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5889B - 一种注册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注册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5889B
CN105745889B CN201480009166.8A CN201480009166A CN105745889B CN 105745889 B CN105745889 B CN 105745889B CN 201480009166 A CN201480009166 A CN 201480009166A CN 105745889 B CN105745889 B CN 10574588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link
symbol
ofdm symbol
local side
side apparat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8000916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5889A (zh
Inventor
张晓风
彭桂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57458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8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58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8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5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ibre transmission
    • H04B10/2589Bidirectional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18Phase-modulated carrier systems, i.e. using phase-shift keying
    • H04L27/20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 H04L27/2032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 H04L27/2053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 H04L27/206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 H04L27/2067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 H04L27/2071Modulator circuits; Transmitter circuits for discrete phase modulation, e.g. in which the phase of the carrier is modulated in a nominally instantaneous manner using more than one carrier, e.g. carriers with different phases using a pair of orthogonal carriers, e.g. quadrature carriers with more than two phase states in which the data are represented by the carrier phase, e.g. systems with differential cod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7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 H04B10/075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 H04B10/079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or testing transmission systems; Arrangements for fault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using an in-service signal using measurements of the data signal
    • H04B10/0795Performance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27Arrangements for networking
    • H04B10/272Star-type networks or tree-type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05Symbol extensions, e.g. Zero Tail, Unique Word [UW]
    • H04L27/2607Cyclic exten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2Symbol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63Coarse synchronisation, e.g. by correl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6Acquisition of further OFDM parameters, e.g. bandwidth, subcarrier spacing, or guard interval l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35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 H04J3/0682Clock or time synchronisation in a network by delay compensation, e.g. by compensation of propagation delay or variations thereof, by rang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69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the domain of operation
    • H04L27/2671Time doma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68Details of algorithms
    • H04L27/2673Details of algorithms characterised by synchronisation parameters
    • H04L27/2675Pilot or known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47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receiver only
    • H04L27/26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L27/2689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 H04L27/2692Link with other circuits, i.e. special connections between 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and other circuits for achieving synchronisation with preamble design, i.e. with negotiation of the synchronisation sequence with transmitter or sequence linked to the algorithm used at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和设备,方法包括: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根据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在OFDM PON系统中实现上行注册及上行测距。

Description

一种注册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册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技术是一种点对多点的光纤传输和接入技术,下行采用广播方式、上行采用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方式,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朴结构,在光分支点不需要节点设备,只需要安装一个简单的光分支器即可。
图1是现有PON常用的一种树形拓扑结构示意图,包括:局侧的光线路终端(Optical Line Terminal,OLT)101、用户侧的光网络单元(Optical Network Unit,ONU)或者光网络终端(Optical Network Terminal,ONT)103以及光分配网络 (OpticalDistribution Network,ODN)102。所谓“无源”,是指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
在PON系统中,ONU到OLT的传输为上行方向,采用时分多址方式,即上行数据发送是突发的,不同ONU占用不同的上行时隙,多个ONU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共享上行链路。每个上行时隙间有避免冲突的保护时间间隔。为了保证上行数据不会发生冲突,上行发送需要采用测距技术,测量OLT下行发送到上行接收的数据信号的环路时延,并据此进行延迟补偿,保证每一个ONU的上行信号在公用光纤汇合后,插入指定的时隙,彼此间既不发生碰撞,也不要间隙太大。在上行测距之前,ONU还需要先在OLT 上注册,注册和测距是分开的。具体的注册方法是:OLT周期性的分配上行注册窗口, ONU在上行注册窗口发送注册消息;OLT解析ONU发送的注册信息,如果信息解析正确,向ONU发送回复信息,如果信息解析不正确,OLT不做处理,ONU超时未收到回复信息则随机退避一段时间后重新在上行注册窗口发送注册信息进行注册,直到注册成功。具体的测距方法是:OLT为已经注册的ONU开辟测距窗口,采用时间戳的方法进行测距。该技术的缺点在于注册与测距是分开的,需要至少两个大于传输时延的上行窗口。
随着技术的发展,目前已经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OFDM)技术应用于PON系统中,但是,上述注册、测距方法无法适用于OFDM-PON系统。在OFDM-PON中,注册消息仅仅做基于采样点的相位同步,不能够完成解调的目的,因此需要设置特殊的调制形式用于OFDM符号中携带的信息的解调。PON的测距是基于时间戳的媒体接入控制层(Media Access Control,MAC)测距,要求MAC与物理层(简称:PHY)之间的时延相对固定,才能保证MAC层的测距结果不会引起物理层的冲突。OFDM是以符号Symbol为单位的,与MAC之间的时延不固定,因此,在OFDM-PON系统中采用PON的方式注册和测距是不可行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注册的方法、设备及系统,能够在OFDM-PON系统中实现上行注册及上行测距。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注册的方法,包括:
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光的起始时间;
所述局端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FDM符号为一个,所述OFDM符号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局端设备对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和所述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FDM符号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局端设备对至少两个所述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包括: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计算所述局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
所述局端设备计算所述局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上行测距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结合第一方面,和/或第一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一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一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一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 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测距结果和接入信息,所述上行测距结果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所述接入信息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结合第二方面,和/或第二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局端设备,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得到的所述上行测距结果和所述接入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FDM符号为一个,所述OFDM符号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和所述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OFDM符号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和/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计算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
计算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上行测距结果。
结合第三方面,和/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结合第三方面,和/或第三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三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三方面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和/或第三方面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 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发送单元,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测距结果和接入信息,所述上行测距结果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所述接入信息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结合第四方面,和/或第四方面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光网络系统,包括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所述局端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局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注册的方法,包括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将所述上行测距结果和所述接入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局端设备能够根据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从而实现了上行注册以及上行测距。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PON常用的一种树形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所应用的网络结构示例图;
图3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二序列示例图;
图3B~图3E为本发明上行接入信号结构示例图;
图3F为本发明OFDM符号与其循环前缀和循环后缀之间的结构关系图;
图3G为本发明上行测距方法及原理示例图;
图4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局端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的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局端设备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的另一种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OFDM是多载波调制(Multi-Carrier Modulation,MCM)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间相互干扰。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干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
在OFDM传播过程中,高速信息数据流通过串并变换,分配到速率相对较低的若干子信道中传输,每个子信道中的符号周期相对增加,这样可减少因无线信道多径时延扩展所产生的时间弥散性对系统造成的码间干扰。另外,由于引入保护间隔,在保护间隔大于最大多径时延扩展的情况下,可以最大限度地消除多径带来的符号间干扰。如果用循环前缀作为保护间隔,还可避免多径带来的信道间干扰。
在过去的频分复用FDM系统中,整个带宽分成N个子频带,子频带之间不重叠,为了避免子频带间相互干扰,频带间通常加保护带宽,但这会使频谱利用率下降。为了克服这个缺点,OFDM采用N个重叠的子频带,子频带间正交,因而在接收端无需分离频谱就可将信号接收下来。
在OFDM系统的发射端加入保护间隔,主要是为了消除多径所造成的码间干扰(Internsymbol Interference,ISI)。其方法是在OFDM符号保护间隔内填入循环前缀,以保证在快速傅里叶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周期内OFDM符号的时延副本内包含的波形周期个数也是整数。这样,时延小于保护间隔的信号就不会在解调过程中产生ISI。
由于OFDM技术有较强的抗ISI能力以及高频谱效率,2001年开始应用于光通信中,相当多的研究表明了该技术在光通信中的可行性。
实施一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能够在OFDM-PON系统中实现上行注册及上行测距。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并使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以下图3~图6所示的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图2所示网络架构下的OFDM-PON系统中。参见图2,包括:局端设备210以及与局端设备210通过光纤连接的终端设备220;其中,局端设备210是指位于OFDM-PON系统中心局侧的设备,例如OLT,终端设备220是指位于用户侧的设备,例如ONU或ONT等。
参见图3,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流程图,所述包括:
步骤301: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终端设备发送上行光的起始时间。
步骤302:局端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其中,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的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所述接入信息可以包括:终端设备标识如ONU-ID 或逻辑ONU标识LOID,所述接入信息还可以包括终端设备的序列号SN。
其中,序列的峰均比是指:序列的最大值和均值之间的比值。所述预设第一数值的具体取值可以在实际应用中具体设定,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其中,所述相关运算可以为:
其中,x、y均为所述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N为第一序列的长度,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为:c(m)=Rxy(m-N),m=1、...、2N-1。
例如,第一序列可以为N=128的序列,具体为: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1、-1、-1、-1、-1、-1、-1、-1、1、-1、-1、-1、1、1、-1、1、1、1、-1、 1、1、1、-1;
该第一序列与自身进行上述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如图3A所示,第二序列共有255个点,第二序列的最大值为第一序列与自身在相关运算中重合的点,也即图中所示点128的数值,第二序列的均值可以通过序列中各个点的数值取平均值得到,如果上述举例中128个点的第一序列满足预设条件,那么点128的数值与第二序列的均值的比值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
由于第二序列的最大值为第一序列与自身在相关运算中重合的点,且第二序列有一个明显的最大值,例如图3A中点128的数值为序列的最大值,该点对应着第一序列的点128,因此当局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接入信号时,在后续步骤303中可以通过查找该最大值得到上行接入信号中相关序列符号的位置,进而得到上行接入信号的初始位置。
需要指出的是,相关运算还可以是其他方式,关于对某一个序列进行相关运算是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只是给出一种实现方式,现有技术中的其他相关运算也可以适用本发明,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OFDM符号可以为一个,OFDM符号可以与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此时,上行接入信号的结构参见图3B所示。此时,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的长度优选为一个符号,以便与OFDM符号进行差分相位调制,也可以是大于等于两个符号。
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OFDM符号可以为两个及多个,相邻两个OFDM符号可以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此时,假设OFDM符号为2 个,上行接入信号的结构参见图3C所示。此时,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的长度不限制。
其中,在图3B和图3C所示的上行接入信号中,相关序列符号和OFDM符号均未携带循环前缀(CP)或循环后缀(CS),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可以携带有循环前缀(CP)和/或循环后缀(CS);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假设OFDM符号为2个,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循环后缀,此时上行接入信号的结构参见图3D所示;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假设OFDM符号为2 个,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2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循环后缀,此时上行接入信号的结构参见图3E所示。
在OFDM系统中,为了最大限度地消除符号间干扰,在每个符号例如OFDM符号之前可以插入保护间隔,循环前缀就是传输在保护间隔中的信号,对于上述某一符号例如相关序列符号或者OFDM携带的循环前缀,假设循环前缀所占用保护间隔的长度为 Tg,则循环前缀可以与该符号尾部宽度为Tg的部分相同;基于类似的理由,符号之后还可以插入传输循环后缀的保护间隔,对于上述某一符号例如相关序列符号或者OFDM 携带的循环后缀,假设循环后缀所占用保护间隔的长度为Ti,则循环后缀可以与该符号头部宽度为Ti的部分相同;参见图3F所示,通过图形的方式给出了OFDM符号与循环前缀和循环后缀之间的关系示例。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发明实施例所使用的差分相位调制方法可以具体为:差分四相相移键控(DQPSK,Differential QuadriPhase Shift Keying)调制。在下表1中给出了目前DQPSK调制中当前输入比特(Current Input Bit)、四相变化(quadrantphase change)、前一传输符号的最高加权位(MSBs of Previously Transmitted Symbol)以及当前传输符号的最高加权位(MSBs of Currently Transmitted Symbol)之间的关系,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进行差分相位调制时,也可以按照表1中所示的关系实现接入信息的调制,具体的,DQPSK是利用前后码元之间的相对相位变化来表示数字信息,因此,可以将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入信息按照两个比特进行划分,每两个比特作为表1中的当前输入比特,并且,预先确定初始相位差,则可以通过表1得到每两个当前输入比特对应的四相变化值,根据该四相变化值在频域上对进行差分相位调制的两个符号进行四相移相,从而实现差分相位调制。
表1
步骤303:局端设备根据局端设备通过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
本步骤中,局端设备可以先根据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计算所述局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之后计算所述局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局端设备通过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上行测距结果,从而实现上行测距。
具体举例来说,假设局端设备在步骤301中通过相关序列AS向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信息,则参见图3G所示,局端设备将在第一时刻t1向终端设备发送相关序列 AS,相关序列AS开始传输的第一时刻t1就是局端设备通过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之后,经过一定延时,终端设备在第二时刻t2开始接收到相关序列AS,则终端设备从第二时刻t2开始向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经过一定延时,局端设备在第三时刻t3开始接收到上行接入信号,则第三时刻t3就是局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这一起始位置可以由局端设备通过上行接入信号中的相关序列符号确定;其中,第二时刻t2与第一时刻t1之间的时间长度、第三时刻t3与第二时刻t2之间的时间长度分别为局端设备与终端设备之间的传输时延(PD,Propagation Delay),第三时刻t3与第一时刻t1之间的时间长度就是局端设备从下行发送到上行接收的数据信号的环路时延(RTT,Roundtrip Time),也即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上行测距所希望获得的上行测距结果。
其中,上行接入信号的初始位置的确定原理在步骤302中已经说明,参见图3A所示,局端设备可以通过查找相关序列符号与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序列的最大值确定相关序列符号的位置,进而确定上行接入信号的初始位置。
本步骤中,所述OFDM符号为一个时,局端设备可以通过对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和所述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所述OFDM符号为至少两个时,局端设备可以对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步骤304: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测距结果及接入信息的响应消息。
具体地,当局端设备通过注册确认后,发送注册成功消息至终端设备;当终端设备注册未通过时,发送注册失败消息至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在接收到所述上行测距结果和所述接入信息后,通过所述接入信息确认是自身的上行测距结果时,可以根据上行测距结果调整数据发送时间,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即可以进行数据链路层或网络层的数据交互。
本实施例中,局端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从而局端设备能够根据局端设备通过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从而实现了上行注册以及上行测距。
而且,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测距方法,本实施例中在上行接入信号中携带相关序列符号,从而使得局端设备能够寻找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完成上行测距,而且,本实施例在物理层执行,OFDM PON系统中MAC层与物理层之间的时延不相对固定对上行测距结果不会产生影响,且不会引起物理层的冲突;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注册方法,本实施例中使用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从而保证局端设备能够正确的解调出接入信息。
实施二
参见图4,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从终端设备进行描述,包括:
步骤401:终端设备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步骤402: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其中,对上述相关序列符号以及峰均比的含义的解释请参照实施一,实施例一对这些内容的定义也适用于本实施例二,这里不再赘述。
步骤403: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测距结果和接入信息的响应消息,所述上行测距结果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局端设备通过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所述接入信息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从而局端设备能够根据上行接入信号进行上行测距和接入信息的确定,配合局端设备完成上行测距和注册。
实施三
参见图5,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描述了局端设备与终端设备通过交互实现上行注册和测距的过程,包括:
步骤501: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步骤502:终端设备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
其中,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一个OFDM符号;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OFDM符号与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其中,相关序列符号的长度最好为一个符号的长度。
其中,本步骤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生成上行接入信号,具体的,生成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可以包括:确定相关序列符号;确定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OFDM符号,所述OFDM符号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和所述OFDM符号生成所述上行接入信号。
一般的,接入信息的实际数据量并不大,因此,一个OFDM符号与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就可以调制接入信息,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如果接入信息的数据量较大或者终端设备需要通过上行接入信号传输其他信息时,在本发明实施例的 OFDM符号之后还可以进一步包括一个或多个OFDM符号,相邻两个OFDM符号之间也可以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接入信息或者其他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其中,相关序列符号可以预先设置于局端设备,具体使用何种相关序列构成相关序列符号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OFDM符号与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具体是以OFDM符号与相关序列符号每个子载波的相位差来调制接入信息,具体调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其中,相关序列符号可以携带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OFDM符号也可以携带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步骤503:局端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从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上行窗口注册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对相关序列符号和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接入信息。
其中,局端设备根据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可以包括:
根据相关序列符号计算局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
计算局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局端设备通过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上行测距结果。
其中,根据相关序列符号计算局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步骤302中的说明,这里不赘述。
步骤504:局端设备将所述上行测距结果和所述接入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步骤505:终端设备接收上行测距结果和接入信息的响应信息,根据上行测距结果调整数据的发送时间。
之后,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即可以进行数据链路层或网络层的数据交互。
本实施例中,上行接入信号中包括相关序列符号和一个OFDM符号,局端设备根据相关序列符号可以进行上行测距,解调相关序列符号和OFDM符号得到接入信息,从而完成上行测距和上行注册。
实施例四
参见图6,为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的另一个实施例流程图,该实施例描述了局端设备与终端设备通过交互实现上行注册和测距的过程,包括:
步骤601~步骤602与步骤501~步骤502相同,区别仅在于,步骤602中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相邻两个 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
一般的,接入信息的数据量较小,例如可能仅包括终端设备ID,则上行接入信号中可以仅包括两个OFDM符号,这两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就可以调制所有的接入信息。但是,如果实际应用中接入信息的数据量较大,仅有两个 OFDM符号无法调制所有的接入信息时,上行接入信号中可以包括三个甚至更多个 OFDM符号,通过相邻两个OFDM符号在频域上进行差分相位调制来调制接入信息。
在实际应用中,相邻两个OFDM符号除了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来调制接入信息之外,还可以调制终端设备希望发送给局端设备的其他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其中,相关序列符号可以预先设置于局端设备,具体使用何种相关序列构成相关序列符号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OFDM符号与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具体是以OFDM符号与相关序列符号每个子载波的相位差来调制接入信息,具体调制方法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其中,相关序列符号可以携带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OFDM符号也可以携带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制。
其中,本步骤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之前终端设备需要先生成上行接入信号,具体的,生成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可以包括:确定相关序列符号;确定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两个所述OFDM符号,相邻两个所述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根据确定的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和所述OFDM符号生成所述上行接入信号。
步骤603:局端设备接收终端设备从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根据局端设备通过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对上行接入信号中的至少两个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接入信息。
其中,根据相关序列符号计算局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步骤302中的说明,这里不赘述。
步骤604~步骤605与步骤504~步骤505相同,这里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上行接入信号中包括相关序列符号和至少两个OFDM符号,局端设备根据相关序列符号可以进行上行测距,解调OFDM符号得到接入信息,从而完成上行测距和上行注册。
实施例五
与本发明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的实施例相对应,本发明还提供了终端设备注册的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的实施例。
参见图7,为本发明局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框图:局端设备700包括:发送单元710、接收单元720以及处理单元730;其中,
发送单元71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接收单元720,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处理单元730,用于根据所述发送单元710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接收单元720接收到的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接收单元720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710,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730得到的所述上行测距结果和所述接入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可选地,所述OFDM符号为一个,所述OFDM符号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和所述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OFDM符号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处理单元730具体可以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 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单元730具体可以用于:
根据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计算所述接收单元720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
计算所述接收单元720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发送单元710 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上行测距结果。
可选地,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其中,根据相关序列符号计算局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步骤302中的说明,这里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局端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从而局端设备能够根据局端设备通过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从而实现了上行注册以及上行测距。
实施例六
参见图8,为本发明终端设备的一个实施例框图。终端设备800包括:接收单元810和发送单元820;其中,
接收单元810,用于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发送单元820,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810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 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810,还用于接收所述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测距结果和接入信息的响应信息,所述上行测距结果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所述接入信息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
可选地,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其中,根据相关序列符号计算局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步骤302中的说明,这里不赘述。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从而局端设备能够根据上行接入信号进行上行测距和接入信息的确定,配合局端设备完成上行测距和注册。
实施例七
参见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局端设备结构示意图,该局端设备900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20、收发器930和总线940;
处理器910、存储器920、收发器930通过总线940相互连接;总线940可以是ISA 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9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920,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92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收发器930用于连接其他设备,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收发器930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将上行测距结果和接入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所述处理器910执行所述程序代码,用于根据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OFDM符号为一个,所述OFDM符号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处理器910具体可以用于:对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和所述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OFDM符号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处理器910具体可以用于:对至少两个所述 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910具体可以用于:根据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计算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计算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上行测距结果。
可选地,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其中,根据相关序列符号计算局端设备接收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的具体实现方法可参考步骤302中的说明,这里不赘述。
实施例中,局端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从而局端设备能够根据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从而实现了上行注册以及上行测距。
实施例八
参见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基站结构示意图,该基站1000包括: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收发器1030和总线1040;
处理器1010、存储器1020、收发器1030通过总线1040相互连接;总线1040可以是ISA总线、PCI总线或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0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1020,用于存放程序。具体地,程序可以包括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操作指令。存储器1020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收发器1030用于连接其他设备,并与其他设备进行通信。收发器1030用于: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 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接收所述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测距结果和接入信息的响应信息,所述上行测距结果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所述接入信息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
所述处理器1010执行所述程序代码。
可选地,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从而局端设备能够根据上行接入信号进行上行测距和接入信息的确定,配合局端设备完成上行测距和注册。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存储介质中,如ROM/RAM、磁碟、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或者实施例的某些部分所述的方法。
实施例九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光网络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之间通过光分布网络ODN相连,其中,局端设备可以如实施例五所述的局端设备,终端设备可以如实施例六所述的终端设备,其中,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的交互流程可以如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所述的方法。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上行注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局端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所述局端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经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正交频分复用OFDM符号;其中,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
所述局端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所述上行测距结果及接入信息的响应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符号为一个,所述OFDM符号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
其中,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局端设备对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和所述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符号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
其中,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包括:
所述局端设备对至少两个所述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包括:
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计算所述局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
所述局端设备计算所述局端设备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上行测距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7.一种终端设备注册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经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测距结果和接入信息的响应信息,所述上行测距结果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所述接入信息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10.一种局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终端设备发送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终端设备从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经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发送的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上行测距结果;并且,根据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接入信息;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将所述处理单元得到的所述上行测距结果和所述接入信息的响应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符号为一个,所述OFDM符号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相关序列符号和所述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OFDM符号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OFDM符号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有接入信息,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至少两个OFDM符号进行解调,得到所述接入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计算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
计算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所述上行接入信号的起始位置以及所述发送单元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之间的距离,将所述距离作为上行测距结果。
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15.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16.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指示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
发送单元,用于从所述接收单元接收到的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所述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开始经过一段时间间隔之后,向所述局端设备发送上行接入信号,所述上行接入信号包括:相关序列符号以及位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之后的至少一个OFDM符号;所述相关序列符号由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序列构成,所述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序列与所述第一序列自身进行相关运算后得到的第二序列的峰均比大于预设第一数值;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用于在频域上通过差分相位调制的方式调制接入信息;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局端设备发送的上行测距结果和接入信息的响应信息,所述上行测距结果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局端设备通过所述上行注册窗口信息指示的上行注册窗口的起始位置和所述相关序列符号进行上行测距得到,所述接入信息由所述局端设备根据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确定。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关序列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中的每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或者,
所述至少一个OFDM符号携带有循环前缀和/或循环后缀。
19.一种光网络系统,包括局端设备和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局端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0~15任意一项所述的局端设备,所述终端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6~18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
CN201480009166.8A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注册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0574588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89702 WO2016065537A1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注册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5889A CN105745889A (zh) 2016-07-06
CN105745889B true CN105745889B (zh) 2019-03-08

Family

ID=558563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09166.8A Active CN105745889B (zh) 2014-10-28 2014-10-28 一种注册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53839B2 (zh)
EP (1) EP3203696B1 (zh)
CN (1) CN105745889B (zh)
WO (1) WO201606553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37587B2 (en) * 2016-06-10 2019-03-19 Nokia Of America Corporation Transporting out-of-band signals in distributed cable systems
CN110350975B (zh) * 2017-02-15 2021-04-13 金钱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pon中onu设备自动注册的方法
CN109391578B (zh) * 2017-08-11 2022-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号发送方法、信号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CN110943783B (zh) * 2018-09-25 2022-08-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网络的测距方法、olt、onu、光网络系统
WO2021081831A1 (zh) * 2019-10-30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符号处理的方法与装置
CN117896641A (zh) * 2022-10-14 2024-04-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通信网络中的注册方法、装置、通信设备以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3726A (zh) * 2011-06-27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93628A (zh) * 2011-12-23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378918A (zh) * 2012-04-19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道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686474A (zh) * 2013-11-18 2014-03-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远程差频检测的波分复用ofdm-pon传输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99327B2 (en) * 2004-06-24 2009-10-06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ccessing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JP5241524B2 (ja) * 2009-01-09 2013-07-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通信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その運用方法
US9008512B2 (en) * 2010-06-22 2015-04-14 Technio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Foundation Ltd. Optical network unit, optical access network and a method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KR20140093099A (ko) * 2013-01-17 2014-07-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광망 종단장치 및 광회선단말을 포함하는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접속 수동형 광가입자망
US20140255029A1 (en) * 2013-03-05 2014-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 burst marker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63726A (zh) * 2011-06-27 2011-11-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2893628A (zh) * 2011-12-23 2013-01-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光正交频分复用无源光网络的信号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3378918A (zh) * 2012-04-19 2013-10-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通道调整方法及装置
CN103686474A (zh) * 2013-11-18 2014-03-26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远程差频检测的波分复用ofdm-pon传输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TDM/TDMA 的EPON、GPON系统测距与时延补偿机制分析;姜欣 等;《现代电信科技》;20100331;全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37489A1 (en) 2017-08-17
WO2016065537A1 (zh) 2016-05-06
EP3203696A4 (en) 2017-11-08
US10153839B2 (en) 2018-12-11
CN105745889A (zh) 2016-07-06
EP3203696A1 (en) 2017-08-09
EP3203696B1 (en) 2019-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5889B (zh) 一种注册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1547062B (zh) 频偏纠正方法和设备
EP1530336A1 (en) Synchronization preamble structure for OFDM system
EP2896150B1 (en) Time to time-frequency mapping and demapping for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over coax (epoc)
CN104253680B (zh) 一种fbmc系统中同步信号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4541518A (zh) 一种构建基于同轴网络的以太网无源光网络(PON)(EPoC)的同轴汇聚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5264853A (zh) 一种应用于无源光网络pon通信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449481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信号采集
CN109391292A (zh) 加权分数傅里叶变换域双时隙分集与复用的协同传输方法
CN103152312A (zh) 一种功率可调的部分叠加训练序列光ofdm系统时间同步系统及方法
KR102106323B1 (ko) 광가입자망에서의 직교 주파수 분할 다중 신호 전송방법 및 그 장치
CN110336765A (zh) 高速工业通信系统的同步方法、装置、网络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5245482B (zh) 一种ofdm-pon上行链路时间同步方法
CN105122835B (zh) 通信系统中的突发标记物方案
CN101729479A (zh) 一种基于ofdm信号循环平稳特性的盲信道估计方法
CN107294689A (zh) 导频配置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4685847B (zh) 带宽分配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18171348A1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789801B (zh) Fbmc导频信道估计方法及装置
CN106331908A (zh) 一种无源光网络系统及其装置
CN102387110B (zh) 用于生成导频序列的设备和方法
CN106656443B (zh) 增加配对用户的方法及装置
CN104737480A (zh) 多载波分复用系统的方法和装置
CN110048983B (zh) 一种im/dd-ofdm无源光网络接收机的同步方法
CN1993910B (zh) 正交频分复用多址接入系统无线信道质量的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