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9350A - 移动装置及操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移动装置及操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9350A
CN105719350A CN201410716993.2A CN201410716993A CN105719350A CN 105719350 A CN105719350 A CN 105719350A CN 201410716993 A CN201410716993 A CN 201410716993A CN 105719350 A CN105719350 A CN 1057193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ugmented reality
reality object
mobile device
supplemental characteristic
environmental imag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1699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容暄
魏士尧
王荣陞
周世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for Information Industry
Publication of CN105719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93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006Mixed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15Interaction with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or interaction object displayed as three-dimensional, e.g. changing the user viewpoint with respect to the environment or obje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2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20Indexing scheme for editing of 3D models
    • G06T2219/2016Rotation, translation, sca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Geomet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揭露一种可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及操作方法。于移动装置上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操作方法包括:执行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该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提供一使用者界面,以呈现一3D环境影像和一3D扩增实境对象,提供一操作功能以供于该3D环境影像中调整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以及提供一确认功能以记录对应调整完成的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的参数数据;以及将该参数数据传送到一服务器,作为一更新的参数数据,以令该服务器得以依据该更新的参数数据,更新该移动装置中的参数数据。通过应用本发明一实施例,设计者便可伴随3D环境影像,即时地编缉3D扩增实境对象。

Description

移动装置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移动装置及操作方法。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一种可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及于移动装置上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扩增实境技术(augmentedrealitytechnology)已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的生活当中。
扩增实境为一种即时性结合虚拟对象至真实环境影像,并显示结合影像予使用者的技术。通过运用扩增实境技术,可丰富人们的生活。
前案WO2013023705A1揭示一种建立扩增实境对象的方法。此外,前案US20140043359A1揭示一种改善扩增实境对象的特征点的方法。
然而,即便应用这些前案,设计者仍不易精细地结合虚拟对象至真实环境影像,尤其是设计者无法透过欲执行扩增实境软体的电子装置(如移动装置),来直接修改扩增实境对象。如此一来,将造成扩增实境于制作与修改上的不便。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目的涉及提供一种于移动装置上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操作方法。
本发明另一实施方式的目的涉及提供一种可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
技术手段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于移动装置上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该操作方法包括:经由一移动装置执行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该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提供一使用者界面,以呈现一3D环境影像和一3D扩增实境对象,提供一操作功能以供于该3D环境影像中调整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以及提供一确认功能以记录对应调整完成的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的参数数据;以及经由该移动装置将该参数数据传送到一服务器,作为一更新的参数数据,以令该服务器得以依据该更新的参数数据,更新该移动装置中的参数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操作方法还包括:利用该使用者界面,以提供一录影功能,以供于调整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时,以录影方式记录调整过程,以产生一录影数据;以及经由该移动装置将该录影数据传送至该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参数数据是用以决定该3D扩增实境对象于该3D环境影像中的相对尺寸、旋转角度、相对位置、以及一动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操作方法还包括:利用一摄像元件,对一真实环境进行影像撷取,以取得该3D环境影像;根据该3D环境影像,取得该摄像元件与该真实环境的一位置关系;以及当透过该使用者界面接收到对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事件编辑指令时,根据该位置关系,决定相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事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操作方法还包括:利用该使用者界面,以提供一建立动画功能,且该建立动画功能包括:在接收对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拖曳手势时,根据该拖曳手势的一路径,移动该3D扩增实境对象;以及记录移动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过程,以作为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使用者自订动画。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可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包括:一网络元件以及一处理元件。该处理元件用以:执行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该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提供一使用者界面,以呈现一3D环境影像和一3D扩增实境对象,提供一操作功能以供于该3D环境影像中调整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以及提供一确认功能以记录对应调整完成的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的参数数据;以及经由该网络元件将该参数数据传送到一服务器,作为一更新的参数数据,以令该服务器得以依据该更新的参数数据,更新该移动装置中的参数数据。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该使用者界面还提供一录影功能,以供于调整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时,以录影方式记录调整过程,以产生一录影数据;且该处理元件还用以经由该网络元件将该录影数据传送至该服务器。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所述参数数据是用以决定该3D扩增实境对象于该3D环境影像中的相对尺寸、旋转角度、相对位置、以及一动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该移动装置还包括一摄像元件。该处理元件还用以:利用该摄像元件,对一真实环境进行影像撷取,以取得该3D环境影像和该3D扩增实境对象影像;根据该3D环境影像,取得该摄像元件与该真实环境的一位置关系;以及当透过该使用者界面接收到对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事件编辑指令时,根据该位置关系,决定相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事件。
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其中该使用者界面还提供一建立动画功能,且该建立动画功能包括:在接收对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拖曳手势时,根据该拖曳手势的一路径,移动该3D扩增实境对象;且该处理元件还用以记录移动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过程,以作为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使用者自订动画。
达成功效
透过应用上述一实施例,设计者便可伴随3D环境影像,即时地编缉3D扩增实境对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应用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与真实环境的示意图;
图3A为根据本发明一操作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
图3B为根据本发明一操作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一操作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一操作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的使用者界面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一操作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与真实环境对象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移动装置的操作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以附图及详细叙述清楚说明本发明的精神,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后,当可由本发明所教示的技术,加以改变及修饰,其并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与范围。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第一”、“第二”、…等,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其仅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元件或操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电性连接”,可指二或多个元件相互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或是相互间接作实体或电性接触,而“电性连接”还可指二或多个元件元件相互操作或动作。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及/或”,是包括所述事物的任一或全部组合。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用词(terms),除有特别注明外,通常具有每个用词使用在此领域中、在此揭露的内容中与特殊内容中的平常意义。某些用以描述本揭露的用词将于下或在此说明书的别处讨论,以提供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有关本揭露的描述上额外的引导。
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为一种移动装置。此一移动装置可显示3D环境影像与3D扩增实境对象。为使说明清楚,在以下段落中,将以平板电脑或智能手机为例进行叙述,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参照图1,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100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主要包括网络元件140以及处理元件160。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元件160可电性连接网络元件140。网络元件140主要是提供移动装置100可经由无线通讯网络和远程服务器连线,例如可用无线信号芯片实现。处理元件160可执行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如APP程序),可提供一使用者界面,呈现一3D环境影像和一3D扩增实境对象,并提供一操作功能,让使用者可以在3D环境影像中调整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或是位置。之后移动装置应用程序还提供确认功能让使用者选择执行之后,记录对应调整完成的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的参数数据,然后经由网络元件160将参数数据传送到远程的服务器,作为更新的参数数据。服务器可以依据更新的参数数据,来更新该移动装置100(或其他安装有扩增实境软体可呈现3D环境影像和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中的参数数据。
同时参照图1与图2。图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100的示意图。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应用例所绘示的移动装置100与真实环境RWD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包括显示元件110、输入元件120、摄像元件130、网络元件140、储存元件150、以及处理元件160。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元件160可分别电性连接显示元件110、输入元件120、摄像元件130、网络元件140以及储存元件150。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元件110例如可用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主动式有机发光显示器、触控显示面板或其他具显示能力的显示元件实现。输入元件120例如可用触控面板或其他具输入能力的输入元件实现。摄像元件130例如可用摄像镜头、照相机、摄影机或相关元件实现。网络元件140例如可用无线信号芯片实现。储存元件150例如可用记忆体、可携式储存媒介、或其它适当储存装置实现。处理元件160例如可用中央处理器、微处理器或其它适当计算装置实现。在一实施例中,输入元件120与显示元件110可整合为同一元件(如触控显示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显示元件110可用以显示影像于其上。输入元件120可用以接收来自使用者的使用者指令。摄像元件130可用以对真实环境RWD进行影像撷取。网络元件140可用以透过网络(未绘示)与服务器10进行数据传输。储存元件150可用以储存数据。处理元件160可用以执行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以令使用者得以透过输入元件120即时修改显示于显示元件110上的扩增实境对象。
在以下的段落中,将提供一实施例中移动装置100的具体细节,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一实施例为限。
特别参照图2,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处理元件160可利用摄像元件130对真实环境RWD进行影像撷取,以取得3D环境影像(如图3A中的3D环境影像IMG1)。
在本实施例中,真实环境RWD中具有真实对象RWT。3D环境影像IMG1中具有真实对象影像(如图3A中的真实对象影像IMG2)。处理元件160可取得真实对象影像IMG2的多个特征点FTR,并根据这些特征点FTR在一数据库DBS中搜寻对应的3D扩增实境对象(如图3B中的3D扩增实境对象ART)。在一实施例中,数据库DBS可位于储存元件150中,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其它实施例中,数据库DBS亦可位于服务器10中。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元件160并可根据前述特征点FTR以及数据库DBS中对应的数据,取得移动装置100的摄像元件130与真实环境RWD之间的位置关系。具体来说,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元件160是可根据这些特征点FTR以及数据库DBS中对应的数据,取得摄像元件130与真实对象RWT之间的距离DST,以及摄像元件130与真实对象RWT的方位(orientation)ORT的相对角度ANG。在一实施例中,距离DST可用摄像元件130与真实对象RWT的中心点CNT进行计算,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一实施例中,距离DST与相对角度ANG可用一位置转换矩阵TRM记录,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特别参照图3A、图3B。在本实施例中,处理元件160可执行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此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提供一使用者界面UI,以呈现对应于真实环境RWD的3D环境影像IMG1于显示元件110上(如图3A所示)。3D环境影像IMG1具有真实对象影像IMG2,对应于真实环境RWD中的真实对象RWT。处理元件160可在使用者界面UI中同时呈现3D环境影像IMG1以及对应于真实对象影像IMG2的3D扩增实境对象ART于显示元件110上(如图3B所示)。
在一实施例中,储存元件150可储存一参数数据,此一参数数据对应于3D扩增实境对象ART相对于真实对象影像IMG2的尺寸、角度、位置以及动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处理元件160可根据此一参数数据,呈现3D扩增实境对象ART于显示元件110上。亦即,所述的参数数据是用以决定3D扩增实境对象ART于3D环境影像IMG1中相对于真实对象影像IMG2的相对尺寸、旋转角度、相对位置、以及一动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界面UI可提供一操作功能以供于3D环境影像IMG1中调整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尺寸、角度、位置、及动画其中的任一者。
例如,使用者可点选按钮B1,以于3D环境影像IMG1中调整3D扩增实境对象ART相对于真实对象影像IMG2的尺寸。使用者可点选按钮B2,以于3D环境影像IMG1中调整3D扩增实境对象ART相对于真实对象影像IMG2的角度。使用者可点选按钮B3,以于3D环境影像IMG1中调整3D扩增实境对象ART相对于真实对象影像IMG2的位置。使用者可点选按钮B4,以决定处理元件160要在3D环境影像IMG1中,执行对应于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预设动画中的哪一时间区段的动画片段(例如在总长100秒预设动画中进行第5-15秒时间区段的动画片段)。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使用者界面UI亦提供一确认功能以记录对应于调整完成的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尺寸、角度、位置及动画的参数数据。在一实施例中,此一参数数据可储存于储存元件150中。
在记录对应于调整完成的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尺寸、角度、位置及动画的参数数据后,处理元件160可经由网络元件140将此一参数数据传送到服务器10,作为更新的参数数据,以令并未身处于真实环境RWD的设计者可读取此一更新的参数数据,并根据此一更新的参数数据,进行3D扩增实境对象ART进一步的修改,并进一步更新服务器10中的参数数据。
此外,在每一次处理元件160执行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时,处理元件160可从服务器10下载更新的参数数据(通常是最新的参数数据),以更新移动装置100中的参数数据。亦即,服务器10可依据更新的参数数据,更新移动装置100中的参数数据。
透过上述的设置,设计者便可伴随3D环境影像IMG1,即时地编缉3D扩增实境对象ART。
特别参照图4。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者界面UI还提供一录影功能,以供于调整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尺寸、角度、位置、及动画其中的任一者时,以录影方式记录调整过程,以产生一录影数据。在产生录影数据后,处理元件160可经由网络元件140将录影数据传送至服务器10。
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者界面UI还提供一标记功能,以在前述录影数据中插入修改标记MTG。修改标记MTG可在播放前述录影数据的同时视觉化地呈现。如此一来,并未身处于真实环境RWD的设计者即可根据录影数据中的修改标记MTG进行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修改。
在一实施例中,在处理元件160经由网络元件140将录影数据传送至服务器10的同时,处理元件160亦可将录影过程中相应于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尺寸、角度、位置、动画的参数数据、前述摄像元件130与真实环境RWD之间的位置关系、以及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素材等信息传送至服务器10,以令并未身处于真实环境RWD的设计者得以得知录影过程中的相关参数数据。
特别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者界面UI还提供一建立动画功能。建立动画功能包括在处理元件160透过输入元件120接收对应于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一拖曳手势时,处理元件160根据拖曳手势的路径TRC,在显示元件110上移动3D扩增实境对象ART;以及处理元件160记录移动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过程,以作为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一使用者自订动画。
例如,在一实施例中,在使用者沿路径TRC将3D扩增实境对象ART从第一位置PLC1拖曳至第二位置PLC2的情况下,处理元件160记录3D扩增实境对象ART沿路径TRC移动的过程,以作为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使用者自订动画。
特别参照图6。在一实施例中,使用者界面UI还提供一事件编辑功能。当处理元件160透过使用者界面UI接收到对应于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一事件编辑指令时,处理元件160可根据移动装置100的摄像元件130与真实环境RWD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相应于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事件。
举例而言,在摄像元件130与真实环境对象RWT的方位ORT的相对角度介于第一角度区间INV1(如1-120度)之间时,处理元件160可执行相应于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第一事件(例如执行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预设动画中第10秒至第20秒)。在摄像元件130与真实环境对象RWT的方位ORT的相对角度介于第二角度区间INV12(如121-240度)之间时,处理元件160可执行相应于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第二事件(例如执行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预设动画中第20秒至第30秒)。在摄像元件130与真实环境对象RWT的方位ORT的相对角度介于第三角度区间INV3(如121-240度)之间时,处理元件160可执行相应于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第三事件(例如使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尺寸放大1.2倍)。其中,第一角度区间、第二角度区间与第三角度区间彼此不同,且第一事件、第二事件、第三事件亦彼此不同。
通过如此的设置,可使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呈现更加多元。
图7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所绘示的一种移动装置的操作方法700的流程图。操作方法700可应用于相同或相似于图1中所示结构的移动装置。而为使叙述简单,以下将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以图1中的移动装置100为例进行对操作方法叙述,然本发明不以此应用为限。
应注意到,操作方法700可经由前述实施例中的移动装置100来实现,亦可实作为一计算机程序,并储存于一非挥发性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中,而使计算机或电子装置读取此记录媒体后执行操作方法700。非挥发性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可为只读记忆体、快闪记忆体、软盘、硬盘、光盘、随身盘、磁带、可由网络存取的数据库或熟悉此技艺者可轻易思及具有相同功能的非挥发性计算机可读取记录媒体。
另外,应了解到,在本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操作方法的步骤,除特别叙明其顺序者外,均可依实际需要调整其前后顺序,甚至可同时或部分同时执行。
再者,在不同实施例中,这些步骤亦可适应性地增加、置换、及/或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操作方法700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1中,执行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以透过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提供使用者界面UI,以呈现3D环境影像IMG1和3D扩增实境对象ART,并提供一操作功能以供于3D环境影像IMG1中调整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者,以及提供一确认功能以记录对应调整完成的3D扩增实境对象ART的尺寸、角度和位置的参数数据。
在步骤S2中,利用移动装置100的网络元件140,将参数数据传送到服务器10,作为一更新的参数数据,以令服务器10得以依据更新的参数数据,更新移动装置100中的参数数据。
应注意到,操作方法700中的相关细节可参照图1至图6中的实施方式,重复的部分在此不赘述。本发明的方法可经由本发明的移动装置来进行实作,移动装置中的部分元件(如处理元件),可应用具特定逻辑电路的独特硬件装置或具特定功能的设备来实作,如将程序码和处理器/芯片整合成独特硬件或将程序码和市售可得的特定设备整合。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于移动装置上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经由一移动装置执行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该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提供一使用者界面,以呈现一3D环境影像和一3D扩增实境对象,提供一操作功能以供于该3D环境影像中调整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以及提供一确认功能以记录对应调整完成的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的参数数据;以及
经由该移动装置将该参数数据传送到一服务器,作为一更新的参数数据,以令该服务器得以依据该更新的参数数据,更新该移动装置中的参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于移动装置上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该使用者界面,以提供一录影功能,以供于调整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时,以录影方式记录调整过程,以产生一录影数据;以及
经由该移动装置将该录影数据传送至该服务器。
3.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于移动装置上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数据是用以决定该3D扩增实境对象于该3D环境影像中的相对尺寸、旋转角度、相对位置、以及一动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4.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于移动装置上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一摄像元件,对一真实环境进行影像撷取,以取得该3D环境影像;
根据该3D环境影像,取得该摄像元件与该真实环境的一位置关系;以及
当透过该使用者界面接收到对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事件编辑指令时,根据该位置关系,决定相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于移动装置上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该使用者界面,以提供一建立动画功能,且该建立动画功能包括:
在接收对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拖曳手势时,根据该拖曳手势的一路径,移动该3D扩增实境对象;以及
记录移动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过程,以作为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使用者自订动画。
6.一种可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网络元件;以及
一处理元件,用以:
执行一移动装置应用程序,该移动装置应用程序提供一使用者界面,以呈现一3D环境影像和一3D扩增实境对象,提供一操作功能以供于该3D环境影像中调整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以及提供一确认功能以记录对应调整完成的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的参数数据;以及
经由该网络元件将该参数数据传送到一服务器,作为一更新的参数数据,以令该服务器得以依据该更新的参数数据,更新该移动装置中的参数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可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使用者界面还提供一录影功能,以供于调整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尺寸、角度和位置其中的任一时,以录影方式记录调整过程,以产生一录影数据;且
该处理元件还用以经由该网络元件将该录影数据传送至该服务器。
8.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可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参数数据是用以决定该3D扩增实境对象于该3D环境影像中的相对尺寸、旋转角度、相对位置、以及一动画的信息中的至少一者。
9.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可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摄像元件,且该处理元件还用以:
利用该摄像元件,对一真实环境进行影像撷取,以取得该3D环境影像和该3D扩增实境对象影像;
根据该3D环境影像,取得该摄像元件与该真实环境的一位置关系;以及
当透过该使用者界面接收到对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事件编辑指令时,根据该位置关系,决定相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事件。
10.根据权利要求6中所述的可修改3D扩增实境对象的移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使用者界面还提供一建立动画功能,且该建立动画功能包括:
在接收对应于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拖曳手势时,根据该拖曳手势的一路径,移动该3D扩增实境对象;且
该处理元件还用以记录移动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过程,以作为该3D扩增实境对象的一使用者自订动画。
CN201410716993.2A 2014-11-20 2014-12-01 移动装置及操作方法 Pending CN10571935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3140286A TWI621097B (zh) 2014-11-20 2014-11-20 行動裝置、操作方法及非揮發性電腦可讀取記錄媒體
TW103140286 2014-11-2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9350A true CN105719350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010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16993.2A Pending CN105719350A (zh) 2014-11-20 2014-12-01 移动装置及操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160148430A1 (zh)
JP (1) JP6006820B2 (zh)
CN (1) CN105719350A (zh)
TW (1) TWI62109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2082A (zh) * 2016-12-26 2018-07-03 粉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空间的场景编辑方法与系统
CN108268434A (zh) * 2016-12-30 2018-07-10 粉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场景中超链接编辑方法与系统
CN113396443A (zh) * 2019-02-01 2021-09-14 斯纳普公司 增强现实系统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70169613A1 (en) * 2015-12-15 2017-06-15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Displaying an object with modified render parameters
EP3420413A1 (en) * 2016-02-22 2019-01-02 Real View Imaging Ltd. A method and system for displaying holographic images within a real object
TWI567691B (zh) * 2016-03-07 2017-01-21 粉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體空間的場景編輯方法與系統
US11113887B2 (en) * 2018-01-08 2021-09-07 Verizon Patent And Licensing Inc Generating three-dimensional content from two-dimensional images
US10679393B2 (en) * 2018-07-24 2020-06-09 Snap Inc. Conditional modifica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object
US20200106727A1 (en) * 2018-09-27 2020-04-02 Sonny Industrial Co., Ltd. Information service system and method thereof
US11438551B2 (en) * 2020-09-15 2022-09-06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Virtual audience using low bitrate avatars and laughter detection
KR102548299B1 (ko) * 2022-01-06 2023-06-28 주식회사 에스씨컴퍼니 메타버스 기반 3d 인테리어 꾸미기 영상 기록 서비스 제공 시스템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1559A1 (en) * 2006-09-19 2008-03-20 Juha Arrasvuori Augmented reality assisted shopping
US20100110080A1 (en) * 2008-11-05 2010-05-06 Clive Goodin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ic creation and editing
US20130120369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Controlling Rights to a Drawing i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Environment
CN103164518A (zh) * 2013-03-06 2013-06-19 杭州九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增强现实应用系统及方法
CN104081317A (zh) * 2012-02-10 2014-10-01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43244B2 (en) * 2011-03-21 2014-06-03 HJ Laboratories, LLC Providing augmented reality based on third party information
WO2013023706A1 (en) * 2011-08-18 2013-02-21 Layar B.V. Computer-vision based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BR112014010230A8 (pt) * 2011-10-28 2017-06-20 Magic Leap Inc sistema e método para realidade virtual e aumentada
JP5966510B2 (ja) * 2012-03-29 2016-08-10 ソニー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DE112012006269T5 (de) * 2012-04-26 2015-03-05 Intel Corporation Realitätsergänzender Rechner, Vorrichtung und System
KR102009928B1 (ko) * 2012-08-20 2019-08-12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협업 구현 방법 및 장치
JP2014191718A (ja) * 2013-03-28 2014-10-06 Sony Corp 表示制御装置、表示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71559A1 (en) * 2006-09-19 2008-03-20 Juha Arrasvuori Augmented reality assisted shopping
US20100110080A1 (en) * 2008-11-05 2010-05-06 Clive Goodins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ic creation and editing
US20130120369A1 (en) * 2011-11-15 2013-05-16 Trimble Navigation Limited Controlling Rights to a Drawing in a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Environment
CN104081317A (zh) * 2012-02-10 2014-10-01 索尼公司 图像处理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3164518A (zh) * 2013-03-06 2013-06-19 杭州九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增强现实应用系统及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42082A (zh) * 2016-12-26 2018-07-03 粉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空间的场景编辑方法与系统
CN108268434A (zh) * 2016-12-30 2018-07-10 粉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立体场景中超链接编辑方法与系统
CN113396443A (zh) * 2019-02-01 2021-09-14 斯纳普公司 增强现实系统
US11972529B2 (en) 2019-02-01 2024-04-30 Snap Inc. Augmented realit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619915A (zh) 2016-06-01
JP6006820B2 (ja) 2016-10-12
TWI621097B (zh) 2018-04-11
US20160148430A1 (en) 2016-05-26
JP2016099996A (ja) 2016-05-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19350A (zh) 移动装置及操作方法
CN110503703B (zh) 用于生成图像的方法和装置
CN103729120A (zh) 用于产生缩略图的方法及其电子设备
CN103631768A (zh) 协作数据编辑和处理系统
CN113424228A (zh) 用于提供化身动画的电子装置及其方法
US2017009780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3379256A (zh) 图像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5306835A (zh) 一种图像处理系统
CN104580928B (zh) 一种相机拍摄的补光方法和装置
CN104281478A (zh) 更新应用程序的方法及装置
CN113806306B (zh) 媒体文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04765528A (zh) 一种虚拟键盘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636365A (zh) 视频字符添加方法和装置
EP4246425A1 (en) Animal face style image gene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model tra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evice
US2021040630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generating video comprising character and method thereof
KR20180010493A (ko)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비디오 편집 방법
CN105431845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和程序
CN107977463A (zh) 图片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WO2024067144A1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08111757A (zh) 拍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2585646A (zh) 用于对媒体执行编辑操作的方法与系统
CN107526597A (zh) 用户界面编辑方法、装置、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620702B1 (ko) 모바일 장치 및 모바일 장치의 제어 방법
CN105740222A (zh) 用于阅读器排版的方法、设备、阅读器和电子设备
US20230055775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ublishing video cont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