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8157A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8157A
CN105718157A CN201410717736.0A CN201410717736A CN105718157A CN 105718157 A CN105718157 A CN 105718157A CN 201410717736 A CN201410717736 A CN 201410717736A CN 105718157 A CN105718157 A CN 1057181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equipment
information
audio frequency
judged result
mobile pho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1773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凡智
庞建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1773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815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81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81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第二电子设备及一信息处理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并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以及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本发明提供的信息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子设备存在不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的技术问题,实现电子设备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在不对用户所处环境造成干扰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及时获取信息内容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技术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在现有技术中,当手机被设置成正常模式时,手机接到一个短信,手机会播放用户设置的短信铃声以及手机的屏幕会点亮,以提示用户手机收到该短息。但如果此时用户在一个会议室中开会,正常模式时,由于手机在接收到一个短信时,会播放用户设置的短信铃声以及手机的屏幕会点亮,所以,会给影响包括用户在内的与会人员开会,为此,现有技术中的手机,还具有会议模式,在手机处于会议模式时,手机接到一个短信,手机会振动,以提示用户手机收到了该短信。本申请发明人在实现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由于在电子设备以会议模式来处理信息时,电子设备会产生振动以提示用户接收到信息,由于产生的振动不易被用户发现,进而用户不能及时获取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重要的来电或短信。进一步地,用户由于不能及时获取一些重要的信息,就不能及时对重要信息进行回复。所以,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不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的技术问题。
由于存在上述技术问题,所以,用户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进行信息处理时,获得体验就不佳,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用户体验不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不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的技术问题,以实现电子设备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在不对用户所处环境造成干扰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及时获取信息内容技术效果。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第一光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转变成第二状态的第一操作、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第二操作中任一一种;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光强时,判断所述第一光强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光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在的第一表面朝向一水平参考面且平行于所述水平参考面的第一预设操作,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二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二操作是否为第一用户对用于表明确定进入所述预设场景的启动选项的选择操作,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一提示音频;或;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类型是否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振动;和/或;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指示灯点亮。
可选的,在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接收端为第四电子设备的第二信息;
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电子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间是否存在第一连接,获得第五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时,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可选的,所述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二提示音频;或;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
可选的,在所述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输入的,用于发送给第四电子设备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信息处理系统,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第一光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转变成第二状态的第一操作、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第二操作中任一一种;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光强时,判断所述第一光强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光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在的第一表面朝向一水平参考面且平行于所述水平参考面的第一预设操作,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二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二操作是否为第一用户对用于表明确定进入所述预设场景的启动选项的选择操作,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一提示音频;或;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类型是否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振动;和/或;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示灯点亮。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接收端为第四电子设备的第二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电子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间是否存在第一连接,获得第五判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时,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可选的,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二提示音频;或;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
可选的,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输入的,用于发送给第四电子设备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的技术手段。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息时,不会对当前的环境造成干扰,并且用户可从第二电子设备中及时获取第一信息的内容。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电子设备存在不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电子设备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在不对用户所处环境造成干扰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及时获取信息内容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的技术手段。这样,用户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一信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回复,再将回复后的第二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进而实现了在不对用户所处环境造成干扰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针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回复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的技术手段。这样,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第一参数时,可以自动进入预设场景,进而实现了电子设备能根据检测到的第一参数智能地启动与预设场景对应的工作模式来处理信息的技术效果。
4、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以,使得用户在使用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接收信息时,电子设备能智能地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用户拥有的其他电子设备,不会对用户所在场景的其他人造成干扰,并且用户可以及时回复接收到的信息,所以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方案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中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二中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三中信息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四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五中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六中一种信息处理系统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不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的技术问题,以实现电子设备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在不对用户所处环境造成干扰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及时获取信息内容技术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并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的技术手段。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息时,不会对当前的环境造成干扰,并且用户可从第二电子设备中及时获取第一信息的内容。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电子设备存在不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电子设备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在不对用户所处环境造成干扰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及时获取信息内容技术效果。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所述方法包括:
S101: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第一光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转变成第二状态的第一操作、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第二操作中任一一种;
S102: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光强时,判断所述第一光强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光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在的第一表面朝向一水平参考面且平行于所述水平参考面的第一预设操作,获得第二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二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二操作是否为第一用户对用于表明确定进入所述预设场景的启动选项的选择操作,获得第三判断结果;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
S103: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S104: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S105: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为其他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别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预设场景可以是用户所在的会议场景,也可以是其他的不便于被打扰的场景,比如:用户在看电影的场景或用户在上课的场景。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以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时,步骤S101与步骤S102的具体实现为:
在手机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手机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手机所处环境的第一光强、用于将手机由第一状态转变成第二状态的第一操作、用于设置手机工作模式的第二操作中任一一种。比如,手机的光传感器检测到手机所处环境的光强为700cd。或者,手机的重力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用户对手机的翻转操作,使手机的屏幕由向上屏幕可见状态转变为屏幕向下贴合桌面的屏幕不可见状态。或者,手机检测获得第一用户针对表明启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启动选项按键的按压操作。
在第一参数具体为手机检测到的手机所处环境的第一光强时,手机判断第一光强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光强,在第一光强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光强时,手机启动第一工作模式。比如:当手机中的手机第一预设光强为50cd时,手机检测到第一光强为10cd,即:手机的表面有遮挡物,处于不可见状态。手机接收到第一光强10cd后,判断第一光强10cd小于第一预设光强为50cd,此时,手机确定处于不便于被打扰的预设场景。
在第一参数具体为手机检测到的第一用户对手机的翻转操作,水平参考面为地面时,手机判断第一用户对手机的翻转操作是否为使手机的屏幕平行且朝向地面的第一预设操作,在翻转操作为第一预设操作时,手机启动第一工作模式。比如,用户对手机进行翻转,使手机的屏幕朝向桌面时,手机的屏幕处于平行地面且朝向地面的状态,满足第一预设操作的特征。此时,手机确定处于不便于被打扰的预设场景。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手机检测到的第一用户对手机中的按键的按压操作时,判断所述按压操作是否为第一用户对用于表明启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启动选项的选择操作,在所述按压操作为第一用户针对表明启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的启动选项按键的按压操作时,手机确定处于不便于被打扰的预设场景。
在执行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103,即: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不便于被打扰的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步骤S103的具体实现为:手机确认当前场景为会议场景时,发起一个连接请求给处于同一会议场景中的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反馈连接确认信息,在手机接收到连接确认信息时,手机与笔记本电脑建立第一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手机与笔记本间的第一连接可以为手机与笔记本间有线数据连接、蓝牙连接连接、NFC连接、WIFI连接、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等,也可以是别的连接方式,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执行完步骤S103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104,即: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步骤S104的具体实现为:手机通过无线接收模块可接收到来自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第三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短信、来电信息、视频、音频等信息,也可以是别的信息,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为其他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第一用户可通过手机查看第一信息。比如:在第三电子设备为用户A拥有的手机A时,用户A通过手机A向第一用户发送短信A时,第一用户可以通过查看手机即可或者短信A的内容。
在执行完步骤S104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105,即: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在步骤S105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一提示音频;或;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
在步骤S105中,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振动;和/或;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指示灯点亮。
在步骤S105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类型是否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步骤S105的具体实现为:
当手机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信息在手机中有对应的第一提示音频,此时,手机将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手机的声音输出单元,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第一提示音频以保证第一声音输出单元处于不可听见状态。比如:当手机中设置短信的提示音为“BirdLoop”音频,对应的第一预设音量为5db时,在手机接收到一短信时,手机会将“BirdLoop”音频发送给手机的扬声器,此时,扬声器以4db的音量播放“BirdLoop”音频。或者,当手机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信息在手机中有对应的第一提示音频,此时,手机不将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手机的声音输出单元。比如:当手机中设置短信的提示音为“BirdLoop”音频,在手机接收到一短信时,手机不会将“BirdLoop”音频发送给手机的扬声器。
在控制手机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处于不可听见状态的同时,手机的振动器还会以第一频率振动,比如:手机的振动器以2Khz的频率振动。或者手机的提示灯以第一时间间隔点亮,比如:手机的提示灯间隔1s点亮。
在控制手机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处于不可听见状态的同时,手机会判断第一信息的第一类型是否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在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类型库中的信息时,手机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第一信息发送给处于同一会议场景的且与手机存在第一连接的笔记本电脑。比如:在预设信息类型库为来电类型,短信类型,邮件类型时,当手机接收到第一短信时,手机获得第一短信的第一类型为短信类型,手机判断短信类型是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因此,手机通过第一连接将第一短信发送给笔记本电脑。
在执行完步骤S105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接收端为第四电子设备的第二信息;
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电子设备。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上述步骤的具体实现为:手机在检测获得笔记本电脑发送的第二信息后,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第四电子设备其中,第二信息具体为第一用户在笔记本电脑中输入的,用于发送给第四电子设备,以使第四电子设备的第二用户能够通过所述第四电子设备获知的信息。比如:在第一信息是用户A通过手机A发送给第一用户的手机的第一短信时,第一用户通过笔记本电脑获得第一短信的具体内容为“请发送您的联系方式”,第一用户可对第一短信进行回复,进而在笔记本电脑中输入回复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具体内容为“我的联系方式是:158xxx”。并且,笔记本电脑将第二信息发送到第一用户的手机,进而,手机在获得第二信息后,将第二信息发送给手机A或者其他用户的手机B。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S201: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间是否存在第一连接,获得第五判断结果;
S202: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时,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S203: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为其他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别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单元处于亮屏状态,比如:当第二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处于亮屏状态。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同一预设场景,预设场景可以是用户所在的会议场景,也可以是其他的不便于被打扰的场景,比如:用户在看电影的场景或用户在上课的场景。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以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时,步骤S201的具体实现为:
在笔记本电脑处于会议场景时,笔记本电脑先判断与手机间是否存在第一连接。手机与笔记本间的第一连接的建立可通过如下方式:笔记本电脑检测获得手机发送的用于建立第一连接的请求信息。比如:在第一连接为一个WiFi连接时,笔记本电脑接收手机发送的WiFi连接请求,在接收到所述请求信息的时刻,笔记本电脑反馈给手机确认建立第一连接的确认信息。在手机收到所述确认信息后,手机与笔记本电脑建立第一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手机与笔记本间的第一连接可以为手机与笔记本间有线数据连接、蓝牙连接连接、NFC连接、WIFI连接、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等,也可以是别的连接方式,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执行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202,即: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时,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步骤S202的具体实现为:笔记本电脑确认处于会议场景时,并且确认与手机存在第一连接时,检测获得手机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第三电子设备发给手机的以使第一用户能够通过手机获知的信息。第一用户可通过手机查看第一信息。比如:在第三电子设备为用户A拥有的手机A时,用户A通过手机A向第一用户发送短信A时,第一用户可以通过查看手机即可或者短信A的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信息可以为短信、来电信息、视频、音频等信息,也可以是别的信息,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为其他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执行完成上述步骤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203,即: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在步骤S203中,所述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二提示音频;或;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步骤S203的具体实现为:
当笔记本电脑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信息在笔记本电脑中有对应的第二提示音频,此时,笔记本电脑将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笔记本电脑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第二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第二提示音频以保证第二声音输出单元处于不可听见状态。比如:当笔记本电脑中设置短信的提示音为“Childhood”音频,对应的第二预设音量为5db时,在笔记本电脑接收到一短信时,笔记本电脑会将“Childhood”音频发送给笔记本电脑的扬声器,此时,扬声器以3db的音量播放“Childhood”音频。或者,当笔记本电脑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信息在笔记本电脑中有对应的第二提示音频,此时,笔记本电脑不将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笔记本电脑的声音输出单元。比如:当笔记本电脑中设置短信的提示音为“Childhood”音频,在笔记本电脑接收到一短信时,笔记本电脑不会将“Childhood”音频发送给笔记本电脑的扬声器。
在控制笔记本电脑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处于不可听见状态的同时,笔记本电脑将第一信息输出,具体来讲,当第一信息是图片、短信、来电、视频等需要显示的信息时,笔记本电脑将第一信息显示在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的部分或全部区域。比如:当第一信息为短信时,将短信的内容显示在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右下角或者显示在笔记本电脑的整个屏幕上。当第一信息是音频信息时,提取音频信息的特征参数,将特征参数示在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的部分或全部区域,并控制第一信息不被传输给笔记本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比如:当第一信息是“hero.wma”,提取的特征参数为“歌名:hero,格式:wma”,将内容“歌名:hero,格式:wma”显示在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右下角或者显示在笔记本电脑的整个屏幕上。同时,笔记本电脑不会将“hero.wma”音频发送给笔记本电脑的扬声器。
在执行完步骤S203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得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输入的,用于发送给第四电子设备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上述步骤的具体实现为:笔记本电脑输出第一信息后,第一用户即可获得第一信息的内容,笔记本电脑检测获得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其中,第二信息包括第二信息的接收端信息,笔记本电脑将第二信息通过第一连接发送给手机。比如:在第一信息是用户A通过手机A发送给第一用户的手机的第一短信时,第一用户通过笔记本电脑获得第一短信的具体内容为“请发送您的联系方式”,第一用户可对第一短信进行回复,进而在笔记本电脑中输入回复的第二信息,第二信息具体内容为“我的联系方式是:158xxx”,第二信息的接收端信息为“159xxx”。笔记本电脑将第二信息发送到第一用户的手机,进而,手机在获得第二信息后,将第二信息发送给号码为“159xxx”的手机,号码为“159xxx”手机的第二用户能获知第二信息内容为“我的联系方式是:158xxx”。
实施例三
请参考图3,本申请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信息处理系统,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S301: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S302: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S303: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S304: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
S305: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为其他电子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电子设备,也可以是别的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预设场景可以是用户所在的会议场景,也可以是其他的不便于被打扰的场景,比如:用户在看电影的场景或用户在上课的场景。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处于同一预设场景,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显示单元可能处于亮屏状态,比如:当第二电子设备为笔记本电脑时,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处于亮屏状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以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来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的实现过程进行详细描述。
在以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时,步骤S301的具体实现为:手机确认当前场景为会议场景时,发起一个连接请求给处于同一会议场景中的笔记本电脑,笔记本电脑基于所述连接请求反馈连接确认信息,在手机接收到连接确认信息时,手机与笔记本电脑建立第一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手机与笔记本间的第一连接可以为手机与笔记本间有线数据连接、蓝牙连接连接、NFC连接、WIFI连接、移动通信网络连接等,也可以是别的连接方式,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执行完步骤S301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302,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步骤S302的具体实现为:手机通过无线接收模块可接收到来自移动通信网络中的第三电子设备发来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可以为短信、来电信息、视频、音频等信息,也可以是别的信息,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为其他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第一用户可通过手机查看第一信息。比如:在第三电子设备为用户A拥有的手机A时,用户A通过手机A向第一用户发送短信A时,第一用户可以通过查看手机即可或者短信A的内容。
在执行完步骤S302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303,即: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步骤S303的具体实现为:
当手机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信息在手机中有对应的第一提示音频,此时,手机将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手机的声音输出单元,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第一提示音频以保证第一声音输出单元处于不可听见状态。比如:当手机中设置短信的提示音为“BirdLoop”音频,对应的第一预设音量为5db时,在手机接收到一短信时,手机会将“BirdLoop”音频发送给手机的扬声器,此时,扬声器以4db的音量播放“BirdLoop”音频。或者,当手机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信息在手机中有对应的第一提示音频,此时,手机不将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手机的声音输出单元。比如:当手机中设置短信的提示音为“BirdLoop”音频,在手机接收到一短信时,手机不会将“BirdLoop”音频发送给手机的扬声器。
在控制手机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处于不可听见状态的同时,手机会判断第一信息的第一类型是否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在第一信息为预设信息类型库中的信息时,手机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第一信息发送给处于同一会议场景的且与手机存在第一连接的笔记本电脑。比如:在预设信息类型库为来电类型,短信类型,邮件类型时,当手机接收到第一短信时,手机获得第一短信的第一类型为短信类型,手机判断短信类型是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因此,手机通过第一连接将第一短信发送给笔记本电脑。
在执行完步骤S303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304,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步骤S304的具体实现为:笔记本电脑确认处于第二工作模式时,判断是否与手机存在第一连接,在确认存在第一连接时,检测获得手机发送的第一信息。第一信息为第三电子设备发给手机的以使第一用户能够通过手机获知的信息。第一用户可通过手机查看第一信息。比如:在第三电子设备为用户A拥有的手机A时,用户A通过手机A向第一用户发送短信A时,第一用户可以通过查看手机即可或者短信A的内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第一信息可以为短信、来电信息、视频、音频等信息,也可以是别的信息,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所述第三电子设备可以是手机,也可以是平板电脑,或者为其他电子设备,在此,就不一一举例了。
在执行完步骤S304之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方法便执行步骤S305,即: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继续沿用预设场景为会议场景,第一电子设备是手机,第二电子设备是笔记本电脑为例,步骤S305的具体实现为:当笔记本电脑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信息在笔记本电脑中有对应的第二提示音频,此时,笔记本电脑将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笔记本电脑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第二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第二提示音频以保证第二声音输出单元处于不可听见状态。比如:当笔记本电脑中设置短信的提示音为“Childhood”音频,对应的第二预设音量为5db时,在笔记本电脑接收到一短信时,笔记本电脑会将“Childhood”音频发送给笔记本电脑的扬声器,此时,扬声器以3db的音量播放“Childhood”音频。或者,当笔记本电脑接收到第一信息且第一信息在笔记本电脑中有对应的第二提示音频,此时,笔记本电脑不将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笔记本电脑的声音输出单元。比如:当笔记本电脑中设置短信的提示音为“Childhood”音频,在笔记本电脑接收到一短信时,笔记本电脑不会将“Childhood”音频发送给笔记本电脑的扬声器。
在控制笔记本电脑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处于不可听见状态的同时,笔记本电脑将第一信息输出,具体来讲,当第一信息是图片、短信、来电、视频等需要显示的信息时,笔记本电脑将第一信息显示在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的部分或全部区域。比如:当第一信息为短信时,将短信的内容显示在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右下角或者显示在笔记本电脑的整个屏幕上。当第一信息是音频信息时,提取音频信息的特征参数,将特征参数示在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的部分或全部区域,并控制第一信息不被传输给笔记本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比如:当第一信息是“hero.wma”,提取的特征参数为“歌名:hero,格式:wma”,将内容“歌名:hero,格式:wma”显示在笔记本电脑屏幕的右下角或者显示在笔记本电脑的整个屏幕上。同时,笔记本电脑不会将“hero.wma”音频发送给笔记本电脑的扬声器。
实施例四
请参考图4,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对应实施例一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四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401,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第一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403,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为了使所述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第一光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转变成第二状态的第一操作、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第二操作中任一一种;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光强时,判断所述第一光强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光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在的第一表面朝向一水平参考面且平行于所述水平参考面的第一预设操作,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二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二操作是否为第一用户对用于表明确定进入所述预设场景的启动选项的选择操作,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
为了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03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一提示音频;或;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
为了使第一用户仅获知符合预设规则的第一信息内容,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03具体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类型是否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为了更好地提示第一用户所述电子设备接收到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第一处理单元403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振动;和/或;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示灯点亮。
为了能使所述第一用户及时回复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接收端为第四电子设备的第二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电子设备。
实施例五
请参考图5,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对应实施例二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五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501,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间是否存在第一连接,获得第五判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502,用于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时,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503,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为了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所述第二处理单元503具体包括: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二提示音频;或;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
为了能使所述第一用户及时回复所述第一信息,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输入的,用于发送给第四电子设备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实施例六
请参考图6,基于同一发明构思,对应实施例三的方法,本申请实施例六还提供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601,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60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通过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1、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的技术手段。这样,第一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第一信息时,不会对当前的环境造成干扰,并且用户可从第二电子设备中及时获取第一信息的内容。所以,能有效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电子设备存在不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的技术问题,进而实现电子设备能设定合适的模式来处理信息,在不对用户所处环境造成干扰的情况下保证用户能及时获取信息内容技术效果。
2、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二信息的技术手段。这样,用户可通过第二电子设备对第一信息的相应内容进行回复,再将回复后的第二信息发送给第一电子设备,进而实现了在不对用户所处环境造成干扰的情况下用户可以针对接收到的信息进行及时回复的技术效果。
3、由于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中,采用了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的技术手段。这样,电子设备在检测到第一参数时,可以自动进入预设场景,进而实现了电子设备能根据检测到的第一参数智能地启动与预设场景对应的工作模式来处理信息的技术效果。
4、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能够实现上述技术效果,所以,使得用户在使用本申请中的电子设备接收信息时,电子设备能智能地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用户拥有的其他电子设备,不会对用户所在场景的其他人造成干扰,并且用户可以及时回复接收到的信息,所以有效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发明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发明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发明是参照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第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可选的,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第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在步骤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之前,还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第一光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转变成第二状态的第一操作、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第二操作中任一一种;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光强时,判断所述第一光强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光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在的第一表面朝向一水平参考面且平行于所述水平参考面的第一预设操作,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二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二操作是否为第一用户对用于表明确定进入所述预设场景的启动选项的选择操作,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被具体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一提示音频;或;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被具体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类型是否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可选的,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第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在步骤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还包括如下步骤: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振动;和/或;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指示灯点亮。
可选的,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第一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在步骤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接收端为第四电子设备的第二信息;
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电子设备。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第二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包括如下步骤:
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间是否存在第一连接,获得第五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时,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可选的,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的与步骤: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对应的计算机指令在被具体执行过程中,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二提示音频;或;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
可选的,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第二电子设备读取或被执行时,在步骤在所述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获得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输入的,用于发送给第四电子设备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具体来讲,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存储在光盘,硬盘,U盘等存储介质上,当存储介质中的与信息处理方法对应的计算机程序指令被一信息处理系统读取或被执行时,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0)

1.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一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第一光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转变成第二状态的第一操作、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第二操作中任一一种;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光强时,判断所述第一光强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光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在的第一表面朝向一水平参考面且平行于所述水平参考面的第一预设操作,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二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二操作是否为第一用户对用于表明确定进入所述预设场景的启动选项的选择操作,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具体为: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一提示音频;或;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具体包括:
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类型是否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振动;和/或;
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指示灯点亮。
6.如权利要求5中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接收端为第四电子设备的第二信息;
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电子设备。
7.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间是否存在第一连接,获得第五判断结果;
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时,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具体包括: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二提示音频;或;
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
9.如权利要求7-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得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中输入的,用于发送给第四电子设备的信息;
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10.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应用于一信息处理系统,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电子设备以及与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同的第二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接收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11.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一连接建立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
第一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不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时,检测获得用来判断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是否处于所述预设场景的第一参数,其中,所述第一参数为所述第一电子设备所处环境的第一光强、用于将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转变成第二状态的第一操作、用于设置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工作模式的第二操作中任一一种;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光强时,判断所述第一光强是否小于第一预设光强,获得第一判断结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一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一操作是否为使得所述第一电子设备的显示单元所在的第一表面朝向一水平参考面且平行于所述水平参考面的第一预设操作,获得第二判断结果;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二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或者;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一参数具体为所述第二操作时,判断所述第二操作是否为第一用户对用于表明确定进入所述预设场景的启动选项的选择操作,获得第三判断结果;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三判断结果为是时,确定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所述预设场景。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一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一提示音频;或;
第二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一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一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一声音输出单元。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包括:
第一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信息的第一类型是否属于预设信息类型库,获得第四判断结果;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四判断结果为是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
15.如权利要求11-14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处理单元还包括:
第三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振动;和/或;
第四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的同时,控制所述电子设备的指示灯点亮。
16.如权利要求15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连接,获得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发送的接收端为第四电子设备的第二信息;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四电子设备。
17.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与第一电子设备间是否存在第一连接,获得第五判断结果;
第二接收单元,用于在所述第五判断结果为是时,接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处理单元具体包括:
第五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将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传输给所述电子设备的第二声音输出单元,控制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以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音量的输出音量输出所述第二提示音频;或;
第六处理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信息对应有第二提示音频时,控制所述第二提示音频不被传输给所述第二声音输出单元。
19.如权利要求17-18中任一权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得第一用户输入的第二信息,其中,所述第二信息具体为所述第一用户在所述电子设备中输入的,用于发送给第四电子设备的信息;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二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电子设备。
20.一种信息处理系统,所述信息处理系统包括:
第一电子设备,用于在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一预设场景时,建立与第二电子设备的第一连接;接收第三电子设备发送的第一信息;控制所述第一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基于所述第一连接,将所述第一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二电子设备,以供第二电子设备输出所述第一信息;
所述第二电子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第二电子设备处于静音模式,并输出与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第一内容。
CN201410717736.0A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Pending CN10571815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7736.0A CN105718157A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17736.0A CN105718157A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8157A true CN105718157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461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17736.0A Pending CN105718157A (zh) 2014-12-01 2014-12-01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815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7915A (zh) * 2016-09-29 2017-01-25 广州云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9462702A (zh) * 2018-12-29 2019-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976A (zh) * 2008-12-29 2010-07-0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其计算机可读取媒体
CN101834943A (zh) * 2010-04-15 2010-09-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CN102137333A (zh) * 2010-01-27 2011-07-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设置移动终端静音的方法、系统及短信控制装置
CN102263860A (zh) * 2011-08-12 2011-11-30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情景模式的手机和实现手机情景模式切换的方法
WO2012075637A1 (zh) * 2010-12-09 2012-06-14 深圳市同洲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提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3037319A (zh) * 2011-09-30 2013-04-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转移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71976A (zh) * 2008-12-29 2010-07-07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通讯装置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其计算机可读取媒体
CN102137333A (zh) * 2010-01-27 2011-07-2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设置移动终端静音的方法、系统及短信控制装置
CN101834943A (zh) * 2010-04-15 2010-09-15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移动终端工作模式的方法及装置
WO2012075637A1 (zh) * 2010-12-09 2012-06-14 深圳市同洲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来电提醒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2263860A (zh) * 2011-08-12 2011-11-30 北京新媒传信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切换情景模式的手机和实现手机情景模式切换的方法
CN103037319A (zh) * 2011-09-30 2013-04-10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通信转移方法、移动终端及服务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357915A (zh) * 2016-09-29 2017-01-25 广州云移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事件提醒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9462702A (zh) * 2018-12-29 2019-03-1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9462702B (zh) * 2018-12-29 2021-05-18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11871B (zh) 蓝牙连接的控制方法、装置以及控制设备、存储介质
CN108399917B (zh) 语音处理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3411793A (zh) 一种蓝牙通信的方法及终端
CN102981613B (zh) 终端和终端控制方法
CN105611055B (zh) 通话方法及装置
CN104378838B (zh) 一种建立无线连接的方法及装置
CN108353240B (zh) 音频系统、音频装置和音频装置设置方法
JPWO2014010054A1 (ja) 電子機器
WO2013030736A1 (en) Docking system with automatic music playback via bluetooth
CN104754132A (zh) 一种电子设备工作模式确定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4184499A (zh) 蓝牙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
CN103823655A (zh) 一种音频输出方法、电子设备及第一音频输出装置
CN105302635A (zh) 一种切换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2868819B (zh) 一种处理公共账户下通信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5208089A (zh) 信息显示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394250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5190197A (zh) 基于蓝牙耳机的通话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6657571B (zh) 一种控制移动终端中提醒模式的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04023117B (zh) 一种信息处理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1866831A (zh) 一种连接控制方法、装置、终端设备及系统
CN105718157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CN102711055A (zh) 一种控制终端设备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US9367277B2 (en) Image processing apparatus
WO2017098633A1 (ja) 電化機器通信システム、携帯端末、および電化機器通信連携方法
CN104869211B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