一弹性构件、承担与所述第一负荷区域不同的第二负荷区域的第二弹性构件及限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变形范围的限制装置,并且,该加压装置与所述紧固件相连接,以在处于所述变形范围内时通过所述第二弹性构件对所述紧固件进行加压,并在超过了所述变形范围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对所述紧固件进行加压。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不需要复杂的结构及控制单元即可准确地对光纤进行定位。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及用于将该光纤紧固装置提升至规定位置的机构部的结构图。
图2是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的剖视图,图2(a)是在使用紧固件将光纤按压到光纤定位台上的加压力为低负荷时的状态,图2(b)是在使用紧固件将光纤按压到光纤定位台上的加压力为高负荷时的状态。
图3是示出了图2的光纤紧固装置的紧固负荷变化状态的特性图。
图4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的剖视图,图4(a)是在使用紧固件将光纤按压到光纤定位台上的加压力为低负荷时的状态,图4(b)是在使用紧固件将光纤按压到光纤定位台上的加压力为高负荷时的状态。
图5是示出了图4的光纤紧固装置的紧固负荷变化状态的特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应用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参照图1至图2,对光纤紧固装置以及使用了该装置的光纤紧固方法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能够优选地适用于将两根光纤的端面彼此熔接接合的光纤熔接机。例如,能够作为光纤熔接机的紧固机构部来利用。能够使用在普通的光纤、保偏光纤或其他类型的光纤上。
如图1所示,光纤紧固装置1安装在设置于光纤熔接机上的紧固升降机构部8上。紧固升降机构部8相对于图2所示的光纤定位台11而在接近或离开该光纤定位台11的方向上上下移动。图1的箭头D表示光纤紧固装置1的下降方向。
如图2所示,光纤紧固装置1具有:光纤定位台11,其对光纤10进行定位;紧固件12,其通过从上方按压放置在该光纤定位台11上的光纤10来固定光纤10;加压力可变单元,其可阶段性地改变使用该紧固件12将光纤10按压到光纤定位台11上的加压力。
光纤定位台11是具有用于放置光纤10的V型槽的一体式的台部。紧固件12的前端是平坦的面,利用该平坦的面将所述光纤10按压到所述光纤定位台11上。
所述加压力可变单元具有:紧固件支撑构件15;衬套16;保持件17;罩体18;导向销19;第一弹簧20,是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弹性构件,配置在紧固件支撑构件15和衬套16之间;第二弹簧21,是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弹性构件,与该第一弹簧20直列配置。
紧固件支撑构件15形成为在前端部安装有所述紧固件12并且在基端部具有凸缘部22的圆筒形状。在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前端部形成有在水平方向上贯通的轴插入孔23。将安装在所述紧固件12上的轴24贯通插入到该轴插入孔23内。由此,紧固件12经由所述轴24可自由移动地安装在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前端部。
在紧固件支撑构件15内形成有将第一弹簧20收纳在内部的弹簧收容空间部25。第一弹簧20的一端被推靠到该弹簧收容空间部25的底面25a上。
在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凸缘部22上,以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方式形成有用于插入衬套16的前端部的圆环孔26。
衬套16形成为所谓将水桶倒置的圆筒形状,在前端部具有作为止动部的爪部27,在基端部具有顶部28。爪部27穿过形成在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凸缘部22上的圆环孔26而设置在该凸缘部22的背面侧,从而卡止在该凸缘部22上而阻止所述衬套16从该紧固件支撑构件15上脱离。
另外,该衬套16的前端部的内周面16a与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外周面15a滑动接触,由此该衬套16在该外周面15a的引导下相对于所述紧固件支撑构件15而上下自由滑动。
另外,在该衬套16的内部形成有用于收纳第一弹簧20的弹簧收容空间部29。第一弹簧20的另一端与该弹簧收容空间部29的顶部内表面28a接触。
保持件17形成为圆筒形状,具有至少将衬套16和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基端部收纳在内部的收纳空间部30。在该收纳空间部30上形成有通过支承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凸缘部22来支撑该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台阶部31。
罩体18以覆盖保持件17的上部的方式安装在该保持件17上。在罩体18内形成有用于收纳配置第二弹簧21及导向销19的弹簧收纳空间部34。另外,在罩体18上形成有位置调整用螺纹部36,该位置调整用螺纹部36通过与形成在导向销19的头部19A的外周面上的螺纹部35螺合,能够调整导向销19相对于该罩体18的安装位置。
导向销19具有在外周面上具有所述螺纹部35的头部19A和形成为圆柱形状的主体部19B。从形成在衬套16的顶部顶面28b上的孔部37插入该导向销19而使所述主体部19B进入到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弹簧收容空间部25内。
第一弹簧20安装在导向销19的主体部19B的外周,并且,使该第一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弹簧收容空间部25的底部内表面25a以及所述衬套16的顶部内表面28a接触,由此将该第一弹簧20配置在这些紧固件支撑构件15和衬套16之间。该第一弹簧20是因预先被压缩而使弹力比后述的第二弹簧21的弹力高的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压缩螺旋弹簧。
另外,第一弹簧20以已被压缩的状态配置在紧固件支撑构件15和衬套16之间,并且该衬套16的爪部27与该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凸缘部22卡合而使该第一弹簧20的收缩量恒定。
第二弹簧21安装在导向销19的主体部19B的外周,并且使该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导向销19的头部19A以及衬套16的顶部顶面28b接触,由此将该第二弹簧21配置在这些导向销19和衬套16之间。通过这样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弹簧20而直列配置第二弹簧21。这样的第二弹簧21是弹力比所述第一弹簧20的弹力低的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压缩螺旋弹簧。即,将第一弹簧20的负荷设定为W1,并将比该第一弹簧20的负荷低的第二弹簧的负荷设定为W2的情况下,具有W1>W2的关系。
另外,用旋具等转动导向销19的头部19A来按下该导向销19,由此使第二弹簧21收缩。即,作为限制装置的螺纹部35对第二弹簧21的压缩量进行调整,进而限制第二弹簧21的变形范围,并且还能够改变施加于所述光纤10上的初始负荷。
在所述结构的加压力可变单元中,通过直列配置具有相互不同的负荷区域的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1,按照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二弹簧21、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二弹簧20的顺序进行动作,由此能够使加压力从低到高地阶段性地发生变化。
若具体地说明,则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在紧固件12与放置在光纤定位台11上的光纤10接触的状态下作用有按压罩体18的负荷F的情况下,最初由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二弹簧21进行收缩而对所述光纤10施加该第二弹簧21所具有的低负荷的加压力。在图2(a)中示出了此时的状态。其后,在第二弹簧21的收缩量达到极限时,衬套16的爪部27从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凸缘部22上脱离,所述衬套16被按下,由此所述第一弹簧20进行收缩来对所述光纤10施加该第一弹簧20所具有的高负荷的加压力。即,最初将第二弹簧21的低负荷的紧固负荷作用于光纤10,其后将第一弹簧20的高负荷的紧固负荷作用于光纤10。
图3示出了紧固负荷变化状态。在图3中,L1线表示在使用了一个弹簧时的紧固负荷变化状态,L2线表示在使用了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的两个弹簧时的紧固负荷变化状态。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通过以直线配置的两个第一弹簧20及第二弹簧21,能够使对所述光纤10的加压力的负荷阶段性地发生变化,而不是直线变化。另外,第二弹簧21的负荷小于使用了一个弹簧时的负荷,因而具有不会强力按压光纤10而导致光纤10受损这样的效果。
如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那样,由于采用直列配置两个弹簧的结构,因而通过对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1的收缩量及弹簧常数进行控制,能够从某一阶段开始使紧固负荷急剧地发生变化。特别地,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由于以从最初就具有一定收缩量的方式配置第一弹簧20,因而在该第一弹簧20开始作用时就能够实现大的负荷变化(图3的线L2的急剧的负荷变化部分)。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使用弹簧常数小的弹簧也能够施加高负荷,即使弹簧的收缩方式略微发生变化,负荷也不会过大地变化,始终可以施加稳定的负荷。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通过改变第一弹簧20及第二弹簧21的弹簧常数,或者改变第一弹簧20的收缩量,能够任意地改变负荷的目标值。
接着,对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来紧固光纤10的光纤紧固方法进行说明。
首先,将光纤紧固装置1移动至光纤10的正上方。然后,在利用紧固升降机构部8使光纤紧固装置1整体朝向光纤10下降时,该光纤紧固装置1的紧固件12与光纤10接触。在所述紧固件12与光纤10接触之后,保持件17、罩体18和导向销19一起下降。其结果,如图2(a)所示,第二弹簧21进行收缩,从而该第二弹簧21的加压力起到将所述光纤10按压到光纤定位台11上的紧固负荷的作用。在该状态下,仅第二弹簧21所具有的低负荷作用于光纤10。
在第二弹簧21的紧固负荷作用于光纤10上的期间,由于保持了衬套16的爪部27与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凸缘部22卡合的状态,因而第一弹簧20的负荷不作用于光纤10。
然后,当所述第二弹簧21收缩至极限时,衬套16的爪部27从凸缘部22脱离。于是,由于衬套16的前端部的内周面16a与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外周面15a滑动接触,因而衬套16相对于该紧固支撑构件15而向下方滑动。其结果,如图2(b)所示,第一弹簧20被所述衬套16按压而进行收缩,这次是该第一弹簧20的加压力作为将所述光纤10按压到光纤定位台11上的紧固负荷而发挥作用。在该状态下,第二弹簧21的线间贴紧而使收缩量达到极限,第一弹簧20所具有的高负荷作用于光纤10。
其结果是,具有不同的负荷区域的两个第一弹簧20及第二弹簧21,按照从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二弹簧21到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一弹簧20的顺序进行动作,由此使施加于紧固件12的负荷按照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顺序阶段性地发生变化来紧固所述光纤10。
根据以往的紧固装置,在紧固光纤时屡屡发生光纤偏离所希望的位置或光纤被扭转的情况。根据本发明的发明人的研究,这样的问题是由于紧固时的最佳加压力根据光纤直径等要素而不同引起的。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由于通过使施加到紧固件12上的负荷按照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顺序阶段性地发生变化来紧固光纤10,因而不易产生错位或扭转。在熔接接合直径大小不同的光纤或保偏光纤的情况下,不会使光纤10受损,并且也不会发生错位的情况。由于不会发生错位或扭转,因而能够抑制接合部位处的光纤10的传输损失。
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直列配置具有不同的负荷区域的两个弹簧即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1,使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1按照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二弹簧21、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一弹簧20的顺序进行动作,从而使加压力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阶段性地变化,因而不必使用电磁铁及齿条齿轮副等,以简单的结构即可使紧固负荷大幅发生变化而紧固光纤10。因此,不仅对于普通的光纤,而且对于需要旋转调心的保偏光纤,也能以与其直径相对应的最佳紧固负荷来紧固该光纤10。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衬套16的爪部27从凸缘部22脱离,所述衬套16被按下,由此第一弹簧20进行收缩而对光纤10施加该第一弹簧20所具有的高负荷的加压力,因而,能够以解除衬套16的锁止的简单结构来改变紧固负荷。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以在初始状态下使第一弹簧20具有一定收缩量的方式配置第一弹簧20,因而在该第一弹簧20开始进行动作时就能够实现大的负荷变化。
另外,根据第一实施方式,通过转动导向销19的头部19A来按下该导向销19,由此使第二弹簧21进行收缩,从而能够改变施加于光纤10的初始负荷,因而,能够根据光纤10的直径大小来自由地改变施加于该光纤10的初始负荷。
[第二实施方式]
接着,参照图4对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第二实施方式中,对于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相同的结构部分,省略说明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仅对不同的结构部分进行说明。
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结构并不是如下的结构,即,从最初开始就使第一弹簧20处于收缩至一定程度而被施加了负荷的状态,从而在该第一弹簧20开始进行动作时即已得到大的负荷变化的结构。根据该结构上的不同点,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存在以下不同点。
如图4所示,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1的加压力可变单元具有:紧固件支撑构件15;保持件17;罩体18;导向销19;衬套37,其发挥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功能;第一弹簧20,是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弹性构件,配置在紧固件支撑构件15和衬套37之间;及第二弹簧21,是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弹性构件,与该第一弹簧20直列配置。
关于第二实施方式的紧固件支撑构件15,在形成为在前端部安装有紧固件12并且在基端部具有凸缘部22的圆筒形状这一点上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紧固件1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相同,但在图4中其观察方向不同。以与图2的截面正交的朝向来表示图4的紧固件12。
第二实施方式的保持件17具有将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基端部收纳在内部的收纳空间部30。在该收纳空间部30上形成有通过支承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凸缘部22来支撑该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台阶部31。
在罩体18内形成有用于收纳配置第二弹簧21及导向销19的弹簧收纳空间部34。另外,在罩体18上形成有位置调整用螺纹部36,该位置调整用螺纹部36通过与形成在导向销19的头部19A的外周面上的螺纹部35螺合,能够调整导向销19相对于该罩体18的安装位置。
第二实施方式的导向销19具有在外周面上具有所述螺纹部35的头部19A和形成为圆柱形状的主体部19B。该导向销19设置为所述主体部19B进入到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弹簧收容空间部25内。并且,该导向销19具有用于在所述头部19A收纳第二弹簧21的圆环槽41。
衬套37形成为与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环状。并且,该衬套37安装在所述导向销19的主体部19B的外周,并可相对于该主体部19B自由地上下移动。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一弹簧20安装在导向销19的主体部19B的外周,并且使该第一弹簧20的两端分别与紧固件支撑构件15的弹簧收容空间部25的底部内表面25a以及所述衬套37的下表面37a相接触,由此将该第一弹簧20配置在这些紧固件支撑构件15和衬套37之间。该第一弹簧20是弹力比后述的第二弹簧21的弹力高的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压缩螺旋弹簧。
第二实施方式的第二弹簧21安装在导向销19的主体部19B的外周,并且使该第二弹簧21的两端分别与形成在导向销19的头部19A上的圆环槽41以及衬套37的上表面37b相接触,由此将该第二弹簧21配置在导向销19和衬套37之间。通过这样配置,相对于所述第一弹簧20而直列配置该第二弹簧21。这样的第二弹簧21是弹力比所述第一弹簧20的弹力低的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压缩螺旋弹簧。
另外,用旋具等转动导向销19的头部19A来按下该导向销19,由此使第二弹簧21收缩。因此,主要是通过转动而按下导向销19,能够改变第二弹簧21施加于所述光纤10上的初始负荷。
在如上述那样构成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压力可变单元中,通过直列配置具有相互不同的负荷区域的第一弹簧202和第二弹簧21,按照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二弹簧21及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一弹簧20的顺序进行动作,由此能够使加压力从低到高地阶段性地发生变化。
若具体地说明,则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在紧固件12与放置在光纤定位台11上的光纤10接触的状态下作用有按压罩体18的负荷F的情况下,最初主要由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二弹簧21进行收缩而对所述光纤10施加该第二弹簧21所具有的低负荷的加压力。在图4(a)中示出了此时的状态。其后,在第二弹簧21的收缩量达到极限时,这次是第一弹簧20进行收缩而对所述光纤10施加该第一弹簧20所具有的高负荷的加压力。即,最初主要是第二弹簧21的低负荷的紧固负荷作用于光纤10,其后第一弹簧20的高负荷的紧固负荷作用于光纤10。
图5示出了紧固负荷变化状态。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通过以直线配置的两个弹簧即第一弹簧20及第二弹簧21,能够使对所述光纤10的加压力的负荷变化从某一位置开始急剧地改变倾斜度,而不是直线变化。
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采用以直列配置两个弹簧的结构,因而通过对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1的收缩量及弹簧常数进行控制,能够从某一阶段开始使紧固负荷急剧地发生变化。观察图5的紧固负荷变化可知,以1mm附近的紧固下沉量(弹簧收缩量)产生大约1倍的负荷,以3mm的紧固下沉量产生大约5倍的负荷。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即使行程始终相同,只要将衬套37设置在例如降低了3mm的位置上,则也能够通过手动来变至高负荷区域。
此外,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进行了如下的设计,以便在低负荷的第二弹簧21工作时产生大约1倍的负荷,在高负荷的第一弹簧20工作时在收缩量为3mm的时刻产生大约5倍的负荷。
接着,对使用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来紧固光纤10的光纤紧固方法进行说明。
将光纤紧固装置1移动至所述光纤10的正上方。然后,在利用紧固升降机构部8使光纤紧固装置1整体朝向光纤10下降时,该光纤紧固装置1的紧固件12与光纤10接触。在所述紧固件12与光纤10接触之后,保持件17、罩体18和导向销19一起下降。其结果是,如图4(a)所示,第二弹簧21进行收缩,从而该第二弹簧21的加压力作为将所述光纤10按压到光纤定位台11上的紧固负荷而发挥作用。在该状态下,仅第二弹簧21所具有的低负荷作用于光纤10。
在第二弹簧21的紧固负荷作用于光纤10上的期间,第一弹簧20的负荷几乎不作用于光纤10。
然后,在所述第二弹簧21收缩至极限时,以紧固件支撑构件15作为引导,保持件17、罩体18和导向销19一起进一步下降。其结果是,如图4(b)所示,第一弹簧20收缩,从而这次是该第一弹簧20的加压力作为将所述光纤10按压到光纤定位台11上的紧固负荷而发挥作用。在该状态下,第二弹簧21的线间贴紧而使收缩量达到极限,从而第一弹簧20所具有的高负荷作用于光纤10。
其结果是,具有不同的负荷区域的两个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1,按照从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二弹簧21到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一弹簧20的顺序进行动作,由此使施加于紧固件12的负荷以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顺序阶段性地发生变化来紧固所述光纤10。
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方法,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地,由于通过使施加到紧固件12上的负荷按照从低负荷到高负荷的顺序阶段性地发生变化来紧固光纤10,因而在熔接接合直径大小不同的光纤或保偏光纤的情况下,能够不会导致光纤10受损、且也不会发生错位地紧固光纤10。因此,根据第二实施方式,能够抑制通过熔接而连接的光纤10的连接损失(传输损失)。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通过直列配置具有不同的负荷区域的两个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1,来使第一弹簧20和第二弹簧21按照具有低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二弹簧21、具有高负荷的负荷区域的第一弹簧20的顺序进行动作,从而使加压力按照从低到高的顺序阶段性地发生变化,因而,不必使用电磁铁及齿条齿轮副等,以简单的结构即可使紧固负荷大幅发生变化来紧固光纤10。因此,不仅对于普通的光纤,而且对于需要旋转调心的保偏光纤,也能够以与其直径相对应的最佳紧固负荷来紧固该光纤10。
另外,根据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通过转动导向销19的头部19A来按下该导向销19,由此使第二弹簧21收缩,从而能够改变施加于光纤10的初始负荷,因而,能够根据光纤10的直径大小来自由地改变施加于该光纤10的初始负荷。
[其他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的光纤紧固装置中,均使用作为弹性构件的两个弹簧并且直列配置这两个弹簧,但若要以更多的阶段来控制紧固负荷时,也可以配置三个以上弹簧。
另外,作为在第一实施方式及第二实施方式中所使用的第一弹簧20及第二弹簧21,例如也可以使用非等间距弹簧或圆锥型弹簧。这些弹簧的负荷根据收缩量而非线性地变化,因而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改变紧固负荷。
另外,在第一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将作为止动部的爪部27设置在衬套16上并且将该爪部27卡止在紧固支撑构件15的凸缘部22上的结构,但与此相反地,虽然未图示,也可以采用在紧固支撑构件15上设置爪部27、且将该爪部27卡止在衬套16上的结构,在第二弹簧21被压缩至变形范围的极限时该爪部27脱离衬套16而使衬套16自由移动。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将两根光纤的端面彼此熔接接合时使用的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

Claims (4)

1.一种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台部,其能够支撑所述光纤;
紧固件,其将所述光纤夹持在所述台部和该紧固件之间;
加压装置,能够以将所述光纤按压于所述台部的方式对所述紧固件进行加压,
所述加压装置具有:具有第一紧固负荷的第一弹性构件、具有负荷低于所述第一紧固负荷的第二紧固负荷的第二弹性构件及限制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变形范围的限制装置,
在通过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二紧固负荷而对所述加压装置作用有负荷的情况下,最初对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进行加压,在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压缩量达到了所述变形范围的极限时通过所述第一弹性构件的所述第一紧固负荷对所述第一弹性构件进行加压,
所述加压装置具有用于支撑所述紧固件的支撑构件、能够滑动地与所述支撑构件嵌合的衬套及用于将所述衬套临时固定在所述支撑构件上的止动部;
所述第一弹性构件安装在所述支撑构件和所述衬套之间,用于按压所述支撑构件;
所述第二弹性构件配置成对所述衬套进行按压;
所述止动部与所述衬套或所述支撑构件卡合,在所述第二弹性构件被压缩至所述变形范围的极限时所述止动部脱离所述衬套或所述支撑构件而使所述衬套自由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构件预先被进行压缩。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制装置具有对所述第二弹性构件的压缩量进行调整的螺纹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构件在基端部具有作为所述止动部的爪部。
CN201610177096.8A 2011-01-24 2011-01-24 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057855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77096.8A CN105785513B (zh) 2011-01-24 2011-01-24 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800317586A CN102959445A (zh) 2011-01-24 2011-01-24 光纤紧固装置及光纤紧固方法
CN201610177096.8A CN105785513B (zh) 2011-01-24 2011-01-24 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800317586A Division CN102959445A (zh) 2011-01-24 2011-01-24 光纤紧固装置及光纤紧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5513A CN105785513A (zh) 2016-07-20
CN105785513B true CN105785513B (zh) 2019-04-09

Family

ID=563909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77096.8A Active CN105785513B (zh) 2011-01-24 2011-01-24 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8551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9009A (ja) * 1988-09-26 1990-03-2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クランプ機構
CN1500018A (zh) * 2001-02-14 2004-05-26 ��ʽ���簢��� 上型夹紧装置
JP3761192B2 (ja) * 1998-07-14 2006-03-2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クランプ機構
JP2007072080A (ja) * 2005-09-06 2007-03-22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端部の保持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89009A (ja) * 1988-09-26 1990-03-29 Sumitomo Electric Ind Ltd 光ファイバクランプ機構
JP3761192B2 (ja) * 1998-07-14 2006-03-29 古河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光ファイバクランプ機構
CN1500018A (zh) * 2001-02-14 2004-05-26 ��ʽ���簢��� 上型夹紧装置
JP2007072080A (ja) * 2005-09-06 2007-03-22 Fujikura Ltd 光ファイバ端部の保持装置及びその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85513A (zh) 2016-07-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241290B2 (en) Optical post mount system and method of use
CN1848655B (zh) 驱动装置
CN201565758U (zh) 中心偏差自适应内装夹伸缩压头
KR101101862B1 (ko) 캠 샤프트의 조립 장치
CN109869591B (zh) 夹持结构及具有该夹持结构的云台
CN105785513B (zh) 用于对光纤进行定位的装置及方法
CN206536132U (zh) 一种固定式夹具
CN106914764B (zh) 浮动式夹持机构
CN209717520U (zh) 一种用于摄像模组组装的治具
CN102959445A (zh) 光纤紧固装置及光纤紧固方法
US11618125B2 (en) Method of connecting a ferrule to an optical fiber polishing fixture assembly
JP5593679B2 (ja) 部品嵌合装置および方法
US20140035214A1 (en) Self-locking fixture
CN113050237B (zh) 光部件的制造方法及按压夹具
US20130185909A1 (en)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assembling components into assemblies using fixtures defining self-aligning surfaces
CN107322505B (zh) 夹具
CN209288765U (zh) 一种定位夹具
CN209140010U (zh) 一种从动盘毂的攻丝机
CN104802078B (zh) 分度磨平面工装
CN210165118U (zh) 一种快拆夹具及云台
JP6004720B2 (ja) 試料ホルダー用台座
CN210956961U (zh) 天线、传动机构及其连接结构
CN211878429U (zh) 表圈逼压工艺用设备
CN110107788B (zh) 一种用于云台收纳的锁定结构
CN219070575U (zh) 穿刺针导向组件及穿刺针自动进针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