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40684B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40684B
CN105740684B CN201610049319.2A CN201610049319A CN105740684B CN 105740684 B CN105740684 B CN 105740684B CN 201610049319 A CN201610049319 A CN 201610049319A CN 105740684 B CN105740684 B CN 1057406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ting
encryption
file
encryption identification
curr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04931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740684A (zh
Inventor
李凡智
庞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049319.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40684B/zh
Publication of CN1057406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06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7406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406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60Protecting data
    • G06F21/62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 G06F21/6218Protecting access to data via a platform, e.g. using keys or access control rules to a system of files or objects, e.g. local or distributed file system or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21/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21/00 and subgroups address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 or applications relating to 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221/2107File encryp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eth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Storage Device Securit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其中,所述方法包括: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信息安全系数较低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系数。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手写笔。用户可以通过手写笔操作诸如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等电子设备,极大地提高了用户手写输入的准确性,以及极大地提升了用户的操作体验。
在现有技术中,不但能够通过手写笔输入文字,还能够实现绘画,点控等操作。在实际使用手写笔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用户重要信息外泄或者被他人误操作,常常通过手写笔的点控功能为电子设备所创建的文件设置密码,还可以通过手写笔的滑动操作,进而生成一加密图形,进而对电子设备设置锁屏密码,等等。无论采用手写笔的哪种加密形式,在借助手写笔进行解密时,均需要用户通过手写笔手动输入正确的密码,方能解锁。
由于在现有技术中任何一只手写笔都可以进行加密和解密,进而导致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信息安全系数较低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信息安全系数较低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系数。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可选地,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或者,
从所述电子设备存储的包括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在内的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的每个加密标识对应一个不同的书写设备。
可选地,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可选地,所述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包括:
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包括: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是否均由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输入;
在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包括:
对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进行处理,获得文件加密标识;用所述文件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或者,
用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获得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的打开操作;
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所述第一书写设备;
在为是时,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打开所述第一文件。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处理器,与所述壳体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或者,
从所述电子设备存储的包括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在内的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的每个加密标识对应一个不同的书写设备。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是否均由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输入;
在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可选地,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进行处理,获得文件加密标识;用所述文件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或者,
用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可选地,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之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检测获得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的打开操作;
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所述第一书写设备;
在为是时,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打开所述第一文件。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第三获得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也就是说,通过第一书写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书写时,可以通过特定的书写设备来对该书写设备对应的文件进行加密,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电子设备存在信息安全系数较低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系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102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101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103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步骤S103的第一种处理方式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中在步骤S103之后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现有的电子设备存在信息安全系数较低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系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也就是说,通过第一书写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书写时,可以通过特定的书写设备来对该书写设备对应的文件进行加密,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电子设备存在信息安全系数较低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系数。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在不做特别说明的情况下,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具体来讲,可以是台式电脑,也可以是笔记本电脑,也可以为智能手机,还可以是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S101: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S102: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S103: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101至步骤S103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此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接收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可以为电子手写笔,比如电磁式手写笔、电阻式手写笔、红外手写笔、超声波手写笔,等等。通过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上创建记事本、文档、图片、视频等文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书写设备间建立起信号连接后,一旦所述第一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书写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将检测获得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可以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直接接触式书写,也可以是针对所述电子设备的非接触式书写,比如,所述第一书写设备悬于空中,由所述电子设备检测该第一书写设备的书写轨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进行的哪种形式的书写操作,一旦所述电子设备获得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后,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其中,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能够用于唯一标识所述第一书写设备,比如,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可以是与每只手写笔对应的序列号。为了保证用户能够区分不同的手写笔,为此分别对每只手写笔设置不同的序列号。比如,所述序列号为由100位字串组成的编号组合。比如,手写笔A对应的第一序列号为a,手写笔B对应的第二序列号为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之后,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比如,在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为文本输入信号时,则对该文本输入信号对应的文档进行加密,比如,对用户由所述第一书写设备所创建的记事本C进行加密,以使该记事本C处于加密状态,进而对该记事本C中的文本内容进行了信息保护,进一步地,保护了用户的信息安全。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用户使用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书写操作的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可以随着所述书写操作的进行,对当前输入信号对应的书写内容进行加密。也就是说,针对书写设备可以实现随写随加密的效果。此外,还可以是当检测到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文件的保存操作,或者是关闭操作时,便可以自动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此外,还可以是待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一预设时长后,便自动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习惯来对书写设备所撰写的内容进行加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2: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具体有以下两种实现方式,但不仅限于以下两种实现方式。
第一种实现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第一种实现方式具体为: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具体来讲,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书写设备通过蓝牙、WiFi等无线连接方式,或者有线方式连接起来。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和所述第一书写设备通过蓝牙或者WiFi等无线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时,通过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中的无线发送模块将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发送给所述电子设备中的无线接收模块。再或者,通过所述电子设备中的诸如电磁电路,直接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
第二种实现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2的第二种实现方式具体为:从所述电子设备存储的包括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在内的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的每个加密标识对应一个不同的书写设备。具体来讲,在所述电子设备中预先设置有多种加密标识与书写设备间的对应关系列表,比如,在该对应关系列表中,加密标识a,加密标识b,加密标识c,对应于书写设备A;加密标识d和加密标识e对应于书写设备B,加密标识f对应于书写设备C,等等。当获得书写设备C的输入信号时,将获得与书写设备C对应的加密标识f。
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不同的使用者使用同一个书写设备时,为了保护每个用户的文件安全,请参考图2,步骤S102: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具体包括:
S201: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S202: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201至步骤S20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具体来讲,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具体可以为用于唯一标识用户的指纹信息,还可以是虹膜信息,等等。在第一用户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时,检测获得第一生物特征信息,表明当前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用户为所述第一用户。与此同时,所述电子设备获得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对应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当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时,检测获得与所述第一生物特征信息不同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表明当前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用户为所述第二用户。与此同时,所述电子设备获得当前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在用户A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时,获得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为a;当用户B使用所述第二书写设备时,获得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为b。也就是说,当检测到不同的人使用同一个书写设备时,分别使用不同的加密标识对输入信号所对应的文件进行加密,从而有效保证了每个用户的信息安全。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同时获得多个书写设备对应的输入信号时,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电子设备对信息的保护系数,请参考图3,步骤S101: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具体包括:
S301: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
S302: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
S303: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301至步骤S303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也就是说,当有多个书写设备时,首先确定出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然后,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进一步地,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输入信号。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所述电子设备可以同时支持手写笔A和手写笔B的手写操作,在手写笔A在当前进行手写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收到的输入信号为来自手写笔A的输入信号;在手写笔B在当前进行手写操作时,所述电子设备当前接收到的输入信号为来自手写笔B的输入信号。由于不同的手写笔内置有用于标识自身特征的序列号,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设备通过不同的序列号加以对多个手写笔进行区分。进一步地,便可以确定出与当前输入信号所对应的书写设备。
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针对同一个书写设备所创建的多个文件来说,可以为该多个文件设置同样的加密标识。还可以对其中的每一个文件随机设置不同的加密标识。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采用不同的获得加密标识的方案,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出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之后,步骤S102: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包括: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比如,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书写设备A时,获得的与书写设备A对应的加密标识为a;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书写设备B时,获得的与书写设备B对应的加密标识为b。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所述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每个书写设备仅对其创建的文件进行加密。具体来讲,请参考图4,步骤S103: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具体包括:
S401:检测所述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是否均由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输入;
S402:在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401至步骤S40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检测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是否具有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输入。比如,要检测同一个文件中的内容是否均由同一只手写笔所撰写。在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加密后的第一加密文件。否则,对所述第一文件不做任何处理。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文件中的信息内容分别由手写笔A,手写笔B,手写笔C所共同撰写的,此时将不会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当检测到所述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均是由手写笔A所撰写的,则将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进而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步骤S103: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可以采用以下两种处理方式获得所述第一加密文件,但不仅限于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第一种处理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请参考图5,第一种处理方式具体包括:
S501:对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进行处理,获得文件加密标识;
S502:用所述文件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501至步骤S502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方面,由于所述电子设备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可以是由多个字串组成的序列号。另一方面,在使用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对所述第一文件的成功加密,有可能需要对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获得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的当前格式进行格式调整,以获得符合加密条件的标识格式。比如,将所述第一加密格式由当前的二进制格式调整为二维码格式,然后采用调整后的二维码格式的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再比如,所述电子设备获得的所述第一书写设备所对应的序列号为60位字串组成的序列,所获得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具体为从60位字串中随机截取出10位字串所组成的子序列。也就是说,在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之前,需要对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进行处理,获得文件加密标识;
第二种处理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种处理方式具体为:用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可以直接采用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进而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也就是说,所述电子设备可以直接将接收到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作为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处理的密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对文件进行加密处理之后,为了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请参考图6,在步骤S103: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S601:检测获得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的打开操作;
S602: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所述第一书写设备;
S603:在为是时,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打开所述第一文件。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步骤S601至步骤S603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首先,检测获得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的打开操作。比如,通过手写笔A阅览文件的过程中,检测到手写笔A针对加密文件b的双击操作,其中,通过所述双击操作以打开该加密文件b。然后,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文件对应的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在为是时,则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解密,进而打开所述第一文件,所述第一文件将从加密状态调整为解密状态,进而使得用户成功获得所述第一文件中所记载的信息内容。仍然以上述例子为例来进行说明,当确定出该加密文件b是由手写笔A所创建的文件,且用户通过手写笔A来打开该加密文件b时,便自动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成功解密,进而打开所述第一文件。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使用习惯来对加密后的文件进行解密,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还可以为所述电子设备设置控制加密机制的启动与退出的控制机制,通过所述控制机制以此来触发所述电子设备对书写设备所对应的文件进行加密与解密等操作。具体来讲,可以是当检测到当前手写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间的距离小于一预设距离时,启动加密机制。启动后,一旦接收到所述当前书写设备的输入信号后,便可以对该输入信号对应的文件进行加密。比如,当手写笔与所述电子设备间的距离不大于1cm时,便触发所述电子设备基于所述当前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对文件进行加密的功能。此外,在启动该加密机制后,还可以是当检测到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与所述电子设备间的距离大于1cm时,便退出所述加密机制,暂停当前输入信号对应的文件的加密。此时,通过所述书写设备仅能进行正常的书写操作,而不能对所书写的内容进行加密等操作。
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所述电子设备的加密机制的启动和退出,还可以是,在手写设备上设置一功能按键,用于控制所述加密机制的打开与关闭。还可以在所述电子设备上设置一用于启动或禁用所述加密机制的书写应用程序,一旦用户打开该书写应用程序后,当前书写设备在针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书写的过程中,所述电子设备便可以基于所述当前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对当前书写设备的输入信号所对应的文件进行加密。一旦退出该书写应用程序后,暂停对当前输入信号所对应的文件的加密。再比如,可以是,在当前书写设备的笔尖与所述电子设备的触控屏接触时,便触发对当前书写设备的输入信号所对应的文件的加密。一旦当前书写设备的笔尖脱离触控屏时,则暂停对文件的加密。当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还可以根据用户的实际需要来设置加密机制的启动,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基于与启动与退出所述加密机制同样的实现原理,可以为所述电子设备设置对应的解密机制,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7,基于与实施例一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10;
处理器20,与壳体10连接;其中,处理器20具体用于:
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20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或者,
从所述电子设备存储的包括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在内的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的每个加密标识对应一个不同的书写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20具体用于:
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20具体用于:
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包括: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20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是否均由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输入;
在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20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进行处理,获得文件加密标识;用所述文件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或者,
用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之后,处理器20具体用于:
检测获得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的打开操作;
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所述第一书写设备;
在为是时,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打开所述第一文件。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8,基于与实施例一同样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30,用于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第二获得单元40,用于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第三获得单元50,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获得单元40具体用于: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或者,
从所述电子设备存储的包括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在内的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的每个加密标识对应一个不同的书写设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获得单元40具体用于:
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获得单元30具体包括:
第一获得模块,用于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第二确定模块,在为是时,用于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此时,第二获得单元40具体用于: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获得单元50具体包括: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是否均由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输入;
第二获得模块,在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三获得单元50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进行处理,获得文件加密标识;用所述文件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或者,
用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之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四获得单元,用于检测获得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的打开操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所述第一书写设备;
第一处理单元,在为是时,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打开所述第一文件。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也就是说,通过第一书写设备对电子设备进行书写时,可以通过特定的书写设备来对该书写设备对应的文件进行加密,从而有效解决了现有电子设备存在信息安全系数较低的技术问题,有效提高了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系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也就是说,即便是在不同的用户使用同一个书写设备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加密标识,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每个用户的信息安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包括: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也就是说,当使用多个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电子设备进行输入操作时,分别获得每个手写设备所对应的不同的加密标识,然后基于对应的加密标识对每个手写设备所对应的文件进行加密。从而,进一步地保证了所述电子设备的信息安全。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可选地,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或者,
从所述电子设备存储的包括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在内的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的每个加密标识对应一个不同的书写设备。
可选地,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可选地,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包括:
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包括: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可选地,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是否均由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输入;
在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可选地,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包括:
对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进行处理,获得文件加密标识;用所述文件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或者,
用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可选地,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之后,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执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获得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的打开操作;
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所述第一书写设备;
在为是时,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打开所述第一文件。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1)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一电子设备中,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或;
所述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包括:
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包括: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具体包括:
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或者,
从所述电子设备存储的包括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在内的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的每个加密标识对应一个不同的书写设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具体包括: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是否均由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输入;
在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包括:
对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进行处理,获得文件加密标识;用所述文件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或者,
用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获得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的打开操作;
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所述第一书写设备;
在为是时,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打开所述第一文件。
6.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处理器,与所述壳体连接;其中,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或;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或者,
从所述电子设备存储的包括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在内的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加密标识中的每个加密标识对应一个不同的书写设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检测所述第一文件中的全部信息内容是否均由所述第一书写设备输入;
在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9.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对所述第一加密标识进行处理,获得文件加密标识;用所述文件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或者,
用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所述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之后,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
检测获得当前书写设备针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的打开操作;
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所述第一书写设备;
在为是时,对所述第一加密文件进行解密,打开所述第一文件。
11.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获得单元,用于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第二获得单元,用于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具体包括:
获得所述第一书写设备发送至所述电子设备的当前生物特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使用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当前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第一用户的第一生物特征信息时,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生物特征信息为与所述第一用户不同的第二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时,则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或;
所述检测获得来自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包括:
检测获得来自当前书写设备的当前输入信号;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是否为第一书写设备;在为是时,确定所述当前输入信号为来自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输入信号;
所述获得对应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的第一加密标识,包括:确定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第一加密标识;
其中,在所述当前书写设备为与所述第一书写设备不同的第二书写设备时,所述当前书写设备对应的加密标识为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不同的第二加密标识;
第三获得单元,基于所述第一加密标识,对与所述第一输入信号对应的第一文件进行加密,获得第一加密文件。
CN201610049319.2A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057406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319.2A CN105740684B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049319.2A CN105740684B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0684A CN105740684A (zh) 2016-07-06
CN105740684B true CN105740684B (zh) 2019-04-26

Family

ID=562463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049319.2A Active CN105740684B (zh) 2016-01-25 2016-01-25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40684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9085A (zh) * 2009-11-13 2010-06-16 郑兆祥 电子日记本
CN103455739A (zh) * 2013-08-06 2013-12-18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验证密码系统
CN104834868A (zh) * 2015-04-28 2015-08-12 一铂有限公司 电子数据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085366A (ko) * 2004-10-12 2007-08-27 아노토 아베 전자펜으로부터의 정보의 보안 관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02163091A (zh) * 2011-03-11 2011-08-24 王东 一种多功能电子笔及其软件授权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9085A (zh) * 2009-11-13 2010-06-16 郑兆祥 电子日记本
CN103455739A (zh) * 2013-08-06 2013-12-18 苏州瀚瑞微电子有限公司 验证密码系统
CN104834868A (zh) * 2015-04-28 2015-08-12 一铂有限公司 电子数据保护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40684A (zh) 2016-07-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99261B1 (ko) 어플리케이션의 잠금 상태를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장치
CN100481108C (zh) 移动式存储设备和验证方法
CN104463004B (zh) 一种保护界面内容的方法和装置
EP2924553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movement of cursor in a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346654A (zh) 手寫筆的計算環境
KR20130126772A (ko) 모바일 기기, 모바일 기기의 입력 처리 방법, 및 모바일 기기를 이용한 전자 결제 방법
EP2880509B1 (en) Improving input by tracking gestures
WO2016094056A1 (en) Multiple user biometric for authentication to secured resources
CN10580900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KR20160080254A (ko) 단말 장치 및 단말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US10789372B2 (en) Primary device, an accessory device, and methods for processing operations on the primary device and the accessory device
EP2927834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recording medium
CN103455761A (zh) 一种文件加密方法、解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10156917B2 (en) Input apparatus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5184126A (zh) 一种密码设置方法、验证方法和终端
CN103761009A (zh) 触摸式设备及基于触摸控制的数据传输方法
JP4760986B2 (ja) 情報処理装置
CN105740684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5046127A (zh) 加解密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3971046B (zh) 一种解密的方法和装置
KR20150000286A (ko) 보안 환경 전환 장치 및 방법
US9613201B1 (en) Access control by a mobile device using an image
CN103838993A (zh) 基于指纹识别的移动终端及其解密方法
CN111090868A (zh) 终端屏幕显示控制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803030A (zh) 一种加密、解密方法及装置、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