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5844B - 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无线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无线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5844B
CN105745844B CN201380080872.7A CN201380080872A CN105745844B CN 105745844 B CN105745844 B CN 105745844B CN 201380080872 A CN201380080872 A CN 201380080872A CN 105745844 B CN105745844 B CN 10574584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carrier
group
snr value
power
targ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8008087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5844A (zh
Inventor
S·森
李正根
汤姆·侯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Publication of CN105745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584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584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04B7/0426Power distribu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1/0475Circuits with means for limiting noise, interference or distor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4TPC
    • H04W52/30TPC using constraints in the total amount of available transmission power
    • H04W52/34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 H04W52/346TPC management, i.e. sharing limited amount of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or data types, e.g. cell loading distributing total power among users or 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02Transmitters
    • H04B1/04Circuits
    • H04B2001/0408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 H04B2001/0416Circuits with power amplifiers having gain or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12Frequency diversit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发射器处识别具有超过目标信噪比(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识别具有低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将功率从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中迭代地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第三组子载波具有低于目标SNR值但比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目标SNR值的SNR值。

Description

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无线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无线链路的性能取决于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信道质量。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信道质量取决于路径损耗和频率选择性衰落这两个参数。而路径损耗随着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距离增加而增加,频率选择性衰落是发射器与接收器之间的多径特性的结果。
附图说明
联系下述结合附图而进行的详细描述,可以更为充分地理解本申请,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自始至终指代相同的部件,并且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用于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控制器的无线发射器的框图;
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的用于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的用于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无线发射器的框图,其中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用于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指令。
具体实施方式
从发射器到接收器的无线信号穿过多条路径,经历反射、衍射和散射。因此,在接收器接收到的信号包含原始信号的多时间延迟、衰减以及相移后的副本。大部分数字无线电使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标准(即,在多载波频率上对数字数据进行编码的方法)进行通信,并且在正交的子载波上的传输信号具有不同相位。每个被传输的符号X(f)被调制到不同的子载波f上,并且所接收的符号Y(f)的质量将取决于信道H(f):
Y(f)=H(f)X(f) 公式(1)
其中,矢量H=H(f)f=1:F是信道状态信息(CSI),是用于描述每个子载波上的信道质量的复矢量,并且F是子载波的总数量。例如,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a/g/n标准下的接收器实现了64个这样的子载波,并且在硬件中包括可根据接收到的数据包估计CSI的信道估计逻辑。此外,一些目前可用的芯片组可以将CSI导出到设备的驱动器。因此,CSI描述了发射器和接收器之间的链路(或通信信道)的传输特性。
如果来自发射器的信号沿着D条唯一路径到达接收器,路径p的衰减是ap,相位是并且子载波f的频率是fc,则CSI可以被表示为:
根据公式(2),可看到信道的质量不仅依赖于路径特性(即,衰减和相位),还依赖于子载波的频率fc。在特定子载波fc上的信道质量依赖于如何在该特定子载波上结合D条路径。在特定频率上,指数项(即,)所有相位可以对齐,由此提高了信道质量(|H(fc)|)。然而,在其他一些频率上,公式(2)的指数项实际上可能会彼此消减,结果导致较弱的信道。由于频率(或子载波)上的信道质量各不相同,因此这种现象被称为频率选择性衰落。
例如,在某个频率上,信道可能为“强”(即,强信号强度),并且在其他频率上,信道可能为“弱”(即,弱信号强度)。因此,对于给定的信道,无线链路的性能取决于弱频率/子载波的分布(即,弱频率/子载波的比例)。例如,两个链路的平均信道质量(通过接收到的信号强度指示(RSSI)度量来获得)可能是相同的,但是它们的性能因存在着弱子载波(即,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性质)而可能不同。带有相同性能的同样链路可能有不同的平均信道质量。
因此,本文所描述的示例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在发射器处在不同的子载波上重新分配功率的技术,来应对上述频率选择性衰落的挑战。所描述的示例对如下发现加以利用,即无线链路的性能受由大多数子载波所达到的信号强度(例如,信噪比(SNR))所限制,并且多个很强或很弱的子载波(即,子载波的信道质量)并未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可以通过减少最强和最弱的子载波的分配功率而显著增加实现目标信号强度的子载波部分,并且将所节省的功率重新分派给比最弱的子载波更接近于目标信号强度的较弱子载波。因此,所描述的示例在固定的总传输功率和每个子载波功率以及由发射器采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的限制下,通过在多个子载波间智能地重新分配功率,从而使传输的传送率最大化。在一些示例中,每个子载波被分配发射器的多个天线,并且在其他的示例中,每个子载波被分配一个天线(例如,使用空间频率编码(SFC))。
在一个示例中,一方法包括:在发射器处识别多个子载波中具有超过目标信噪比(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并且识别具有低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该方法还包括将功率从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迭代地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第三组子载波具有低于目标SNR值但比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目标SNR值的SNR值。
在另一个示例中,无线发射器包括用于将信号从发送器发射到接收器的多个天线、以及控制器。信号被编码在多个子载波上,并且至少一个天线被分配给至少一个子载波。控制器确定为了使用预定调制和编码速率传送所发射的信号而达到目标信噪比(SNR)值的子载波的最小数量。控制器识别多个子载波中具有超过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并且识别具有低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控制器将功率从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迭代地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第三组子载波具有低于目标SNR值但比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目标SNR值的SNR值。
在另一个示例中,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该指令在由无线发射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处理器确定为了使用特定调制和编码速率传送信号而达到目标信噪比(SNR)值的子载波的最小数量。该指令可执行,以识别多个子载波中具有超过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并且识别具有低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该指令可执行,以将功率从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迭代地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直到达到子载波的最小数量,第三组子载波具有低于目标SNR值但比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目标SNR值的SNR值。
正如本文所使用的,多子载波调制系统涉及将连续符号的数据信号(数据的一个或多个比特位)分割为多重低速率信号(即,多个子载波信号)。使用术语“子载波”是因为虽然数据信号被调制到不同频率的载波上,但每个“载波”只携带数据信号的一部分。正如本文所使用的,“信噪比”或“SNR”是用于对所需信号的电平与背景噪音的电平进行比较的度量。SNR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常以分贝(dB)来表示。正如本文所使用的,“调制和编码速率”或“调制和编码方案”是一种链路自适应,其指示使调制、编码以及其他信号和协议参数匹配于无线电链路上的条件(例如,路径损耗、因来自其他发射器的信号而引起的干扰、接收器的灵敏度、可用发射器功率下限等)。因此,调制和编码速率/方案将会影响发射器的传输速率。例如,调制和编码速率反映了由发射器支持的比特率,其中比特率是每单位时间传送或处理的比特数量。正如本文所使用的,“数据流”是数字编码后的相干信号序列(例如,数据的分组或数据包),其被用于发送或接收传输过程中的信息。如本文所使用的“信道状态信息”或“CSI”是指通信链路的已获知的(或推论出的)信道特性。CSI描述了信号如何从发射器传输到接收器,并且指示例如散射、衰落以及功率随着距离的衰减的联合影响,在所描述的示例中,信号(包含数据流)可被编码、投影或调制到多个子载波上。此外,每个子载波可被分配多个发射天线,或者每个子载波可被分配一个发射天线。
参考附图,图1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用于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控制器的无线发射器的框图。发射器102是电子设备,其借助于一个或多个天线(例如,多个天线132)来产生无线电电波。发射器102与接收器104以无线方式来传播无线电电波(例如,信号或数据)。发射器102可以是通过无线电进行通信的诸如蜂窝设备、智能手机、个人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计算设备、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接入点、无线路由器、或任何其他通信设备等另一个电子设备的一部分。同样地,接收器104可以包含在上述设备中的任何一个中。发射器102可以与接收器结合于一个单元内以作为收发器。
发射器102包括联接至多个天线132的控制器112。控制器112可以是用于在多个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硬件和/或软件。特别是,控制器112可被配置为迭代地将功率从第一组子载波和从第二组子载波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第一组子载波具有超过目标SNR值的SNR值,第二组子载波具有低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第三组子载波具有低于目标SNR值但比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目标SNR值的SNR值。
如以上所解释的,如果能够降低弱子载波的比例,则通信链路的无线性能就能得到改善。这可以通过使用较弱子载波上的额外功率来实现。但是,无线系统中的总传输功率不能超过固定限制。此外,许多国家的政府性监管机构限定可在子载波上分配的功率量。例如,在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限定能够在特定的子载波上分配的功率量。FCC旨在通过减少由101og(#天线/#数据流)的因子所允许的传输功率来克服在特定方向上辐射的能量增加,其中#天线是用于传输的天线的数量,#数据流是被传输的数据流的数量。因此,可能无法将任意数量的功率分配给弱子载波。在另一方面,可能会有很多比目标SNR更强的子载波用以支持给定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因此,可以从这样的强子载波中重新分配功率,并将该功率提供给弱子载波。
如果M和C分别是由无线发射器102使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则传输的传送率是M和C的函数F。因此,控制器112可被配置为使传送率在如上所述的固定总传输功率的限制和每个子载波功率上的调节限制下被最大化。
在一个示例中,其中在发射器102中可用的多个天线132将被分配给任何子载波,如果总发射功率为PT,并且能够从所有的发射天线132分配给任何子载波的最大量的功率为Pu,则控制器112可以基于优化函数的解决方案来将功率从发射器天线132分配给任何子载波。
最大化F(M,C),使得
其中K是天线的数量,N是子载波的数量,Pi,j是从天线i分配给子载波j的功率量。因此,基于函数F,功率可以在所有的子载波中分配,使得使用指定的(或预定的)调制和编码速率的传输可被成功传送。以上的公式(4)描述了具有大小为K×N的功率分配矩阵,其对每个子载波与天线的组合(即,Pi,j)指定传输功率。PT是所允许的总调节发射功率(例如,FCC法规)并且表示对使用多个天线的发射功率的限制。例如,发射功率限制可能取决于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传输的数据流的数量(例如,10log(#天线/#数据流))。
在另一个示例中,其中每个子载波仅被分配单个天线,公式(4)的优化函数可被相应地修改。例如,在每个子载波使用多个天线可能会因FCC法规而降低性能的情况下,每个子载波仅用单个天线。如以上所解释的,根据FCC法规,如果使用多个天线来在单个子载波上进行传输,则这种传输受限于发射功率限制,而发射功率限制取决于发射天线的数量和所传输的数据流的数量(即,101og(#天线/#数据流))。应对此调节限制以及应对频率选择性衰落问题的一种方式是每个子载波只分配单个天线。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空间频率编码(SFC),其中为每个子载波选择一个天线。通过每个子载波使用一个天线,10log(#天线/#数据流)的发射功率限制的影响可以被显著降低。应当注意,可以为每个子载波的单个天线所分配的功率量由PU限定。因此,公式(4)的优化函数可被修改为可用于每个子载波一个天线的情况,如下所述:
其中,S是天线,其应当在子载波j上进行发射。因此,对于给定的调制和编码速率,公式(4)和(5)提供了分别在每个子载波使用多个天线的情况下以及在每个子载波仅使用单个天线的情况下的最佳功率分配的解决方案。
无线性能取决于所采用的调制和编码方案。例如,使用调制,发射器102可以在相同的符号内编码不同数量的比特。举例说明,二进制相移键控(BPSK)调制方案编码为每符号1比特,正交相移键控(QPSK)调制方案编码为每符号2比特,并且几个其他的调制方案编码为每符号特定数量的比特。为了基于目标SNR达到特定的或预定的调制和编码速率,比特率(即,每秒可被传输的比特数,以及调制和编码速率的函数)可以被迭代地增加,直到不能再实现目标SNR。选择支持目标SNR的最高比特率以作为预定的调制和编码速率。举例说明,对于给定的目标SNR值,比特率可以从1,2,3…迭代地增加到n,其中n是仍支持目标SNR的最高的可能比特率。
支持给定数据包大小的特定调制方案的每个子载波SNR可以通过使用众所周知的理论公式来求出。在接收器104处的不同子载波的SNR因频率选择性衰落而产生变化。如果特定子载波的SNR低于用于调制速率的目标SNR,则在该特定子载波上接收到的比特可能已被损坏。然而,编码可以抵消这些误差中的一些。例如,在Wi-Fi网络中,1/2编码速率可以恢复到每个7比特位的窗口内2个误差。因此,即使一些子载波不能满足针对给定调制的目标SNR,但如果编码方案能够纠正误差,则仍有可能成功地传送传输。
因此,通过智能地分配功率以增加可以实现目标SNR的子载波的数量,可以提高传送率。此外,IEEE 802.11中的例如调制后误差均匀分布等交错技术可以针对特定的编码方案而确定因在较少的子载波上的低SNR而能够被纠正的比特误差的数量。
因此,实现目标SNR的子载波的数量可以通过从强子载波(即,超过目标SNR的子载波)以及从弱子载波(即,远低于目标SNR的子载波)重新分配功率来增加。首先,如果较强子载波的SNR值高于目标SNR则可以从它们中去除功率。其次,如果弱子载波的SNR值较低使得因在每个子载波上分配功率的限制而不能满足目标SNR,则可以从它们中去除功率。例如,控制器112可以减少与SNR值高于目标SNR的较强子载波相关联的一个或多个发射器132中的功率量,并且可以从SNR值比目标SNR低得多的弱子载波中减少功率量。因此,通过从较强和较弱的子载波两者中去除功率并将所去除的功率重新分配给那些略低于目标SNR的其他子载波,能够使具有等于或大于目标SNR的SNR值的子载波的数量最大化。
因此,控制器112被配置为从多个子载波中识别SNR值高于目标SNR值的较强子载波组。然后从较强子载波组中去除功率,直到在较强子载波组中剩余的功率支持目标SNR值(或直到较强子载波组的SNR值至少等于目标SNR值)。如果绝对标度下的子载波j的SNR是Sj并且目标SNR是PT,则功率减少之后在相同的子载波上所分配的功率Pj将为
其中PA是每个子载波的平均功率。所节省的功率可被重新分配给其他的子载波,使得更多的子载波能够满足目标SNR。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这样的子载波的数量,功率可被重新分配给最高SNR值低于目标SNR值的子载波(即,SNR值略低于但相比于其他弱子载波而言最接近于目标SNR的子载波),并且根据公式(6)来增加它的功率分配。相应地,以这种方式重新分布的总功率不能超过所节省的功率。因此,所保存的功率被迭代地重新分配在所有的弱子载波上直到所节省的功率用尽。通过以这样的方式重新分配功率,可以使所有的子载波超过目标SNR。然而,在一些情况下,在功率重新分配之后,并不是所有的子载波都可以超越目标SNR。在这种情况下,功率可以被重新分配,直到达到为了发送传输而满足目标SNR的子载波的数量。
如前面所解释的,编码可以纠正因不满足目标SNR的少数子载波而导致的误差。因此,依赖于编码和调制速率,可以确定针对给定的比特率(即,传输信号的发送)成功而满足目标SNR的子载波的数量。如果在重新分配从较强子载波组中节省下的功率之后,多于预定数量的子载波具有高于目标SNR的SNR,则可以实现目标比特率。否则,考虑到给定的调节限制,控制器112接着考虑即使通过对它们分配最高的可能功率也不能满足目标SNR的较弱子载波组。
为了识别弱子载波组,值得注意的是,很多接收器实现软判决检测,其中从个别子载波中解码的信息根据信息中包含有误差的可能性而被加权。当已知接收器104实现这样的软判决检测器时,可以在发射器102中重复执行加权处理,并且使用它与信道状态信息(CSI)相结合来识别将在接收器104中被清零或被最小加权的子载波。这个加权信息可被用来区分这些子载波是被清零或减持为从其中重新分配功率的潜在候选对象。因为这种子载波如上所述地被区分,所以功率可以按强度增加的顺序从弱子载波中被去除。例如,功率可以从最弱子载波中去除并重新分配给略低于目标SNR的较弱子载波。这个过程被迭代地执行,直到达到具有至少等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子载波的预定数量。然而,如果没有更多的节省功率要重新分配,并且具有至少目标SNR值的子载波的最小数量尚未达成,那就有可能是所选择的调制和编码速率无法实现,于是可以降低调制和编码速率。
图2是根据一个示例的用于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方法200可以例如以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的形式和/或以电子电路的形式来实现。
方法200包括:在210,在发射器处识别多个子载波中具有超过目标信噪比(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例如,控制器112可以对于给定的传输确定目标SNR值,并且对多个子载波的SNR值与目标SNR值进行比较,以识别具有至少等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
方法200包括:在220,识别具有低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例如,控制器112可以对多个子载波的SNR值与目标SNR值进行比较,以识别具有低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在某些示例中,第二组子载波可以基于信道状态信息与加权算法的结合被识别,以识别在接收器中可能被清零或被最小加权的子载波。例如,第二组子载波可以包括即使当功率被提供(给定的最大功率限制)给这样的子载波时也不能满足目标SNR值的子载波。
方法200包括:在230,将功率从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迭代地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第三组子载波具有低于目标SNR值但比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目标SNR值的SNR值。例如,可以从识别出的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中去除或减少功率,并且将功率迭代地重新分配给具有比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三组子载波。在某些示例中,首先从具有高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中去除功率,直到第一组子载波被用尽,并且使得第一组子载波每个剩下的SNR值至少等于目标SNR值。接着从第二组子载波中去除功率,并且将功率迭代地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在其他的示例中,执行迭代的重新分配,直到在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中没有欲从其中重新分配功率的更多子载波和/或直到在第三组子载波中没有将被重新分配功率的更多子载波。
图3是根据一个示例的用于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的流程图。方法300可以例如以在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的可执行指令的形式和/或以电子电路的形式来实现。
方法300包括:在310,迭代地增加调制和编码速率直到达到支持目标SNR值的最高调制和编码速率。例如,控制器112可以遍历一组比特率以找到由目标SNR值支持的最高可能比特率。举例说明,比特率可以按1Mbps逐渐增加,直到达到支持目标SNR值的最高Mbps。应该指出的是,比特率是所使用的调制和编码速率的函数。
方法300包括:在320,确定为了使用最高调制和编码速率将信号从发射器发送到接收器而达到目标SNR值的子载波的最小数量。例如,控制器112可以确定多个可用子载波中至少多少个子载波可能需要满足目标SNR以便使用最高调制和编码速率来传送信号。
方法300还包括:在330,将功率从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迭代地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直到至少达到最小数量。例如,控制器112可以持续将功率从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直到至少达到最小数量。
图4是根据一个示例的包括计算机可读介质的无线发射器的框图,计算机可读介质具有用于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指令。无线发射器402可包括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406和处理器404。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406可包括由处理器404可执行以完成无线发射器402的功能的指令416-436。
例如,目标SNR确定指令416可执行,用以确定为了使用特定调制和编码速率传送信号而达到目标SNR值的子载波的最小数量。
子载波组识别指令426可执行,用以识别多个子载波中具有超过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识别具有低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并且识别具有低于目标SNR值但比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三组子载波。
功率重新分配指令436可执行,用以将功率从第一和第二组子载波迭代地重新分配子载波给第三组子载波,直到至少达到用于信号的成功传送的子载波的最小数量。
以上所描述的技术可被体现在用于配置计算机系统的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来执行该方法。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例如但不限于,任何数量的下列非传递介质:包括磁盘和磁带存储介质的磁性存储介质;诸如光盘介质(例如,CD-ROM、CD-R等)等光学存储介质和数字视频磁盘存储介质;全息存储;诸如闪存、EEPROM、EPROM、ROM等包括基于半导体的存储单元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存储介质;铁磁性数字存贮器;包括寄存器、缓冲或高速缓存、主存储器、RAM等易失性的存储介质;以及互联网,在这里只列出了其中的一部分。其他新的和显而易见的类型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被用来存储本文所探讨的软件模块。计算系统可能有许多形式,包括但不限于,主机、小型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个人电脑、笔记本、个人数字助理、各种无线电设备和嵌入式系统,在这里只列出了其中的一部分。
在前面的描述中,许多细节被提出以供本发明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发明可以在没有这些细节的情况下被实现。尽管已关联有限数量的示例来公开了本发明,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从其认识到许多修改和变化。其旨在所附权利要求涵盖所有这些修改和变形,因为其落入本发明的真正精神和保护范围内。

Claims (20)

1.一种用于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包括:
在发射器处识别多个子载波中具有超过目标信噪比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
识别具有低于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以及
将功率从所述第一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组子载波迭代的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所述第三组子载波具有低于所述目标SNR值但比所述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其中所述第三组子载波接收重新分配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包括:
在迭代的重新分配功率之前,确定为了使用预定调制和编码速率将信号从所述发射器传送到接收器而达到所述目标SNR值的子载波的最小数量,以及
将功率从所述第一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组子载波迭代的重新分配给所述第三组子载波,直到至少达到所述子载波的最小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预定调制和编码速率通过迭代地增加调制和编码速率直到达到支持所述目标SNR值的最高调制和编码速率来选择。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迭代的重新分配被执行,使得所述第一组子载波剩下的SNR值至少等于所述目标SNR值,并且其中迭代的重新分配被执行,使得所述第三组子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达到至少等于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多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被分配所述发射器的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迭代的重新分配功率包括:在从所述第二组子载波重新分配功率之前,从所述第一组子载波迭代的重新分配功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所述第二组子载波包括:确定即使当功率被重新分配给这些子载波时也不能满足所述目标SNR值的子载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迭代的重新分配被执行,直到在所述第一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组子载波中没有更多的欲从其重新分配功率的子载波,并且其中迭代的重新分配被执行,直到在所述第三组子载波中没有更多的将被重新分配功率的子载波。
9.一种无线发射器,包括:
多个天线,用于将信号从所述发射器发射到接收器,其中所述信号被编码在多个子载波上,并且其中至少一个天线被分配给至少一个子载波;以及
控制器,用于:
确定为了使用预定调制和编码速率传送信号而达到目标信噪比SNR值的子载波的最小数量;
识别多个子载波中具有超过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
识别具有低于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以及
将功率从所述第一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组子载波迭代的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直到至少达到所述最小数量,所述第三组子载波具有低于所述目标SNR值但比所述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发射器,其中功率在从所述第二组子载波被迭代的重新分配之前,从所述第一组子载波被迭代的重新分配,并且其中所述发射器的总发射功率固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发射器,所述控制器根据最大化函数来执行功率的迭代重新分配:
最大化F(M,C),使得
其中K是所述多个天线的数量;
其中N是总子载波的数量;
其中Pi,j是从所述多个天线中的天线i分配给所述多个子载波中的子载波j的功率量;
其中PT是所允许的总发射功率;
其中PU是可以从所述多个天线分配给任何子载波的最大功率量;以及
其中M是函数F的调制并且C是函数F的编码速率。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无线发射器,其中当每个子载波被分配所述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时,所述控制器根据最大化解决方案来执行迭代重新分配:
和PU>PS,j≥0
其中S是为在子载波j上进行发射而被分配的天线。
13.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发射器,其中所述无线发射器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传输标准。
14.一种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由无线发射器的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
确定为了使用预定调制和编码速率传送信号而达到目标信噪比SNR值的子载波的最小数量;
识别多个子载波中具有超过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一组子载波;
识别具有低于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的第二组子载波;以及
将功率从所述第一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组子载波迭代的重新分配给第三组子载波,直到至少达到所述子载波的最小数量,所述第三组子载波具有低于所述目标SNR值但比所述第二组子载波更接近于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其中所述第三组子载波接收重新分配的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功率在从所述第二组子载波被迭代的重新分配功率之前,从第一组子载波被迭代的重新分配,并且其中所述发射器的总发射功率固定。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预定调制和编码速率通过迭代地增加调制和编码速率直到达到支持所述目标SNR值的最高调制和编码速率来选择。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迭代的重新分配被执行,使得所述第一组子载波剩下的SNR值至少等于所述目标SNR值,并且其中迭代的重新分配被执行,使得所述第三组子载波中的至少一个达到至少等于所述目标SNR值的SNR值。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多个子载波中的每个子载波被分配所述发射器的多个天线中的一个天线。
19.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识别所述第二组子载波包括:确定即使当功率被重新分配给这些子载波时也不能满足所述目标SNR值的子载波。
20.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迭代的重新分配被执行,直到在所述第一组子载波和所述第二组子载波中没有更多的欲从其重新分配功率的子载波,并且其中迭代的重新分配被执行,直到在所述第三组子载波中没有更多的将被重新分配功率的子载波。
CN201380080872.7A 2013-09-13 2013-09-13 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无线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0574584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3/059632 WO2015038141A1 (en) 2013-09-13 2013-09-13 Subcarrier power reallo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5844A CN105745844A (zh) 2016-07-06
CN105745844B true CN105745844B (zh) 2019-03-01

Family

ID=52666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80872.7A Active CN105745844B (zh) 2013-09-13 2013-09-13 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无线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787333B2 (zh)
EP (1) EP3044885A1 (zh)
CN (1) CN105745844B (zh)
WO (1) WO201503814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53060B (zh) * 2016-03-21 2020-04-1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噪比snr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0078531A1 (en) * 2018-10-15 2020-04-2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evice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US10972145B1 (en) * 2020-06-06 2021-04-06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for antenna selection for concurrent independent transmissions via multiple antenna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4917A (zh) * 2003-08-08 2007-01-10 英特尔公司 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中吞吐率提高的功率分配
US7286609B2 (en) * 2003-08-08 2007-10-23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WO2011141064A1 (en) * 2010-05-12 2011-11-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justing a power allocation of users in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nviron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125040A1 (en) * 2001-11-06 2003-07-03 Walton Jay R. Multiple-access 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AU2002360541A1 (en) * 2001-12-10 2003-06-23 Globespan Virata,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creasing data capacity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020110B2 (en) * 2002-01-08 2006-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IMO-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460876B2 (en) * 2002-12-30 2008-12-02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intelligent transmitted power control scheme
US7983355B2 (en) * 2003-07-09 2011-07-19 Broadcom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F signal combining and adaptive bit loading for data rate maximization in multi-antenna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327795B2 (en) * 2003-03-31 2008-02-05 Vecima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539123B2 (en) * 2003-06-27 2009-05-26 Intel Corporation Subcarrier puncturing in communication systems
TWI220605B (en) * 2003-07-09 2004-08-21 Ind Tech Res Inst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PAPR) reduction method
US20050047517A1 (en) * 2003-09-03 2005-03-03 Georgios Giannakis B. Adaptive modulation for multi-antenna transmissions with partial channel knowledge
US7349436B2 (en) * 2003-09-30 2008-03-25 Intel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high-throughput wideband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communications
US7260361B2 (en) * 2003-12-29 2007-08-21 Intel Corporation Locating interfering devices in wireless networks using channel adaptation metrics
US7421015B2 (en) * 2004-02-26 2008-09-02 2Wire, Inc. Bit-loading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 the presence of an asymmetric, correlated gaussian noise sources
US7826435B1 (en) 2004-03-05 2010-11-02 Zte (Usa) Inc. Power control in OFDM and OF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US7720167B2 (en) * 2004-03-29 2010-05-18 St.Microelectronics Ltd. Power save mode transition using loading translation function
TWI379560B (en) * 2004-08-12 2012-12-1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ing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DE202005022046U1 (de) * 2004-10-29 2012-08-2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Funksender und Funkempfänger
US7453966B2 (en) * 2005-01-12 2008-11-18 Nokia Corporation Gradient bas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OFDM sub-carrier power optimization
EP1739909A1 (en) * 2005-06-30 2007-01-03 STMicro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interferences between a wide band device and a narrow band device interfering with said wide band device
EP1739908A1 (en) * 2005-06-30 2007-01-03 STMicro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ducing the interferences between a wide band device and a narrow band interferer
CN1968492A (zh) * 2005-09-01 2007-05-2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分配资源的装置和方法
KR100828478B1 (ko) * 2005-11-28 2008-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멀티 캐리어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저 복잡도 동적 채널 할당장치 및 방법
US7697621B2 (en) * 2005-12-22 2010-04-1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 loading implementation detection in beamforming systems
US9071435B2 (en) * 2005-12-29 2015-06-30 Celeno Communications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tuning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in multi-user 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 systems with aged and noisy channel estimation
US8050697B2 (en) * 2006-08-22 2011-11-01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antenna scheduling system and method
KR101314611B1 (ko) * 2007-01-30 2013-10-07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주파수 선택성에 따른 mcs 인덱스 선택 방법, 장치, 및이를 위한 통신 시스템
US20090086706A1 (en) * 2007-10-01 2009-04-02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ross-layer multi-packet reception based medium access control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ITTO20070850A1 (it) * 2007-11-26 2009-05-27 Dora Spa "procedimento per la trasmissione su sistemi di comunicazione a portanti multiple, trasmettitore e prodotto informatico relativi"
EP2523362B1 (en) * 2007-12-20 2016-07-27 Sony Corporation Improved transmit power allocation for adaptive multi-carrier multiplexing MIMO systems
WO2010064110A1 (en) * 2008-12-01 2010-06-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wer allocation in a multicarrier system
US8675794B1 (en) * 2009-10-13 2014-03-18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Efficient estimation of feedback for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MCS) selection
EP2534772B1 (en) * 2010-02-10 2019-12-18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Transmission prot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JP5611447B2 (ja) * 2010-04-07 2014-10-22 アルカテル−ルーセント 情報フィードバックおよびプリコーディング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768359B2 (en) 2010-08-20 2014-07-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ample selection for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signal (SSS) detection
US8615052B2 (en) * 2010-10-06 2013-12-24 Marvell World Trade Ltd. Enhanced channel feedback for multi-user MIMO
US20120120881A1 (en) * 2010-11-15 2012-05-17 Amit Kalhan Subcarrier allocation for downlink channels in an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 (ofdm)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40294108A1 (en) * 2011-09-23 2014-10-02 Raul Hernan Etkin Extrapola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Estimates From Multiple Packets Sent Over Different Antennas to Generate a Combined CSI Estimate for a MIMO-OFDM System
US9143218B2 (en) * 2011-09-23 2015-09-22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xtrapola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estimates from multiple packets sent over different frequency channels to generate a combined CSI estimate for a MIMO-OFDM system
US9456369B2 (en) * 2012-07-31 2016-09-27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Management of 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 implementation
KR102018316B1 (ko) * 2013-02-28 2019-09-0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간섭 측정을 위한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WO2015016848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Resource allocator
WO2015023275A1 (en) * 2013-08-14 2015-02-19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94917A (zh) * 2003-08-08 2007-01-10 英特尔公司 用于多载波通信系统中吞吐率提高的功率分配
US7286609B2 (en) * 2003-08-08 2007-10-23 Intel Corporation Adaptive multicarrie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WO2011141064A1 (en) * 2010-05-12 2011-11-17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Adjusting a power allocation of users in a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environ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5038141A1 (en) 2015-03-19
US20160218756A1 (en) 2016-07-28
US9787333B2 (en) 2017-10-10
EP3044885A1 (en) 2016-07-20
CN105745844A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668256B2 (en)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 identification metho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mobile station, and program
US810321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622454B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US11128322B2 (e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determination of beamforming information
JP5600795B2 (ja) マルチユーザmimoシステム、基地局、ユーザ設備及びcqiフィードバック方法
RU2428793C2 (ru) Система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способ планирования ее ресурсов и подвижная станция
KR20070094442A (ko) 다중 사용자를 지원하는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의 피드 백정보 송/수신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피드 백 시스템
KR101352042B1 (ko) 다중 입출력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모드를 위한채널 정보 산출 장치 및 방법
RU2408988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способ радиосвязи
EP3433940B1 (en) Access nod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20376860A1 (en) Transmiss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from a terminal device
CN105745844B (zh) 在子载波间重新分配功率的方法、无线发射器和存储介质
CN108401524B (zh) 一种被用于功率调整的用户设备、基站中的方法和装置
KR102160148B1 (ko) 다중 안테나기반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10337824B (zh) 一种调度的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8882365B (zh) 一种基站、用户设备中的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03855A (zh) 一种上行协作发射方法及设备
KR2021005820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사용자 스케줄링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JP2011066771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通信制御装置、通信端末装置および通信制御装置の制御プログラム
CN116134749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装置
US9124478B2 (en) Method for cancelling inter-subcarrier interference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03477686B (zh) 包括具有带天线阵列的基站的无线系统中的功率分配
CN108702713A (zh) 比特到符号的映射方法和基站
KR20160104459A (ko) 송신 안테나 상관관계를 이용한 송신 방법
KR101730730B1 (ko) Ofdm 시스템 및 그것을 이용한 전력 할당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