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3988B -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3988B
CN105743988B CN201610192830.8A CN201610192830A CN105743988B CN 105743988 B CN105743988 B CN 105743988B CN 201610192830 A CN201610192830 A CN 201610192830A CN 105743988 B CN105743988 B CN 1057439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rk
user
party
unpaired message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283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3988A (zh
Inventor
方庆安
崔世起
范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a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a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a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a Technology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19283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39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39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39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39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39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Network services using third party service provider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90Details of database functions independent of the retrieved data ty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35Tracking the activity of the us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通过客户端向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并接收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其中包括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根据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和第三方标识信息匹配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追踪。能够实现安全、高效、准确的用户标识交换、追踪和用户行为的追踪,准确度和覆盖率高。

Description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互联网信息技术领域,尤指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互联网Web2.0时代,互联网用户既是互联网上的冲浪者又是互联网内容的制造者。由于互联网用户不需要登录就可以访问任何页面,如何有效的标识用户非常关键;在互联网广告领域或个性化推荐领域,有效捕捉用户兴趣也非常关键,因此需要追踪用户的浏览行为;随着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屏幕和上网速度提升,用户可以在多个平台进行上网行为,对于同一个用户,不同的平台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标识信息来标识同一个用户,因此,如何通过追踪用户的标识实现在多个平台中追踪用户行为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技术难题。
特别是在互联网广告领域中,需求方平台(Demand-Side Platform,DSP)要在供应方平台(Sell-SidePlatform,SSP)上投放广告,需要进行用户标识交换;如果需要用到用户信息还需要数据管理平台(Data-Management Platform,DMP)进行交互,其中涉及到多个平台用户标识交换,操作起来就更加复杂一些。
在互联网上常常采用Cookie进行用户标识,cookie主要有以下特点:1)唯一性,一个Cookie是唯一存在于一个域名下的;2)归属权,一个Cookie必须属于某一个域名,且相互不能访问使用;3)持久性,一个Cookie可以持久的存在于一个浏览器中。目前实现多平台之间的用户标识追踪交换的解决方案有:媒体端网站部署JS代码(JavaScript代码),实现用户cookie的匹配;当用户访问网站时,抽取媒体端cookie并调用第三方服务(即其他的服务平台),第三方服务接收到媒体端cookie并抽取自己域名下cookie,进行匹配存储,通过重定向方式将第三方服务所使用的cookie告诉媒体端。
上述方法具有以下不足之处:当媒体端与多个第三方服务进行用户标识交换时,需要多次修改前端代码,对于大型网站部署和上线代价比较大;媒体端直接调用第三方服务时,第三方服务可以通过服务请求获取用户浏览行为,泄露用户行为;通过用户登录信息进行cookie关联,能够保证精确度但是覆盖率低,对于广告或者个性化推荐领域不够用;用户可能会经常删除浏览器中的Cookie信息,导致难以长期追踪同一用户。
因此,如何实现高效、安全的用户标识交换、追踪,不因信息的删除而导致无法追踪,从而能够实现对使用不同标识的同一用户的行为追踪,是亟待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能安全、高效的实现用户标识交换、追踪,以及不能准确的实现用户行为追踪的问题,该方法能够实现高效、安全、长期的用户标识和用户行为追踪,准确度和覆盖率高。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包括:
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
通过客户端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并接收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所述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中包括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
根据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和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匹配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所述通用标识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追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标识匹配请求中至少包括访问用户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具体包括:根据所述URL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所述第三方服务列表。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
将获取的每个标识配对信息<Ai,Aj>,预处理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其中,Xk为候选通用标识;
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
将第一个标识信息相同的配对信息数据中包括的候选通用标识信息进行聚合统一,对发生了聚合统一的配对信息数据返回继续执行所述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的步骤,直至配对信息数据不再发生聚合统一时,得到第一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客户端记录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其他登陆方式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登陆标识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和/或
通过客户端记录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移动端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交换请求时,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第三方标识信息,并进行存储;
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重定向URL,填写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通过客户端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后,还包括:
为所述访问用户设置注册键值,所述注册键值用于在设定的第一时间段内对所述访问用户不再重新更新数据库中的标识配对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
交换模块,用于通过客户端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并接收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所述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中包括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
配对模块,用于根据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和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匹配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所述通用标识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追踪。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配对模块,还用于:
通过客户端记录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其他登陆方式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登陆标识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和/或
通过客户端记录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移动端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交换模块,还用于:
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交换请求时,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第三方标识信息,并进行存储;
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重定向URL,填写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通过客户端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系统,包括:本地服务器、客户端和至少一个第三方服务器;
所述本地服务器中设置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网络用户追踪实现装置;
所述客户端,用于向本地服务器发送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以及向本地服务器提供的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以及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提供给本地服务器;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本地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标识交换请求时,通过客户端返回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接收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根据能够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向其中包括的第三方服务器发起标识交换流程,实现标识交换,并将交换得到的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存储,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从而使得标识配对更安全可靠,具有长期可用性,根据数据库中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通用标识信息,通过通用标识信息实现对用户标识和用户行为的追踪,该方法高效、安全,不涉及到其他用户信息的泄密,能够长期使用,不因cookie的清空而失效,其准确度和覆盖率都很高,能够更准确地追踪用户行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的原理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标识配对信息的图结构表示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二中聚合后的通用标识信息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用户追踪实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网络用户追踪实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能安全、高效、准确的实现用户标识和用户行为追踪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该方法通过同一的服务器端口对用户进行聚类,从而实现对用户标识和用户行为的有效追踪。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其流程成如图1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1: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
客户端在访问用户登陆访问本地服务器时,可以发起对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流程,向本地服务器发送标识匹配请求。
可选的,标识匹配请求中至少包括访问用户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步骤S102: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
本地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
可选的,本地服务器可以根据标识匹配请求中包括的URL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
其中,第三方服务器列表中至少包括能够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器名单,还可以包括第三方服务器的服务接口。
步骤S103:通过客户端向获取到的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
本地服务器与获取到的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进行标识交换,此时可以通过客户端向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具体实现过程中,可以将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告知客户端,由客户端向各个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也可以有本地服务器根据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生成发送给各个第三方服务器的标识交换请求,由客户端将这些标识交换请求发送给各个第三方服务器。
步骤S104:接收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其中,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中包括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
本地服务器可以通过客户端接收第三方服务器重定向后的标识交换请求,从中获取第三方服务器提供的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
步骤S105:根据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和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匹配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该步骤中将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与第三方服务器提供的第三方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步骤S106: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除了根据上述步骤S105中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外,还可以通过以下可选方式中的至少一种来实现更新数据库中的标识配对信息:
方式一:通过客户端记录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其他登陆方式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登陆标识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方式二:通过客户端记录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移动端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所以,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包括上述步骤S105的方式更新的标识配对信息,还可能包括之前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采用上述方式一更新的标识配对信息、采用上述方式二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中的一种或几种。
因此,数据库中的标识配对信息可以有多个不同的来源,来自于多个不同的提供方,归纳下来,通常可以包括以下三种类型中的一种或几种:
1)本地服务器中设置的标识配对(Cookie Mapping)系统与第三方服务的服务器交换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例如<sina_id1,bfd_id1>、<sina_id2,bfd_id1>、……。
2)使用客户端的各种用户登录信息,记录客户端cookie以及用户登录标识(ID),得到标识配对信息。使用不同的登录信息通过客户端登录时,客户端将用户登录信息记录下来,例如为邮箱登录、手机号登录、用户名登录等等,然后再进行配对,得到标识配对信息。例如<uid1,sina_id1>、<uid2、sina_id2>、……。
3)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用户登录信息,使用不同的移动端进行登录时,也将登录信息记录下来,例如:使用安卓(Android)系统的移动端,记录国际移动设备标识(International Mobile Equipment Identity,IMEI)信息;使用互联网操作系统(Internetwork Operating System,IOS)的移动端,记录广告标示符(IdentifierForIdentifier,IDFA)信息;……等等。将记录的这些登录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假设当前标识信息为cookie中获取的用户标识,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例如<imeil,sina_id1>、<imei2,sina_id2>、……。
可见,数据库中的标识配对信息可以可以来自多个平台,如WEB端、WAP端以及手机端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
步骤S107: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其中,通用标识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追踪。
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种类型的标识配对信息,对其进行聚类处理,将同一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进行聚合,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以便采用通用标识信息对访问用户进行标识追踪和行为追踪。
可以采用DBSCAN算法或基于图连通图算法对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以图连通图算法为例,具体可以选用Map-reduce算法实现。
可选的,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
将获取的每个标识配对信息<Ai,Aj>,预处理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其中,Xk为候选通用标识;
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
将第一个标识信息相同的配对信息数据中包括的候选通用标识信息进行聚合统一,对发生了聚合统一的配对信息数据返回继续执行所述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的步骤,直至配对信息数据不再发生聚合统一时,得到第一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其流程成如图2所示,网络用户追踪过程中,实现第三方标识交换追踪的原理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访问用户使用客户端访问本地服务器。
如图3所示的用户通过客户端访问本地服务器,以新浪网为例,用户通过个人电脑的浏览器访问新浪网,新浪网的后台服务器处理访问用户的访问请求。同时,提供一个后端服务接口,当用户访问媒体网站时通过该服务接口获取需要做标识匹配(cookie mapping)的第三方服务列表,然后依次请求后续处理。
例如:用户访问媒体网站-新浪首页www.sina.com.cn,默认情况下新浪会在sina.com.cn域下种植cookie信息,标识该用户信息,比如cookie信息可以是61.135.152.2031452237390.125804。
步骤S202:客户端发送标识匹配请求给本地服务器。
当有用户访问时,客户端向本地服务器发送标识匹配请求,通过发送标识匹配请求启动标识匹配流程。如图3所示的标识匹配请求发送到负责接收请求、获取第三方服务列表的后台模块。
标识匹配请求中至少包括当前页面URL域名信息,通过URL域名信息,获取该页面下可以做CookieMapping的第三方服务列表以及第三方服务的服务借口。
本发明中,当用户访问本地服务器时,通过超文本传输协议(HyperText TransferProtocol,HTTP)技术启动一个行内框架(iframe)进行用户标识信息交换,这样第三方获取到用户行为都是无意义的,从而保证了用户信息的安全性。
步骤S203:本地服务器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
本地服务器上负责接收请求、获取第三方服务列表的后台模块,可以通过iframe方式实现。获取需要做标识匹配(cookie mapping)的第三方服务列表以及第三方服务的服务接口。
步骤S204:本地服务器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
接收到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如图3所示的,iframe模块从配置模块获取第三方服务列表。
步骤S205:本地服务器将获取的第三方服务列表提供给客户端。
步骤S206:客户端向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
客户端,比方说浏览器,能够获取需要做匹配的第三方服务以及服务接口,通过以下JS代码生成iframe,并依次向第三方服务器发送请求。这样不仅能够保证用户浏览行为不会泄露,因为此时第三方服务获取到的行为是固定地址,例如下表1中的(cm.dmp.sina.cn/cm/sinaads_ck_wap.html)。
表1
可选的,完成一次Cookie Mapping后,在sina.com.cn域名下注册一个键值对表示该访问用户已经完成cookie mapping任务,一段时间内都不会再发起Cookie Mapping请求。通过注册键值保证一个用户固定时间段内只做一次匹配请求,保证交换效率。
如图3所示的,客户端向第三方服务器1、第三方服务器2、……、第三方服务器n发送标识交换请求,请求获取第三方标识信息。
步骤S207:第三方服务器返回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第三方服务器接收到客户端发送过来的标识交换请求,请求格式如下表2示例:
表2
第三方服务器从标识交换请求URL中获取访问用户的标识信息或Cookie(sina_id对应值),并且抽取自己域名下的该用户的标识信息或Cookie;将该用户的标识信息对进行存储;从请求URL中获取客户端的重定向URL(redict_url),填写第三方标识信息(third_id)字段并发送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给客户端。
步骤S208:客户端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其中,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中包括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
如图3所示的,从第三方服务器1、第三方服务器2、……、第三方服务器n接收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获取第三方标识信息。
步骤S209:客户端将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提供给本地服务器。
步骤S210:本地服务器获取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和第三方标识信息,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本地服务器获取第三方服务器重定向过来的cookie mapping请求,此时由配对模块抽取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和客户端自己cookie。进行标识信息的预处理,
可以将所有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表示为图结构。图顶点为用户标识;图中的边为用户配对信息。处理后数据如图4所示,其中标识A1和标识B1曾经发送过配对信息;标识D1、标识E1和标识F1曾经发生过配对信息;标识C1未发生配对。
步骤S211: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将标识配对信息存储到非关系型的数据库(NoSQL数据库)中,方便进行查询调用。Nosql数据库可以采用关键字-值数据库(redis)、leveldb数据库等。
若数据库中已有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则对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进行更新,若没有,则直接存储。
可选的,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后,还包括:为访问用户设置注册键值,其中,注册键值用于在设定的第一时间段内对访问用户不再重新更新数据库中的标识配对信息。
步骤S212:本地服务器获取存储的配对信息。
所获取的标识配对信息包括上述本次标识匹配获取得到并存储标识配对信息,也包括之前获得并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
步骤S213: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
基于上述过程所产生的如图4所示的图结构,可以采用密度聚类方式进行用户聚类,密度聚类可以采用DBSCAN算法或者基于图连通图算法。
由于互联网用户有千万或者十亿级别,需要进行分布式求解,例如可以采用标识传递算法进行分布式图连通图求解,例如采用Map-reduce算法进行求解,处理过程如下:
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
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将获取的每个标识配对信息<Ai,Aj>,预处理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其中,Xk为候选通用标识;例如:将当前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A1,A2>、<A1,A3>、……、<A1,An>,预处理为配对信息数据<A1,A2,X1>、<A1,A3,X2>、……、<A1,An,Xn-1>,其中,A1为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A2、……、An为第三方标识信息、X1、……、Xn-1为候选通用标识。
Map阶段,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例如:将配对信息数据<A1,A2,X1>、<A1,A3,X2>、……、<A1,An,Xn-1>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1,A2,X1>、<A2,A1,X1>、<A1,A3,X2>、<A3,A1,X2>、……、<A1,An,Xn-1>、<An,A1,Xn-1>。
Reduce阶段,将第一个标识信息相同的配对信息数据中包括的候选通用标识信息进行聚合统一;该阶段将相同关键字(key)的配对信息数据进行收集,并且将这些配对信息数据中的所有配对信息中的候选通用标识修改为标识中的最小值,例如<A1,A2,X1>,<A1,A3,X2>,处理之后修改为<A1,A2,X1>,<A1,A3,X1>,发生此类修改认为发生过用户聚合。通常对于相同的配对信息所产生的不同标识,选择最小值。
对发生了聚合统一的配对信息数据返回继续执行所述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的步骤,直至配对信息数据不再发生聚合统一时,得到第一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
本地服务器获取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由于在实际应用是可能会产生一些异常数据会导致某些连通图非常大,此时需要根据一定策略进行图切割,可能策略包括:
基于密度约束,如果某个簇规模大于指定阈值,则不进行连通子图合并。
基于用户标识(uid),即认为用户登录标识是唯一的,如果一个簇内有多个UID,则进行分解或者不进行图合并。
也可以等将每个簇处理完后,再合并各个簇的处理结果。
如图5所示为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示意,标识A1和标识B1聚合后得到通用标识信息X1;标识D1、标识E1和标识F1聚合后得到通用标识信息X2;标识C1得到通用标识信息X3。
步骤S214:使用得到的通用标识信息对用户进行追踪。
使用得到的通用标识信息对用户标识和用户行为进行追踪,能够更准确、全面的追踪用户行为。该方法综合考虑与多个第三方服务器的用户匹配标识信息、结合使用客户端的各种用户登录信息,进行密度聚类对用户进行聚类,从而追踪相同用户。
上述方法中,如图3所示的,通过iframe方式发送标识匹配请求、获取第三方服务列表、保存CookieMapping结果等。
上述方法流程主要实现标识配对信息获取、用户数据预处理、用户密度聚类和用户通用标识获取等过程。通过可配置的安全、高效的用户标识交换系统,实现安全、高效的网络用户标识交换、存储和跟踪,可进行单向、双向的用户标识交换;并且基于用户标识交换和某些登录信息进行密度聚类进行用户追踪。
上述方法,可选的,本地服务器也可以实现第三方服务器的功能,为其他第三方服务器提供标识信息交换服务,此时: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交换请求时,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第三方标识信息,并进行存储;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重定向URL,填写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通过客户端向第三方服务器发送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系统,其结构如图6所示,包括:本地服务器1、客户端2和至少一个第三方服务器3。
本地服务器1,用于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通过客户端向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并接收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其中,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中包括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根据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和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匹配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其中,通用标识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追踪。
客户端2,用于向本地服务器发送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以及向本地服务器提供的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以及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提供给本地服务器。
第三方服务器3,用于接收到本地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标识交换请求时,通过客户端返回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上述本地服务器1中设置网络用户追踪实现装置,可选的,第三方服务器3中也可以设置网络用户追踪实现装置。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装置的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接收模块101、获取模块102、交换模块103、配对模块104和追踪模块105。
接收模块101,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
获取模块102,用于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
交换模块103,用于通过客户端向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并接收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其中,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中包括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
配对模块104,用于根据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和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匹配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追踪模块105,用于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其中,通用标识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追踪。
优选的,上述配对模块104,还用于:通过客户端记录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其他登陆方式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登陆标识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和/或通过客户端记录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移动端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优选的,上述交换模块103,还用于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交换请求时,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第三方标识信息,并进行存储;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重定向URL,填写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通过客户端向第三方服务器发送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优选的,上述接收模块101接收到的标识匹配请求中至少包括访问用户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相应的,上述获取模块102,具体用于根据URL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所述第三方服务列表。
优选的,上述追踪模块105,具体用于: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将获取的每个标识配对信息<Ai,Aj>,预处理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其中,Xk为候选通用标识;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将第一个标识信息相同的配对信息数据中包括的候选通用标识信息进行聚合统一,对发生了聚合统一的配对信息数据返回继续执行所述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的步骤,直至配对信息数据不再发生聚合统一时,得到第一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
优选的,上述网络用户追踪实现装置还包括:设置模块,用于更新数据库中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后,为访问用户设置注册键值,该注册键值用于在设定的第一时间段内对访问用户不再重新更新数据库中的标识配对信息。
上述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系统及装置,通过提供第三方服务器配置服务,能够灵活进行第三方服务的标识信息配对控制以及增加、删除参与标识信息配对的第三方服务,实现灵活的匹配权限控制。通过在前端引入iframe方式,将用户行为统一映射到相同的访问地址,隐藏用户浏览行为,保证用户隐私。通过在前端设置键值对保存用户配对信息,使得用户在固定时间内只配对一次,有效减少服务压力提升效率。综合考虑CookieMapping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多样化的用户登录信息和移动端标识信息进行用户跨平台标识追踪。采用基于密度聚类或者连通子图方式进行用户标识追踪,提供了一种解决大规模连通子图求解算法,保证算法执行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了解到本发明实施例列出的各种说明性逻辑块(illustrative logicai block),单元,和步骤可以通过电子硬件、电脑软件,或两者的结合进行实现。为清楚展示硬件和软件的可替换性(interchangeability),上述的各种说明性部件(illustrative components),单元和步骤已经通用地描述了它们的功能。这样的功能是通过硬件还是软件来实现取决于特定的应用和整个系统的设计要求。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于每种特定的应用,可以使用各种方法实现所述的功能,但这种实现不应被理解为超出本发明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各种说明性的逻辑块,或单元都可以通过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其它可编程逻辑装置,离散门或晶体管逻辑,离散硬件部件,或上述任何组合的设计来实现或操作所描述的功能。通用处理器可以为微处理器,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也可以为任何传统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以通过计算装置的组合来实现,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多个微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联合一个数字信号处理器核,或任何其它类似的配置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嵌入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这两者的结合。软件模块可以存储于RAM存储器、闪存、ROM存储器、EPROM存储器、EEPROM存储器、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本领域中其它任意形式的存储媒介中。示例性地,存储媒介可以与处理器连接,以使得处理器可以从存储媒介中读取信息,并可以向存储媒介存写信息。可选地,存储媒介还可以集成到处理器中。处理器和存储媒介可以设置于ASIC中,ASIC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可选地,处理器和存储媒介也可以设置于用户终端中的不同的部件中。
在一个或多个示例性的设计中,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述功能可以在硬件、软件、固件或这三者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如果在软件中实现,这些功能可以存储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或以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形式传输于电脑可读的媒介上。电脑可读媒介包括电脑存储媒介和便于使得让电脑程序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其它地方的通信媒介。存储媒介可以是任何通用或特殊电脑可以接入访问的可用媒体。例如,这样的电脑可读媒体可以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CD-ROM或其它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它磁性存储装置,或其它任何可以用于承载或存储以指令或数据结构和其它可被通用或特殊电脑、或通用或特殊处理器读取形式的程序代码的媒介。此外,任何连接都可以被适当地定义为电脑可读媒介,例如,如果软件是从一个网站站点、服务器或其它远程资源通过一个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用户线(DSL)或以例如红外、无线和微波等无线方式传输的也被包含在所定义的电脑可读媒介中。所述的碟片(disk)和磁盘(disc)包括压缩磁盘、镭射盘、光盘、DVD、软盘和蓝光光盘,磁盘通常以磁性复制数据,而碟片通常以激光进行光学复制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可以包含在电脑可读媒介中。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
通过客户端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并接收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所述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中包括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
根据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和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匹配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所述通用标识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追踪。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匹配请求中至少包括访问用户的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具体包括:根据所述URL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所述第三方服务列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具体包括:
获取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
将获取的每个标识配对信息<Ai,Aj>,预处理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其中,Xk为候选通用标识;
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
将第一个标识信息相同的配对信息数据中包括的候选通用标识信息进行聚合统一,对发生了聚合统一的配对信息数据返回继续执行所述将配对信息数据<Ai,Aj,Xk>转化为配对信息数据<Ai,Aj,Xk>、<Aj,Ai,Xk>的步骤,直至配对信息数据不再发生聚合统一时,得到第一个标识信息对应的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
其中:Ai、Aj为第三方标识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通过客户端记录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其他登陆方式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登陆标识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和/或
通过客户端记录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移动端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交换请求时,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第三方标识信息,并进行存储;
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重定向URL,填写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通过客户端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后,还包括:
为所述访问用户设置注册键值,所述注册键值用于在设定的第一时间段内对所述访问用户不再重新更新数据库中的标识配对信息。
7.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到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时,获取提供标识交换的第三方服务列表;
交换模块,用于通过客户端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并接收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所述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中包括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
配对模块,用于根据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和访问用户的第三方标识信息匹配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追踪模块,用于根据数据库中存储的标识配对信息聚类得到访问用户的通用标识信息,所述通用标识信息用于对用户进行追踪。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对模块,还用于:
通过客户端记录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其他登陆方式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登陆标识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和/或
通过客户端记录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用户登录信息,将记录的使用移动客户端的登录信息中包括的移动端的标识信息作为第三方标识信息,与当前标识信息进行配对,得到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根据得到的标识配对信息更新数据库中该访问用户的标识配对信息。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交换模块,还用于:
接收到第三方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发送的访问用户的标识交换请求时,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第三方标识信息,并进行存储;
从标识交换请求的URL中获取重定向URL,填写访问用户的当前标识信息,通过客户端向所述第三方服务器发送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10.一种网络用户追踪实现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本地服务器、客户端和至少一个第三方服务器;
所述本地服务器中设置如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网络用户追踪实现装置;
所述客户端,用于向本地服务器发送访问用户的标识匹配请求,以及向本地服务器提供的第三方服务列表中的第三方服务器发送标识交换请求,以及接收第三方服务器返回的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提供给本地服务器;
所述第三方服务器,用于接收到本地服务器通过客户端发送的标识交换请求时,通过客户端返回重定向标识交换请求。
CN201610192830.8A 2016-03-30 2016-03-30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Active CN1057439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830.8A CN105743988B (zh) 2016-03-30 2016-03-30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830.8A CN105743988B (zh) 2016-03-30 2016-03-30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3988A CN105743988A (zh) 2016-07-06
CN105743988B true CN105743988B (zh) 2019-03-08

Family

ID=56253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2830.8A Active CN105743988B (zh) 2016-03-30 2016-03-30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398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5845A (zh) * 2016-12-28 2018-07-06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cookie生命期延长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8932624B (zh) * 2017-05-22 2022-04-29 腾讯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234642B (zh) * 2017-12-29 2021-01-26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追踪方法、服务器和用户端
CN111310061B (zh) * 2018-11-27 2023-12-15 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全链路多渠道归因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951355B (zh) * 2019-03-13 2022-09-06 苏州洞察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分布式系统白盒关联路径追踪的方法
CN111064822B (zh) * 2019-12-23 2022-07-12 北京丁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追踪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1460338B (zh) * 2020-03-31 2023-06-23 北京创鑫旅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查询方法和装置
CN111597519B (zh) * 2020-04-15 2021-08-13 杭州优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客户管理系统的客户数据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6955A (zh) * 2006-12-15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用户数据的方法及用户档案管理服务器
CN103166976A (zh) * 2013-04-03 2013-06-19 晶赞广告(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安全的同步跨域身份标识映射方法
CN103970843A (zh) * 2014-04-28 2014-08-06 东华大学 一种Web日志预处理中基于UUID的会话合并方法
CN104281717A (zh) * 2014-10-31 2015-01-14 晶赞广告(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海量id映射关系的方法
CN104951499A (zh) * 2015-04-23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跨域用户关联方法及信息推送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323856B2 (en) * 2008-10-14 2016-04-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URL virtual naming and metadata mappi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96955A (zh) * 2006-12-15 2007-07-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访问用户数据的方法及用户档案管理服务器
CN103166976A (zh) * 2013-04-03 2013-06-19 晶赞广告(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安全的同步跨域身份标识映射方法
CN103970843A (zh) * 2014-04-28 2014-08-06 东华大学 一种Web日志预处理中基于UUID的会话合并方法
CN104281717A (zh) * 2014-10-31 2015-01-14 晶赞广告(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海量id映射关系的方法
CN104951499A (zh) * 2015-04-23 2015-09-30 中国科学院信息工程研究所 一种跨域用户关联方法及信息推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3988A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43988B (zh)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US10642904B2 (en) Infrastructure enabling intelligent execution and crawling of a web application
CN108306877A (zh) 基于node js的用户身份信息的验证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3716326A (zh) 一种资源访问方法及用户资源网关
CN105868231A (zh) 缓存数据的更新方法及装置
WO2019042240A1 (zh) 一种短链接解析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5556501B (zh) 令牌捎带的系统和方法
CN103383687B (zh) 一种页面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3944944B (zh) 分享网页链接的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3716391A (zh) 一种内容缓存的实现方法及路由器
CN106682028A (zh) 获取网页应用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US20100043050A1 (en) Federating policies from multiple policy providers
CN105472045A (zh) 数据库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US20130246453A1 (en) Method of extending web service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using query languages
CN110266661A (zh) 一种授权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4994139A (zh) 一种对高并发网络请求发快速响应的系统
CN104348848B (zh)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03617267A (zh) 社交化扩展搜索方法及装置、系统
US8352442B2 (en) Determination of an updated data source from disparate data sources
CN108093026A (zh) 多租户请求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0781676B (zh) 一种文本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880923A (zh) 应用于应用服务器的监控操作请求的方法和装置
CN105184559B (zh) 一种支付系统及方法
CN105404766B (zh) 用户历史医疗数据查询方法以及分布式系统
CN109145209B (zh) 用于搜索区块链数据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24

Address after: Room 501-502, 5/F, Sina Headquarters Scientific Research Building, Block N-1 and N-2, Zhongguancun Software Park, Dongbei Wangxi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100193

Patentee after: Sina Technology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80, International Building, No. 58 West Fourth Ring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20 floor

Patentee before: Sina.com Technology (China)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