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轮椅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轮椅车特别是一种方便携带的轮椅车。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残疾人和老年人的生活保障和生活质量已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轮椅车作为残疾人和老年人的专用代步工具,使他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目前的轮椅车多种多样,其结构主要由两侧架轮通过连接杆折叠连接,此结构虽然简单、操作方便,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足之处现有的轮椅车侧架及轮一般整体设计,不能分拆折叠后体积大,汽车后备箱无法放入,随车携带不方便,坐火车时由于车厢空间小,置放行李架上危险,座位下取放又困难,给残疾人和老年人出行带来极大不便满足不了残疾人和老年人的舒适性要求。为此许多生产厂家虽对上述问题进行开发和试制但至今尚未有较为理想的产品面世。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轮椅车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操作简便、收合容易和携带方便的轮椅车。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轮椅车,包括侧框、行走轮、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连接于两侧框之间,所述行走轮与侧框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前、后轮内置于侧框内或分别移至侧框下端前、后角并卡固。
所述侧框为矩形双杆框,后竖杆或下横杆上设有转轴座,下端两角设有卡栓或卡孔,或外侧悬挂侧板。
所述侧框上端管口装有带插管扶手,扶手后端设有开口卡孔,背杆下端穿过开口卡孔与侧框上端转动连接,扶手与侧框上端贴合时背杆与扶手同向水平放置,背杆竖直扶手上提,背杆卡在卡孔内且背布穿过开口处。
所述侧框前竖杆下端与踏板上的套管转动连接,踏板竖直转动内置侧框内,或踏板平放其挡管卡在套管上。
所述侧框上的转轴座为固定连接或滑动连接。
所述连接架包括支撑杆、折叠杆,所述支撑杆为等长两杆中间转动连接,杆下端分别与同侧侧框下端连接,上端与同侧带座布的座杆固定连接,轮椅车展开时座杆卡扣在侧框卡钩上,所述折叠杆中间带挡板铰链,两端水平转动连接于两侧框卡钩齐平处,其杆长与所放侧板长度相对应。
所述行走轮包括前叉架、前轮,前轮转管上端与前叉架叉杆间弧板上端转动连接,下端的带孔卡块与弧板后边的弹性卡栓相卡固,前叉架后端转轴与侧框下端转轴座转接,中间两侧卡栓与框前下角卡孔卡接。
所述行走轮包括后叉架,后轮,后叉架前端叉杆与后轮轴转动连接,后端转轴与侧框下端转轴座转接,中间两侧卡栓与框前下角卡孔卡接。
所述行走轮处卡固状时,前、后轮分别处于侧框下端前、后框角处,行走轮的卡栓与侧框的卡孔、前轮转管的带孔卡块与叉杆弧板后的弹性卡栓处分离状时,前、后轮内置侧框内。
所述行走轮与滑架连接,滑架周边套管套穿在侧框竖杆上且可滑动卡固,叉架前端转动连接后轮,后端转轴与滑架中段转动连接,前轮转管固定连接滑架前端,滑架上提行走轮内置侧框内,滑架下移其叉架卡栓与后端卡孔卡固,框下角处的后轮底边与前下角处的前轮底边齐平。
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比较有如下优点和效果,折叠时,两侧轮收入侧框内,折叠合紧后车体达到最小化,能方便地放入小轿车的后备箱或随身携带,打开时即可推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折叠状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展开状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背杆平置及侧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背杆竖直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前叉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行走轮叉架旋转置放侧框内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行走轮旋转置放侧框下端两角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行走轮滑架上移侧框内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行走轮滑架下移置放侧框下端两角示意图。
附图标记
侧框1、横杆11、竖杆12、侧板13、扶手14、插管141、开口卡孔142、转轴座15、卡孔16、滑架17、套管171、脚踏板18、挡管181、连接架2、支撑杆21、折叠杆22、挡板铰链221、座杆23、座布231、背杆24、背布241、卡钩28、行走轮3、前叉架31、弧板311、弹性卡栓312、前轮32、转管321、带孔卡块322、后叉架33、后轮34、转轴35、卡栓36。
具体实施方式
一、主要部件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侧框1、连接架2、行走轮3。
1、侧框。
如图2、图3、图4、图6所示,所述侧框1位于轮椅车的两侧,呈方形状,为两个相平行且竖、横杆两端固定连接的单框之间设有短管,其管长度大于行走轮3的厚度,竖杆12上端管口安有带插管141的扶手14,扶手可上下移动并定位卡固,扶手后端设有开口卡孔142,背杆24下端穿过卡孔与侧框上端横杆11转动连接,当扶手14与上横杆11贴合时,背杆与上横杆的连接轴在卡孔之上,背杆24水平放置与扶手14并列,扶手上提后,背杆竖直,背布241两侧布套套穿在背杆上,背布从扶手卡孔开口处穿过。
如图6所示,所述侧框后边竖杆12或下边横杆11上设有固定或滑动的转轴座15,转轴座主要用于与前、后叉架后端两边转轴35转动连接,滑动转轴座可为套管结构,其作用是调整轮叉架转轴位置,以变换轮子伸出的距离。
如图9所示,与脚踏板18转动连接的套管171套穿在侧框前边竖杆12下端,脚踏板竖直可旋转放入侧框内,水平放置其板下端的半圆挡管181卡在套管壁上,脚可以放在其板上。
侧框外侧可悬挂侧板13,可分别当作座板、背板。
2、行走轮。
如图5、图6所示,行走轮3包括前叉架31、前轮32、后叉架33,后轮34,所述前叉架的叉杆间宽大于前轮宽,其端头固定连接半圆形弧板311,其板后端设有弹性卡栓312,所述前轮为全方向转轮,轮的转管321上端设有转轴35,可与叉杆上半圆弧板上端转动连接,转管下端设有带孔卡块322,可与弧板后端的弹性卡栓相卡固,前叉架后端两边设有转轴35,可与侧框下横杆上的固定或滑动转轴座15转动连接,前叉架中段两边的卡栓36,可与侧框下端前框角卡孔16卡固。
所述后叉架33的前端叉杆端头转动连接后轮两侧轴头,轮向前向后可行走,左右不能转动,后叉杆中段、后端分别设置有卡栓、转轴,可与侧框下横杆或后竖杆上的固定或滑动转轴座15转动连接。
如图8、图9所示,行走轮安装在滑架17上,滑架周边固定连接套管171,其套管套穿在侧框竖杆12上,且在侧框内上下滑动并卡固,后叉架33与滑架17后段底边转动连接,后叉架可水平卡固或竖直放置,前轮32的转管垂直固定连接在滑架前端,前轮底边与卡固好的后轮齐平。
3、连接架。
如图1、图2所示,两侧框1之间设有连接架2,其包括支撑杆21和折叠杆22,支撑杆至少一组,其两根等长杆中间转动连接,杆下端与同侧框下横杆11连接,连接有两种结构,一是固定连接,但这样的结构易造成折叠后的侧框下边距离小于上边距离,二是转动连接,即支撑杆下端与套穿在下横杆上的套管171转动连接,或与固定转轴35连接,这样侧框折叠后上下距离会相等;支撑杆上端与座杆23固定连接,座布套穿在两侧座杆之间,座布横竖长度以人坐的宽度而设置,侧框内侧上段设有卡钩28,轮椅车展开时座杆24卡扣在卡钩上,轮椅车折合时,支撑杆合并竖起,并高出侧框作提手用,如采用侧板13当座板、背板时,两侧框转动连接中间带挡板铰链221的横向折叠杆22,位置设在与卡钩28齐平处,其杆展开的长度与所放侧板13的长度相对应,侧框下端或连接折叠杆以稳定架体。
二、行走轮与侧框的连接关系。
一般来说,行走轮内置侧框内时,其体积最小,展开时,后轮圆心应移到侧框的后下角处,前轮移至侧框前下角处,后轮与前轮保持一定距离最佳,这样轮椅车才会稳定不易侧翻,因此,设计时要考虑以上情况。行走轮内置侧框内或移至侧框下端两侧的方式包括以下两种,一种是叉架旋转置放,一种是滑架上下移动置放,下面分别说明。
1、叉架旋转置放。
如图6、图7所示,其结构为,所述侧框1为双杆框,前叉架后端转轴35与侧框下横杆11前段转轴座15转动连接,前叉架前端的半圆形弧板311上端与前轮转管321上端转动连接,转管下端的带孔卡块322与弧板后面的弹性卡栓312分离,前叉架31竖起前轮32垂放在侧框1内;或前叉架水平放置其杆中段两边的卡栓36卡固在侧框前下角卡孔16内,前轮转管321下端的带孔卡块322与前叉架顶端的弹性卡栓36卡固,前轮着地,后叉架33后端转轴35与侧框下横杆后段或后竖杆中段的转轴座15转动连接,并以连接点为圆心起落,后叉架上转竖起后轮内置于侧框1内并卡固,水平放置或垂直放置,其后叉架中段两边的卡栓与侧框后下角的卡孔卡固,后轮着地。
前轮、后轮露出侧框下方至地面的距离相等,侧框横杆与地面处平行状。
2、滑架滑动置放。
如图8、图9所示,所述侧框1为平行双杆框,滑架的套管171与侧框竖杆套接,滑架上下滑动并定位卡固,滑架前端固定连接前轮转管,前轮全方位转动且垂直于地面,滑架后段下边与后叉架后端转轴35转动连接,滑架上移侧框顶将行走轮置于侧框内并卡固,滑架下滑至侧框底其外侧的卡栓36卡固在框底卡孔内,后叉架向后旋转至水平状且中段两边的卡栓与滑架后端卡孔相卡固,前轮、后轮露出侧框以下的部分长度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