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7621A - 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 - Google Patents

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7621A
CN105757621A CN201410786943.1A CN201410786943A CN105757621A CN 105757621 A CN105757621 A CN 105757621A CN 201410786943 A CN201410786943 A CN 201410786943A CN 105757621 A CN105757621 A CN 1057576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part
clamping
joint portion
clamp bracket
flexible g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8694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7621B (zh
Inventor
周明杰
黄先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ceans King Dongguan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ceans King Dongguan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ceans King Dongguan Lighting 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ceans King Lighti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Oceans King Ligh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8694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7621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76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76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76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76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一种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转动轴;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部和连接于第一夹持部第一端的第一结合部;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夹持部和连接于第二夹持部第一端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转动轴枢接,使第一夹持部第一端与第二夹持部第一端可相对开合;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往相对合拢的方向上转动时,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单向卡接配合且结合位置可调,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逐步减小的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空间。本发明通过简单的三个主要零件的配合,可实现不同尺寸的手电筒的固定夹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使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具固定支架,尤其涉及一种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对于圆筒手电的固定常采用与手电筒直径适配的支架而实现,支架的口径必须略大于手电筒的直径以便于手电筒穿入,与此相应地,在支架上需配置合适的固定机构将手电筒与支架可靠固定;且一款支架只能固定对应尺寸的手电筒。这就使得现有的支架均存在笨重、结构复杂、操作复杂、可靠性低、通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解决现有技术的支架结构复杂、操作复杂、可靠性低、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所述夹持支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转动轴;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部和连接于第一夹持部第一端的第一结合部;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夹持部和连接于第二夹持部第一端的第二结合部;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转动轴枢接,使第一夹持部第一端与第二夹持部第一端可相对开合;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往相对合拢的方向上转动时,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单向卡接配合且结合位置可调,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逐步减小的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空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为单向齿条,所述单向齿条呈以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状;所述第二结合部亦呈以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第二结合部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单向齿条相适配的单向棘齿;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合拢时,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单向棘齿从所述第一结合部外侧与第一结合部单向啮合。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部于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向外折弯延伸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单向棘齿之间具有角度,且在向外按压所述手持部时可使所述单向棘齿与所述单向齿条脱离啮合,从而使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分离。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均呈圆弧状,圆弧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两夹持部相对合拢时,两圆弧的开口相对。
优选地,所述第一结合部从所述第一夹持部圆弧一端往该圆弧凸起方向延伸,第一结合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圆弧另一端之间还连接有连杆部;所述第一结合部、第一夹持部与所述连杆部之间围合形成有一通孔。
优选地,所述第二结合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圆弧一端之间还连接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外侧还设有加强部。
优选地,所述第二夹持部外侧还凸伸设有万向球,以与外部安装座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上均设有软胶,所述软胶通过二次注塑或包胶形成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
优选地,所述软胶上包括软胶本体和凸设于软胶本体上的防滑筋;所述软胶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上,所述防滑筋的走向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相垂直。
优选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上均设有软胶,所述软胶分别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夹持支架通过简单的三个主要零件的配合,可实现不同尺寸的手电筒的固定夹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可夹持的手电筒的尺寸变化范围大,使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夹持支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夹持支架另一实施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夹持臂;11、第一夹持部;12、第一结合部;13、连杆部;14、软胶;16、通孔;2、第二夹持臂;21、第二夹持部;22、第二结合部;221、单向棘齿;23、手持部;24、软胶;241、软胶本体;242、防滑筋;25、连接部;26、加强部;27、万向球;3、转动轴;5、夹持空间;10、夹持支架;20、手电筒;30、头盔;40、安装座;50、固定件;60、螺栓;70、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夹紧不同直径手电筒的夹持支架,通过三个主要零件的配合,形成可调范围大的变径夹紧支架机构。
图1示意了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夹持支架结构,该夹持支架10包括第一夹持臂1、第二夹持臂2和转动轴3三个主要零件。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通过该转动轴3实现相互转动,从而在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之间形成大小可变的夹持空间5,这样即可夹紧不同直径的手电筒。
具体地,第一夹持臂1主要包括第一夹持部11和连接于第一夹持部11第一端的第一结合部12;第一夹持部11第二端上设置有供转动轴3穿过的转轴孔(图中未示出)。第二夹持臂2主要包括第二夹持部21和连接于第二夹持部21第一端的第二结合部22;第二夹持部21第二端上亦设有供转动轴3穿过的转轴孔(图中未示出)。转动轴3相应地穿设于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上的转轴孔中,从而使第一夹持部11第二端与第二夹持部21第二端枢接。在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相对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夹持部11第一端与第二夹持部21第一端即可相对开合。其中,以图1的视图方向为参照,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均以右端为第一端,相对地,第一夹持部11的左端和第二夹持部21的左端分别为两者的第二端。
在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往相对合拢的方向上转动时,第一结合部12与第二结合部22单向卡接配合且结合位置可调,使得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之间的夹持空间5逐步减小。即:第一结合部12和第二结合部22的单向卡接配合结构只允许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往相对合拢的方向转动;当第一结合部12和第二结合部22相结合后,无论第一结合部12和第二结合部22的结合位置在哪里,都将阻止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往相对打开的方向转动。
本实施例中,第一夹持臂1的第一结合部12为单向齿条的结构,该单向齿条呈圆弧形状,并以转动轴3的轴线为圆弧中心。与此相应地,第二夹持臂2的第二结合部22同样呈以转动轴3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第二结合部22的内表面设有与单向齿条相适配的单向棘齿221。第一结合部12和第二结合部22的外形使得两者在不同位置均能很好地贴合。当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相对合拢时,第二结合部22内表面的单向棘齿221从第一结合部12外侧与单向齿条单向啮合。单向齿条与单向棘齿221可根据需要采用高模数大齿啮合,具有较高的齿强度。单向棘齿221的数量优选地设置为多个,提高啮合的可靠性。单向棘齿221可与单向齿条任意位置的齿进行啮合,这样即改变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之间夹持空间5的大小。
在使用时,将待夹持的手电筒置于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之间,使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往相对合拢的方向转动,直至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完全夹紧手电筒而无法进一步转动,此时,由于第一结合部12和第二结合部22的单向卡接配合,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在无外力作用下将无法脱开,从而可靠地夹紧了手电筒。
当需要拆卸手电筒时,通过施加外力使第一结合部12与第二结合部22相分离,分离后,夹持支架10对手电筒施加的压力减小,即可将手电从夹持支架10中抽出。
较优地,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臂2的第二结合部22于远离第二夹持部21的端部向外折弯延伸设有手持部23,该手持部23与单向棘齿221之间具有角度。通过向外按压(即施力方向为背向第一夹持臂1)该手持部23可使单向棘齿221与单向齿条脱离啮合,从而使第一夹持臂1与第二夹持臂2相分离,以使手电筒从夹持支架10中取出。通过该手持部23可以方便人手的操作,使用方便。从夹持手电筒的角度来看,向内按压(即施力方向面向第一夹持臂1)手持部23时,可使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往相对合拢的方向上转动,同样也便于手电筒的夹持操作。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以图1的视图方向为参照,第一夹持臂1的第一夹持部11呈上凸的圆弧状,圆弧的中心轴线与转动轴3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一夹持部11的下表面圆弧为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面。第一夹持部11圆弧的左端上设置转轴孔,第一结合部12从第一夹持部11圆弧的右端往斜上方延伸,第一结合部12的上端与第一夹持部11圆弧的左端之间还连接有连杆部13,第一结合部12、第一夹持部11与连杆部13之间围合形成一近似三角形的通孔16。第一结合部12、第一夹持部11与连杆部13整体为一体成型结构,通过连杆部13可增加第一结合部12的强度,相应地提高第一结合部12与第二结合部22连接的可靠性。
同样以图1的视图方向为参照,第二夹持部21的第二夹持部21呈下凹的圆弧状,其圆弧的中心轴线也与转动轴3的中心轴线平行,第二夹持部21的上表面圆弧即为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面。第二夹持部21圆弧的左端上设置转轴孔,第二夹持部21圆弧的右端连接有一段沿水平方向向右延伸的连接部25,第二结合部22从连接部25右端向上延伸形成以转动轴3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状。在连接部25和第二结合部22的外侧还设有加强部26,加强部26与第二结合部22的下部之间构成近似三角形的结构。通过连接部25可加大第一夹持臂1与第二夹持臂2之间的最大夹持空间5,便于使用。而加强部26可对第二结合部22的强度起到增强作用,从而提高第二结合部22与第一结合部12的结合强度。
在需要夹持手电筒时,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相对合拢,两夹持部11、21的圆弧开口相对。较优地,在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的夹持面上分别设有软胶14、24,使该夹持支架10与手电筒等被夹物的接触方式构成软接触,可在一定的压力下保证长期有效的摩擦力,达到长期可靠防脱的效果。特别是第一夹持部11与第二夹持部21是在受压时相对合拢而夹持手电筒,软胶14、24变形,可长时间对被夹持的手电筒施加夹紧力,达到长期稳定夹紧物体的目的。
较优地,软胶14、24通过二次注塑或包胶分别形成于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上,使软胶14、24与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21通过分子间作用力粘接在一起,结合更紧密,解决现有的一些结构在使用过程中软胶容易脱落的问题。其中,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21可采用ABS、PC、PA等具有高强度的材料,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软胶14、24可采用TPE、TPU等人造橡胶,此类材料与ABS、PC、PA等材料具有比较好的融合性,可有效防止软胶14、24与第一夹持部11、第二夹持部21结合不良、脱落等问题。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上的软胶结构大致相同,以第二夹持部21上的软胶24为例,软胶24包括软胶本体241和凸设于软胶本体241上的防滑筋242,防滑筋242可以设置为多道,沿软胶24的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以图1的视图方向来看,即为在垂直于纸面方向上间隔设置。软胶本体241设置于第二夹持部21的夹持面上并大致贴合,防滑筋242的长度沿夹持面圆弧延伸。防滑筋242的该走向与转动轴3的轴线相垂直,即与被夹物在夹持支架10内滑动方向垂直,可防止手电筒等被夹物从夹持支架10中滑脱,进一步保证了夹持支架10的可靠性。第一夹持部11上的软胶14与第二夹持部21上的软胶24结构类似,不再重复介绍。
在其他实施例中,软胶14、24也可通过卡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分别与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21连接。软胶14、24上防滑筋的走向也可设置为与转动轴3的轴线平行,即与被夹持物在该夹持支架10内滑动方向平行。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的结构中,转动轴3为一个独立于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的零件,其穿设于第一夹持臂1和第二夹持臂2的转轴孔中而使两夹持臂1、2相对转动。在其他实施例中,如在第一夹持臂或第二夹持臂上设置突出的枢轴,而在另一夹持臂上设置供枢轴穿设的枢孔使得两夹持臂相对转动,则与其中一夹持臂构成一体结构的枢轴应被看作是以上实施例中的转动轴。
该夹持支架10可在户外使用,例如,可通过该夹持支架10夹持着手电筒固定于头盔上。相应地,夹持支架10上可设置适配的固定结构,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臂2的第二夹持部21外侧凸伸设有万向球27,通过万向球27将该夹持支架10安装于外部安装座上。
图2示意了本发明夹持支架一实施例固定于头盔上的状态。其中,头盔30上设置有一安装座40,安装座40上设有供夹持支架10的万向球27安装的安装孔,夹持支架10的万向球27活动安装于安装座40的安装孔中,再通过固定件50对万向球27进行限位,使夹持支架10与安装座40形成活动连接但夹持支架10不会从安装座40中脱出。手电筒20被夹紧于夹持支架10中,这样即可使手电筒20相对于头盔30固定,便于在黑暗环境中进行照明。图2中所示意的夹持支架10上,软胶14即通过卡接与第一夹持部11固定。安装座40可以是与头盔30为可拆卸式连接,图2所示的结构中,安装座40即通过两个螺栓60与头盔连接;固定件50通过螺栓70与安装座40连接固定而对万向球27进行限位。
本发明的夹持支架并不限于在头盔上使用,其他可安装该夹持支架的结构处同样可安装该夹持支架。
本发明的夹持支架通过简单的三个主要零件的配合,可实现不同尺寸的手电筒的固定夹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性高;可夹持的手电筒的尺寸变化范围大,使用范围广。进一步地,通过单向齿轮啮合实现两夹持臂的结合,啮合可靠,安装拆卸操作简单,可较优地采用高模数齿啮合,齿强度高。此外,还通过设置带防滑筋的软胶,进一步保证产品的可靠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支架包括第一夹持臂、第二夹持臂和转动轴;
第一夹持臂包括第一夹持部和连接于第一夹持部第一端的第一结合部;
第二夹持臂包括第二夹持部和连接于第二夹持部第一端的第二结合部;
所述第一夹持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转动轴枢接,使第一夹持部第一端与第二夹持部第一端可相对开合;在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往相对合拢的方向上转动时,所述第一结合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单向卡接配合且结合位置可调,使第一夹持部与第二夹持部之间形成逐步减小的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为单向齿条,所述单向齿条呈以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状;
所述第二结合部亦呈以所述转动轴的轴线为中心的圆弧形状,第二结合部内表面设有与所述单向齿条相适配的单向棘齿;
所述第一夹持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相对合拢时,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单向棘齿从所述第一结合部外侧与第一结合部单向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部于远离所述第二夹持部的端部向外折弯延伸设有手持部,所述手持部与所述单向棘齿之间具有角度,且在向外按压所述手持部时可使所述单向棘齿与所述单向齿条脱离啮合,从而使所述第一夹持臂与所述第二夹持臂相分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均呈圆弧状,圆弧的中心轴线与所述转动轴的中心轴线平行;两夹持部相对合拢时,两圆弧的开口相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部从所述第一夹持部圆弧一端往该圆弧凸起方向延伸,第一结合部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夹持部圆弧另一端之间还连接有连杆部;所述第一结合部、第一夹持部与所述连杆部之间围合形成有一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结合部与所述第二夹持部圆弧一端之间还连接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结合部的外侧还设有加强部。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夹持部外侧还凸伸设有万向球,以与外部安装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上均设有软胶,所述软胶通过二次注塑或包胶形成于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胶上包括软胶本体和凸设于软胶本体上的防滑筋;所述软胶本体设置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上,所述防滑筋的走向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相垂直。
10.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夹持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的夹持面上均设有软胶,所述软胶分别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一夹持部和所述第二夹持部上。
CN201410786943.1A 2014-12-17 2014-12-17 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 Active CN1057576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6943.1A CN105757621B (zh) 2014-12-17 2014-12-17 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86943.1A CN105757621B (zh) 2014-12-17 2014-12-17 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7621A true CN105757621A (zh) 2016-07-13
CN105757621B CN105757621B (zh) 2019-09-13

Family

ID=563401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86943.1A Active CN105757621B (zh) 2014-12-17 2014-12-17 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76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0931A (zh) * 2017-04-18 2018-11-02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头盔用灯具连接器及头盔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3296Y (zh) * 2003-09-24 2004-11-03 许诺明 活动调节夹台灯
CN201377766Y (zh) * 2009-04-02 2010-01-06 邬琦姝 Led手电筒夹子
CN101749547A (zh) * 2008-12-08 2010-06-23 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电工绝缘操作杆的照明装置
US20120236543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Mark Cameron Torgerson Flashclip
CN203019246U (zh) * 2012-10-29 2013-06-26 董彦忠 快速夹
CN103423612A (zh) * 2012-05-15 2013-12-04 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灯具
CN103851562A (zh) * 2012-11-29 2014-06-11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53296Y (zh) * 2003-09-24 2004-11-03 许诺明 活动调节夹台灯
CN101749547A (zh) * 2008-12-08 2010-06-23 河南省电力公司濮阳供电公司 一种用于电工绝缘操作杆的照明装置
CN201377766Y (zh) * 2009-04-02 2010-01-06 邬琦姝 Led手电筒夹子
US20120236543A1 (en) * 2011-03-14 2012-09-20 Mark Cameron Torgerson Flashclip
CN103423612A (zh) * 2012-05-15 2013-12-04 海洋王(东莞)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灯具
CN203019246U (zh) * 2012-10-29 2013-06-26 董彦忠 快速夹
CN103851562A (zh) * 2012-11-29 2014-06-11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夹持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730931A (zh) * 2017-04-18 2018-11-02 深圳市海洋王照明工程有限公司 头盔用灯具连接器及头盔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7621B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8002373A3 (en) Scissor suspension
DE602006016989D1 (de) Türscharniervorrichtung mit einem drehpunkt in einer variablen position
PL1872043T3 (pl) Połączenie rurowe o zmiennym kącie
TWM406001U (en) Adjustment device of a lighting and/or signalling device of a motor vehicle
WO2011090320A3 (ko) 천공 장치용 로드 장착장치
FR2957877B1 (fr) Essuie-glace a debattement angulaire limite
MX2012014059A (es) Accesorio de suspension para recipientes.
EP2615601A4 (en) HOLDING DEVICE FOR DISPLAY OBJECTS
WO2020165332A3 (de) Fixierungsklammer und ausrichtungsvorrichtung
BRPI0704222A2 (pt) estrutura de conexão de alavanca de manipulação de veìculo
CN105757621A (zh) 用以夹持手电筒的夹持支架
CN103900047B (zh) 灯杆的调节结构及具有该调节结构的灯具
WO2010033907A3 (en) Hinged clamp
GB2463595A (en) A Steering Column Assembly and Bracket
WO2013160813A3 (en) Sternal closure and ribs approximator devices
CN103453345B (zh) 灯具
CN206000325U (zh) 一种行李箱盖的铰链总成
CN204639692U (zh) 一种夹紧机构
WO2009037108A3 (de) Pick und place system für eine halbleiter-montageeinrichtung
CN204621002U (zh) 一种新型张开式压紧器
CN209755271U (zh) 协作机器人用管线系统
CN205417431U (zh) 一种汽车装潢用钳式立柱贴膜器
CN205672050U (zh) 变力血管夹
CN204084250U (zh) 转轴穿线机构
EP2463576A3 (en) Cover member mounting device, base-attached lamp, and lighting fix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