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51399B - 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 - Google Patents

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51399B
CN105751399B CN201410771349.5A CN201410771349A CN105751399B CN 105751399 B CN105751399 B CN 105751399B CN 201410771349 A CN201410771349 A CN 201410771349A CN 105751399 B CN105751399 B CN 1057513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ction
motor
escort
kneading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7134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51399A (zh
Inventor
周隆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erfection Mighty In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erfection Mighty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rfection Mighty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Perfection Mighty In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7134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513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513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13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513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513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ixers Of The Rotary Stirring Type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包含有一射料混合装置,该射料混合装置连接有一入料装置,该入料装置连接有一捏合反应装置,该捏合反应装置连接有一反应押送装置,该反应押送装置连接有一冷却装置。以此,使本发明可独力调整各装置的马达扭力,并可达到独立调整物料混合、反应及混链的效果,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塑粒质量及产量,以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

Description

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一种塑粒制造机有关。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所示,为习知塑粒制造机的示意图,其揭露有一种习知塑粒制造机,该塑粒制造机具有复数个储料桶1,且该等储料桶1连接有一定量混合机2,该定量混合机2连接有一双轴押出机3,该双轴押出机3连接有一冷却装置4,以此,可将一含NCO的异氰酸盐聚合物、一含OH的羟化合物以及一架桥剂分别储存于该等储料桶1,并同时输送至该定量混合机2内加热熔融成一液态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接着再透过该双轴押出机3将该热塑性聚氨酯树脂押出至该冷却装置4进行水中造粒,以取得塑粒成品,其中,该水中造粒将该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由该双轴押出机3挤出,使该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形成条状,再透过该冷却装置4将该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切割成圆形或圆柱形的块状,并让该块状的热塑性聚氨酯树脂落入一水槽中冷却形成一塑粒,最后再通过一加热器将该塑粒烘干,便可将该塑粒包装后送至下游,以后制成各式产品。
然而,上述习知塑粒制造机存有下列缺点:
1、该塑粒制造机透过该双轴押出机3进行混炼、捏合与押送等制程,鉴于该习知双轴押出机3的长度直径比为50,直径约为77 cm,使得该双轴押出机3的长度约为4 m,又配合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黏度约为10万cps,因此,该双轴押出机3的马达需要输出至少200马力以上的高扭力,而具有150千瓦以上的高功率及高耗电等缺点,另,鉴于原物料的反应程度不同,实际上热塑性聚氨酯树脂的黏度亦不相同,是以,造成该双轴押出机3的能源浪费,非常不环保,另,若使用者为提高产量,而提高该双轴押出机3的转速时,会使热塑性聚氨酯树脂尚未完全反应即被输出,进而造成不良品产生,也使得该塑粒制造机在产量与质量上难以兼顾,非常不环保。
2、该定量混合机2的输出口常会积料而发生阻塞,使得该定量混合机2内之压力将会增高,容易导致爆管等意外,更进一步使成品不良。
3、制造各式塑粒必需依照产品的物性需求来调整参数,然而,该塑粒制造机系采连续制程,因此,在测试过程中皆需针对每一个参数完成每一个连续制程,故,重复的连续制程将大大提高能源及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针对制程进行最佳化的分段配置,使所输出的动力可分别配合各阶段制程,以避免能源浪费,从而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
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提供一种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针对定量混合机进行改良,以使成品稳定且避免发生射出孔阻塞。
本发明的又一目的在提供一种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透过可简易拆装的分段制程设备,使塑粒制程可轻易对制程进行试运转,以取得最佳化的制程参数,并大幅缩短试运转的时间,俾达经济效益的增进。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包含有:一射料混合装置,其包含有数个储料桶,各该储料桶连接有至少一射料混合头;
一入料装置,其包含有一入料容置体,该入料容置体内形成有一入料容室,该入料容室与该射料混合装置相连通,又该入料装置于该入料容置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马达,该第一马达具有一第一扭力,且该第一马达连接有二个彼此平行的入料螺杆,各该入料螺杆置设于该入料容室内;
一捏合反应装置,其包含有一捏合反应容置体,该捏合反应容置体内形成有一捏合反应容室,该捏合反应容室与该入料装置相连通,又该捏合反应装置于该捏合反应容置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二马达,该第二马达具有一第二扭力,且该第二扭力大于该第一扭力,该第二马达连接有二彼此平行的捏合反应螺杆,且各该捏合反应螺杆系置设于该捏合反应容室内;
一反应押送装置,其包含有一反应押送容置体,该反应押送容置体内形成有一反应押送容室,该反应押送容室系与该捏合反应装置相连通,又该反应押送装置于该反应押送容置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三马达,该第三马达具有一第三扭力,且该第三扭力大于该第一扭力,该第三马达连接有二彼此平行的反应押送螺杆,且各该反应押送螺杆置设于该反应押送容室内;
一冷却装置,其与该反应押送装置相连接。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马达的第一扭力介于10匹马力至50匹马力之间,该第二马达之第二扭力介于20匹马力至100匹马力之间,该第三马达的第三扭力介于20匹马力至100匹马力之间。
进一步地,其中,该第一马达设有一第一齿轮箱,该第一齿轮箱具有一第一减速齿轮组,该第一减速齿轮组的减速比介于5:1至20:1之间,该第二马达设有一第二齿轮箱,该第二齿轮箱具有一第二减速齿轮组,该第二减速齿轮组的减速比介于5:1至20:1之间,该第三马达设有一第三齿轮箱,该第三齿轮箱具有一第三减速齿轮组,该第三减速齿轮组的减速比介于5:1至20:1之间。
进一步地,其中,该捏合反应装置与该入料装置相连接处设有一第一压力感应器,该第一压力感应器感应有一第一压力,且该第一压力感应器与该第二马达电性相接,当该第一压力为每平方公分5公斤至每平方公分150公斤时,该第一压力感应器将控制该第二马达带动各该捏合反应螺杆作动,另该反应押送装置与该捏合反应装置相连接处设有一第二压力感应器,该第二压力感应器感应有一第二压力,且该第二压力感应器与该第三马达电性相接,当该第二压力为每平方公分10公斤至每平方公分200公斤时,该第二压力感应器将控制该第三马达带动各该反应押送螺杆作动。
进一步地,其中,该射料混合装置包含有一马达,该马达具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设有一联轴器,该联轴器连接有一转轴,该转轴外套设有一外管,该外管间隔设有一第一轴承与一第二轴承,该外管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二轴承间设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沿该外管的径向设有一第一挡板及一第二挡板,该外管于该定位座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间径向设有一第一定位片及一第二定位片,又该射料混合装置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二轴承间设有一活塞,另该外管连接有一混合螺杆,该外管受该活塞的驱动而沿该外管的轴向往复作动,使该第一定位片推顶该第一挡板时,该混合螺杆具有一第一位置,该第二定位片推顶该第二挡板时,该混合螺杆具有一第二位置。
进一步地,其中,当该混合螺杆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混合螺杆的末端与该入料螺杆的距离介于20mm至50mm之间,当该混合螺杆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混合螺杆的末端与该入料螺杆的距离介于1mm至5mm之间。
进一步地,其中,该外管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频率为每分钟1至60次。
进一步地,其中,该射料混合装置与该入料装置之间设有一滑轨,该滑轨上设有一滑块,供该射料混合装置滑动。
进一步地,其中,该捏合反应装置设有一加热器,该加热器的温度介于50 ℃至250℃。
进一步地,其中,各该入料螺杆的长度直径比介于15至30之间,各该捏合反应螺杆的长度直径比介于15至30之间,各该反应押送螺杆的长度直径比介于15至30之间。
本发明所提供的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通过该第一马达、该第二马达、该第三马达各别配合不同的装置与制程而输出合适的扭力,可不需要使用大功率的双轴押出机来进行混炼、捏合与押送的连续制程,从而避免于制程中无法调整装置的最适切参数而浪费能源,且该入料装置、该捏合反应装置与该反应押送装置,系可依不同产品的物料特性,分别调整其押送混炼与捏合的最佳转速,亦可快速地将其排列组合至最佳状态,而可达到快速提升物料混合的效果,故可有效提高混合的均匀性,进而达到节能减碳的效果,此外,更可进一步透过该射料混合装置的混合螺杆进行往复运动而避免阻塞,以使制程及成品皆更为稳定,另,透过该滑块可供该射料混合装置滑动,以供使用者对制程进行试运转,以取得最佳化的制程参数,并大幅缩短试运转的时间,以达到经济效益的增进。
附图说明
图1习知塑粒制造机之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组合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射料混合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入料装置、捏合反应装置与反应押送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射料混合装置的作动示意图,以显示第一位置的态样。
图6本发明的射料混合装置的作动示意图,以显示第二位置的态样。
图7本发明的滑块的作动示意图。
图中,1 储料桶 2 定量混合机
3 双轴押出机 4 冷却装置
10 射料混合装置
11 储料桶 12 射料混合头
13 马达 131 输出轴
14 联轴器
15 转轴
16 外管
161 第一轴承 162 第二轴承
17 定位座
171 第一挡板 172 第二挡板
173 第一定位片 174 第二定位片
18 活塞 181 缸体
182 活塞头 183 穿孔
19 混合螺杆
20 入料装置
21 入料容置体 22 入料容室
221 入料入口 222 入料出口
23 第一马达
24 第一齿轮箱 241 第一减速齿轮组
25 入料螺杆 26 滑块
27 滑轨
30 捏合反应装置
31 捏合反应容置体 32 捏合反应容室
321 捏合反应入口 322 捏合反应出口
33 第二马达
34 第二齿轮箱 341 第二减速齿轮组
35 捏合反应螺杆
37 第一压力感应器 38 加热器
40 反应押送装置
41 反应押送容置体 42 反应押送容室
421 反应押送入口 422 反应押送出口
43 第三马达
44 第三齿轮箱 441 第三减速齿轮组
45 反应押送螺杆
47 第二压力感应器
50 冷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请参阅图2所示,为本发明的组合示意图,并请配合参阅图3及图4所示,为本发明的射料混合装置的剖面示意图以及入料装置、捏合反应装置与反应押送装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其揭露有一种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该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包含有:
一射料混合装置10,其包含有数储料桶11,以供储存数种不同的塑粒原料,并计量输出,该等储料桶11连接有至少一射料混合头12,可供定量承接该等储料桶11所导入的塑粒原料,并将该等塑粒原料均匀混合,再以垂流方式灌注而出,该射料混合装置10包含有一马达13,该马达13具有一输出轴131,该输出轴131设有一联轴器14,该联轴器14连接有一转轴15,该转轴15外套设有一外管16,该外管间隔设有一第一轴承161与一第二轴承162,该外管16于该第一轴承161与该第二轴承162间设有一定位座17,该定位座17沿该外管16的径向设有一第一挡板171及一第二挡板172,该外管16于该定位座17的第一挡板171与第二挡板172间径向设有一第一定位片173及一第二定位片174,又该射料混合装置10设有一活塞18,该活塞18包含有一缸体181,该缸体181内环设有一活塞头182,该外管16穿设于该缸体181,且套设于该活塞头182上,该缸体181于该活塞头182的相对二侧各设有一穿孔183,又该外管16进一步连接有一混合螺杆19,以此,该外管16可受该活塞18的驱动而沿该外管16的轴向往复作动,使该第一定位片173推顶该第一挡板171时,该混合螺杆19具有一第一位置,该第二定位片174推顶该第二挡板172时,该混合螺杆19具有一第二位置。且该第一定位片173与该第二定位片174螺锁于该外管16,使该第一定位片173与该第二定位片174可调整其相对位置,并随该外管16轴向移动,而该第一定位片173与该第一挡板171的距离对应该外管16沿轴向朝该马达13移动的距离,该第二定位片174与该第二挡板172的距离对应该外管16沿轴向朝远离该马达13方向移动的距离。
一入料装置20,其包含有一入料容置体21,该入料容置体21内形成有一入料容室22,该入料容室22与该射料混合装置10相连通,供承接从该射料混合头12垂流灌注而出的塑粒原料混合物,又该入料装置20于该入料容置体21之一端设有一第一马达23,该第一马达23具有一第一扭力,该第一马达23的第一扭力介于10匹马力至50匹马力之间,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该第一马达23的第一扭力系为20匹马力,该第一马达23设有一第一齿轮箱24,该第一齿轮箱24具有一第一减速齿轮组241,该第一减速齿轮组241的减速比介于5:1至20:1之间,该入料容置体21于靠近该第一马达23的一端外壁缘镂设有一入料入口221,使该入料容室22与该射料混合装置10以相互组接连通,该入料容置体21于靠近该入料入口221的外壁缘设有一滑轨27,且该射料混合装置10相对该滑轨27设有一滑块26,该滑块26可供该射料混合装置10于该入料容置体21的该滑轨27上滑动,露出该入料入口221,该入料容室22的另端更镂设有一入料出口222,且该第一马达23连接有二彼此平行的入料螺杆25,该等入料螺杆25置设于该入料容室22内,并可受该第一马达23驱转作动,以将该塑粒原料混合物混炼后输出。
一捏合反应装置30,其包含有一捏合反应容置体31,该捏合反应容置体31内形成有一捏合反应容室32,该捏合反应容室32与该入料装置20相连通,供承接从该入料装置20输出的塑粒原料混合物,又该捏合反应装置30于该捏合反应容置体31的一端设有一第二马达33,该第二马达33具有一第二扭力,且该第二扭力大于该第一扭力,该第二马达33的第二扭力介于20匹马力至100匹马力之间,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该第二马达33的第二扭力为30匹马力,该第二马达33设有一第二齿轮箱34,该第二齿轮箱34具有一第二减速齿轮组341,该第二减速齿轮组341的减速比介于5:1至20:1之间,该捏合反应容置体31于靠近该第二马达33的一端外壁缘镂设有一捏合反应入口321,使该捏合反应容室32与该入料装置20以相互组接连通,该捏合反应容室32的另端更镂设有一捏合反应出口322,该第二马达33连接有二彼此平行的捏合反应螺杆35,且该等捏合反应螺杆35置设于该捏合反应容室32内,并可受该第二马达33驱转作动,以将该塑粒原料混合物捏合反应后输出,该捏合反应装置30与该入料装置20相连接处设有一第一压力感应器37,该第一压力感应器37感应有一第一压力,且该第一压力感应器与该第二马达33电性相接,当该第一压力为每平方公分5公斤至每平方公分150公斤时,该第一压力感应器37将控制该第二马达33带动该等捏合反应螺杆35作动,于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当该第一压力为每平方公分20公斤至每平方公分50公斤时,该第一压力感应器37将控制该第二马达33带动该等捏合反应螺杆35作动,以获得最佳捏合反应效果,可避免反应压力不足而造成捏合反应不确实或反应压力过高而造成捏合反应不完全,另该捏合反应装置30设有一加热器38,供该捏合反应容室32加热,其中,该加热器38的温度介于50 ℃至250 ℃,以提高反应速度进一步提高产量,可避免反应温度不足或反应温度过高而致变质。
一反应押送装置40,其包含有一反应押送容置体41,该反应押送容置体41内形成有一反应押送容室42,该反应押送容室42与该捏合反应装置30相连通,供承接从该捏合反应装置30输出的塑粒原料混合物,又该反应押送装置40于该反应押送容置体41的一端设有一第三马达43,该第三马达43具有一第三扭力,且该第三扭力大于该第一扭力,该第三马达43的第三扭力介于20匹马力至100匹马力之间,于本发明最佳实施例,该第三马达43的第三扭力为30匹马力,该第三马达43设有一第三齿轮箱44,该第三齿轮箱44具有一第三减速齿轮组441,该第三减速齿轮组441的减速比介于5:1至20:1之间,该反应押送容置体41于靠近该第三马达43的一端外壁缘镂设有一反应押送入口421,使该反应押送容室42与该捏合反应装置30以相互组接连通,该反应押送容室42的另端更镂设有一反应押送出口422,该第三马达43连接有二彼此平行的反应押送螺杆45,且该等反应押送螺杆45置设于该反应押送容室42内,并可受该第三马达43驱转作动,以将该塑粒原料混合物反应押送后输出,从而完成混炼、捏合与押送作业,该反应押送装置40与该捏合反应装置30相连接处设有一第二压力感应器47,该第二压力感应器47感应有一第二压力,且该第二压力感应器47与该第三马达43电性相接,当该第二压力为每平方公分10公斤至每平方公分200公斤时,该第二压力感应器47将控制该第三马达43带动该等反应押送螺杆45作动,于本发明最佳实施例,当该第二压力为每平方公分50公斤至每平方公分100公斤时,该第二压力感应器47将控制该第三马达43带动该等反应押送螺杆45作动,以获得最佳反应押送效果,可避免反应压力不足而造成反应押送不确实或反应压力过高而造成反应押送不完全。
一冷却装置50,其与该反应押送装置40相连接,供承接从该反应押送装置40输出的塑粒原料混合物,并将该塑粒原料混合物冷却定型。
请继续参阅图2至图4所示,透过该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使用者只需将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多元醇、二羟基丁烷及催化剂等所需的原料分别置放于该等储料桶11,并输送至该射料混合头12均匀混合,其中,该等储料桶11与该射料混合头12间设有一定量泵浦,使该等原料可定量输入该射料混合头12,而过量的原料则可再回流至该等储料桶11,以维持该等原料的最佳状态,该等原料于该射料混合头12均匀混合之后,再灌注于该入料装置20,经混炼后再输出送至该捏合反应装置30进行捏合反应,而后再输出送至该反应押送装置40完成混炼、捏合与押送作业,即可经该冷却装置50进行强制冷却定型,从而完成塑粒制造,以此,本发明透过该第一马达23、该第二马达33、该第三马达43配合塑粒原料混合物的混合状态分别输出该第一扭力、该第二扭力及该第三扭力,相较习知双轴押出机的高扭力、高功率及高耗电等缺点,本发明除大幅降低马达输出扭力,且整体功率及电量低(约为80瓩),此外,该入料装置20、该捏合反应装置30与该反应押送装置40可依各式塑粒产品的物料、特性及质量等,分别调整该等马达的扭力以及该等螺杆的转速,而可达到独立调整物料混合、捏合反应及混链的效果,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塑粒质量及产量。
值得一提的是,该等入料螺杆25、该等捏合反应螺杆35及该等反应押送螺杆45的长度直径比介于15至30之间,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使用直径为77 cm的螺杆,使该等入料螺杆25、该等捏合反应螺杆35及该等反应押送螺杆45的长度介于1155至2310 cm,相较于习知双轴押出机的主轴杆高达50的长度直径比及4 m的长度,本发明大幅缩短螺杆的长度,除可降低马达的扭力,更可降低整体功率及耗电量,从而达到节省能源的效果,另,该等入料螺杆25、该等捏合反应螺杆35及该等反应押送螺杆45的长度直径比可不一样,于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中,该等入料螺杆25、该等捏合反应螺杆35及该等反应押送螺杆45的长度直径比分别为15:25:30或为30:15:20,换言之,本发明可依塑粒产品的需求、物性、质量等,配合该等马达的扭力及该等螺杆的转速,进一步调整螺杆的长度直径比,而可达到独立调整物料混合、反应及混链的效果,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塑粒质量及产量。
于本发明实施例中,该捏合反应装置30设有一加热器38,供该捏合反应容室32加热,其中,该加热器38的温度介于50 ℃至250 ℃,于另一实施例中,该入料装置20、该捏合反应装置30及该反应押送装置40皆可选用装设一加热器,以此,本发明可依塑粒产品的需求、物性、质量等,配合该等马达的扭力及该等螺杆的转速、螺杆的长度直径比,来调整加热温度,可避免反应温度不足或反应温度过高而致变质,而可达到独立调整物料混合、反应及混链的效果,而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塑粒质量及产量。
请继续参阅图5及图6所示,为本发明的射料混合装置的作动示意图,当该等原料于使用该射料混合装置10进行射料时,使用者只要将气体依序由该等穿孔183轮流输入该缸体181内,该气体便会推动该活塞头182连动该混合螺杆19进行往复移动,而使该混合螺杆19可于该射料混合头12内通过往复运动推除残留聚积的原料,并进一步避免该等原料囤积于该射料混合头12内而造成阻塞,使该射料混合头12的出料可更为稳定。于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该混合螺杆19进行往复运动的周期介于每分钟1次至60次,可使成品稳定且不易发生爆管或该射料混合头12阻塞。值得一提的是,当该混合螺杆19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混合螺杆19距该等入料螺杆25介于20mm至50mm之间,当该混合螺杆19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混合螺杆19距该等入料螺杆25介于1mm至5mm之间,以此,不仅可推出该射料混合头12内的残料,且使该混合螺杆19与该等入料螺杆25不会发生碰撞而断裂。
请继续参阅图7所示,为本发明的滑块的作动示意图,当使用者欲进行试运转时,仅需于该滑轨27上滑动该滑块26,使该射料混合装置10滑动,即可露出该入料入口221,以此,使用者便可透过该入料入口221直接入料,进行试运转,以取得最佳化制程参数,以此,使用者可针对各阶段制程进行试运转,以取得最佳化的制程参数,并大幅缩短试运转的时间,达节能减碳的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发明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Claims (8)

1.一种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含有:
一射料混合装置,其包含有数个储料桶,各该储料桶连接有至少一射料混合头;
一入料装置,其包含有一入料容置体,该入料容置体内形成有一入料容室,该入料容室与该射料混合装置相连通,又该入料装置于该入料容置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一马达,该第一马达具有一第一扭力,且该第一马达连接有二个彼此平行的入料螺杆,各该入料螺杆置设于该入料容室内;
一捏合反应装置,其包含有一捏合反应容置体,该捏合反应容置体内形成有一捏合反应容室,该捏合反应容室与该入料装置相连通,又该捏合反应装置于该捏合反应容置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二马达,该第二马达具有一第二扭力,且该第二扭力大于该第一扭力,该第二马达连接有二彼此平行的捏合反应螺杆,且各该捏合反应螺杆系置设于该捏合反应容室内;
一反应押送装置,其包含有一反应押送容置体,该反应押送容置体内形成有一反应押送容室,该反应押送容室系与该捏合反应装置相连通,又该反应押送装置于该反应押送容置体的一端设有一第三马达,该第三马达具有一第三扭力,且该第三扭力大于该第一扭力,该第三马达连接有二彼此平行的反应押送螺杆,且各该反应押送螺杆置设于该反应押送容室内;
一冷却装置,其与该反应押送装置相连接;
其中,该射料混合装置与该入料装置之间设有一滑轨,该滑轨上设有一滑块,供该射料混合装置滑动,
其中,该捏合反应装置与该入料装置相连接处设有一第一压力感应器,该第一压力感应器感应有一第一压力,且该第一压力感应器与该第二马达电性相接,当该第一压力为每平方公分5公斤至每平方公分150公斤时,该第一压力感应器将控制该第二马达带动各该捏合反应螺杆作动,另该反应押送装置与该捏合反应装置相连接处设有一第二压力感应器,该第二压力感应器感应有一第二压力,且该第二压力感应器与该第三马达电性相接,当该第二压力为每平方公分10公斤至每平方公分200公斤时,该第二压力感应器将控制该第三马达带动各该反应押送螺杆作动。
2.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马达的第一扭力介于10匹马力至50匹马力之间,该第二马达之第二扭力介于20匹马力至100匹马力之间,该第三马达的第三扭力介于20匹马力至100匹马力之间。
3.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第一马达设有一第一齿轮箱,该第一齿轮箱具有一第一减速齿轮组,该第一减速齿轮组的减速比介于5:1至20:1之间,该第二马达设有一第二齿轮箱,该第二齿轮箱具有一第二减速齿轮组,该第二减速齿轮组的减速比介于5:1至20:1之间,该第三马达设有一第三齿轮箱,该第三齿轮箱具有一第三减速齿轮组,该第三减速齿轮组的减速比介于5:1至20:1之间。
4.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射料混合装置包含有一马达,该马达具有一输出轴,该输出轴设有一联轴器,该联轴器连接有一转轴,该转轴外套设有一外管,该外管间隔设有一第一轴承与一第二轴承,该外管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二轴承间设有一定位座,该定位座沿该外管的径向设有一第一挡板及一第二挡板,该外管于该定位座的第一挡板与第二挡板间径向设有一第一定位片及一第二定位片,又该射料混合装置于该第一轴承与该第二轴承间设有一活塞,另该外管连接有一混合螺杆,该外管受该活塞的驱动而沿该外管的轴向往复作动,使该第一定位片推顶该第一挡板时,该混合螺杆具有一第一位置,该第二定位片推顶该第二挡板时,该混合螺杆具有一第二位置。
5.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当该混合螺杆于该第一位置时,该混合螺杆的末端与该入料螺杆的距离介于20mm至50mm之间,当该混合螺杆于该第二位置时,该混合螺杆的末端与该入料螺杆的距离介于1mm至5mm之间。
6.依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外管沿轴向往复移动的频率为每分钟1至60次。
7.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捏合反应装置设有一加热器,该加热器的温度介于50 ℃至250 ℃。
8.依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其特征在于,其中,各该入料螺杆的长度直径比介于15至30之间,各该捏合反应螺杆的长度直径比介于15至30之间,各该反应押送螺杆的长度直径比介于15至30之间。
CN201410771349.5A 2014-12-15 2014-12-15 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 Active CN1057513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1349.5A CN105751399B (zh) 2014-12-15 2014-12-15 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71349.5A CN105751399B (zh) 2014-12-15 2014-12-15 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1399A CN105751399A (zh) 2016-07-13
CN105751399B true CN105751399B (zh) 2018-10-26

Family

ID=5633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71349.5A Active CN105751399B (zh) 2014-12-15 2014-12-15 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5139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6680A (en) * 1963-09-20 1970-10-27 Werner & Pfleiderer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izates comprising the essential steps of kneading the reaction mixture and shearing the polymers formed
CN103264453A (zh) * 2013-05-20 2013-08-28 深圳市翰易机械有限公司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生产装置及方法
CN103302838A (zh) * 2012-03-05 2013-09-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混合搅拌挤压设备及其运转控制方法
CN103507253A (zh) * 2012-06-29 2014-01-15 成都长迪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观测物料输送情况的传感器成型挤塑机料斗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680756D1 (de) * 1985-11-28 1991-09-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Apparat zum mischen von verschiedenen fluessigkeiten.
ITPD20040120A1 (it) * 2004-05-11 2004-08-11 Main Group Spa Dispositivo di pulitura per una camera di miscelazione in bassa pressione particolarmente per poliuretano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536680A (en) * 1963-09-20 1970-10-27 Werner & Pfleiderer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izates comprising the essential steps of kneading the reaction mixture and shearing the polymers formed
CN103302838A (zh) * 2012-03-05 2013-09-18 株式会社神户制钢所 混合搅拌挤压设备及其运转控制方法
CN103507253A (zh) * 2012-06-29 2014-01-15 成都长迪传感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观测物料输送情况的传感器成型挤塑机料斗
CN103264453A (zh) * 2013-05-20 2013-08-28 深圳市翰易机械有限公司 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生产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51399A (zh) 2016-07-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061878A1 (en) Rotary high speed low compression thermoplastic mo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3502168A (ja) プラスチック粘度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CN204635066U (zh) 自动鱼丸生产机
KR102041225B1 (ko) 떡 제조장치
CN104000296B (zh) 三段式豆粕动态发酵工艺
CN104354301A (zh) 降解片材双阶挤出压延成型成套设备
CN105751399B (zh) 节能减碳复合式塑粒的制造机构
CN1157774A (zh) 混合挤压成型装置
CN205997304U (zh) 一种速冷却3d打印塑料线的挤出成型机
CN101660008A (zh) 一种连续蒸煮机
CN218681737U (zh) 一种基于茶叶冷发酵工艺的发酵池
CN204841622U (zh) 一种用于制备海绵胶水的反应装置
CN101496560A (zh) 打搅团机
CN201506760U (zh) 再生胶无压脱硫设备
CN111113801A (zh) 一种染色均匀染色的包装塑料高效注塑机
EP3429337B1 (en) Curd kneading machine for the production of pulled-curd cheeses
CN104191587B (zh) 一种双螺杆挤出机
CN206168404U (zh) 旋转送料式智能温控增压搅拌过滤罐
KR100775978B1 (ko) 촉매 제조용 압출성형기
CN205185178U (zh) 进料输送装置
CN216760424U (zh) 一种搅拌均匀的电缆料生产用高速混合机
CN219028059U (zh) 一种制备超细电路线的加工设备
CN214605264U (zh) 一种塑料制品生产用温控设备
CN217648905U (zh) 适用于双壁波纹管生产线的单螺杆挤出机
KR102077765B1 (ko) 떡 제조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