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702819A -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702819A
CN105702819A CN201410706335.5A CN201410706335A CN105702819A CN 105702819 A CN105702819 A CN 105702819A CN 201410706335 A CN201410706335 A CN 201410706335A CN 105702819 A CN105702819 A CN 1057028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type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ing
electrod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1070633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红坡
袁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QUANTUM WAFER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QUANTUM WAFER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QUANTUM WAFER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QUANTUM WAFER PHOTO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1070633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702819A/zh
Publication of CN1057028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7028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该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的外延层、透明导电层、p电极和n电极,外延层由非故意掺杂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和p型半导体层构成,且所述外延层上蚀刻出n型半导体层;透明导电层位于p型半导体层之上,p电极位于透明导电层之上,n电极位于蚀刻出的n型半导体层上,发光层由3-8个量子阱构成,该量子阱由薄的势垒层与薄的势阱层组成,且量子阱的两端有载流子限制层,能够降低发光光谱半高宽,提高发光层内的载流子的复合效率,进而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半导体发光器件是一种利用化合物半导体的特性将电能转化为光能的半导体电子元件,通常由含有镓(Ga)、砷(As)、铟(In)、铝(Al)、磷(P)和氮(N)等元素的化合物制成,具有节能、环保、安全、寿命长、低功耗、低热、高亮度、防水、微型、防震、易调光、光束集中和维护简便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和普通照明等领域。
在传统的紫光及紫外光半导体发光器件中,为了提高发光效率,一般会采用MQW(MultipleQuantumWell,多量子阱)结构的发光层,该MQW结构的层数较多,通常包括10~20对量子阱。
由于MQW结构在生长过程中,容易产生In组分的偏析,因此,在半导体发光器件中采用过多层数的MQW结构,会使发光器件的发出光的光谱展宽,使半导体发光器件的主波长与峰值波长的偏离较大。在同样的峰值波长下,紫光及紫外波段的光谱展宽会造成色差的严重偏移。
另外,由于MQW结构的层数较多,导致外延片的生产周期长,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发出光色差严重偏移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的外延层、透明导电层、p电极和n电极,所述外延层由非故意掺杂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和p型半导体层构成,且所述外延层上蚀刻出n型半导体层;所述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上,所述p电极所述位于透明导电层之上,所述n电极位于蚀刻出的n型半导体层上,所述发光层由3-8个量子阱构成。
可选地,所述发光层由4-6个量子阱构成。
可选地,所述量子阱由厚度为5-10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5-2.5nm的势阱层组成。
可选地,所述量子阱由厚度为6-8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8-2.2nm的势阱层组成
可选地,所述量子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包含n型氮化铝稼和p型氮化铝稼的载流子限制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生长设备上装载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生长由非故意掺杂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和p型半导体层构成的外延层,所述发光层由3-8个量子阱构成;
在所述外延层上蚀刻出n型半导体层,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沉积透明导电层,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衬底p电极,在蚀刻出的n型半导体层上衬底n电极。
可选地,所述发光层由4-6个量子阱构成。
可选地,所述量子阱由厚度为5-10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5-2.5nm的势阱层组成。
可选地,所述量子阱由厚度为6-8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8-2.2nm的势阱层组成。
可选地,所述量子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包含n型氮化铝稼和p型氮化铝稼的载流子限制层。
本发明中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发光层由较少的量子阱构成,该量子阱由薄的势垒层与薄的势阱层组成,且量子阱的两端有载流子限制层,能够降低发光光谱半高宽,提高发光层内的载流子的复合效率,进而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此外,本发明中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简化了发光层,大幅缩短了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生长时间,提高了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载流子限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衬底和外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能明确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结构,在图中标注了特定的尺寸、结构和器件,但这仅为示意需要,并非意图将本发明限定在该特定尺寸、结构、器件和环境中,根据具体需要,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将这些器件和环境进行调整或者修改,所进行的调整或者修改仍然包括在后附的权利要求的范围中。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以下的描述中,将描述本发明的多个不同的方面,然而,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仅仅利用本发明的一些或者全部结构或者流程来实施本发明。为了解释的明确性而言,阐述了特定的数目、配置和顺序,但是很明显,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的情况下也可以实施本发明。在其他情况下,为了不混淆本发明,对于一些众所周知的特征将不再进行详细阐述。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包括衬底、位于衬底之上的外延层、透明导电层、p电极和n电极,外延层由非故意掺杂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和p型半导体层构成,且该外延层上蚀刻出n型半导体层。
其中,非故意掺杂缓冲层位于衬底之上,n型半导体层位于非故意掺杂缓冲层之上,发光层位于n型半导体层之上,p型半导体层位于发光层之上,透明导电层位于p型半导体层之上,p电极位于透明导电层之上,n电极位于外延层上蚀刻出的n型半导体层上。发光层由3-8个量子阱构成,量子阱由厚度为5-10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5-2.5nm的势阱层组成,量子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载流子限制层。
优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发光器件为紫光及紫外光半导体发光器件,由4-6个量子阱构成,量子阱由厚度为6-8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8-2.2nm的势阱层组成,载流子限制层包含n型氮化铝稼(nAlGaN)和p型氮化铝稼(pAlGaN),如图1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发光层由较少的量子阱构成,该量子阱由薄的势垒层与薄的势阱层组成,且量子阱的两端有载流子限制层,能够降低发光光谱半高宽,提高发光层内的载流子的复合效率,进而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简化了发光层,大幅缩短了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生长时间,提高了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生产效率。
基于上述半导体发光器件,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在生长设备上装载衬底。
其中,生长设备可以是PVD(PhysicalVaporDeposition,物理气相沉积)设备、电子束蒸发器、CVD(ChemicalVaporDeposition,化学气相沉积)设备、PLD(PulsedLaserDeposition,等离子体激光沉积)设备、MOCVD(Metal-OrganicChemicalVaporDeposition,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双型热蒸发器和溅射设备中的任一种,也可以是其他设备。衬底可以包含Al2O3、GaN、SiC、ZnO、Si、GaP、InP、Ga2O3、导电衬底和GaAs中的任一种。
步骤102,在衬底上生长由非故意掺杂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和p型半导体层构成的外延层。
具体地,在衬底上生长非故意掺杂缓冲层,在非故意掺杂缓冲层上生长n型半导体层,在n型半导体层上生长发光层,在发光层上生长p型半导体层,如图3所示。
其中,发光层包括3-8个量子阱,在发光层中的量子阱的两端增加载流子限制层。发光层中的量子阱由厚度为5-10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5-2.5nm的势阱层组成,载流子限制层包含n型氮化铝稼(n-AlGaN)和p型氮化铝稼(pAlGaN),如图1所示。
优选地,可以在衬底上生长包括4-6个量子阱的发光层,发光层中的量子阱由厚度为6-8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8-2.2nm的势阱层组成。
步骤103,在外延层上蚀刻出n型半导体层,在p型半导体层上沉积透明导电层,在透明导电层上衬底p电极,在蚀刻出的n型半导体层上衬底n电极。
通过执行上述步骤101至103,得到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如图4所示。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适用于紫光及紫外光半导体发光器件,使用较少的量子阱构成发光层,并在发光层的量子阱的两端增加载流子限制层,且该量子阱由薄的势垒层与薄的势阱层组成,能够降低发光光谱半高宽,提高发光层内的载流子的复合效率,进而提高发光器件的发光效率。此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简化了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发光层,大幅缩短了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生长时间,提高了半导体发光器件的生产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技术方法进行限制,本发明在应用上可以延伸为其他的修改、变化、应用和实施例,并且因此认为所有这样的修改、变化、应用、实施例都在本发明的精神和教导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包括衬底、位于所述衬底之上的外延层、透明导电层、p电极和n电极,所述外延层由非故意掺杂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和p型半导体层构成,且所述外延层上蚀刻出n型半导体层;所述透明导电层位于所述p型半导体层之上,所述p电极所述位于透明导电层之上,所述n电极位于蚀刻出的n型半导体层上,所述发光层由3~8个量子阱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由4~6个量子阱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由厚度为5~10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5~2.5nm的势阱层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由厚度为6~8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8~2.2nm的势阱层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导体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包含n型氮化铝稼和p型氮化铝稼的载流子限制层。
6.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生长设备上装载衬底;
在所述衬底上生长由非故意掺杂缓冲层、n型半导体层、发光层和p型半导体层构成的外延层,所述发光层由3~8个量子阱构成;
在所述外延层上蚀刻出n型半导体层,在所述p型半导体层上沉积透明导电层,在所述透明导电层上衬底p电极,在蚀刻出的n型半导体层上衬底n电极。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由4~6个量子阱构成。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由厚度为5~10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5~2.5nm的势阱层组成。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由厚度为6~8nm的势垒层和厚度为1.8~2.2nm的势阱层组成。
10.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量子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包含n型氮化铝稼和p型氮化铝稼的载流子限制层。
CN201410706335.5A 2014-11-26 2014-11-26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Pending CN1057028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6335.5A CN105702819A (zh) 2014-11-26 2014-11-26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10706335.5A CN105702819A (zh) 2014-11-26 2014-11-26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702819A true CN105702819A (zh) 2016-06-22

Family

ID=562306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10706335.5A Pending CN105702819A (zh) 2014-11-26 2014-11-26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702819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16782A (zh) * 2000-04-05 2001-10-1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氮化物半导体器件
US6306672B1 (en) * 1997-07-24 2001-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roup III-V complex 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dio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2003086841A (ja) * 2001-09-11 2003-03-20 Nichia Chem Ind Ltd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2832306A (zh) * 2012-08-29 2012-12-19 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6672B1 (en) * 1997-07-24 2001-10-23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Group III-V complex vertical cavity surface emitting laser diod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316782A (zh) * 2000-04-05 2001-10-10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一种氮化物半导体器件
JP2003086841A (ja) * 2001-09-11 2003-03-20 Nichia Chem Ind Ltd 窒化物半導体素子の製造方法
CN102832306A (zh) * 2012-08-29 2012-12-19 扬州中科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高亮度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结构及其实现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68519B (zh) 一种提高半导体二极管多量子阱发光效率的方法
CN103531680B (zh) 一种led外延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CN102214739A (zh) 一种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粗化方法
CN103413877A (zh) 外延结构量子阱应力释放层的生长方法及其外延结构
KR101737981B1 (ko) 마이크로 어레이 형태의 질화물 발광 소자 및 그 제조 방법
CN104465910A (zh) 一种与ZnO薄膜高效匹配的LED芯片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103346219B (zh) 复式多量子阱发光层结构的生长方法及led外延结构
CN106848017B (zh) 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及其生长方法
CN109360880B (zh) 一种用于N面出光AlGaInP LED薄膜芯片的外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993027A (zh) 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4201261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
CN106033788B (zh) 一种采用MOCVD技术制备370-380nm高亮度近紫外LED的方法
CN103390705A (zh) 一种控制量子阱膜层厚度外延生长的方法
CN105514233A (zh) 高发光效率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4617192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制造方法
CN104465916A (zh) 氮化镓发光二极管外延片
JP3157124U (ja) 窒化ガリウム系発光ダイオードの構造
CN104103727A (zh) 一种提高量子效率的led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6206869B (zh) 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的生长方法
CN212542464U (zh) 一种生长在Si衬底上的紫外LED外延片
CN203659911U (zh) 一种led外延结构
CN105702819A (zh) 一种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5355649A (zh) 一种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作方法
CN103489974B (zh) 一种GaN基发光二极管外延片及其制作方法
KR20130071087A (ko) 질화물계 반도체 발광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622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