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6022B - 用于宽带接入的方法和节点 - Google Patents

用于宽带接入的方法和节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6022B
CN105766022B CN201480048101.4A CN201480048101A CN105766022B CN 105766022 B CN105766022 B CN 105766022B CN 201480048101 A CN201480048101 A CN 201480048101A CN 105766022 B CN105766022 B CN 10576602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point
carrying
wireless terminal
request
load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4810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6022A (zh
Inventor
S·托亚蒂
D·雷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Original Assignee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filed Critical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AB
Priority to CN20181136296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0873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6602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602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602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602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8Management of setup rejection or fail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方法,用于提供从WLAN到分组数据网络(PDN)的宽带接入。网络节点接收来自PDN网关的专用承载的请求,以及一个或多个服务质量(QoS)要求。响应于所述承载请求,网络节点向WLAN中的接入点发送对于指示所述接入点的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并接收所请求的负载信息。基于所述负载信息,网络节点确定如果承载请求被准许则接入点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接入点将能够满足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网络节点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创建无线终端和PDN网关之间的专用承载。

Description

用于宽带接入的方法和节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宽带接入网络,以及更具体地涉及宽带接入网络中的专用承载。
背景技术
传统上,Wi-Fi使能装置的用户在他们的家里以及可能他们的办公室依靠 Wi-Fi网络以获得宽带因特网接入。如机场和饭店的公共区域中的所谓Wi-Fi 热点也已变得相当常见。在此类网络中,互联网络服务提供商(ISP)一般提供有线因特网连接,并在就要使用的时候设置无线路由器以提供Wi-Fi接入。
与ISP相比,无线网络运营商使用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以提供到核心网络的接入,同时核心网络提供到外部分组数据网络(例如因特网)的连接。然而,由于移动宽带的不断普及,无线网络运营商在通过RAN中他们自身的分布式无线接入点或通过宽带接入网络来提供他们自身的Wi-Fi接入上正变得越来越感兴趣。这能够便于用户依靠网络运营商以用于一般固定的装置(例如家用计算机、媒体中心等)的固定因特网接入以及和移动因特网接入。
图1示出了此类布置的高等级示例,其中无线终端12能够通过“移动网络” 16或“固定网络”18接入分组数据网络14(例如因特网)。移动网络16包括一个或多个无线电基站,同时固定网络18(即所谓的“有线线路域”)包括宽带接入网络。核心网络22内的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DN-GW)20将移动网络16和固定网络18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14。如图1中所示,无线终端12a能够在移动和固定网络16、18之间转换。这有时被称为“载波级Wi-Fi”。
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移动网络具有支持服务质量(QoS)的基于承载的机制,所述QoS在无线终端12(在一些网络中也被称为用户装备“UE”)和 PDN-GW 20之间定义。专用承载指携带共享相同QoS特性的流的隧道。在3GPP 网络中,PDN-GW 20维持下行链路承载映射,同时UE维持上行链路承载映射。这些用于基于5元组(例如源IP地址、源端口、目的地IP地址、目的地端口和内容标识符)将不同的流映射到适当的专用承载。一旦专用承载建立过程成功完成,就创建承载映射。
随着网络运营商开始提供移动和固定网络16、18,期望在网络16、18上都维持相同的QoS。根据当前的3GPP过程,被称为“反射QoS”的过程用于将下行链路QoS镜像在上行链路中(参见例如3GPP TS 23.139)。即,通过反转下行链路分组的源和目的地地址(和端口数字)并与包含在下行链路分组中的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标记相关联,创建n元组上行链路规则,使得相同DSCP标记用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方向中。当上行链路分组被从UE通过Wi-Fi(例如通过固定网络18)发送到网络时,查找对应的上行链路n元组规则,以及如果找到,则使用适当的DSCP标记来标记上行链路帧。反射QoS保证上行链路帧与它们对应的下行链路帧以相同的方式来标记。
发明内容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方法,由宽带接入网络或无线局域网络(WLAN)中的网络节点实现,以提供从WLAN经由PDN网关到分组数据网络(PDN) 的宽带接入。具体地,为WLAN中的无线终端提供了宽带接入。从所述PDN网关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质量(QoS)要求且请求创建专用承载的承载请求。响应于接收所述承载请求,向所述WLAN中的接入点发送对于指示所述接入点的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从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请求的负载信息。基于所述负载信息,所述网络节点确定如果所述承载请求被准许则所述接入点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所述接入点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所述网络节点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创建所述无线终端和所述PDN网关之间的专用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互补的网络节点,其被配置为用于宽带接入网络或WLAN中,以提供从WLAN经由PDN网关到PDN的宽带接入。提供了一种用于WLAN中无线终端的宽带接入。所述网络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PDN网关的承载请求,所述承载请求包括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并请求创建专用承载。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进一步被配置为响应于接收所述承载请求,向所述WLAN中的接入点发送对于指示所述接入点的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所述接入点的所述请求负载信息,基于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如果所述承载请求被准许则所述接入点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 要求。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所述接入点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要求,则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来创建所述无线终端和所述PDN网关之间的专用承载。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方法,其由WLAN中的接入点实现,可操作以通过宽带接入网络将WLAN中的无线终端连接到PDN。所述接入点接收来自所述宽带接入网络中的网络节点的对于指示所述接入点的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并传送所请求的负载信息到所述网络节点。基于所传送的负载信息,所述接入点随后接收用于专用承载的承载标识符(ID)和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 指示符。所述接入点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包括所述DSCP指示符和所述承载ID 的上行链路业务,并使用所述专用承载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业务传送到所述 PDN。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互补的接入点,其被配置为用于WLAN 中,以通过宽带接入网络将所述WLAN中的无线终端连接到PDN。所述接入点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从网络节点接收对于指示所述接入点的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并传送所请求的负载信息到所述网络节点。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基于所传送的负载信息,随后接收用于专用承载的承载标识符(ID)和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指示符。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从包括所述DSCP指示符和所述承载ID 的无线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业务,并使用所述专用承载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业务传送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方法,其由无线终端实现,可操作以通过WLAN与PDN通信,所述WLAN经由宽带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所述无线终端传送对于新服务的请求到所述核心网络中的策略控制器。基于对于新业务的请求,所述无线终端接收承载请求以创建新服务的专用承载,所述承载请求包括用于所述承载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模板(TFT)。此后,如果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上行链路业务与所述一个或多个TFT中的任一个相匹配,则所述无线终端使用所述专用承载通过所述WLAN、所述宽带接入网络和所述核心网络将所述上行链路业务传送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公开了一种互补的无线终端,其被配置为,通过无线局域网络(WLAN)与PDN通信,所述WLAN经由宽带接入网络和核心网络连接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所述无线终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传送对于新服务的请求到所述核心网络中的策略控制器,并基于对于所述新服务的请求,接收承载请求以创建新业务的专用承载,所述承载请求包括用于所述承载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模板(TFT)。此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如果来自所述无线终端的上行链路业务与所述一个或多个TFT中的任一个相匹配,则使用所述专用承载通过所述WLAN、所述宽带接入网络和所述核心网络将所述上行链路业务传送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
当然,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特征和优点。事实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以及查看附图而认识到附加的特征和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核心网络的一个实施例的框图,所述核心网络提供通过移动网络或固定网络到分组数据网络的接入。
图2示出提供从无线局域网络(WLAN)到分组数据网络的宽带接入的架构。
图3是一种提供从WLAN到分组数据网络的宽带接入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由接入点实行的互补方法的流程图。
图5是由无线终端实行的互补方法的流程图。
图6A-B示出了图3、4和5的方法的示例实现的信令图。
图7示出示例映射QCI/DSCP映射。
图8示意性示出了操作为实现图5方法的无线终端的多个功能元件。
图9A-B示出了用于更新专用承载的过程的信令图。
图10示出了用于删除专用承载的过程的信令图。
图11示意性示出了示例接入控制器。
图12示意性示出了示例接入点。
图13示出了示例无线终端。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面讨论的一个或实施例,公开了创建专用上行链路承载,以使得无线终端能够通过反射QoS使用对于上行链路业务定义的QoS,而不是简单地再次使用下行链路QoS信息。另外,引入了准入控制过程,以防止如果接入点将不能支持所述专用承载的QoS要求时创建这样的专用承载。
图2示出用于提供从无线局域网络(WLAN)到分组数据网络(PDN)14(例如因特网)的宽带接入的架构,所述宽带接入被提供给所述WLAN 24中的无线终端30。无线终端30可以是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用户装备(UE)、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笔记本计算机嵌入式装备(LEE)、膝上型安装装备(LME)、USB加密狗或装备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任何其他装置。WLAN 24可以覆盖例如住宅场所、商业场所(例如办公室的Wi-Fi热点)或诸如交通枢纽的市政场所。
无线终端30可操作以通过无线电接入网络32a-c或通过宽带接入网络34 接入PDN14。WLAN包括住宅网关36(例如调制解调器)和无线接入点(AP)38 (例如支持802.11标准中的一个或多个的Wi-Fi AP)。附加装置可以直接连接到住宅网关36,诸如PC 40和/或媒体中心42。住宅网关36经由接入控制器44 将AP 38连接到宽带接入网络34。虽然示出为驻留在宽带接入网络34中,但是要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住宅网关36可以替代地驻留在WLAN 24中。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访问控制器44还服务作为将通过因特网协议的语音(VoIP) 业务路由到核心网络22的“通用接入控制器”。
边界网络网关(BNG)46将宽带接入网络34连接到核心网络22。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核心网络22包括3GPP长期演进(LTE)网络的演进分组核心 (EPC)。宽带策略控制功能(BPCF)与核心网络22中的策略计费和规则功能(PCRF) 50交互,并将PCRF50的策略控制特征延伸到宽带接入网络34中。以类似的方式,固定接入认证、授权和计帐(AAA)控制器52将核心网络22中的3GPP AAA 服务器53的功能性延伸到宽带接入网络34中。
在核心网络22中,PDN-GW 20提供到外部PDN 14的连接,并且实行策略实施、分组过滤以及其他功能。演进的分组数据网关(ePDG)55驻留在BNG 46 和PDN网关20之间,并且如果宽带接入网络34被认为是不可信时则可选择地使用。MME 54处理RAN 32和核心网络22之间的信令,并与归属订户服务器(HSS) 56交互以认证用户。服务网关(GW)58路由和转发来自RAN 32的用户数据分组。
图3示出由宽带接入网络34或WLAN 24中的网络节点实现的方法100,以提供从WLAN 24到PDN 14的宽带接入。为WLAN 24中的无线终端30提供了宽带接入。在下面的讨论中,接入控制器(AC)44将被描述为实行方法100。从 PDN-GW 20接收(框102)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质量(QoS)要求(例如QoS类标识符“CQI”)并请求创建专用承载的承载请求。响应于接收所述承载请求, AC 44发送用于指示AP 38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到WLAN 24中的AP38(框104)。从AP 38接收所请求的负载信息(框106)。基于所述负载信息,AC 44确定(框108)如果所述承载请求被准许则AP 38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如果AC44确定AP 38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AC 44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来创建(框110)无线终端30和PDN-GW 20之间的专用承载。
框108-110引入了WLAN 24中的准入控制,其考虑到了AP 38的负载。这保证了基于所请求的QCI专用承载能够携带流,而不会影响802.11Wi-Fi多媒体(WMM)支持。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AP 38的负载信息包括AP 38的拥塞等级(例如QoS基本服务集合“QBSS”负载)、连接到AP 38的多个无线终端、通过AP 38转发的总吞吐量以及由AP 38当前支持的任何现有专用承载。这个准入控制机制允许AC指示是否能够发生专用承载创建,或是否必须使用不同的 QCI。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每次无线终端30在接入点之间移动时则发生框 108-110的准入控制,并且如果给定的接入点不能容纳专用承载,则,否则将已经通过专用承载处理的业务能够被重新分类为“尽力而为(best effort)”。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如果框108-110的确定指示AP 38将不能满足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AC 44执行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发送响应到核心网络 22中的策略控制器(例如PCRF 50)以拒绝承载请求,向策略控制器建议一个或多个备选QoS要求,并将无线终端30导向到不同的第二AP(未示出)。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将无线终端30导向第二AP包括:发送对于指示第二AP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到第二AP;接收来自第二AP的所请求的负载信息;基于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如果承载请求被准许则第二AP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并且如果确定指示第二AP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将无线终端30导向第二AP。
图4是由WLAN 24中的AP 38实行的互补方法200的流程图,WLAN 24可操作以将WLAN 24中的无线终端30通过宽带接入网络34连接到PDN 14。AP 38 接收(框202)来自宽带接入网络34中的网络节点(例如,AC44)的对于指示 AP 38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基于这个请求,AP 38传送(框204)所请求的负载信息到网络节点。接着,AP 38基于所传送的负载信息从网络节点接收(框206)对于专用承载的承载标识符(ID)和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指示符。AP 38从无线终端30接收包括DSCP指示符和承载ID的上行链路业务(框208),并使用专用承载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业务传送(框210)到PDN 14。在图7中提供了示例DSCP指示符,其将在下面更详细地讨论。
图5是由无线终端30实行的互补方法300的流程图,所述无线终端30可操作以通过WLAN 24与PDN 14通信(WLAN 24经由宽带接入网络34和核心网络 22连接到PDN 14)。无线终端30传送(框302)对于新业务的请求到核心网络中的策略控制器(例如PCRF 50)。基于对于新业务的请求,无线终端30接收(框 304)承载请求以创建新业务的专用承载,所述承载请求包括用于承载的一个或多个业务流模板(TFT)。此后,如果来自无线终端30的上行链路业务与一个或多个TFT中的任一个相匹配,则无线终端30使用(框306)专用承载来将上行链路业务通过WLAN 24、宽带接入网络34和核心网络22传送到PDN 1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专用承载(框306)包括标记上行链路业务,所述上行链路业务将TFT中的一个与在对于专用承载的创建承载请求中接收到的QoS指示符相匹配(例如,DSCP指示符)。
图6A-B示出了图3、4和5的方法的示例实现的信令图400。无线终端30 请求(402)新服务(例如视频流传送),并通知PCRF 50这个请求(未示出)。可选地,无线终端30可以在传送这个请求时具有与PDN-GW的正在进行的Wi-Fi 会话。PCRF 50传送因特网协议连接接入网络(IP-CAN)会话修改请求(404) 到PDN-GW 20以请求对于所请求服务的专用承载。然后PDN-GW 20传送包括S2a 接口承载标识符(ID)和一个或多个QoS要求的创建承载请求(406)到AC44。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QoS要求包括QoS类标识符(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保证比特率(GBR)和最大比特率(MBR)中的一个或多个。基于所述创建承载请求,AC44从AP 38请求(408)负载信息以确定AP 38是否能够支持一个或多个QoS要求。请求(408)包括无线终端30的媒体访问控制(MAC)地址,以标识正在对于哪个无线终端30请求承载。
AP 38通过提供(410)所请求的负载信息来响应。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包括在该响应中的负载信息包括到无线终端30用于先前时间段(例如10秒) 的QoS基本服务集合(QBSS)负载和所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符(RSSI),以及由 AP 38支持的当前GBR和MBR值。能够使用的其他示例负载信息包括连接到AP 38 的多个无线终端,以及通过AP 38转发的总吞吐量。基于所接收的负载信息, AC 44确定AP 38是否将能够满足在406接收到的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如果 AC 44确定AP 38将不能满足这些QoS要求,则AC 44传送创建承载响应(414) 到PDN-GW 20以拒绝创建承载请求,以及PDN GW 20发送响应(416)到PCRF 50 以拒绝IP-CAN会话修改请求。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响应414、416是直接拒绝406的创建承载请求和 404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的拒绝响应。在这种实施例中,PCRF 50可以选择使用包括更低QoS要求的修改的IP-CAN会话修改请求来响应。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创建承载响应414和/或IP-CAN会话修改响应416提出修改的QoS要求,而不是依靠PCRF 50来建议修改的QoS要求。
再次参考412,如果AC确定AP 38将能够满足QoS要求,则AC 44前进到创建所请求的专用承载。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这包括发送(418)包括MAC 地址和ARP值的所请求的创建专用承载上下文,并从AP 38接收(420)承载上下文请求的响应。如果实行418和420,则AP 38知悉406的QoS参数中的至少一个(ARP示于图6A中),并基于DSCP和至少一个QoS参数能够实行无线电调度。此外,如果418和420被实行,则可以创建由AP 38用于标识专用承载的可选的AP承载ID(或者由AP 38创建、或由某一其它网络节点创建并提供给 AP 38)。然而,如果省略了418和420,则AP能够根据DSCP来优先化业务,而无需知晓406的特定QoS参数。
AC 44使用在406接收的QoS要求(例如QCI、ARP、GBR和MBR)来更新会话上下文,并存储QCI到DSCP映射。这种映射的示例示于图7中。由于核心网络22使用QCI来区分QoS类别,并且AP 38使用DSCP值,因此如图7中所示的那些映射创建DSCP和QCI值之间适当的关联。可选地,也可以使用Wi-Fi多媒体支持(WMM)映射值(例如作为AC 44的内部参考)。
然后AC44发送(424)创建承载请求到无线终端30,所述承载请求包括用于406的QoS要求的DSCP映射值和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业务流模板(TFT)。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层2.5或层3协议用于424的传送,以传递从AC 44到无线终端30的上行链路DSCP承载的映射。用于这个的一些示例备选协议能够在例如3GPP TS 23.852中找到。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424的请求还包括将由无线终端30使用的无线终端承载ID以标识专用承载(否则能够依赖无线终端30来创建其自己的无线终端承载ID)。AP 38将这个信息从AC 44中继到无线终端3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使用所谓的“用户平台”来在AC 44和AP 38之间传输此信息。
在映射中,无线终端30初始化流(426)标记以使用所接收的DSCP值标记与一个或多个TFT中的任一个相匹配的上行链路分组,并将与一个或多个TFT 中的任一个不匹配的其他流(即缺省承载业务)标记为“尽力而为”。无线终端 30发送(428)包括无线终端承载ID(在图6B中示出为“WT承载ID”)的创建承载响应,其不同于406的S2a承载ID。AC44将无线终端30承载ID映射(430) 到S2a承载ID,并发送(432)包含S2a承载ID的承载响应到PDN-GW20。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430的映射还以与S2a承载ID的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映射上面讨论的在一些实施例中由AC所使用的AP承载ID(例如使得AP将不需要知道S2a承载ID)。然后PDN-GW 20发送(434)指示所请求的承载的成功创建的 IP-CAN会话修改响应。在图400中所描述的信令能够被重复,如果期望则对于给定无线终端30创建多个专用承载。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专用承载是专用上行链路承载,其使用与由无线终端30使用的下行链路承载不同的QoS要求。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由无线终端30所请求的专用承载(以及未基于反射QoS 创建)还被用于到无线终端30的下行链路业务。
图8示意性地示出了无线终端30的多个功能元件。所述终端包括承载控制器60,可操作以从AC44接收专用承载请求,并使用内部接口“A”来用信号发送感兴趣的流。虚拟接口62与Wi-Fi驱动器64交互,接收与专用承载相关联的元组,并确保分组将使用所请求的DSCP标记。具体地,虚拟接口62确保无线终端30上运行的其他应用66A-D将不会由所请求的专用承载不利地影响,而且,只有与所创建的专用承载相关联的应用流将被使用正确的DSCP来进行标注,不具有专用承载的其他流被标注为尽力而为业务(使用尽力而为代码点)。
图9A-B示出了专用承载更新过程的信令图500。由于图400、500之间的相似性,因此在图6A-B和图9A-B间使用了类似的参考标号。在正在进行的Wi-Fi 会话(501)期间,PCRF提交(504)IP-CAN会话修改请求。图9A-B的信令504-534 基本上与图6A-B的信令404-434相同的,除了正在请求现有承载的修改而不是创建新承载。这可以是所期望的,如果例如给定业务的QoS参数变化。以与图6A-B类似的方式,承载更新信令还考虑到AP 38是否将能够支持修改的承载的QoS要求。特别是,只有在如果从AP 38接收到的负载信息指示AP 38将确实能够支持所修改的承载请求的QoS要求时,才接受修改请求。
图10示出了用于删除专用承载的过程的信令图600。无线终端30具有与 PDN-GW20的正在进行的Wi-Fi会话(示为602)。在这个会话期间,PCRF 50 发送IP-CAN会话修改以请求删除专用承载。在图10的示例中,这包括传送无线终端30的IP地址和S2a承载ID。PDN-GW 20接收修改请求,并传送(606) 包括S2a承载ID的相应的删除承载请求到AC 44。AC传送(608)包括无线终端承载ID的相应的删除承载请求到无线终端30。无线终端30删除(610)用于专用承载的与一个或多个TFT相关联的上下文,并停止用于与专用承载相关联的流的分组标记。然后无线终端30传送(612)删除承载请求到AC 44,以及 AC 44传送(614)包括承载ID的删除承载上下文请求到AP 38。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这是S2a承载ID。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正是由AC使用的某个其他承载ID被以与S2a承载ID一对一的对应关系映射。AP38删除(616)用于专用承载的上下文,并传送(618)删除承载上下文响应。在接收到那个响应时, AC 44删除(620)与S2a承载ID(和专用承载的一个或多个QoS要求)相关联的上下文。AC 44传送(622)删除承载响应到PDN-GW 20,以及该PDN-GW 20 传送(624)相应的IP-CAN会话修改响应以指示所述专用承载已被删除。
在现有技术中使用的反射QoS受到很多限制。特别是,即使核心网络22拥有使用不同QCI的能力,对于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使用相同的QCI。此外,仅当已收到先前的下行链路帧时,无线终端才能够用反射QoS承载标注上行链路帧。这对于会话初始协议(SIP)业务是有问题的,对于此,无线终端通常需要初始化业务,以及对于其它业务类型也是如此。此外,准入控制没有考虑Wi-Fi接入点的负载。更进一步,一旦打开反射QoS(例如通过认证标志或预配置),那么在所有业务上实行反射QoS,并且没有办法将反射QoS仅应用到上行链路业务的部分。
基于由PCRF 50发送到PDN-GW 20的上行链路QCI信息,而不是只使用与下行链路业务相关联的QCI,以上描述的各种技术通过使得无线终端30能够创建上行链路承载映射状态而去除了反射QoS的限制。因此,如果期望,无线终端30能够使用对于上行链路业务定义的特定QCI,而不是通过反射QoS重用下行链路QCI信息。此外,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30能够根据专用承载的QCI初始化被标注的业务,而无需必需首先接收下行链路帧(例如如图6A-B 中所示)。准入控制的引入利用关于AP 38点负载信息和当前吞吐量以及可能的其它参数的知识,而不会不利地影响当前AP 38和无线终端30。这简化了用于载波级Wi-Fi部署的3GPP QoS。
图11示意性示出了示例AC44,其包括收发器70、处理器72和存储器74。收发器70例如与无线终端30、PDN-GW 20和AP 38发送和接收信号。处理器72 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电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并与适当的软件和/或固件一起来施行以上讨论的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存储器74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闪速存储器装置、光学存储装置等。AC 44 被配置为用于宽带接入网络34或WLAN 24中,以提供从WLAN 24经由PDN-GW20 到PDN 14的宽带接入。具体地,为WLAN 24中的无线终端30提供宽带接入。处理器72的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从PDN-GW 20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并请求创建专用承载的承载请求;
·响应于接收所述承载请求,发送对于指示AP 38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到WLAN24中的AP 38;
·从AP 38接收所请求的负载信息;
·基于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如果所述承载请求被准许则AP 38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
·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所述接入点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要求,则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在无线终端30和PDN 30之间创建专用承载。
图12示意性示出了示例性AP 38,其包括收发器76、处理器78和存储器 80。收发器76与例如无线终端30和AC 44发送和接收信号。处理器78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电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并与适当的软件和/或固件一起来施行以上讨论的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存储器80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闪速存储器装置、光学存储装置等。AP38被配置为用于WLAN 24中,以通过宽带接入网络34将WLAN 24中的无线终端30连接到PDN14。处理器78的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网络节点(例如AC 44)的对于指示AP 38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
·传送所请求的负载信息到所述网络节点;
·随后,基于所传送的负载信息,接收用于专用承载的承载标识符(ID) 和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指示符;
·从无线终端30接收包括DSCP指示符和承载ID的上行链路业务;以及
·使用所述专用承载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业务传送到PDN 14。
图13示出了示例无线终端30,其包括收发器82、处理器84和存储器86。收发器82与AP 38发送和接收信号。处理器84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电路,包括例如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等,并与适当的软件和/或固件一起来施行以上讨论的技术中的一种或多种。存储器86包括一种或多种类型的存储器,诸如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高速缓冲存储器、闪速存储器装置、光学存储装置等。无线终端30被配置为与PDN14通过WLAN 24进行通信,所述WLAN 24经由宽带接入网络34和核心网络22连接至PDN 14。处理器84的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传送对于新业务的请求到分组核心网络22中的策略控制器(例如PCRF 50);
·基于对于新业务的请求,接收承载请求以创建新服务的专用承载,所述承载请求包括用于承载的一个或多个TFT;以及
·此后,如果来自无线终端30的上行链路业务与所述一个或多个TFT 中的任一个相匹配,则使用专用承载将上行链路业务通过WLAN 24、宽带接入网络34和核心网络22传送到PDN 14。
尽管本文已经使用来自LTE网络的术语,要理解,以上描述的技术不限于 LTE网络,以及能够使用其它的网络。
因此,前面的说明和附图表示本文教导的方法和设备的非限制性示例。这样,本公开不由前面的描述和附图所限制。而是,本公开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合法等同物来限定。

Claims (20)

1.一种由宽带接入网络或无线局域网络WLAN中的网络节点实现的方法,用于提供从WLAN经由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到分组数据网络的宽带接入,其中为所述WLAN中的无线终端提供所述宽带接入,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接收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质量QoS要求并请求创建专用承载的承载请求;
响应于接收所述承载请求,向所述WLAN中的接入点发送对于指示所述接入点的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
从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请求的负载信息;
基于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如果所述承载请求被准许则所述接入点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以及
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所述接入点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创建所述无线终端和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之间的专用承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创建所述专用承载包括:
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接收第一承载标识符ID;
获得将由所述无线终端使用的第二承载ID以标识所述专用承载;
将所述第一承载ID映射到所述第二承载ID;以及
传送接受消息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以指示所述专用承载已经创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在创建所述专用承载后:
传送一个或多个业务流模板TFT和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指示符到将用于连接所述专用承载的所述无线终端;以及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包括所述DSCP指示符和所述第二承载ID并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TFT之一的上行链路业务;以及
使用所述专用承载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业务传送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在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所述承载请求中接收所述第一承载ID。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接入点是第一接入点;以及
其中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所述接入点将不能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中的一个或多个:
传送响应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以拒绝所述承载请求;
向策略控制器建议一个或多个备选QoS要求;以及
将所述无线终端导向不同的第二接入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无线终端导向不同的第二接入点包括:
发送对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的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到所述第二接入点;
从所述第二接入点接收所请求的负载信息:
基于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如果所述承载请求被准许则所述第二接入点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以及
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将所述无线终端导向所述第二接入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是长期演进LTE网络的演进分组核心EPC的部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包括QoS等级标识符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保证比特率GBR和最大比特率MBR中的一个或多个。
9.一种由无线局域网络WLAN中的接入点实现的方法,所述接入点可操作以将WLAN中的无线终端通过宽带接入网络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所述方法包括:
从所述宽带接入网络中的网络节点接收对于指示所述接入点的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
将所请求的负载信息传送到所述网络节点;
随后,基于所传送的负载信息,接收用于专用承载的承载标识符ID和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指示符;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包括DSCP指示符和承载ID的上行链路业务;以及
使用所述专用承载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业务传送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负载信息包括基本服务集合BSS负载、保证比特率和最大比特率。
11.一种网络节点,配置为用于宽带接入网络或无线局域网络WLAN中,以便提供从WLAN经由分组数据网络网关到分组数据网络的宽带接入,其中为所述WLAN中的无线终端提供所述宽带接入,所述网络节点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所述分组数据网关的承载请求,所述承载请求包括一个或多个服务质量QoS要求并且请求创建专用承载;
响应于接收所述承载请求,发送对于指示所述接入点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到所述WLAN中的接入点;
从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请求的负载信息;
基于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如果所述承载请求被准许则所述接入点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以及
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所述接入点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要求,则根据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创建所述无线终端和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之间的专用承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
从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接收第一承载标识符ID;
获得将由所述无线终端使用的第二承载ID以标识所述专用承载;
将所述第一承载ID映射到所述第二承载ID;以及
传送接受消息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以指示所述专用承载已经被创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在创建所述专用承载后,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传送一个或多个业务流模板TFT和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指示符到将用于与所述专用承载连接的所述无线终端;以及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包含所述DSCP指示符和所述第二承载ID并且符合所述一个或多个TFT中的一个的上行链路业务;以及
使用所述专用承载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业务传送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第一承载ID在来自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的所述承载请求中被接收。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节点:
其中所述接入点是第一接入点;以及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还被配置为,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所述接入点将不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进行以下中的一个或多个:
传送响应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网关以拒绝所述承载请求;
向策略控制器建议一个或多个备选QoS要求;以及
将所述无线终端导向不同的第二接入点。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将所述无线终端导向不同的第二接入点,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发送对于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的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到所述第二接入点;
接收来自所述第二接入点的所请求的负载信息;
基于所述负载信息,确定如果所述承载请求被准许则所述第二接入点是否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以及
如果所述确定指示所述第二接入点将能够满足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则将所述无线终端导向所述第二接入点。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分组数据网关是长期演进LTE网络的演进分组核心EPC的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网络节点,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QoS要求包括QoS等级标识符QCI、分配和保留优先级ARP、保证比特率GBR和最大比特率MBR中的一个或多个。
19.一种接入点,被配置为用于无线局域网络WLAN中,以通过宽带接入网络将WLAN中的无线终端连接到分组数据网络,所述接入点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电路被配置为:
接收来自所述网络节点的对于指示所述接入点负载的负载信息的请求;
将所请求的负载信息传送到所述网络节点;
随后,基于所传送的负载信息,接收用于专用承载的承载标识符ID和差分服务代码点DSCP指示符;
从所述无线终端接收包括所述DSCP指示符和所述承载ID的上行链路业务;以及
使用所述专用承载将所接收的上行链路业务传送到所述分组数据网络。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入点,其中所述负载信息包括基本服务集合BSS负载、保证比特率和最大比特率。
CN201480048101.4A 2013-08-29 2014-08-22 用于宽带接入的方法和节点 Active CN10576602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62964.5A CN110087331B (zh) 2013-08-29 2014-08-22 Wifi上基于3gpp承载的qos模型支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013812 2013-08-29
US14/013,812 US9578647B2 (en) 2013-08-29 2013-08-29 3GPP bearer-based QoS model support on WiFi
PCT/IB2014/064025 WO2015028924A2 (en) 2013-08-29 2014-08-22 3gpp bearer-based qos model support on wifi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2964.5A Division CN110087331B (zh) 2013-08-29 2014-08-22 Wifi上基于3gpp承载的qos模型支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6022A CN105766022A (zh) 2016-07-13
CN105766022B true CN105766022B (zh) 2019-08-02

Family

ID=5184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2964.5A Active CN110087331B (zh) 2013-08-29 2014-08-22 Wifi上基于3gpp承载的qos模型支持
CN201480048101.4A Active CN105766022B (zh) 2013-08-29 2014-08-22 用于宽带接入的方法和节点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62964.5A Active CN110087331B (zh) 2013-08-29 2014-08-22 Wifi上基于3gpp承载的qos模型支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78647B2 (zh)
EP (1) EP3039902B1 (zh)
CN (2) CN110087331B (zh)
WO (1) WO2015028924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63334A (ko) 2012-11-16 2014-05-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 단말기에서 근거리 통신을 연결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9647935B2 (en) * 2013-10-23 2017-05-09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Inter-layer quality of service preservation
US9521679B2 (en) * 2014-03-06 2016-12-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reflective EPS bearers to ensure uplink quality of service
US10225698B2 (en) 2014-07-03 2019-03-0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essage delivery and paging to a group of user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462699B2 (en) 2014-09-08 2019-10-29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based multiple access point name suppor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717068B2 (en) 2014-09-09 2017-07-25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supporting cell updates within a small cell cluster for idle mobility in cell paging channel mode
US9730156B1 (en) 2014-11-07 2017-08-0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saving mode enhancemen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99725B1 (en) 2014-11-07 2017-07-04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wer saving mode enhancements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843687B2 (en) * 2014-11-09 2017-12-1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adio aware traffic management based wireless authorization
US9629042B2 (en) 2014-12-05 2017-04-18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llaborative neighbor management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86798B1 (en) 2015-01-14 2017-06-20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collision-avoided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resource alloc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9621362B2 (en) 2015-02-03 2017-04-1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policy charging and rules function discovery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MX360935B (es) * 2015-02-20 2018-11-21 Fujitsu Ltd Sistema de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s, estación base y estación móvil.
EP3298825B1 (en) 2015-05-20 2020-0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and nodes for managing bearers
US10206138B2 (en) 2015-06-18 2019-02-12 Parallel Wireless, Inc. SSID to QCI mapping
EP3358799B1 (en) 2015-10-28 2020-10-2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Bearer processing method and system and related apparatus
CN107295575B (zh) * 2016-04-01 2020-02-2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服务质量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0341898B2 (en) 2016-05-26 2019-07-02 Parallel Wireless, Inc. End-to-end prioritization for mobile base station
JP2018521518A (ja) * 2016-06-29 2018-08-02 北京小米移動軟件有限公司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Ltd. データ伝送方法、データ伝送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WO2018006079A1 (en) 2016-06-30 2018-01-04 Parallel Wireless, Inc. Intelligent ran flow management and distributed policy enforcement
WO2018038664A1 (en) * 2016-08-24 2018-03-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wireless device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mapping data packets to radio bearer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10231151B2 (en) 2016-08-24 2019-03-12 Parallel Wireless, Inc. Optimized train solution
CN109257827B (zh) * 2016-09-30 2020-09-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装置、系统、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EP3518580B1 (en) 2016-10-11 2021-10-0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for
WO2018074703A1 (ko) * 2016-10-17 2018-04-26 에스케이텔레콤 주식회사 기지국장치 및 무선구간의 qos 제어방법
US10454836B2 (en) * 2016-11-01 2019-10-2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ynamically adapting a software defined network
US10616100B2 (en) 2016-11-03 2020-04-07 Parallel Wireless, Inc. Traffic shaping and end-to-end prioritization
CN108024284B (zh) * 2016-11-04 2020-09-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WO2018120183A1 (zh) * 2016-12-30 2018-07-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09041144B (zh) * 2017-01-06 2020-03-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系统间信息交互方法,无线通信系统和用户设备
CN108632909B (zh) * 2017-03-24 2019-08-2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QoS处理方法和装置
EP3613225A4 (en) * 2017-05-05 2020-06-24 Mediatek Inc. USE OF SDAP HEADERS FOR HANDLING AS / NAS REFLECTIVE SERVICE GOODS AND FOR ENSURING SEQUENCE-ACCURATE PACKAGE DELIVERY DURING REMAPPING IN 5G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2334214B1 (ko) * 2017-05-15 2021-1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QoS(Quality of Service) 정보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019032A1 (zh) 2017-07-25 2019-01-3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下行数据包配置方法及装置
EP3637922B1 (en) 2017-10-26 2021-08-11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5134874A (zh) * 2018-01-16 2022-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QoS流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US11089527B2 (en) * 2018-01-17 2021-08-10 T-Mobile Usa, Inc.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bearer allocation and deallocation
CN114650597B (zh) * 2018-02-08 2023-08-04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寻呼策略确定方法、装置、ran网元及upf实体
WO2019185800A1 (en) * 2018-03-29 2019-10-03 British Telecommunications Public Limited Company Dedicated bearer management
CN110691370B (zh) * 2018-07-06 2021-02-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EP4052431A1 (en) * 2019-10-30 2022-09-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Nodes and methods for enabling user plane traffic classifi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14727360A (zh) * 2020-12-22 2022-07-08 深圳Tcl新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设备管理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0612A1 (en) * 2004-06-24 2006-01-05 Nokia Corporation Transfer of packet data in system comprising mobile terminal, wireless local network and mobile network
CN1863145A (zh) * 2005-05-15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互通无线局域网中服务质量修改方法
CN101094166A (zh) * 2006-06-21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为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CN101877829A (zh) * 2010-06-22 2010-11-03 上海交通大学 实现负载均衡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2625377A (zh) * 2011-01-31 2012-08-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承载的建立方法、接入点设备、用户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59535B (zh) 2002-06-06 2010-05-05 汤姆森特许公司 用于支持在wlan与移动通信网络之间互配的装置和方法
US20060072526A1 (en) * 2004-10-04 2006-04-06 Nokia Corporation Change of resource reservation for an IP session
US7397775B2 (en) * 2004-10-18 2008-07-08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outing calls
EP1894349A4 (en) 2005-06-22 2011-12-28 Korea Electronics Telecom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NEGOTIATING QUALITY OF SERVICE
WO2007036764A1 (en) * 2005-09-30 2007-04-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ans and methods for improving the handover characteristics of integrat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CN101047949B (zh) * 2006-03-27 2010-05-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流的承载控制方法
JP4935156B2 (ja) 2006-04-05 2012-05-2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無線lan装置、無線lanシステム、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データ通信方法
CN101388901B (zh) * 2007-09-14 2011-07-2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长期演进系统中支持用户静态ip地址寻址的方法及系统
CN101588345A (zh) * 2008-05-23 2009-11-25 深圳华为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站与站之间信息发送、转发和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系统
KR101652442B1 (ko) * 2009-05-05 2016-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네트워크 내에서 제어 평면(Control Plane)을 담당하는 서버 및 커넥션 설정을 제어하는 방법
CN102668685B (zh) * 2009-11-27 2016-01-20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针对改进服务质量处理的电信方法、协议和设备
TWI415501B (zh) 2010-07-20 2013-11-11 Gemtek Technology Co Ltd 無線網路系統及其無線閘道器
CN102655665B (zh) * 2011-03-03 2016-03-02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业务流移动的方法与系统
US9473986B2 (en) * 2011-04-13 2016-10-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and/or enforcing policies for managing internet protocol (“IP”) traffic among multiple accesses of a network
EP2709418B1 (en) * 2011-05-31 2020-03-25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ffloading point device, user equipment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s
CN102918925B (zh) 2011-05-31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汇聚传输系统、装置和数据分流汇聚方法
US8682243B2 (en) * 2011-07-27 2014-03-25 Intel Mobile Communications GmbH Network selec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3052805A1 (en) * 2011-10-07 2013-04-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ntegrating different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using carrier aggregation
US9426728B2 (en) * 2011-11-11 2016-08-23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Network selection based on one or more factors
US9408177B2 (en) * 2011-12-19 2016-08-02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operator services and internet
US20150124601A1 (en) * 2012-05-16 2015-05-0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network traffic offloading
MY178196A (en) * 2012-09-14 2020-10-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System enhancements for enabling non-3gpp offload in 3gpp
US9801099B2 (en) * 2013-05-15 2017-10-24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e of cellular infrastructure to manage small cell access
US9819469B2 (en) * 2013-07-01 2017-11-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enabling quality of service (QoS) on WLAN for traffic related to a bearer on cellular network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6000612A1 (en) * 2004-06-24 2006-01-05 Nokia Corporation Transfer of packet data in system comprising mobile terminal, wireless local network and mobile network
CN1863145A (zh) * 2005-05-15 2006-1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互通无线局域网中服务质量修改方法
CN101094166A (zh) * 2006-06-21 2007-12-2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为多载波高速下行分组接入分配无线资源的方法
CN101877829A (zh) * 2010-06-22 2010-11-03 上海交通大学 实现负载均衡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2625377A (zh) * 2011-01-31 2012-08-0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承载的建立方法、接入点设备、用户设备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087331B (zh) 2023-04-28
CN105766022A (zh) 2016-07-13
WO2015028924A3 (en) 2015-08-27
CN110087331A (zh) 2019-08-02
EP3039902A2 (en) 2016-07-06
US20150063101A1 (en) 2015-03-05
US9578647B2 (en) 2017-02-21
EP3039902B1 (en) 2019-04-03
WO2015028924A2 (en) 2015-03-0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66022B (zh) 用于宽带接入的方法和节点
US11019555B2 (en) Mobile network operator control of WLAN QoS via ANDSF
US20210400538A1 (en) Method for guaranteeing data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s device
US9717019B2 (en) Data flow control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10645014B2 (en) Mobile network operator (MNO) control of WiFi QoS based on traffic detection and DSCP mapping in trusted WLAN access and networks
CN110099370B (zh) 服务层南向接口和服务质量
CN103348717B (zh) Eps中的移动路由器
US20160330121A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installing packet filters in a data transmission
CN105230072B (zh) 用于在无线lan中控制服务的质量的方法和设备
CN103428731B (zh) 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服务网关
WO2012065499A1 (zh) 一种实现服务质量控制的方法和系统
WO2017177753A1 (zh) 一种基于流的承载管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2802206B (zh) 一种wlan分流方法和分流网元
US9877258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ferring data traffic
JP613784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通信システム
US9794852B2 (en) Routing an IP session over WLAN
CN107396356A (zh) 数据发送方法及装置
JP2019505123A (ja) 電気通信ネットワークとユーザ機器との間の通信を処理するための方法
KR101537765B1 (ko) 테더링 데이터 처리방법 및 장치
CN103428732B (zh) 路由优化方法及系统、无线侧网元
EP4277233A1 (en) Dynamic qos mapping in a home network
Liebsch et al. Quality-of-Service Option for Proxy Mobile IPv6
WO2016184653A1 (en) Wireless access gateway
CN106982178B (zh)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网络管理设备及系统
WO2017088163A1 (zh) 一种信息内容传输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