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14667A - 一种组合箱梁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组合箱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14667A
CN105714667A CN201510173330.5A CN201510173330A CN105714667A CN 105714667 A CN105714667 A CN 105714667A CN 201510173330 A CN201510173330 A CN 201510173330A CN 105714667 A CN105714667 A CN 1057146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girder
concrete
box
spa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101733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盧炅範
盧又鉉
安声镛
安善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 Technology (strain) Again
Beijing Di Sheng Kechu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 Technology (strain) Again
Beijing Di Sheng Kechu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 Technology (strain) Again, Beijing Di Sheng Kechua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i Technology (strain) Again
Priority to CN2015101733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14667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146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1466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组合箱梁包括织网形状的钢箱梁以及在所述钢箱梁内部上侧浇筑的上部混凝土(51);所述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的钢梁上翼缘(1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所述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宽距更大的钢腹板(30)。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使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小于腹板的高度,形成织网形状,从而减少梁上、梁下翼缘的钢材使用量,减少在桥梁内部纵向或者横向设置的加固构件,从而大幅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并且简化制作工序。

Description

一种组合箱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组合箱梁。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过去的矩形或者梯形钢箱梁,其正弯矩和负弯矩区间的断面是由梁上、梁下翼缘和2个腹板构成的闭合断面。所述过去的技术将断面制作成类似正方形或者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和腹板的高度没有太大差距的矩形形状,为了维持钢箱梁的形状,需要在桥梁内部纵向或者横向设置大量的加固构件,因此钢材的需要量非常大。并且,在钢箱梁梁下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压缩阻力全部由拉伸构件即钢材承担,在梁上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底板桥板承担压缩阻力。尽管如此,由于制作和施工不够便利,因此梁上翼缘没有作为闭合断面结构的作用,而且由于使用大量的钢材,所以对钢材的需求量大。即,过去的技术并不考虑根据钢箱梁的应力减少不必要的钢材的使用量,从而提升经济效率,而只考虑制作的便利性,因此造成了高价钢材的浪费。因而,需要开发一种能偶减少钢材的使用量且简化制作工序,从而提升经济效率的钢箱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减少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形成织网形状,从而减少梁上、梁下翼缘的钢材使用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减少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形成织网形状,通过减少在钢箱梁内部设置的加固构件的数量从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量,从而简化桥梁的制作工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在钢箱梁梁上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形成开口区,从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在钢箱梁的压缩区域上合成混凝土,从而增加压缩强度,增加桥梁的经济效率。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在钢箱梁的内部合成拱形混凝土,依靠拱效应,增加桥梁的效率。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在钢箱梁的梁上翼缘上合成的上部混凝土上,通过液压千斤顶导入预应力,从而增加混凝土的效率。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支撑上部混凝土和拱形混凝土的构件不使用钢材,而是使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从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并且,本发明提供一种组合箱梁。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方案如下。在拱形混凝土或者下部混凝土上安装钢肋,使拱形混凝土或者下部混凝土正好固定且合成到腹板上。
本发明的一种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网形状的钢箱梁;以及在所述钢箱梁内部上侧浇筑的上部混凝土(51);所述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的钢梁上翼缘(2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所述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宽距更大的钢腹板(30)。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所述钢腹板(30)的两侧在长度方向安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以及以锯齿形安置在所述上部钢肋(71)下侧且与两侧所述钢腹板(30)结合的水平支架(40)。
本发明的一种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网形状的钢箱梁、以及以锯齿形安置在所述钢箱梁内部的上侧,并且与两侧所述钢腹板结合的水平支架(40);以及在所述钢箱梁内部按照拱形形状浇筑的拱形混凝土(53);所述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的钢梁上翼缘(1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所述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宽距更大的钢腹板(30)。
进一步的,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拱形混凝土(53)的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以及在所述钢腹板(30)的两侧形成拱形形状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拱形钢肋(73)。
进一步的,组合箱梁又包括在所述钢箱梁内部上侧没有拱形混凝土(53)的部分上浇筑的上部混凝土(51),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
本发明的一种2跨度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网形状的2跨度钢箱梁,上部混凝土(51)以及下部梁下翼缘(55);所述2跨度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的钢梁上翼缘(1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所述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宽距更大的钢腹板(30);所述上部混凝土(51)浇筑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压缩区域上的所述2跨度钢箱梁内部上侧;以及所述下部梁下翼缘(55)浇筑在所述钢梁下翼缘(20)压缩区域上的所述2跨度钢箱梁内部下侧。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以及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向下侧方向支撑所述下部混凝土(55)的下部钢肋(75)。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在所述上部钢肋(71)上以锯齿形状设置并与两侧钢腹板(30)相结合的水平支撑(30),闭合所述2跨度钢箱梁的两端节点和中心断面的横隔板(80),位于中心节点,而且为了在所述横隔板(80)上浇筑所述下部混凝土(55)而形成的多个贯通孔(81),以及通过所述贯通孔(81)在下部混凝土(55)上埋设的加固钢筋(83)。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拱形混凝土;在所述2跨度钢箱梁内部,在桥梁的两端节点和所述下部混凝土(55)之间以拱形形状浇筑所述拱形混凝土(53),并在其上侧与所述上部混凝土(51)相连接。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钢腹板(30)的两侧纵向安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支撑所述拱形混凝土(53)的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以拱形形状存在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拱形钢肋(73),以及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向下侧方向支撑所述下部混凝土(55)的下部钢肋(75)。
进一步的,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在所述2跨度钢箱梁的内部上侧以锯齿形状设置并与两侧钢腹板(30)相结合的水平支撑(40),闭合所述2跨度钢箱梁的两端节点和中心断面的横隔板(80),位于中心节点且为了在所述横隔板上浇筑所述下部混凝土(55)而形成的多个贯通孔(81),以及通过所述贯通孔(81)在下部混凝土(55)上埋设的加固钢筋(83)。
进一步的,在所述上部混凝土(51)上形成封闭区间(90),在所述封闭区间(90)插入液压千斤顶(91),在导入所述上部混凝土(51)预应力之后,在所述封闭区间(90)上浇筑混凝土并填充。
进一步的,所述钢腹板(30)是上部浇筑混凝土(51)的部分比下部更宽的T形形状。
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使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小于腹板的高度,形成织网形状,从而减少梁上、梁下翼缘的钢材使用量。并且,减少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宽度,形成织网形状,通过减少在钢箱梁内部设置的加固构件的数量从而大幅减少钢材的使用量,从而简化桥梁的制作工序。并且,在钢箱梁梁上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形成开口区,从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并且,在钢箱梁梁上、梁下翼缘的压缩区域上合成上、下部混凝土,从而增加压缩应力,增加桥梁的经济效率。并且,在钢箱梁的内部合成拱形混凝土,依靠拱效应,增加桥梁的效率。并且,在钢箱梁的梁上翼缘上合成的上部混凝土上,通过液压千斤顶导入预应力,从而增加混凝土的效率。并且,支撑上部混凝土和拱形混凝土的构件不使用钢材,而是使用预制混凝土桥面板,从而减少钢材的使用量。并且,在拱形混凝土或者下部混凝土上安装钢肋,使拱形混凝土或者下部混凝土正好固定且合成到腹板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图2a至2b是从图1的A-A,B-B图示的截面图。
图3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图4a至4d是从图3的A-A,B-B,C-C,D-D图示的截面图。
图5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图6a至6d是从图5的A-A,B-B,C-C,D-D图示的截面图。
图7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图8a至8c是从图7的A-A,B-B,C-C图示的截面图。
图9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
图10a至10b是从图9的A-A,B-B图示的截面图。
图11是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斜视图。
图12是图11的纵断面图。
图13a至图13c是从图12的A-A,B-B,C-C图示的截面图。
图14a至图14c是从图12的另一种实施案例的A-A,B-B,C-C图示的截面图。
图15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斜视图。
图16a至图16f是从图15的A-A,B-B,C-C,D-D,E-E,F-F图示的截面图。
图17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斜视图。
图18是图17的纵断面图。
图19a至图19d是从图18的A-A,B-B,C-C,D-D图示的截面图。
图20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斜视图。
图21是图20的纵断面图。
图22a至图22c是从图21的A-A,B-B,C-C图示的截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钢梁上翼缘
11:开口区
20:钢梁下翼缘
30:钢腹板
40:水平支撑
51:上部混凝土
53:拱形混凝土
55:下部混凝土
61: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
63: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
71:上部钢肋
73:拱形钢肋
75:下部钢肋
80:横隔板
81:贯通管
83:加固钢筋
90:封闭区间
91:液压千斤顶
100:剪力连接件
110:剪力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接下来,将通过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案例进行详细说明。给各附图的组成要素赋予参照符号,对于相同的组成要素,虽然可能在不同图示中标记,但尽可能将其用同一种符号来表示。并且,在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案例时,如果对所标示的相关结构或者功能的具体说明有碍于理解本发明的实施案例,则省略详细的说明。
并且,在说明本发明实施案例的组成要素时,使用了第1,第2,A,B,(a),(b)等用语。上述用语只是为了将一结构的组成要素与其他组成要素区别开而使用,并不限定与其相对的有关组成要素的本质或者顺序。若某处记载某组成要素与某其他组成要素“连接”,“结合”,或者“接触”,可表示所述组成要素与所述其他要素直接连接或者接触,也可表示在各组成要素之间又有其他要素与其“连接”,“结合”或者“接触”。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图2a至2b是从图1的A-A,B-B图示的截面图。
参照图1至图2b,对于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而言,钢箱梁由钢梁上翼缘(10)、钢梁下翼缘(20)、钢腹板(30)构成。在钢箱梁内部的浇筑上部混凝土(51)。
钢梁上翼缘(10)在其中央沿长度方向形成开口(11),可减少钢材的使用量,钢梁下翼缘(20)设于偏离于钢梁上翼缘(10)的下侧,钢腹板(30)通过焊接等方式分别与钢梁上翼缘(10)的两侧和钢梁下翼缘(20)的两侧进行连接,共同构成钢箱梁。钢箱梁中的钢腹板(30)是一种比钢梁上翼缘(10)和钢梁下翼缘(20)的宽度更大的织网形状,因钢箱梁的断面形状的钢腹板(30)形成一种比钢梁上翼缘(10)和钢梁下翼缘(20)的宽度更大的织网形状,可减少用于钢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钢材使用量。并且,可减少沿纵方向、横方向等设于梁的内部的加固构件的使用量,从而可简化梁的施工工程。
在钢箱梁内部浇筑的上部混凝土(51)的下侧,设有支撑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下侧,支撑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通过焊接等方式与钢腹板结合。上部钢肋(71)具有能够支撑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宽度,一对上部钢肋(71)纵向设置在钢腹板(30)两侧。在上部钢肋(71)的下侧,水平支撑(40)通过焊接等方式以锯齿形状连接在两侧钢腹板(30)上。
在钢箱梁钢梁上翼缘(10)的压缩区域上合成上部混凝土(51),使得作为压缩构件的混凝土抵抗压缩力,从而增加桥梁的效率,同时能够减少钢材的使用量。
在架设钢箱梁之前或者之后,在钢箱梁的内部安装上部钢肋(71)。在上部钢肋(71)的上侧安装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侧浇筑上部混凝土(51)。钢梁上翼缘(10)的上侧通过剪力钢筋(110)和剪力连接件(100)与底板的桥板合成。
支撑上部混凝土(51)的结构没有利用钢板,而是利用了上部钢肋(71)和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从而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因此,水平支撑(40)按照锯齿形形状安置,并通过焊接等方式与两侧钢腹板(30)结合,从而防止钢腹板(30)开裂,而且能加强对扭曲荷载或者左右向作用荷载的抵抗力。
图3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图4a至4d是从图3的A-A,B-B,C-C,D-D图示的截面图。
参照图3至图4d,对于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而言,钢箱梁由钢梁上翼缘(10)、钢梁下翼缘(20)、钢腹板(30)构成。在钢箱梁内部的浇筑拱形混凝土(53)。
钢梁上翼缘(10)在其中央沿长度方向形成开口(11),可减少钢材的使用量,钢梁下翼缘(20)设于偏离于钢梁上翼缘(10)的下侧,钢腹板(30)通过焊接等方式分别与钢梁上翼缘(10)的两侧和钢梁下翼缘(20)的两侧进行连接,共同构成钢箱梁。钢箱梁中的钢腹板(30)是一种比钢梁上翼缘(10)和钢梁下翼缘(20)的宽度更大的织网形状,因钢箱梁的断面形状的钢腹板(30)形成一种比钢梁上翼缘(10)和钢梁下翼缘(20)的宽度更大的织网形状,可减少用于钢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钢材使用量。并且,可减少沿纵方向、横方向等设于梁的内部的加固构件的使用量,从而可简化梁的施工工程。
在钢箱梁内部浇筑拱形混凝土(53)。在拱形混凝土(53)两端支座考虑到支座反力等作用力,在钢箱梁内部的下侧与钢梁下翼缘(20)水平进行浇筑,在此外的中央部分呈拱形形状进行浇筑。
在钢箱梁内部的上侧,水平支撑(40)通过焊接等方式以锯齿形状连接在两侧钢腹板(30)上。在钢箱梁内部浇筑的拱形混凝土(53)的下侧,设有支撑拱形混凝土(53)的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在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下侧,支撑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拱形钢肋(73)通过焊接等方式与腹板(30)结合。拱形钢肋(73)具有能够支撑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宽度,一对拱形钢肋(73)呈拱形形状设置在钢腹板(30)两侧。
浇筑在钢箱梁内部的拱形混凝土(53)通过拱形混凝土(53),将在桥梁上部产生的压缩力分散到内、外侧支座上,从而大大增加了桥梁的效率。
在将钢箱梁架设到桥台或者桥墩之前或者之后,在钢箱梁的内部安装拱形钢肋(73)。在拱形钢肋(73)的上侧安装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在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上侧浇筑拱形混凝土(53),因增加了拱效应,桥梁的效率也随之增加。
支撑拱形混凝土(53)的结构没有利用钢板,而是利用了拱形钢肋(73)和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从而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因此,水平支撑(40)按照锯齿形形状安置,并通过焊接等方式与两侧钢腹板(30)结合,从而防止钢腹板(30)开裂,而且能加强对扭曲荷载或者左右向作用荷载的抵抗力。
并且,在拱形混凝土(53)的上侧也安装肋,使得拱形混凝土(53)向下侧方向进行支撑。即,拱形混凝土(53)能够牢固地与钢腹板结合在一起。
并且,在钢腹板(30)上形成多个用于维持和管理的开口区,平时,在用于维持和管理的开口区上,通过螺栓用钢板挡住开口区。在使用过程中,若有必要时拧开螺栓,通过用于维持和管理的开口区对内部结构进行检测。
图5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图6a至6d是从图5的A-A,B-B,C-C,D-D图示的截面图。
参照图5至图6d,对于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而言,在由钢梁上翼缘(10)、钢梁下翼缘(20)、钢腹板(30)构成的钢箱梁的内部浇筑上部混凝土(51)和拱形混凝土(53)。这是将上述组合箱梁的2中实施案例合成的案例,在钢箱梁的内部浇筑拱形混凝土(53),在钢箱梁内部上侧的无拱形混凝土(53)的部分浇筑上部混凝土(51)。
本实施案例中,在钢箱梁内部的上侧,水平支撑(40)可通过焊接等方式以锯齿形状连接在两侧钢腹板(30)上。还可设置支撑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和支撑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并且,还可设置支撑拱形混凝土(53)的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和支撑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拱形钢肋(73)。这些结构与上述实施案例具有相同机能和作用效果。
并且,在钢箱梁内浇筑的拱形混凝土(53)与上部混凝土(51),可增大梁的跨度或降低梁高。
图7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图8a至8c是从图7的A-A,B-B,C-C图示的截面图。
参照图7至图8c,对于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而言,钢箱梁由钢梁上翼缘(10)、钢梁下翼缘(20)、钢腹板(30)构成。在钢箱梁内部的浇筑上部混凝土(51)。
并且,在上部混凝土(51)形成封闭区间(90),且在封闭区间(90)插入液压千斤顶(91),在上部混凝土(51)导入预应力后,在封闭区间(90)对混凝土浇筑并填充。这种导入于上部混凝土(51)的预应力,可减少在长期或短期内桥梁下垂的程度。
图9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的纵断面图,图10a至10b是从图9的A-A,B-B图示的截面图。
参照图9至图10b,对于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组合箱梁而言,在浇筑上部混凝土(51)的钢箱梁上部的钢腹板(30)的宽度,可形成比钢箱梁下部的钢腹板(30)的宽度更宽的T形形状。
上部钢肋(71)最好设在宽度宽的部分与窄的部分的临界点。这种使钢腹板(30)的宽度呈T形形状的结构,通过增大宽度大的钢箱梁上部的压缩强度,可减小梁的宽度和高度,从而增加桥梁的效率。
上述组合箱梁的实施案例,通过掩埋于拱形混凝土(53)的正上部或上部混凝土(51)的剪力钢筋(110)和设于钢梁上翼缘(10)上侧的剪力连接件(100)与底板的桥板合成。
接下来,将参照附图对基于本发明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在下述实施案例中,若出现与上述实施案例中相同的结构及其机能效果的内容,将进行省略。
图11是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斜视图,图12是图11的纵断面图。图13a至图13c是从图12的A-A,B-B,C-C图示的截面图。图14a至图14c是从图12的另一种实施案例的A-A,B-B,C-C图示的截面图。
参照图11至图13c,基于本发明的一种案例,2跨度组合箱梁在2跨度钢箱梁内部钢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压缩区域上浇筑上、下部混凝土(51,55)。所述2跨度组合钢箱梁由钢梁上翼缘(10)、钢梁下翼缘(20)以及钢腹板(30)构成。而且,浇筑的上部、下部混凝土(51,55)可小于压缩区域,也可以宽于压缩区域。
钢梁上翼缘(10)在拉伸区域上是没有开口区(11)的闭合形状,而在压缩区域的中心上,在长度方向上形成开口区(11),这减少了钢材的使用量。钢梁上翼缘上(10)没有开口区(11)的闭合断面可设置在拉伸区域上,并且可从安全侧延伸至压缩区。钢梁下翼缘(20)安置在从钢梁上翼缘(10)下侧相距一定距离的地方。钢腹板(30)将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和钢梁下翼缘(20)两侧,构成2跨度钢箱梁。2跨度钢箱梁是钢腹板(30)的高度比钢梁上翼缘(10)和钢梁下翼缘(20)的宽更大的织网形状。使2跨度组合箱梁的断面结构具有钢腹板(30)的高度比钢梁上翼缘(10)和钢梁下翼缘(20)的宽更大的织网形状,从而减少使用于钢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钢材的使用量,减少在桥梁内部纵向或横向安装的加固构件,从而简化制作工序。
在2跨度钢箱梁钢梁上翼缘(10)的压缩区域上浇筑上部混凝土(51),在钢梁下翼缘(20)的压缩区域上浇筑下部混凝土(55)。
在2跨度钢箱梁内部上侧浇筑的上部混凝土(51)的下侧,设有支撑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下侧,设有支撑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上部钢肋(71)具有能够支撑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宽度,一对上部钢肋(71)纵向设置在钢腹板(30)两侧。在上部钢肋(71)的下侧,水平支撑(40)呈锯齿形状并与钢腹板(30)相结合。
浇筑在2跨度钢箱梁内部下侧的下部混凝土(55)的上侧具有下部钢肋(75),并且将下部混凝土(55)向下侧方向支撑。在2跨度钢箱梁两端支座和中心支座上,设有将两端支座和中心支座进行闭合的横隔板(80)。在浇筑在钢梁下翼缘(20)压缩区域上的下部混凝土(55)上,与钢腹板(30)或者中心支座横隔板(80)相接的下部混凝土(55)的最适位置上,下部钢肋(75)呈边框形态。所述下部钢肋(75)向下侧方向支撑下部混凝土(55),从而防止下部混凝土(55)的皲裂,并且,防止下部混凝土(55)从钢腹板(30)和横隔板(80)上开裂。而且,能够防止河水渗透。从而大大增加混凝土的合成性能。一方面,在中心制作的横隔板(80)上,为了浇筑下部混凝土(55)而形成多个贯通孔(81),加固钢筋(83)通过所述贯通孔(81)埋于下部混凝土(55)中。这与加固钢筋(83)在横隔板(80)两侧通过焊接等方式进行结合的方法相比,施工更为迅速,而且不是依靠焊接程度,而是依靠加固钢筋(83)自身将两侧混凝土(55)进行强力的合成。
在2跨度钢箱梁钢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压缩区域上合成上、下部混凝土(51,55),从而作为压缩构件的混凝土能够增加压缩应力,增加桥梁的效率,减少钢材的使用量。
参照图14a至图14c,基于本发明的一种案例,2跨度组合箱梁在钢腹板(30)的两侧纵向设置的一对上部钢肋(71)相互连接,可在没有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和水平支撑(40)的情况下支撑上部混凝土(51)。所述结构虽然增加了钢材的使用量,但可以不设置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或者水平支撑(40),因此,其施工的实用性得到提升。
图15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斜视图,图16a至图16f是从图15的A-A,B-B,C-C,D-D,E-E,F-F图示的截面图。
参照图15至图16f,对于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钢梁而言,2跨度钢箱梁由钢梁上翼缘(10)、钢梁下翼缘(20)、钢腹板(30)构成。在2跨度钢箱梁的内部浇筑上、下部混凝土(51,55)和拱形混凝土(53)。
上述实施案例在2跨度组合箱梁内,钢梁上翼缘(10)与钢梁下翼缘(20)的压缩区域对上、下部混凝土(51,55)进行浇筑。本实施案例中,在此基础上在梁端部支座与下部混凝土(55)之间,呈拱形形状对拱形混凝土(53)进行浇筑。在述拱形混凝土(53)两端部支座的钢箱梁的下侧,与钢梁下翼缘(20)水平进行浇筑后,整体呈拱形形状。且在2跨度组合箱梁的上侧,与上部混凝土(51)相叠进行浇筑。在两端部支座水平浇筑拱形混凝土(53),是考虑到端部制作的反力,且为了使桥梁在整体上的拱形形状形成对称。进而在两端部支座可不需水平部分便呈现拱形形状,或缩短水平部分。
在2跨度钢箱梁内部的上侧,水平支撑(40)通过焊接等方式以锯齿形状连接在两侧钢腹板(30)上。在2跨度钢箱梁内部的上侧浇筑的上部混凝土(51)的下侧,设有支撑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下侧,设有支撑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上部钢肋(71)具有能够支撑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宽度,一对上部钢肋(71)沿长度方向设置在钢腹板(30)两侧。
并且,在2跨度钢箱梁内部呈拱形形状浇筑的拱形混凝土(53)的下侧,设有支撑拱形混凝土(53)的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在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下侧,设有支撑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拱形钢肋(73)。拱形钢肋(73)具有能够支撑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宽度,一对拱形钢肋(73)呈拱形形状设置在钢腹板(30)两侧。
在2跨度钢箱梁内部的下侧浇筑的下部混凝土(55)的上侧,在钢腹板(30)的两侧沿长度方向设置下部钢肋(75),使下部混凝土(55)沿下侧方向支撑。这种下部钢肋(75)可设于拱形混凝土(53)的上侧。并且,在2跨度钢箱梁两端支座和中心支座上,设有将两端支座和中心支座进行闭合的横隔板(80)。在浇筑在钢梁下翼缘(20)压缩区域上的下部混凝土(55)上,与钢腹板(30)或者中心支座横隔板(80)相接的下部混凝土(55)的最适位置上,下部钢肋(75)呈边框形态,从而大大增加混凝土的合成性能。并且,在中心制作的横隔板(80)上,为了浇筑下部混凝土(55)而形成多个贯通孔(81),加固钢筋(83)通过所述贯通孔(81)埋于下部混凝土(55)中。
在2跨度钢箱梁的钢梁上、梁下翼缘的压缩区域浇筑上、下部混凝土,使压缩应力增大。在2跨度钢箱梁内附加因拱形混凝土产生的拱效应,可增大梁的跨度或降低梁高。
并且,在钢腹板设置多个用于维持管理的开口区,平时可用钢板通过螺栓将用于维持管理的开口区封住,在必要时可拧开螺栓,通过用于维持管理的开口区检查桥梁的内部结构。
图17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斜视图,图18是图17的纵断面图,图19a至图19d是从图18的A-A,B-B,C-C,D-D图示的截面图。
参照图17至图19d,对于基于本发明中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而言,2跨度钢箱梁由钢梁上翼缘(10)、钢梁下翼缘(20)、钢腹板(30)构成。在2跨度钢箱梁的钢梁上,翼缘(10)与钢梁下翼缘(20)的压缩区域浇筑上、下部混凝土(51,55),利用液压千斤顶(91)在上部混凝土(51)施加预应力。即,在2跨度钢箱梁内部的上侧浇筑的上部混凝土(51)设置封闭区间(90),然后在封闭区间(90)插入液压千斤顶(91)。在上部混凝土(51)导入预应力后,在封闭区间(90)对混凝土浇筑并填充。
图20是基于本发明中另一种实施案例的2跨度组合箱梁的斜视图,图21是图20的纵断面图,图22a至图22c是从图21的A-A,B-B,C-C图示的截面图。
参照图20至图22c,对于基于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案例的2看跨度组合箱梁而言,在浇筑上部混凝土(51)的2跨度钢箱梁上部的钢腹板(30)的宽度,可形成比下部的钢腹板(30)宽度更宽的T形形状。
上部钢肋(71)最好设在宽度宽的部分与窄的部分的临界点。这种使钢腹板(30)的宽度呈T形形状的结构,通过增大宽度大的2跨度钢箱梁上部的压缩强度,可减小梁的宽度和高度,从而增加桥梁的效率。
上述组合箱梁的实施案例,通过掩埋于拱形混凝土(53)的正上部或上部混凝土(51)的剪力钢筋(110)和设于钢梁上翼缘(10)上侧的剪力连接件(100)与底板的桥板合成。
以上,构成本发明实施案例的全部组成要素在说明时,尽管可能将其记述为结合成一个,或者记述成结合运作,然而本发明也不会被这样的实施案例所限制。即,只要在本发明的目的范围以内,所有组成要素都选择性地结合成一个或一个以上,并结合在一起运作。并且,上述记载的“包括”,“构成”,“具有”等用语,若没有特别相悖的记载,意味着内含所对应的组成要素。因此并不是说将其他组成要素除外,而应该被解释为另外又包括其他组成要素。包括技术性,科学性词汇的所有用语,若没有特别说明,则与在有关本发明的技术领域上具有一定通识知识的人所理解的相关概念并无差别。与词典上定义的用语一样,对于通常使用的用语应该被理解为与有关技术的文章脉络相同的概念,若在本发明中没有明确定义,则不能将其过度地,夸张地解释,也不能按照其形式上的意义进行解释。
上述说明只是举例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思想,只要在该领域上,具有一定基础知识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前提下,都可参照实施案例进行多样的变化以及修正,继而创造出新的发明。在本发明中揭示的实施案例不是为了限定技术思想,而是为了进行说明,因此,本发明的技术思想范围并不被这样的实施案例所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要求需要通过下述权利要求进行解释,与此在同一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思想都包括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中。
总之,以上就是本发明的各个技术要点,尽管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定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得出多种相似的启示和变通,并作出相应的简单变化与修改,类似于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网形状的钢箱梁;以及在所述钢箱梁内部上侧浇筑的上部混凝土(51);所述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的钢梁上翼缘(2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所述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宽距更大的钢腹板(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所述钢腹板(30)的两侧在长度方向安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以及以锯齿形安置在所述上部钢肋(71)下侧且与两侧所述钢腹板(30)结合的水平支架(40)。
3.一种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网形状的钢箱梁、以及以锯齿形安置在所述钢箱梁内部的上侧,并且与两侧所述钢腹板结合的水平支架(40);以及在所述钢箱梁内部按照拱形形状浇筑的拱形混凝土(53);所述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的钢梁上翼缘(1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所述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宽距更大的钢腹板(3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拱形混凝土(53)的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以及在所述钢腹板(30)的两侧形成拱形形状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拱形钢肋(7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组合箱梁又包括在所述钢箱梁内部上侧没有拱形混凝土(53)的部分上浇筑的上部混凝土(51),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
6.一种2跨度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织网形状的2跨度钢箱梁,上部混凝土(51)以及下部梁下翼缘(55);所述2跨度钢箱梁包括在中心纵向形成开口区(11)的钢梁上翼缘(10),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偏离一定距离形成的钢梁下翼缘(20)以及连接所述钢梁上翼缘(10)两侧和所述钢梁下翼缘(20)两侧且高度比所述梁上、梁下翼缘(10,20)的宽距更大的钢腹板(30);所述上部混凝土(51)浇筑在所述钢梁上翼缘(10)压缩区域上的所述2跨度钢箱梁内部上侧;以及所述下部梁下翼缘(55)浇筑在所述钢梁下翼缘(20)压缩区域上的所述2跨度钢箱梁内部下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2跨度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以及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向下侧方向支撑所述下部混凝土(55)的下部钢肋(7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2跨度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在所述上部钢肋(71)上以锯齿形状设置并与两侧钢腹板(30)相结合的水平支撑(30),闭合所述2跨度钢箱梁的两端节点和中心断面的横隔板(80),位于中心节点,而且为了在所述横隔板(80)上浇筑所述下部混凝土(55)而形成的多个贯通孔(81),以及通过所述贯通孔(81)在下部混凝土(55)上埋设的加固钢筋(83)。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2跨度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拱形混凝土;在所述2跨度钢箱梁内部,在桥梁的两端节点和所述下部混凝土(55)之间以拱形形状浇筑所述拱形混凝土(53),并在其上侧与所述上部混凝土(51)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2跨度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支撑所述上部混凝土(51)的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在钢腹板(30)的两侧纵向安置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上部桥面板(61)的上部钢肋(71),支撑所述拱形混凝土(53)的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以拱形形状存在且支撑所述预制混凝土拱形桥面板(63)的拱形钢肋(73),以及在所述钢腹板(30)两侧纵向设置且向下侧方向支撑所述下部混凝土(55)的下部钢肋(75)。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2跨度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2跨度组合箱梁又包括在所述2跨度钢箱梁的内部上侧以锯齿形状设置并与两侧钢腹板(30)相结合的水平支撑(40),闭合所述2跨度钢箱梁的两端节点和中心断面的横隔板(80),位于中心节点且为了在所述横隔板上浇筑所述下部混凝土(55)而形成的多个贯通孔(81),以及通过所述贯通孔(81)在下部混凝土(55)上埋设的加固钢筋(83)。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部混凝土(51)上形成封闭区间(90),在所述封闭区间(90)插入液压千斤顶(91),在导入所述上部混凝土(51)预应力之后,在所述封闭区间(90)上浇筑混凝土并填充。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5或6所述的组合箱梁,其特征在于,所述钢腹板(30)是上部浇筑混凝土(51)的部分比下部更宽的T形形状。
CN201510173330.5A 2015-04-14 2015-04-14 一种组合箱梁 Pending CN10571466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3330.5A CN105714667A (zh) 2015-04-14 2015-04-14 一种组合箱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10173330.5A CN105714667A (zh) 2015-04-14 2015-04-14 一种组合箱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14667A true CN105714667A (zh) 2016-06-29

Family

ID=561446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10173330.5A Pending CN105714667A (zh) 2015-04-14 2015-04-14 一种组合箱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1466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9100A (zh) * 2020-10-10 2021-02-09 中路杜拉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工字梁加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39100A (zh) * 2020-10-10 2021-02-09 中路杜拉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工字梁加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662235U (zh) 一种钢板组合t梁桥
CN1239796C (zh) 建筑物的结构构件及其制作方法
CN101245618A (zh) 两边连接组合钢板剪力墙
KR102079008B1 (ko) 단부모멘트 및 휨 저항력이 보강된 보와 기둥의 이-지(ez) 결합구조
CN106906748A (zh) 基于混合预应力的装配式波形钢腹板组合箱梁的施工方法
CN101440598B (zh) 钢箱-砼组合箱板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US3416273A (en) Plural-storey prefabricated buildings
CN107882234A (zh) 一种板柱结构的竖向构件与楼板之间的连接节点
KR101243777B1 (ko) 하부플랜지 콘크리트에 긴장력이 도입된 파형강판 합성형 라멘교량 및 그 시공방법
JP5217428B2 (ja) 橋梁の柱頭部または桁端部の複合中空構造
CN219671054U (zh) 一种整体吊装预制的钢混组合小箱梁
JPH06264410A (ja) 橋脚のプレハブ工法及び橋脚用コンクリ−トブロック
CN105714667A (zh) 一种组合箱梁
JPH06264412A (ja) 橋脚のプレハブ工法及び橋脚用コンクリ−トブロック
KR100585855B1 (ko) 철근콘크리트 기둥 및 철골 보의 접합부
KR102431326B1 (ko) 스트럿-타이 연결구조 및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작된 구조물
CN212000572U (zh) 桁架式钢混组合箱型通道
CN102776979A (zh) 钢框架钢筋焊接正交正放网架与混凝土组合的抗震墙板
CN212358380U (zh) 一种带腋撑的型钢混凝土梁柱结构及隧道
CN205576970U (zh) 框架式组合结构综合管廊
CN218621767U (zh) 一种盖梁、具有该盖梁的桥梁支撑结构及桥梁结构
KR102453222B1 (ko) 강판보강부를 구비한 보강거더 및 이를 이용한 교량
CN216893067U (zh) 一种装配式组合楼盖系统
CN219315996U (zh) 一种大跨度梁、预应力混凝土梁支座的现浇铰接节点
CN213061651U (zh) 型钢骨架混凝土拱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