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75970B - 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75970B
CN105775970B CN201510947109.0A CN201510947109A CN105775970B CN 105775970 B CN105775970 B CN 105775970B CN 201510947109 A CN201510947109 A CN 201510947109A CN 105775970 B CN105775970 B CN 1057759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
braking device
magnetic braking
support shaft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94710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75970A (zh
Inventor
松本达也
小野哲志
远藤广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759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759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759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759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11/00Main component parts of lifts in, or associated with, buildings or other structures
    • B66B11/04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 B66B11/0492Driving gear ; Details thereof, e.g. seals actuated by other systems, e.g. combustion eng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磁制动装置,能够提高电梯用曳引机的电磁制动装置的安装作业的作业性并且提高安装精度。该电磁制动装置对与绳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进行制动,并且包括分别支承对制动盘进行制动的一对制动件的一个(27a)和另一个(27b)的衔铁(28)以及主体(33)和驱动衔铁的电磁驱动部(29),该电磁制动装置至少经由两个轴部件(5)安装于机箱,轴部件(5)包括:插入电磁制动装置和电梯用曳引机的机箱中,以使电磁制动装置在轴向上可移动的方式对该电磁制动装置进行支承的支承轴(37);和在支承轴从机箱拔出并且支承轴保持插入在电磁制动装置中的状态下,将支承轴固定在电磁制动装置的固定机构(49、55)。

Description

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在最近的电梯装置中,为了抑制建筑物的高度,不在升降通路的上部设置收纳电梯用曳引机(以下简称为“曳引机”)等机械设备的机械室,而将机械设备设置在升降通路中的所谓无机械室电梯装置正在普及。
在该无机械室电梯装置的情况下,在现有技术中,将包括设置在机械室的曳引机的所有机器设置在升降通路内。将曳引机设置在升降通路内的构成各种各样,但是为了在升降通路内设置曳引机,需要使曳引机轻量化。当然,在现有的设置有机械室的电梯装置中,也要求曳引机的轻量化。
另外,在装配曳引机时,通过已有的电梯进行搬运,或用链条滑车等进行起吊搬运,但是在曳引机的重量超过已有电梯的运载重量,或者超过链条滑车的允许负载的情况下,以从曳引机取出电磁制动器的状态下发送到工厂,在现场装配曳引机后再次组装电磁制动器。在该情况下,为了提高在现场的电磁制动器再组装性、无论谁组装都能够确保与工厂同等的再组装精度,期望在每个收纳地减少制动性能的偏差。
作为现有的曳引机,例如已知有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曳引机。在该现有的曳引机中,电动机的转子、用于将曳引主吊索进行卷起操作的驱动滑轮和盘式制动器的制动盘形成为一体而形成旋转体组件。并且,利用作用于设置在基础块上的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之间的磁力对旋转体组件进行转动操作,通过将盘式制动器的摩擦部件抵接在制动盘的侧面,来使旋转体组件的旋转停止。
上述的现有曳引机为了将对制动盘施加的制动力确保为规定量,而具有相对于制动盘独立的两台电磁制动装置。另外,电磁制动装置通过轴或螺栓等固定于曳引机的机箱上。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4-29982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的现有曳引机中,为了使用于固定电磁制动装置的轴或螺栓通过而设置在机箱的固定孔的直径,考虑部件的制作误差一般设定为比轴或螺栓的直径大的值。因此,在装配曳引机的现场再组装电磁制动装置并固定于曳引机的情况下,仅因这些直径差就容易在固定位置产生偏差。其结果,存在制动力或制动时刻等制动性能产生偏差的问题。另外,要通过专用的治具提高安装精度时,需要配备和管理专用治具,可能会影响成本。
所以,本发明提供能够提高电磁制动装置的安装作业的作业性并且能够提高安装精度的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梯用曳引机,包括:机箱;安装于机箱、用于卷绕主吊索的绳轮;对绳轮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与绳轮形成为一体、与绳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和对制动盘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装置,电磁制动装置包括:对制动盘进行制动的一对制动件;支承一对制动件中的一个的衔铁;支承一对制动件中的另一个的主体;和驱动衔铁的电磁驱动部,电磁制动装置至少经由两个轴部件安装于机箱,轴部件包括:支承轴,其插入电磁制动装置和机箱中,以使电磁制动装置在轴向上可移动的方式对电磁制动装置进行支承;和固定机构,在支承轴从机箱拔出并且保持支承轴插入在电磁制动装置中的状态下,将支承轴固定在电磁制动装置。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是在装配场所装配具有电磁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的方法,其中,电磁制动装置至少经由两个轴部件安装在所述电梯用曳引机的机箱上,轴部件具有插入电磁制动装置和机箱中以使电磁制动装置在轴向上可移动的方式对电磁制动装置进行支承的支承轴,电磁制动器在其从电梯用曳引机取下并且支承轴插入电磁制动装置中被固定的状态下,被搬入装配场所。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由于能够在电磁制动装置上固定了轴部件的状态下从电梯曳引机取下并且在装配地点再次组装,所以能够提高电磁制动装置的安装作业的作业性,并且能够提高安装精度。
上述之外的课题、构成和效果,根据以下的实施方式的说明能够明确。
附图说明
图1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曳引机的整体构成。
图2是图1中的右侧视图中的B-B截面图。
图3表示比较例的电磁制动装置的安装构造。
图4表示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器制动时的状态。
图5表示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器放开时的状态。
图6(a)表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制动装置安装在曳引机上的状态。
图6(b)是从箭头方向观看图6的(a)中的B侧的视图B。
图6(c)是从箭头方向观看图6的(a)中的C侧的视图C。
图7(a)表示将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制动装置取下来进行输送时的状态。
图7(b)是从箭头方向观看图7的(a)中的D侧的视图D。
图7(c)是从箭头方向观看图7的(a)中的E-E侧的视图E。
附图标记说明
1 机箱
1a 安装部
5 轴部件
10 曳引机
14 绳轮
15 电磁制动装置
26 制动盘
27a、27b 制动件
28 衔铁
33 制动器主体
35 止挡螺栓
37 支承轴
37a 螺纹孔
38 凸缘部
39 固定板
42 浮置装置
45 六角部
46 固定螺栓
49 浮置螺栓
50 固定用轴环
51 凸台固定螺栓
53、54 螺纹牙
55 固定螺母
60 保养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曳引机的整体构成。图1中左侧、中央和右侧所示的各图各自为曳引机的左侧视图、主视图和右侧视图。另外,图2是图1中的右侧视图中的B-B截面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曳引机10包括:机箱1;以可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机箱1,用于卷绕吊索的绳轮14;与绳轮14设置为一体而进行旋转的制动盘26;和对制动盘26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装置15。
如图2所示,机箱1在前面侧形成有环状的收纳凹部21,在位于该收纳凹部21的中央部的轮毂部16的顶端突出设置有圆筒状的支承壁17。在该支承壁17和轮毂部16的轴心位置以贯通机箱1的方式形成有轴孔18。另外,在收纳凹部21的外周壁内表面安装有电动机7的定子22。定子22具有绕组,通过使绕组通电流过交流电流而产生旋转磁场。
绳轮14和制动盘26形成一体而构成旋转体组件2。该旋转体组件2具有整体为大致圆板的形状,其轴心部经由轴承23支承于主轴19,并且其外周缘部为制动盘26。而且,在旋转体组件2的一侧面延伸设置有电动机7的转子31,在旋转体组件2的另一侧面,通过螺栓等固定有用于对曳引吊索进行卷起操作的绳轮14。此外,绳轮14不限于利用螺栓等进行的固定,也可以通过冷缩配合进行固定。
电动机7的转子31包括:一体地形成于旋转体组件2的圆筒壁24;和固定于该圆筒壁24的内周壁的永久磁铁25。转子31插入配置在机箱1的收纳凹部21,转子31和定子22的磁作用面隔着空气间隙在径向上相对。转子31因定子22产生的旋转磁场与永久磁铁之间的电磁力进行旋转。
在机箱1的上部的两个角部分别设置有电磁制动装置15。即,本实施方式的曳引机10包括2台电磁制动装置15。由此,能够确保制动力,使制动装置实质上多重化。在后面详细述说电磁制动装置15,其包括一对制动件27a、27b、保持一个制动件27a的衔铁28、保持另一个的制动件27b的制动器主体(图6中的附图标记33)。
在此,首先,对与后述的本实施方式对比的比较例,使用图3~5进行说明。此外,本比较例是使电磁制动装置的安装构造以外的构成和制动动作与后述的本实施方式相同的例子。另外,本比较例的整体构成与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相同。
图3表示本比较例的电磁制动装置的安装构造。在图3中,A部相当于从图1中的A方向观看的主要部分放大平面图,B部为A部中的轴部件5的平面图,C部为B部中的轴部件5的右侧视图。
在图3所示的比较例中,1台电磁制动装置15利用两个轴部件5以能够向轴向移动的方式安装于机箱1。如果更加详细进行说明,则在制动器主体33设置有两个用于插入轴部件5的贯通孔33a。轴部件5用于将电磁制动装置15固定支承在机箱1上,如B部和C部所示,插入贯通孔33a的圆棒状的支承轴37和设置在该支承轴37的后端侧(一端侧)的圆盘状的凸缘部38通过安装螺栓40而一体化。
在支承轴37的前端面(另一端侧)形成有螺纹孔37a。将轴部件5插入设置于机箱1的安装部1a的安装孔1b中后,隔着利用螺栓等安装于安装部1a的固定板39将固定螺栓46安装于螺纹孔37a,由此将机箱1和轴部件5固定。
在凸缘部38固定有用于将制动盘26与左右的制动件27a、27b间的间隙保持为相等的止挡螺栓35。止挡螺栓35与从衔铁28在径向上突出地设置的销34抵接,来限制衔铁28的移动量,将左右的制动件27a、27b(参照图4、5参照)间的间隙保持为相等。相对于支承轴37适当调整旋转方向的朝向,以使得止挡螺栓35与从衔铁28在径向上突出地设置的销34可靠地抵接。因此,在支承轴37的局部设置有六角部45,通过在该六角部45插入扳手等能够进行旋转方向的定心调整。另外,在将支承轴37的前端侧隔着固定板39利用固定螺栓46固定在机箱1的安装部1a时,该六角部45防止支承轴37的空转。
此外,在本比较例中,在止挡螺栓35和销34的位置错开的情况下,当支承轴37的旋转方向的朝向调整不良时,无法将制动盘26与左右的制动件27a、27b间的间隙保持为相等,不能获得正常的制动性能。
接着,参照图4和图5说明本比较例的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机构和制动动作。图4表示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器制动时的状态,图5表示电磁制动装置的制动器放开时的状态。此外,制动机构和制动动作在后述的实施方式中也与本比较例相同。
如图4所示,电磁制动装置包括:用于按压制动盘26的外周侧面来对制动盘26进行制动的一对制动件27a、27b;保持一个制动件27a的衔铁28;为了对绳轮14(图1)施加制动力,对衔铁28向制动盘26侧(图4的C方向)施力的制动弹簧36;和压缩该制动弹簧36而从制动盘26的外周侧面放开制动件27a、27b来使绳轮14为可旋转的状态的电磁驱动部29。电磁驱动部29利用未图示的固定螺栓直接或经由其他的安装部件间接地固定于制动器主体33。在制动器主体33上直接或经由其他的安装部件间接地固定有另一个制动件27b,制动件27b对制动盘26的另一个外周侧面进行制动或将其放开。
电磁驱动部29是作为用于对衔铁28进行电磁吸引的电磁铁发挥作用的部件,由未图示的电磁线圈和铁芯的组合构成。铁芯使用导磁率大的材料(例如碳素钢等)。在图4所示的制动器制动状态下,电磁线圈中不流过电流,电磁铁不产生磁力,所以电磁驱动部29不吸引衔铁28。因此,制动弹簧36将设置在电磁制动装置的衔铁28和制动件27a的第1组体43(右斜下阴影部)向制动盘26侧(图中C方向)按压。其结果是,制动件27a较强地按压制动盘26的一个外周侧面(图中的右侧面)。此时,制动弹簧36处于还没拉伸的状态,残留有弹簧力。由此,因其反作用力,制动器主体33和电磁驱动部29的第2组体44(右斜上阴影部)在反方向(图中D方向)移动,设置在制动器主体33的另一个制动件27b较强地按压制动盘26的另一个外周侧面(图中的左侧面)。由此,制动盘26被制动件27a、27b从两侧夹着按压,所以绳轮14维持为制动状态。
如图5所示,在制动器放开时,通过在电磁驱动部29的电磁线圈中流过电流,而使铁芯励磁来吸引衔铁28,所以如图5所示,衔铁28抵抗制动弹簧36的弹力,在离开制动盘26的方向(图中D方向)上驱动制动件27a。即,第1组体43向电磁驱动部29侧(图中D方向)移动,由制动件27a产生的对制动盘26的一个制动力被解除。
接着,设置在衔铁28的销34与被固定在支承轴37的凸缘部38的止挡螺栓35抵接,但是此时,衔铁28和电磁驱动部29为没有紧贴的状态。由此,第2组体44向相反方向(图中C方向)移动,设置在制动器主体33的制动件27b被向离开制动盘26的方向(图中C方向)驱动。由此,由制动件27b产生的对制动盘26的另一个制动力被解除。
此外,由于上述那样的制动器放开动作高速地进行,所以如果因销34与止挡螺栓35冲突时的反作用力而在销34与止挡螺栓35间产生间隙,即第1组体43和第2组体44均向图中左侧(C方向)移动,则在制动力解除后制动盘26和制动件27a也相接。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利用由弹簧等构成的浮置装置42,将第1组体43和第2组体44拉向图5中的图中右侧(D方向),由此销34与止挡螺栓35总是彼此紧贴。在此,调整止挡螺栓35向销34侧的突出,以使得制动盘26与制动件27a、27b间的间隙X均等。
在图5所示的制动器放开状态下,当遮断电磁驱动部29向电磁线圈的通电时,电磁驱动部29被消磁,所以转移至图4所示的制动器制动状态。即,一对制动件27a、27b被按压在制动盘26的外周侧面,绳轮14被制动。
以下,对于图1、2所示的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曳引机中的电磁制动装置,使用图6(a)~(c)和图7(a)~(b),适当与上述的比较例进行对比来进行说明。
图6(a)表示将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制动装置安装于曳引机的状态。另外,图6(b)是从箭头方向观看图6(a)中的B侧的视图B,图6(c)是从箭头方向观看图6(a)中的C侧的视图C。
电磁制动装置15与上述比较例同样利用轴部件5安装在机箱1上,但与比较例不同,在机箱1上预先利用凸台固定螺栓51固定有固定用轴环50。在支承轴37的前端面形成有螺纹孔37a。将轴部件5插入设置在机箱1的安装部1a的安装孔1b中后,将被插入固定用轴环50的固定螺栓46螺纹固定于螺纹孔37a,由此轴部件5被固定在机箱1上。另外,构成浮置装置的浮置螺栓49与上述比较例不同,从设置有向曳引机上安装时所使用的螺纹牙53的部分进一步延长,在延长部的前端部设置有向装配场所的输送和搬运时使用的螺纹牙54。此外,如图6(a)所示,浮置螺栓49在向曳引机安装时,利用螺纹牙53和两个固定螺母55固定在主体33上。
图7(a)表示取下本实施方式中的电磁制动装置而进行输送、搬入装配场所时的状态。另外,图7(b)是从箭头方向观看图7(a)中的D侧的视图D,图7(c)是从箭头方向观看图7(a)中的E-E侧的视图E。
电磁制动装置在工厂内等的制造场所安装于机箱1后,实施制动性能等的试验。之后,在将电磁制动装置从机箱1取下,从制造场所向装配场所输送、搬运的情况下,如图7(a)所示,利用设置在浮置装置的浮置螺栓49的顶端的螺纹牙54和两个固定螺母55,将浮置螺栓49固定在主体33上,以使得在取下固定螺栓46(图6(a))并且解除螺纹牙53和螺母55的螺合,而将轴部件5拔出至支承轴37的前端面离开机箱1的状态下,轴部件5不进一步向拔出的方向移动。在该状态下,以从制动件之间拔出制动盘的方式使电磁制动装置离开曳引机。即,不将轴部件5从电磁制动装置的主体33取下,电磁制动装置就被从曳引机取下。而且,此时支承轴37固定在凸缘部38,且插通于凸缘部38的浮置螺栓49被固定在制动器主体33上,所以保持限制支承轴37绕轴旋转的状态。因此,保持安装在机箱1上的状态下的电磁制动装置的主体33和轴部5在绕轴旋转方向上的定位状态。所以,也保持止挡螺栓35和销34在旋转方向上的适当的位置关系。
在此,在浮置螺栓49中,如果将螺纹牙54和螺母55螺合,则该螺纹牙54自然设置在支承轴37的前端面离开机箱1的位置。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轴37的前端面隐藏于主体33的贯通孔内,设置在从机箱1的安装部完全离开的位置。另外,螺纹牙54的长度为比两个固定螺母55的整个厚度稍微大的程度(例如比整个厚度大、且比整个厚度的2倍小)即最小限度需要的长度,浮置螺栓49中的螺纹牙53与螺纹牙54之间的部分为比固定螺母55的螺纹牙径小的直径,且没有形成螺纹牙。由此,当解除固定螺母55与螺纹牙53的螺合后,不拧固定螺母55,而使其移动至螺纹牙54的位置,并且能够以短时间使固定螺母55与螺纹牙54螺合。由此,能够抑制从曳引机取下电磁制动装置的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另外,在装配场所将电磁制动装置安装在曳引机时,也同样能够抑制作业时间。此外,固定螺母55在输送、搬运时和装配时,使用相同的部件。因此,能够抑制输送、搬运用的专用部件的数量。
在输送、搬运和搬入时,如上所述,轴部件5被从机箱1的安装孔拔出,支承轴37中的与主体33的嵌合部露出。在输送、搬运时,当该嵌合部损伤或者附着粉尘等的异物时,电磁制动装置的流畅的动作受到阻碍。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a)所示,用保养部件60覆盖支承轴37中的与主体33的嵌合部。利用该保养部件60,轴部件5在输送、搬运时以在从主体33拔出的方向和插入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均不移动的方式被固定,并且能够保护嵌合部的表面。由此,能够防止在输送、搬运时的对嵌合部的损伤和异物的附着。此外,作为保养部件60例如能够使用不产生尘埃等的树脂片等。
在制造场所内将电磁制动装置安装在机箱1后,在输送、搬运时和装配时固定凸台50不被取下,而固定在机箱1上。在该固定凸台50中,由与跟支承轴37的前端部嵌合的孔部的内表面的轴向正交的平面截断的截面形状,如图7(b)所示,具有由圆弧部和直线部57形成的形状。与支承轴37的前端部的轴向垂直的形状也为同样的形状。因此,当支承轴37的前端部与固定凸台50的孔部嵌合时,支承轴37可靠地插入至机箱1中的适当的位置,且支承轴37相对于凸台50不具有旋转自由度。由此,支承轴37相对于机箱1被定位。因此,在不取下固定凸台50的状态下进行输送、搬运和搬入,如果使支承轴37的前端部和固定凸台50的孔部嵌合,则再现在制造场所将电磁制动安装到曳引机时的轴部5相对于机箱1的位置。并且,如上所述,利用浮置螺栓49和固定螺母55,保持在制造场所将电磁制动安装到曳引机时的电磁制动装置和轴部5的定位状态。因此,如果在装配场所使浮置螺栓49的螺纹牙53和螺母55再次螺合,则与由支承轴37的前端部与固定凸台50的孔部的嵌合所实现的轴部5相对于机箱1的位置的再现协同作用,在装配场所再现在制造场所内将电磁制动装置安装到机箱1时的电磁制动装置相对于机箱1的定位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承轴37和固定凸台50的上述截面形状为具有二个圆弧部和两个直线部的对称形状,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直线部、支承轴37的前端部与固定凸台50嵌合时支承轴37相对于凸台50不具有旋转自由度的形状,例如三角形等多边形。
如上所示,根据本实施方式,从曳引机取下电磁制动装置进行输送和搬运然后搬入装配场所时,不将电磁制动装置和包括作为固定用部品的轴部件分解,而作为组件进行输送,由此能够降低装配场所中的组装作业时间,能够提高组装性。另外,由于在将轴部件插入电磁制动装置的状态下进行输送和搬运,因此不需要在装配场所插入轴部件,所以能够防止在插入轴部件时附着在轴部件表面的异物导致轴表面损伤。另外,当在装配场所再组装时,能够再现在制造场所将电磁制动装置安装于曳引机时的定位状态,所以不使用专用的冶具等,另外,无论装配作业者谁安装,都能够再现在制造场所内组装时的制动安装芯。因此,能够提高在装配场所的再组装时的安装精度,所以能够降低制动性能的偏差。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输送、搬运和搬入时将电磁制动装置15从曳引机取下时将轴部5固定在制动器主体33的固定机构、即包括浮置螺栓49和凸缘部38的构成部分兼作为浮置装置。因此,具有固定机构而导致电磁制动装置的部件数量、装置尺寸和成本的增大受到抑制。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包含各种变形例。例如,上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容易说明本发明而详细地进行说明的例子,不限于一定具有说明了的所有的结构。另外,对各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能够进行另外的构成的追加、删除和置换。
例如,本实施方式的曳引机能够适用于无机械室式的电梯装置和机械室式的电梯装置中的任一者。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两个轴部件5将电磁制动装置15固定在机箱1上,但是轴部件5的数量并不限定于此,例如可以根据电磁制动装置的重量和形状等使用3个以上用。

Claims (9)

1.一种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箱;
安装于所述机箱,用于卷绕主吊索的绳轮;
对所述绳轮进行旋转驱动的电动机;
与所述绳轮形成为一体,与所述绳轮一起旋转的制动盘;和
对所述制动盘进行制动的电磁制动装置,
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包括:对所述制动盘进行制动的一对制动件;支承所述一对制动件中的一个的衔铁;支承所述一对制动件中的另一个的主体;和驱动所述衔铁的电磁驱动部,
所述电磁制动装置至少经由两个轴部件安装于所述机箱,
所述轴部件包括:支承轴,其插入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和所述机箱中,以使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在轴向上可移动的方式支承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和固定机构,在所述支承轴从所述机箱拔出并且保持所述支承轴插入在所述电磁制动装置中的状态下,将所述支承轴固定在所述电磁制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支承轴从所述机箱拔出并且所述支承轴保持插入在所述电磁制动装置中的状态下,所述支承轴插入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和所述机箱中的状态下的所述支承轴相对于所述电磁制动装置绕轴旋转的旋转方向上的所述轴部的位置,由所述固定机构保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承轴的一端的凸缘部和插通于所述凸缘部、利用螺母固定于所述主体的螺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包括:
在所述支承轴插入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和所述机箱的状态下与所述螺母螺合的第1螺纹部;和
在所述支承轴从所述机箱拔出并且所述支承轴保持插入在所述电磁制动装置中的状态下,与所述螺母螺合的第2螺纹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中的所述第1螺纹部与所述第2螺纹部之间的部分不具有螺纹部,并且直径比所述第1和第2螺纹部的直径小。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螺栓和所述凸缘部构成所述电磁制动装置的浮置装置。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机箱具有与所述支承轴的前端部嵌合的固定用轴环,所述支承轴在与所述固定用轴环嵌合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轴环不具有旋转自由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梯用曳引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轴的所述前端部的以与轴向正交的平面截断而得到的截面的形状具有至少一个直线部,
所述固定用轴环的内表面的以与轴向正交的平面截断而得到的截面的形状具有至少一个平坦部。
9.一种在装配场所装配具有电磁制动装置的电梯用曳引机的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磁制动装置经由至少两个轴部件安装在所述电梯用曳引机的机箱上,
所述轴部件具有支承轴,该支承轴插入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和所述机箱,以使所述电磁制动装置在轴向上可移动的方式对所述电磁制动装置进行支承,
所述电磁制动器在从所述电梯用曳引机被取下并且所述支承轴插入固定在所述电磁制动装置的状态下,被搬入所述装配场所。
CN201510947109.0A 2015-01-14 2015-12-17 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 Active CN10577597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04668 2015-01-14
JP2015004668A JP6280055B2 (ja) 2015-01-14 2015-01-14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および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の据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75970A CN105775970A (zh) 2016-07-20
CN105775970B true CN105775970B (zh) 2018-01-02

Family

ID=56389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947109.0A Active CN105775970B (zh) 2015-01-14 2015-12-17 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6280055B2 (zh)
CN (1) CN1057759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42673A1 (ja) * 2016-09-05 2018-03-08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
JP2018111552A (ja) * 2017-01-10 2018-07-19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巻上機及びエレベーター
JP7157728B2 (ja) * 2019-11-28 2022-10-20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電磁ブレーキの位置調整治具
CN117657996A (zh) * 2022-08-29 2024-03-0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制动装置和电梯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58A (ja) * 1993-06-14 1995-01-06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電磁ブレーキの軸受部材引抜き装置
JPH1077179A (ja) * 1996-09-04 1998-03-24 Toshiba Corp 電磁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493515A (zh) * 2002-10-18 2004-05-05 �����ƻ���ʽ���� 电梯用升降驱动装置
JP2004299824A (ja) * 2003-03-31 2004-10-28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
JP2009292599A (ja) * 2008-06-05 2009-12-1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CN102022459A (zh) * 2009-09-11 2011-04-20 小仓离合器有限公司 无励磁动作制动器
CN103896177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制动装置以及具有该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727070B2 (ja) * 1996-03-22 1998-03-11 三陽工業株式会社 巻上機用制動装置
JP6018906B2 (ja) * 2012-12-21 2016-11-02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エレベータにおける巻上機用制動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358A (ja) * 1993-06-14 1995-01-06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電磁ブレーキの軸受部材引抜き装置
JPH1077179A (ja) * 1996-09-04 1998-03-24 Toshiba Corp 電磁ディスクブレーキ
CN1493515A (zh) * 2002-10-18 2004-05-05 �����ƻ���ʽ���� 电梯用升降驱动装置
JP2004299824A (ja) * 2003-03-31 2004-10-28 Otis Elevator Co エレベータの巻上機
JP2009292599A (ja) * 2008-06-05 2009-12-1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エレベータのブレーキ装置
CN102022459A (zh) * 2009-09-11 2011-04-20 小仓离合器有限公司 无励磁动作制动器
CN103896177A (zh) * 2012-12-26 2014-07-02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制动装置以及具有该制动装置的电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75970A (zh) 2016-07-20
JP6280055B2 (ja) 2018-02-14
JP2016130152A (ja) 2016-07-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5970B (zh) 电梯用曳引机和电梯用曳引机的装配方法
CN105314562B (zh) 电梯用卷扬机
WO2017037777A1 (ja) エレベータ用巻上機及びエレベータ
JP2016037336A (ja) エレベータ装置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装置用巻上機
CN106594126A (zh) 一种带自锁功能的电磁制动器
CN101828045B (zh) 制动器
US9719569B2 (en) Brake for electric motor
CN105736598B (zh) 一种新型电磁离合器
CN102005898A (zh) 限矩型永磁耦合器
WO2012110692A1 (en) Fixing interface for a machinery brake, and a machinery brake
CN102536415A (zh) 电磁风扇离合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N102149939B (zh) 两分块式制动器
CN202483695U (zh) 电磁风扇离合器
CN105119465A (zh) 一种双磁轮柔性磁力制动器
EP1117171B1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adjusting disk brake in squirrel cage motor
CN102198907B (zh) 电梯用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KR100981076B1 (ko) 모터브레이크
CN206290630U (zh) 一种鼓式制动器
CN102287457A (zh) 一种电磁离合器
CN101409131B (zh) 用于制动器的电磁铁手动释放装置
CN102897635B (zh) 薄型卷扬机以及电梯设备
CN102562252A (zh) 电磁风扇离合器及其制造方法和控制方法
CN206203639U (zh) 电梯用曳引机
CN101860281A (zh) 一种电磁调速驱动系统
CN105899453B (zh) 电梯用曳引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