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62497A - 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62497A
CN105762497A CN201410794993.4A CN201410794993A CN105762497A CN 105762497 A CN105762497 A CN 105762497A CN 201410794993 A CN201410794993 A CN 201410794993A CN 105762497 A CN105762497 A CN 1057624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eration tank
time
water
metal
prefer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949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62497B (zh
Inventor
连俊兰
林宏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949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6249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62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2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6249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6249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tivated Sludg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进行脱漆处理、水洗处理和烘干处理,所述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包括金属、与金属表面结合的塑胶、金属表面上的涂料保护层和塑胶表面上的金属镀层,其中,所述脱漆处理为微生物脱漆处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微生物脱漆处理的方式,脱漆效果好,成本低,不会对导电性、塑胶部分和金属镀层的结合力造成影响。

Description

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塑互连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进步,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多,高度集成化成了一种趋势。天线的发展跟随这种高集成化也得到一步步升级。传统天线一般由柔性电路板(FPC)贴装到支架上而实现,发展到2005年开始出现了3D-MID天线,通过电镀的方法将天线直接镀到天线支架上,但设计师并未止步于此,在2011年,这种3D天线直接镀到了由塑胶-金属组成的结构上,这时候的金属部分主要是各种牌号的不锈钢,在形成天线电镀时为了避免不锈钢上镀,比较成熟且成本较低的方法是通过阳极保护防止不锈钢上镀。由于不锈钢的平整度差、密度量大等局限性,在要求平整度和重量的结构上,镁合金、铝合金就表现出了其独特的优越性。2012年,开始提出采用镁合金、铝合金代替不锈钢的设想并投入使用,第一种方法是通过涂料保护金属部分;第二种是通过改变天线的形成方法,用银浆印刷代替电镀,从而避免金属与药水的接触。然而,第一种方法中涂料保护的缺点是在保护金属部分的同时会带来成品重量的增加,影响装配和外观,而且表面不导电,若需要导电,则需进行脱漆处理(包括传统的脱漆方法和激光剥离工序)。传统的脱漆方法(包括酸性脱漆、碱性脱漆、有机脱漆)均会造成塑胶部分表面的破坏,甚至影响最终形成的金属镀层的结合力。而激光剥离工序的效率低,成本高,且无法对透明涂料实现剥离。第二种方法中银浆印刷代替电镀则会导致导电性变差。
因此,研发一种脱漆效果好,成本低,不会对导电性、塑胶部分和金属镀层的结合力造成影响的制备塑胶-金属组件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的脱漆效果好,成本低,不会对导电性、塑胶部分和金属镀层的结合力造成影响。
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意外发现,在制备塑胶-金属组件时,采用微生物脱漆处理的方式,脱漆效果好,成本低,且不会对导电性、塑胶部分和金属镀层的结合力造成影响。
因此,为了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胶-金属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进行脱漆处理、水洗处理和烘干处理,所述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包括金属、与金属表面结合的塑胶、金属表面上的涂料保护层和塑胶表面上的金属镀层,其中,所述脱漆处理为微生物脱漆处理。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塑胶-金属组件。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微生物脱漆处理的方式,脱漆效果好,不会对导电性、塑胶部分和金属镀层的结合力造成影响。而且,微生物脱漆处理的方式除去涂料保护层,既环保、无毒、经济,又能够减少工艺、工序成本,还使得塑胶部分和天线的结合成为可能,同时又不会增加成品的重量,符合现代移动设备轻量化和超薄化的趋势。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塑胶-金属组件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进行脱漆处理、水洗处理和烘干处理,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包括金属、与金属表面结合的塑胶、金属表面上的涂料保护层和塑胶表面上的金属镀层,其中,脱漆处理为微生物脱漆处理。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金属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金属,优选情况下,金属为镁合金或铝合金。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塑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塑胶,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制备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先将金属和塑胶进行结合,再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涂料保护层,最后在塑胶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也可以先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涂料保护层,再将形成有涂料保护层的金属和塑胶进行结合,最后在塑胶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若先将金属和塑胶进行结合,则只在裸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上形成涂料保护层;若先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涂料保护层,则在金属的全部表面上形成涂料保护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将金属和塑胶进行结合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为将金属和塑胶进行注塑,注塑方法例如可以为模内注塑法(模内镶件注塑成型装饰技术,In-MoldDecoration),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在金属表面上形成涂料保护层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为喷涂法、浸涂法、淋涂法、电泳法,此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对于形成涂料保护层所用的涂料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各种市售油漆,只要能够和基材确保有附着力即可。优选情况下,涂料保护层的厚度为5-25μm,涂料为耐碱的环氧树脂。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在塑胶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为在塑胶表面上形成天线图案,并根据天线图案在塑胶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其中,对于在塑胶表面上形成天线图案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为镭雕法,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对于根据天线图案在塑胶表面上形成金属镀层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为电镀法、化学镀法、蒸发镀法,此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本发明的发明人在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在进行微生物脱漆处理之前,将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先进行臭氧氧化处理,有利于破坏漆膜结构,并有利于微生物对漆膜的降解,提高脱漆效果。因此,优选情况下,本发明的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微生物脱漆处理之前,将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进行臭氧氧化处理。进一步优选地,臭氧氧化处理的方式包括:将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放入纳米气泡臭氧水(即含有臭氧纳米气泡的水)中进行处理,处理的时间为5-60min,更优选为30-60min。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制备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为利用臭氧发生器释放臭氧,将臭氧经过压缩器排入纳米微裂纹陶瓷过滤器,从而向水池中释放出臭氧纳米气泡,形成纳米气泡臭氧水。优选情况下,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温度为5-30℃,进一步优选为20-2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脱漆处理即为脱去金属表面上形成的涂料保护层,而且,得到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后若进行臭氧氧化处理,则脱漆处理即为将经过臭氧氧化处理的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进行微生物脱漆处理。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优选情况下,微生物脱漆处理的方式包括:将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放入微生物曝气池中进行处理,处理的时间优选为0.5-2h,进一步优选为1-1.5h;处理的温度优选为5-60℃,进一步优选为20-25℃。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优选情况下,微生物曝气池为活性污泥曝气池、或厌氧微生物池,进一步优选为活性污泥曝气池。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优选情况下,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微生物曝气池中的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包括:先将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中进行第一次曝气处理,然后将曝气池中的物料稀释,并进行第二次曝气处理;再在曝气池中加入涂料废水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最后在曝气池中加入漆膜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为了保持较高浓度的有机物,为大量繁殖微生物创造条件,优选情况下,第一次曝气处理的条件包括:将占曝气池容积10-5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中,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5-30%,进一步优选为20-25%;曝气处理的温度为10-40℃,进一步优选为15-35℃;曝气处理的时间为1-7d,进一步优选为2-4d;曝气池含氧量为1-4L/min,进一步优选为2-3L/min。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对于将曝气池中的物料稀释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进行更换水并投加新鲜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的方法,优选情况下,将曝气池中的物料稀释的方法包括: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1.5h后,排除占曝气池容积50%-70%的上清液,然后往曝气池中投加新鲜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和水,经过过滤的粪便水的投加量根据曝气池内已有的污泥量进行设定,如果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大于等于30%,则投加占曝气池容积5%-1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如果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小于30%,则投加占曝气池容积10%-3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优选情况下,第二次曝气处理的条件包括:每天更换一次水并投加新鲜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曝气处理的温度为10-40℃,进一步优选为15-35℃;曝气处理的时间为2-7d,进一步优选为4-7d;曝气池含氧量为1-4L/min,进一步优选为2-3L/min。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中更换水和投加新鲜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方法,例如可以与前述稀释曝气池中的物料的方法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更换的水可以为生活污水或自来水。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经过第一次曝气处理即可出现模糊的活性污泥絮绒;在进行第一次曝气处理之后且在进行第二次曝气处理之前,将曝气池中的物料稀释,即为向曝气池中补充营养并及时排除代谢产物;经过第二次曝气处理即可得到具有良好的絮凝、沉降性能的成熟的活性污泥。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为了提高活性污泥的脱漆能力,可以在曝气池进水中逐渐加入涂料废水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优选情况下,第一阶段驯化处理的方式包括: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3-10%、10-15%和15-25%的涂料废水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10-40℃,进一步优选为15-35℃;每次驯化的时间为1-3d,进一步优选为1.5-2.5d。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为了提高活性污泥的脱漆能力,可以在曝气池进水中逐渐加入漆膜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优选情况下,第二阶段驯化处理的方式包括: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3-10%、10-15%和15-25%的漆膜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10-40℃,进一步优选为15-35℃;每次驯化的时间为1-3d,进一步优选为1.5-2.5d。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厌氧微生物池,可以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微生物培养和驯化。厌氧微生物(即厌氧污泥)培养方法有接种法和逐步培养法,由于逐步培养法需要6-10个月,一般采用接种法。接种法是将厌氧菌种污泥打入曝气池(厌氧池)中作为接种污泥,打入的污泥量以达到厌氧池正常操作水位的10%为宜。然后向厌氧池注入污水,注入量为正常操作水位的40%,即污水量加污泥量达到厌氧池正常操作水位的50%。启动潜水搅拌器以保持池内污水处于搅拌状态,不致使污泥沉在池底。池内厌氧菌即可自行生长繁殖。每2天向厌氧池内注入污水,每次注入占厌氧池正常操作水位5%的污水,10次后即达到正常操作水位。在厌氧菌培养阶段每天分析一次池内污水中的CODcr、氨氮和总磷。保持CODcr在300mg/L以上,氨氮在2.5mg/L以上,总磷在0.5mg/L以上。如果CODcr低于300mg/L则立即向池内注入污水,如果氨氮低于2.5mg/L则向池内投加尿素以补充氮源,如果总磷低于0.5mg/L则向池内投加磷酸三钠。投加的数量以达到上述指标为准。10次后如分析结果显示池中的CODcr和氨氮比注入的污水降低20%以上,说明厌氧菌已经培养完毕,则进入微生物驯化阶段。进入第一阶段驯化处理时,向池内连续注入污水,同时也连续出水(污水进水量等于出水量)。首日进水量控制在正常进水量(即系统最大进水量)的10%。每天提高一次进水量,每次进水量的提高量为正常进水量的10%。10天后即达到正常进水量。在驯化阶段每天分析一次CODcr和氨氮。如果出水中的CODcr和氨氮比进水中的CODcr和氨氮降低30%以上,则可以转入正常操作状态,并转入第二阶段驯化处理。第二次阶段驯化处理的方式与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第二阶段驯化的处理的方式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为了稀释涂料废水和漆膜的毒性对微生物的伤害,保持微生物的活性,可以根据实际的驯化情况,在第二阶段驯化处理中加入一定量的无毒有机废水以补充水分。加入的无毒有机废水的量可以根据实际的驯化情况而定,例如加入的无毒有机废水的量使得曝气池内物料的体积为曝气池容积的3-30%,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和厌氧微生物池,对于涂料废水和漆膜的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分别为本领域中常用的各种涂料废水和漆膜。例如涂料废水可以为涂妆过程产生的废水,优选为电泳过程产生的废水。漆膜的种类优选为与金属表面上形成的涂料保护层的涂料的种类相同。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水洗处理的方法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水洗方法,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对于烘干处理的条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条件,例如烘干的温度可以为60-80℃。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塑胶-金属组件。
本发明的塑胶-金属组件包括金属、与金属表面结合的塑胶和塑胶表面上的金属镀层,金属和与金属表面结合的塑胶组成天线支架,塑胶表面上的金属镀层为天线。
本发明的塑胶-金属组件中,对于金属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金属,优选情况下,金属为镁合金或铝合金。
本发明的塑胶-金属组件中,对于塑胶没有特别的限定,可以为本领域常用的各种塑胶,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在此不再赘述。
实施例
以下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以下制备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如无特别说明,所用试剂均为市售获得。
纳米气泡臭氧水的制备方法包括:利用臭氧发生器释放臭氧,将臭氧经过压缩器排入纳米微裂纹陶瓷过滤器,从而向水池中释放出臭氧纳米气泡,形成纳米气泡臭氧水(纳米气泡臭氧水的温度为25℃)。
铝合金ADC12压铸件购自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塑胶PC1720购自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镁合金AZ91D压铸件购自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耐碱的环氧树脂购自PPG公司,牌号为CR-691B-CP523。
涂料废水为汽车电泳过程产生的废水。
漆膜为喷涂层返工打磨过程产生的漆膜。
有机脱漆剂由77重量%二氯甲烷、3重量%乙醇胺、4重量%乙二醇乙醚、2重量%甲基纤维素、5重量%烷基苯磺酸钠、6重量%乙醇和3重量%水混合而成。各组分逐步加入,并混合均匀即可。
制备例1
本制备例用于说明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微生物的培养方式。
(1)将占曝气池容积2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0%)投入曝气池中,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自来水填满,进行第一次曝气处理,曝气处理的温度为30℃,曝气处理的时间为3d,曝气池含氧量为2.5L/min;
(2)第一次曝气处理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5h后,排除占曝气池容积60%的上清液,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为40%,投加占曝气池容积8%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0%),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进行第二次曝气处理,曝气处理的温度为30℃,曝气处理的时间为6d,曝气池含氧量为2.5L/min,其中,每天排除占曝气池容积60%的上清液,再根据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设定投加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和自来水的量:如果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大于等于30%,则投加占曝气池容积8%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0%),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如果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小于30%,则投加占曝气池容积2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0%),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
(3)第二次曝气处理后,在曝气池中加入涂料废水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5%、12%和20%的涂料废水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30℃,每次驯化的时间为2d;
(4)第一阶段驯化处理后,在曝气池中加入漆膜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5%、12%和20%的漆膜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30℃,每次驯化的时间为2d。经过第二阶段驯化处理得到的曝气池即为活性污泥曝气池,待用。
制备例2
本制备例用于说明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微生物的培养方式。
(1)将占曝气池容积1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5%)投入曝气池中,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自来水填满,进行第一次曝气处理,曝气处理的温度为35℃,曝气处理的时间为2d,曝气池含氧量为3L/min;
(2)第一次曝气处理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h后,排除占曝气池容积50%的上清液,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为25%,投加占曝气池容积3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5%),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进行第二次曝气处理,曝气处理的温度为15℃,曝气处理的时间为7d,曝气池含氧量为2L/min,其中,每天排除占曝气池容积50%的上清液,再根据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设定投加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和自来水的量:如果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大于等于30%,则投加占曝气池容积8%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5%),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如果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小于30%,则投加占曝气池容积3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5%),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
(3)第二次曝气处理后,在曝气池中加入涂料废水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3%、10%和15%的涂料废水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35℃,每次驯化的时间为1.5d;
(4)第一阶段驯化处理后,在曝气池中加入漆膜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10%、15%和25%的漆膜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15℃,每次驯化的时间为2.5d。经过第二阶段驯化处理得到的曝气池即为活性污泥曝气池,待用。
制备例3
本制备例用于说明活性污泥曝气池中的微生物的培养方式。
(1)将占曝气池容积5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2%)投入曝气池中,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自来水填满,进行第一次曝气处理,曝气处理的温度为15℃,曝气处理的时间为4d,曝气池含氧量为2L/min;
(2)第一次曝气处理后,停止曝气,静置沉淀1h后,排除占曝气池容积60%的上清液,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为44%,投加占曝气池容积6%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2%),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进行第二次曝气处理,曝气处理的温度为35℃,曝气处理的时间为4d,曝气池含氧量为3L/min,其中,每天排除占曝气池容积60%的上清液,再根据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设定投加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和自来水的量:如果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大于等于30%,则投加占曝气池容积6%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2%),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如果排除上清液后的混合液30min的沉降比小于30%,则投加占曝气池容积3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22%),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
(3)第二次曝气处理后,在曝气池中加入涂料废水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10%、15%和25%的涂料废水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15℃,每次驯化的时间为2.5d;
(4)第一阶段驯化处理后,在曝气池中加入漆膜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3%、10%和15%的漆膜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35℃,每次驯化的时间为1.5d。经过第二阶段驯化处理得到的曝气池即为活性污泥曝气池,待用。
制备例4
本制备例用于说明厌氧微生物池中的微生物的培养方式。
将厌氧菌种污泥打入厌氧池中作为接种污泥,打入的污泥量为厌氧池正常操作水位的10%,然后向厌氧池注入污水,注入量为正常操作水位的40%。启动潜水搅拌器使池内污水处于搅拌状态,不致使污泥沉在池底。每2天向厌氧池内注入污水,每次注入占厌氧池正常操作水位5%的污水,10次后达到正常操作水位。每天分析一次池内污水中的CODcr、氨氮和总磷,保持CODcr在300mg/L以上,氨氮在2.5mg/L以上,总磷在0.5mg/L以上。如果CODcr低于300mg/L则立即向池内注入污水,如果氨氮低于2.5mg/L则向池内投加尿素以补充氮源,如果总磷低于0.5mg/L则向池内投加磷酸三钠。投加的数量以达到上述指标即可。10次后,分析结果显示池中的CODcr和氨氮比进水降低25%,此时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向池内连续注入污水,同时也连续出水(污水进水量等于出水量)。首日进水量控制在正常进水量的10%,每天提高一次进水量,每次进水量的提高量为正常进水量的10%。10天后达到正常进水量。在驯化阶段每天分析一次CODcr和氨氮。12天后,出水中的CODcr和氨氮比进水中的CODcr和氨氮分别降低35%和38%,此时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在厌氧池中加入漆膜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以厌氧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5%、12%和20%的漆膜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30℃,每次驯化的时间为2d。经过第二阶段驯化处理得到的厌氧池即为厌氧微生物池,待用。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1)通过电泳方式在铝合金ADC12压铸件上形成6μm的耐碱的环氧树脂层,通过模内注塑方式将形成有环氧树脂层的铝合金ADC12压铸件和塑胶PC1720注塑为天线支架;
(2)在塑胶PC1720表面上通过镭雕方式形成天线图案,并根据天线图案通过化学镀方式在60℃下在塑胶PC1720表面上形成所需要的铜镀层,得到中间品;
(3)将中间品放入纳米气泡臭氧水中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40min;
(4)水洗后,将步骤(3)得到的中间品放入制备例1得到的活性污泥曝气池中进行处理,处理的时间为1h,处理的温度为25℃;
(5)水洗后,80℃烘干。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1)通过模内注塑方式将铝合金ADC12压铸件和塑胶PC1720注塑为天线支架;
(2)通过喷涂方式在铝合金ADC12压铸件上形成6μm的耐碱的环氧树脂层,在塑胶PC1720表面上通过镭雕方式形成天线图案,并根据天线图案通过化学镀方式在40℃下在塑胶PC1720表面上形成所需要的镍镀层,得到中间品;
(3)将中间品放入纳米气泡臭氧水中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60min;
(4)水洗后,将步骤(3)得到的中间品放入制备例2得到的活性污泥曝气池中进行处理,处理的时间为1.2h,处理的温度为22℃;
(5)水洗后,70℃烘干。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1)通过模内注塑方式将镁合金AZ91D压铸件和塑胶PC1720注塑为天线支架;
(2)通过喷涂方式在镁合金AZ91D压铸件上形成6μm的耐碱的环氧树脂层,在塑胶PC1720表面上通过镭雕方式形成天线图案,并根据天线图案通过化学镀方式在50℃下在塑胶PC1720表面上形成所需要的铜镀层,得到中间品;
(3)将中间品放入纳米气泡臭氧水中进行处理,处理时间为30min;
(4)水洗后,将步骤(3)得到的中间品放入制备例3得到的活性污泥曝气池中进行处理,处理的时间为1.5h,处理的温度为20℃;
(5)水洗后,60℃烘干。
实施例4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在步骤(4)中,将中间品放入制备例4得到的厌氧微生物池中进行处理。
实施例5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步骤(2)得到中间品后,不进行步骤(3)而是直接将中间品放入制备例1得到的活性污泥曝气池中进行处理。
对比例1
按照实施例1的方法,不同的是,步骤(2)得到中间品后,不进行步骤(3)和步骤(4),而是使用有机脱漆剂进行脱漆处理,脱漆处理的方式为直接浸泡入上述有机脱漆剂中20min。
测试例
将实施例1-5、对比例1的塑胶-金属组件进行外观观察和金属镀层结合力测试。结果见表1。
外观要求:塑胶部分、金属镀层、金属部分均无明显变色,且无起泡。
金属镀层结合力的测试方法包括:以95体积%的乙醇擦拭样品表面;用百格刀切割100个方格,每方格尺寸为1mm*1mm;用3M的600#胶带贴上方格并用棉布磨平后放置2min,在瞬间以90°垂直拉取,重复三次;要求为:脱落范围小于测试区域的5%。
表1
将表1中的实施例1与对比例1进行比较可知,本发明的方法采用微生物脱漆方式,塑胶部分、金属镀层、金属部分均无明显变色,且无起泡,而且能够明显提高塑胶和金属镀层的结合力,具有明显更好的脱漆效果。
将表1中的实施例1分别与实施例4进行比较可知,将中间品放入活性污泥曝气池中进行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塑胶和金属镀层的结合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脱漆效果。
将表1中的实施例1与实施例5进行比较可知,在进行微生物脱漆处理之前,将中间品进行臭氧氧化处理,能够进一步提高塑胶和金属镀层的结合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脱漆效果。
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微生物脱漆处理的方式,脱漆效果好,不会对导电性、塑胶部分和金属镀层的结合力造成影响。而且,微生物脱漆处理的方式除去涂料层,既环保、无毒、经济,又能够减少工艺、工序成本,还使得塑胶部分和天线的结合成为可能,同时又不会增加成品的重量,符合现代移动设备轻量化和超薄化的趋势。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1)

1.一种塑胶-金属组件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对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进行脱漆处理、水洗处理和烘干处理,所述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包括金属、与金属表面结合的塑胶、金属表面上的涂料保护层和塑胶表面上的金属镀层,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漆处理为微生物脱漆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在进行微生物脱漆处理之前,将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进行臭氧氧化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臭氧氧化处理的方式包括:将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放入纳米气泡臭氧水中进行处理,处理的时间为5-60min,优选为30-60min。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脱漆处理的方式包括:将塑胶-金属组件中间品放入微生物曝气池中进行处理,处理的时间为0.5-2h,优选为1-1.5h;处理的温度为5-60℃,优选为20-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微生物曝气池为活性污泥曝气池或厌氧微生物池,优选为活性污泥曝气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对于活性污泥曝气池,所述微生物曝气池中的微生物的培养方式包括:先将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中进行第一次曝气处理,然后将曝气池中的物料稀释,并进行第二次曝气处理;再在曝气池中加入涂料废水进行第一阶段驯化处理,最后在曝气池中加入漆膜进行第二阶段驯化处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次曝气处理的条件包括:将占曝气池容积10-50%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投入曝气池中,余量的曝气池的容积用水填满;以粪便水的重量计,粪便的重量为5-30%,优选为20-25%;曝气处理的温度为10-40℃,优选为15-35℃;曝气处理的时间为1-7d,优选为2-4d;曝气池含氧量为1-4L/min,优选为2-3L/min。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次曝气处理的条件包括:每天更换一次水并投加新鲜的经过过滤的粪便水,曝气处理的温度为10-40℃,优选为15-35℃;曝气处理的时间为2-7d,优选为4-7d;曝气池含氧量为1-4L/min,优选2-3L/min。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阶段驯化处理的方式包括: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3-10%、10-15%和15-25%的涂料废水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10-40℃,优选为15-35℃;每次驯化的时间为1-3d,优选为1.5-2.5d。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阶段驯化处理的方式包括:以曝气池中的物料的重量计,分别加入3-10%、10-15%和15-25%的漆膜进行三次驯化,每次驯化的温度为10-40℃,优选为15-35℃;每次驯化的时间为1-3d,优选为1.5-2.5d。
11.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塑胶-金属组件。
CN201410794993.4A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576249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4993.4A CN105762497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94993.4A CN105762497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2497A true CN105762497A (zh) 2016-07-13
CN105762497B CN105762497B (zh) 2018-10-16

Family

ID=56339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94993.4A Active CN105762497B (zh) 2014-12-18 2014-12-18 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6249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5323A (zh) * 2017-12-22 2018-05-18 广州市金钟汽车零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板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7748A (ja) * 2004-05-14 2004-10-07 Toyobo Co Ltd 加水分解型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1173125A (zh) * 2006-10-31 2008-05-07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脱除塑胶表面油漆的溶液及工艺
US20100312604A1 (en) * 2009-06-09 2010-12-09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 Gmbh Technician control system
CN202415303U (zh) * 2012-01-18 2012-09-05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棕化废液降解提铜的光/臭氧-电-吸附反应装置
CN103013221A (zh) * 2012-12-14 2013-04-0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水基型脱漆剂的制备与使用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77748A (ja) * 2004-05-14 2004-10-07 Toyobo Co Ltd 加水分解型ポリエステル樹脂の製造方法
CN101173125A (zh) * 2006-10-31 2008-05-07 佛山市顺德区汉达精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脱除塑胶表面油漆的溶液及工艺
US20100312604A1 (en) * 2009-06-09 2010-12-09 Accenture Global Service Gmbh Technician control system
CN202415303U (zh) * 2012-01-18 2012-09-05 胜宏科技(惠州)股份有限公司 棕化废液降解提铜的光/臭氧-电-吸附反应装置
CN103013221A (zh) * 2012-12-14 2013-04-03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水基型脱漆剂的制备与使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5323A (zh) * 2017-12-22 2018-05-18 广州市金钟汽车零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铝板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62497B (zh) 2018-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090789U (zh) 一种水产养殖废水循环处理系统
CN102674625B (zh) 一种温室甲鱼养殖废水处理方法
CN105254012A (zh) 一种快速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的方法
CN103641276B (zh) 一种城市景观水体综合处理方法及系统
ATE416631T1 (de) Tomatenprodukt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CN205740679U (zh) 铝阳极氧化生产废水处理及回用系统
CN109721213A (zh) 用于处理重金属废水的多级人工湿地系统
CN101020593A (zh) 用于畜禽类粪便污水处理的方法
CN103435233A (zh) 一种化纤连续纺废水再利用的处理设备及方法
CN102642955A (zh) 养殖循环海水中重金属的电化学去除方法
CN103806031A (zh) 一种高密度高精度印制线路板电镀铜工艺
CN105762497A (zh) 一种塑胶-金属组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0543A (zh) A/o‑sbbr‑氧化塘‑人工湿地处理猪场沼液工艺
CN103214093B (zh) 低c/n生活污水高效脱氮的复合电极水平潜流人工湿地装置
CN105018978A (zh) 一种提高电解铜箔高温抗剥离性能的表面处理工艺
CN102912388A (zh) 凹版硬铜添加剂
CN108094302A (zh) 水质净化方法及系统和淡水鱼土腥味去除方法
CN108862718A (zh) 一种同步去除喷漆废水中cod、ss和总磷的方法
DE102005017858A1 (de) Verfahren und Anlage zur Behandlung und Aufbereitung von Kreislaufwasser aus Aquakulturanlagen
CN108060443A (zh) 一种压延金属箔表面的黑化复合层的制备方法
CN205061646U (zh) 人工湿地中与气浮池连通的絮凝反应池
CN205188038U (zh) 一种治理水体污染的水生态系统操控治理装置
CN204198483U (zh) 一种磁性曝气生物处理系统
DE102005036133B4 (de) Bad für die galvanische Abscheidung von Gold und Goldlegierungen und Zusatzgemisch für ein solches Bad
CN207933219U (zh) 一种集约型污水处理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