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024284B -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024284B
CN108024284B CN201610976971.9A CN201610976971A CN108024284B CN 108024284 B CN108024284 B CN 108024284B CN 201610976971 A CN201610976971 A CN 201610976971A CN 108024284 B CN108024284 B CN 1080242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rer
qos
data
downlink data
access netwo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9769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024284A (zh
Inventor
李宏
韩锋
晋英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9769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024284B/zh
Priority to PCT/CN2017/105537 priority patent/WO2018082431A1/zh
Priority to EP17866919.8A priority patent/EP3528533B1/en
Publication of CN108024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284A/zh
Priority to US16/403,045 priority patent/US11044629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024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024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31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 H04W28/0236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communication conditions radio quality, e.g. interference, losses or dela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5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 H04W28/0263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per individual bearer or channel involving mapping traffic to individual bearers or channels, e.g. traffic flow template [TF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2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using measured or perceived quality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和网络系统。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从第一承载上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当所述用户设备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相对应的上行数据,所述用户设备确认第二承载,其中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承载发送所述上行数据。使用该方法可以减少信令开销,降低时延。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无线网络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核心网设备和网络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LTE系统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简称:QoS)管理是基于承载来实现端到端的QoS保证。在LTE系统中,承载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简称:P-GW)间的一个或者多个业务数据流的逻辑集合。映射到同一个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简称:EPS)承载的业务数据流,将受到同样的分组转发处理(如调度策略、排队管理策略、速率调整策略、RLC配置等)。在LTE系统中,从P-GW到UE可以由几段承载来实现QoS保证,包括:在P-GW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称:S-GW)之间的S5/S8承载,S-GW和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 B;简称eNB)之间的S1承载,以及eNB到UE之间的无线承载。上述S5/S8承载、S1承载和无线承载统称为EPS承载,其中EPS承载的属性由P-GW给出。承载的属性对应一套QoS处理方式,同一个承载内的数据采用相同的数据分组转发方式。在下行方向,P-GW将业务数据流映射到EPS承载,在S5/S8承载、S1承载以及无线承载上,都是以EPS承载的属性来保证业务的QoS需求。现有LTE系统采用基于承载的粒度进行数据传输的QoS控制,多个因特网协议(InternetProtocol;简称:IP)流映射到一个EPS承载。EPS承载是QoS控制的最小单位,即同一EPS承载内的数据流不做QoS区分。UE和P-GW之间的无线承载、S1承载以及S5/S8承载采用1:1的映射方式。
现有LTE系统采用基于EPS承载的粒度进行数据传输的QoS控制,多个IP Flow映射到一个EPS承载,EPS承载是EPS中用于承载级别QoS控制的最小单位,即同一EPS承载内的数据流不做QoS区分。UE和P-GW之间的空口、AN、CN承载采用1:1的映射方式。如果有新的数据流需要进行传输,而该数据流无法映射到已有的数据承载上去,那么就需要新建一个专用的EPS数据承载。
对于上行数据的传输,LTE系统同样采用承载映射的方式,把数据流映射到承载,网络把映射的方式以模板的形式通过信令下发给UE,同时网络会把业务相关的QoS信息也通过信令下发给UE,比如授权的QoS等级等。UE使用网络下发的模板进行数据流映射。如果没有合适的承载,UE通过信令向网络请求建立承载。
在进行上行数据传输,需要在UE和网络(包括核心网和接入网)之间进行多次的信令交互,涉及到的网络功能单元较多,信令开销比较大。同时也会造成较大的时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网络系统,旨在降低时延。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用户设备从第一承载上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当所述用户设备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相对应的上行数据,所述用户设备确认第二承载,其中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承载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中,用户设备从第一承载上接收下行数据,如果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则可以在传输与该下行数据相对应的上行数据时,直接根据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第二承载的QoS信息,可以避免使用信令来获取QoS信息。减少信令开销,降低时延。此外,在进行相对应的上、下行数据的传输时,下行数据传输所采用的的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上行数据传输所述采用的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这可以保证用户的业务体验。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承载和所述第一承载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承载是在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之后建立的。当所述第二承载和所述第一承载相同,在进行与下行数据相对应的上行数据传输时,可以直接使用第一承载进行上行数据传输,避免重新建立承载的过程。减少信令开销,降低时延。当所述第二承载是在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之后建立的,则用户设备可以根据上行数据的特性进行第二承载的建立。这也可以适用于上下行需要使用独立承载的场景和第一承载无法进行上行数据传输的场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承载上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用户设备提前获取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当从第一承载上接收下行数据时就可以直接根据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无需再通过信令交互获取第二承载的QoS信息,节约了信令交互,降低了时延。此外,如果用户设备需要直接进行上行数据传输时,就可以把数据映射到合适的承载上,减少时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下行数据包含第一承载的承载服务质量指示BQI,所述第一承载的BQI包括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用户设备通过BQI即可确认其应该使用的承载。而且,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发送承载的QoS指示,可以减少通过信令指示的信令开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承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二承载接收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相对应的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承载和所述第一承载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承载是在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之后建立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承载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接入网设备获取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后,可以方便进行数据的承载映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含第一承载的承载服务质量指示BQI,所述第一承载的BQI包括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承载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以流的形式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二下行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包括反射QoS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获取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不包括反射QoS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承载。接入网设备映射到第一承载的第一下行数据,无需包括反射QoS指示,可以节省空口的数据传输开销。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承载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解映射到数据流;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获取第二上行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括流优先级指示FPI;所述接入网设备以流的形式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到核心网设备。这种技术方案特别适用于核心网使用流进行传输的场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是接入网用户面设备。所述接入网设备以流的形式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后、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承载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入网用户面设备向接入网控制面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所述接入网用户面设备接收承载建立响应,所述承载建立响应包括第一承载的标识、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在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时建立承载,可以参考第一下行数据的特性进行相应的承载建立,不需使用单独的信令获取QoS信息。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UE发送与第一下行数据相关的第三下行数据。在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候所建立的承载,可以保留下来供后续相关的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使用。避免承载的重复建立。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核心网设备使用第一承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所述核心网设备使用第二承载接收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相对应的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承载和所述第一承载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承载是在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之后建立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在所述核心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承载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核心网设备接收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包含第一承载的承载服务质量指示BQI,所述第一承载的BQI包括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户设备,该用户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用户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用户设备包括发送器、接收器和处理器。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从第一承载上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当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相对应的上行数据,确认第二承载,其中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所述发送器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二承载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接入网设备,该接入网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接入网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入网设备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所述发送器被配置为使用第一承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使用第二承载接收与所述下行数据相对应的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器还被配置为以流的形式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二下行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包括反射QoS指示。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获取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不包括反射QoS指示;将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承载。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解映射到数据流;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获取第二上行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括流优先级指示FPI。所述发送器还被配置为以流的形式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到核心网设备。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入网设备是接入网用户面设备。所述发送器还被配置为向接入网控制面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所述接收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承载建立响应。所述承载建立响应包括第一承载的标识、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发送器还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一承载向所述UE发送与第一下行数据相关的第三下行数据。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核心网设备,该核心网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中核心网设备行为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模块。所述模块可以是软件和/或硬件。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核心网设备包括发送器和接收器。所述发送器被配置为使用第一承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所述接收器被配置为使用第二承载接收与所述下行数据相对应的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接收器还用于接收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又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或者,该系统包括上述方面所述的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用户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接入网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用于储存为上述核心网设备所用的计算机软件指令,其包含用于执行上述方面所设计的程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专利申请一个实施例,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专利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基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中,“示例性”一词用来表示“用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任何实施例不一定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更具优势。为了使本领域任何技术人员能够实现和使用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以下描述。在以下描述中,为了解释的目的而列出了细节。应当明白的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使用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在其它实例中,不会对公知的结构和过程进行详细阐述,以避免不必要的细节使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变得晦涩。因此,本发明实施例并非旨在限于所示的实施例,而是与符合本申请所公开的原理和特征的最广范围相一致。
本发明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例能够以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文中术语“系统”和“网络”在本文中常被可互换使用。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文中术语“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或间接连接。“功能实体”是指实现某个功能的实体,其包含了执行该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
本文中术语“承载”是网络为了实现差异化的数据传递,而建立的和QoS相对应的数据传输通道。一个承载可以以数据隧道的方式实现,例如在数据传输的源节点和目的节点之间建立的基于GPRS隧道协议(GPRS Tunneling Protocol;简称:GTP)的一个逻辑数据传输通道等。一个承载上的所有数据流在QoS控制上不做区分,拥有相同的数据包转发处理方式,并按照传输通道所对应的传输协议进行数据传输。
本文中术语反射QoS(Reflective QoS)是指上行数据传输QoS是下行数据传输QoS的反射。其基本思想是根据下行数据传输的QoS信息来确定出上行数据传输的QoS信息。
本文中术语“反射QoS指示”(Reflective QoS Indication,RQI)是用于指示是否使用反射QoS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其如果用在下行数据传输时,则可以用来指示相应的上行数据传输是否要采用和下行数据传输一致的QoS控制方式。RQI可以适用于单个数据流或多个数据流的聚合。
本文中术语“承载的反射QoS属性”是指该承载是否支持反射QoS传输。如果某个承载支持反射QoS,则该承载的反射QoS属性是支持,此时网络可以把包含有反射QoS指示的数据映射到该承载。如果某个承载不支持反射QoS传输,则该承载的反射QoS属性是不支持。
本文中术语“承载的QoS等级”是指接入网设备在处理承载对应的数据时,针对每个承载的处理优先级。在一个例子中,承载的QoS等级可以业务质量的索引(QoSClassification Identifer,QCI)的形式来体现。
本文中术语“流优先级指示(Flow Priority Indicator,简称FPI)”是指核心网或接入网设备在处理流对应的数据时,针对每个流的处理优先级。例如,FPI可以对应到拥塞时网络对流的调度优先级。FPI可以是类似一个QCI的标识。
本文中术语“承载服务质量指示”(Bearer QoS Indicator,简称BQI)是用来指示承载对应的QoS信息。在处理承载对应的数据时,BQI指示了每个承载上的数据的处理优先级。BQI还可以用来指示该承载是否支持反射QoS。BQI还可以用来向UE指示如何做数据到承载的映射。例如,BQI中可以包含有数据到承载的映射指示,UE可以根据BQI的指示来确定承载。
本文中术语“数据流”是指UE或数据网络生成的和某个业务相关的应用数据,比如IP流。为了把数据传递到对端,需要经网络进行传输。网络将高层的数据转化成适合在网络传输的形式。基于流的传输方式是指,对于同一个流内的数据包,网络使用相同的数据包转发方式(packet forwarding treatment),用相同的QoS规则处理。基于流的传输方式可以包括以流的形式发送或以流的形式传输。区分于基于承载的QoS控制方式,不同的数据流可能映射到同一个承载,同一个承载内的数据流不做QoS区分。数据流和承载的映射方式可以是1:1,也可以是N:1。映射方式还有可能和数据流的QoS属性相关,比如,对于保证比特速率(guaranteed bit rate,简称GBR)的数据流使用1:1的映射方式,对于非保证比特速率(non-guaranteed bit rate,简称non-GBR)的数据流使用N:1的映射方式。
以数据流的方式进行传输可以做到更精细的QoS控制和区分粒度。一个承载可以是一个或多个数据流的映射,以承载的方式进行传输可以减少信令开销。映射到一个承载上的数据流数量越多,网络需要建立的承载数量越少,相应的信令开销也越小。
本文中术语“QoS规则”是基于运营商策略根据应用需求和QoS参数制定的一套信息集合,用来检测业务数据流或数据并定义其相关的QoS参数,以及确定数据流或数据的传输方式。数据流的传输方式可以包括以流的方式或者以承载的方式进行传输。以流的方式传输可以是将数据流的数据包按照IP传输协议进行传输。以承载的方式传输可以是把一个或多个数据流映射到一个承载上进行传输。
QoS规则可以包括数据流的QoS需求信息和/或数据流的传输方式,比如,以承载方式进行传输或以数据流方式进行传输。QoS需求信息可以包括数据率,传输时延等。QoS规则还可以包括承载和数据流的映射关系。
本文中术语“映射”是指把一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或相似QoS的数据流映射到一个承载,每个承载对应一套QoS参数。QoS参数可以包含业务的QoS等级、最大比特速率(MaximumBit Rate;简称:MBR)、分配保持优先级(Allocation and Retention Priority;简称:ARP)等,用于标识网络对该承载上的数据的处理方式。同一个承载上的数据采用相同的数据转发处理方式。核心网用户面(Core Network Control Plane,简称AN CP)功能实体和UE用户面功能实体可以将多个具有不同QoS的数据流映射到一个或多个承载。CN UP功能实体、ANCP功能实体和UE用户面功能实体可执行流解映射操作。
本文中术语“解映射”是“映射”的逆过程,即把一个承载上的数据进行解映射还原到不同的数据流。值得注意的是,映射以及解映射过程都是可选的操作,由各用户面功能实体根据获取的QoS规则来确定是否进行相应操作。
本文中术语“预授权QoS”指:网络预先授权UE某些特定业务的数据传输对应到指定级别的QoS。其可以作为用户签约内容的一部分,当UE发起该特定业务时,不用再进行业务的QoS授权。比如,对于某些用户,网络可以预先授权相应的UE在发起健康监测业务时,直接对应到较高的QoS级别,这样,UE在发起相应业务时,网络侧可以直接为其建立专用承载,而不需重新进行业务授权过程。
本文中术语“预授权QoS承载”是指,某些对于具有预授权QoS属性的数据,网络会在会话建立完成之后为这类数据,直接建立相应的承载,即使这时还没有这类数据的发送。从而减少等到数据到达后再建立承载的时延。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示意图。所述无线通信系统包括UE、接入网(Access Network;简称:AN)设备以及核心网(Core Network;简称:CN)设备。UE与AN设备通过空中接口进行连接。AN设备与CN设备可以有线或无线连接。UE通过AN设备以及CN设备实现数据的通信服务。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UE也可以指终端设备、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简称“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简称“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简称“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简称“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N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AN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简称“”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简称“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简称“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简称“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AN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AN设备,也可以是未来演进的网络中的AN设备等。AN设备还可以是下一代基站(Next-generation Node B;简称:gNB)、收发节点(Transmit and Receive Point;简称:TRP)、中心单元设备(Central Unit;简称:CU)、或分布式单元设备(Distributed Unit;简称:DU)等。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AN设备包括接入网控制面(Access Network ControlPlane,简称AN CP)功能实体和接入网用户面功能实体(Access Network User Plane,简称AN UP)。AN CP功能实体和AN UP功能实体连接。AN CP功能实体具有QoS控制功能,可以控制AN UP功能实体的QoS处理。可选地,AN CP功能实体可以把QoS规则发送给AN UP功能实体。AN UP功能实体根据收到的QoS规则进行数据传输。
CN设备可以是网关、路由器、数据中心、服务器、网管设备等。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CN设备包括核心网控制面(Core Network Control Plane,简称CN CP)功能实体和核心网用户面(Core Network User Plane,简称CN UP)功能实体。
CN CP功能实体和CN UP功能实体连接。CN CP功能实体具有QoS控制功能,可以控制CN UP功能实体的QoS处理。CN CP功能实体可以把QoS规则发送给CN UP功能实体。CN UP功能实体根据收到的QoS规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地,CN设备还可以包括策略功能实体。策略功能实体用于根据用户的签约信息和运营商的策略制定相应的QoS控制策略,对接收到的QoS授权请求进行业务QoS授权等。策略功能实体可以与AN CP功能实体、CN CP功能实体之间分别连接。策略功能实体用于将QoS授权信息发送给AN CP功能实体、CN CP功能实体。策略功能实体还可以与AN UP功能实体、CN UP功能实体之间分别连接,用于将QoS授权信息发送给AN UP功能实体、CN UP功能实体。
在图1所示实施例中,AN设备和CN设备都存在逻辑上独立的QoS控制功能,分别通过AN CP功能实体和CN CP功能实体实现。AN CP功能实体和CN CP功能实体的QoS控制功能类似,但二者控制的范围不同。CN CP功能实体主要控制CN UP功能实体的QoS处理,AN CP功能实体主要控制AN UP功能实体的QoS处理。核心网和接入网的资源各不相同,核心网和接入网应可以根据各自的资源使用情况采用不同的QoS控制方法来实现各自灵活的QoS管理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AN设备具有QoS管理功能,可以管理和控制AN用户面的数据传输,提高了无线通信网络中业务QoS管理的灵活度,并且提供了CN和AN各自QoS框架独立演进的可能性。
上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与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简称AF)实体和数据网络(Data Network,简称DN)通信。AF实体可以提供特定QoS需求的数据流业务,其类似于应用服务器。可以是网络运营商部署也可以是第三方部署。数据网络,可以提供某种类型数据业务,一般是外部网络,类似于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 Network,简称PDN)。数据网络的类型包括但不限于:因特网(英文:Internet)、IP多媒体子系统(英文:IPMultimedia Subsystem,简称:IMS)
图2是根据本专利申请一个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用户成功接入网络后,UE通过无线通信系统和数据网络之间建立会话(session)。在该过程中,UE获得用于和数据网络进行通信的标识,比如IP地址。该会话可以是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
202、AN CP功能实体发起在UE和AN UP功能实体之间建立承载。
对于某些类型的承载,可以在会话建立完成之后就开始建立,而不必等数据到达了再触发承载建立。步骤202中的承载可以是默认承载或者是预授权QoS承载。
在该承载的建立过程中,AN CP功能实体生成一个承载标识,该标识可以用来识别该承载。AN CP功能实体为该承载配置QoS信息,比如QoS等级。AN CP功能实体还可以根据QoS信息为承载分配相应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可以是带宽、存储资源等。
AN CP功能实体还可以对承载进行分类。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承载分成两类:反射QoS使能(Reflective QoS Enabled,RQ Enabled)的承载和非反射QoS使能(Reflective QoS,Non-RQ Enabled)的承载。RQ Enabled的承载可以用来支持反射QoS,其反射QoS属性是支持。Non-RQ Enabled的承载不可以用来支持反射QoS,其反射QoS属性是不支持。
关于分类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以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一种分类方法可以是AN CP功能实体对已经建立完成的承载进行分类。比如,假定已经建立有10个承载,则可以按照一定的数量比例,对承载进行划分,分成RQ Enabled的承载和Non-RQ Enabled的承载。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可以是静态分类的方法。即固定将某些编号的承载定义为RQ enabled承载或Non-RQ Enabled承载。比如,假如最多支持为UE建立10个承载,那么可以为这10个承载进行编号,简单起见,在一个例子中,编号可以定义为1、2、3…10。静态分类的方法可以固定地把承载1到承载5定义为或预留为RQ Enabled,承载6到承载10定义为或预留为Non-RQEnabled。后续承载建立后,根据承载的反射QoS属性,为承载选取适当的编号。
对于在RQ Enabled的承载上进行传输的数据,无需在每个下行数据中包含RQI,而UE直接根据数据传输所在的承载类型,即可确认在对应的上行数据中采用反射QoS。这可以节省空口的数据传输开销,提高网络的有效数据传输效率。
203、AN CP功能实体向AN UP功能实体发送承载的信息。A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承载的信息。承载的信息包括:承载标识和承载的QoS信息。承载的QoS信息包括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RQ的属性。该承载标识可以是步骤202中所建立的承载的标志。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可以QCI的形式体现。RQ属性可以是RQ Enabled或Non-RQ Enabled。
204、AN CP功能实体向UE发送承载的信息。UE接收该承载的信息。承载的信息可以参考步骤203中的描述。
205、数据网络将下行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给CN UP功能实体。C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下行数据。
206、CN UP功能实体对下行数据进行处理,把下行数据匹配到数据流。CN UP功能实体以流的形式发送下行数据给AN UP功能实体。A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下行数据。CN UP功能实体会在下行数据的包头中增加数据流的QoS信息。包括:FPI和RQI。可选地,CN UP功能实体还可以在下行数据的包头中增加数据流ID。
在步骤206中,匹配的方式可以采用模板过滤的方式。例如,定义一个参数组,并为该组中每个参数设定一个值或取值范围,当数据包的相关参数与预先设定的值相同,或落在预先设定的取值范围之内时,可以将该数据包映射到对应数据流。作为一个例子,参数组可以是IP五元组。IP五元组包括目的IP地址、源IP地址、目的端口号、源端口号和协议类型。
207、AN UP功能实体对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进行处理,把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映射到第一承载。第一承载可以是步骤202中所建立的承载中的一个。
AN UP功能实体的处理过程可以是:根据步骤206中所接收到的下行数据获取步骤208中所需要发送的下行数据。为了更清楚地区分步骤206-208中的下行数据,可以将在步骤208中所提到的下行数据称为第一下行数据,而在步骤206中所提到的下行数据称为第二下行数据。AN UP功能实体可以去掉第一下行数据包头中的RQI。即,第二下行数据包括RQI,而第一下行数据不包括RQI。在AN使用承载进行传输而CN使用流进行传输的场景下,第二下行数据还可以包括FPI,而第一下行数据不包括FPI。即第一下行数据的包头中没有FPI和RQI。或者,AN UP功能实体还可以生成新的数据包头。新的数据包头中可以包含数据流ID。新的数据包头中也可以包含BQI。生成新的数据包包头的方式可以是用新的数据包头代替每一个旧的数据包头。
当AN UP功能实体接收到了超过一个的数据流,如果某些数据流之间具有相同或类似的QoS需求,AN UP功能实体可以把这些数据流映射到相同的的承载。如果这些数据流都包含有RQI,该承载可以是RQ Enabled类型的。
可选地,AN UP功能实体还可以记录每个数据流的FPI指示。方便在上行数据传输时,在AN UP功能实体将上行数据以流的形式发送给CN UP功能实体时,在数据的包头增加对应的FPI。
208、AN UP功能实体通过第一承载把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UE通过第一承载接收该下行数据。该处理后的下行数据中没有FPI和RQI,可以节约空口资源。可选地,在本步骤中的下行数据可以包括BQI。通过BQI可以进一步向UE指示第一承载的QoS属性。BQI还可以用来向UE指示如何做上下数据到承载的映射。
209、在UE需要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时,UE对该上行数据进行检查,如果该上行数据与在步骤208中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相对应的,则可以参考该步骤208中所使用的第一承载,确认第二承载。其中,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相对应是指属于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属于同一个业务流。一个会话可能包含多个业务流,每个业务流对应一种业务类型以及一种QoS控制方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相对应是指属于上行数据与下行数据属于同一个会话流。
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例如是:第二承载的QoS等级是根据第一承载的QoS等级确定的。当然,还可以根据第一承载的其他QoS信息确定第二承载的相应的其他QoS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承载的QoS等级与第一承载的QoS等级相同,即两者是一一对应的。从第一承载的等级直接就可以确定出第二承载的等级。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二承载的QoS等级与第一承载的QoS等级是相互对应的。例如,上行承载和下行承载对应的信道有可能是不对称的,一般的,下行信道的带宽大于上行信道。在定义QoS等级时,上下行有可能使用不同的定义,比如下行承载的最大比特速率可以大于上下承载的最大比特速率,因此下行承载的QoS等级可以多于上行承载的QoS等级。那么在根据下行承载的QoS等级来确定上行承载的QoS等级时,就不采用一一对应的方式,而是两者只要有一个对应关系即可。参考这个对应关系,从第一承载的等级就可以确定出第二承载的等级。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承载与第二承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第一承载是双向承载,则第二承载与第一承载可以是相同的。
第二承载还可以是一个新的承载。例如,在第一承载是一个单向承载、或者上、下行数据需要在不同的承载上传输。UE可以向AN CP功能实体发送承载建立请求,触发AN CP功能实体建立一个新的承载,该新的承载和第一承载具有相同或对应的QoS特性。该新的承载是在UE接收下行数据之后建立的。
如果在步骤208中所接收的数据包中包括BQI,则在步骤209中,UE还可以根据该BQI确认第二承载。BQI还可以包含数据流到承载的映射方式,比如,映射模板,UE可以根据BQI的指示把上行数据流映射到已有的承载上去。
在步骤209中,UE可以把上行数据匹配到数据流,匹配的方式可以参考步骤206的描述。UE再把数据流映射到第二承载。值得注意的是,UE也可以直接将上行数据映射到第二承载。
210、UE通过第二承载向AN UP功能实体发送上行数据。A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上行数据。
211、AN UP功能实体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把处理后的上行数据解映射到数据流。
AN UP功能实体的处理过程可以是:根据步骤210中所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获取步骤212中所需要发送的上行数据。为了更清楚地区分步骤210-212中的上行数据,可以将在步骤210中所提到的上行数据称为第一上行数据,而在步骤212中所提到的上行数据称为第二上行数据。在AN使用承载进行传输而CN使用流进行传输的场景下,第一上行数据的包头不包括FPI,AN UP功能实体可以对其处理,在第二上行数据的包头增加其对应的FPI,即第二上行数据包括FPI。
212、AN UP功能实体以流的方式把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CN UP功能实体。CN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上行数据。
213、CN UP功能实体把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数据网络。
值得注意的是,步骤204是可选的,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不进行步骤204。例如,如果步骤208中的下行数据包括BQI,而该BQI又可以反映承载的QoS信息的话,步骤204即可省去。
此外,步骤203和204的先后顺序不做限定。可以先进行步骤203再进行步骤204或者先进行步骤204再进行步骤203或者同时进行步骤203和步骤204。
图3是根据本专利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01、与201基本相同,可以参照201,不再赘述。
302、数据网络将第一下行数据发送给CN UP功能实体。C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第一下行数据。
303、CN UP功能实体对第一下行数据进行处理,把第一下行数据匹配到数据流。CNUP功能实体以流的形式发送第一下行数据给AN UP功能实体。A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下行数据。本步骤也可以参照步骤206的描述,不再赘述。
304、AN UP功能实体向AN CP功能实体发送承载建立请求。AN CP功能实体接收承载建立请求。承载建立请求中包含请求的QoS信息,请求的QoS信息与第一下行数据中包含的QoS信息相同。
305、AN CP功能实体发起在UE和AN UP功能实体之间建立承载。AN CP功能实体根据承载建立请求中包含的QoS信息,发起在UE和AN UP之间建立承载。在本实施例中,为方便描述,步骤305中所建立的承载可以称为第一承载。
在该承载的建立过程中,AN CP功能实体生成一个承载标识,该标识可以用来识别该承载。AN CP功能实体为该承载配置QoS参数,比如QoS等级,AN CP功能实体还会根据预授权QoS信息为承载分配相应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可以是带宽、存储资源等。
如果第一下行数据的QoS信息中包含有RQI指示,则该承载属性可以被标识为RQIEnabled。
306、AN CP功能实体向AN UP功能实体发送承载建立响应,AN UP功能实体接收承载建立响应。承载建立响应中包含承载的信息。承载的信息包括:承载标识和承载的QoS信息。承载的QoS信息包括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承载的QoS信息还可以包括RQ的属性。在本实施例中,步骤305中所建立的承载的RQ的属性是RQ Enabled。
307、AN CP功能实体向UE发送承载的信息,UE接收该承载的信息。承载的信息包括:承载标识和承载的QoS信息。承载的QoS信息包括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RQ的属性。在本实施例中,RQ的属性是RQ Enabled。值得注意的是,步骤306和307可以同时进行。
308、AN UP功能实体对接收到的第一下行数据进行处理,把处理后的第一下行数据映射到第一承载。第一承载是步骤305中所建立的承载。
309、AN UP功能实体通过第一承载把处理后的第一下行数据发送给UE。UE接收该下行数据。
310、在UE需要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时,UE对该上行数据进行检查,如果该上行数据与在步骤309中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相对应的,则可以参考步骤309中所使用的第一承载,确认第二承载。第二承载与第一承载可以是相同的,或者是新建立的承载。具体可以参考步骤209中对其的介绍。
311、UE通过第二承载向AN UP功能实体发送上行数据。A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上行数据。
312、AN UP功能实体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把处理后的上行数据解映射到数据流。
AN UP功能实体的处理过程可以是:根据步骤311中所接收到的上行数据获取步骤313中所需要发送的上行数据。为了更清楚地区分步骤311-313中的上行数据,可以将在步骤311中所提到的上行数据称为第一上行数据,而在步骤313中所提到的上行数据称为第二上行数据。在AN使用承载进行传输而CN使用流进行传输的场景下,第一上行数据的包头不包括FPI,AN UP功能实体可以对其处理,在第一上行数据的包头增加其对应的FPI,即第二上行数据包括FPI。
313、AN UP功能实体以流的方式把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给CN UP功能实体。CN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上行数据。
314、CN UP功能实体把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数据网络。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RQ Enabled的承载的定义是动态的。AN UP功能实体收到第一个具有RQI指示的数据流后所建立映射到的承载,被定义为RQ Enabled承载。后续,如果AN UP功能实体收到新的数据流,并且该新的数据流与第一个具有RQI指示的数据流是相关的,例如:具有相同或类似的QoS需求,并且该新的数据流也包含RQI指示,则AN UP功能实体也可以把该新的数据流映射到该RQ Enabled承载。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传输第一下行数据的时候所建立的承载,可以保留下来供后续传输使用。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15、数据网络将下行数据发送给CN UP功能实体。C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下行数据。为了与步骤302中的下行数据进行区分,步骤315中的下行数据也可以称为第三下行数据。
316、CN UP功能实体对第三下行数据进行处理,把下行数据匹配到数据流。关于步骤316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步骤206。
317、AN UP功能实体对接收到的第三下行数据进行处理,把处理后的下行数据映射到第一承载。AN UP功能实体可以去掉下行数据包头中的RQI,经AN UP功能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不包括RQI。在AN使用承载进行传输而CN使用流进行传输的场景下,步骤315中的下行数据的包头包括FPI,而经AN UP功能实体处理后的下行数据的包头可以不包括FPI。即处理后的下行数据中没有FPI和RQI,在传输该下行数据时,可以节约空口资源。在本实施例中,如果第三下行数据与第一下行数据可以是相关的,则也可以使用第一承载进行第三下行数据的传输。例如,如果第三下行数据与第一下行数据具有相同或类似的QoS需求,并且该第三下行数据也包含RQI指示,则AN UP功能实体也可以把第三下行数据映射到第一承载。
318、AN UP功能实体通过第一承载把处理后的下行数据发送给UE。UE通过第一承载接收该下行数据。关于步骤318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步骤208。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UE需要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以在步骤318之后再进行步骤310-314。
本发明实施例可以适用于AN使用承载,CN使用数据流的场景。上面使用图2和图3对这种场景进行了说明。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也可以适用于AN、CN都使用承载的场景。下面对这种场景进行说明。
图4是根据本专利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401、与步骤201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402、CN CP功能实体发起在UE和AN UP功能实体之间以及AN UP功能实体和AN CP功能实体之间建立承载。
对于某些类型的承载,可以在会话建立完成之后就开始建立,而不必等数据到达了再触发承载建立。步骤202中的承载可以是默认承载或者是预授权QoS承载。
在该承载的建立过程中,CN CP功能实体生成一个承载标识,该标识可以用来识别该承载。CN CP功能实体为该承载配置QoS信息,比如QoS等级。CN CP功能实体还可以根据QoS信息为承载分配相应的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可以是带宽、存储资源等。
CN CP功能实体还可以对承载进行分类。在一个实施例中,可以将承载分成两类:反射QoS使能(Reflective QoS Enabled,RQ Enabled)的承载和非反射QoS使能(Reflective QoS,Non-RQ Enabled)的承载。RQ Enabled的承载可以用来支持反射QoS,其反射QoS属性是支持。Non-RQ Enabled的承载不可以用来支持反射QoS,其反射QoS属性是不支持。
关于分类的方法可以有多种,下面以举例的方式进行说明。一种分类方法可以是CN CP功能实体对已经建立完成的承载进行分类。还有一种分类方法可以是静态分类的方法。具体也可以参考前面的介绍。
403、CN CP功能实体向CN UP功能实体发送承载的信息。C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承载的信息。承载的信息包括:承载标识和承载的QoS信息。承载的QoS信息包括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RQ的属性。该承载标识可以是步骤402中所建立的承载的标志。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可以QCI的形式体现。RQ属性可以是RQ Enabled或Non-RQ Enabled。
404、CN CP功能实体向UE发送承载的信息。UE接收该承载的信息。在一个例子中,CN CP功能实体可以通过AN CP功能实体向UE发送承载的信息。承载的信息可以参考步骤403中的描述。
405、数据网络将下行数据以数据包的形式发送给CN UP功能实体。C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下行数据。
406、CN UP功能实体把下行数据映射到第一承载。
该第一承载可以是RQ Enabled类型的。可选地,CN UP功能实体在下行数据的包头中也可以包含BQI。
可选地,在步骤406中,CN UP可以确定是否对该下行数据采用反射QoS的传输方式。确定的方式可以是由CN UP功能实体向CN CP功能实体发送请求,CN CP功能实体确定之后再把结果发给CN UP功能实体。确定的依据可以根据业务的类型,或业务的属性。比如,对于某些业务需求可能会发生频繁变化的业务,可以采用Reflective QoS的传输方式。
407、CN UP功能实体通过第一承载把下行数据发送给AN UP功能实体。AN UP功能实体再把该下行数据发送给UE。UE通过第一承载接收该下行数据。可选地,在本步骤中的下行数据可以包括BQI。通过BQI可以进一步向UE指示第一承载的QoS属性。BQI还可以用来向UE指示如何做上下数据到承载的映射。
408、在UE需要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时,UE对该上行数据进行检查,如果该上行数据与在步骤407中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相对应的,则可以参考第一承载,确认第二承载。
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承载与第二承载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如果第一承载是双向承载,则第二承载与第一承载可以是相同的。
第二承载还可以是一个新的承载。例如,在第一承载是一个单向承载、或者上、下行数据需要在不同的承载上传输。UE可以通过AN CP功能实体向CN CP功能实体发送承载建立请求,触发CN CP功能实体建立一个新的承载,该新的承载和第一承载具有相同的QoS特性。该新的承载是在UE接收下行数据之后建立的。
如果在步骤407中所接收的数据包中包括BQI,则在步骤408中,UE还可以根据该BQI确认第二承载。
409、UE通过第二承载向AN UP功能实体发送上行数据。AN UP功能实体再通过第二承载向CN UP功能实体发送上行数据。相应地,C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上行数据。
410、CN UP功能实体把接收到的上行数据发送给数据网络。
图5是根据本专利申请另一个实施例,一种通信方法的交互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501、与201基本相同,可以参照201,不再赘述。
502、数据网络将第一下行数据发送给CN UP功能实体。CN UP功能实体接收该第一下行数据。
503、CN UP功能实体向CN CP功能实体发送承载建立请求。CN CP功能实体接收承载建立请求。承载建立请求中包含请求的QoS信息,所请求的QoS信息与第一下行数据中包含的QoS信息相同。
504、CN CP功能实体发起在UE和AN UP功能实体之间以及AN UP功能实体和AN CP功能实体之间建立承载。关于本步骤可以参考步骤402的介绍。
505、与步骤403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506、与步骤404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507、把第一下行数据映射到第一承载。关于本步骤可以参考步骤406的介绍。
508、与步骤407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509、在UE需要进行上行数据的传输时,UE对该上行数据进行检查,如果该上行数据与在步骤407中收到的下行数据是相对应的,则可以参考第一承载,确认第二承载。
510、与步骤409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511、与步骤410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512、与步骤315基本相同,不再赘述。
513、如果第三下行数据与第一下行数据是相关的,例如具有相同或类似的QoS需求,并且CN UP功能实体确定对第三下行数据也采用反射QoS传输,则CN UP功能实体也可以把第三下行数据映射到第一承载。
514、与步骤409基本相同,只是在第一承载上进行传输的数据是第三下行数据。
在本实施例中,如果UE需要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可以在步骤514之后再进行步骤509-511。
值得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当然,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也可以应用在其他类型的网络架构中。只要该网络架构包括核心网设备、接入网设备即可。
在图2、3所示实施例中,如果需要确定是否采用反射QoS的传输方式,可以由AN UP功能实体向AN CP功能实体发送请求,AN CP功能实体确定之后再把结果发给AN UP功能实体。确定的依据可以参考图4所示实施例中的说明。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UE将上行数据映射到承载上,可以采用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UE直接将上行数据映射到承载上。另一种方法是UE先将上行数据映射成数据流再讲数据流映射到承载上。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核心网设备和接入网设备之间进行传输的下行数据如果包含RQI,可以使用对反射QoS进行支持的承载进行空口传输。而相应的上行数据传输的QoS等级可以根据下行数据传输所使用的承载的QoS等级确认。而不需通过信令交互的方式,确认上行数据传输的等级,减少信令开销。此外,在空口传输时,下行数据的包头可以不携带RQI,从而可以减少数据包包头的负载,提高空口的有效数据传输效率。
图6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终端600可以包括:接收器601、处理器602和发送器603。接收器601和发送器603分别和处理器602相连接。
其中,接收器601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UE的接收步骤,发送器603可以执行该实施例中的UE的发送步骤,处理器602可以执行该实施例中的UE的处理步骤,例如检查上行数据并确认第二承载等步骤。
图7为根据本发明又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网络设备700可以包括:接收器701、处理器702和发送器703。接收器701和发送器703分别和处理器702相连接。
该网络设备700可以包括接入网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接入网用户面设备(对应上文中的接入网用户面功能实体)。当网络设备700包括接入网用户面设备,接收器701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接入网用户面功能实体的接收步骤,发送器703可以执行该实施例中的接入网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发送步骤,处理器702可以执行该实施例中的接入网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处理步骤,例如对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并映射到第一承载、对上行数据进行处理并解映射到数据流等步骤。
该网络设备700还可以包括核心网设备,例如可以包括核心网用户面设备(对应上文中的核心网用户面功能实体)。当网络设备700包括核心网用户面设备,接收器701可以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核心网用户面功能实体的接收步骤,发送器703可以执行该实施例中的核心网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发送步骤,处理器702可以执行该实施例中的核心网用户面功能实体的处理步骤,例如对下行数据进映射到第一承载等步骤。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专利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专利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含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专利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含: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切片管理器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专利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6)

1.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用户设备从第一承载上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所述下行数据为经过处理去掉数据包头中的反射QoS指示的数据;
当所述用户设备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相对应的上行数据,所述用户设备确认第二承载,其中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和
所述用户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承载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承载和所述第一承载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承载是在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之后建立的。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用户设备从所述第一承载上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用户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一承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所述下行数据为经过处理去掉数据包头中的反射QoS指示的数据;和
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第二承载接收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相对应的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承载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一承载发送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以流的形式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二下行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包括反射QoS指示;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获取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不包括反射QoS指示;和
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承载。
7.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接入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承载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解映射到数据流;和
所述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获取第二上行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括流优先级指示;
所述接入网设备以流的形式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到核心网设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网设备是接入网用户面设备;
所述接入网设备以流的形式接收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后、所述接入网设备将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承载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入网用户面设备向接入网控制面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和
所述接入网用户面设备接收承载建立响应,所述承载建立响应包括第一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9.一种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器,被配置为从第一承载上接收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所述下行数据为经过处理去掉数据包头中的反射QoS指示的数据;
处理器,被配置为当要向接入网设备发送与所述下行数据相对应的上行数据,确认第二承载,其中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和
发送器,被配置为使用所述第二承载发送所述上行数据。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承载和所述第一承载相同或者所述第二承载是在接收所述下行数据之后建立的。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用户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12.一种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器,被配置为使用第一承载发送第一下行数据,所述第一承载的反射服务质量QoS属性是支持,所述下行数据为经过处理去掉数据包头中的反射QoS指示的数据;和
接收器,被配置为使用第二承载接收与所述第一下行数据相对应的第一上行数据,所述第二承载的QoS信息是根据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确定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所述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包括第一承载所支持的QoS等级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14.如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器还被配置以流的形式接收来自核心网设备的第二下行数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包括反射QoS指示;
所述接入网设备还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第二下行数据获取所述第一下行数据,将所述第一下行数据映射到所述第一承载;所述第一下行数据不包括反射QoS指示。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将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解映射到数据流,和根据所述第一上行数据获取第二上行数据;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包括流优先级指示;
所述发送器还被配置为以流的形式发送所述第二上行数据到核心网设备。
16.如权利要求12、13或15任一所述的接入网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网设备是接入网用户面设备;
所述发送器还被配置为向接入网控制面设备发送承载建立请求;和
所述接收器还被配置为接收承载建立响应,所述承载建立响应包括第一承载的标识、第一承载的QoS信息和第一承载的反射QoS属性。
CN201610976971.9A 2016-11-04 2016-11-04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Active CN1080242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6971.9A CN108024284B (zh) 2016-11-04 2016-11-04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PCT/CN2017/105537 WO2018082431A1 (zh) 2016-11-04 2017-10-10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EP17866919.8A EP3528533B1 (en) 2016-11-04 2017-10-10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system
US16/403,045 US11044629B2 (en) 2016-11-04 2019-05-03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core network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976971.9A CN108024284B (zh) 2016-11-04 2016-11-04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024284A CN108024284A (zh) 2018-05-11
CN108024284B true CN108024284B (zh) 2020-09-08

Family

ID=620757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976971.9A Active CN108024284B (zh) 2016-11-04 2016-11-04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044629B2 (zh)
EP (1) EP3528533B1 (zh)
CN (1) CN108024284B (zh)
WO (1) WO201808243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04663B (zh) * 2016-10-11 2021-02-1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089150B (zh) * 2017-11-21 2023-04-18 联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反射服务质量控制方法及实施于用户设备的装置
KR102560688B1 (ko) * 2018-05-18 2023-07-27 노키아 테크놀로지스 오와이 무선 통신들을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WO2019229801A1 (ja) * 2018-05-28 2019-12-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の管理装置
CN110557750B (zh) * 2018-06-04 2021-08-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方法、网关设备、核心网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635880B (zh) 2018-06-22 2021-12-2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传输方法、网络设备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1007A (zh) * 2011-05-17 2012-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9631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反射QoS机制的方法、系统和PCRF
CN105766022A (zh) * 2013-08-29 2016-07-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Wifi上基于3gpp承载的qos模型支持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21679B2 (en) * 2014-03-06 2016-12-13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lementing reflective EPS bearers to ensure uplink quality of service
WO2018070689A1 (ko) * 2016-10-11 2018-04-19 엘지전자(주)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반영형 서비스 퀄리티 적용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91007A (zh) * 2011-05-17 2012-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上行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3096314A (zh) * 2011-11-01 2013-05-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反射QoS机制的方法、系统和PCRF
CN105766022A (zh) * 2013-08-29 2016-07-13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Wifi上基于3gpp承载的qos模型支持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orrection of Procedures foe WLAN access;Huawei;《3GPP TSG SA WG2 Meeting #86 S2-113282》;20110715;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61212A1 (en) 2019-08-22
EP3528533A4 (en) 2019-08-21
WO2018082431A1 (zh) 2018-05-11
EP3528533A1 (en) 2019-08-21
EP3528533B1 (en) 2022-01-19
US11044629B2 (en) 2021-06-22
CN108024284A (zh) 2018-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24284B (zh)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接入网设备、和核心网设备
CN110099370B (zh) 服务层南向接口和服务质量
WO2017211289A1 (en) Systems and method for quality of service monitoring, policy enforcement, and charging in communications network
CN109155762B (zh) 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JP2023512900A (ja) デバイスグループおよびサービスレベル目標を有するマイクロスライス
CN107889171B (zh) 无线通信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网设备
WO2019228214A1 (zh) 一种无线承载建立、业务流的监测方法及装置
EP3468258B1 (en)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US20140341031A1 (en) Differentiation of traffic flows mapped to the same bearer
US9392488B2 (en)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mitigating end user conges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150003246A1 (en) Radio access network triggered bearer modification procedure
US11489642B2 (en) Wireless transmission using data flow bearers
WO2017177753A1 (zh) 一种基于流的承载管理方法、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306843B (zh) 一种业务数据流传输方法、系统和pgw
WO2018006249A1 (zh) 一种5G通信系统中的QoS控制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12361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8632892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接入网设备和网络系统
CN113906783A (zh) 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4187491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apting a data ra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