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4348848B -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 Google Patents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4348848B
CN104348848B CN201310316341.5A CN201310316341A CN104348848B CN 104348848 B CN104348848 B CN 104348848B CN 201310316341 A CN201310316341 A CN 201310316341A CN 104348848 B CN104348848 B CN 10434884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cture
identifier
network platform
unit
mar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1031634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4348848A (zh
Inventor
赵子鹏
刘亚珂
江崇科
袁顺
王江娟
刘向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Samsung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Resear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31031634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4348848B/zh
Publication of CN10434884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884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434884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434884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0Multimedia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6Handling conversation history, e.g. grouping of messages in sessions or threa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3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for tracking messag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管理图片的方法,包括: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所述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或者,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至少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其中,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添加有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终端设备和一种服务器。应用本申请公开的技术方案,能够建立图片与该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解决无法获取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终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子产业和通信技术飞速发展。以手机为例,终端设备出现了多核心高频处理器、大屏幕、更大的运行内存、高像素的摄像头、支持大的存储空间等特征。用户越来越多地使用手机拍照,并使用手机查看照片。
与此同时,通信技术更是得到了迅速发展,随着3G网络和WLAN的普及,使得原本在电脑上才能做的工作在手机等终端设备上也可以轻松完成。用户越来越多地通过终端将包括照片在内的各种图片分享到各种社交网络平台上。例如微博、人人网、开心网、腾讯空间、Facebook等网络平台。
用户向网络平台分享图片之后,各个网络平台都可能对该图片进行评论、转发、下载等。本申请中,将对图片的评论信息、转发信息、下载信息等统称为网络分享信息。终端用户如果要查看互联网用户对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需要登录网络平台才能看到相应的信息。例如,终端相册和社交好友的评论信息相分离,用户在浏览终端相册时,不能看及时到好友评论,需要登录到网络平台才能看到好友评论。此外,当用户将照片分享到不同的网络平台时,也需要分别登录不同的网络平台,分别查看不同网络平台上好友的评论,无法做到一次查看多个网络平台好友的评论。
在现有的终端技术和功能下,用户通过终端将照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后,网络平台将产生一个可唯一标识该照片的ID,如微博ID或人人照片ID等,为描述简便,本申请将这些ID统称为第一标识,以下简称为“S_ID”。S_ID只能在分享成功之后才分配,在终端分享照片之前,该S_ID用户无法获知。
为解决在终端相册中查看评论信息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是将S_ID、照片名称和评论信息存放在终端的数据库中,通过查询三者的对应关系来完成本地照片和评论信息的绑定,使得用户能够通过终端相册查看评论信息。也就是说,只有当照片名称和S_ID对应起来,才能查到相应的评论信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一些应用场景下无法获取照片的评论信息。下面以两种典型的应用情景为例进行说明。
1)A用户从某一网络平台上下载B用户分享的照片到A用户的终端设备。
根据现有技术,如前所述的数据库中的对应关系是在用户分享照片的时候建立的。对于A用户从网络上下载的照片,A用户无法获取该照片与S_ID的对应关系,因此,A用户无法获知该照片分享的详细信息,也无法获知该照片被哪些网络平台分享过以及关于该照片的所有评论信息。
2)A用户将分享过的照片拷贝、剪切到新的终端设备,或者发送给B用户。
对于采用上述方式移动的照片,A用户在拷贝照片时无法拷贝其数据库的内容,从而,在新的终端设备或B用户的终端设备里,由于缺少S_ID、照片名称和评论信息三者的对应关系,将导致A用户的新的终端设备或者B用户的终端设备无法获取该照片的评论信息。
由上述可见,当分享过的照片被移动时,无论是从网络平台上下载,还是在终端设备之间进行拷贝/剪切,在移动的目标终端设备中都无法查看关于该照片的所有网络分享信息。
因此,有必要提出相应的技术方案,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以建立图片与该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之间的关联,从而解决无法获取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管理图片的方法,包括:
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所述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
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或者,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至少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添加有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
较佳地,所述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包括:将添加有水印的图片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
较佳地,在满足设定条件时,执行所述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的操作。
较佳地,所述水印用于标识对应的网络平台;
所述将添加有水印的图片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包括:根据所述图片中添加的水印,将具有相同水印的图片批量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
较佳地,所述水印包括显性水印和隐形水印。
较佳地,在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之前,进一步包括:记录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
所述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进一步包括:将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平台。较佳地,如果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如果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图片;
如果所获取的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有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如果所获取的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有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较佳地,所述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包括:采用通用唯一识别码标准UUID为所述图片生成的第二标识。
较佳地,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用户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标识的网络平台的帐号和/或网络分享信息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图片处理单元、图片分享单元和标识管理单元,其中:
所述图片处理单元,用于为图片生成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
所述图片分享单元,用于将所述图片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所述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给所述标识管理单元;
所述标识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
或者,所述标识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至少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该终端设备中进一步包括水印处理单元;
所述水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图片处理单元输出的图片添加水印,并将添加水印之后的图片发送给所述图片分享单元;所述水印用于标识对应的网络平台;
所述图片分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片中添加的水印,将具有相同水印的图片批量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
较佳地,该终端设备中进一步包括离线评论处理单元;
所述离线评论处理单元,用于记录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
所述图片分享单元在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时,进一步将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平台。
较佳地,该终端设备中进一步包括:网络分享信息处理单元;
如果所述标识管理单元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所述网络分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如果所述标识管理单元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所述网络分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较佳地,该终端设备中进一步包括:图片获取单元;
所述图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图片,如果所获取的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有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所述图片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如果所获取的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有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所述图片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服务器,包括:收发单元和管理单元,其中: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管理单元;
所述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查询请求,并将所述第二标识发送给所述管理单元;
所述管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查询对应的第一标识,将得到的第一标识返回给收发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用于以管理单元返回的第一标识响应所述查询请求。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见,本申请提供的管理图片的技术方案,通过为图片生成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将该第二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并将分享该图片后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加入该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或者,将分享该图片后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和该图片的第二标识发送给服务器进行管理,从而建立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根据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将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作为图片的属性保存在了图片文件中,从而,无论如何移动图片,都可以从图片文件中获取的该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网络分享信息,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无法获取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的技术问题,提高了终端设备的智能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管理图片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中的标识管理单元的功能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中的标识管理单元之间交互的数据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较佳服务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解决现有技术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维护终端所分享的图片与该图片在各网络平台的第一标识(S_ID)的对应关系,从而正确获取该图片在各个网络平台的网络分享信息。如前所述,本申请所述网络分享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评论信息、转发信息、下载信息。
为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管理图片的方法,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所述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
步骤102: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或者,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其中,所述服务器至少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添加有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
基于图1所示方法,本申请提供了两个较佳的具体实施例,下面分别予以详细说明。
第一较佳实施例:
图2为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2中既包括本申请第一较佳实施例的方法处理流程,也包括该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模块划分,下面分别予以详细说明。
(一)方法处理流程说明:
该实施例的主要处理步骤包括:
1)为图片生成用于唯一标识该图片的第二标识,将该第二标识加入图片的图片文件中;该步骤对于每一个图片只需执行一次;
2)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
3)将第一标识加入图片的图片文件中。
由于本实施例将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作为图片的属性保存在了图片文件中,从而,无论如何移动图片,都可以从图片文件中获取的该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网络分享信息。具体地:
对于图片的分享者而言,可以根据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网络分享信息;
对于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到图片的用户而言,也可以根据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网络分享信息;这里,获取图片的方式可以包括:复制、剪切、下载等方式。
上述第1)步中,可以采用通用唯一识别码标准(Universally UniqueIdentifier,简称UUID)来作为用于唯一标识图片的第二标识。一组UUID是由一串16位组(亦称128位)的16进位数字所构成,示例如下: 550e8400-e29b-41d4-a716-446655440000。UUID能保证第二标识的唯一性。具体来说,JAVA的基础类库java.util.UUID可以生成UUID。
本申请中,可以通过对图片进行编码的方式将所生成的第二标识隐形地加入到图片文件中。
在上述第2)步之前,可以对图片添加水印,该水印用于标识对应的网络平台;然后,在第2)步中,根据图片中添加的水印将图片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
利用图片中添加的水印,还可以实现将具有相同水印的图片批量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水印分为显性水印和隐形水印。本方案可以采用隐形水印,用来标识将图片分享到哪个网络平台。
在上述第2)步之前,还可以进一步记录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这种情况下,在第2)步中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的同时,可以进一步将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也发送给所述网络平台。
此外,还可以设定一些分享条件,当满足设定的条件时,执行第2)步所述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的操作。例如:所设定的条件可以是:当登录某网络平台时,将添加有对应于该网络平台的水印的图片分享到该网络平台;或者,所设定的条件可以是:某一时间值,当到达该时间时,将选定的图片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或者,所设定的条件可以是:终端设备开机,当终端设备开机时,将选定的图片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
上述第3)步中,在将第一标识加入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时,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用户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标识的网络平台的帐号和/或网络分享信息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
(二)终端设备的功能模块说明:
根据图2,对应于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图片处理单元;
(2)水印处理单元;
(3)离线评论处理单元;
(4)图片分享单元;
(5)标识管理单元。
以下依次详细描述:
(1)图片处理单元,该功能模块为终端设备的必选单元。
图片处理单元主要用于为图片生成用于唯一标识该图片的第二标识(简称为 P_ID),并将该第二标识加入该图片的图片文件中,得到待分享的图片。如图所示,图片P被图片处理单元处理之后,得到图片P’。
(2)水印处理单元,该功能模块为终端设备的可选单元。
水印处理单元的作用在于为用户便捷地批量分享图片到不同的网络平台。具体而言,水印处理单元用于对图片处理单元输出的待分享的图片添加水印,并将添加水印之后的待分享的图片发送给图片分享单元;所述水印用于标识对应的网络平台。
对于需要批量分享的图片,通过水印处理单元可以统一给相册中所有或者部分图片加上特定的信息。例如:假设有100张同学聚会的照片需要分享到人人网,另外100张需要分享到新浪微博,水印处理单元可以简化这种情况的分享过程,用户在添加完水印信息后,只需要点击分享按键,即可触发终端中的图片分享单元根据各照片中的水印信息将不同照片分享到不同的网络平台。
(3)离线评论处理单元,该功能模块为终端设备的可选单元。
通常,用户向网络平台分享图片之后,会对该图片进行一些说明,自己先进行一下评论。在现有技术下,用户需要先登录网络平台分享图片,再完成评论。
本实施例中,离线评论处理单元在待分享的图片还没有被分享之前,先记录用户对该待分享的图片的评论信息(这里称为离线评论信息),例如:可以将离线评论信息加到数据库中,当图片分享单元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时,可以同时将用户离线评论信息也发送给该网络平台。这样,保证了用户使用最低流量来完成分享和评论。
(4)图片分享单元,该功能模块为终端设备的必选单元。
图片分享单元主要用于将待分享的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发送给标识管理单元。
结合图1,图片P依次经过图片处理单元、水印处理单元、离线评论处理单元处理后变成图片P1,图片分享单元具体负责将图片P1分享到网络平台。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后,网络平台会给该图片分配一个第一标识,即:S_ID,分享成功,网络平台将把该S_ID给终端设备中的图片分享单元。
(5)标识管理单元,该功能模块为终端设备的必选单元。
标识管理单元主要用于管理分享到网络平台上的图片的第一标识,具体如图3 所示。如前所述,图片被分享到网络平台后,网络平台将返回相应的S_ID。标识管理单元将返回的S_ID加入图片的图片文件中,如果向多个网络平台分享了该图片,那么,对应于该图片将有多个S_ID,这些S_ID都将被写入图片文件中。较佳地,S_ID可以作为属性信息写入图片文件属性的可扩展字段中。这样,无论图片被移动或者重命名,甚至是终端设备的系统重新刷机,都不影响图片和S_ID的对应关系,而根据S_ID可以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到该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为此,可以在终端设备中设置网络分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该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较佳地,在写入S_ID时,可以进一步将用户在对应于该S_ID的网络平台的帐号信息也写入到图片文件属性的可扩展字段中,同时,可以将所获取的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也写入图片文件中。
对于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到图片的用户而言,其终端设备中还可以包括图片获取单元,该图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图片,如果所获取的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有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所述图片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这里,获取图片的方式可以包括:复制、剪切、下载等方式。
由上述图片分享的过程看,本实施例包括分享前的处理和分享后的处理。经过分享前处理,用户能够批量分享照片,并能够管理离线评论信息,使得在图片分享成功的同时也能将用户自己对图片的评论发布出去。通过分享后处理,使得图片的属性和第一标识很好地关联了起来。如果将网络分享信息写入了图片文件中,当图片发生移动时,也可以保持图片与网络分享信息的对应关系,使得用户在终端设备的相册上就可以查看评论,而不需要登录网络平台。
第二较佳实施例:
图4为本申请第二较佳实施例的原理示意图。图4中既包括本申请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方法处理流程,也包括该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功能模块划分以及服务器侧的处理,下面对各部分分别予以详细说明。
(一)方法处理流程说明:
该实施例的主要处理步骤包括:
1)为图片生成用于唯一标识该图片的第二标识,将该第二标识加入图片的图片文件中;该步骤对于每一个图片只需执行一次;
2)将待分享的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
3)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其中,所述服务器至少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引入服务器来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从而,无论如何移动图片,都可以根据图片的第二标识向服务器查询该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网络分享信息。具体地:
对于图片的分享者而言,可以根据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网络分享信息;
对于通过各种方式获取到图片的用户而言,也可以根据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相应的网络分享信息;这里,获取图片的方式可以包括:复制、剪切、下载等方式。
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本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UUID作为用于唯一标识图片的第二标识,并可以对图片添加水印,将具有相同水印的图片批量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此外,还可以记录并发表用户对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并在满足设定条件时向网络平台分享对应的图片,其具体实施方式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图4,对应于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终端设备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图片处理单元;
(2)图片分享单元;
(3)标识管理单元。
上述3个功能模块为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的必选模块。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包括第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水印处理单元和离线评论处理单元,由于是可选的功能模块,并且,这两个功能模块对图片的处理方式与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因此,在此不再赘述。
以下结合图4进行说明:
(1)图片处理单元
图片处理单元主要用于为图片生成用于唯一标识该图片的第二标识,并将该第二标识加入该图片的图片文件中,得到待分享的图片。如图所示,图片P被图片处理单元处理之后,得到图片P’。
(2)图片分享单元,该功能模块为终端设备的必选单元。
图片分享单元主要用于将待分享的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并将第一标识发送给标识管理单元。
(3)标识管理单元
标识管理单元负责管理被分享的图片的第一标识,具体而言,用于将被分享的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
(4)服务器
服务器至少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服务器与终端设备中的标识管理单元之间交互的数据如图5所示。根据图5:
对于上行:终端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后,图片分享单元将获得该图片在该网络平台的第一标识,如图所示S_ID1,标识管理单元将连接服务器,将该图片的第二标识(如图所示P_ID1)和S_ID1发送给服务器。如果一张图片被分享到多个网络平台,标识管理单元将收到多个S_ID,相应地,服务器也会收到多个S_ID。
对于下行:当其他用户从某网络平台上下载了某图片到终端设备上,该终端设备中的标识管理单元将根据该图片的访问服务器,从服务器获取该图片所有的第一标识,如图所示的S_ID1、S_ID2、S_ID3……S_IDxxx。根据这些第一标识,终端设备可以获取并显示该图片在所有网络平台上的评论信息、转发信息等。
例如,A用户通过手机在新浪微博、人人网、开心网和腾讯空间分享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在这几个社交网路上都收到了很多评论。B用户从新浪微博上下载了该照片到自己的手机上。如果B用户的手机应用了本技术方案,那么B用户从自己的手机相册中不仅能看到该照片在新浪微博的评论,也能看到该照片在人人网、开心网和腾讯空间上的所有评论。为此,可以在终端设备中设置网络分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服务器获取对应于该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该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即使考虑网络平台本身可能对图片进行处理,将图片在本网络平台的第一标识写入到图片中这种情况的存在,终端设备中仍然需要设置标识管理单元。
例如:假设某照片被分享到网络平台A(以下简称为SNS A),SNS A分享该照片的同时将该照片在本网络平台的第一标识:S_ID(A)写入到照片中,那么, SNS A上的该照片就会有S_ID(A)。如果用户也同时分享该照片给SNS B,那么在 SNS B上的照片中就会有S_ID(B)。S_ID(A)和S_ID(B)互相不知道对方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标识管理单元可以将所有网络平台为该照片分配的S_ID汇总给服务器,由服务器统一管理。这样,无论用户在多少个网络平台上分享了该照片,只要从其中任意一个网络平台下载照片,就可以根据该照片的第二标识向服务器查询,从而获知用户向哪些网络平台分享了该照片,并获取相关的网络分享信息。
图6为本申请一较佳服务器的组成结构示意图。该服务器包括:收发单元和管理单元,其中: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管理单元;
所述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较佳地,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查询请求,并将所述第二标识发送给所述管理单元;
所述管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查询对应的第一标识,将得到的第一标识返回给收发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用于以管理单元返回的第一标识响应所述查询请求。
下面举两个典型的应用场景,说明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应用场景1:
A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将自己的照片在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上分享,B用户在其中一个社交网络平台上看到该照片并下载到自己的终端设备上。
从社交网络平台上下载的照片内有该照片的唯一识别码,即:P_ID,如果B 用户的终端设备也应用了本申请技术方案,那么B用户的终端设备将访问服务器,服务器根据该照片的P_ID进行查询,从而得到P_ID对应的所有S_ID,最终B用户就能在终端上看到这张照片在所有社交网络平台上的评论,不需要知道A用户具体分享到哪个社交网络平台上。
应用场景2:
A用户通过终端将照片在多个社交网络平台上分享。A用户由于更换手机将这些照片拷贝或者剪切到新手机上。如果新手机也应用了本申请技术方案,那么在该新手机上就能够看到所有关于该照片的评论。
由上述可见,采用本申请技术方案,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分享到各个社交网络平台上的图片的评论,毋须登录各个网络平台,在终端设备的相册里就可以直接看到。对于用户分享到多个网络平台的图片,其他用户通过任意一个网络平台将图片下载到本地终端,该用户就可以看到所有社交网络平台对该图片的所有评论信息、转发信息、分享信息等。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分享完图片后,该图片通过剪切、拷贝或者其他途径,例如:蓝牙、WLAN等方式发送到其他终端设备中,在其他终端设备上可以看到所有网络平台对该图片的评论信息、转发信息、分享信息等。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管理图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所述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
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或者,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所述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至少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其中,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添加有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所述第二标识由终端设备生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包括:将添加有水印的图片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满足设定条件时,执行所述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的操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印用于标识对应的网络平台;
所述将添加有水印的图片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包括:根据所述图片中添加的水印,将具有相同水印的图片批量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印包括显性水印和隐形水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之前,进一步包括:记录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
所述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进一步包括:将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如果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如果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获取图片;
如果所获取的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有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如果所获取的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有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该方法进一步包括:根据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包括:采用通用唯一识别码标准UUID为所述图片生成的第二标识。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该方法进一步包括:将用户在对应于所述第一标识的网络平台的帐号和/或网络分享信息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
1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图片处理单元、图片分享单元和标识管理单元,其中:
所述图片处理单元,用于为图片生成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将所述第二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
所述图片分享单元,用于将所述图片处理单元处理后的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并接收所述网络平台返回的第一标识,将所述第一标识发送给所述标识管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
所述标识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
或者,所述标识管理单元,用于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所述服务器至少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中进一步包括水印处理单元;
所述水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图片处理单元输出的图片添加水印,并将添加水印之后的图片发送给所述图片分享单元;所述水印用于标识对应的网络平台;
所述图片分享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图片中添加的水印,将具有相同水印的图片批量分享到对应的网络平台。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中进一步包括离线评论处理单元;
所述离线评论处理单元,用于记录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
所述图片分享单元在将图片分享到网络平台时,进一步将用户对所述图片的离线评论信息发送给所述网络平台。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中进一步包括:网络分享信息处理单元;
如果所述标识管理单元将所述第一标识加入所述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所述网络分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如果所述标识管理单元将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发送给服务器,所述网络分享信息处理单元,用于根据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中进一步包括:图片获取单元;
所述图片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图片,如果所获取的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有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所述图片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如果所获取的图片的图片文件中有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所述图片获取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图片的第二标识从所述服务器获取对应于所述图片的第一标识,并根据获取到的第一标识向对应的网络平台获取所述图片的网络分享信息。
16.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收发单元和管理单元,其中:
所述收发单元,用于接收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管理单元;其中,所述第一标识由网络平台生成,所述第二标识由终端设备生成,所述第一标识和第二标识均用于唯一标识所述图片;
所述管理单元,用于管理图片的第二标识和第一标识的对应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用于接收携带有第二标识的查询请求,并将所述第二标识发送给所述管理单元;
所述管理单元,进一步用于根据所述第二标识查询对应的第一标识,将得到的第一标识返回给收发单元;
所述收发单元,进一步用于以管理单元返回的第一标识响应所述查询请求。
CN201310316341.5A 2013-07-25 2013-07-25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Active CN10434884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6341.5A CN104348848B (zh) 2013-07-25 2013-07-25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310316341.5A CN104348848B (zh) 2013-07-25 2013-07-25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8848A CN104348848A (zh) 2015-02-11
CN104348848B true CN104348848B (zh) 2018-11-13

Family

ID=525036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10316341.5A Active CN104348848B (zh) 2013-07-25 2013-07-25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434884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373587A (zh) * 2015-10-14 2016-03-02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显示方法及终端
CN106228083A (zh) * 2016-07-18 2016-12-14 刘日初 一种文件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终端
CN106789600A (zh) * 2017-01-22 2017-05-31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的分享方法及终端
CN109145142B (zh) * 2018-07-24 2020-06-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图片的分享信息的管理方法及终端
CN110134805A (zh) * 2019-05-20 2019-08-16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类评论数据的网络存储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857467B (zh) * 2020-06-30 2022-02-1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897474A (zh) * 2020-07-29 2020-11-06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文件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9171A (ja) * 2004-05-26 2005-12-0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P2pファイル共有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2158541A (zh) * 2011-02-22 2011-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2693242A (zh) * 2011-03-25 2012-09-26 开心人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评论信息的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02799615A (zh) * 2012-06-15 2012-11-28 盛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文摘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61436B2 (en) * 2006-01-03 2010-07-20 Yahoo!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tent access based on shared annotations for annotated users in a folksonomy schem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39171A (ja) * 2004-05-26 2005-12-08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P2pファイル共有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02158541A (zh) * 2011-02-22 2011-08-17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共享信息的获取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N102693242A (zh) * 2011-03-25 2012-09-26 开心人网络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评论信息的共享方法和系统
CN102799615A (zh) * 2012-06-15 2012-11-28 盛乐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文摘共享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4348848A (zh) 2015-02-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48848B (zh) 管理图片的方法、终端设备和服务器
CN104137587B (zh) 一种发送、接收用户数据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9135629B2 (en) User targeting management,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US9372935B2 (en) Content management and access systems and methods
US8954494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synchronizing operations of multiple groups
WO2019021048A1 (en) EPHEMER CONTENT SHARING AND USER CONNECTION BASED ON SINGLE LINK SHARING FROM 3R PART APPLICATIONS AND STORING AND ASSOCIATING A SINGLE CODE OR IDENTITY OF A USER SHARING A LINK WITH A USER ACCESSING A LINK
US20010032335A1 (en) Picture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associated network services
US20080208963A1 (en) Online File Sharing
EP2773080A1 (en) Sharing control system and method for network resources download information
CN103475682B (zh) 文件迁移方法及设备
CN103716326A (zh) 一种资源访问方法及用户资源网关
EP2801181A1 (en) Consolidated data services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7278361A (zh) 在即时消息传递期间传输媒体内容
CN104363507B (zh) 一种基于ott机顶盒的视音频录制及分享方法及系统
EP2518972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evice addressing
WO2013093313A1 (fr) Procede de partage d&#39;un contenu multimedia entre un deux utilisateurs
KR20140115413A (ko) 소셜 정보 기반의 앨범 제작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2012512448A (ja) 個人データを公開するために通信機器間の仮想関係を作成する方法及び構成
US9876776B2 (en) Methods for generating and publishing a web site based on selected items and devices thereof
US20100325208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orward document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06911666B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及其消息处理方法、系统
CN106209584B (zh) 基于互联网的用户信息处理方法、客户端及服务器
CN113556359A (zh) 一种通讯协议转换方法、设备、系统及网关设备
CN104954398A (zh) 一种获取内容的方法及装置
CN101848456B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通讯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