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2768A - 电池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池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2768A
CN105762768A CN201410782493.9A CN201410782493A CN105762768A CN 105762768 A CN105762768 A CN 105762768A CN 201410782493 A CN201410782493 A CN 201410782493A CN 105762768 A CN105762768 A CN 1057627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rotecting
protecting apparatus
count value
resistance
sw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249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2768B (zh
Inventor
刘东杭
吴志良
陈威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PI Semiconduc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UPI Semiconduc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PI Semiconductor Corp filed Critical UPI Semiconduc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57627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27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27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27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H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 H02H7/00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 H02H7/18Emergency protective circuit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types of electric machines or apparatus or for sectionalised protection of cable or line systems, and effecting automatic switching in the event of an undesired change from normal working conditions for batteries; for accumulato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4Overcurrent protection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1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with introduction of pulses during the charging proces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4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02J7/00718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in response to battery voltag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3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involving only voltage measur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Protection Of Static Device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适于分别电性连接电池组与负载,并包括信号端、放电电路与控制电路。信号端适于电性连接至由电池组供电的负载。放电电路电性连接信号端。控制电路检测来自信号端的传感电压,并计数利用计数值记录电池保护装置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以取得计数值。控制电路依据参考电压而判别是否进入正常模式或是保护模式。在保护模式下,控制电路依据计数值调整参考电压或是控制电路控制放电电路,以形成经过信号端、放电电路以及接地端的放电路径。

Description

电池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电池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电池保护装置具有过电流保护(over-currentprotection)的机制,以防止电池组提供过大的放电电流给负载,从而避免过电流对电池组与负载所造成的损害。对现有的电池保护装置而言,其会将位于负载的低电位端的电压与一额定电压进行比较,并依据比较结果来启动或是解除过电流保护。然而,此种方式往往会导致现有的电池保护装置因应负载的异常而在进入过电流保护后随即解除过电流保护,进而导致现有的电池保护装置必须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依据与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相关的计数值,来调整参考电压或是形成放电路径。藉此,将可避免电池保护装置因应负载的异常而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
本发明的电池保护装置,适于分别电性连接电池组与负载,并包括信号端、放电电路与控制电路。信号端用以电性连接负载。放电电路电性连接信号端。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信号端与放电电路,以检测来自信号端的传感电压。此外,控制电路计数电池保护装置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以取得计数值。此外,控制电路依据参考电压而判别是否进入正常模式或是保护模式。在保护模式下,控制电路依据计数值调整参考电压或是控制电路依据计数值控制放电电路,以形成经过信号端、放电电路以及接地端的放电路径。
本发明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下列步骤,其中所述电池保护装置适于分别电性连接电池组与负载。通过电池保护装置的信号端电性连接负载。检测来自信号端的电压,以取得传感电压。计数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以取得计数值。利用计数值记录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在保护模式下,依据计数值调整参考电压或是依据计数值形成放电路径,并通过放电路径将电池保护装置的信号端导通至接地端。
基于上述,本发明利用一计数值来记录电池保护装置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此外,在保护模式下,本发明依据计数值来调整参考电压或是依据计数值来形成放电路径。藉此,电池保护装置将可判别出负载的异常,从而避免电池保护装置因应负载的异常而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以说明步骤S270的流程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时序图;
图5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6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以说明步骤S270的流程图;
图7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示意图;
图8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用以说明步骤S270的流程图;
图9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时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500、700:电池保护装置;
101:正电源端;
102:负电源端;
103:充电保护信号端;
104:放电保护信号端;
105:信号端;
11:电池组;
12:负载;
P11:负载的第一端;
P12:负载的第二端;
13:充电保护开关;
14:放电保护开关;
15、16、R7:电阻;
110、510、710:放电电路;
120:控制电路;
R11、R51:第一电阻;
R12、R52:第二电阻;
T11、T51:第一开关;
T12、T52:第二开关;
121、721:检测单元;
122:计数器;
123:控制器;
124:振荡器;
GND:接地端;
VR1、VR7:参考电压;
T7:开关;
720:电压产生器;
730:比较器;
Δt41:第一预设时间;
Δt42:第二预设时间;
t41~t46、t91~t94:时间点;
S210~S280:用以说明图2实施例的各步骤;
S310~S330:用以说明图3实施例的各步骤;
S610~S630:用以说明图6实施例的各步骤;
S810~S830:用以说明图8实施例的各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电池保护装置100可用以保护并控制一电池组11,并具有正电源端101、负电源端102、充电保护信号端103、放电保护信号端104与信号端105。在应用上,电池组11可供应电源至一负载12,其中负载12的第一端P11电性连接至电池组11的第一端,且负载12的第二端P12通过充电保护开关13与放电保护开关14电性连接至电池组11的第二端。
电池保护装置100通过正电源端101与电阻15电性连接至电池组11的第一端,并通过负电源端102电性连接至电池组11的第二端。此外,电池保护装置100可通过充电保护信号端103与放电保护信号端104来控制充电保护开关13与放电保护开关14,以藉此控制电池组11相对于负载12的充电与放电。再者,电池保护装置100还可通过信号端105与电阻16电性连接至负载12的第二端,以藉此取得与放电电流相关的传感电压。
更进一步来看,电池保护装置100包括放电电路110与控制电路120。放电电路110电性连接电池保护装置100的信号端105,且控制电路120电性连接放电电路110。在操作上,当电池保护装置100检测到电池组11所提供的放电电流过大时,也即当电池保护装置100检测到过电流时,电池保护装置100将关闭(turnoff)放电保护开关14。此外,电池保护装置100可以控制放电电路110,使得信号端105能够导通接地端GND,以致使负载12的第二端P12可以导通至接地端GND。如此一来,电池保护装置100将可启动一过电流保护,并可通过放电电路110适时地解除过电流保护。
放电电路110包括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第一开关T11与第二开关T12。第一电阻R11、第二电阻R12与第一开关T11相互串接在信号端105与接地端GND之间,且第二开关T12与第二电阻R12相互并联。也即,第二电阻R1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信号端105。第一电阻R11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12的第二端,且第一电阻R11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一开关T11的第一端。第一开关T11的第二端电性连接至接地端GND。第二开关T12的第一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12的第一端,且第二开关T12的第二端电性连接第二电阻R12的第二端。
控制电路120包括检测单元121、计数器122、控制器123与振荡器124。检测单元121电性连接信号端105。计数器122电性连接检测单元121与振荡器124。控制器123电性连接计数器122、充电保护信号端103、放电保护信号端104、第一开关T11与第二开关T12。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流程图,且以下将参照图1与图2来进一步地说明电池保护装置100所提供的过电流保护。如步骤S210所示,电池保护装置100可通过信号端105电性连接至由电池组11供电的负载12。此外,如步骤S220所示,控制电路120可检测来自信号端105的电压,以取得一传感电压,其中传感电压是与电池组11的放电电流相关的电压。再者,如步骤S230所示,控制电路120会将传感电压与参考电压进行比较,以判定电池保护装置100是否有检测到过电流。
举例来说,当电池组11的放电电流过大时,压降在充电保护开关13与放电保护开关14的导通电阻上的电压将相对应地增加,进而相对应地增加位于信号端105上的传感电压。因此,当传感电压不大于参考电压时,检测单元121即可判定放电电流并未超出所设定的最大放电电流。此时,如步骤S240所示,控制电路120会致使电池保护装置100进入正常模式。
另一方面,当传感电压大于参考电压时,如步骤S250所示,控制电路120会致使电池保护装置100进入保护模式。在保护模式下,电池保护装置100会关闭放电保护开关14,以启动过电流保护。此外,如步骤S260所示,控制电路120会计数电池保护装置100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以取得一计数值。换言之,控制电路120会利用一计数值来记录电池保护装置100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
举例来说,在进入保护模式之前,电池保护装置100可能是处在保护模式或是正常模式。因此,电池保护装置100进入保护模式的方式,可以是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或是再次进入保护模式。此外,当电池保护装置100是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时,控制电路120则会将计数值加1。其中,在系统初始化的过程中,电池保护装置100会依据上电复位(poweronreset,简称POR)信号将计数值重置为0。此外,电池保护装置100也会依据电池组11的置换将计数值重置为0。相对地,电池保护装置100也可以在其内部设定一计数临界值,并在计数值累加至计数临界值时将计数值重置为0。
值得一提的是,当负载12发生异常时,电池保护装置100会在正常模式与保护模式之间来回地切换,进而致使计数值逐渐地增加。换言之,控制电路120可依据计数值来判别负载12是否发生异常。此外,在保护模式下,如步骤S270所示,电池保护装置100会依据计数值来调整参考电压或是依据计数值来形成放电电路中的放电路径。再者,如步骤S280所示,电池保护装置100的信号端105会通过放电路径导通至接地端GND。如此一来,当负载12发生异常时,电池保护装置100将可通过步骤S270来降低参考电压或是增加放电路径的等效电阻,进而致使电池保护装置100较不容易解除过电流保护,从而避免电池保护装置100因应负载12的异常而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
图1实施例列举了电池保护装置100在保护模式下依据计数值来形成放电路径的一实施型态,且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用以说明步骤S270的流程图,以下请参照图1与图3来看放电电路110与控制电路120的详细操作。
在操作上,检测单元121会将参考电压VR1与来自信号端105的传感电压进行比较。当传感电压大于参考电压VR1时,检测单元121会产生第一触发信号。相对地,当传感电压不大于参考电压VR1时,检测单元121会产生第二触发信号。此外,振荡器124会提供一振荡信号,且计数器122会利用振荡信号来计数第一触发信号或是第二触发信号,并据以产生一致能脉冲或是一禁能脉冲。
举例来说,当传感电压不大于参考电压VR1时,计数器122会利用振荡信号来计数第二触发信号,以在第二触发信号维持一第二预设时间后输出禁能脉冲。藉此,控制器123将可依据禁能脉冲致使电池保护装置100进入正常模式。此外,在正常模式下,控制器123会依据禁能脉冲控制放电电路110,以致使放电电路110不提供放电路径。例如,在正常模式下,放电电路110会关闭第一开关T11并导通第二开关T12。
另一方面,当传感电压大于参考电压VR1时,计数器122会利用振荡信号来计数第一触发信号,以在第一触发信号维持一第一预设时间后输出致能脉冲。藉此,控制器123将可依据致能脉冲致使电池保护装置100进入保护模式。此外,在保护模式下,控制器123会依据致能脉冲累加计数值。例如,每当电池保护装置100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计数器122都会产生一致能脉冲。因此,控制器123可利用致能脉冲累加计数值,以取得电池保护装置100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
此外,在保护模式下,控制器123是依据计数值来控制放电电路110。举例来说,如图3的步骤S310所示,控制器123会判别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值,其中预设值小于或是等于计数临界值。此外,当计数值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器123会控制放电电路110,以致使放电电路110导通第一开关T11与第二开关T12。藉此,如步骤S320所示,电池保护装置100将可利用第一电阻R11来形成将信号端105导通至接地端GND的放电路径。
另一方面,当计数值不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器123将判定负载12发生异常。此时,在控制器123的控制下,放电电路110将导通第一开关T11且关闭第二开关T12。藉此,如步骤S330所示,电池保护装置100将可利用相互串接第二电阻R12与第一电阻R11,来形成可将信号端105导通至接地端GND的放电路径。由于利用第二电阻R12与第一电阻R11所形成的放电路径具有较大的等效电阻,故此时的电池保护装置100较不容易解除过电流保护,从而可以避免电池保护装置100因应负载12的异常而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
举例来说,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时序图。在此,假设电池保护装置100的初始状态为正常模式,且计数值的初始值为0。如图4所示,在时间点t41,传感电压已大于参考电压VR1长达一第一预设时间Δt41。因此,电池保护装置100会在时间点t41切换至保护模式,并将计数值累加至1。此时,由于计数值小于预设值(例如,10),因此电池保护装置100将利用第一电阻R11来形成将信号端105导通至接地端GND的放电路径。
此外,由于负载12发生异常(例如,负载12在保护模式下过大),因此电池保护装置100在切换至保护模式后,传感电压将随即地下降至小于参考电压VR1的电平。此外,当传感电压小于参考电压VR1长达一第二预设时间Δt42时,电池保护装置100会在时间点t42切换至正常模式。当切换至正常模式后,传感电压又不断地升高,以致使电池保护装置100又于时间点t43切换至保护模式,并将计数值累加至2。接着,因应负载12发生异常,电池保护装置100又会在时间点t44切换至正常模式。
以此类推,在时间点t44与时间点t45之间,电池保护装置100会因应负载12的异常而在保护模式与正常模式之间来回地切换,以致使计数值累加至预设值(例如,10)。因此,当电池保护装置100又于时间点t46切换至保护模式时,电池保护装置100将会利用第一电阻R11与第二电阻R12来形成放电路径,进而提高位于信号端105的传感电压。如此一来,电池保护装置100将可维持在保护模式下,从而可以避免电池保护装置100因应负载12的异常而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此外,如图4所示,在保护模式下,例如在时间点t41与时间点t42之间,电池保护装置100会将用以控制放电保护开关14的控制信号切换至低电平。藉此,在保护模式下,电池保护装置100将可关闭放电保护开关14,以致使电池组11停止产生放电电流。
图5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5实施例列举了电池保护装置500在保护模式下依据计数值来形成放电路径的另一实施型态,且图6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用以说明步骤S270的流程图。
具体而言,相较于图1实施例,图5中的放电电路510包括第一电阻R51、第二电阻R52、第一开关T51与第二开关T52。其中,第一电阻R51与第一开关T51相互串接在信号端105与接地端GND之间。第二电阻R52与第二开关T52相互串接在信号端105与接地端GND之间。此外,第二电阻R52大于第一电阻R51。
在操作上,当电池保护装置100进入正常模式时,放电电路510会在控制器123的控制下关闭第一开关T51与第二开关T52。此外,当电池保护装置100进入保护模式,如步骤S610所示,控制器123会判别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值。此外,当计数值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器123会控制放电电路510,以致使放电电路510导通第一开关T51且关闭第二开关T52。藉此,如步骤S620所示,电池保护装置500将可利用第一电阻R51来形成将信号端105导通至接地端GND的放电路径。
另一方面,当计数值不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器123将判定负载12发生异常。此时,在控制器123的控制下,放电电路510将关闭第一开关T51并导通第二开关T52。藉此,如步骤S630所示,电池保护装置500将可利用第二电阻R52来形成可将信号端105导通至接地端GND的放电路径。藉此,当负载12在保护模式下发生异常时,例如,负载12在保护模式下过大时,电池保护装置500将可利用第二电阻R52来形成放电路径,以提高位于信号端105的传感电压,并从而避免电池保护装置500因应负载12的异常而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至于图5的电池保护装置500的详细说明已包含在上述实施例中,故在此不予赘述。
图7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示意图。其中,图7实施例列举了电池保护装置700在保护模式下依据计数值来调整参考电压的一实施型态,且图8为依据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用以说明步骤S270的流程图。
具体而言,相较于图1实施例,图7中的放电电路710包括电阻R7与开关T7,且图7中的检测单元721包括电压产生器720与比较器730。其中,电阻R7与开关T7相互串接在信号端105与接地端GND之间。电压产生器720用以产生参考电压VR7。比较器730的正输入端电性连接信号端105与电阻R7,以接收传感电压。比较器730的负输入端电性连接电压产生器720,以接收参考电压VR7。
在操作上,比较器730会将传感电压与参考电压VR7进行比较。此外,当传感电压大于参考电压VR7时,比较器730会通过其输出端输出第一触发信号,以致使电池保护装置700进入保护模式。相对地,当传感电压不大于参考电压VR7时,比较器730会通过其输出端输第二触发信号,以致使电池保护装置700可进入正常模式。此外,当电池保护装置700进入正常模式时,放电电路510会在控制器123的控制下关闭开关T7。另一方面,当电池保护装置700进入保护模式,放电电路510会在控制器123的控制下导通开关T7。藉此,电池保护装置700将可利用电阻R7来形成将信号端105导通至接地端GND的放电路径。
此外,在保护模式下,如步骤S810所示,控制器123会判别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值。当计数值小于预设值时,如步骤S820所示,控制器123会控制电压产生器720,以致使电压产生器720将参考电压VR7调整至第一电平。另一方面,当计数值不小于预设值时,控制器123将判定负载12发生异常。此时,如步骤S830所示,在控制器123的控制下,电压产生器720会将参考电压VR7调整至第二电平。其中,第二电平小于第一电平。藉此,当负载12在保护模式下发生异常时,例如,负载12在保护模式下过大时,电池保护装置700将可降低参考电压VR7,从而避免电池保护装置700因应负载12的异常而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
举例来说,图9为依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时序图。与图4实施例相似地,电池保护装置700会在时间点t91切换至保护模式,并将计数值累加至1。此时,由于计数值小于预设值(例如,10),因此电池保护装置700会将参考电压VR7调整至第一电平。此外,因应负载12的异常,电池保护装置700会时间点t92切换至正常模式。
以此类推,在时间点t92与时间点t93之间,电池保护装置700会因应负载12的异常而在保护模式与正常模式之间来回地切换,以致使计数值大于预设值(例如,10)。因此,在时间点t93时,电池保护装置700已将参考电压VR7从第一电平下拉至第二电平。如此一来,当电池保护装置700又于时间点t94切换至保护模式时,传感电压将大于参考电压VR7。如此一来,电池保护装置700将可维持在保护模式下,从而可以避免电池保护装置700因应负载12的异常而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至于图7的电池保护装置500的细部说明已包含在上述实施例中,故在此不予赘述。
综上所述,本发明利用一计数值记录电池保护装置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并在保护模式下,依据计数值来调整参考电压或是依据计数值来形成放电路径。藉此,电池保护装置将可判别出负载的异常,从而避免电池保护装置因应负载的异常而不断地反复启动过电流保护。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7)

1.一种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适于分别电性连接电池组与负载,该电池保护装置包括:
信号端,用以电性连接该负载;
放电电路,电性连接该信号端;以及
控制电路,电性连接该信号端与该放电电路,以检测来自该信号端的传感电压,并计数该电池保护装置从正常模式切换至保护模式的次数,以获得计数值,其中该控制电路依据参考电压而判别是否进入该正常模式或是该保护模式,且在该保护模式下,该控制电路依据该计数值调整该参考电压或是该控制电路依据该计数值控制该放电电路,以形成经过该信号端、该放电电路及接地端的放电路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传感电压不大于该参考电压时,该电池保护装置进入该正常模式,当该传感电压大于该参考电压时,该电池保护装置进入该保护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当该计数值小于预设值时,该电池保护装置利用该第一电阻来形成该放电路径,当该计数值不小于该预设值时,该电池保护装置利用相互串接的该第二电阻与该第一电阻来形成该放电路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电电路还包括:
第一开关,与该第一电阻与该第二电阻相互串接在该信号端与该接地端之间;以及
第二开关,与该第二电阻相互并联,
其中,在该保护模式下且该计数值小于该预设值时,该放电电路导通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在该保护模式下且该计数值不小于该预设值时,该放电电路导通该第一开关且关闭该第二开关,在该正常模式下,该放电电路关闭该第一开关且导通该第二开关。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电电路包括第一电阻与第二电阻,当该计数值小于预设值时,该电池保护装置利用该第一电阻来形成该放电路径,当该计数值不小于该预设值时,该电池保护装置利用该第二电阻来形成该放电路径,且该第二电阻大于该第一电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电电路还包括:
第一开关,与该第一电阻相互串接在该信号端与该接地端之间;以及
第二开关,与该第二电阻相互串接在该信号端与该接地端之间,
其中,在该保护模式下且该计数值小于该预设值时,该放电电路导通该第一开关且关闭该第二开关,在该保护模式下且该计数值不小于该预设值时,该放电电路关闭该第一开关且导通该第二开关,在该正常模式下,该放电电路关闭该第一开关与该第二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当该计数值小于预设值时,该控制电路将该参考电压调整至第一电平,且当该计数值不小于该预设值时,该控制电路将该参考电压调整至第二电平,其中该第二电平小于该第一电平。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控制电路包括:
检测单元,比较该传感电压与该参考电压,并依据比较结果产生第一触发信号或是第二触发信号;
振荡器,提供振荡信号;
计数器,依据该振荡信号计数该第一触发信号或该第二触发信号,并据以产生致能脉冲或是禁能脉冲;以及
控制器,依据该致能脉冲致使该电池保护装置进入该保护模式,并依据该禁能脉冲致使该电池保护装置进入该正常模式,且在该保护模式下,该控制器依据该致能脉冲累加该计数值,并依据该计数值控制该放电电路或是调整该参考电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检测单元包括:
电压产生器,产生该参考电压,且该电压产生器受控于该控制器,以调整该参考电压;以及
比较器,其正输入端电性连接该信号端,该比较器的负输入端接收该参考电压,且该比较器的输出端输出该第一触发信号或是该第二触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放电电路包括电阻与开关,该电阻与该开关相互串接在该信号端与该接地端之间,且该电阻电性连接该比较器的正输入端,在该保护模式下,该放电电路导通该开关,在该正常模式下,该放电电路关闭该开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负载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电池组的第一端,该负载的第二端通过至少一保护开关电性连接该电池组的第二端,且该电池保护装置的该信号端适于电性连接至该负载的第二端。
12.一种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电池保护装置适于分别电性连接电池组与负载,且该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包括:
通过该电池保护装置的信号端电性连接该负载;
检测来自该信号端的电压,以取得传感电压;
依据参考电压而判别是否进入正常模式或是保护模式;
计数从该正常模式切换至该保护模式的次数,以取得计数值;以及
在该保护模式下,依据该计数值调整该参考电压或是依据该计数值形成放电路径,并通过该放电路径将该电池保护装置的该信号端导通至接地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计数值形成该放电路径的步骤包括:
判别该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值;
当该计数值小于该预设值时,利用第一电阻来形成该放电路径;以及
当该计数值不小于该预设值时,利用相互串接的第二电阻与该第一电阻来形成该放电路径。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计数值形成该放电路径的步骤包括:
判别该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值;
当该计数值小于该预设值时,利用第一电阻来形成该放电路径;以及
当该计数值不小于该预设值时,利用第二电阻来形成该放电路径,其中该第二电阻大于该第一电阻。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据该计数值调整该参考电压的步骤包括:
判别该计数值是否小于预设值;
当该计数值小于该预设值时,将该参考电压调整至第一电平;以及
当该计数值不小于该预设值时,将该参考电压调整至第二电平,其中该第二电平小于该第一电平。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该传感电压不大于该参考电压时,进入该正常模式;以及
当该传感电压大于该参考电压时,进入该保护模式。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池保护装置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负载的第一端电性连接该电池组的第一端,该负载的第二端通过至少一保护开关电性连接该电池组的第二端,且该信号端电性连接至该负载的第二端。
CN201410782493.9A 2014-11-20 2014-12-16 电池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Active CN10576276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0233 2014-11-20
TW103140233A TWI661631B (zh) 2014-11-20 2014-11-20 電池保護裝置與其操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2768A true CN105762768A (zh) 2016-07-13
CN105762768B CN105762768B (zh) 2019-01-15

Family

ID=56011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2493.9A Active CN105762768B (zh) 2014-11-20 2014-12-16 电池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653931B2 (zh)
CN (1) CN105762768B (zh)
TW (1) TWI6616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80450B2 (en) * 2015-10-05 2020-06-09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evices and methods to discharge battery
KR102433146B1 (ko) * 2017-09-28 2022-08-17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배터리 셀의 스웰링을 방지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팩
US10819122B2 (en) 2018-04-05 2020-10-27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use cell balancing resistor(s) of battery pack to reduce charge level of battery cells
US11429167B2 (en) 2020-07-17 2022-08-30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Techniques to decommission battery based on user command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036A (zh) * 2008-05-29 2008-10-0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放电过流保护电路
CN102265475A (zh) * 2008-12-26 2011-11-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负载电路保护装置
US20120313545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Atmel Nantes S.A.S. Pulse width modulation fault mode for illuminating device drivers
CN103683357A (zh) * 2012-09-20 2014-03-26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电路和充电装置以及充电控制方法和充电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97617B2 (ja) * 1995-12-27 2004-12-08 株式会社日立超エル・エス・アイ・システムズ 二次電池保護回路
JP4254227B2 (ja) 2002-11-28 2009-04-15 ソニー株式会社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JP4221572B2 (ja) * 2003-01-22 2009-02-12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過電流検出回路及び電池ユニット
CN100589305C (zh) * 2006-09-29 2010-02-10 美国凹凸微系有限公司 用于电池组保护的涓流放电方法
CN101470173B (zh) * 2007-12-29 2012-09-26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池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JP5212042B2 (ja) * 2008-11-19 2013-06-19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の過電流保護回路
JP5682423B2 (ja) * 2011-04-04 2015-03-1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保護回路及び電池保護装置、並びに電池パック
JP5870763B2 (ja) 2012-03-02 2016-03-01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二次電池監視装置および電池パック
US10145898B2 (en) * 2014-08-15 2018-12-04 Active-Semi, Inc. Battery signature identif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82036A (zh) * 2008-05-29 2008-10-08 北京中星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放电过流保护电路
CN102265475A (zh) * 2008-12-26 2011-11-30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负载电路保护装置
US20120313545A1 (en) * 2011-06-08 2012-12-13 Atmel Nantes S.A.S. Pulse width modulation fault mode for illuminating device drivers
CN103683357A (zh) * 2012-09-20 2014-03-26 炬力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 充电控制电路和充电装置以及充电控制方法和充电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2768B (zh) 2019-01-15
TW201620222A (zh) 2016-06-01
US20160149423A1 (en) 2016-05-26
TWI661631B (zh) 2019-06-01
US9653931B2 (en) 2017-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36033B2 (en) Hot plug module power supply device, method and system
US10199679B2 (en) Battery protection integrated circuit, battery protection apparatus and battery pack
KR101780396B1 (ko) 배터리 보호 장치 및 방법
US7990108B2 (en) Charge detector
KR102065737B1 (ko) 컨택터의 상태를 진단하는 충방전 시스템 및 방법
KR101987352B1 (ko) 이차전지 보호 집적 회로, 이차전지 보호 장치 및 전지팩
US9350178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tecting rechargeable power supply of electronic cigarette
EP2894758A1 (en) Power supply, power supply charging circuit, power supply charging method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5762768A (zh) 电池保护装置与其操作方法
CN103746347A (zh) 电池保护芯片和电池系统
CN106501585B (zh) 一种过充电检测电路和电池保护系统
JP4499966B2 (ja) 二次電池の充電回路
CN104062504A (zh) 一种超级电容检测电路
JP2010273440A (ja) 直列接続電池組の充電回路
KR102390648B1 (ko) 이차전지의 보호 회로, 전지 보호 모듈, 전지 팩 및 처리 방법
CN112531825A (zh) 一种电池保护电路及电池充放电电路
KR102349705B1 (ko) 배터리 셀 밸런싱 회로와 이를 이용한 배터리 셀 밸런싱 장치 및 방법
KR20200110618A (ko) 배터리 시스템
JP2017070204A (ja) 二次電池保護集積回路、二次電池保護装置及び電池パック
JP5443013B2 (ja) バッテリー保護回路及びバッテリー装置
JP2014117081A (ja) 充電制御装置および充電制御方法
CN104716704B (zh) 电池状态监视电路以及电池装置
US20130314829A1 (en) Switching device
CN113109686B (zh) 一种晶体管测试控制电路和晶体管测试系统
CN209767182U (zh) 电池保护电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