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8932624B - 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8932624B
CN108932624B CN201710363228.0A CN201710363228A CN108932624B CN 108932624 B CN108932624 B CN 108932624B CN 201710363228 A CN201710363228 A CN 201710363228A CN 108932624 B CN108932624 B CN 108932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platform
identifier
user identifier
dema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632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8932624A (zh
Inventor
葛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632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8932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08932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2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8932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8932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01Market modelling; Market analysis; Collecting market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51Targeted advertisements
    • G06Q30/0269Targeted advertisements based on user profile or attribute
    • G06Q30/0271Personalized advertis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2Marketing; Price estimation or determination; Fundraising
    • G06Q30/0241Advertisements
    • G06Q30/0277Online advertisement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Fina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户信息映射方法,该方法包括: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由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对应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Description

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户信息映射方法、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及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程序化广告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日渐成熟,广告主们对程序化广告的接受度和认可度也越来越高。所谓的程序化广告技术是指利用技术手段进行广告交易和管理,广告主可以程序化采购媒体资源,并利用算法和技术自动实现精准的目标受众定向,只把广告投放给对的人。相比于靠人力进行媒介洽谈、广告管理和对广告进行无差别投放的传统广告而言,程序化广告的最大价值是为广告主和媒体带来了营销效率和广告效果的双提升,实现以人为本的精准广告定向以及媒体资源的自动化、数字化售卖与采购。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映射方法。该方法包括:
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
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由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该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标识获取模块,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
标识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
标识反馈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由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请求发送模块,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本申请实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映射方法。该方法包括:
第一需求方平台经过用户终端向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送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并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本申请的实例还提供了一种实现用户信息映射系统。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第一需求方平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以及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其中,
第一需求方平台用于通过用户终端向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送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用于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从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根据获取到的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通过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第一需求方平台;并通过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第一需求方平台进一步用于从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用于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建立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采用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不仅与发起第一用户映射请求的需求方平台进行用户信息映射外,还会与媒体信息处理平台配置的其他需求方平台进行映射。也就是说,基于一次请求,如果能够获取到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有效用户标识后,可以实现多次映射,这样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用户映射的比例,而且对于新接入的需求方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积累第一用户标识,方便新接入的广告主做人群定向。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例涉及的系统构架图;
图2是本申请一实例中用户信息映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实例中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与需求方平台的整体交互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实例中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与需求方平台的具体交互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实例中用户映射服务器的结构框图;以及
图6是本申请一实例中计算机设备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用户映射方法,该方法应用的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该系统架构包括媒体信息处理平台101、用户终端102、一个以上的需求方平台103以及互联网104。媒体信息处理平台101与用户终端102之间通过互联网104连接,需求方平台103与用户终端102之间通过互联网104连接,其中:
上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101可以连接多个需求方平台,是为需求方平台提供与媒体信息有关信息交互的一个平台。在这里,可将媒体信息处理平台101理解为广告交易平台,该平台是在线广告交易市场,类似于股票交易市场,能够将媒体资源和广告主/广告代理商联系在一起。广告交易平台的英文可以表示为Ad Exchange,简称为ADX。在实际中,媒体信息处理平台101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组成,其中参与用户信息映射的硬件设备可称为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
上述用户终端102可以是用户的智能手机或电脑,其上安装有各种应用软件的客户端软件,用户可以通过上述用户终端登录并使用各种应用软件的客户端,该应用软件的客户端可以为多媒体软件的客户端,例如视频客户端。
上述需求方平台103是指为广告主或广告代理商提供的实时竞价投放平台,广告主可以在需求方平台上管理广告活动以及其投放策略,包括目标受众的定向条件,预算、出价、创意等设置。需求方平台的英文可以表示为Demand Side Platform,简称为DSP。需求方平台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服务器组成,其中参与用户信息映射的硬件设备可称为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该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与媒体信息处理平台101的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课共同完成用户信息映射。
上述互联网104可以包括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
基于上述系统架构,举一应用实例:
假设作为一个需求方平台的京东网站想要在作为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腾讯新闻上投放广告,当用户登录京东网站时,京东的需求方平台可以向对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起用户信息映射请求,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将自身对用户命名的用户标识Tuid与京东的需求方平台对用户命名的用户标识DSP1-uid映射起来。当用户访问腾讯新闻时,腾讯新闻会通知腾讯的广告交易平台,腾讯的广告交易平台向各个需求方平台发起竞价请求,而由于京东的需求方平台对用户命名的用户标识DSP1-uid与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对用户命名的用户标识Tuid具有映射关系,京东的需求方平台会根据腾讯的广告交易平台发送来的的用户标识Tuid,在其用户数据中心中找到用户标识DSP1-uid对应的用户信息,例如性别、年龄、兴趣爱好,以便于京东需求方平台将用户信息和投放需求进行匹配,决定是否参与出价。
然而,由于一些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对用户命名的用户标识是依据某个平台账户生成的,例如,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是依据qq号生成用户标识,针对需求方平台主动发起的映射请求,会存在一些情况:在发起映射请求之前,用户没有登录qq,需求方平台便无法获取用户的qq号,导致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生成的用户标识Tuid是无效的。由于上述情况的存在,使得用户信息有效映射的比例比较低。
基于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用户映射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具体可以应用于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如图2所示,该方法包括:
S201、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依据上述应用实例可知,若一网站有广告投放需求,并且用户在访问该网站时,该网站对应的第一需求方平台会发起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也就是说,步骤S201中的第一需求方平台可以是指具有广告投放需求并且被用户正在访问的网站所对应的需求方平台。
上述的用户信息映射,可以用英文表示为Cookie Mapping,简称为CM,因此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可以称之为CM请求。当然,用户映射也可以被称为用户匹配,这样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也可以被称之为用户信息匹配请求。
上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例如,用户在京东的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可以记为DSP1-uid。不同的用户,其京东的登录账户是不同的,可以用其对访问京东网站的各个用户进行区分,因此用户对应京东的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DSP1-uid可以采用用户在京东网站的登录账户,也可以采用根据用户登录京东网站的用户名或账户生成的用户标识,具体采用何种标识作为DSP1-uid本申请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实现对用户的区分即可。
在步骤S201中,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可以采用实时监听的方式,当监听到有信息发送过来时,进行接收,从而实现对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的接收。
S202、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
上述预设应用平台可以自主选择,例如,可以选择与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关联的应用平台,以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为例,其关联的应用平台可以是qq,也可以是微信等,那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可以选择具有唯一标识的qq号、微信号等,由于这些信息具有唯一性,因此依据其生成的用户标识也具有唯一性。
S203、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
可理解的是,上述第二用户标识是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该用户标识是依据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而生成,是有效的用户标识。举例来说,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在接收到京东的需求方平台发来的映射请求时,可以获取用户的qq号,然后依据该qq号生成一个用户标识Tuid,该用户标识Tuid即第二用户标识。
S204、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由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理解的是,在同一时间访问某一网站的用户可能非常多,为了辨别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过来的第二用户标识是哪个用户的用户标识,在步骤S204中还可以将用户对应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一同反馈给第一需求方平台。
举例来说,当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生成第二用户标识Tuid后,会将该第二用户标识Tuid发送给京东的需求方平台,京东的需求方平台便可以将第二用户标识Tuid与第一用户标识DSP1-uid建立映射关系。
上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映射关系的过程,就是记录数据的过程,将用户对应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一组数据存储起来的过程,也可以简称为进行对应存储。这里,第一需求方平台将用户对应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一组数据存储起来,以便于后续使用。当然,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也可以将用户对应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存储起来,以便后续使用。在本申请的实例中,存储的方式可以采用n元组的形式,例如,二元组或三元组。其中,二元组的形式为第一需求方平台将用户对应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DSP-uid&第二用户标识Tuid,三元组相对于二元组多了第一需求方平台自身的标识DSP-id,即DSP-id&DSP-uid&Tuid。
S205、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在步骤205中,除了与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的发起方完成映射服务外,本申请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还会与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起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也就是说,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会与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完成映射服务。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步骤S205可以先于或后于步骤S204执行,也可以与步骤S204同时执行。
举例来说,当用户访问一个需求方平台,例如京东,进而京东的需求方平台发起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实现将用户的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进行映射。然而不仅京东想在腾讯新闻上投放广告,美团、大众点评等需求方平台也想在腾讯新闻上投放广告,这样将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配置为与京东、美团、大众点评的需求方平台关联。如图3所示,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例如,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在接收到第一需求方平台(例如,京东的需求方平台)发送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并生成第二用户标识后,除了将生成的第二用户标识发送至第一需求方平台,还会向第二需求方平台(例如,美团的需求方平台、大众点评的需求方平台)发送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中包括用户的第二用户标识Tuid。当第二需求方平台接收到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后,会将第二用户标识Tuid与用户对应该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即第三用户标识DSP2-uid进行映射。至此,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与第一需求方平台、第二需求方平台均实现用户信息映射。
基于上述分析可知,本申请提供的用户映射方法,不仅与发起第一用户映射请求的需求方平台进行映射外,还会与媒体信息处理平台配置的其他需求方平台进行映射,也就是说,基于一次请求,如果能够获取到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后,能都实现多次映射,这样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用户映射的比例,而且对于新接入的需求方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积累第一用户标识,方便新接入的广告主做人群定向。
在一些实例中,可能想要在腾讯新闻上投放广告的网站不止有京东,还有美团、大众点评等,在这种情况下,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就需要对各个网站对应的需求方平台进行区分,因此在上述举例中京东的需求方平台发起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中除了第一用户标识外,还可包括京东的需求方平台的标识,该标识可以用来标识发起映射请求的是京东的需求方平台,而不是美团的需求方平台,也不是大众点评的需求方平台,这个标识可以由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来分配。
在一些实例中,骤S203中,生成第二用户标识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一种可选的方式为调用远程数据服务,该远程数据服务实际上是一个算法,将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输入该服务,便可输出第二用户标识,这种调用远程数据服务的方式将上述远程数据服务作为公共服务,不仅占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空间小,而且也便于其他设备调用该远程数据服务。当然,也可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的算法写入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中,这样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在需要生成第二用户标识时就不用调用远程数据服务了。
在一些实例中,由于需求方平台和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之间交互的信息均经过用户终端,具体可以但不限于采用重定向的方式实现。
举例来说,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重定向指令,第一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地址。这样,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的发送过程大致为:第一需求方平台发送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由于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中包括重定向指令,则根据指令中的重定向地址为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将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发送至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接收该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即可。
类似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还可包括第二重定向指令,所述第二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的地址。由于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中的重定向地址为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的地址,因此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在由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送至用户终端后,用户终端会将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发送至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
类似的,在步骤S204中,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过程可以包括: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第三重定向指令,所述第三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地址。
在上述过程中,采用的重定向指令可以采用暂时重定向指令,即302重定向指令。
由于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和需求方平台之间的交互的信息要经过用户终端,这样便于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和需求方平台从用户终端上获取用户cookie。而用户cookie是存储于访问者的计算机中的小量信息,由网络服务器发送出来以存储在网络浏览器上,从而下次这位独一无二的访问者又回到该网络服务器时,可从该浏览器读回此信息,让浏览器记住这位访客的特定信息,如上次访问的位置、花费的时间或用户首选项等。由于用户cookie中存储有访问者短时间内的浏览记录,因此可以从用户cookie中获取用户登录某些网站的登录账户、获取有关的映射数据等。
举例来说,在步骤S202中,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的过程可以包括:向所述用户终端请求储存在所述用户终端上的数据Cookie;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Cookie;以及,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这里,在用户终端的cookie中获取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的方式,简单、易实现。
当然,也可能存在Cookie中没有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的情况,例如,用户在之前没有登录过qq,则用户cookie中便不会有qq的相关信息。针对这种情况,生成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默认用户标识,并将所述默认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至此映射服务结束。对于没有获取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的情况,生成的默认用户标识为一个无效的用户标识,由于是无效的用户标识,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就不再基于该无效用户标识与其他需求方平台进行映射操作。
另外,由于基于该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的第二用户标识是有效的,而没有基于该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是无效的,为了方便区分有效用户标识和无效用户标识,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来区分有效用户标识和无效用户标识,也即当用户标识满足一定条件时为有效标识/无效标识。例如,这一预先设定的规则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通过使基于用户信息生成的用户标识的位数与没有基于该用户信息生成的用户标识的位数不同的方式加以区分。例如,有效用户标识的位数是8位,但是无效用户标识只有6位等等。
在一些实例中,也可能存在用户cookie中已经存在该用户的相关映射数据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还可以在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之前,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所述映射数据包括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判断获取到的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是否为无效的用户标识;若是无效的用户标识,则将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替换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具体为执行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第一需求方平台的步骤,由第一需求方平台重新建立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的对应关系。
这里,首先在用户cookie中获取映射数据,如果不能获取到映射数据,则将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但是如果能够获取到映射数据,也可能存在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是无效标识的情况,因此还要对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是否有效进行判断,如果无效的话,则也将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即用第二用户标识替换该无效标识。具体判断用户标识是否有效的方式可以根据有效用户标识和无效用户标识的生成方式或者预先设定的二者相互区分的规则。例如,如果有效用户标识和无效用户标识的位数不同,可以通过区分位数的方式判断用户标识是否有效。当然,如果发现用户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侧的用户标识是有效的,就不需要进行映射、替换等步骤了。从而简化流程,避免不必要的通信浪费。
映射数据在用户cookie中可以以n元组的形式存在,例如,三元组:需求方平台的标识DSP-id&用户在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DSP-uid&用户在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Tuid。
下面根据图4结合具体的示例对需求方平台和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进行说明:
在该示例中,第一需求方平台以京东的需求方平台为例,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以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为例,第二需求方平台以美团的需求方平台为例进行说明。假设京东和美团均想在腾讯新闻上投放广告,当用户访问京东时,京东的需求方平台便会将用户访问的URL、京东的需求方平台的标识DSP1-id以及该用户在京东的需求方平台中的用户标识DSP1-uid等信息经过用户终端发送给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由于是经过用户终端跳转的方式,因此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可以从所述用户终端中获取用户cookie,并从所述用户cookie中尝试获取用户的qq号。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根据获取的qq号生成第二用户标识Tuid之后,将第二用户标识Tuid与用户标识DSP1-uid进行映射,再经过302跳转将映射数据经过用户终端发送给京东的需求方平台,当京东需求方平台接收到映射数据时,返回确认信息。在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将映射数据发送给京东需求方平台的之前、同时或者之后,还会将第二用户标识Tuid经过用户终端,进行302跳转发送给美团的需求方平台。同样的,美团需求方平台在接收到第二用户标识时,会从用户cookie中获取用户的美团账户,然后基于美团账户生成用户标识DSP2-uid,然后将第二用户标识Tuid和用户标识DSP2-uid进行存储。当然,美团的需求方平台还可以将与第二用户标识Tuid具有映射关系的用户标识DSP2-uid经过用户终端返回给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以便于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进行存储。当腾讯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在接收到用户标识DSP2-uid后,返回确认信息。至此,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完成与京东、美团的需求方平台完成映射。
基于上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执行的用户信息映射方法,本申请还公开由需求方平台和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共同执行的用户映射方法,该方法包括:
S301、第一需求方平台经过用户终端向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送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举例来说,当用户在其终端上访问某一网站时,该网站的需求方平台作为第一需求方平台向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送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
S302、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可理解的是,这里媒体信息处理平台执行的步骤S302与上述步骤S201~S205相同,对于该步骤中的解释、举例等内容请参见上述步骤S201~S205,这里不再赘述。
S303、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可理解的是,这里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映射关系的步骤实际上是对映射数据进行记录存储的步骤。
S304、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与上述步骤S201~S205相同的是,这里提供的用户映射方法中,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在生成第二用户标识后,不仅将Tuid发送至第一需求方平台,还会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起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与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进行映射,也就是说,基于一次请求,如果能够获取到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后,能都实现多次映射,这样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有效用户映射的比例,而且对于新接入的需求方平台,能够在短时间内大量积累第一身份标识,方便新接入的广告主做人群定向。
在一些实例中,第二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过程可以第一用户标识和第二用户标识之间映射关系的建立过程,例如:第二需求方平台从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第二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第二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三用户标识;将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二用户标识进行存储。以美团的需求方平台作为第二需求方平台为例,该需求方平台获取用户在美团网站的登陆账号作为用户标识,然后依据该用户标识生成第三用户标识,将该第三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作为一组数据进行存储。
在本申请的实例中,第二需求方平台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建立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
首先,第二需求方平台从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第二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此第二预设应用平台可以是与第二需求方平台相关联的平台或者就是第二需求方平台本身。
然后,第二需求方平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第二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三用户标识。此时,第二需求方平台生成第三用户标识的方法可以参考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生成第二用户标识的方法。
最后,第二需求方平台将第三用户标识与第二用户标识进行对应存储。在上述过程中,第三用户标识为根据用户对应第二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而生成的标识,当然,第三用户标识也可以就是用户在第二需求方平台对应网站的用户标识,以美团的需求方平台作为第二需求方平台,用户对应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可以选择用户在美团这一网站上的用户标识,例如用户名。
进一步的,在上述建立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的过程中,第二需求方平台可以有多种获取用户对应第二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的方式,其中一种可选的方式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分别向所述用户终端请求储存在所述用户终端上的数据Cookie;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分别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Cookie;以及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分别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第二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这里,第二需求方平台从用户cookie中获取相关信息的方式,简单、易实现。
在一些实例中,第一需求方平台经过用户终端向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送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可以采用重定向的方式实现,具体为: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将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发送至所述用户终端;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重定向指令,所述第一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地址。这种通过重定向的方式传递信息,简单、方便。
对应上述由需求方平台和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共同执行的用户映射方法,本申请的实例还提供了一种用户信息映射系统,该系统的结构可以参考图1。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第一需求方平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以及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其中,
第一需求方平台用于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送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并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第一需求方平台进一步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在上述用户信息映射系统中,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中实际参与用户信息映射过程的是其中的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故本申请的实例还公开一种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如图5所示,该服务器500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501,用于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标识获取模块502,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
标识生成模块503,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
标识反馈模块504,用于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由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及
请求发送模块505,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可选的,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还包括第一重定向指令,所述第一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地址;和/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还包括第二重定向指令,所述第二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的地址。
可选的,所述标识反馈模块504具体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第三重定向指令,所述第三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地址。
可选的,所述标识获取模块502具体包括:
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请求储存在所述用户终端上的数据Cookie;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Cookie;以及
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
可选的,所述标识生成模块503还用于:
当所述Cookie中不包含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时,生成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默认用户标识,并将所述默认用户标识反馈至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
可选的,所述标识反馈模块504在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之前,还用于:
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所述映射数据包括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
判断获取到的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是否无效;若是,则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替换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
可选的,所述标识生成模块503具体包括: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远程数据服务;
输入单元,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输入所述远程数据服务,得到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可理解的是,本申请公开的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为本申请公开的上述用户信息映射方法的功能模块,其有关内容的解释、举例、有益效果、具体实施方式等内容可以参考本申请公开的上述用户信息映射方法的相应部分,这里不在赘述。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方法(例如:上述步骤S201~S205)的步骤。
上述存储介质有多种,例如,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申请还公开一种计算机设备,图6示出了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500所在的计算机设备的组成结构图。如图6所示,该计算设备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CPU)602、通信模块604、存储器606、用户接口610,以及用于互联这些组件的通信总线608。
处理器602可通过通信模块604接收和发送数据以实现网络通信和/或本地通信。
用户接口610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出设备612,其包括一个或多个扬声器和/或一个或多个可视化显示器。用户接口610也包括一个或多个输入设备614,其包括诸如,键盘,鼠标,声音命令输入单元或扩音器,触屏显示器,触敏输入板,姿势捕获摄像机或其他输入按钮或控件等。
存储器606可以是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SRAM、DDR RAM、或其他随机存取固态存储设备;或者非易失性存储器,诸如一个或多个磁盘存储设备、光盘存储设备、闪存设备,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设备。
存储器7606存储处理器602可执行的指令集,包括:
操作系统616,包括用于处理各种基本系统服务和用于执行硬件相关任务的程序;
应用618,包括用于用户信息映射的各种应用程序,这种应用程序能够实现上述各实例中的处理流程,比如可以包括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500中的部分或全部单元或者模块。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500中的各单元中的至少一个单元可以存储有机器可执行指令。处理器602通过执行存储器606中各单元中至少一个单元中的机器可执行指令,进而能够实现上述各单元或模块中的至少一个模块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流程和各结构图中不是所有的步骤和模块都是必须的,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忽略某些步骤或模块。各步骤的执行顺序不是固定的,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各模块的划分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采用的功能上的划分,实际实现时,一个模块可以分由多个模块实现,多个模块的功能也可以由同一个模块实现,这些模块可以位于同一个设备中,也可以位于不同的设备中。
各实施例中的硬件模块可以以硬件方式或硬件平台加软件的方式实现。上述软件包括机器可读指令,存储在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因此,各实施例也可以体现为软件产品。
各例中,硬件可以由专门的硬件或执行机器可读指令的硬件实现。例如,硬件可以为专门设计的永久性电路或逻辑器件(如专用处理器,如FPGA或ASIC)用于完成特定的操作。硬件也可以包括由软件临时配置的可编程逻辑器件或电路(如包括通用处理器或其它可编程处理器)用于执行特定操作。
另外,本申请的每个实例可以通过由数据处理设备如计算机执行的数据处理程序来实现。显然,数据处理程序构成了本申请。此外,通常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的数据处理程序通过直接将程序读取出存储介质或者通过将程序安装或复制到数据处理设备的存储设备(如硬盘和或内存)中执行。因此,这样的存储介质也构成了本申请,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其中存储有数据处理程序,这种数据处理程序可用于执行本申请上述方法实例中的任何一种实例。
图6模块对应的机器可读指令可以使计算机上操作的操作系统等来完成这里描述的部分或者全部操作。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插入计算机内的扩展板中所设置的存储器中或者写到与计算机相连接的扩展单元中设置的存储器。安装在扩展板或者扩展单元上的CPU等可以根据指令执行部分和全部实际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向所述用户终端请求储存在所述用户终端上的数据Cookie;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Cookie;以及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
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
如果确定所述Cookie中存储有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则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所述映射数据包括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
判断获取到的所述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是否为无效的用户标识;
若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为无效的用户标识,则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由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替换所述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以及
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还包括第一重定向指令,所述第一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接收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的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地址;和/或,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还包括第二重定向指令,所述第二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的地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包括:
向所述用户终端发送反馈信息,所述反馈信息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和第三重定向指令,所述第三重定向指令中包括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地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该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Cookie中不包含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时,生成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默认用户标识,并将所述默认用户标识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反馈至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包括:
调用远程数据服务;以及
将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输入所述远程数据服务,得到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6.一种用户信息映射服务器,其中,该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标识获取模块,包括请求单元、接收单元和获取单元;所述请求单元,用于向所述用户终端请求储存在所述用户终端上的数据Cookie;所述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Cookie;以及所述获取单元,用于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
标识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
标识反馈模块,用于在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之前,如果确定所述Cookie中存储有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则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所述映射数据包括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判断获取到的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是否为无效的用户标识;若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为无效的用户标识,则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由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替换所述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以及
请求发送模块,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由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标识生成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Cookie中不包含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时,生成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默认用户标识,并将所述默认用户标识反馈至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
8.根据权利要求6~7任一所述的服务器,其中,所述标识生成模块具体包括:
调用单元,用于调用远程数据服务;
输入单元,用于将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输入所述远程数据服务,得到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其中,该方法包括:
第一需求方平台经过用户终端向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送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从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向所述用户终端请求储存在所述用户终端上的数据Cookie;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Cookie;以及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如果确定所述Cookie中存储有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则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所述映射数据包括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判断获取到的所述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是否为无效的用户标识;若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为无效的用户标识,则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并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替换所述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11.一种用户信息映射系统,其中,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第一需求方平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以及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其中,
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用于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媒体信息处理平台发送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第一用户标识,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为所述用户对应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第一需求方平台的第一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向所述用户终端请求储存在所述用户终端上的数据Cookie;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Cookie;以及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根据获取到的所述用户对应第一预设应用平台的用户标识生成第二用户标识;如果确定所述Cookie中存储有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则从所述Cookie中获取所述用户对应的映射数据;所述映射数据包括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和所述第一用户标识;判断获取到的所述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是否为无效的用户标识;若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为无效的用户标识,则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将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反馈给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并通过所述用户终端向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发送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其中,所述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包括所述第二用户标识;
所述第一需求方平台进一步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第二用户标识,并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所述第一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以用所述第二用户标识替换所述映射数据中所述用户对应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用户标识;以及,
所述至少一个第二需求方平台用于从所述用户终端接收来自所述媒体信息处理平台的第二用户信息映射请求,建立所述第二用户标识与第三用户标识之间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第三用户标识为用户对应所述第二需求方平台的用户标识。
12.一种计算机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可以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363228.0A 2017-05-22 2017-05-22 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08932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3228.0A CN108932624B (zh) 2017-05-22 2017-05-22 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63228.0A CN108932624B (zh) 2017-05-22 2017-05-22 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2624A CN108932624A (zh) 2018-12-04
CN108932624B true CN108932624B (zh) 2022-04-29

Family

ID=644508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63228.0A Active CN108932624B (zh) 2017-05-22 2017-05-22 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89326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828288B (zh) * 2023-01-28 2023-07-18 北京白龙马云行科技有限公司 多租户的司机管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04963A (ko) * 2011-07-05 2013-01-15 김영기 콘텐츠 중계 방법 및 콘텐츠 중계 서버
CN103166976A (zh) * 2013-04-03 2013-06-19 晶赞广告(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安全的同步跨域身份标识映射方法
CN105743988A (zh) * 2016-03-30 2016-07-06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6656934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运营商网关日志的用户标识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30004963A (ko) * 2011-07-05 2013-01-15 김영기 콘텐츠 중계 방법 및 콘텐츠 중계 서버
CN103166976A (zh) * 2013-04-03 2013-06-19 晶赞广告(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互联网安全的同步跨域身份标识映射方法
CN106656934A (zh) * 2015-11-03 2017-05-10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一种基于运营商网关日志的用户标识映射的方法及装置
CN105743988A (zh) * 2016-03-30 2016-07-06 新浪网技术(中国)有限公司 网络用户追踪实现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932624A (zh) 2018-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699301B2 (en) Data-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for electronic resource transfer
JP6547024B2 (ja) 動的電話番号割り当て
US10326715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information in an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US10862888B1 (en) Linking a forwarded contact on a resource to a user interaction on a requesting source item
US20140279045A1 (en) Cross-domain id synchronization in online advertisement
WO2019072197A1 (zh) 一种红包发放方法、设备以及介质
CN109831501B (zh) 基于区块链的信息分发方法和系统
CN107370780B (zh) 基于互联网的媒体推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US9270740B2 (en) Cross device visitor correlation
KR101783431B1 (ko) 크라우드 펀딩 시스템을 통해 엔터테인먼트 관련 펀딩 정보 및 컨설팅 정보를 제공하는 방법
US11005966B2 (en) Web communication based content servicing and delivery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170046749A1 (en) One-click promotional advertising
US20230092475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6487655B (zh) 一种消息交互方法、装置及处理服务器
WO201417689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pdating information in an instant messaging application
EP2804406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al Time Bidding RTB
CN108122124B (zh) 信息推送方法、平台及系统
WO2015153922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dvertising services to devices with an advertising exchange
CN108932624B (zh) 用户信息映射方法及服务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150287104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advertising services in a predictive manner to devices with an advertising exchange
CN111865753B (zh) 媒体信息的参数确定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装置
CN111178971A (zh) 广告投放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220084078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Untargeting Users of an Online Service for Advertising
US20140372204A1 (en) Automatically Applying Tracking Codes to Electronic Content Published Via a Social Media Service
US2016030726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tching in social-networking platfor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